修行多年,还没认清自己的“修炼根器”,怪不得老修不上道!
——道人说道
中等根器的人,不能言下顿悟,必须要修定,世上有许多人,都把自己看成上等根器,道理懂了以为到了。换言之,他制心一处都办不到,叫他打坐都坐不住,一天到晚在散乱中,随时随地在散乱,念头都控制不住,还自以为在学佛,不晓得自己是在造地狱之业。那么高的理固然懂了,但都是太用假聪明。我是否比你们聪明,不知道,但是我修法时,走的路子笨得很。我读经读到“如芭蕉”,硬买芭蕉来剥,一层层剥光了,才相信。这个道理很笨,你们一般人不肯走这个笨路,所以我经常说你们不踏实,理懂了是个理,你要再求证啊!佛经说制心一处,无事不办,我做不到无事不办,那么我先来制心一处吧,试试看。你们制心一处都做不到,还能够谈定吗?什么叫制心一处?外面的境界一动,你就东看西看,这叫什么制心一处?这是什么佛法?自己都不晓得反省,不晓得惭愧,还自以为是。过去的丛林,像这样子的话,就打棒子,赶出山门。
老实的修持,中等根器修法,先要把心境修得昼夜在清明中,先要修到制心一处,得正念而不动。这很难了,要没有散乱心,随时在正念中。什么叫正念?随时在快乐、光明、无念的境界里,正念而住。乐、明、无念不是念,而是境界,就是心理生理两种现状。比如你观“光”,这时一念光明;你观白骨,这时就是白骨朗然;你修止观,心息定住了;如果念佛,念到这一念没有散乱,也不昏沉,就是正念的念佛了。比如念咒,一念空境,昼夜长明,躺下也好,站也好,行也好,永远在这个境界里。上上根器言下顿悟的人,就是永远在这个境界中的。你以为悟了道就没有这个境界吗?那还叫做悟吗?没有用!要制心一处得正念,不是散乱住在乐明无念中。如果散乱,不能制心一处,那就犯戒,有过错;这个戒是根本大戒,比杀盗淫妄还要重。你们不管是否受过戒,只要一念发心学圣贤之道,如果你的心,不能正心诚意而住,已经犯戒了。我们天天要反省,一天有一念不在正念中,已经是犯戒了。等到你去犯杀盗淫妄才叫犯戒,那就太迟了。所以真修持的人,要刹那间都无散乱心,既不散乱又不昏沉,得正念而住;而这个正念境界是乐、明、无念,这才叫定。
有许多人以为,打起坐来,什么都不知道就叫做定,那是大昏沉;有许多道家、佛家中,都把大昏沉当作定,我已看了几十年。不过你们打坐姿势都不对,要身正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身都不能调整,身子都不正,怎能叫做得定?现在佛法都告诉你们,不散乱,住在乐、明、无念,同时三种平等,这个才是正念定。所以佛在《涅槃经》中说“常乐我净”,那才是真净土,才是真正的我。
“观修一切过失,皆由散乱而心不能制于一处。”观白骨观等等,要注意,你修观时,已经在散乱中了,因为你要想到脚趾头,或者玉枕骨啦,想这一念本身是散乱,观是利用散乱的这一念,把念集中起来。比如一团面粉散在那里,然后滴一点水,把面粉裹成一坨,把散乱心都裹起来,变成一团面,把一团面再变成一个馒头,所以修观的观想,本身就是一念。不错,这是以妄来治妄,那么你说要空嘛!那你先把妄念治住了再说;佛也告诉你制心一处,制就是制住,但是你修法要先会调整。
为什么不能定呢?因为我们散乱心多,如散掉的面粉,被风一吹都在飞扬,我们先下一点定水下去。所以《楞严经》也讲,你道理都懂了,讲得天花乱坠,没有用,了不了生死,那叫干慧,像干面粉一样,风一吹就没有了。什么才不是干慧呢?要定水来滋润才是。我们修法集中在一点时,就是用定水,先把念头制服下来。有时观不起来,也不一定是因为心散乱,很难讲的,也可能因道理不懂。儒家讲的,过犹不及,都是病,太聪明与太笨都观想不起来;太用心反而观不起来。说观想时便观想,轻轻松松定在那里就好了,只是轻轻松松摆着,轻轻松松地制心一处;制心一处久了就叫做定,慢慢就有变化,程度一步一步深入。所以大家慢慢来吧,不要急。
“故生所依脉、气、明点及能依心等之诸障碍也。”因为心散乱,不能够制心一处,而产生气脉、明点(包括精)的障碍,气脉等都是“所依”的境界;“能依”的本身是心。物质世界也是附属的,是“所依”,本身的主体是“能依”,是唯心。所以“主”是心,身体是“宾”。如果把气脉、明点认为是主,你就错了。一般学密宗、学道的,也多数都把这个观念弄错了。可是话说回来,你的心真能定了,就是“能依”能够定了,“所依”的自然会起来。如观足趾白骨,你“能依”的心定住了,“所依”的暖就起来了,“所依”的定久了,气脉自然通。
但是有了这个也不稀奇,这是所依的,不是能依。由于我们不能得定,因此气、脉、明点不起作用,仍旧是有生老病死苦的凡夫,没有办法转生老病死。如果你得定了,“能依”心明白了,“所依”的气脉、明点发起来了,但不随生老病死转,反而能转生老病死苦。所以修定很重要,不要玩嘴巴,自己没有证到的佛法,不要乱讲,讲不得,乱讲会有下地狱的罪。有一天你证到了这个境界,不管你怎么说,都是功德,所以要求证。这段完全是讲工夫。
“第三义下根者。”下面讲钝根的人如何修。我们不要自以为是上根或中根,你可能连下根都“根”不上,落在后面成了慢慢“根”。”下根调治其次第。看法、物品、缘起、三。总看法者毗卢法,跏跌、目定、气徐缓,定印、压喉、舌抵颚,眼看鼻尖气心均,生不昏掉无谬定。“
