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开第一家店时,我绝对想不到【一方庭】能够在线下开出四家门店,本意是作为小蕾的私人工作室的临街铺面竟然成为我们进入陶瓷手作行业的开始。
在丰富品类和扩充团队的过程中,我确实有了很多实践性的乐趣,但事实也时不时的印证了我并不是一个很好的经营者,例如频繁会有一些拍脑袋的决策弄得大家一头雾水,而具体事务的落地真的不是我的强项,宏观聊天和实际操作之间的鸿沟会困扰我。
但好在小蕾有执行力,所以有时候我眼高了也没问题,有她托底起码事情还是会继续向前推动,在吹牛画大饼和脚踏实地的双重作用力之下,拉拉扯扯,疫情之下【一方庭】也慢慢扎下根来。
写这些文字的动力也来自小蕾,她需要一篇可以转发的内容随时推荐给到店的客人,和大量来自社交媒体的询问者,对她来说,这篇文章要能够减轻她以及销售团队的沟通成本,本来她只是希望我在1000字内介绍清楚【一方庭】目前四家店的概况和方位信息、联系方式,但这明显不是我的风格,所以夹杂着一些私货是必然的。

营业时间:
雕塑瓷厂一店 10:00-18:00
陶艺街二店 14:00-22:00
雕塑瓷厂三店 10:00—20:00
雕塑瓷厂中古店 10:00—18:00

