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被誉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圣人。

他的一生是行动的一生。

他用一生告诉我们:人活到极致,是节制。

01
节制,是一种智慧

王阳明家训中有一条:“节饮食,戒游戏”。

《论语》云,“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黄帝内经》讲, “饮食有节”。

如今,生活水平提高,吃得越来越好,却也有了很多富贵病。

真正的智者,饮食也会自律,掌握“度”。

节饮食,方得健康,方得自在。

戒游戏,则是为了立志。

如过分沉迷于游戏,日子长了,志气会消磨殆尽,如何成就事业。

真正的智者,更懂得节制脾气。

王阳明因军功卓著,遭小人记恨。他们散播各种谣言,对王阳明百般侮辱。

王阳明却全当没听见,一点火气没有。

他说:“心狭为祸之根,心旷为福之门。”

节制脾气,是往宽处想,往好处想,不把芝麻小事放在心上。

节制脾气,是有了情绪不积累,及时疏解。

节制脾气,是一旦无法控制情绪,能够想到先平复情绪再处理问题。

日子久了,人便拥有了纾解怒气的修养和智慧,人也会慢慢有了平和安静的气质。

02
节制,是一种自由

“节制”和“自由”,看似是两个相对立的词语。

其实,只有学会节制,才懂什么是真正的自由。

“节制”不同于“限制”,限制来自于外界的约束。

而节制,则是内心的自我约束,是对自由的成全。

王阳明那个经典的让小偷脱裤子的故事,很多人都听说过。

如果不懂节制自己的行为,触犯法律的底线,所有的自由都将无从谈起。

激素鸡,速成蔬菜,个大饱满,却失去了应有的营养和味道。

节制生长速度,才能吸纳更多的养分,才能让生命自由的生长。

自由和节制,本就是一对双生子,所有自由,都生于节制。

有人说,想吃就吃,想睡就睡是自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是自由;想不上班就不上班是自由......

但这些,并不是自由,而是本能。

真正的自由,不是你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而是你不想做什么,就不做什么。

03
节制,是一种幸福

王阳明说:“吾辈用功,只求日减,不求日增。减得一分人欲,便是复得一分天理,何等轻快洒脱,何等简易!”

人生的幸福,源于不断减少自己的欲望,物质无需太多,够用就好。

懂得满足,是一种莫大的幸福。
满足你的房子,无需太大,温馨就好。
满足你的车子,无需奢华,代步即可。
满足于你的衣服,无需华贵,合身就好。
满足于你的工作,无需伟大,热爱就好。

所有最好的,不过刚刚好。

节制,是一种智慧,是一种自由,更是一种幸福。

当一个人懂得了节制,人生的智慧、生命的自由、生活的幸福就会如约而至。

朋友,愿你学会节制,把握自由,享有幸福。

一个纯阳的生命,在所有境中都有觉性的观照

三参法师 佛日清凉 2022-07-07 21:57 发表于广东

佛教自古以来所做的是什么?

就像我师父说的那样,

“佛教讲的是大道理”。

用现在的话来说,

这个大道理是不会随着日月星辰的转换而改变,

不会随着春夏秋冬而变异,

不会随着世间价值

观念的流转而改变,

这是永恒的真理。



●心灵的光

●点亮

所以我们说“佛性不分南北,佛光不分古今”,每一个人只要点亮了心灵的光,就找到自我了。一个找到自我的人,他的生活才会变得充实,他的生命才会有乐趣,他对家庭、对社会、对国家才会有积极作用。否则,自己都活得没质量,怎么能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正面的力量呢?