下根修是有次序的,先要学会目光专一,看一点,比如看佛像,佛像刚好与眼睛平,尤其看佛像的眉间,或者胸口,眼神先看定了。或者看一点亮光,先要看,眼光定住在一个东西,这叫缘起法,把印象先留着。接着要跏跌坐,两眼先定住,目光不定而想得定是不可能的。所以有定无定,一看目光就知道了。目光定了,呼吸慢慢……慢下来。再说喉管压好,喉管压不好是不会得定的,一个人气脉有没有通,有没有工夫,一看喉咙就知道。第一看眼光,第二印堂,第三喉咙。真修定得定,气脉就通了,脖子不论年龄总是圆的,这里(师指脖子)会充满,浑圆的,不会成鸡皮。工夫好了以后,喉结会慢慢地下沉,颈部有圆圈,像挂念佛珠一样。
普通人年纪一大,喉结渐渐上升,升至一定点,喉锁住了,气断了。这个地方是玄关,像一把锁,锁打开的人已了脱生死,这些东西骗不住人的,所以有没有工夫,每个地方都有象征的。压喉不是低头,腰要靠坐垫垫好,不要硬撑,坐垫如果垫对了姿势,腰部自然弯进去,不要硬挺,背脊张开,气脉很容易通。大家之所以气脉不通,是因姿势不对,自己不研究,还非要别人来改。姿势不对,肚子越坐越大,坐对的人,小腹是充满的,但不会挺出来。头部参看骷髅模型,脖子一摆好,脑下垂体就自然地分泌,自己在坐垫上研究,一点不对的话,要随即调整好,姿势一对,自然稳如泰山一样不动摇。
眼看鼻尖,不是真拿眼看住鼻尖,是眼帘垂下,约略可视鼻尖,半闭全闭皆可。气调匀,心调匀,在这境界上不要昏沉,不要掉举,但要缘修一物,或者白骨;然后第二步换成佛的像,意境中始终有着白骨,或佛的影像,既不昏沉,也不散乱,不动摇。
“故诸过由乱身要,乱气、明点、脉、所生。精勤不乱定等住,其德由气脉明点,三者不动要所生。是故应勤悟此要。”不能得定,不能系心一缘,是由于生理方面;身体不对,气脉不对,一切散乱,而不能得定。虽是生理问题,但不是普通生理气脉的关系。身体是四大组合,身体里头还有一个内在的真身体,就是气、脉、明点三样。气脉明点就是精气神,炼精化气,炼气化神,我们不能得定,就是身体的气脉明点没有修好,所以永远不能得定。因此先要修身,炼精化气,炼气化神,要精勤地修;大家学佛没有成果,就是犯了这两个字的毛病,不精勤、不定时、不定量、不继续努力。所以专修者,是专一境界而修,心不专,外形专没有用,心专就是精勤一念叫专修,精勤不乱,定就到了,平等而住。
修气脉、明点修通了,得了这个要点,定就出来,定生一切功德。气脉明点除了传授你外,还要你自己领悟,不悟也不行。明点很难,都是精的一种,精修成功,变成有形的明点,照遍大地,灵光独耀,那是真明点了。所以精与明点有连带关系,也可以讲,精就是明点。精漏失了以后,身体也会不舒服了,又容易昏沉,因为精也是明点。
“是故若无增长与魔障者,乃由不知调正气脉之身所生。”所以一个人修道,如果自己每天没有进步,没有增长,魔也很势力,你没有道,他还不理你呢!魔还看不起你呢!这是真的。所以“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是真理,如果你没有魔障,进步必不大,所以密宗与道家一样,注重修身调身。
“因功德亦由妙随身调要所生故。”想要神通、功德、福报,还要修道环境好,无烦恼,都是与身体有关系来的,要身上无病无痛才好。病痛也是魔障,你工夫好一点了,明天就给你病一场,后天你说我又好了,吹不得牛的,说不定魔障又找你一下。一自信,一傲慢,一大意,它就找你了。大意不得,一大意它就来,所以修行不是好玩的。这中间一点傲慢不得,一点大意不得。功德包括神通一切等等,都跟着你的身体来的,是调身来的;福报也是跟着你身体来。今天我还活着,有这个色身,就需要一点福报,功德也是这样。所以修身、修气脉最重要,注意调身,身就是气脉明点。
“由金刚之身,气、脉、明点三者之聚散,遂生出善恶之行,而现苦乐境界及功力优劣故。”由凡夫的色身,修成功为金刚之身,金刚之身不在肉体,在肉体的内部气、脉、明点三样,也就是精、气、神。精气神修到定,凝结了,就是道家所说炼精化气,炼气化神,修到以后,就是金刚不坏之身。这个色身成就了,在这个肉体内生出另外一个生命,散而为炁,聚而成形。换句话说,普通人的生命,是靠男女两性的欲,成就一个色身的人。但是,只靠自己的气脉明点,在自身以内阴阳结合,可以产生另外一个生命,也就是像色界天人的生命一样。换言之,我们在欲界中的身体,也可以经由自身修炼精气神,而产生这样的生命。
所以,你修持得好不好,由你这个色身这一点上,就看出你的善恶之行。今天起心动念某一件事情,善行功德到了,气脉明点不修却突然打开,这是意想不到的来了;要是做了坏事,气脉明点马上闭塞,就有那么怪。看起来似乎有一个他力主宰你一样,实际上就是你的生命本来具备的功能。所以你的头脑打不开,笨笨的,智慧不够,身体一天到晚难过,甚至越坐腿越麻,腰越酸,心中烦恼,用不上功,也谈不到定。像这些等等,都是由于金刚之身的修持,气脉明点三种,和你善行功德不够之故。
讲到这里就非常严重,你修行的成就,物理的组合,硬是要配合你的功德、善行的,这样成就的功力就快,所以想修成,就要真的发利他之心。什么叫利他?就是不自利,也就是老子说的“后其身而身先”,念念为天下、国家,结果最后成功的还是你。我们一般学佛的人,连一点小事都没有利他之心。为什么修不成?不要说读经典不够,因为道理不通,所以智慧不够,智慧也是由功德修成的啊。《金刚经》讲福德,福德到了,智慧就开了。

