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坪百里绿色长廊绘就别样“富春山居图”

山绿了 水清了 民富了——华坪金沙江百里芒果长廊临江村建设见闻
今年2月中旬,丽江日报记者来到华坪县金沙江百里芒果长廊重点建设村石龙坝镇临江村。从观音岩水电站顺江而上,只见金沙江右岸的临江村30多公里的沿江一线山上全是连接成片绿油油的芒果树,与左岸成片光秃秃的荒山、星星点点的绿色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右岸成片的绿色与蓝绿色的金沙江水、湛蓝色的天空,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昔日的贫困村
临江村幅员67.33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060米,最高海拔2321.7米,年平均气温22.1℃,全年无霜期达300天以上,大部分村民小组分布在江边,居住着傈僳、汉、傣、彝等民族。因属金沙江干热河谷区,生态环境脆弱、土质疏松、水土流失、石漠化严重。
家住临江村委会七村民小组、在贵州工作的王艺涞告诉记者,种植芒果产业前,村民靠种植玉米、养殖牛羊过日子。江水看得着,而用不着。村民靠天吃饭,插秧靠天打雷下雨。如遇到干旱,吃饭都成问题。日子过得苦不说,一到雨季,还经常会碰到山体滑坡,大量泥沙冲进江中,江水浑浊不堪。临江村曾是丽江18个贫困村之一。
临江村1994年才通土路。土路还是按每户人口分任务 挖出来的。电是每户出资500元架通的。村民住的是茅草房。
临江村委会八村民小组组长赵民湖回顾过去的日子感慨地说:“过去穷啊!受路的限制, 6元至8元/千克的肥猪都没人要。要卖猪还得从江上运。一年累死累活家中只有2000元至3000元收入。”

建设金沙江百里芒果绿色长廊
王艺涞说,1995年,临江村在当地党委政府的发动下,开始零星种植芒果。
2003年后,村里抓住实施“919”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和退耕还林政策的机遇,发挥临江气候炎热,荒山多的优势,通过“党支部带领、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模式,规模化种植芒果。到2009年,部分芒果园的芒果开始挂果,村民开始受益。
为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安全屏障,守护好一江碧水,实现产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协同发展,华坪县委、县政府按照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的指示精神,编制并严格执行《长江上游金沙江绿色经济走廊华坪“一县一业”芒果产业发展规划》,整合现有各类涉农资金、引进资本,夯实交通、水利、电力等芒果产业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引导群众在荒山、荒坡发展绿色产业,着力打造水清、岸绿、产业兴旺的金沙江百里芒果绿色长廊。
随着观音岩水电站的开发,2012年8月至2015年长34公里的库区四级路建设完成,大大改善了临江村的通达能力,方便了芒果的运输和外销,激发了村民种植芒果的热情。除移民留下的128户外,90户已搬迁到中心镇河西兴民社区的移民离乡不离土,大力发展芒果产业。
临江村党支部书记、主任山宗文介绍说,到2020年,临江村共种植芒果4.01万亩,芒果种植户140余户,其中种植面积100亩以上的农户有38户,种植面积最多的达450余亩。全部移民的临江村8村民小组11家人种了2000亩以上,平均每户150亩,多的人家400亩。
芒果产业已经成为临江村增加村民收入的一项长效支柱产业。