开光是什么?我师父讲,开光就是开发众生见正道,就是点亮众生的心灯。他说我们给佛开什么光?佛不需要我们开光的,只不过是通过这个机会给众生开光,让佛的真理在人间宣扬。所以师父这一点也很特别,有一些走形式的仪轨,师父也特别注重。

有时候师父去开光,有的寺院条件非常艰苦,师父反过头来要帮助这个寺院化解——人来了很多,没地方住,也没地方吃,又没有好音响,现场既拥挤又嘈杂,师父这个时候就要提高嗓门来给大家讲佛法,众生才慢慢平静下来,把心沉下来,听着老和尚讲。

师父的特色有时候就是用语言和大家交流心灵,让大家了知佛法,安抚大家躁动的心灵。当然,师父不讲话,以他的威德、以他这样子高僧的形象也可以的。他在人群里就是一道阳光,众生哪怕第一次看到他,也会生起很大的欢喜,生起敬仰,这叫见相种福。释迦牟尼佛为什么要示现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丈六金身?众生看到都是喜欢的。

实际上世间所有的善和恶,当我们观察它的同时,也是在度化自己。我们身口意所付出的,也都是在给自己的生命充值。你在时空里所做的一切,都是八识田里的种子,是宇宙里的资粮。

轮回再不堪,我们也要有一双超越现象的眼睛,要看到净土,就像超越云层才能看到宇宙里更广大的存在一样,这样才能安抚我们的心。

如果你把宝全部押在这个世界,那是很痛苦的。世间有一个词叫“裸官”,我们现在是“裸修”,我们知道诸佛菩萨都在,所有功德都回向极乐世界。“将此身心奉尘刹”,身体在这个世界奉献着,心是有所依托的,心所皈依的地方在极乐国,叫“栖神安养”。

 FORIQINGLIANG

“安养

如果没有这样一份依靠的话,那是很苦的。而且修行到开了一点智慧之后,我们的观察力就会很敏锐。我们知道阿罗汉已经证得无漏了,解脱出三界了,这是我们凡夫粗浅的概念。阿罗汉也有痛苦,我们普通人不会觉得一分钟、一秒钟怎么样,但对阿罗汉来说,时间的迁流、时间的无常性,就像死亡的锉刀一样。祂的观察力度是非常强的,祂的这个“觉”越透澈,世间所有生老病死的苦、种种的无常,就会更加地放大,这就是阿罗汉的痛苦。

这就是具有双向性的。拥有越高智慧的人,他一方面解脱自在,但另一方面有可能很忧愁。否则的话,为什么叫“诸佛终宵泪不干”呢?佛菩萨对众生的悲悯,泪水都不干啊!佛菩萨看我们人类,因为祂的智慧、祂的敏锐,一见到因就知道果。

所以我们要破除愚味,要破除无明,要开点智慧。有时候无知有无知的烦恼,智慧也有对众生的悲悯。生命力不旺盛的人,哪怕春天来了,他看到的也是梨花雨下,花瓣缤纷随流而去,就像林黛玉葬花一样,都是忧伤的。但是智慧的状态肯定是纯阳的,一个纯阳的、资粮具足的生命,在所有境里都有一种觉性的观照。

一个智慧的生命还是有愿望的,这种愿望不会有我们凡夫负面的那种压力,佛菩萨不会有这些的,祂知道问题的根结所在,所以会努力地、细致地把它转成正面的。

 

菩萨六度里是有精进度的,这个精进是正面的,不是众生的求不得苦。菩萨哪怕愿望没有实现,也还是阳光的,还是坦荡荡的;众生得到也苦、得不到也苦。所以一个人要宠辱不惊,不为失败而忧伤,也不为胜利而骄傲。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

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你要做的

无非是

开始和坚持

一个纯阳的生命,在所有境中都有觉性的观照

三参法师 佛日清凉 2022-07-08

佛教自古以来所做的是什么?

就像我师父说的那样,

“佛教讲的是大道理”。

用现在的话来说,

这个大道理是不会随着日月星辰的转换而改变,

不会随着春夏秋冬而变异,

不会随着世间价值

观念的流转而改变,

这是永恒的真理。

点亮心灵的光

所以我们说“佛性不分南北,佛光不分古今”,每一个人只要点亮了心灵的光,就找到自我了。一个找到自我的人,他的生活才会变得充实,他的生命才会有乐趣,他对家庭、对社会、对国家才会有积极作用。否则,自己都活得没质量,怎么能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正面的力量呢?

