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经修行》——余秋雨

三,那些否定

空,是一个坐标。由它一比,世间很多重大的物态、心态、生态,都由重变轻,由大变小,甚至变得没有意义了。

因此,要阐释空,仰望空,逼近空,触及空,必须运用一系列减除之法,断灭之法,否定之法。

《心经》虽然短简短,却用了大量的否定词,例如“不”和“无”的整齐排列。确实,只有经过“不”和“无”的大扫除,才能真正开拓出的“空”空间,

先说“不”。

《心经》说,在空相中,“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我把这几个“不”都翻译成了“无所谓”,即“无所谓诞生和灭亡,无所谓污垢和洁净,无所谓增加和减少”。这里的“无所谓”不是没有,事实上,生活灭,垢和零,增和减还是存在的,但是没有绝对意义,也没有固定差异。

生是灭的开始,因此生中隐藏着灭。反之,灭中有包含着生,或启动着另一番生。因此,没有纯粹的生,也没有纯粹的灭。它们之间,并不是彻底对立。

垢和净也是一样。“水至清则无鱼”,净和垢历来并存,只是比例变动而已,而且,大净中很可能潜伏着大垢,“含剧毒而无迹”;大垢中也可能隐藏着大净,“出淤泥而不染”。

增和减更难判定。似增实减,似减实增的情形,比比皆是。结果,增也无所谓增,减也无所谓减,非增非减,不增不减,归之于空。

总之,空门,就是打通之门。把生和灭之间的门打通,把垢和净之间的门打通,把增和减之间的门打通,打通了,也就进入“空门”。空的最大、最常见障碍,是一座座关着的门,关着的门,就是强行切割之门,互相觊觎之门,自寻烦恼之门。因此,《心经》对这些关着的门,说了那么多“不”,要它们全部打通。

《心经》用的最多的否定字,是“无”。

在空的世界,各种障碍都要接受“无”的荡涤。大致以下几种——

第一种,荡涤感觉障碍。人们常常会相信“眼见为实”,“亲耳听到”,“亲口尝过”,而佛教则对人的感觉保持怀疑。直接感觉到的一切,极有可能是表象、暂相、假象。因此《心静》指出,从受,想,行,识、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等等感觉系统所带来的不同心理感受,都不可完全信赖,都不要过于在乎,甚至都可以视之为无,这也说明。“看破”之“看”,与一般的视觉,并不相同。

第二种,荡涤界限障碍。人们走上感觉误区之后,又会设置很多界限,作为认识世界的栏杆和台阶。其实这些界限都是心造的,实际并不存在。《心经》里所说的“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也就是指从最初的视觉到最后的意识,人们划出很多界线,都应该撤除。世上很多学者和行政官员一直以“划界”作为自己的行为主轴,其实都是在做分化世界的事情。在佛教看来,所有的划界有时是需要的,但说到底还是在设置障碍。因此,也要视界为无。

第三种,荡涤生存障碍。很多智者和哲人,老是在研究人类生存的很多麻烦课题。例如,明白和愚黯、衰老和死亡、痛苦和灭亡、机智和收获等等。佛教认为,这些问题没有归向,无从解决,因此也就无法成立。《心经》所说的“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那么重要的一系列难题,答案都是“无”。历来都是人类生存的大课题。明黯老死,似乎更是有更事关及生存等级。《心经》认为没有这种等级,也不应期待这些问题的解决。自认的机智和收获,更没有着眼的必要。但这些人人都看重的思维山峦都归之于无,空的境界才能真正出现。

那么多“无”,概括起来也就是“无常”。“无常”二字,对世界种种固定性、规律性、必然性、周期性、逻辑性提出了根本的怀疑。因此,正是“无常”,可以排除一系列障碍。无常,初一听让人心神不定。但是,当它宣布,原来让人心神安定的那些“规律”和,“必然”都不可靠。人们的心神也就会搁置在“小安定”后获得的“大安定”。

