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本胜博士做水实验,水有没有成佛?水真成佛了,江本胜博士没成佛。你看他做水实验,水懂得人的意思,人以恭敬、欢喜心对它,你看它那个图案,示现的图案多么美;人以瞋恨、厌恶的心对它,它这个图案就非常丑陋,你说它是不是佛?它知道!是我们人不知道,它知道。人的心好、善良,树木花草、山河大地欢喜,护持你,供养你;人心不善,造作重业,山河大地就许许多多灾难,替你消业障。你有罪业,你不应该享福;它不是报复,它是来替你消业障的。几个人知道?这些科学家、哲学家永远没有办法了解。圆圆果海,这句话还得了!一切皆成佛,前面我跟诸位说过,本来是佛,一切是讲一尘一毛的微点,它是精神现象的基础,它是物质现象的基础,它成佛了,那精神现象、物质现象它怎么不是佛?它当然是佛。只是你一念迷了,第二念也迷了,念念都迷,愈迷愈深,这个亏可吃大了。

佛到世间来没有别的事情,唤醒我们,让我们醒悟过来、觉悟过来。怎么觉?放下就觉了。你才晓得放下重要,不能不放下,不放下这轮回之苦还有得受。放下,其实一点都不假,真的。为什么?你想想看,你能够把执着放下,于世出世间一切法不再执着,你的清净心就现前,这一现前才知道,跟惠能大师所看的一样,「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你放下分别,于世出世间一切法不再分别,平等心现前,平等是菩萨,清净是阿罗汉、是辟支佛。最后这无始无明是什么?起心动念。六根在六尘境界上不起心、不动念,这一招厉害。这一招是什么?转八识成四智。怎么个转法的?就是这个转法的,不起心、不动念,它马上就转了。首先转第七识为平等性智,你看到整个宇宙是平等的,一切万法是平等的,众生跟佛平等,没有一样不平等。为什么?同一个自性清净圆明体,从一体起二用,依正庄严现出来了,这两种现象。依报,物质现象,宇宙出现了,正报就是自己。那其它的人?其它的人是属于我的依报,正报只说自己,不说别人。我从哪里来,找到了。接着跟我们讲,物质现象也好,精神现象也好,都有三种周遍,就是此地所讲的一尘一毛,一尘代表物质现象,一毛代表正报,代表自己,三种周遍。第一个,周遍法界,极其轻微、极其快速的这一个频率,它的速度是周遍法界,这个速度比光快、比电磁波快。太阳的光到地球,这距离并不远,还要八分多钟。你看物质现象的频率,精神现象的频率,物质是境界相的频率,精神现象是意识跟末那识的频率,立刻就周遍法界。同时出生无尽,这个出生无尽就是变化无穷。谁让它变的?妄想分别执着主导的,识。识能变,万物所变,能所是一不是二,所以心现识变。

这一变就是十法界,十法界依正庄严是识变的。一真法界,诸佛实报庄严土,只有心现没有识变,就是说住在实报土的众生个个都是转识成智,没有转识成智他不能住实报土,他在十法界。可是念佛往生的人不可思议,念佛往生的人没有转识成智,为什么到极乐世界去就作阿惟越致菩萨?你要真正了解这个事实真相,你能不感恩阿弥陀佛吗?阿弥陀佛因地里头发大愿,五劫修行,以这个修学功德来加持你,你才能往生,你才能得到弥陀四十八愿的加持。这不是一个容易事情,也不是一个平常事情,你这一生成佛的机会来了。但是你要是对他有怀疑,你不能相信,这一次的缘分你当面错过,下一次再遇到可不简单,那就要经过百千万劫。彭际清居士所说,这个缘分是无量劫来希有难逢的一天,你碰到了,这是多大的福报!碰到了,真能接受吗?不见得,有能接受的,也有还是迷惑颠倒的。但是迷惑颠倒也不错,你能够听到这堂课,阿赖耶里头这个善根种子种下去了,这是金刚种子,永远不坏,到来生后世如果有缘再碰到,这个种子会现前,会帮助你。也就是说,你在这一生不能成就,这一生还是随业流转。苦!太苦了。如果我们真的知道苦,不想再吃这个苦头,那就要抓紧时间真干。条件你看多简单,真心诚意想往生极乐世界,想亲近阿弥陀佛,这你第一个条件有了,愿有了,第二个条件,行,专念阿弥陀佛,你就圆满了。把这个世间拉拉杂杂的事情全抛下,不要再去想它,恭喜你,你的功德就圆满了。还要想其它拉杂事情,你就错了,你全错了。这是有情无情,同圆种智,悉皆成佛,这是一切皆成佛。

