谛闲法师于大势至菩萨圣诞开示念佛法门:
  今日是大势至菩萨圣诞良辰。示大势至菩萨所修之念佛三昧法门。是谓应时应机之谈也。楞严第二十四圆通章云。尔时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如来。相继一劫。其最后佛。名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佛三昧。譬如有人。一专为忆。一人专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见非见。此以普通人喻佛念众生。众生不念佛也。一人专忆者。喻佛常念众生。一人专忘者。喻人常不念佛。故佛虽常在世间度生。故云若逢或见。众生虽生佛世。与佛同时。不肯念佛。故曰不逢非见。二人相忆。二忆念深。如是乃至从生至生。同于形影。不相乖异。此喻众生念佛也。佛念众生。众生念佛。故云二人相忆。如是佛度生。生念佛。乃至从生至生。喻如形影相随。无时或异也。次以母子喻。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此以喻合喻。合上佛念众生也。如儿子之往他乡也。其为母者。或倚门而长望。或兀坐而恒思。或废寝而忘餐。或停梭而罢织。其念子之情。可谓深且切矣。佛念众生之心。亦复如是。此喻众生不肯念佛。佛亦无可如何耳。若子逃逝。虽忆何为者。喻不孝之子一出其门。或为货殖之所绊。或为美妇之所系。无时念及母在家中。此喻众生不肯念佛。故云虽忆何为。言子若忆母。如母忆时者。此喻孝顺之子。身虽在外。无时不念母在家中。营事既毕。即便回家。承事老母。故云母子历生。不相违远。此喻众生念佛。要如母忆子一般。故云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言现前见佛者。或于念佛定中见。或于夜间梦中见。俱名现前见也。言当来见者。或是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亲垂接引。或是往生七宝池中。华开见佛。皆名当来见也。言必定者。众生果能忆佛念佛。功不虚弃。必定能见佛也。即此念佛法门。便是胜妙方便。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故云不假方便。自得心开。言如染香人。身有香气者。此喻众生念佛。即心即佛。譬如染香之人。其身自然而有香气故此念佛三昧。亦得名曰香光庄严也。势至菩萨自云。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此明以因趣果。果后度生。故我等现前大众。若肯忆佛念佛。必蒙势至菩萨摄受往生也。其最后结句云。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不比彼等诸圣。皆有选择也。
  且念佛三昧。有三种不同。各有下手工夫。现前大众。不可不知。
  一者念自佛法门。其下手工夫。祗有一重能所。皆以第六识相应之五别境中慧心所。为能观智。名为妙观察智相应品。以六根性为所观境。
  如阿那律单选眼根。名反见法门。初于见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明暗二相。了然不生。此得益之相也。
  观音选耳根。名反闻法门。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
  周利槃特迦选鼻根。名反嗅法门。初于嗅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通塞二相。了然不生。
憍梵钵提选舌根。名反尝法门。初于尝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甜淡二相。了然不生。
  毕陵伽婆蹉。选身根。名反触法门。初于触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离合二相。了然不生。
  须菩提选意根。名反知法门。初于知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生灭二相。了然不生。此一种法门。境智俱属于自。故云念自佛也。
  二者念他佛。亦是一重能所。以六根为能念。诸佛果德为所念。能念属自。所念属他故云。念他佛也。念自佛。全仗自力以了生死。以生死之因。无量无边。若烦恼一丝不断。则生死便不能出。故古德云。少留一爱未全捐。便恐临终被此牵。先须持戒清净。由戒生定。由定发慧。定能伏烦恼。直至三界见思破尽。方能超出分段生死。此念自佛之了生死不易也。念他佛全仗佛力。烦恼不必断。业障不必除。只要愿力恳切。便能横超三界。带业往生。故念他佛。了生死之易也。
  第三自他俱念佛者。此一种法门。是上根利智所修。必先大开圆解。了知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自他本自不二。先须识得有两重能所。一者。以妙观察智相应品为能观。以六根性为所观。二者。以六根为能念。以诸佛果德为所念。从此下手念佛。先须缘想。诸佛圣境。然后都摄六根。一心蓦直念去。名为依他境立。唯心观成。俾眼所见者。无非佛相。耳所闻者。无非佛音。鼻所嗅者。无非佛香。舌所宣者。无非佛像。意所缘者。无非佛法。六根所对。无非佛境。此种法门。唯永明等诸大祖师。可以承当。
  所以永明祖师。昼夜十二时。弥陀十万。更须诵华严经一部。行百八事。此等行径。非泛泛人可以做得也。故莲池大师闻之。尚有疑虑。一日亲自勘验一番。从半夜起来。遂持珠计数。直至晚间。念满十万。中间一息不能昏散。若少有昏沉。即便间断。不能满十万数。可见此种法门。非吾辈所能企及。吾等自知钝根。只好学势至念佛法门。单念他佛最极稳当所谓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不假方便。自得心开。故永明祖师。尝以四料简开示学者。一云。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现世为人师。将来作佛祖。此种禅净双修法门。如能做得。固然是好。如其不能。当念他佛。二云。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故经云。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即此念佛。便是殊胜方便。何必再假余方便耶。三云。有禅无净土。十人九错路。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此在永明大师时候。尚云十人九错。直至于今。又过千余年矣。当云十人十错。吾辈宁不寒心乎。四云。无禅无净土。铁床并铜柱。万劫与千生。没个人依怙。此指大概普通人物。一天到晚。黑地昏天。祗管埋头吃饭。逐利求名。不知修善。不肯念佛。以贪嗔痴。发身口意。造十恶业。三途苦报。只身应受。谁能相代。故曰铁床并铜柱也。今日现前大众。幸有此间诸大居士。建造居士林。提倡念佛法门。每逢初一十五宏开大会。云集大众。同声念佛。此即上体佛心。普渡慈航也。汝等现前大众。应当认真念佛。万勿当面错过。一寸时光。即一寸命光。失人身易。得人身难。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此中念他佛一种法门。虽然是好。必须信愿持名。方为稳当。若无信愿。单念佛名。纵使每日弥陀十万。念到一心不乱。亦不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何以故。以无信愿故也。譬如有船。设在门前河中。你无心上船。故不得去。弥陀之大愿慈航。亦复如是。阿弥陀佛以四十八愿普度众生。若众生无愿往生。亦不得度。念佛众生。其必信真愿切。方能受度。无愿者。不能往生。若信真愿切。虽散心念佛。亦得往生。因往生愿切故。弥陀要解云。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此千古不易之谈也。汝等不可不知。普贤行愿品云。人到临命终时。一切业障。悉皆现前。一切眷属。悉皆远离。一切诸根。悉皆败坏。唯有愿王。一切时中。引导其前。一刹那中。即得往生极乐世界。故知愿。不可不发也。且道愿如何发。我有念佛仪规。其中有十六句发愿回向之文。当依此文做去。保管一生取办。汝等念佛。不可太快。快则佛号不清。心不至诚。亦不可太缓。缓则容易昏沉。心亦不诚敬。故须念佛要不缓不急。每日定数。至多三万。至少一万。一年三百六十日。日日做到。不可一日间断。正当念佛。要句句分明。字字清彻。从口中念出。耳里收来。名为口耳相传。圣凡不隔。依此念去。最极稳当。到得临命终时。自然感应道交。阿弥陀佛。与诸圣众。不来而来。亲垂接引。念佛行人。不往而往。往生西方。既得往生。便登不退。华开见佛。即闻佛乘。顿开佛慧。然后乘大愿船。回入娑婆苦海。广度有缘。宁不快哉。现前大众各各勉旃。