山绿了 水清了 民富了
“作为土生土长的临江人,我见证了临江村发展芒果产业而发生的巨大变化。”山宗文说,“通过20多年发展芒果产业,临江村荒山荒坡变绿了,水变清了,民富了。”
山绿了。沿江海拔1600米以下的荒山荒坡、箐沟都种上了郁郁葱葱的芒果树,成片的芒果树一直延伸到江岸边。赵民湖说,在临江村的带动下,江对岸的永仁县永兴乡沿江一线到临江村芒果园打工的村民也陆续回家种植了芒果,江对岸的荒山荒坡正在一点点变绿。
水清了。种植芒果还改善了自然环境。雨季曾经浑浊的金沙江水,如今已变清澈,散发出美丽的生机。据有关资料显示,境内金沙江流域年均输沙量从2005年的2.23亿吨下降到2019年的0.49亿吨,江水由浊变清。江水由浊变清,水生生物多样性逐步恢复,鱼类从2013年的35种发展到2019年的61种。金沙江水质稳定达到功能区划要求,水质达标率100%。
气温降低了。“自库区蓄水后,金沙江水上升了120米,像个大空调,比以前凉爽多了,天气不再像过去那么热,中午1点至2点, 达40℃。”赵民湖说。
环境变美了。四周起伏的群山、清澈蔚蓝的江水与成片的芒果园相映衬,呈现出高峡出平湖的美景。在碧蓝天空下的湛蓝湖水令人心旷神怡。
民富了。含糖量高,病虫害少,品质好、外观诱人的临江芒果,是最受市场欢迎的晚熟芒果。全村4.01万亩芒果,目前挂果3万亩,年收入10万元以上的农户占了70%,收入30万元以上农户占了30%,100万元以上的有3户。王道香家近400亩芒果,去年收入160多万元。凭借着芒果产业的收入,村民们修房的修房,买车的买车,家家有小车,农用车,摩托车,皮卡车。改造成砖房的已有20户。2016年以来,吃得丰富多样,有两家开起了农家乐。2014年纳入的2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到2020年已全部脱贫。芒果收入20万元至30万元的有两户,最少一户人家的芒果收入都有6000元。2020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11840元。收入远远不止这一点,农户报得不准确。打工只能维生,芒果方能致富,已成为村民的共识。
据了解,华坪县金沙江百里芒果长廊范围从石龙坝镇的龙井村到荣将镇的温泉村,目前,通路的地方都种植上了芒果,从临江村至温泉村还有20多公里未通路。将在道路通达后,种上芒果。临江村9村民小组只通了土路,10村民小组还没有通路。10村民小组种植的芒果要从山上搬运1公里到江边上船,再从江上运1公里到丙地里江边,又下船搬运500米到车上。加上34公里的库区四级路宽3.5米至4米,芒果采收季节,大车进不来,阻车严重,增加了生产成本。建设完成金沙江百里芒果长廊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还需进一步改善,才能筑牢金沙江绿色屏障,让沿江绿起来、富起来、美起来。

来源:丽江日报

【实施农文旅融合 打造旅游新业态——我县“十三五”时期文旅产业发展成就综述】深秋时节,夕阳从明月山雷家湾畔慢慢落下,巴谷·宿集民宿在余辉的映衬下展现出独特的好景致;永平镇的田间地头,黄灿灿的柚子已经挂满了枝头,行走其间,一阵阵柚香扑面而来;牡丹樱花世界里的菊花展开得正艳,蓝天、白云、花海交织成一片梦幻的世界;龙溪河畔清凉的空气、金黄色的树叶,散发出独特魅力……

  “十三五”时期是我县文化旅游事业快速发展时期。五年来,我县实施旅游景区建设、管理服务水平提升和基础设施完善,着力文旅产业与特色产业相结合、与转型升级相结合、与乡村振兴相结合,打造旅游新业态。

  全域旅游已经逐步成为我县转型发展的全新模式、促进协同发展的重要平台和拉动消费的重要引擎。“十三五”期间,我县游客接待量从2015年的175万增加到2019年的460万人次,年平均增长率为27.3%;旅游收入由2015年的4.8亿元增加到2019年的32.2亿元,年平均增长率为60.9%;2019年,实现旅游增加值16.5亿元,占GDP比重3.96%。2020年1—9月,完成旅游总收入22.13亿元,接待游客425.97万人次,超额完成“十三五”旅游规划接待游客突破400万人次、县内旅游业总收入突破11亿元的目标。

  打造精品景区 增强核心吸引力

  连日来,天气晴好,牡丹樱花世界的菊花展也吸引了大量游客涌入。多头菊、独本菊、满天星菊、乒乓菊等几十种精品菊花,在经过艺术大师们精心打造之后,生机盎然,满目金黄,分外妖娆,暖阳之下更显动人的姿态,漫步在千姿百态的菊花海洋里,美不胜收,为广大市民带来了一场菊花盛宴。

  据了解,新民镇牡丹樱花世界已经建成石磨豆花小镇、百花世界等核心景点,成功创建国家4A级景区和全国汽车自驾营地,这也仅仅是我县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全面推进旅游资源开发建设,打造精品景区,全力推进重点景区提档升级的一个缩影。