既然整体是无常,那就不要那么多预测、判断、分析了。来什么就是什么,当下面对,即时处理。也就是说,从“失去依靠”走向了“不必依靠”。

因无常而不必依靠,那就叫“自在”。

如果这一系列障碍都得以排除,那么,由这些障碍带来的精神恶果也可以避免了。也就是《心经》所说的“心无挂碍”,“无有恐怖”。正是这两个“无”,可以使人“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只可惜,以上一系列被“无”所否定的东西,世人常常不舍得丢弃,那么,随之也就无法丢弃那些挂碍、恐怖、颠倒梦想了。

一连串的否定,组成了一场“空们大扫除”。为的是挣脱种种现状,达到没有障碍的“如来”境界。

四,度化众生

《心经》认为,以“无”入“空”,排除障碍是人生真正的大智慧。同是一个“智”,小机智徒增障碍,被佛经称为“漏智”,属于排除之列。排除了小机智,就能开启大智慧,那就是“般若”。般若智慧的核心是度化,因此又称“般若波罗蜜多”,即“大智慧度化”,简称“智度”。佛典中,有《大智度论》。

度,是脱离苦海到彼岸。小乘佛教,重在个人解脱,大乘佛教,重在众生度化。个人解脱的理由和程序都已经说得很清楚。那么,从逻辑上,为什么还要拓展成众生度化呢?

有人说,这是佛教随从了普世道德,不在乎自身逻辑。对此,我不能同意,我认为佛教由“度己”而导致“度人”的逻辑,很清晰,下面,且让我略加梳理。

如前所述,佛教在阐明“空”的学说时,着力排除种种界定,拆卸道道门槛。很快就碰到了最重要的一个界定,那就是“他我”之间的界定。遇到了最后一道门槛,那就是“人己”之间的门槛。

“我”是什么?显然,不管在生理意义、伦理意义还是社会意义上,都是“性空”。生理意义上的“我”,是速朽的皮囊,伦理意义上的“我”,是随着亲情关系必然陨灭而不知自己是谁的孤鸟,社会意义上的“我”,是被一堆人造身份所堆垒而成的空洞名号。正如前面已经说到,一切“拥有”,都是“假有”,那么,接下来,一切“拥有者”本人,也是空相,富人的钱财是空,高官的权位是空,而重要的是富人和高官本身,也是空。那么,不是高官和富人的普通人呢?也一样,都是空相。

现代西方思维中,“我”是一切的出发点。我的存在,我的权利,我的成败,我的性格……这便是欲望的渊藪,冲突的本体,烦恼的根源。

佛教以很大的力度,对“我”提出了质疑。不是质疑我个人的优缺点,而是质疑“我”这个概念本身的存在基点。质疑的结果,是主张放弃对“我”的执着,即破除“我执”。

我前面说到,《心经》里包涵了那么多“无”,都可以概括为“无常”,其实,在“无常”后面还隐藏着一个最根本的“无”,那就是“无我”。

历代不少佛教学者把“缘起性空,无常无我”八个字当作佛教的精髓,我很赞成。

在世界各大宗教派别和哲学派别中,佛教明确地提出了对自我个体放弃、消融和超越,显示出非同一般的成熟等级。

佛教当然可以与那些主张个体圆满、个体成功的学说共存于世,但它又不能不指出,一切“完满”和“成功”都不可能真实。因此所谓“完满的个体”、“成功的个体”必然承载着多重虚假。扩而大之,一个世界如果真的存在很多“完满的个体”和“成功的个体”,或者企图“完满”或“成功”的个体,那他们一定会与周边的世界天天产生区隔和争斗,因此这个世界必定是一个喧闹和恐怖的天地。而这些以“完满”,“成功”自许者的下场也一定是苦,而且是难言之苦。

佛教正是因为破除“我执”,主张“无我”,才让那些自许“完满”,自许“成功”的欲望和追求真正断灭。简言之,因“无我”,才“灭苦”。

需要说明的是,后来禅宗中有“我即是佛”的说法,此“我”与“无我”并不矛盾。此“我”无欲,此“我”无名,只是作为一个精神宅体的例证,说明“人人皆有佛性”,可由可由切身做起。恰恰是佛性,能够有力抵挡“我”的“自性”。