净空法师《净土大经解演义》

文殊师利所说般若波罗蜜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一万人俱,及诸菩萨摩诃萨十万人俱——皆悉住于不退转地,久已供养无量诸佛,于诸佛所深种善根,成就众生净佛国土,得陀罗尼,获乐说辩,成就智慧具足功德,以自在神通游诸佛世界,放无量光明,说无尽妙法,教诸菩萨入一相门,得无所畏善降众魔,教化度脱外道邪见,若有众生乐声闻者说声闻乘,乐缘觉者说缘觉乘,乐世间者说世间乘,以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摄诸众生,未度者度,未脱者脱,未安者安,未泥洹者令得泥洹,究竟菩萨所行,善入诸佛法藏,如是种种功德皆悉具足,其名曰:文殊师利法王子菩萨、弥勒菩萨、普光明菩萨、不舍勇猛精进菩萨、药王菩萨、宝掌菩萨、宝印菩萨、月光菩萨、日净菩萨、大力菩萨、无量力菩萨、得勤精进菩萨、力幢相菩萨、法相菩萨、自在王菩萨——如是等菩萨摩诃萨十万人俱,并余天龙鬼神等一切大众,皆悉来集。

尔时,世尊于中夜时放大光明,青黄赤白杂玻色,普照十方无量世界。一切众生触此光者,皆从卧起,见此光明,皆得法喜,咸生疑惑:“此光何来普遍世界,令诸众生得安隐乐?”作是念已,于一一光复出大光明,照耀殊特胜于前光,如是展转乃至十重。一切菩萨及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罗伽、人非人等,咸皆踊跃得未曾有,各各思念:“必是如来放此光明!我等应当疾至佛所,礼拜亲近恭敬如来。”

是时,文殊师利及诸菩萨摩诃萨众遇此光者,欢喜踊跃充遍身心,各从住处到洹门。尔时,舍利弗、大目连、富楼那弥多罗尼子、摩诃迦、摩诃迦旃延、摩诃俱罗,皆从住处到洹门。帝释、四天王上至阿迦尼吒天,亦睹光明叹未曾有,与其眷属赍妙天华、天香、天乐、天宝衣,一切皆悉到洹门。其余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天龙八部,遇光欢喜皆来到门。

尔时,世尊一切种智,知诸大众悉已在门,从住处起出至门外,自铺法座结跏趺坐,告舍利弗:“汝今晨朝来门外乎?”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文殊师利等菩萨摩诃萨皆悉先至。”

尔时,世尊告文殊师利:“汝于晨朝先至门乎?”

文殊师利白佛言:“如是,世尊。我于中夜见大光明十重照耀,得未曾有,心怀欢喜,踊跃无量,故来礼拜亲近如来,并欲愿闻甘露妙法。”

尔时,世尊告文殊师利:“汝今真实见如来乎?”

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如来法身本不可见,我为众生故来见佛。佛法身者不可思议,无相无形,不来不去,非有非无,非见非不见,如如实际不去不来,非无非有,非处非非处,非一非二,非净非垢,不生不灭。我见如来,亦复如是。”

佛告文殊师利:“汝今如是见如来乎?”

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我实无见,亦无见相。”

尔时,舍利弗白文殊师利:“我今不解汝之所说,云何如是见于如来?”

文殊师利答舍利弗:“大德舍利弗,我不如是见于如来。”

舍利弗白文殊师利:“如汝所说转不可解。”

文殊师利答舍利弗:“不可解者即般若波罗蜜,般若波罗蜜非是可解、非不可解。”

舍利弗白文殊师利:“汝于众生起慈悲心不?汝为众生行六波罗蜜,不复为众生入涅不?”

