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诚罗珠堪布: 《佛说阿弥陀经》是往生净土最重要的一部经典,其中讲了往生极乐世界需要远离两个违缘,具足四个因素。

需要远离的两个违缘是什么呢?《佛说阿弥陀经》中讲到:第一是五无间罪;第二是谤法、舍法罪。除了这两种罪业以外,其他如杀、盗、淫、妄等等所有罪业,都不会障碍往生极乐世界。

为什么呢?因为,这些罪业虽然也很严重,但我们对阿弥陀佛的信心和对极乐世界的向往之心,本身就具有很大的功德,以此功德就能消除这些罪障;而上面所说的两个违缘却是极其严重的罪业,必须通过其他方法才能忏悔清净。

一个违缘是谤法或舍法罪。它有很多种,其中最严重的,是指妄说不存在因果、轮回,无所谓善恶报应,也没有西方极乐世界等等。

简单地说,就是认为佛教所讲的都是虚假的、欺骗人的。若这样想就是舍法,这样说就是谤法,这是最严重的。假如我们曾经有过这种想法或说法,就一定要励力忏悔,使其清净。

另外一个违缘是五无间罪。五无间罪虽然有五种,但其中恶意出佛身血与破僧和合这两种,现在不会发生了。当前有可能违犯的,是弑父、弑母与杀死阿罗汉这三种罪业。

一般的人都很清楚,自己有没有故意杀死亲生父母。至于杀死阿罗汉的罪业,我们也可以通过推理得知:因为阿罗汉是人或天人的身份,如果没有杀死过人,就不可能杀死阿罗汉。

以前法王如意宝广弘净土修法的时候,首先就要求我们通过简单的金刚萨埵修法——念诵十万遍的百字明,或念诵四十万遍的金刚萨埵心咒来断除这些违缘。

断除这两个违缘是第一步,然后在违缘消失的前提下,再创造四个因素,即四个顺缘。

"不染六尘即护法”。尘是什么呢?尘就是外境——我们所看到的、所听到的、所接触到的。六根和六尘是相对应的,我们的眼耳鼻舌身等就是六根,然后眼耳鼻舌身所接收到的外面的这些信息,眼睛可以看到的光,耳朵能够听到的声波,这一类的东西叫作尘。

不染六尘是什么意思呢?怎么不染呢?比如说,当看到某一个东西的时候,如果他是一个证悟的人,那么他看到了、听到了,这个外面的东西不会给他留下任何的痕迹。

普通的人、还没有证悟的人,看到任何一个东西的时候,这个东西会给我们留下一些痕迹。在我们的阿赖耶识当中,对有些东西,我们就不喜欢、恨、生气;对有些东西,我们有执著、有喜欢;有些东西,我们既不恨也不喜欢,但是认为这是真实的,虽然没有嗔和贪,但是有了无明,它也会留下痕迹。这些痕迹都叫作染。

证悟的人,他可以看得到,他可以听得到,一切都跟正常人是一样的。但是因为他没有执著,所以六根和六尘中间,他已经做了一个切割,这样以后六尘就不会对他的心产生什么影响,所以这就叫作不染。

大家要知道,实际上并不是六尘染我们心,而是我们心染六尘。意思就是说,我们看到了某个东西的时候,我们是去执著。如果我们不执著的话,这个我们看到的东西跟我们有什么关系呢?一点都不会有关系。

但是我们看到东西的时候,要不就是执著,要不就是恨,要不就是喜欢,认为这是真实的。这样子以后,我们心就去污染尘,污染了以后,回过头来,尘又会影响我们自己的心,所以就叫作染。

不染六尘名护法。“护法”,保护佛法。什么是佛法呢?佛法就是我们心的本性。我们不是保护了外在的佛法,是保护了我们自己心的本性,这个就是法。

“出离生死名出家”。什么叫出家呢?剃个光头,穿一身的袈裟,是不是叫作出家?待在寺庙里面是不是出家呢?不是。真正的出家是什么呢?就是出离生死。这个就是大乘佛教的观点。

大乘佛教的观点就是:你没有自私,离开了自私,然后离开了生死,那这样子才叫作出家。那么这种出家,它有可能形象上是一个有家庭的,是一个在家人。这种在家人,怎么可能是出家人呢?因为这个标准是不一样的。