修行多年,还没认清自己的“修炼根器”,怪不得老修不上道!

中等根器的人,不能言下顿悟,必须要修定,世上有许多人,都把自己看成上等根器,道理懂了以为到了。换言之,他制心一处都办不到,叫他打坐都坐不住,一天到晚在散乱中,随时随地在散乱,念头都控制不住,还自以为在学佛,不晓得自己是在造地狱之业。那么高的理固然懂了,但都是太用假聪明。我是否比你们聪明,不知道,但是我修法时,走的路子笨得很。我读经读到“如芭蕉”,硬买芭蕉来剥,一层层剥光了,才相信。这个道理很笨,你们一般人不肯走这个笨路,所以我经常说你们不踏实,理懂了是个理,你要再求证啊!佛经说制心一处,无事不办,我做不到无事不办,那么我先来制心一处吧,试试看。你们制心一处都做不到,还能够谈定吗?什么叫制心一处?外面的境界一动,你就东看西看,这叫什么制心一处?这是什么佛法?自己都不晓得反省,不晓得惭愧,还自以为是。过去的丛林,像这样子的话,就打棒子,赶出山门。

老实的修持,中等根器修法,先要把心境修得昼夜在清明中,先要修到制心一处,得正念而不动。这很难了,要没有散乱心,随时在正念中。什么叫正念?随时在快乐、光明、无念的境界里,正念而住。乐、明、无念不是念,而是境界,就是心理生理两种现状。比如你观“光”,这时一念光明;你观白骨,这时就是白骨朗然;你修止观,心息定住了;如果念佛,念到这一念没有散乱,也不昏沉,就是正念的念佛了。比如念咒,一念空境,昼夜长明,躺下也好,站也好,行也好,永远在这个境界里。上上根器言下顿悟的人,就是永远在这个境界中的。你以为悟了道就没有这个境界吗?那还叫做悟吗?没有用!要制心一处得正念,不是散乱住在乐明无念中。如果散乱,不能制心一处,那就犯戒,有过错;这个戒是根本大戒,比杀盗淫妄还要重。你们不管是否受过戒,只要一念发心学圣贤之道,如果你的心,不能正心诚意而住,已经犯戒了。我们天天要反省,一天有一念不在正念中,已经是犯戒了。等到你去犯杀盗淫妄才叫犯戒,那就太迟了。所以真修持的人,要刹那间都无散乱心,既不散乱又不昏沉,得正念而住;而这个正念境界是乐、明、无念,这才叫定。

有许多人以为,打起坐来,什么都不知道就叫做定,那是大昏沉;有许多道家、佛家中,都把大昏沉当作定,我已看了几十年。不过你们打坐姿势都不对,要身正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身都不能调整,身子都不正,怎能叫做得定?现在佛法都告诉你们,不散乱,住在乐、明、无念,同时三种平等,这个才是正念定。所以佛在《涅槃经》中说“常乐我净”,那才是真净土,才是真正的我。

“观修一切过失,皆由散乱而心不能制于一处。”观白骨观等等,要注意,你修观时,已经在散乱中了,因为你要想到脚趾头,或者玉枕骨啦,想这一念本身是散乱,观是利用散乱的这一念,把念集中起来。比如一团面粉散在那里,然后滴一点水,把面粉裹成一坨,把散乱心都裹起来,变成一团面,把一团面再变成一个馒头,所以修观的观想,本身就是一念。不错,这是以妄来治妄,那么你说要空嘛!那你先把妄念治住了再说;佛也告诉你制心一处,制就是制住,但是你修法要先会调整。

为什么不能定呢?因为我们散乱心多,如散掉的面粉,被风一吹都在飞扬,我们先下一点定水下去。所以《楞严经》也讲,你道理都懂了,讲得天花乱坠,没有用,了不了生死,那叫干慧,像干面粉一样,风一吹就没有了。什么才不是干慧呢?要定水来滋润才是。我们修法集中在一点时,就是用定水,先把念头制服下来。有时观不起来,也不一定是因为心散乱,很难讲的,也可能因道理不懂。儒家讲的,过犹不及,都是病,太聪明与太笨都观想不起来;太用心反而观不起来。说观想时便观想,轻轻松松定在那里就好了,只是轻轻松松摆着,轻轻松松地制心一处;制心一处久了就叫做定,慢慢就有变化,程度一步一步深入。所以大家慢慢来吧,不要急。

“故生所依脉、气、明点及能依心等之诸障碍也。”因为心散乱,不能够制心一处,而产生气脉、明点(包括精)的障碍,气脉等都是“所依”的境界;“能依”的本身是心。物质世界也是附属的,是“所依”,本身的主体是“能依”,是唯心。所以“主”是心,身体是“宾”。如果把气脉、明点认为是主,你就错了。一般学密宗、学道的,也多数都把这个观念弄错了。可是话说回来,你的心真能定了,就是“能依”能够定了,“所依”的自然会起来。如观足趾白骨,你“能依”的心定住了,“所依”的暖就起来了,“所依”的定久了,气脉自然通。如果“能依”的不能定,“所依”的气脉明点就起不来。明点硬是有一个东西,像弹珠一样走动,在身体内部能够化精、化气、化神,它本身也就是精气神,道家叫它丹。“一粒金丹吞入腹,始知我命不由天”就是这个东西。

但是有了这个也不稀奇,这是所依的,不是能依。由于我们不能得定,因此气、脉、明点不起作用,仍旧是有生老病死苦的凡夫,没有办法转生老病死。如果你得定了,“能依”心明白了,“所依”的气脉、明点发起来了,但不随生老病死转,反而能转生老病死苦。所以修定很重要,不要玩嘴巴,自己没有证到的佛法,不要乱讲,讲不得,乱讲会有下地狱的罪。有一天你证到了这个境界,不管你怎么说,都是功德,所以要求证。这段完全是讲工夫。

“第三义下根者。”下面讲钝根的人如何修。我们不要自以为是上根或中根,你可能连下根都“根”不上,落在后面成了慢慢“根”。”下根调治其次第。看法、物品、缘起、三。总看法者毗卢法,跏跌、目定、气徐缓,定印、压喉、舌抵颚,眼看鼻尖气心均,生不昏掉无谬定。“