谛闲法师于大势至菩萨圣诞开示念佛法门:
  今日是大势至菩萨圣诞良辰。示大势至菩萨所修之念佛三昧法门。是谓应时应机之谈也。楞严第二十四圆通章云。尔时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如来。相继一劫。其最后佛。名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佛三昧。譬如有人。一专为忆。一人专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见非见。此以普通人喻佛念众生。众生不念佛也。一人专忆者。喻佛常念众生。一人专忘者。喻人常不念佛。故佛虽常在世间度生。故云若逢或见。众生虽生佛世。与佛同时。不肯念佛。故曰不逢非见。二人相忆。二忆念深。如是乃至从生至生。同于形影。不相乖异。此喻众生念佛也。佛念众生。众生念佛。故云二人相忆。如是佛度生。生念佛。乃至从生至生。喻如形影相随。无时或异也。次以母子喻。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此以喻合喻。合上佛念众生也。如儿子之往他乡也。其为母者。或倚门而长望。或兀坐而恒思。或废寝而忘餐。或停梭而罢织。其念子之情。可谓深且切矣。佛念众生之心。亦复如是。此喻众生不肯念佛。佛亦无可如何耳。若子逃逝。虽忆何为者。喻不孝之子一出其门。或为货殖之所绊。或为美妇之所系。无时念及母在家中。此喻众生不肯念佛。故云虽忆何为。言子若忆母。如母忆时者。此喻孝顺之子。身虽在外。无时不念母在家中。营事既毕。即便回家。承事老母。故云母子历生。不相违远。此喻众生念佛。要如母忆子一般。故云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言现前见佛者。或于念佛定中见。或于夜间梦中见。俱名现前见也。言当来见者。或是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亲垂接引。或是往生七宝池中。华开见佛。皆名当来见也。言必定者。众生果能忆佛念佛。功不虚弃。必定能见佛也。即此念佛法门。便是胜妙方便。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故云不假方便。自得心开。言如染香人。身有香气者。此喻众生念佛。即心即佛。譬如染香之人。其身自然而有香气故此念佛三昧。亦得名曰香光庄严也。势至菩萨自云。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此明以因趣果。果后度生。故我等现前大众。若肯忆佛念佛。必蒙势至菩萨摄受往生也。其最后结句云。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不比彼等诸圣。皆有选择也。
  且念佛三昧。有三种不同。各有下手工夫。现前大众。不可不知。
  一者念自佛法门。其下手工夫。祗有一重能所。皆以第六识相应之五别境中慧心所。为能观智。名为妙观察智相应品。以六根性为所观境。
  如阿那律单选眼根。名反见法门。初于见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明暗二相。了然不生。此得益之相也。
  观音选耳根。名反闻法门。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
  周利槃特迦选鼻根。名反嗅法门。初于嗅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通塞二相。了然不生。
憍梵钵提选舌根。名反尝法门。初于尝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甜淡二相。了然不生。
  毕陵伽婆蹉。选身根。名反触法门。初于触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离合二相。了然不生。
  须菩提选意根。名反知法门。初于知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生灭二相。了然不生。此一种法门。境智俱属于自。故云念自佛也。