按照区位,我们目前的四家店分布在景德镇雕塑瓷厂和陶艺街两个位置,但距离并不远,两个区位的乘车时间在五分钟左右,而位于雕塑瓷厂的三家店的步行距离都在两分钟以内,所以在两三天的旅行中是可以很顺利都逛到的。
【一方庭】一店位于雕塑瓷厂内乐天创意市集的入口处,对面是【迩边集】,因为是最早的一家店,所以出现在社交媒体上的大量店铺照片都对应的是一店,门口的假人模特、满墙的绿植和门口的一排中古小椅子有非常高的识别度,虽然店招很小不太显眼,但只要在雕塑瓷厂游览的客人大概率都不会错过。
因为店铺面积不大只有四十平米左右,所以店内的陈设显得充实丰富,很多到店的客人都觉得一店的东西相比我们的其他店铺要多,大概就是因为陈设的关系吧。因为在流量位置上,基本上每周六上午店内都会人满为患,同事们根本没有什么喘息的机会,所以如果希望有好一些的探店体验尽量避开这个时间点。
另外每周六上午的市集日,我们会在一店门口会根据季节售卖冰粉、甜点、油条包麻糍、羊肉汤等不同的吃食,而我们的好友其弈和知音会带着他们的自制咖啡车在门口卖手冲咖啡和自己烘焙的豆子,想必很多人都已经喝过了。
【一方庭】二店位于景德镇陶艺街,作为景德镇最专业的陶瓷商圈之一,这里大多数入驻的都是各类陶瓷品牌,从专业性、审美、视觉呈现上,这里算是本地的天花板,而且每家都有各自的调性和特色,大浪淘沙,能在这里一直经营的一定有其过人之处。
因为陶艺街从头到尾数百米,两边逛下来还是需要一些体力,所以如果是想直奔【一方庭】二店的客人可以定位在【陶舍艺术酒店】,十字路口对面爬满凌霄花的白色门头即是,注意门口店招的金色字体为英文IF FINDING的花体。
二店的面积大概八十平左右,陈列较之一店更松弛透气,整体空间的功能分区更明确,层次也更有起伏感,在室内的动线安排上也有多条,在客人较多时也不会显得拥挤。
陶艺街大部分店铺的营业时间都定在晚上,所以【一方庭】二店的营业时间是下午到晚上。看似不合常理,但对于游客来说倒显得友好,因为白天可以去到其他地方游览,晚上逛街购物能提高效率。
【一方庭】三店位于雕塑瓷厂南门右侧的花园内,面对雕塑瓷厂标志性的牌坊,不必进入厂区,直接穿过右侧的小木门进入花园,那栋外立面白色的两层楼就是了。
三店的运营思路较之一、二店有所不同,货品零售的功能有所减弱,一楼提供甜品、咖啡以供游人歇脚,就餐区整个融入在中古家具和绿植之中;二楼更像一个艺廊,因为楼层挑高足够所以还设计了一个三楼的私密会客区,这里的选品和陈列较为克制,器物有较为统一的调子,一年当中,三店会有四五次个人展览以及小型活动,所以更像我们的私人趣味展厅。这里的空间更大、功能更复合,可能性也最多,除了购物诉求之外,要想比较全面的体验我们对器物、空间和生活方式的展现,这里是必不可少的一站。
【一方庭】四店是这个月才开始试营业的,起因是我们对于中古器物的喜爱和希望丰富经营品类的经营思路,店铺位于雕塑瓷厂六分厂的入口处,对面是乐天陶社的祎设计工作室、员工食堂和日下部正和先生盖的日式柴窑,位置稍有些隐蔽,需要从【一方庭】一店顺着凌霄箱子一直走到底再右拐,但这样的探访也许更有寻觅的趣味。
这家店面积不过二十平,但由于前任租客坚果君的用心,已经有非常好的底子,我们基本上算捡了个现成的。它延续了我们店铺一贯的温暖古典,加上经营的全部是小蕾选品的国外中古器皿和我自己喜欢的古美术、古道具,虽然目前还处在调整阶段,但在景德镇应该也算的上独一份了,喜欢中古器皿的客人不要错过。
这四家店都是我们一手完成的,是我们当下审美经验和商业思路的具体展现,它们并不尽善尽美,但通过市场的反馈和我们的应对调整,都幸运的在这样一个多变的时代生存下来,我们的团队也在不断的调整和试错中进一步捏合完整,这些都不在我们的预期之内,但这些努力和尝试确实锻炼了我们应对变化和面对不确定性时的心智和从容。
商业是迷人而危险的,在社会情绪日渐保守,大家以追求稳定为首要诉求的当下,我们自己有时都觉得自己很冒险,我们既不依附于什么机构团体,也没有非常充裕的资金去应对随时可能会到来的风险,而且还需要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和国内同行们角力,在这样一个年轻且小众的行业里,没有谁可以给出承诺。
未来的三到五年,由于各种因素,景德镇的变化会超出想象的快,变化就会酝酿着机会、利润、博弈和危机,对我来说,参与这个过程当然比经营本身要有价值的多,也许,在观察别人的同时,我们也是别人的素材。
7、8月份,我们会花大量时间在湘湖村进行在地的陶瓷生态考察计划,也许这个计划会变成常态也说不定;9月份是小喜的个人作品展;10月份是白鸦工房坚果君的个人作品展;12月份是黄妍的个人作品展。接下来的半年,我们的日常会被这些重要的事务定位,在不断的计划和完成中,时光流逝,但总会留下一些什么,就像保尔柯察金说过的那段著名句子一样。
此刻我一个人坐在三店码字,我好像有点意识到自己和时代的关系和自我显而易见的困境,觉得自己在慢慢参与到历史的进程中但表达得不够自如。
好在我目前并没有什么根本性的困惑,希望我们都能够保持敏锐吧,远离那些坐而论道的空洞,在不党不群的意识中组织自己的语言,愿我们都能从自己的工作及日常中找到自己的价值和意义感,改变一些看似无法改变的颓唐和彷徨。
“自由比权力重要,知识比金钱永恒,平凡比盛名可贵,执着比聪明难得。”我喜欢的这四句话几乎接近真理,也许靠经营几家店铺去探索真理看上去有点扯淡,但既然【一方庭】是我们表达自由的方式,那么这条路也许可行。@半亩方塘婺源佬

#小蕾的一方庭 ##关于景德镇##if finding# https://t.cn/Rp7DHNN

【【大国“粮”策】复兴小站稻,万亩良田“丰”景让村镇蝶变】津南区小站镇会馆村,马厂减河南岸的一个小村庄。

  站在村庄小站稻核心种植区观景台上远眺,南侧是一望无际的稻田,新插的秧苗长势正旺,有农人在稻田里劳作,无人机正在进行植保作业。雅致的木栈道伸向稻田深处,不时有游客撑着伞漫步赏景。近处,两方荷花池里,荷叶正铺满水面,为盛夏的绽放积蓄力量。

