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心皆散乱” 如何“一念便纯真”?

01

道经中写道:“人心皆散乱,一念皆纯真。”是说人们在面对世间的各种诱惑的时候,如果能够保持住自己纯正的心念,就可以保养元和,恒久持之,便是对自我心性的炼养。

道教认为“心生则欲生,心静则欲灭”。《阴符经》中写道:“天道人也,人心机也”,“立天之道,以为人也”。人生在天地之间,是最具有修道的缘分的。道祖爷在《道德经》二十五章中写道:“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老子认为,人是万物之灵长,是能够参悟天地大道的存在。但在红尘世界中,我们人类既是道德的化身,也是一切罪过的制造者。究竟要成为怎样的人,决定往往就在一念之间。面对世间的重重诱惑,如何才能保持自己的纯真一念呢?

道祖认为,人应效法天地之德性,遵守事物之内在法则,摒弃妄念,清心寡欲,顺应自然,宠辱不惊。古语有言,天堂和地狱的分水岭就在“善”、“恶”一念之间。既然自称为修道人,那就要做到正心以养性,以人心之清静上格天心之无为。道教强调,天道即人道、人心化有无的思想,并进一步强调人道的核心就是要遵照天道自然之法度,做到起心动念、行为举止符合、顺从事物的本性与规律,不可虚动和妄为。

02

在道教看来,人心浮躁不安、偏激失态的根本原因,在于不能正确对待人生中的得失,以及难以把握住欲望的尺度。说到根本,这是人的认识与实践之间的矛盾。想要人心常清常静,就需要能够坦然地面对世间的一切因缘变化。

不论悲喜,一切人事都不过是一时的际遇。正如朗朗夜空中的明月一般,它并不会因为夜空中是否有乌云而改变自我的特性。在浮躁的社会中,若是随波逐流,就容易丢失了自己。人心需要净化,需要去伪存真,去除掉对世事的追逐,沉淀下对人生和自我的思考。

在净化人心的方法上,道教主张有二:一是寡欲,二是自然。

所谓寡欲,即摒弃个人无休止的贪欲,特别是对那些于人生、社会、自然不利的、不正确的欲望和行为,要坚决的予以制止与克服。相反,对于那些有利于个人的道德修持、身心清静与社会和谐、环境保护等正义之事,要积极作为、深入实践。

同时还要注意,寡欲并不等于无欲。道教认为,人们受到红尘世界的影响而产生各种欲望,这本是阴阳相生的正常表现。关键在于,修行不能受到欲望的牵引,而是要适当地排遣欲望,并不是和红尘切断联系,以断绝欲望的方式去克制心魔。

03

如此,反倒可能会走向心性的偏执。道教所言“寡欲”,是在以少为基础、以适当为前提、为自然为本性。违背了人之本,也就再没有修的必要和意义了。

强调自然,就是强调事物的发展总是有其自身的规律性,这一规律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个人意志而转移的,始终处在自然而然状态中。万物之自然,必定是和谐有序、周而复始且运行不殆的。

人作为万物中的个体存在,必须遵循事物运行的客观规律性,树立“祸兮福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的祸福观与得失相互转化观,持守尊重事实、少思寡欲、不以得喜、不以失悲、顺应自然、宠辱不惊的生活理念,以达到身心清静、圆融无碍的思想境界,久之则能变压力为轻松,化腐朽为神奇。

当然,如此功行并非是口头上的表达,而是要在实践中去磨练的。在这个过程中,或许会有不断的反复,但修行本来就是且行且修的过程。不必着急早日达到修道的大境界,一辈子且长,安然于当下的每一天才是最好。

#中华道教[超话]##道教[超话]##中国道教[超话]#

道经中写道:“人心皆散乱,一念皆纯真。”是说人们在面对世间的各种诱惑的时候,如果能够保持住自己纯正的心念,就可以保养元和,恒久持之,便是对自我心性的炼养。

道教认为“心生则欲生,心静则欲灭”。《阴符经》中写道:“天道人也,人心机也”,“立天之道,以为人也”。人生在天地之间,是最具有修道的缘分的。道祖爷在《道德经》二十五章中写道:“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老子认为,人是万物之灵长,是能够参悟天地大道的存在。但在红尘世界中,我们人类既是道德的化身,也是一切罪过的制造者。究竟要成为怎样的人,决定往往就在一念之间。面对世间的重重诱惑,如何才能保持自己的纯真一念呢?