正因为“人人皆有佛性”,度化众人也就有了可能。如果人人都以“佛”自认,那就不再存在一般意义上的“我”,这恰恰是到达了更高意义上的“与我”境界。

“人人皆有佛性”,但人人又不能单独完满,因此任何一个人都不应该企求单独解脱。如果单独解脱了,而周围的众人还困于重重障碍之中,那么,这个自以为的“解脱”了个人还会寸步难行。如果别人没有解脱,那么,为了防护自己解脱必须划出人我之界。这么一划界,空境便顿时消失,解脱也无从说起。

诚如谚语所说,一滴清水无救于一缸污水,而一滴污水却能把一缸清水毁坏。一个修行者即使把自己修炼成的一滴最纯净的清水,却没有与周边污水分割的“薄膜”,那么,这滴清水怎么存在?同样,如果大家都成了纯净的清水,却还有一滴仍然污浊,那么,大家的纯净还能保持吗?因此,佛教必然指向整体关怀,普世行善,无界救助。要解脱,也要大家一起解脱。

更重要的是,佛教既然“无我”,也就无所谓“度己”。“度己”之说,不符合“无我”的宏旨。“无我”的空境,必把大千世界作为唯一主体,达到前面所说的“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境界,发誓引渡每一个“兄弟”。

由此可知,佛教从“度己”跃升为“度人”思维十分清晰,并不是随意地从众悦众。

也正因为如此,我们看到。《心经》最后那个咒语,呼唤得那么恳切:“接谛,接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珂。”我的翻译是:“去吧,去,到彼岸去,赶快觉悟!”对于这几句咒语,《心经》自己还反复推崇“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而且“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可见,在佛教看来,头等重要的大事是“度人”。

于是,作为佛教修行最高、最后目标的“涅槃”,也与“到彼岸去”连在一起了。《大智度论》在阐释“波罗蜜”时说:“涅槃为彼岸”。度人到彼岸的修行者称为“菩萨”,他们的“大誓愿”就是“度一切众生”。

在中国民间,菩萨常常被当作偶像,其实,他们只是修行者,因觉悟而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反对伤害。菩萨把佛教本义和民间企盼融成一体,组成了“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高尚信仰。

#自我疗愈心理学:为什么劝自己永远比劝别人难﹝法﹞克里斯托夫·安德烈,赵飒-﹝法﹞克里斯托夫·安德烈主编,赵飒译[图书]#
拿了kindle之后的一些对看书的渴望

两个概念好新颖

一是 感到伤心难过状态不对的时候要把事件拿到台面上来看,跳出自己是事件的主角这一事实去分析,多次反复便没有那么痛苦了。我每次遇到难受的事都是不停做别的事转移注意力,去逃避解决问题,以为这样就可以让我忘记掉痛苦事件本身对我的打击。其实不然,我会一直不想面对的

二是 原来人死后会去天堂,或者灵魂永远不会消失这样的说法,其实是宗教信仰者们无法接受死亡,而去相信人死后会进入另外一个世界继续存在着,其实就是他们害怕死亡这件事本身