下根修是有次序的,先要学会目光专一,看一点,比如看佛像,佛像刚好与眼睛平,尤其看佛像的眉间,或者胸口,眼神先看定了。或者看一点亮光,先要看,眼光定住在一个东西,这叫缘起法,把印象先留着。接着要跏跌坐,两眼先定住,目光不定而想得定是不可能的。所以有定无定,一看目光就知道了。目光定了,呼吸慢慢……慢下来。再说喉管压好,喉管压不好是不会得定的,一个人气脉有没有通,有没有工夫,一看喉咙就知道。第一看眼光,第二印堂,第三喉咙。真修定得定,气脉就通了,脖子不论年龄总是圆的,这里(师指脖子)会充满,浑圆的,不会成鸡皮。工夫好了以后,喉结会慢慢地下沉,颈部有圆圈,像挂念佛珠一样。

普通人年纪一大,喉结渐渐上升,升至一定点,喉锁住了,气断了。这个地方是玄关,像一把锁,锁打开的人已了脱生死,这些东西骗不住人的,所以有没有工夫,每个地方都有象征的。压喉不是低头,腰要靠坐垫垫好,不要硬撑,坐垫如果垫对了姿势,腰部自然弯进去,不要硬挺,背脊张开,气脉很容易通。大家之所以气脉不通,是因姿势不对,自己不研究,还非要别人来改。姿势不对,肚子越坐越大,坐对的人,小腹是充满的,但不会挺出来。头部参看骷髅模型,脖子一摆好,脑下垂体就自然地分泌,自己在坐垫上研究,一点不对的话,要随即调整好,姿势一对,自然稳如泰山一样不动摇。

眼看鼻尖,不是真拿眼看住鼻尖,是眼帘垂下,约略可视鼻尖,半闭全闭皆可。气调匀,心调匀,在这境界上不要昏沉,不要掉举,但要缘修一物,或者白骨;然后第二步换成佛的像,意境中始终有着白骨,或佛的影像,既不昏沉,也不散乱,不动摇。

“故诸过由乱身要,乱气、明点、脉、所生。精勤不乱定等住,其德由气脉明点,三者不动要所生。是故应勤悟此要。”不能得定,不能系心一缘,是由于生理方面;身体不对,气脉不对,一切散乱,而不能得定。虽是生理问题,但不是普通生理气脉的关系。身体是四大组合,身体里头还有一个内在的真身体,就是气、脉、明点三样。气脉明点就是精气神,炼精化气,炼气化神,我们不能得定,就是身体的气脉明点没有修好,所以永远不能得定。因此先要修身,炼精化气,炼气化神,要精勤地修;大家学佛没有成果,就是犯了这两个字的毛病,不精勤、不定时、不定量、不继续努力。所以专修者,是专一境界而修,心不专,外形专没有用,心专就是精勤一念叫专修,精勤不乱,定就到了,平等而住。

修气脉、明点修通了,得了这个要点,定就出来,定生一切功德。气脉明点除了传授你外,还要你自己领悟,不悟也不行。明点很难,都是精的一种,精修成功,变成有形的明点,照遍大地,灵光独耀,那是真明点了。所以精与明点有连带关系,也可以讲,精就是明点。精漏失了以后,身体也会不舒服了,又容易昏沉,因为精也是明点。

“是故若无增长与魔障者,乃由不知调正气脉之身所生。”所以一个人修道,如果自己每天没有进步,没有增长,魔也很势力,你没有道,他还不理你呢!魔还看不起你呢!这是真的。所以“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是真理,如果你没有魔障,进步必不大,所以密宗与道家一样,注重修身调身。

“因功德亦由妙随身调要所生故。”想要神通、功德、福报,还要修道环境好,无烦恼,都是与身体有关系来的,要身上无病无痛才好。病痛也是魔障,你工夫好一点了,明天就给你病一场,后天你说我又好了,吹不得牛的,说不定魔障又找你一下。一自信,一傲慢,一大意,它就找你了。大意不得,一大意它就来,所以修行不是好玩的。这中间一点傲慢不得,一点大意不得。功德包括神通一切等等,都跟着你的身体来的,是调身来的;福报也是跟着你身体来。今天我还活着,有这个色身,就需要一点福报,功德也是这样。所以修身、修气脉最重要,注意调身,身就是气脉明点。