  “十三五”期间,我县不断健全完善全域旅游规划体系,先后编制完成了《垫江县全域旅游总体规划》《恺之峰旅游区总体规划》《重庆太极养生园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重庆垫江牡丹樱花世界旅游总体规划》和《卧龙康养小镇项目产业总体规划和先导示范项目策划》,策划了明月山赏花休闲游、南部快速路文旅养生游、北部快速路生态旅居度假游和龙溪河休闲农业主题游等四条精品线路规划,“1+5+4+N”产业规划体系逐渐形成。同时,推动产业规划与城镇建设、交通运输、生态保护、乡村振兴等有机统一,突出规划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全县上下抓旅游的氛围也是前所未有的,党政统筹、部门联动、企业参与旅游发展的机制已经形成,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调研旅游、听取专题汇报、研究解决旅游发展中重大事项多达20余次,指引全县旅游快速发展。

  期间,我县建成A级景区3个(其中AAAA级2个,AAA级1个),在建1个(中华仙草园创AAA级景区);建成重庆市特色景观旅游名镇2个(太平镇、新民镇)、重庆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镇3个(新民镇、沙坪镇、澄溪镇);建成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1个(新民镇明月村)、中国最美乡村1个(沙坪镇毕桥村)、重庆市乡村旅游重点村1个(五洞月江村)、重庆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村5个、重庆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6个,超额完成了“十三五”规划建设目标任务。

  同时,旅游公共服务不断完善,在沪蓉、沪渝高速沿线和县内重要交通干道设置旅游标识标牌,在江北机场投放旅游宣传片和推送旅游线路,编印《玩转垫江》旅游指南,开通主题移动彩铃、入境短信服务、“垫江文旅”微信公众号,为游客提供咨询导引服务。全县有4星级旅游酒店2家、旅游网点和旅行社(分社)18家,商务酒店、星级农家乐、特色餐馆、度假山庄约1500家,累计培训旅游管理人员、景区讲解员、行业服务人员5000余人次。配套完善了,景区核心吸引力得到进一步增强。

  探索全域旅游

推动产业新业态

  10月24日,周嘉镇育英河畔碧波流云底,来自国内共五十多个钓鱼协会的130支参赛队伍,共计390名垂钓运动员参加重庆市第二十四届钓鱼锦标赛暨垫江县第四届龙溪河垂钓节,拌匀饵料,抛竿入水,个个稳坐钓鱼台。

  垂钓比赛现场,周嘉镇还搭建了农特产品、特色美食展销区,优质大米、高安面条、柚子桑葚酒、周嘉百香果等上百种垫江农特产品,引来了不少市民争相购买,进一步展示了我县的特色美食文化。同时,也展现了垫江丰富多彩的旅游文化资源、传统饮食文化和“农民文化体育之乡”风采,推动了垫江文旅融合、农旅融合,助力了垫江全域旅游、全域康养的“重庆休闲旅游目的地”建设。

  作为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抓手,我县在推动文化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坚持抓产业、促融合,积极探索旅游产业新业态。

  深入实施“旅游+”战略,各乡镇(街道)结合各自特色持续发力,通过“旅游+文化”“旅游+体育”“旅游+工业”“旅游+农业”“旅游+康养”等发展模式,推进多要素集聚、多产业叠加,引领转型升级,推动了全县经济融合发展。

  “十三五”期间,我县相继承办2016年、2018年全市春季旅游启动仪式,创新开展花海音乐季、主题快闪、半程马拉松、龙溪河(垫江段)龙舟赛等系列活动;积极举办垫江牡丹文化节、石磨豆花美食文化旅游节、水果采摘节、乡愁文化节、龙溪河垂钓节等系列节会;成功举办牡丹诗会、牡丹论坛、国际武术文化节、DBA男子篮球联赛等活动。

  鹤游镇“又见鹤游·生态湿地示范园”、沙坪镇毕桥乡愁大观园、鹤游坪古寨卡、新民镇中华仙草园、垫江县工业园区电商物流产业园……一批农业旅游、研学旅游、工业旅游等专项旅游产品纷纷打造,形成美丽小镇游、特色农产品采摘游、红色经典教育游、工业文化体验游等新业态产品体系。

  与此同时,书记“晒文化·晒风景”、县长“晒旅游精品·晒文创产品”主题活动也晒出了“千年牡丹·秀美垫江”的文化气质,晒出了“心泊牡丹故里·梦栖云畔垫江”的智慧生活,晒出了垫江山清水秀的新形象。