所以,虽然他的身份看起来是一个有家庭的在家人,但是因为他超越了生死,所以就是出家。就像文殊菩萨、观世音菩萨,他们都不是小乘佛教的这种出家人的形象,他们都是在家人的形象,但是他们都已经超越了生死,所以他们就是出家。

“不受后有名得道”,“有”是什么呢?就是轮回。“后有”就是我们的下一世。如果你这一生当中修行,证悟了空性,断除了下一世,不需要再以烦恼轮回,这个就叫作得道。如果下一世还需要用业力和烦恼来轮回,那就是还没有得什么道。

“不生妄想名涅槃”,“妄想”是什么呢?妄想就是执著。所有的执著,善的执著,恶的执著,无记——不善不恶的这些执著,在这个地方都叫作妄想。那么不生妄想的话,那就是涅槃。涅槃这两个字,是印度梵文的音,意思就是断除了所有的痛苦。

如果我们心里把所有的这些执著、妄想全部断掉了,那怎么可能有痛苦呢?痛苦是不会有的。因为我们各种各样的痛苦,都是来自于我们的执著,来自于各种各样的这些观念。所以,现在不生执著,不生这些妄想,自然这些痛苦都会停止,不会存在的。

慈诚罗珠堪布: 《佛说阿弥陀经》是往生净土最重要的一部经典,其中讲了往生极乐世界需要远离两个违缘,具足四个因素。

需要远离的两个违缘是什么呢?《佛说阿弥陀经》中讲到:第一是五无间罪;第二是谤法、舍法罪。除了这两种罪业以外,其他如杀、盗、淫、妄等等所有罪业,都不会障碍往生极乐世界。

为什么呢?因为,这些罪业虽然也很严重,但我们对阿弥陀佛的信心和对极乐世界的向往之心,本身就具有很大的功德,以此功德就能消除这些罪障;而上面所说的两个违缘却是极其严重的罪业,必须通过其他方法才能忏悔清净。

一个违缘是谤法或舍法罪。它有很多种,其中最严重的,是指妄说不存在因果、轮回,无所谓善恶报应,也没有西方极乐世界等等。

简单地说,就是认为佛教所讲的都是虚假的、欺骗人的。若这样想就是舍法,这样说就是谤法,这是最严重的。假如我们曾经有过这种想法或说法,就一定要励力忏悔,使其清净。

另外一个违缘是五无间罪。五无间罪虽然有五种,但其中恶意出佛身血与破僧和合这两种,现在不会发生了。当前有可能违犯的,是弑父、弑母与杀死阿罗汉这三种罪业。

一般的人都很清楚,自己有没有故意杀死亲生父母。至于杀死阿罗汉的罪业,我们也可以通过推理得知:因为阿罗汉是人或天人的身份,如果没有杀死过人,就不可能杀死阿罗汉。

以前法王如意宝广弘净土修法的时候,首先就要求我们通过简单的金刚萨埵修法——念诵十万遍的百字明,或念诵四十万遍的金刚萨埵心咒来断除这些违缘。

断除这两个违缘是第一步,然后在违缘消失的前提下,再创造四个因素,即四个顺缘。

"不染六尘即护法”。尘是什么呢?尘就是外境——我们所看到的、所听到的、所接触到的。六根和六尘是相对应的,我们的眼耳鼻舌身等就是六根,然后眼耳鼻舌身所接收到的外面的这些信息,眼睛可以看到的光,耳朵能够听到的声波,这一类的东西叫作尘。

不染六尘是什么意思呢?怎么不染呢?比如说,当看到某一个东西的时候,如果他是一个证悟的人,那么他看到了、听到了,这个外面的东西不会给他留下任何的痕迹。

普通的人、还没有证悟的人,看到任何一个东西的时候,这个东西会给我们留下一些痕迹。在我们的阿赖耶识当中,对有些东西,我们就不喜欢、恨、生气;对有些东西,我们有执著、有喜欢;有些东西,我们既不恨也不喜欢,但是认为这是真实的,虽然没有嗔和贪,但是有了无明,它也会留下痕迹。这些痕迹都叫作染。

证悟的人,他可以看得到,他可以听得到,一切都跟正常人是一样的。但是因为他没有执著,所以六根和六尘中间,他已经做了一个切割,这样以后六尘就不会对他的心产生什么影响,所以这就叫作不染。

大家要知道,实际上并不是六尘染我们心,而是我们心染六尘。意思就是说,我们看到了某个东西的时候,我们是去执著。如果我们不执著的话,这个我们看到的东西跟我们有什么关系呢?一点都不会有关系。