  二者念他佛。亦是一重能所。以六根为能念。诸佛果德为所念。能念属自。所念属他故云。念他佛也。念自佛。全仗自力以了生死。以生死之因。无量无边。若烦恼一丝不断。则生死便不能出。故古德云。少留一爱未全捐。便恐临终被此牵。先须持戒清净。由戒生定。由定发慧。定能伏烦恼。直至三界见思破尽。方能超出分段生死。此念自佛之了生死不易也。念他佛全仗佛力。烦恼不必断。业障不必除。只要愿力恳切。便能横超三界。带业往生。故念他佛。了生死之易也。
  第三自他俱念佛者。此一种法门。是上根利智所修。必先大开圆解。了知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自他本自不二。先须识得有两重能所。一者。以妙观察智相应品为能观。以六根性为所观。二者。以六根为能念。以诸佛果德为所念。从此下手念佛。先须缘想。诸佛圣境。然后都摄六根。一心蓦直念去。名为依他境立。唯心观成。俾眼所见者。无非佛相。耳所闻者。无非佛音。鼻所嗅者。无非佛香。舌所宣者。无非佛像。意所缘者。无非佛法。六根所对。无非佛境。此种法门。唯永明等诸大祖师。可以承当。
  所以永明祖师。昼夜十二时。弥陀十万。更须诵华严经一部。行百八事。此等行径。非泛泛人可以做得也。故莲池大师闻之。尚有疑虑。一日亲自勘验一番。从半夜起来。遂持珠计数。直至晚间。念满十万。中间一息不能昏散。若少有昏沉。即便间断。不能满十万数。可见此种法门。非吾辈所能企及。吾等自知钝根。只好学势至念佛法门。单念他佛最极稳当所谓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不假方便。自得心开。故永明祖师。尝以四料简开示学者。一云。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现世为人师。将来作佛祖。此种禅净双修法门。如能做得。固然是好。如其不能。当念他佛。二云。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故经云。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即此念佛。便是殊胜方便。何必再假余方便耶。三云。有禅无净土。十人九错路。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此在永明大师时候。尚云十人九错。直至于今。又过千余年矣。当云十人十错。吾辈宁不寒心乎。四云。无禅无净土。铁床并铜柱。万劫与千生。没个人依怙。此指大概普通人物。一天到晚。黑地昏天。祗管埋头吃饭。逐利求名。不知修善。不肯念佛。以贪嗔痴。发身口意。造十恶业。三途苦报。只身应受。谁能相代。故曰铁床并铜柱也。今日现前大众。幸有此间诸大居士。建造居士林。提倡念佛法门。每逢初一十五宏开大会。云集大众。同声念佛。此即上体佛心。普渡慈航也。汝等现前大众。应当认真念佛。万勿当面错过。一寸时光。即一寸命光。失人身易。得人身难。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此中念他佛一种法门。虽然是好。必须信愿持名。方为稳当。若无信愿。单念佛名。纵使每日弥陀十万。念到一心不乱。亦不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何以故。以无信愿故也。譬如有船。设在门前河中。你无心上船。故不得去。弥陀之大愿慈航。亦复如是。阿弥陀佛以四十八愿普度众生。若众生无愿往生。亦不得度。念佛众生。其必信真愿切。方能受度。无愿者。不能往生。若信真愿切。虽散心念佛。亦得往生。因往生愿切故。弥陀要解云。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此千古不易之谈也。汝等不可不知。普贤行愿品云。人到临命终时。一切业障。悉皆现前。一切眷属。悉皆远离。一切诸根。悉皆败坏。唯有愿王。一切时中。引导其前。一刹那中。即得往生极乐世界。故知愿。不可不发也。且道愿如何发。我有念佛仪规。其中有十六句发愿回向之文。当依此文做去。保管一生取办。汝等念佛。不可太快。快则佛号不清。心不至诚。亦不可太缓。缓则容易昏沉。心亦不诚敬。故须念佛要不缓不急。每日定数。至多三万。至少一万。一年三百六十日。日日做到。不可一日间断。正当念佛。要句句分明。字字清彻。从口中念出。耳里收来。名为口耳相传。圣凡不隔。依此念去。最极稳当。到得临命终时。自然感应道交。阿弥陀佛。与诸圣众。不来而来。亲垂接引。念佛行人。不往而往。往生西方。既得往生。便登不退。华开见佛。即闻佛乘。顿开佛慧。然后乘大愿船。回入娑婆苦海。广度有缘。宁不快哉。现前大众各各勉旃。