  在2019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上垫江太平红牡丹获牡丹芍药国际竞赛金奖;垫江竹编画系列—灯塔石牌获得“2019中国特色旅游商品”银奖。CCTV-7农业频道、《重庆新闻联播》、重庆卫视等主流媒体走进垫江,中国日报社、新华社(网)、中国旅游报、重庆日报等国内知名媒体来垫采风,重庆与世界杂志、商旅时代高铁杂志、重庆之声《走遍重庆》等媒体开展专题访谈,垫江旅游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扩大。

  实施文旅融合

开启工作新格局

  “垫江的石磨豆花果然是名不虚传,不仅味道好,还有深厚的文化底蕴,独特的制作工艺更是妙不可言。” 前不久,第四届垫江石磨豆花美食文化旅游节期间,万州的李先生带着一家老小来到我县游玩,感受到垫江深厚的文化魅力。

  近年来,垫江县深度挖掘饮食文化,大力加强“垫江石磨豆花”品牌建设。2017年,垫江石磨豆花正式纳入渝菜体系,并被中国烹饪协会授予“中国石磨豆花美食之乡”称号;2019年,《垫江石磨豆花制作技艺》被列入重庆市第六批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

  垫江的石磨豆花的发展,正是我县以繁荣文旅事业、发展文旅产业为重点,不断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和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深入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深化体制改革,文化旅游事业取得重要突破和重要成果之一。

  为了大力发展非遗文化,近年来,我县建立了市、县两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体系,列入市级保护名录10项,县级保护名录35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列入市级代表性传承人9人,县级代表性传承人20人,列入市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2个,县级传承教育基地5个。并持续打造非遗工艺精品,大石竹编《松鹤延年》荣获首届重庆“夔州工匠杯”中国传统工艺品金奖;垫江角雕《龙柱手杖》获中国特色旅游商品大赛铜奖;垫江酱瓜、梅咂酒入选“全市最受欢迎非遗50强”。

  “十三五”期间,全县共提供送文化下乡8499场次,比“十二五”提升了300%;成功举办了垫江县春节联欢晚会、牡丹文化节文艺演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系列文化活动、县五运会开幕式等大型文体演出,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同时,壮大了一批有较强影响力和垫江独特元素的文化企业,如豪文文体用品公司、翔龙文化公司、凯文达电子公司等,文化产业门类不断增多,覆盖面不断扩大。2019年,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11.39亿元,占全县GDP比重2.73%,超额完成“十三五”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 比重1.1%的目标。

  县文化旅游委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我县将依托牡丹、耕读、寨卡、非遗、中医药等特色文化,培育网络游戏、现代旅游、数字艺术、民宿风情等新兴文旅产业,打造数字文化园区(基地)。同时,抓好文旅重点项目建设。丰富恺之峰旅游区、牡丹樱花世界两个4A级景区业态;高标准、高质量做好卧龙盐浴小镇项目策划规划并启动建设;指导中华仙草园建成3A级景区。加快推进南部快速通道、明月山内槽公路、旅游厕所、充电桩、停车场、旅游集散中心及智慧旅游信息系统等设施建设,全力打造农文旅融合的国家康养文化旅游集聚区,进一步推进农旅、文旅、城旅、康旅、林旅融合发展。

  数说成效

  ■阵地建设更加完善。全县26个乡镇(街道)均建立了文化服务中心,场所面积3.5万多平方米,从业人员53人。行政村(社区)建成文化服务中心301个,覆盖率达到100%。县文化馆建成戏曲、书法、器乐等6个特色分馆。全县图书馆分馆藏书总量20万余册,实现总分馆独立办证统借统还功能。

  ■文化服务更加深入。“十三五”期间,全县共提供送文化下乡8499场次,比“十二五”提升了300%,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非遗传承更加有效。建立了市、县两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体系,列入市级保护名录10项,县级保护名录35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列入市级代表性传承人9人,县级代表性传承人20人,列入市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2个,县级传承教育基地5个。

  ■市场监管更加有力。2016年以来,共办理行政审批类服务536件;开展文化执法检查3319家,出动执法人员7622人次,办结案件60件,警告52次,处罚款14.03万元,没收非法财物98本,对1家网吧停业整顿30天,保证了文化市场的稳定繁荣。