文殊师利答舍利弗:“如汝所说,我为众生起慈悲心,行六波罗蜜,入于涅,而众生实不可得,无相无形,不增不减。舍利弗,汝常作是念‘一一世界有恒河沙等诸佛,住世恒河沙劫,说一一法,教化度脱恒河沙众生,一一众生皆得灭度’,汝有如是念不?”

舍利弗言:“文殊师利,我常作是念。”

文殊师利答舍利弗:“如虚空无数,众生亦无数,虚空不可度,众生亦不可度。何以故?一切众生与虚空等故。”

舍利弗白文殊师利:“若一切众生与虚空等,汝何故为众生说法令得菩提?”

文殊师利答舍利弗:“菩提者实不可得,我当说何法使众生得乎?何以故?舍利弗,菩提与众生不一不二,无异无为,无名无相,实无所有。”

尔时,世尊出大人相肉髻光明,殊特希有不可称说,入文殊师利菩萨摩诃萨法王子顶,还从顶出普照大众,照大众已乃遍十方一切世界。

是时,大众触此光明,身心快乐得未曾有,皆从座起瞻仰世尊及文殊师利,咸作是念:“今日如来放此奇特微妙光明,入文殊师利法王子顶,还从顶出普照大众,照大众已乃遍十方,非无因缘必说妙法。我等但当勤修精进,乐如说行。”如是念已,各白佛言:“世尊,如来今日放此光明,非无因缘必说妙法。我等渴仰,乐如说行。”如是白已,默然而住。

尔时,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如来放光加我神力,此光希有,非色非相,不去不来,不动不静,非见非闻,非觉非知,一切众生无所观见,无喜无畏,无所分别。我当承佛圣旨说此光明,令诸众生入无想慧。”

尔时,佛告文殊师利:“善哉!善哉!汝善快说,吾助尔喜。”

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此光明者是般若波罗蜜,般若波罗蜜者是如来,如来者是一切众生。世尊,我如是修般若波罗蜜。”

尔时,佛告文殊师利言:“善男子,汝今如是说深般若波罗蜜。我今问汝,若有人问:‘汝有几众生界?’汝云何答?”

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若人作如是问,我当答言:‘众生界数,如如来界。’”

佛告文殊师利:“若人问:‘汝众生界广狭云何?’汝云何答?”

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若人作如是问,我当答言:‘如佛界广狭。’”

“文殊师利,若复问:‘汝众生界,系在何处?’当云何答?”

“世尊,我当答言:‘如如来系,众生亦尔。’”

“文殊师利,若复问:‘汝众生界,住在何处?’当云何答?”

“世尊,我当答言:‘住涅界。’”

佛告文殊师利:“汝如是修般若波罗蜜,般若波罗蜜有住处不?”

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般若波罗蜜无有住处。”

佛告文殊师利:“若般若波罗蜜无住处者,汝云何修?汝云何学?”

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若般若波罗蜜有住处者,我无所修,我无所学。”

佛告文殊师利:“汝修般若时,有善根增减不?”

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无有善根可增可减;若有增减,则非修般若波罗蜜。世尊,不为法增,不为法减,是修般若波罗蜜。不断凡夫法,不取如来法,是修般若波罗蜜。何以故?世尊,般若波罗蜜不为得法故修,不为不得法故修,不为修法故修,不为不修法故修。世尊,无得无舍,是修般若波罗蜜。何以故?不为生死过患,不为涅功德故。世尊,若如是修,是修般若波罗蜜,不取不受、不舍不放、不增不减、不起不灭故。世尊,若善男子、善女人作是思惟‘此法上,此法中,此法下’,非修般若波罗蜜。何以故?无上中下法故。世尊,我如是修般若波罗蜜。”

佛告文殊师利:“一切佛法非增上耶?”

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佛法、菩萨法、声闻、缘觉法乃至凡夫法,皆不可得。何以故?毕竟空故。毕竟空中无佛法、凡夫法,佛法、凡夫法中无毕竟空。何以故?空、不空不可得故。”

佛告文殊师利:“佛法无上不?”