  会馆村本是一个拆迁村,支部书记郑加林带着两委班子和全村人,守护着村庄的土地,在市区镇的支持下,通过几年的努力,在撂荒地上复兴了小站稻。他们的稻米,品质上乘,供不应求,带动着当地小站稻种植蓬勃开展。“米袋子”鼓了,村庄变美了,一粒小小的稻米,正让这个津南小村实现华丽蝶变。
  马厂减河,自东向西穿过津南区小站镇。这条开凿于19世纪70年代的人工河,连通了南运河和海河。减河开通,兴利除弊,有了水源,屯兵和民众开垦出万顷稻田,小站稻逐步流传天下。马厂减河两岸的村庄人烟,也日渐稠密。

  会馆村,村名就来源于晚清时期屯田的驻军,当时这里正是驻军开会的地方。为纪念领导开凿马厂减河的将领周盛传兄弟,在会馆村还建了周公祠。

  会馆村的人都记得,他们小时候,马厂减河的水非常好,村民从河里挑水回家,用矾沉淀一下,就用来饮用和做饭。对会馆村来说,马厂减河就是地地道道的母亲河。

  村庄田地地势洼,马厂减河的闸门提起,水就自己流进稻田。丰富的泥沙和钙磷钾、有机质,和河水一同作用,常年累月,会馆村的耕地异常肥沃,种出的稻米香气四溢。
  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推进,从1980年左右开始,马厂减河的水变少了,污染也日益严重,水质变差了,无法再用来种稻。如此,水稻就慢慢消失了,这一别就是三十多年。今年57岁的村支书郑加林正好赶上了那个种稻时代的“尾巴”。“我十几岁时,跟着母亲到地里插秧,那时候就是跟着玩……”他说。

  世易时移。2014年,会馆村开始拆迁,村民都搬到了镇上,住进了舒适宽敞的楼房,土地也全部流转给了当地政府。

  郑加林召集两委班子开会,把闲置耕地利用起来。有人建议种些高粱玉米等管理简单的作物,而郑加林提议,要种就种水稻,复兴小站稻,把老祖宗留下的财富和手艺传承下去。

  有村干部当场提出异议,“水稻这么多年不种了,用水也没法保证,能行吗?”郑加林给大家做工作,还召开了村民大会,种水稻的想法获得了大多数村民的支持。

  最后,老郑找到镇领导,还立下了“军令状”。“我就跟领导说,如果马厂减河的水可以,就用河水,如果不行,就用两口机井的水,抽出来存在坑塘里,用来种稻子。”郑加林回忆。

  镇领导觉得郑加林的方案可行,支持他大胆试。他们准备先试种300亩,看看效果如何,以后再扩大种植面积。

  水稻已阔别家乡三十多年,村里的耕地一直种植其他作物,坑洼不平,而水稻对土地平整度要求极高,上下差10公分,插秧机就没法工作了。在筹备阶段,仅平整土地、挖沟渠和建泵站,村里就投入了160多万元。

  复种小站稻,村里的一些老人高兴了,他们是老稻农,对种水稻有一种情怀。他们来到村委会,说不给钱也要帮着干。育秧、插秧都是机械化作业,不再需要太多人工,老人们就说把日常的田间管理工作担起来。

  在全村的努力下,第一年的试验就成功了。2017年,种植的首批300亩小站稻喜获丰收,亩产1100多斤。村里把收获的稻米分给村民,大伙吃了连连点赞,都说尝到了小时候的味道。

  接下来的几年,会馆村扩大了种植面积,全村耕地除了绿化占地和其他规划用地外,能用的地全种上了,还把拆迁后宅基地复垦出七八十亩。

  给了郑加林和村民们底气的,是马厂减河水质的显著改善。市里坚决贯彻两山理念,铁腕治污,一些散乱污工厂关停了,最终受益的是老百姓。“就感觉从2017年开始,河里的水质是越来越好了!”郑加林感慨道。