开光是什么?我师父讲,开光就是开发众生见正道,就是点亮众生的心灯。他说我们给佛开什么光?佛不需要我们开光的,只不过是通过这个机会给众生开光,让佛的真理在人间宣扬。所以师父这一点也很特别,有一些走形式的仪轨,师父也特别注重。

有时候师父去开光,有的寺院条件非常艰苦,师父反过头来要帮助这个寺院化解——人来了很多,没地方住,也没地方吃,又没有好音响,现场既拥挤又嘈杂,师父这个时候就要提高嗓门来给大家讲佛法,众生才慢慢平静下来,把心沉下来,听着老和尚讲。

师父的特色有时候就是用语言和大家交流心灵,让大家了知佛法,安抚大家躁动的心灵。当然,师父不讲话,以他的威德、以他这样子高僧的形象也可以的。他在人群里就是一道阳光,众生哪怕第一次看到他,也会生起很大的欢喜,生起敬仰,这叫见相种福。

释迦牟尼佛为什么要示现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丈六金身?众生看到都是喜欢的。实际上世间所有的善和恶,当我们观察它的同时,也是在度化自己。我们身口意所付出的,也都是在给自己的生命充值。你在时空里所做的一切,都是八识田里的种子,是宇宙里的资粮。轮回再不堪,我们也要有一双超越现象的眼睛,要看到净土。

就像超越云层才能看到宇宙里更广大的存在一样,这样才能安抚我们的心,如果你把宝全部押在这个世界,那是很痛苦的。世间有一个词叫“裸官”,我们现在是“裸修”,我们知道诸佛菩萨都在,所有功德都回向极乐世界。“将此身心奉尘刹”,身体在这个世界奉献着,心是有所依托的,心所皈依的地方在极乐国,叫“栖神安养”。

“安养,如果没有这样一份依靠的话,那是很苦的。而且修行到开了一点智慧之后,我们的观察力就会很敏锐。我们知道阿罗汉已经证得无漏了,解脱出三界了,这是我们凡夫粗浅的概念。阿罗汉也有痛苦,我们普通人不会觉得一分钟、一秒钟怎么样,但对阿罗汉来说,时间的迁流、时间的无常性,就像死亡的锉刀一样。

祂的观察力度是非常强的,祂的这个“觉”越透澈,世间所有生老病死的苦、种种的无常,就会更加地放大,这就是阿罗汉的痛苦。这就是具有双向性的。拥有越高智慧的人,他一方面解脱自在,但另一方面有可能很忧愁。否则的话,为什么叫“诸佛终宵泪不干”呢?佛菩萨对众生的悲悯,泪水都不干啊!

佛菩萨看我们人类,因为祂的智慧、祂的敏锐,一见到因就知道果。所以我们要破除愚味,要破除无明,要开点智慧。有时候无知有无知的烦恼,智慧也有对众生的悲悯。生命力不旺盛的人,哪怕春天来了,他看到的也是梨花雨下,花瓣缤纷随流而去,就像林黛玉葬花一样,都是忧伤的。

但是智慧的状态肯定是纯阳的,一个纯阳的、资粮具足的生命,在所有境里都有一种觉性的观照。一个智慧的生命还是有愿望的,这种愿望不会有我们凡夫负面的那种压力,佛菩萨不会有这些的,祂知道问题的根结所在,所以会努力地、细致地把它转成正面的。

菩萨六度里是有精进度的,这个精进是正面的,不是众生的求不得苦。菩萨哪怕愿望没有实现,也还是阳光的,还是坦荡荡的;众生得到也苦、得不到也苦。所以一个人要宠辱不惊,不为失败而忧伤,也不为胜利而骄傲。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