又有“砖家”出来丢人现眼了

昨天,某专家在直播间访谈时的言论,登上了热搜榜。

什么言论呢?

就是在某个访谈中,有专家表示,年轻人买房比租房划算,租房与买房看似是两种选择,实际上是一种接力,年轻人并没有太多选择。从长远来看买房是强制储蓄的手段,房价上涨也会提升投资回报率:

在我看来,这种言论本来就是一些奇葩专家发出来的一些奇葩言论而已,没必要太上心。但是这个言论出来后,瞬间就把年轻人点炸了,而且这个言论还冲上了热搜——目前这条热搜,阅读已经破了1.5亿:

而且在这个热搜下面,年轻人都是这样评论这些砖家的:

一些年轻人连给砖家“寄刀片”这种骚话都发出来了,所以看得出砖家的这种言论,真的是刺激到一些年轻人了。

谁都知道买房比租房划算,但是没有钱,你让年轻人怎么买房呢?

也许是砖家的这个言论太过于拉仇恨,所以当砖家的这个“买房比租房划算”的言论出来后,这几个热搜,也跟着出现了:

Image

而且这些热搜出现后,曹德旺的一段视频,也开始被众多网友传播:

在这段视频中,曹德旺表示:(通过租房)尝遍天下的房产有什么不好?主要还是看你想得开还是想不开,想得开就去租房,(租房)没有什么不好,不要买房,这种东西就是身外之物,好不容易赚到钱,干嘛去当房奴?当房奴猴年马月才是岸?

同样是公众人物,某些专家建议人买房,而曹德旺却建议人租房。为什么砖家和曹德旺的言论会如此大相径庭?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源到底是什么?

关于这个问题,我认为归根结底还是饭碗的问题。

为什么说是饭碗的问题?