但是我们看到东西的时候,要不就是执著,要不就是恨,要不就是喜欢,认为这是真实的。这样子以后,我们心就去污染尘,污染了以后,回过头来,尘又会影响我们自己的心,所以就叫作染。

不染六尘名护法。“护法”,保护佛法。什么是佛法呢?佛法就是我们心的本性。我们不是保护了外在的佛法,是保护了我们自己心的本性,这个就是法。

“出离生死名出家”。什么叫出家呢?剃个光头,穿一身的袈裟,是不是叫作出家?待在寺庙里面是不是出家呢?不是。真正的出家是什么呢?就是出离生死。这个就是大乘佛教的观点。

大乘佛教的观点就是:你没有自私,离开了自私,然后离开了生死,那这样子才叫作出家。那么这种出家,它有可能形象上是一个有家庭的,是一个在家人。这种在家人,怎么可能是出家人呢?因为这个标准是不一样的。

所以,虽然他的身份看起来是一个有家庭的在家人,但是因为他超越了生死,所以就是出家。就像文殊菩萨、观世音菩萨,他们都不是小乘佛教的这种出家人的形象,他们都是在家人的形象,但是他们都已经超越了生死,所以他们就是出家。

“不受后有名得道”,“有”是什么呢?就是轮回。“后有”就是我们的下一世。如果你这一生当中修行,证悟了空性,断除了下一世,不需要再以烦恼轮回,这个就叫作得道。如果下一世还需要用业力和烦恼来轮回,那就是还没有得什么道。

“不生妄想名涅槃”,“妄想”是什么呢?妄想就是执著。所有的执著,善的执著,恶的执著,无记——不善不恶的这些执著,在这个地方都叫作妄想。那么不生妄想的话,那就是涅槃。涅槃这两个字,是印度梵文的音,意思就是断除了所有的痛苦。

如果我们心里把所有的这些执著、妄想全部断掉了,那怎么可能有痛苦呢?痛苦是不会有的。因为我们各种各样的痛苦,都是来自于我们的执著,来自于各种各样的这些观念。所以,现在不生执著,不生这些妄想,自然这些痛苦都会停止,不会存在的。

所未闻经闻之不疑,不与声闻而相违背;

不嫉彼供、不高己利,而于其中调伏其心;

常省己过,不讼彼短,恒以一心求诸功德,是为八法。  

所谓「 不与声闻而相违背 」,的确是一个重要的原则。

一般人都知道文殊法门「 弹偏斥小 」,

却忽略了文殊法门所弹斥的,乃是小乘的不发心,不是弹斥小乘的修行。

在修行上,三乘同观性空,岂可轻率否定。
  
通达法性者,自然就明白「 法无定法 」的妙用。

「 法无定法 」是般若智慧的精义之所在。

此一精义,在文殊法门中更是发挥无遗。

值得注意的是,「 法无定法 」如果被滥用,

那么,「 法无定法 」可能就变成无法无天了。

因此,所谓「 善用方便 」,

必须以「 深观法性 」的智慧为基础,

否则方便的结果反而是不方便了。

《维摩诘经》(文殊师利问疾品)

所谓
「 无方便慧缚,
有方便慧解,
无慧方便缚,
有慧方便解。」
  
文殊法门的方便善巧很多。

如实而论,在本文上下文中,很多法门都可以说是方便门。

限于篇幅,此处不再广引细谈。
  
9 . 入一切诸佛法门。
  
在《维摩诘经》(菩萨行品)中,

特别谈到了一个法门,
叫做「 入一切诸佛法门 」。

阿难尊者在维摩诘居士向香积佛请饭之后,不禁大为赞叹。

佛陀便为他说了一番开示。
  
阿难白佛言:
未曾有也,世尊!如此香饭能作佛事。
  
佛言:
如是如是,阿难!