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无有一法如微尘许名为无上。何以故?檀波罗蜜檀波罗蜜空,乃至般若波罗蜜般若波罗蜜空,十力十力空,四无所畏、十八不共法乃至萨婆若萨婆若空。空中无无上,无上中无空,空、不空毕竟不可得故。世尊,不可思议法是般若波罗蜜。”

佛告文殊师利:“汝不思惟佛法耶?”

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我若思惟佛法,我则见佛法无上。何以故?无生死故。世尊,五阴、十二入、十八界毕竟不可得,一切佛法亦不可得,不可得中无可得不可得故。世尊,般若波罗蜜中凡夫乃至佛,无法,无非法,我当思惟何等法乎?”

佛言:“善男子,若无思惟,汝不应说此凡夫法、此缘觉法,乃至不应说此是佛法。何以故?不可得故。”

“世尊,我实不说凡夫法乃至佛法。何以故?不修般若波罗蜜故。”

佛言:“善男子,汝亦不应作如是意:此欲界,此色界,此无色界。何以故?不可得故。”

“世尊,欲界欲界性空,乃至无色界无色界性空,空中无说,我亦无说。世尊,修般若波罗蜜,不见上,不见不上。何以故?世尊,修般若波罗蜜,不取佛法,不舍凡夫法。何以故?毕竟空中无取舍故。”

佛告文殊师利:“善哉!善哉!汝能如是说深般若波罗蜜,此是菩萨摩诃萨印。文殊师利,若善男子、善女人,非于千万佛所深种善根得闻此法,乃于无量无边佛所深种善根乃得闻此甚深般若波罗蜜不生怖畏。”

文殊师利复白佛言:“世尊,我承佛威神当更说甚深般若波罗蜜。”

佛告文殊师利:“善哉!善哉!恣听汝说。”

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若不得法生,是修般若波罗蜜。何以故?诸法无有生故。若不得法住,是修般若波罗蜜。何以故?诸法如实故。若不得法灭,是修般若波罗蜜。何以故?诸法寂灭故。

“世尊,若不得色,是修般若波罗蜜,乃至不得识,是修般若波罗蜜。何以故?一切诸法如幻如炎故。

“世尊,若不得眼,是修般若波罗蜜,乃至不得意,是修般若波罗蜜;若不得色,乃至不得法,不得眼界、色界、眼识界,乃至不得法界、意识界,是修般若波罗蜜;若不得欲界,是修般若波罗蜜,乃至无色界亦如是。

“世尊,若不得檀波罗蜜,是修般若波罗蜜,乃至不得般若波罗蜜,是修般若波罗蜜;若不得佛十力、四无所畏乃至十八不共法,是修般若波罗蜜。何以故?内空故,乃至无法有法空故。

“世尊,若得生、住、灭,非修般若波罗蜜;若得五阴、十二入、十八界,非修般若波罗蜜;若得欲界、色界、无色界,非修般若波罗蜜;若得檀乃至般若,若得佛十力乃至十八不共法,非修般若波罗蜜。何以故?以有得故。

“世尊,若善男子、善女人闻此甚深般若波罗蜜,不惊不疑,不怖不退,当知是人久于先佛深种善根。”

文殊师利复白佛言:“世尊,若不见垢法、净法,不见生死果,不见涅果,不见佛,不见菩萨,不见缘觉,不见声闻,不见凡夫,是修般若波罗蜜。何以故?一切诸法无垢无净,乃至无凡夫故。

“世尊,若见垢净乃至见凡夫,非修般若波罗蜜。世尊,若见垢法差别、净法差别,乃至见佛差别、凡夫差别,非修般若波罗蜜。何以故?般若波罗蜜无差别故。”

佛告文殊师利:“善哉!善哉!是真修行般若波罗蜜。文殊师利,汝云何供养佛?”

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若幻人心数灭,我则供养佛。”

佛告文殊师利:“汝不住佛法耶?”

文殊白佛:“世尊,佛无法可住,我云何住?”

佛告文殊师利:“若无法可住,谁有佛法?”

文殊白佛言:“世尊,无有有佛法者。”

佛告文殊师利:“汝今已到无所著乎?”

文殊白佛:“无著则无到,云何世尊问已到无著?”

佛告文殊:“汝住菩提不?”