#好书100||惊鸿照影:中国古代艺术史与视觉文化#《山鸣谷应:中国山水画和观众的历史》山水画拥有丰富的内涵,不仅与社会、政治等外在因素息息相关,亦涉及人们内在心理、价值观念、宗教信仰等文化层面,故而成为中国画史上最受尊崇的科目。本书即为其聚焦于“山水画”一门,尝试透过“画家与观众的互动”一角度,对“山水之史”何以产生变革的根本问题予以反思和解答。尤其聚焦于各个时代、甚或中日韩不同地域的山水画家们如何与其特定的社群观众建立起互动关系,促成各种值得注意的新主题诞生,于山水画史上带引出新的画意、新的境界。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赞!福州市农林牧渔增速创十年新高!但做大做强一产还需关注三大制约因素】2021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为1122.21亿元,同比增长5.6%,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
  • #2月20日新增确诊144例# 【国家卫健委:2月20日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44例 其中本土病例71例】2月20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
  • 客户说: “忽然发现, 家里别的地方根本配不起衣柜!!!” 整理收纳会带来三大好处:节约时间、节省金钱、解救心灵。整理收纳还能让你收获快乐的力量,变得更智慧。
  • 胡萝卜炒鸡蛋 食材:胡萝卜 (1根)、鸡蛋 (两个)、淀粉 (少许)、香菜 (适量)、精盐 (少许)。 做法: 1、制作此菜的材料。 2、胡萝卜去表皮,
  • 【#第三十一届哈洽会踏云而至#】 15日上午,第三十一届哈洽会即将踏“云”而至,本届哈洽会极具科技感。开幕式盛况通过网络进行直播,通过利用3D、AI、VR,并通
  • 今日份心情[心]已经很久没有自己一个人溜达过了,以前觉得自己溜达是一件快乐的事,听着喜欢的歌看看街景,是完全属于自己的时间,是可以放松心情是可以思考的状态,谈了
  • #每日一善[超话]#[心]#阳光信用##每日一善#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
  • #陈立农[超话]# [兔子]#陈立农1003记长大# 今天是2021.10.03 是立农的生日啦 也是我喜欢你的第1010天 只是一次偶尔的玩手机然后就看见你了
  • 圣贤 2022.2.13 2022年2月14日 / ANSHUO XIE 初入法界的觉悟者。 已经脱离了“生命”的性质。 因此不被“觉”所存在。 没有形体
  • 所以陪你们去未来这件事 在很早之前就成为了我平凡却很想好好守护的小小愿望 “永远”这两个字太绝对太深情了 我不敢讲 可我敢很大声的说这个数字每增加一天 我就会用
  • 【#雪容融的真身我终于悟了#[红灯笼]】关于雪容融的灵感来源我终于悟了,抬头看看街上挂着的大红灯笼,这熟悉的红加白,果然艺术来源于生活~[嘻嘻]当你忙着追逐“顶
  • 2、庚代表你男朋友,落乾宫属金下临休门为吉门,门吉事不凶,丁代表小三,落兑宫属金,庚丁都落金宫为同宫比合不克的状态,并且丁下临庚,说明那个女孩也是挺喜欢你男友的
  • 我跟着纸伞,看着他们,感叹着人间情爱,竟也是这么多年过去了。数十年的执手,如今到了白头,他们应该是无憾的,唉,还是不懂这人间的风花雪月爱恨情仇啊。
  • 他跟我说了他以前的蠢事,我还很认真的跟他分析他跟他前任的事,就是好朋友在跟你聊过去,一直聊很快就三点了,他哄我去睡觉,他把瓶子收好,我也有点微醺。不舒服就去医院
  • 真的每次杂志都会有更多新奇的东西,每次杂志更了解你,就会发觉更喜欢你了[嘻嘻]诶可是,这位大兄dei @吴磊LEO 被遗弃了是怎么回事?我们可是爱死你这位成年
  • 大概 最是人间留不住 绝胜烟柳满皇都…冬奥 的确是这次才认真的 之前没多大印象 比如开幕式那晚我也不清楚 在外面吃饭去了…很偶然遇上了我当成国乒一样看待的短道速
  • 然后我很渴就让我妈给我倒了杯水,突然我妈让我去端东西,那时候我正好看到其中的这个视频,咱们就是一整个被击中了然后我就端着我的水杯去拿东西了哈哈哈哈哈哈,咱也不知
  • 综艺1:4月追综艺少女的日常有谁跟我一样,一个星期的乐趣在于追综艺,等综艺,回看综艺的,在这个剧荒的时期我只能用综艺弥补我内心的“空虚”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下我的追
  • #欧莱雅朱一龙# [羞嗒嗒] #朱一龙实力逆转# 醉过才知酒浓,爱过方知情重,你是我的诗,亦是我的梦......⚡️朱一龙磅礴细腻⚡朱一龙吴邪⚡朱一龙陈一鸣⚡
  • 额头是一个人的官禄宫所在,主管事业、学业和官禄,以及运势等等,如果男人额头饱满光洁,没有任何的恶痣和大的疤痕的话,说明此人聪慧能干,有才华,反应敏捷,头脑灵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