或有佛土以佛光明而作佛事,

有以诸菩萨而作佛事,

有以佛所化人而作佛事,

有以菩提树而作佛事,

有以佛衣服卧具而作佛事,

有以饭食而作佛事,

有以园林台观而作佛事,

有以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而作佛事,

有以佛身而作佛事,

有以虚空而作佛事,众生应以此缘得入律行,

有以梦幻影响镜中像水中月热时炎如是等喻而作佛事,

有以音声语言文字而作佛事,

或有清净佛土寂寞无言无说无示无识无作无为而作佛事。

如是阿难,诸佛威仪进止,诸所施为无非佛事。
  
阿难!有此四魔,八万四千诸烦恼门,而诸众生为之疲劳,

诸佛即以此法而作佛事,是名入一切诸佛法门。

菩萨入此门者,若见一切净好佛土,不以为喜,不贪不高;

若见一切不净佛土,不以为忧,不碍不没,

但于诸佛生清净心,欢喜恭敬,未曾有也。
  
这一段话有两个重点。

第一层,施作佛事,方便多多。

香积佛可以用香饭来转化人心,

阿弥陀佛可以用五尘说法来接引众生,

这是何等丰富的启示!

因为施作佛事的方便不同,

因此菩萨对于十方佛土的净与不净,应当一视同仁。
  
第二层,八万四千烦恼,表面上看来,是八万四千魔,芸芸众生为之疲劳不已,

但从文殊法门看来,这却实是诸佛施作佛事的另一种方便。

为什么?

因为众生有所贪,你贪福报,你贪功德,

很好很好,我来教你布施法门吧,布施可以修福呀!

佛不我欺,布施修久了,贪心慢慢也就化掉了。

《大般若经》所谓
「 如是烦恼于大菩提虽为障碍,

而于能引菩提资粮有能助力。

是故菩萨乃至未坐妙菩提座,不永灭除。

若得菩提,一切顿断。」

贪瞋痴等烦恼,对凡夫而言,

虽然是苦恼的根源,却未尝不可因势利导,

把它转化为引生菩提的资粮。

你不用担心,贪福报、贪功德不也是「 贪 」吗?

没关系,「 若得菩提,一切顿断!」

这一层奥妙,值得善加体会。
  
《维摩诘经》〈佛道品〉也有一段经文,

与上文善用烦恼而施作佛事的理念可以相互辉映。
  
若菩萨行五无间而无恼恚,

至于地狱无诸罪垢,

至于畜生无有无明憍慢等过,

至于饿鬼而具足功德,行色无色界道不以为胜,

示行贪欲离诸染着,

示行瞋恚于诸众生无有恚阂,

示行愚痴而以智慧调伏其心,

示行悭贪而舍内外所有不惜身命,

示行毁禁而安住净戒,

乃至小罪犹怀大惧;

示行瞋恚而常慈忍,

示行懈怠而勤修功德,

示行乱意而常念定,

示行愚痴而通达世间出世间慧,

示行谄伪而善方便随诸经义,

示行憍慢而于众生犹如桥梁,

示行诸烦恼而心常清净,

示入于魔而顺佛智慧不随他教,

示入声闻而为众生说未闻法,

示入辟支佛而成就大悲教化众生,

示入贫穷而有宝手功德无尽,

示入刑残而具诸相好以自庄严,

示入下贱而生佛种姓中,具诸功德,

示入羸劣丑陋而得那罗延身,一切众生之所乐见,

示入老病而永断病根超越死畏,

示有资生而恒观无常实无所贪,

示有妻妾采女而常远离五欲淤泥,现于讷钝而成就辩才总持无失,

示入邪济而以正济度诸众生,现遍入诸道而断其因缘,现于涅槃而不断生死。

文殊师利!菩萨能如是行于非道,是为通达佛道。
  
这一段话说明了菩萨道的广大弹性。

但不管弹性有多大,一切作为的业报,都必须由你自己承担。

此所以经中说
「 示行毁禁而安住净戒,乃至小罪犹怀大惧」。

为什么?

戒律是死的,生命情境却是活的。

在常态下,当然要严守净戒,

但遇到非常状况,这个时候,开缘的判断,就非常重要。

因此,有些作为,看来好象是犯戒,其实不然。
  
不但如此,在佛教的修行上,

最大的障碍之一,就是「 罪恶感 」。

罪恶感会干扰禅定的生起,

罪恶感会摧毁善念的增长,

罪恶感会导致自暴自弃,最糟糕的是,

罪恶感会障碍智慧的开显。

从佛教的观点来看,罪恶感愈重,修行愈不容易得力。

此所以佛教只许「 忏悔 」,

不许「 后悔 」。

「 忏悔 」与
「 后悔 」不同。

「 忏悔 」是断悔,是利用改过迁善来断除心中的悔恨之根。

「 后悔 」则是让自己的心灵在悔恨中不断地「 重复 」而已。

《维摩诘经》〈弟子品〉也触及这个问题。
  
忆念昔者有二比丘,犯律行以为耻,不敢问佛,

来问我言:
唯优波离!我等犯律诚以为耻,不敢问佛,愿解疑悔,得免斯咎。

我即为其如法解说。
  
时维摩诘来谓我言:
唯优波离!无重增此二比丘罪,当直除灭,勿扰其心!