“由金刚之身,气、脉、明点三者之聚散,遂生出善恶之行,而现苦乐境界及功力优劣故。”由凡夫的色身,修成功为金刚之身,金刚之身不在肉体,在肉体的内部气、脉、明点三样,也就是精、气、神。精气神修到定,凝结了,就是道家所说炼精化气,炼气化神,修到以后,就是金刚不坏之身。这个色身成就了,在这个肉体内生出另外一个生命,散而为炁,聚而成形。换句话说,普通人的生命,是靠男女两性的欲,成就一个色身的人。但是,只靠自己的气脉明点,在自身以内阴阳结合,可以产生另外一个生命,也就是像色界天人的生命一样。换言之,我们在欲界中的身体,也可以经由自身修炼精气神,而产生这样的生命。

所以,你修持得好不好,由你这个色身这一点上,就看出你的善恶之行。今天起心动念某一件事情,善行功德到了,气脉明点不修却突然打开,这是意想不到的来了;要是做了坏事,气脉明点马上闭塞,就有那么怪。看起来似乎有一个他力主宰你一样,实际上就是你的生命本来具备的功能。所以你的头脑打不开,笨笨的,智慧不够,身体一天到晚难过,甚至越坐腿越麻,腰越酸,心中烦恼,用不上功,也谈不到定。像这些等等,都是由于金刚之身的修持,气脉明点三种,和你善行功德不够之故。

讲到这里就非常严重,你修行的成就,物理的组合,硬是要配合你的功德、善行的,这样成就的功力就快,所以想修成,就要真的发利他之心。什么叫利他?就是不自利,也就是老子说的“后其身而身先”,念念为天下、国家,结果最后成功的还是你。我们一般学佛的人,连一点小事都没有利他之心。为什么修不成?不要说读经典不够,因为道理不通,所以智慧不够,智慧也是由功德修成的啊。《金刚经》讲福德,福德到了,智慧就开了。 https://t.cn/R2Wx8V1