  记者采访时,在会馆村,是一派忙碌和热火朝天的景象。60岁的村民程家来正在稻田里捞青苔,他从水中捞起一团团青苔,丢到田埂上。“这东西繁殖的快,不清理的话,会把秧苗闷死。”

  实际上,老人们不止情怀可敬,他们的经验和眼力也着实了得。仅仅除稗草这一项,就必须靠那些年岁更长的老人们。“这样的是稻子,这样的是稗子!”每到提稗子的季节,老人们就这样在田间指导工人。

  稗草是一种稻田里的杂草,在青苗阶段外观和水稻秧苗极其相似,一般人分不出来。如果不及时清除,就会和水稻抢营养,影响收成和稻米品质。郑加林坚持不用除草剂,而是人工拔除稗草,就是为了保证稻米的品质,他要让自家的稻米经得起检测。

  老人们还把上水(浇水)的活儿承担起来。每天凌晨2点,他们准时赶到,拉闸上水,在田间巡视,这一遍水浇下来,需要足足六个多小时。

  经验丰富的老人们发挥余热,年轻人在合作社里当起了会计和其他管理工作,如今的会馆村,正成为“大有作为”的大舞台。

  开荒种地,挖沟引渠,他们沿着先辈走过的路,让小站稻重现在马厂减河河畔,重现在小站稻的故乡。如今,全村小站稻种植面积有600多亩,年产稻米70余万斤。

  会馆村的稻米打出了名气,比市场上普通米价格高出一截。他们赢得了国内一些大公司的订单,每年出的米都被对方“全包圆”。刚收获就被抢购一空,甚至还没播种就拿到了市场订单,可以说,会馆村的小站稻,已经成了津南小站稻的一张名片。

  此外,由于本村土地有限,为了满足逐步扩大的市场需求,郑加林目前正酝酿“订单式生产”。把育好的秧苗交给外村的合作农户,农户负责管理,最后的稻米由会馆村收割、收购,保证稻米品质。

  小站镇党委委员杨涛告诉津云新闻记者,会馆村本来属于镇里已整合村庄中的一个,村书记和村民对村庄和土地有感情,复兴了小站稻,打造出了小站稻核心种植区,为全镇的小站稻复兴工作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头作用。

  据最新统计,仅小站镇一个镇,目前小站稻的种植面积就达到了万亩级别。而整个津南区,种植面积更是达到了5万多亩。

  一粒稻米,一片稻田,不只充实着粮食安全的“米袋子”,也正在带着会馆村“火出圈”。在市区镇各级各部门的支持下,会馆村近年来着力打造文旅项目,让这里成了稻香文化网红打卡地。

  2019年,郑加林就在考虑,怎么让村里的一二三产业齐头并进,在保护好耕地、搞好口粮生产的同时,让村庄靓起来,美起来,把游人吸引过来。

  为了让市民近距离欣赏稻田美景,在上级资金的支持下,会馆村架设了2200米的田间栈道。开辟了两方荷花池,建设了玻璃步道和观景台,开展了水系连通、路面硬化等工作。每到盛夏,满池娇艳,游人如醉,这里成了短视频拍摄爱好者的云集之地。最多的时候,小小的村庄,一天能涌入七八千人。
  市区一家幼儿园联系到会馆村,希望带孩子到村里来一次插秧体验游,郑加林爽快同意。他安排出一块稻田,由两位稻农带领着,孩子们穿着雨鞋,疯玩了一天,个个成了泥猴,充分释放了天性。后来,还有学生家长送来了锦旗,感谢他们为孩子们创造的单纯的快乐。

  郑加林还在酝酿着一些好点子,他说,下一步他们还将在稻田周边开辟观光“小火车”,还要让游客现场品尝新蒸的米饭、体验现场碾出的稻米。

  今年的天津市农民丰收节,主会场就将设在会馆村。郑加林表示,这是会馆村历史上的一件大事,他们在全力做好准备工作。目前,五十亩地的稻田画方案已经设计完成,土地已经整理完成,届时,在观景台旁,稻田画将进一步丰富会馆村的视觉元素。

  郑加林表示,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下,他们将在原有的基础上把小站稻做大做强,把稻耕文化和乡村旅游做出亮点,“市区镇给这么大的支持,我们有信心有能力把小站稻做起来!”