  ■市场主体不断增多。五年来,我县大力培育文化市场经营主体,重点发展文化装备生产、文化辅助生产和中介服务产业。截至2020年9月,我县有文化企业915家,其中文化规上企业24家。

  ■产业经济逐渐壮大。2019年,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11.39亿元,占全县GDP比重2.73%,超额完成“十三五”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 比重1.1%的目标。

  ■服务品质大力提升。全县有4星级旅游酒店2家、旅游网点和旅行社(分社)18家,商务酒店、星级农家乐、特色餐馆、度假山庄约1500家,累计培训旅游管理人员、景区讲解员、行业服务人员5000余人次。

  ■旅游收入节节攀升。“十三五”期间,我县游客接待量从2015年的175万增加到2019年的460万人次,年平均增长率为27.3%;旅游收入由2015年的4.8亿元增加到2019年的32.2亿元,年平均增长率为60.9%;2019年,实现旅游增加值16.5亿元,占GDP比重3.96%。2020年1—9月,完成旅游总收入22.13亿元,接待游客425.97万人次,超额完成“十三五”旅游规划接待游客突破400万人次、县内旅游业总收入突破11亿元的目标。

【强势圈粉!四川在上海新推“熊猫小屋”、观鸟观花线,名导名县、优惠礼包齐亮相,“安逸”熊猫邀你过冬!】

为全面贯彻落实2020全省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此次由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牵头的四川文旅代表团也在吉祥物“安逸”的带领下来到会场,在开展首日就开门见山,以“安逸四川·冬游天府”秋冬季旅游产品推介会的方式,将17个市州、第二批10个天府旅游名县带到广大游客面前,“献”出文旅宝贝和精品之旅,掀起了一阵冬游四川热浪,并诚挚邀请广大游客安逸走四川,休闲过暖冬!

首推“熊猫小屋”

金牌名导为新名县打call

此次集中展览,是2020年新“上线”的四川第二批10个天府旅游名县首次抱团亮相长三角地区,同时首次走进四川首推的“熊猫小屋”直播间。

“兄弟伙,切看熊猫,搓麻将,来耍撒,巴适的板!”记者在现场看到,“熊猫小屋”形象取自四川文旅新的卡通形象“安逸熊猫”,小屋内部以绿竹为基调,嵌入本土特色浓郁的四川方言墙等元素,外墙成片雪花调为主,突出本次重点推介的四川冬季旅游产品。

落地上海的四川馆如何在上海“闪亮登场”?

相比以往,本次在展览内容、办展形式、业态融合、配套活动等方面均有创新和亮点。现场,四川场馆设计以秋冬季为主,红叶、雪花、绿竹为主色调,同时在设计中融入了熊猫、四川冬季的雪花、红叶等元素。还通过大数据、数字可视化、VR等展现形式,以“线上+线下”双展模式,综合展现四川文旅融合新高地的实力,以特色鲜明的最新科技设备助力科技和旅游的智慧应用。

值得一提的是,巧借互联网传播互动平台,此次第二批10个天府旅游名县共同邀请四川5大金牌导游强势加入,开启“名导说名县”特别直播环节,在全国范围内为天府旅游名县“打call”。

鲜活的“名导说名县”直播是“熊猫小屋”的亮点,在这里,可实现网民在线观看展会实况,并在线互动。记者看到,“名导说名县”采取“名导+名县+网红”直播形式开展,由网红主播引导,金牌导游和2个名县分别从不同角度解读第二批天府旅游名县的文化旅游资源,以及当地“吃住行游购娱”亮点体验。

“这里是南方的北方,亦是北方的南方。北纬32度的特殊地理位置造就了南江不可复制的生态环境。”当天,金牌导游刘霞向现场游客多角度推介天府旅游名县巴中南江县,这里有千年米仓古道,留下了萧何月下追韩信、诸葛亮屯兵牟阳城等古老传说和“问君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的千古名句。期间,四川金牌导游还以体验式视角,向在展会现场的嘉宾游客推介了新10大天府旅游名县文化和旅游资源,呈现丰富的“安逸走四川”。

“观鸟观花之旅”现场首推

打开你不知道的阳光休闲玩法

在“安逸四川·冬游天府”秋冬季旅游产品推介会上,一幕幕四川特色的节目演出吸引众人围观,鲜活、有趣、神秘的川剧变脸让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开发司副司长徐海军现场点赞,台下观众掌声不断!