跟悟道法师学 净土集

【若佛所说。即是了教。是故今时仰劝一切有缘往生人等。唯可深信佛语。专注奉行。】
  佛所说的就是『了教』,「了教」就是了义教,因为经教有了义、有不了义。譬如说小乘经典跟大乘经典,小乘经典不了义,大乘了义;大乘跟一乘,一乘了义,大乘不了义。佛所说的净土经是了义教,是了义,对我们念佛人来讲,净土三经,再加上《往生论》,如果再加上《华严经》的「普贤行愿品」,《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称为净土五经。这五经所讲的对我们修念佛法门来讲,这个对我们来讲是了义的,是我们主修的经典。所以这里『是故今时仰劝一切有缘往生人等』,善导大师当时就是「仰劝」,这个是很诚恳的、很谦虚的一个言词,劝一切有缘往生人等,有缘遇到往生经的人。『唯可深信佛语,专注奉行』,就是你只可以深信佛讲的话。
  这个地方讲「专注奉行」,专注两个字也是关键的字眼。这个关键的字眼,往往我们就轻易的、不留意的看过了,没有去注意到。所以这里讲,你看专注奉行,一般我们就讲依教奉行,这里讲专注奉行,它有特别的意义。这个专就是专修,不夹杂,注就是注入你的意识。这个注意,现在我们说你过马路要注意,注意两个字也是佛经的名词术语,我们很多一般通俗的名词都是从佛经出来的,像三心二意、注意,都是佛经的名词。这个注意也是作意的意思,作意就是你的意识专注在这个上面,好像你注意一桩事情,你全心精神都贯注在上面,就不可以分心,专修,这样才能成就。
  【不可信用菩萨等不相应教。以为疑碍。抱惑自迷。废失往生之大益也。】
  『不可信用菩萨等不相应教』,这是佛以下的,菩萨也有讲经说法,菩萨讲的跟佛讲的如果不一样,要以佛的为标准。所谓「依了义不依不了义」,因为菩萨还没有成佛,菩萨讲的也是正法,但是还不圆满,佛是究竟圆满了,在这个当中如果有不一样的要依佛为标准,不能依菩萨为标准,要依佛为标准。所以「等不相应教」,跟净土法门不相应的这些教理,『以为疑碍』,就变成疑惑障碍。『抱惑自迷』,抱惑自迷就是自己产生疑惑,迷失了。这样就『废失往生之大益』,就是我们这一生往生西方净土的因缘产生障碍了,这一生又去不了。这一生往生西方这个大的功德利益就得不到了,就非常可惜。所以这个当中我们一定要知道怎么取舍。再看下面一段:
  【深心深信。决定建立自心。顺教修行。永除疑错。不为一切别解。别行。异学。异见。异执之所退失倾动也。】
  『深心深信,决定建立自心』,「深心深信」是自己自心的事情,这个不是佛菩萨的,是我们自己要决定建立深信的心,要深信佛的话。『顺教修行,永除疑错』,「顺教」就是随顺佛的教导来修行,这样就能永远拔除我们的疑惑错误。如果不相信佛的、不听佛的话,那我们肯定错了,肯定吃亏是自己。下面讲,『不为一切别解、别行、异学、异见、异执之所退失倾动』。别解就是其他的解释,其他,譬如说批注净土经,批注有很多种,这个批注如果跟经的经义是相应的,我们就能够依靠采纳;如果跟经义讲的不相应,这个我们不可以采取。善导大师这个一段,主要是善导大师之前有我们很多法师他们批注《观经》,他们的看法就是说西方极乐世界主要是接阿罗汉以上圣人的,附带接引凡夫的。善导大师作《四帖疏》来给他导正,经义不是这样的,经文明明写的主要是为凡夫,这个法门主要是度凡夫的,但是附带度圣人的。