  津云新闻记者 陈庆璞

【【大国“粮”策】复兴小站稻,万亩良田“丰”景让村镇蝶变 】
  津南区小站镇会馆村,马厂减河南岸的一个小村庄。

  站在村庄小站稻核心种植区观景台上远眺,南侧是一望无际的稻田,新插的秧苗长势正旺,有农人在稻田里劳作,无人机正在进行植保作业。雅致的木栈道伸向稻田深处,不时有游客撑着伞漫步赏景。近处,两方荷花池里,荷叶正铺满水面,为盛夏的绽放积蓄力量。

  游人在栈道上游览

  会馆村本是一个拆迁村,支部书记郑加林带着两委班子和全村人,守护着村庄的土地,在市区镇的支持下,通过几年的努力,在撂荒地上复兴了小站稻。他们的稻米,品质上乘,供不应求,带动着当地小站稻种植蓬勃开展。“米袋子”鼓了,村庄变美了,一粒小小的稻米,正让这个津南小村实现华丽蝶变。

  复兴水稻 立下“军令状”

  马厂减河,自东向西穿过津南区小站镇。这条开凿于19世纪70年代的人工河,连通了南运河和海河。减河开通,兴利除弊,有了水源,屯兵和民众开垦出万顷稻田,小站稻逐步流传天下。马厂减河两岸的村庄人烟,也日渐稠密。

  会馆村,村名就来源于晚清时期屯田的驻军,当时这里正是驻军开会的地方。为纪念领导开凿马厂减河的将领周盛传兄弟,在会馆村还建了周公祠。

  会馆村的人都记得,他们小时候,马厂减河的水非常好,村民从河里挑水回家,用矾沉淀一下,就用来饮用和做饭。对会馆村来说,马厂减河就是地地道道的母亲河。

  村庄田地地势洼,马厂减河的闸门提起,水就自己流进稻田。丰富的泥沙和钙磷钾、有机质,和河水一同作用,常年累月,会馆村的耕地异常肥沃,种出的稻米香气四溢。

  生机勃勃的秧苗

  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推进,从1980年左右开始,马厂减河的水变少了,污染也日益严重,水质变差了,无法再用来种稻。如此,水稻就慢慢消失了,这一别就是三十多年。今年57岁的村支书郑加林正好赶上了那个种稻时代的“尾巴”。“我十几岁时,跟着母亲到地里插秧,那时候就是跟着玩……”他说。

  世易时移。2014年,会馆村开始拆迁,村民都搬到了镇上,住进了舒适宽敞的楼房,土地也全部流转给了当地政府。

  郑加林召集两委班子开会,把闲置耕地利用起来。有人建议种些高粱玉米等管理简单的作物,而郑加林提议,要种就种水稻,复兴小站稻,把老祖宗留下的财富和手艺传承下去。

  有村干部当场提出异议,“水稻这么多年不种了,用水也没法保证,能行吗?”郑加林给大家做工作,还召开了村民大会,种水稻的想法获得了大多数村民的支持。

  郑加林向记者介绍会馆村

  最后,老郑找到镇领导,还立下了“军令状”。“我就跟领导说,如果马厂减河的水可以,就用河水,如果不行,就用两口机井的水,抽出来存在坑塘里,用来种稻子。”郑加林回忆。

  镇领导觉得郑加林的方案可行,支持他大胆试。他们准备先试种300亩,看看效果如何,以后再扩大种植面积。

  全村上阵 一举成功

  说干就干,郑加林和大伙一起忙了起来。

  水稻已阔别家乡三十多年,村里的耕地一直种植其他作物,坑洼不平,而水稻对土地平整度要求极高,上下差10公分,插秧机就没法工作了。在筹备阶段,仅平整土地、挖沟渠和建泵站,村里就投入了160多万元。

  复种小站稻,村里的一些老人高兴了,他们是老稻农,对种水稻有一种情怀。他们来到村委会,说不给钱也要帮着干。育秧、插秧都是机械化作业,不再需要太多人工,老人们就说把日常的田间管理工作担起来。