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太阳摩羯水木摩羯,金星射手本身会有着对新鲜事物会具备大胆挑战的一面,再加上他群星摩羯,日土四分,骨子里还是会有敏感的与不自信的特征,但是他并不脆弱,甚至人格上是
  • 与父母相处的故事,看的五味杂陈;就如近期和闺蜜的探讨,如果是我们被用我们对待父母的样子对待,那我们该有多失望和愤怒,和我们相处同一个时代的同事朋友都会有很多意
  • 我放弃了惯有迎合别人的(哪怕假意的)讨好和善解人意,告诉她其实现在德国啥都能买到,这些东西是老爹爹攒了好久一定要我带走的“爱心”.......Y回来给他讲,他用
  • ㅤ其他可游玩的景点项目·玉柱擎天·纳西家访(需提前一天预约,费用100/人,体验纳西人的生活·洛克故居·骑马,很多村民家里都养了马,拉着你在村子里慢慢走也可以去
  • 每个人都希望遇到理想的爱情,都渴望被爱,被重视的感觉。喜欢偶像剧的朋友,经常会看到这样的剧情,男主是霸道总裁,女主角并不喜欢他的钱,甚至还不断拒绝他的钱。
  • 当你有足够的信心去付出爱而不是为了索取更多,遗忘和放手都会变得简单,因为你不再迫切的需要被关注和关爱,你也能够接住等值的爱与被爱。至于他的态度,等你想清楚了需求
  • 巴西产红、绿、蓝碧玺,而其不久前刚发现一种具有特殊颜色的碧玺叫「Paraiba」其颜色与其它宝石都不同,绿带蓝,有如湖水绿,色泽既美丽又特别,但因产量稀少,所以
  • 一方面,在消费的甜蜜中继续下去的一种准备好的夫妻属性(conjugalite)”另一方面,这可以归结为我们可以拥有一个既节省热情又充满快乐的快乐的性妥协的逻辑。
  • 做高仿包包网站域名[鼓掌],[吃瓜]高仿包包1500 ,[哈欠]品牌同步包包就是高仿吗「这是全球统一的浪漫吧」市场鱼龙杂乱 , 一般在这个地方大多数牌子都可以找
  • 从小见大,以美国人之奉养来奉养中国人,究竟亦不是一理想。#和张艺兴一起云读书# ps:其实这样,兴兴读他的,我读我的,然后两种不同的人生在互联网上相遇结缘,产生
  • 去年,全市共实施新建或续建文旅项目47个,总投资481.59亿元:围绕“两汉文化看南阳”总投资20亿元,建成了以武侯祠为中心的卧龙岗文化园;建设“仲景名城”着力
  • 本周周五和同事约了椰子鸡第一次吃饭迷你的珍珠马蹄非常好评最近爱上了家边上的烧鹅店,广东味太正了临时起意来影院一个人看电影诺兰的奥本海默真的牛逼最后奥本和爱因斯坦
  • 啊啊啊我真的好想慢慢逛 我感觉如果和你们一起来的话 一个商场我们能逛一整天 他们的商场面积很大 然后一整层都是各种精品店啊!他get不到这些小东西的奇妙
  • 因此大家在答题时一定要看仔细,让答案“对号入座”书写在对应的位置,否则阅卷老师是看不到的,即便答对了也是枉然。因此,做案例小问的顺序是先易后难,在心情最紧张的时
  • 尝曰:『光,陕人,先生,卫人,今同居洛,即乡人也,有如道学之尊,当以年德为贵,官职不足道也。当佩芷拿来她新编的剧本时,孟月泠眼前一亮,有一种高山遇知音的感觉。
  • 現在說的這位董色鄧增羅布仁波切,非常年輕,1992年出生,現年三十三歲,會說中文,特別巧的是,董色仁波切的上師白玉秋竹仁波切,是南開諾布仁波切的姪子,或許是密法
  • #nflying[超话]# #车勋[超话]# 【NFLYINGCN20230903IG更新相关】 엄마아들 면회다녀오다 설유 간만에 봐서 낯가리다가
  • 得益于当地深厚的篮球基础,马光辉的父亲马志力就是一名篮球迷,年轻时一有空就和村里的篮球爱好者在土场子上争个高低。喜欢打篮球、打牌(这小子牌技一直不错[doge]
  • .好的能量是会吸引好的人好的事的,当那些“好向你走来时,一定也是你自己也“好”。所以呀,请再自信一些,“我就是配得拥有,我也有能力抓住它!
  • 这就是命,没有办法,个人因果不是旁人三言两语劝解得了的。那些不如自己的人,要欺负很容易,但是老天爷又曾饶过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