所以者何?

彼罪性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

如佛所说,心垢故众生垢,心净故众生净,心亦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

如其心然,
罪垢亦然,
诸法亦然,
不出于如。

如优波离,以心相得解脱时,宁有垢不?

我言:
不也。

维摩诘言:
一切众生心相无垢,亦复如是。

唯优波离!妄想是垢,无妄想是净;

颠倒是垢,无颠倒是净;

取我是垢,不取我是净。

优波离!一切法生灭不住,如幻如电,

诸法不相待,乃至一念不住,

诸法皆妄见,如梦如炎如水中月如镜中像,以妄想生,

其知此者是名奉律,
其知此者是名善解。
  
「 犯律行以为耻 」,这是罪恶感。

这个罪恶感的延续,只是增长这两个比丘对戒律与僧团的逃避倾向罢了。

经中所谓「 不敢问佛 」,正是一个讯号。

文殊法门的过失管理,是从「 深观法性 」上,深观罪性不可得,

否则「 戒垢 」就可能被内化为「 心垢 」,这根本不是佛法。

此所以维摩诘居士直接了当地告诉优波离尊者说:

「 无重增此二比丘罪,当直除灭,勿扰其心!」
  
10 . 不动相法门。
  
《诸法无行经》在佛陀与文殊师利菩萨的对话中,出现了一段有关「 不动相 」的说明。
  
世尊!一切诸佛皆成就贪欲,名不动相。
  
文殊师利!云何是事名不动相?
  
世尊!一切诸佛皆入贪欲平等法中故,远离诤讼通达贪欲性故,

世尊!贪欲即是菩提。

何以故?

知贪欲实性,说名菩提。

是故一切诸佛,皆成就贪欲,名不动相。  

拿贪欲做例子,很多人一听到贪欲,心理上就会起排斥。

但《诸法无行经》经中说,

一切诸佛因为已经深入了一切法的平等性,

在贪欲法上,已经通达了贪欲的法性,也就是空无自性,

所以一切诸佛对于贪欲法,

已经安住在「 不动相 」之中。

所谓「 贪欲即是菩提。

何以故?

知贪欲实性,说名菩提。」

这句话是总关键。

菩提菩提,不是别的,只不过是通达了贪欲的真实性。

明白处叫做菩提,不明白处叫做贪欲。

已明白者称之为佛,不明白者称之为凡夫。

就是这么简单。
  
文殊法门在整个佛教的传承上,

基本上是以「 阿閦佛 」为中心,

「 阿閦佛 」意为不动佛,

在五方佛的信仰体系中,属于东方之佛。

《维摩诘经》也特别提到,

维摩诘居士来自「 阿閦佛 」的佛土。

这个「不动相」法门,在文殊法门的修持上,显然是非常重要的。
  
结语
  
文殊法门极为深广奥妙,上文所述,

只不过是笔者个人把这几年来研读

《维摩诘经》与
《诸法无行经》的心得,
稍作整理而已。

限于时间与篇幅,有些细微的地方,不及详论。

再如《文殊.般若经》详述一行三昧的修持法要,

深入阐明「 即心即佛 」的念佛观,

都是非常值得研究的课题,容当另文述之。
  
整体而论,文殊法门处处不离圆顿要义。

但圆顿要义不是空谈高论,其切入处乃在当下这一念心。

圆顿要义的实现,也离不开日用寻常之间的渐进渐入。
  
本文写作之际,笔者心中忽现一偈,

爰题之为「 文殊法门摄颂 」,录之如下。
  
如实深观法界性,
当下烦恼即菩提;
  