道祖认为,人应效法天地之德性,遵守事物之内在法则,摒弃妄念,清心寡欲,顺应自然,宠辱不惊。古语有言,天堂和地狱的分水岭就在“善”、“恶”一念之间。既然自称为修道人,那就要做到正心以养性,以人心之清静上格天心之无为。道教强调,天道即人道、人心化有无的思想,并进一步强调人道的核心就是要遵照天道自然之法度,做到起心动念、行为举止符合、顺从事物的本性与规律,不可虚动和妄为。

在道教看来,人心浮躁不安、偏激失态的根本原因,在于不能正确对待人生中的得失,以及难以把握住欲望的尺度。说到根本,这是人的认识与实践之间的矛盾。想要人心常清常静,就需要能够坦然地面对世间的一切因缘变化。

不论悲喜,一切人事都不过是一时的际遇。正如朗朗夜空中的明月一般,它并不会因为夜空中是否有乌云而改变自我的特性。在浮躁的社会中,若是随波逐流,就容易丢失了自己。人心需要净化,需要去伪存真,去除掉对世事的追逐,沉淀下对人生和自我的思考。

在净化人心的方法上,道教主张有二:一是寡欲,二是自然。

所谓寡欲,即摒弃个人无休止的贪欲,特别是对那些于人生、社会、自然不利的、不正确的欲望和行为,要坚决的予以制止与克服。相反,对于那些有利于个人的道德修持、身心清静与社会和谐、环境保护等正义之事,要积极作为、深入实践。

同时还要注意,寡欲并不等于无欲。道教认为,人们受到红尘世界的影响而产生各种欲望,这本是阴阳相生的正常表现。关键在于,修行不能受到欲望的牵引,而是要适当地排遣欲望,并不是和红尘切断联系,以断绝欲望的方式去克制心魔。

如此,反倒可能会走向心性的偏执。道教所言“寡欲”,是在以少为基础、以适当为前提、为自然为本性。违背了人之本,也就再没有修的必要和意义了。

强调自然,就是强调事物的发展总是有其自身的规律性,这一规律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个人意志而转移的,始终处在自然而然状态中。万物之自然,必定是和谐有序、周而复始且运行不殆的。

人作为万物中的个体存在,必须遵循事物运行的客观规律性,树立“祸兮福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的祸福观与得失相互转化观,持守尊重事实、少思寡欲、不以得喜、不以失悲、顺应自然、宠辱不惊的生活理念,以达到身心清静、圆融无碍的思想境界,久之则能变压力为轻松,化腐朽为神奇。

当然,如此功行并非是口头上的表达,而是要在实践中去磨练的。在这个过程中,或许会有不断的反复,但修行本来就是且行且修的过程。不必着急早日达到修道的大境界,一辈子且长,安然于当下的每一天才是最好。

“人心皆散乱” 如何“一念便纯真”?

道经中写道:“人心皆散乱,一念皆纯真。”是说人们在面对世间的各种诱惑的时候,如果能够保持住自己纯正的心念,就可以保养元和,恒久持之,便是对自我心性的炼养。

道教认为“心生则欲生,心静则欲灭”。《阴符经》中写道:“天道人也,人心机也”,“立天之道,以为人也”。人生在天地之间,是最具有修道的缘分的。道祖爷在《道德经》二十五章中写道:“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老子认为,人是万物之灵长,是能够参悟天地大道的存在。但在红尘世界中,我们人类既是道德的化身,也是一切罪过的制造者。究竟要成为怎样的人,决定往往就在一念之间。面对世间的重重诱惑,如何才能保持自己的纯真一念呢?

道祖认为,人应效法天地之德性,遵守事物之内在法则,摒弃妄念,清心寡欲,顺应自然,宠辱不惊。古语有言,天堂和地狱的分水岭就在“善”、“恶”一念之间。既然自称为修道人,那就要做到正心以养性,以人心之清静上格天心之无为。道教强调,天道即人道、人心化有无的思想,并进一步强调人道的核心就是要遵照天道自然之法度,做到起心动念、行为举止符合、顺从事物的本性与规律,不可虚动和妄为。

在道教看来,人心浮躁不安、偏激失态的根本原因,在于不能正确对待人生中的得失,以及难以把握住欲望的尺度。说到根本,这是人的认识与实践之间的矛盾。想要人心常清常静,就需要能够坦然地面对世间的一切因缘变化。

不论悲喜,一切人事都不过是一时的际遇。正如朗朗夜空中的明月一般,它并不会因为夜空中是否有乌云而改变自我的特性。在浮躁的社会中,若是随波逐流,就容易丢失了自己。人心需要净化,需要去伪存真,去除掉对世事的追逐,沉淀下对人生和自我的思考。

在净化人心的方法上,道教主张有二:一是寡欲,二是自然。

所谓寡欲,即摒弃个人无休止的贪欲,特别是对那些于人生、社会、自然不利的、不正确的欲望和行为,要坚决的予以制止与克服。相反,对于那些有利于个人的道德修持、身心清静与社会和谐、环境保护等正义之事,要积极作为、深入实践。

同时还要注意,寡欲并不等于无欲。道教认为,人们受到红尘世界的影响而产生各种欲望,这本是阴阳相生的正常表现。关键在于,修行不能受到欲望的牵引,而是要适当地排遣欲望,并不是和红尘切断联系,以断绝欲望的方式去克制心魔。