文殊白佛言:“世尊,佛尚不住菩提,何况我当住菩提乎?”

佛告文殊师利:“汝何所依,作如是说?”

文殊白佛:“我无所依,作如是说。”

佛告文殊:“汝若无依,为何所说?”

文殊白佛:“如是,世尊,我无所说。何以故?一切诸法无名字故。”

尔时,长老舍利弗白佛言:“世尊,若菩萨摩诃萨闻此深般若波罗蜜,不惊疑怖畏,必定得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

尔时,弥勒菩萨白佛言:“世尊,若诸菩萨摩诃萨闻此深法,不惊疑怖畏,得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

尔时,有天女名无缘,白佛言:“世尊,若善男子、善女人闻此深般若波罗蜜,不惊疑怖畏,当得声闻法、缘觉法、菩萨法、佛法不?”

尔时,佛告舍利弗:“如是,如是,舍利弗,若诸菩萨摩诃萨闻此深般若波罗蜜,不惊疑怖畏,必定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善男子、善女人,当为大施主、第一施主、胜施主、无等施主,当具足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当具诸功德成就相好,自不怖畏令人不怖畏,究竟般若波罗蜜,以不可得、无相、无为成就第一不可思议法故。”

佛告文殊师利:“汝何所见,何所乐,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我无见无乐故求菩提。”

佛告文殊师利:“若无见无乐,亦应无求。”

文殊师利白佛:“如是,世尊,我实无求。何以故?若有求者,是凡夫相。”

佛告文殊师利:“汝今真实不求菩提耶?”

文殊白佛:“我真实不求菩提。何以故?求菩提者,是凡夫相。”

佛告文殊师利:“汝为定求?为定不求?”

文殊白佛:“若言定求、定不求、定求不求、定非求非不求,是凡夫相。何以故?菩提无住处故。”

佛告文殊师利:“善哉!善哉!汝能如是说般若波罗蜜。汝先已于无量佛所,深种善根,久修梵行。诸菩萨摩诃萨乐深法者,应当如所说学,如所说行。”

文殊白佛:“我不于无量佛所深种善根,不久修梵行。何以故?我若种善根则一切众生亦种善根,我若修梵行则一切众生亦修梵行。”

【又善男子。受阴虚妙。不遭邪虑。圆定发明。三摩地中。心爱悬应。周流精研。贪求冥感】。

这是第五种贪求冥感。

想阴现前的人,在修正定中,受阴既尽,忽然生起爱好远劫的圣灵相感应,于是周遍流历,精研穷究贪求冥感。即此一念贪求,便为招魔之由。悬即远的意思,贪求和远劫圣灵或相隔千里之亲朋心灵互相感应。

【尔时天魔候得其便。飞精附人。口说经法。其人元不觉知魔著。亦言自得无上涅槃。来彼求应善男子处。敷座说法。能令听众。暂见其身如百千岁。心生爱染。不能舍离。身为奴仆。四事供养。不觉疲劳。各各令其座下人心。知是先师本善知识。别生法爱。黏如胶漆。得未曾有。】

这时,天魔见有机可乘,即飞遣精灵,附在其人身上,口中讲经说法。被附的人全不知道,还以为是自己已证涅槃圣果。有人来到这个贪求冥感的修行人处,他便升座为其说法。用魔力使得听众,暂时看见他的身相,好像千百岁的老翁,童颜鹤发,于是油然产生一种敬爱之心,不愿舍离,甘愿做他的奴仆,恭敬供养饮食、医药、衣服、卧具等四种生活之需,而永不会感到疲劳厌倦。而这邪师又使他座下的徒众,在心里知道他是他们前世的师傅,也是本生的善知识,因而产生一种前所未有的法眷情爱,如胶似漆,贴得不可分离,还叹为得未曾有。此乃因魔力摄持,故令徒众们情不由己,身心皈依于他。

【是人愚迷。惑为菩萨。亲近其心。破佛律仪。潜行贪欲。】

这修行人受了魔力,变成愚迷无知。而其信徒还认为他是菩萨降临,相亲相近,日夕薰染,信了他的邪说。便破坏佛的律仪,暗中去做淫欲之事。怎知他是魔呢?若他“潜行贪欲”,必定是魔无疑。关键即在此!