我说一个关于@刘耘博士 的故事,你就明白为什么是饭碗的问题了。

话说刘耘博士在退休前,曾是某地的一把手。

退休后的一天,当他在散步时,他遇上了一个老下属,老下属跟他打招呼,并跟他一边散步一边闲聊。

而聊着聊着,这位老下属突然说:“书记,你知道你当时在单位时,犯的最大错误是什么吗?”

刘耘博士表示:“愿意洗耳恭听。”

然后这位老下属对他说:“你最大的错误就是用人。你提拔的人,都不是你的亲信,这才导致最后这些亲信都对你反水。”

刘耘博士很诧异:“单位的提拔都是符合条件的人公开竞聘且公开任命的,我也没办法定夺,所以并不存在我根据个人好恶决定用人的问题啊。”

而后这位老下属表示:“干部竞聘没错,但是制定条件有没有倾向性?还有,那几个对你反水的是不是你经常带着外出考察的?正因为你把他们当做自己人,他们也不见外,期望值爆棚,后面你又不提拔他们,他们心理落差太大才反水的。所以,你还是有用人不当的责任。”

刘耘博士不悦并反问:“既然你看到了这个问题,当初为什么不提醒我?”

这时候,这位老下属说了一句让刘耘博士印象很深刻的话,他说:“你在台上的时候,谁会给自己找麻烦跟你提这些不中听的话?就算提了,谁能保证你能听得进去?而且就算你听进去了,谁能确定你今后不会给对你说这些不中听的话的人穿小鞋?”

这次对话后的几天,刘耘博士一直在咀嚼这位老下属的话。

咀嚼后他认为,这位老下属说的,句句都是大实话。

所以最终刘耘博士给这次对话做了个总结——自己手上有权力时,能决定别人的命运,因此别人自然会根据你的好恶投送提供信息,而这种信息偏差就会影响自己对已对人对事的判断力,导致失真和错判。所以手上有权力时,一定要警惕出现信息偏差,同时警惕认知水平方面的下降。

这就是刘耘博士在这次谈话后的总结与反思。

那么刘耘博士的这个反思,跟上面的砖家胡说八道的案例,有什么关系吗?

当然有关系。

因为细想一下你会发现,其实很多砖家,他们的工作单位或者兼职单位,都是有他们的上级领导的。

而这些砖家的上级领导,他们手上的权力,是能决定这些砖家的饭碗问题的。所以这些砖家为了吃饭,他们会怎么办?

他们肯定会像刘耘博士的老下属说的那样,在公共场合就只挑自己上级领导喜欢听的话说,这样他们才能不给领导惹麻烦,才能防止自己被领导穿小鞋,才能得到上级喜欢。

这就是为什么一些砖家总在公共场合说出一些奇葩的言论的原因。

而为什么刘耘博士的下属敢说实话?