  因为凡夫还没有出离六道,他是最迫切需要得度的,那阿罗汉以上,他们虽然还没有成佛,但是起码他们出三界了,他慢一点就没关系。但是凡夫如果不出六道,堕三恶道的机会很多,堕进去不晓得什么时候才出得来,非常迫切需要就是六道凡夫。所以净土法门主要是度凡夫的。善导大师这样的导正,我们看一看这个经,真的他讲的是正确的。如果不是主要为凡夫,佛开这个特别法门就没有什么意义了,跟一般通途法门不是一样的吗?净土也就没有特色了。所以它主要是度凡夫的,凡夫没有能力断烦恼破无明,靠信愿行带业往生,这个我们凡夫每一个人都可以做得到。断烦恼那个难度很高,那真的也不是我们一生一世可以达到的,甚至多生多世都达不到。有这些不同的批注跟不符合这个经义的,那我们一定要依经文为标准。批注是补充说明,它如果不违背经义,我们可以采纳;违背了,我们就不能采纳。别解,这个非常重要。别行,行就是修行的方法,这是个别不一样。
  『异学、异见』,他所修学的也不一样,他的见解也不一样,还有『异执』,他有不一样的执着。现在我们「别解、别行、异学、异见、异执」,我们就不谈其他法门,其他法门那个别都不一样的,都有它修学的理论方法。现在讲的最重要的就是我们修净土法门,也是有别解、别行、异学、异见、异执。我们如果没有听家师净老和尚讲这个经,剖析得这么深入,很容易受到这些影响。我们举一个例子,过去几年,现在可能还有,日本有提倡本愿念佛的,本愿念佛,一念十念往生。这个本愿念佛是在四十八愿第十八愿「十念必生」。但是这些日本的人,后来有一些修净土的人把经义这个意思断章取义了。十念就必生,那临终的时候念十句佛号就去了,念一句也去了,被车撞死的也能往生,反正你现在发个愿,到时候怎么死的都能往生,那也不用什么修善持戒,也不用。这个就类似像基督教讲的,你信了就得永生,讲的那个话的意思跟那个就差不多。这是一个错误的理解,大家跟着去修,也是错误的修行,这一生也是结结缘,达不到往生这个目标,这本愿念佛的。
  在十几年前,那个时候我好像偶尔会到花莲净宗学会,以前潘会长担任会长,有空会请我去花莲跟大家讲讲话,有一年,去了之后,潘会长就提出这个问题。这个问题,就是有一个法师到日本去学本愿念佛,然后他去花莲弘法,他们这净宗学会的同修都去听了。听了回来,他们就疑问一大堆,他怎么那个讲法?好像跟我们老和尚讲的不一样,跟我们这个经典批注讲的不一样,疑问很多。后来我就给他们讲,我说你们都不老实,老和尚的经不听,然后来一个法师,大家赶快跑去听。跑去听,如果你自己有能力去分辨它的对错,那也就没有关系,反正增长你的见识。问题是你去听了之后,听了不但不能帮助你断疑生信,听了之后反而增加你的疑惑,那就错了,那不如不听。听了不但对你没有帮助,反而增加你的障碍。所以从这个地方我们就知道信难。
其实《般若经》你没有深入,你很难做得到无相,讲是能讲,但是你做不到。讲的话都是空,印光祖师讲,「言时句句皆空,行时步步着有」,讲的时候每一句都是空,空,这个讲很简单,但是在生活行为上表现的每一步都是执着有,讲的都是空,做的都是有,一点也不空,空不了。所以这些都属于别解、别行,跟经典本义不相应,还有异执,他不一样的一个执着。这个很多方面,可以说现在我们就净土法门来讲就不一样了,很多不一样,异执。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从技术图形来看,公司股价经过长期的盘整,一跃而起,今天放量涨停icon,大涨10%,收于2.53元。犀牛之星讯,8月22日消息,创新层企业华强方特(834793
  • 朋友圈美学并非只是简单的做个晒单图、拍几张好看的照片还有更深层次的个人IP建立我利用美学与商业逻辑相结合的思维,把流量、产品、变现、交付、裂变从头到尾做成了闭环
  • ”杨传介绍,如果说Shuram/DOUNCE事件具有全球等时性的话,那么华南埃迪卡拉纪台地相陡山沱组上部至少记录了两次碳同位素负漂移事件。研究团队获得的年代学数
  • #成都[地点]##成都[超话]##成都# 【洗浴】【保健】【SPA】人生的痛苦是面对选择却别无选择,在我纠结的时候难以做出选择的时候,我总是会到家对面的男士休闲