触处皆是不二门,
圆成方便妙吉祥。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读书心语##传递正能量##安利美好生活##接触真诚 同享丰盛##传递直接的关怀为您生活添色彩# ​​​… ​​​#任嘉伦[超话]#如果星河有轨迹 ,指引
  • 观摩点2贵安新区弗迪年产10GWh动力电池生产线建设项目贵安新区弗迪电池有限公司是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在贵安新区注册的子公司,与贵阳弗迪电池有限公司一同作为比亚迪
  • 装完,太香啦[心][心][微风]“这就是当初没人要的地复式吗?现在很多景点都装了缆车、扶手电梯等,对老年人特别友好,路上看到的团队游基本都是夕阳红旅行团,这种有
  • (请问在哪里可以领到这么可爱的小僵尸[求关注]中西僵尸结合可能在那个年代确实是个创举,各种神神道道画符摆阵的架势也能看个热闹,但剧情线在我眼里看来仍然很弱(相较
  • #陪玩超话# ▪  ' ▸▸沈佾☌第-41-音符/// ▸‥ 日期 :5月25日 ▸‥ 内容 :日签卡 ▸‥ 美工 :‥沈佾‥ ‥‥‥‥‥‥‥‥‥‥‥-①-
  • 15小池春满,年又春分,春光至此浓,春色从此分,愿你我衣襟带花,自在随心,静做岁月的赏花人。12春分,春水初生,春和景明,春天的喜悦,与天地均分,期待前路好事发
  • 雨下得挺大,得有中雨的级别。我呆坐在书屋里,听着雨打门顶的声响,想着自己漫无边际的故事。 以前遇到这种天气,都是蠢蠢欲动的想找几个人喝酒,聊天,这样一天也就过去
  • 3、做无创胎儿DNA亲子鉴定需要 4500元-5000元左右的费用,5-7天出具报告,最快可加急6小时出报告(需支付相应加急费用)该参考类型就属于女方的亲子鉴定
  • 今年的巴塞尔表展上最吸引眼球的欧米茄新表要数就是超霸系列的“月之暗面”9300机芯计时表,为欧米茄首次采用高科技陶瓷材质,其产品序列号为311.92.44.51
  • #探乐派闺蜜机# #为你的快乐上大分# 小派OS:大家平时都喜欢做什么运动呢?炎热夏季不想出门,那就跟小派一起在家做运动吧!
  • 一起拭目以待吧~[打call]【第七届诸神之战】[给你小心心]限时特惠赛事期间,商城转职丹限时五折![给你小心心]赛程时间[微风]报名:5月20日至26日区服:
  • 可爱日常文案❶✨清醒知趣保持自信ɢᵒᵒᵈ ɴⁱᵍʰᵗ ✩⡱❷ ☺︎ ʜᴀ͟ᴘ͟ᴘ͟ʏ   ❸ ♥️¹⁰⁰无期限爱您❹ 周末赏味期...       & 
  • 为什么你的眼前的场景会扭曲变形,出现厉鬼,造成一切的原因是什么: 裴临之所为,目的是改变你们第一次见面的经历,让你忘记过去。不管前面的路有多么困难,一定要坚持
  • 欧盟~葡萄牙赶政策商业地产大集合:【€】埃武拉 唐费尔南多酒店【€】WHE&费托利亚酒店【€】辛特拉皇家公园酒店✅均有递交案例,赶不上旧政包全退#葡萄牙
  • 最后的好消息,我六级通过了,看到这个藏在小米10的备忘录的记录感觉恍如昨日[掌宝爱心]关于日落黄昏的温柔治愈文案1.天空喝了屋顶的酒,红了脸颊,成了晚霞,偷看着
  • (太抱歉了不知道怎么形容[跪了])七号居然没赶上开场,4.9早上我才知道4.7开场是齐天大圣不是我管你[微笑][微笑][微笑]我恨!晚上开场大祭司给我帅傻了,现
  • 期间亲亲抱抱还有摸摸[害羞][害羞],建议还没去的炭火们感受一下大胳膊,是有大肌肉的,隔着衣服摸都很清晰嘿嘿嘿(痴女笑),包括左手手背的痣也给做上了,完全一比一
  • 年龄(几几年):01 22身高(cm):165城市:常德武陵区体重:110学历:职高职业:国企自我介绍:165 微胖型御姐,喜欢上网打游戏,圈子干净 有点小内向
  • 外媒:曾就仁爱礁问题与中方达成“新模式”协议的菲军司令官突然被撤换】综合法新社、《菲律宾星报》当地时间18日报道,菲律宾军方已撤换菲武装部队西部军区司令部司令阿
  • 码数:S-2XL 平底单鞋《欢迎来到万事屋》复盘 人数:2女4男(不太建议反串,影响情感体验) 风格:日式、还原、情感 难度:适合新手和共情能力强的人 时间: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