【口中好言。我于前世于某生中。先度某人。当时是我妻妾兄弟。今来相度。与汝相随归某世界。供养某佛。或言别有大光明天。佛于中住。一切如来所休居地。彼无知者。信是虚诳。遗失本心。】

受魔附的人,常好说我在前世,于某一生中,先度某人,那时他是我的妻妾,或是兄弟,现在又来相度,要和他同归某某世界,去供养某某佛。或说另有大光明天(就是魔王所居之处),佛就住在那里,那处是一切如来所休息而安居之地。而无知之辈,竟相信这些虚妄欺诳的邪说,致遗失本心,顺从魔教,为魔眷属。

【此名疠鬼年老成魔。恼乱是人。厌足心生。去彼人体。弟子与师。俱陷王难。汝当先觉。不入轮回。迷惑不知。堕无间狱。】

这是遇衰成形的疠疫鬼,年老成为魔眷,受魔王驱使,来扰乱修定的人。目的既达,厌足心生才离去。被魔附的人,和他的徒众,因妖言惑众,伤风败俗,当然难逃王法。汝等当先觉察,才不致被魔所迷,不致堕入轮回;如果迷惑不知,失却正定,就会堕落无间地狱。

【又善男子。受阴虚妙。不遭邪虑。圆定发明。三摩地中。心爱深入。克己辛勤。乐处阴寂。贪求静谧。】

这是第六种贪求宿命。

又修定的人,受阴既尽,想阴现前,在修正定中,忽然心爱深入定境,因而无克己修行,不避辛苦,喜欢隐居于幽僻的地方,贪求寂静。即此一念贪求,便是招魔之由。

经文“心爱深入,克己辛勤,乐处阴寂,贪求静谧”,应与下科“勤苦研寻,贪求宿命”对换,才符合跟随的解释。似是以前抄录之误。

【尔时天魔候得其便。飞精附人。口说经法。其人本不觉知魔著。亦言自得无上涅槃。来彼求阴善男子处。敷座说法。令其听人。各知本业。或于其处语一人言。汝今未死。已作畜生。敕使一人于后蹋尾。顿令其人起不能得。于是一众倾心敛伏。有人起心。已知其肇。佛律仪外。重加精苦。诽谛比丘。骂詈徒众。讦露人事。不避讥嫌。口中好言未然祸福。及至其时。毫发无失。】

这时,天魔见有机可乘,即飞遣精灵,附在其人身上,口中讲经说法。被附的人全不知道,还以为自己忽然已证无上涅槃。有人来到贪求宿命的修行人处,他便升座为其说法。以魔力故,令所有听众,都各知自己的宿业。或者就在说法的地方,对某人说:“你现在虽没有死,但已变了畜生。”又故意使另一个人,在其身后踏著他的尾巴,那人竟不能站立起来。于是在场听众,都完全相信不疑,更加倾心佩服!若有人起疑心不相信,他就马上知道,当场斥责那个不相信的人,来证明他有他心能,能知过去未来之事,令人更叹服。又于佛陀制定之律仪外,再增加一些苦行方法,诽谤比丘,说他们不能耐劳苦,又藉机责骂徒众,表示自己没有私心。又好揭露他人的私事秘密,大肆攻讦,不避嫌疑来表示自己心直口快。又常好预言祸福吉凶,到时也能完全应验,丝毫不失。

【此大力鬼年老成魔。恼乱是人。厌足心生。去彼人体。弟子与师。俱陷王难。汝当先觉。不入轮回。迷惑不知。堕无间狱。】

这是大力鬼神,年老成了魔眷,受魔王驱使,来恼乱修定的人。目的既达,厌足心生才离开。被魔附的人,和他的徒众,因妖言惑众,伤风败俗,当然难逃王法。汝等当先觉察,才不致被魔所迷,不致堕入轮回;如果迷惑不知,失却正定,就会堕落无间地狱。