为向广大游客展示丰富多彩的四川文化和休闲度假资源,会上,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首次现场推介自然及野生动物观赏、休闲生态旅游产品之——四川“观鸟观花之旅”线路,为游客打开了安逸四川新“视界”,揭开了不为人熟知的四川休闲度假新玩法。在“观鸟观花之旅”线路中,记者了解到,四川省位于全球36个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气候类型多样,鸟类花类资源极其丰富。截止到2020年3月,四川省共记录野生鸟类757种,占中国鸟类总数的52%,其中中国特有鸟类46种占中国特有鸟类总数的49%,巴郎山、四姑娘山、青城山、贡嘎山、海螺沟等均是观鸟观花胜地,四川有望成为中国观鸟生态旅游的第一入境目的地。

同时,围绕“天府三九大 安逸走四川”主题,“阳光康养”“温泉+”“玩雪滑雪”等上百条四川秋冬精品旅游线路上线,针对广大国内外游客,推出了“米易阳光旅居7日游”“海螺沟贡嘎神汤温泉游”“西岭雪山滑雪2日游”等优质文化旅游特色产品,并以大熊猫为线上线下推广大使,持续塑造“安逸四川”形象。

值得关注的是,为加快后疫情时期旅游市场恢复发展,助力四川旅游消费提振,四川各市(县、区)还为上海游客和旅游企业带来了各项激励和优惠政策,搭配赠送免费景区门票、名县特色文创产品等福利,让广大游客心动。其中,甘孜州整个冬季所有景区门票免费;广元—上海浦东航线机票价格低至1.2折,仅需190元起;攀枝花米易县所有星级酒店挂牌价半价优惠;达州宣汉县巴山大峡谷景区针对上海本地的游客执行免门票政策。“冬游广元,除了机票优惠,还有大蜀道、三国文化、生态康养等美景美食惊喜,欢迎大家!”广元市文广旅局副局长宋元柏说。

“热情好客的四川已经做好了迎接八方游客的准备,欢迎大家来四川安逸过冬!”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宣传推广处处长羽欣在现场向游客发出邀请,她介绍,四川的阳光、冰雪、温泉等线路独具特色,特别是攀西阳光之旅、观鸟观花休闲度假之旅很亮眼,我省甘孜州所有景区也在整个冬季免门票,冬游四川优惠力度非常大。近两年,四川已重磅推出了“十大旅游精品线路”、“天府旅游名县”等塑造四川旅游品牌、推动四川旅游发展的举措,让国内外游客朋友看到更丰富、更多元的四川特色,传播别样、休闲、安逸的四川玩法!

四川欢迎你,来耍撒!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9斤螃蟹收900元:又是青岛 还记的那些年被宰过的大虾吗?
  • 河南南阳街头现“天庭判决书”,媒体调查:系经济合同纠纷
  • 女子爱好收藏垃圾被邻里起诉 16人1天运出30车垃圾
  • 网友向刘翔道歉,迟来10年的理解
  • 渣渣辉形象被盗用 网友:这个形象已深入人心了
  • 韩国蔬菜水果疯涨
  • "转让女儿救儿子"?!糊涂爸爸:很后悔,有人给我支招
  • 黑龙江炭疽疫情通报 | 人感染炭疽情况,14名病患中1人已出院
  • 各地经济数据出炉!你的家乡发展怎样?
  • 转让女儿救儿子 转让女儿能救下白血病儿子?
  • 爸爸逼10岁女儿每天写4篇作文,写不完别睡!妈妈报警
  • 解放军今日起在黄海进行重大军事活动
  • 超级震撼!437人上班时集体被抓
  • 15岁少年勇获18禁游戏冠军 辐射4废土世界捡垃圾找儿子
  • 【日报】金宇彬抗癌初见成效 吴宣仪小号被曝 早年的画风很是中二
  • 吻戏鉴定师:高冷IT男标注上千幅图片 训练机器识别“接吻”
  • 考上北大、清华,学生、校长、专家可分32万!百色平果县确实有下文这样奖励高考有功者
  • 王一博追美合?王一博公司立即声明否认恋情!
  • 这次,我们不但是选秀,只寻找多姿多彩的海洋天使
  • 【访谈】张艺谋回应林妙可假唱事件:很自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