  • 【此次升级内容如下:V2版本经过多次修正匹配,表带头粒终可与原装互换了,原装玩家再也不用去购买昂贵的表带,腕表附赠的小牛皮表带也修正了头粒的耐用性,不再容易开裂
  • 一觉醒来突然崩溃了哈哈哈哈哈哈其实在我对小时候的印象里 我妈特别凶的 小时候偷了五毛钱去买方便面被发现了我妈拿着柳条打了 跪在房门口跪了好久(后来我都不敢撒谎
  • 调休躺平傍晚去菜园走一圈 薅点新鲜蔬菜晚点把荔枝香工程收个尾试试看嘿~只要远离工作,蝉鸣都变得很夏日限定的悦耳[微笑][微笑][微笑]真的太爱看这种岁月静好的博
  • #2022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 【创新联建共建,创造“红色管家”】 曲阜师范大学“红管先锋”实践队了解到海恒物业以开展“红色管家”工作为契机,在小区卫生、安
  • 做完核算都快十点了,洗澡时无意间发现身上多了几处伤疤,死活想不起原起何处,只能强加于昨晚的酒后乱挠,我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完全没有了印象,室友劝我以后少喝点,因
  • 飞雨溅,落花残,长安古道灯阑珊; 乐声散,纸伞乱,故里老树红绳断; 忆韶年,君舞剑,与君一曲裙翩翩; 记君言,卿勿怨,一笼长发为我盘; 到此天,红颜晚,流年翻转
  • 4岁9个月12天晚上我要洗澡去了 儿子说要站旁边等我我说女孩子洗澡不能看的没想到帅哥突然来了一句 妈妈 那我洗澡的时候你为啥看了 不是不能看的吗哈哈哈哈哈哈hh
  • 【日本女排联赛】★個人表彰優勝監督賞(最佳教练)-吉原知子最高殊勲選手賞(MVP)-小幡真子敢闘賞(敢斗奖)-黒後愛得点王(最佳得分)-库兰スパイク賞(最佳扣球
  • 这三种面相的人多数都是月光族,年年散财难有积蓄,希望你没有[吃瓜]1、眉尾发散,印堂杂眉眉毛散乱,这种面相财运状况本身不理想,31岁-34岁赚钱的过程中坎坷多,
  • 要生活得漂亮,需要付出极大忍耐,螺狮粉一不抱怨,二不解释,绝对是个人才[猪头][鲜花][圣诞老人]临睡感悟远离消耗你的人 真的很重要很久之前就听过类似的话 但道
  • 在2019年,我还是过年回老家,因为第2次在老家看到那个鬼之后就有点不敢睡觉,本来我想跟我妈睡,但我妈执意的要跟我爸睡,所以我只能一个人睡了,然后我把窗户和门都
  • 中式新古典传承古典文化说起中式家具,很多人都认为就是指明清时代的红木家具。四大名著全套小学生注音版4册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连环画小学生版一二三四五年级课外
  • #原油期货[超话]##棕榈油期货[超话]##纯碱期货##纸浆期货[超话]##期货豆油[超话]#目前纯碱的09合约多单和玉米淀粉的09合约多单是值得拥有的,棕榈油
  • ——其实最近一些新闻,我老是感觉人类随时要毁灭[二哈]感觉我妈和我弟都很正能量了其实(补一张老爸)先说结论,继续看好储能,尤其继续看好国内增量的工业储能(大储)
  • #未名幼儿园[超话]##未定事件簿[超话]##棉花美娃娃[超话]##夏彦[超话]##左然[超话]##莫弈[超话]##陆景和[超话]# 周年棉花娃娃夏左莫陆出一样
  • 我说你们都没错,时间就是越过每个路口的镜头连缀起来的电影。 —榆木和幻想国度_ELM[开学季]分享可爱猫猫和做了大半个月日常的龙龙 这个暑假的魔兽对比去年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