【又善男子。受阴虚妙。不遭邪虑。圆定发明。三摩地中。心爱知见。勤苦研寻。贪求宿命。】

这是第七种贪求静谧。

经文:“心爱知见”应作“心爱深入”;“勤苦研寻,贪求宿命”应作“克己辛苦,乐处阴寂,贪求静谧”,即与上一段经文调换,才符合跟随之解释,似是以前抄录之误。

这个受尽想现的善男子,已不遭受阴的十境邪思所惑,且能发明圆通妙定,但于妙定中,忽然生出爱求深入的心,故此克己求证,不计辛勤,愿意隐居于寂静的地方,来贪求契入妙理。

【尔时天魔候得其便。飞精附人。口说经法。其人殊不觉知魔著。亦言自得无上涅槃。来彼求知善男子处。敷座说法。】

这时,天魔见有机可乘,即飞精附人,口说经法,而被魔附的人全不知道,还以为自己得无上涅槃。若有人来到贪求静谧的修行人处,他便升座为其说法。

【是人无端于说法处。得大宝珠。其魔或时化为畜生。口衔其珠。及杂珍宝、简册、符牍诸奇异物。先授彼人。后著其体。或诱听人藏于地下。有明月珠照耀其处。是诸听者。得未曾有。多食药草。不餐嘉馔。或时日餐一麻一麦。其形肥充。魔力持故。诽谛比丘。骂詈徒众。不避讥嫌。口中好言他方宝藏。十方圣贤潜匿之处。随其后者。往往见有奇异之人。】

受魔附的人,于说法处,无端得到一颗大宝珠,或者有时他又变做畜生,口里含著宝珠,或种种杂色的珍宝,如宝印宝瓶之类,或衔著简册书籍牍符,印信之类,以及种种奇异之物。起先是交给其人,随后就附在其人身上。或者诱惑听众,说有明月宝珠,藏在某处地下,果然那块地,竟有闪闪的珠光照耀著,遂令所有听众,都叹未曾有这种经历。他又喜欢食药草,如菖蒲黄精之类,不吃饭菜,或者有时只吃一麻一麦,但是身体不瘦,反而肥满充实,皆由魔力支持的缘故。有时,又诽谤出家人,不修苦行。有时,又咒骂自己的徒众,饱食终日。他不怕别人讥讽嫌厌,口中又好说:“某某地方有什么宝藏,某某地方有多少圣贤隐居。”跟随他去查看,又往往见到奇异的人,所以大家都很相信他。

余(宣公)在香港时,曾遇一人,专做扶鸾降坛之事,为人求福求富贵等。他说他不用吃饭。那么,他究竟吃什么呢?他吃核桃。因核桃营养非常丰富,有补脑之作用,故他不餐佳馔,而形体肥充,精力充沛。与经文所说的阴境是一样的。

【此名山林土地城隍川岳鬼神。年老成魔。或有宣淫。破佛戒律。与承事者潜行五欲。或有精进。纯食草木。无定行事。恼乱是人。厌足心生。去彼人体。弟子与师。俱陷王难。汝当先觉。不入轮回。迷惑不知。堕无间狱。】