  村民程家来在捞青苔

  在全村的努力下,第一年的试验就成功了。2017年,种植的首批300亩小站稻喜获丰收,亩产1100多斤。村里把收获的稻米分给村民,大伙吃了连连点赞,都说尝到了小时候的味道。

  接下来的几年,会馆村扩大了种植面积,全村耕地除了绿化占地和其他规划用地外,能用的地全种上了,还把拆迁后宅基地复垦出七八十亩。

  给了郑加林和村民们底气的,是马厂减河水质的显著改善。市里坚决贯彻两山理念,铁腕治污,一些散乱污工厂关停了,最终受益的是老百姓。“就感觉从2017年开始,河里的水质是越来越好了!”郑加林感慨道。

  记者采访时,在会馆村,是一派忙碌和热火朝天的景象。60岁的村民程家来正在稻田里捞青苔,他从水中捞起一团团青苔,丢到田埂上。“这东西繁殖的快,不清理的话,会把秧苗闷死。”

  实际上,老人们不止情怀可敬,他们的经验和眼力也着实了得。仅仅除稗草这一项,就必须靠那些年岁更长的老人们。“这样的是稻子,这样的是稗子!”每到提稗子的季节,老人们就这样在田间指导工人。

  稗草是一种稻田里的杂草,在青苗阶段外观和水稻秧苗极其相似,一般人分不出来。如果不及时清除,就会和水稻抢营养,影响收成和稻米品质。郑加林坚持不用除草剂,而是人工拔除稗草,就是为了保证稻米的品质,他要让自家的稻米经得起检测。

  老人们还把上水(浇水)的活儿承担起来。每天凌晨2点,他们准时赶到,拉闸上水,在田间巡视,这一遍水浇下来,需要足足六个多小时。

  经验丰富的老人们发挥余热,年轻人在合作社里当起了会计和其他管理工作,如今的会馆村,正成为“大有作为”的大舞台。

  小小一粒米 可做大文章

  开荒种地,挖沟引渠,他们沿着先辈走过的路,让小站稻重现在马厂减河河畔,重现在小站稻的故乡。如今,全村小站稻种植面积有600多亩,年产稻米70余万斤。

  植保无人机

  会馆村的稻米打出了名气,比市场上普通米价格高出一截。他们赢得了国内一些大公司的订单,每年出的米都被对方“全包圆”。刚收获就被抢购一空,甚至还没播种就拿到了市场订单,可以说,会馆村的小站稻,已经成了津南小站稻的一张名片。

  此外,由于本村土地有限,为了满足逐步扩大的市场需求,郑加林目前正酝酿“订单式生产”。把育好的秧苗交给外村的合作农户,农户负责管理,最后的稻米由会馆村收割、收购,保证稻米品质。

  小站镇党委委员杨涛告诉津云新闻记者,会馆村本来属于镇里已整合村庄中的一个,村书记和村民对村庄和土地有感情,复兴了小站稻,打造出了小站稻核心种植区,为全镇的小站稻复兴工作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头作用。

  据最新统计,仅小站镇一个镇,目前小站稻的种植面积就达到了万亩级别。而整个津南区,种植面积更是达到了5万多亩。

  一粒稻米,一片稻田,不只充实着粮食安全的“米袋子”,也正在带着会馆村“火出圈”。在市区镇各级各部门的支持下,会馆村近年来着力打造文旅项目,让这里成了稻香文化网红打卡地。

  2019年,郑加林就在考虑,怎么让村里的一二三产业齐头并进,在保护好耕地、搞好口粮生产的同时,让村庄靓起来,美起来,把游人吸引过来。

  荷塘和玻璃步道

  为了让市民近距离欣赏稻田美景,在上级资金的支持下,会馆村架设了2200米的田间栈道。开辟了两方荷花池,建设了玻璃步道和观景台,开展了水系连通、路面硬化等工作。每到盛夏,满池娇艳,游人如醉,这里成了短视频拍摄爱好者的云集之地。最多的时候,小小的村庄,一天能涌入七八千人。