如此,反倒可能会走向心性的偏执。道教所言“寡欲”,是在以少为基础、以适当为前提、为自然为本性。违背了人之本,也就再没有修的必要和意义了。

强调自然,就是强调事物的发展总是有其自身的规律性,这一规律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个人意志而转移的,始终处在自然而然状态中。万物之自然,必定是和谐有序、周而复始且运行不殆的。

人作为万物中的个体存在,必须遵循事物运行的客观规律性,树立“祸兮福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的祸福观与得失相互转化观,持守尊重事实、少思寡欲、不以得喜、不以失悲、顺应自然、宠辱不惊的生活理念,以达到身心清静、圆融无碍的思想境界,久之则能变压力为轻松,化腐朽为神奇。

当然,如此功行并非是口头上的表达,而是要在实践中去磨练的。在这个过程中,或许会有不断的反复,但修行本来就是且行且修的过程。不必着急早日达到修道的大境界,一辈子且长,安然于当下的每一天才是最好。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我什么都不知道了,只知道一步步地走向他。 我请他捎我一程,他看着仅有一只的头盔有些犹豫。
  • (地址:济州市翰林邑金岳东路38号/电话:064-796-2033)-品一杯咖啡,Stay With Coffee Stay With Coffee咖啡厅所用
  • 11月3号全年最低价,一年之中最便宜的时候到了,快来抢购吧!11月3号全年最低价,一年之中最便宜的时候到了,快来抢购吧!
  • XBT 1小时开始走回调,有2买机会,前提不跌破33800XBT吸血全场,想买主流和山寨得先看下大饼脸色。手链是小珍珠,项链是大一号的,和金色的小链子搭配真的是
  • 叫醒你的不一定是闹钟⏰有可能是房东的敲门声真是太难了,昨晚被通知我们这栋有密接者,要求立马下楼核酸,今天早上也没解封,隔离在家没法去公司,以为可以被迫休息,结果
  • 之前以为“双担”就是他俩粉丝的专属饭圈待久了才知道这种很普遍,那我就不懂了,为什么肖战或王一博和其他任何以为明星的双担可以他俩的就不行呢,哪里来这么多恩怨,要吵
  • ”素卿一名,主要是一片冰心在玉壶的意境演绎。美丽大方、吉利优雅的女孩名字推荐:【弦歌】弦歌,出自“闻弦歌而知雅意,睹远物而知情意。
  • 后来读中文儿歌童诗,他发现也有韵律,特别是学了拼音以后,他发现很多都是押拼音的,然后前天我突然想起来rap不就是押尾音嘛,给他听了几首,果然很爱[允悲][允悲]
  • 其实不必为我们回头,你只管做自己那颗最亮的星星就好,我只是个心甘情愿的追光者✨@摩登兄弟刘宇宁 摩登兄弟刘宇宁刘宇宁宁哥老大lyn#每日一善[超话]##每日一善
  • 婚后第三年,我父亲去世了,然后我就把母亲接过来一起住,因为我们结婚三年都还没有孩子,我和前妻都是崇尚自由的人,孩子的事就是随缘,这几年没有怀上我们也没去做检查。
  • 都可以问我哦~本人170,梨形身材,而且很容易长肉,我直接说项目吧,我做的是水动力环吸,前十天你会怀疑人生,但是一定要等。都可以问我哦~本人170,梨形身材,而
  • 这是我听过关于人生低谷最好的阐述 ——《你的孤独,虽败犹荣》刘同明明知道你已为我跋涉千里,却又觉得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好像你我才初相遇人不是因为没有信念而失败,
  • 预测结果:小于199.5分陈复生为《超艺理想频道》任监制 大讚嘉宾主持出色 29/12/2021 20:30:00浸会大学基金副主席及杰出校友赵国雄博士倡议成
  • 其实 仔细体味 每天还是有很多小惊喜和小确幸的虽然没有了前两年快要溢出来的分享欲不过夜深人静的时候 想一想 自己在某些方面 某些时刻 是被偏爱的 是有过高光的
  • 最后谢谢杜先生的送的手表(被同事夸小巧好看了),王妍大宝贝送的小手提包真的很好看,师妹们送的汤姆福特的口红(红棕枫叶色应该是,我拍照第二天就涂了,超好看反正),
  • #伯明翰大学[超话]#The Pavilion (1 William St, B15 1LJ)转租 3月中-9月中 三层apartment一周180磅 价格租期
  • 中国传媒大学媒介与公共事务研究院院长杨宇军12日上午在线观看了魏凤和香会演讲实录,他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在有限的问答时间内,魏凤和没有丝毫躲闪、回避,简明扼
  • #失恋分手怎么挽回前男友前女友同性恋分手了怎么办异地恋失恋了怎样挽留婆媳矛盾父母反对引发的分手如何挽回女性心理里挽回感情复合老公出轨怎么挽回如何分离小三新欢分手
  • #好诗好词好文章[超话]#超话 @乐樵山人 师转帖《念奴娇》赤壁怀古 [宋] /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
  • 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