主要还是因为刘耘博士退休了,不能再决定下属的命运和利益了,所以他才敢说实话。

这其实也是曹德旺为什么敢说出“建议年轻人租房”这个大实话的根本原因。

因为曹德旺是个企业家,他的生意遍布世界,他在世界多个国家开厂,因此他不靠上级吃饭也能自己养活自己,所以他敢说大实话。

一些专家,他们则必须要讨好一些人,他们才有饭吃。而曹德旺自己就能创造饭碗,这就是曹德旺与一些专家本质的不同。

所以一些砖家总是出来丢人现眼,总是出来扔出一些奇葩言论,归根结底,还是因为饭碗(利益)的原因导致。

而饭碗的原因,归根结底,其实还是因为一些人有决定他们命运的权力导致。

很多时候,我们很多地方的权力,就是上级有对下级的资源与利益进行分配的权力。

而这种权力机制,是很容易让下属表现失真,进而做出一些奇葩的事情来的。

所以,想要杜绝一些胡说八道的砖家的出现,我们就必须对这种“上级能对下级的资源进行决定性分配”的权力机制进行优化。

因为如果我们不对这个问题进行一个更加科学细致的优化的话,那今后一些胡说八道、误国误民的专家,恐怕还会继续出现。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站在斑马线外侧等红灯 警察叔叔:小朋友,你们往哪走?我们:往北(暗笑)警察叔叔:到这边来。我们:谢谢警察叔叔 出门还能被当作小朋友的感觉太棒了!我还可以大言不惭
  • 【2021年四季度已取得发行许可证但暂未播出的全部剧集】 南风知我意、纵有疾风起、爱的二八定律、无间、特战荣耀、误入浮华、尚食、我们的婚姻、追光者、信仰、追爱家
  • 血熊我也没怎么玩明白 只能大致讲下我的理解 如有错误请告诉我[二哈] 首先 熊分6个类型 Normal,Colourful,Rare,Rarer Very Ra
  • #启新日本留学就职[超话]# 同学注意⚠️ 收到受付济证和申立书后一定第一时间先确认个人信息有没有错误,有错误一定第一时间联系各自的材料老师上报学校进行修改。
  • 《五十公里桃花坞》郭麒麟给张翰打视频问:“你们吃了吗?”,张翰笑着回答:“正吃呢”,郭麒麟问:“吃什么?”,张翰把手里的面包拿给他看。 650的伙食费标准,各
  • 今天有个脚扭伤了一周的麻麻带着小朋友来看病,在等CT报告,小朋友每隔5分钟来流水帮麻麻问一次报告出了没… 第一次:等会儿吧 第二次:最迟4个小时,咱只能等会儿
  • #万龙集团#【荣誉|万龙集团子公司荣获“经济发展突出贡献”奖】 2月25日,绿园区委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万龙集团长春市万盈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被中共长春市绿园区
  • 一篇迟到的上海年度餐厅总结,想到什么写什么,排名不太分先后,都是个人口味,谨慎种草[并不简单] * 中餐类 1. 新荣记/荣叔黄鱼面:本台州人永远的快乐老家a
  • ️饿了吧,煮点小馄饨778[awsl] 顾大嫂 小馄饨6桶➕送6根火腿肠【28.9】 泡5分钟就能开吃的!汤头鲜美馄饨皮也是软趴趴,一口下去真的太满足了,全
  • #西铁出行早知道# 心连心、点对点,定制“学生专列”温暖学子回家路。 ,一起感受高铁学生专列“回家之旅”吧!#陕西这些高校点对点送学生回家# #回家# @西
  • #碳中和##双碳目标##低碳##碳达峰# 【碳中和:凭“空”制出液态燃料】 “云里铜乌风作籁,天边金掌露成霜。”这句宋诗是对金铜仙人承露盘的生动描述,表明在
  • 大家好,经常找我买海参的人,都叫我老吕,一个地道的海家人,接手父亲的海参事业已经有二十多个年头了。因为销路窄,每年进补的大连野生海参积货过多只能流入市场,但是进
  • #阳光信用[超话]# [喜羊羊大电影]#每日一善# [喜羊羊大电影]#阳光信用# 懂得感恩,是收获幸福的源泉。懂得感恩,你会发现原来自己周围的一切都是那样的美
  • 八字中具有下列特征的人,皆具有良好的偏财运: 1、日主身强,八字中有官星护财,或者食伤生财的人 我身强旺,代表自己的能力很强,身体很好,精力旺盛;但是,也有容易
  • 身处这个城市真的不可能没有不安 看着窗外的重重夜幕 隔着水雾看着模糊的对楼灯火 每日看似按部就班地做自己的事情 照样偶尔焦头烂额 偶尔颓然摸鱼 但说实话 只要
  • 我的新年愿望是:花最少的钱的到cf一个4防的和3防的角色和一张3防属性通用拓展栏位卷,“花最少的钱”,也许是中怪咖直播间上电视或者梧桐直播间。更或者,我知道有4
  • #图书早安# 读者一定要拥有一些属于自己的事物;至少必须拥有对人类事务发生兴趣的能力,而且不能没有想象力。我知道有很多人说他们没法读小说,我发现那是因为下列的几
  • 【#日本北海道降创纪录大雪#:80余辆车相撞 "雪山"堵车道】受强力寒流影响,日本北海道与北陆部分地区持续下大雪,北海道多地积雪量创新高纪录。强降雪导致当地交通
  • #国美电器八点半# 1.3899 元起,红魔游戏手机 7 / Pro2月21日首销 2.vivo V23e 曝光:天玑 810 SoC、4050mAh 电池 3
  • 闲着无聊乱煮庄子 《至乐》乱弹 至乐——人生终极的大快乐,谁不想长久拥有呢?庄子也一样,但他认为,要想得到大快乐,首先要明白应该以何为乐。在他看来,“以何为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