这是山神、林神,或是土地城隍,或是川岳鬼神,年老成魔,做魔王的使者,专门宣说淫秽之事,来破坏佛的律仪。又常和他的徒众,一起暗中追求五欲:财、色、名、食、睡。有时好像很精进,但不修禅定,专修无益苦行。或专吃药草,或专吃树根,或忽喜忽嗔,忽勤忽怠,一切行为没有一定的标准,来恼乱修定的人。等到目的已达,厌足心生便离去。可怜被魔附的人和徒众,因妖言邪行,当然难逃王法的惩罚。你等应当先觉察,不为所惑才不至堕入轮回;如果迷惑不知,失却正定,必定堕落无间地狱。 https://t.cn/zQGzEdS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读书记录补标1️⃣5️⃣《大盗奶奶的完美冒险》大卫.威廉姆斯当奶奶不在了,你却带着她的记忆和英国女王奶奶一起去把宝物放回原来的地方这还不cool吗?1️⃣6️⃣
  • 精美纹路的头层小牛皮,缝线和简单的包型,都特别体现质感,配一条织布肩带,绝对是亮点??十足的科幻感,街头又很高级,成为时尚界炙手可热的单品,女生也是可以入呐,简
  • 通过与他们交流,你可以获取更多的认知、见识和信息,这比任何方法都更为重要。通过与他们交流,你可以获取更多的认知、见识和信息,这比任何方法都更为重要。
  • ➡关于做前准备我想说:1、选择有资质认证的产品,填充之前做一下皮试,做仪器不同价位也不同2、效果看‍⚕操作能量和经验,有时还会出现同一个机构同一台仪器不同‍⚕打
  • ” 你知道眼前人是在揶揄你在各种地方“偶遇”他:“我就是想学一学你救我那次的法术嘛!”眼见你将这所谓的“拜师礼”送到自己手里,黎深没有接过,东西直接落在了长满青
  • 伯俊最为核心的价值主张在于通过建设全渠道一盘货,帮助企业实现用更少的库存,做更多的生意。伯俊最为核心的价值主张在于通过建设全渠道一盘货,帮助企业实现用更少的库存
  • 追剧日历主演 海陆 / 纪凌尘 / 胡杏儿 / 曾黎​长大,越勇敢,因为现实不是童话,总是会有惊喜出现,有一些坎猝不及防,学会自己去迈过;越长大,越要看开,因
  • 足彩一辈子有多长是想不明白的有些事情也一直在变化不怎么买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曾想过一群老友一场不散的宴席以为这就是一辈子但是生活哪有那么容易这一生做过无数选择也被
  • 那就祝自己25岁生日快乐吧25岁的我什么都没有如果我能活到一百岁我的人生已经过了四分之一对未来还是很迷茫曾经以为毕业了、工作了就会有钱就能去很多想去的地方做自己
  • 针对A货阿玛尼手表和山寨品的存在,我们呼吁消费者应该增强对奢侈品的识别能力,选择正规的购买渠道购买手表。综上所述,1比1复刻手表专卖店以其丰富的产品种类、卓越的
  • 四小时级别,布林带微微开口,隔日行情短线刺破下轨,目前运行在下轨位置,小周期来看原油仍有下行的空间。四小时级别,布林带微微开口,隔日行情短线刺破下轨,目前运行在
  • 因为通风的环境可以延长表带的使用寿命,佩戴不同的手表(表带)不仅可以降低人体受伤的风险,还可以让表带得到足够的休息。因此,除了勤于保养外,表带硬化后绝对不能扭动
  • 【阿赞通符布九尾狐】5⃣号做‼ (符布+依霸女‮蜡神‬烛)​‎ ͏  工效‮强:‬烈的依霸‮神女‬带来了强力招‮花桃‬!比单‮的一‬符布效果更加的‮效有‬!泰国
  • #上海豆瓣租房[超话]# 转租房间 朝南次卧,18平米 写在前面,房租2250元 1.位置。普陀区桃浦路昆仑花苑,距离11号线祁连山路地铁站骑车5分钟。格局是
  • 医疗记事; ​​​人之初,性本善;但是,当你越来越多的遇到此类不讲武德之人,就会让这个世界变得越来越冷漠了。直到,某一天,某一股资金,不讲武德,突然抢跑,从而诱
  • 对了你们不是len,你们是第五害!还带你苏樱的话题,bot一直都忍耐不带铁⌚️的话题真是给你们脸了[打脸]投稿内容详见图一图二总结一下就是,剧兰缺粉(剧兰缺粉并
  • 因此,当您选择鉴定中心的时候,一定要仔细了解其设备和技术是否达到了标准,以此来判断鉴定中心的真实性。其次,我们还可以通过鉴定中心的设备和技术来判断其真实性。
  • HG 1/144 扎古Ⅱ F型 索拉里机 (复仇的镇魂曲) 预定于2024年10月一般发售,1900日元(未含税) Netflixにて世界独占配信の『機動戦士ガ
  • 我先告诉你我的英语好差的你找我不如自己写但是我可以给你介绍别人当然啦会收一点中介费你什么时候要”“不是……不是论文”你很不适应别人离你这么近,毕竟你很少出门见天
  • 不过塞棉条的姿势还是很不熟练[汗颜R]好自豪啊啊啊啊,感觉我也是独立大女人惹#卫生棉条##好物推荐##日常碎碎念##丹碧丝棉条 真香#一对一私人导游:本人是济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