  游人

  市区一家幼儿园联系到会馆村,希望带孩子到村里来一次插秧体验游,郑加林爽快同意。他安排出一块稻田,由两位稻农带领着,孩子们穿着雨鞋,疯玩了一天,个个成了泥猴,充分释放了天性。后来,还有学生家长送来了锦旗,感谢他们为孩子们创造的单纯的快乐。

  郑加林还在酝酿着一些好点子,他说,下一步他们还将在稻田周边开辟观光“小火车”,还要让游客现场品尝新蒸的米饭、体验现场碾出的稻米。

  今年的天津市农民丰收节,主会场就将设在会馆村。郑加林表示,这是会馆村历史上的一件大事,他们在全力做好准备工作。目前,五十亩地的稻田画方案已经设计完成,土地已经整理完成,届时,在观景台旁,稻田画将进一步丰富会馆村的视觉元素。

  稻田画设计效果图

  郑加林表示,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下,他们将在原有的基础上把小站稻做大做强,把稻耕文化和乡村旅游做出亮点,“市区镇给这么大的支持,我们有信心有能力把小站稻做起来!”

来源:津云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像这样的算法还有好几条,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总之,列维特根据这些算法,认定有高达5%的教师、在200多场考试中存在作弊行为,并向芝加哥教育部门提交了他认为的作弊
  •   在‮来她‬之前,顾若萧‮已就‬经为患者‮好做‬了冷疗,算‮将是‬难度‮大最‬的急诊的那部分‮成完‬了,接下来的‮务任‬算是‮松轻‬的。  在‮来她‬之前,顾
  • ■請求書の作成・輸出に必要な書類作成 ■送金業務 ■社外対応 └月1回、社労士や会計事務所に1ヶ月の請求書や支払い記録を整理して送ります。工作内容:■入出
  •   但你要是敢抬头挺胸、手握海碗约茶、信息迎风痛饮一番,桦甸约茶,宝应,思南,常州新茶,而碗里是茶,场子不是酒,如何找也不是粥,那就不能原谅你的粗豪了资源。
  • 经调查,该店家存在支付出租车司机回扣招揽客人、未与消费者充分沟通即匆忙配菜下单、部分海鲜经烹饪后份量略少等问题。 经调查,该店家存在支付出租车司机回扣招揽
  • (没有看不起哪个职业的意思,大家都是努力生活的打工人,加油,Happy Chinese New Year)忍不住多说一句,还拿无绯闻作为能吹的一条,我都不知道该
  • [心] ​​​ ​​​ ​​​ #活动预告# 取经就是修心(下)| 共读Moment·阅经典 Vol.5(12月25日)本期“阅经典”我们迎来了《西游记》
  • 在无数个夜里 我反复在想我是继续和你这样保持联络还是当机立断彻底分开呢我没办法去忽视我们每个日夜的问候 也确实动了感情甚至我在想未来的日子都想要你在 但是我也没
  • 请记得 我很认真的爱过你,我尽力了,很遗憾失去了你,是我没有本事,让你觉得很累……做不到你想要的样子,我会迈过这道坎,放下如今的执着和不舍,错了就是错了,感谢相
  • 我已经太久没有看到新鲜太子了!犯登瘾了,今天是犯登瘾犯的最重的一次……儿……我再看不到太子真的要发疯了……就让我见见太子吧!
  • ——《野草.序》12.中国各处是壁,然而无形,像“鬼打墙”一般,使你随时能“碰”能打这墙的,能碰而不感到痛苦的,是胜利者。——《南腔北调集•世故三昧》7.中国人
  • 【 #續約# 】#光芒#:▪後援右投 Pete Fairbanks(29 歲)上季成績:0-0、防禦率 1.13、8 救援 & 3A & 新人聯
  • 谷子昨天的生长日记:因为父母朋友,我是幸福的,幸福的事,知道爸妈在以他们的方式爱我,发现身边朋友一直是我的朋友,她们年复一年在我的身边,不可否认的,我依赖着她们
  • 睡觉了,困成旺财了[doge][doge][二哈]给大家分享一个城堡,嘻嘻~周日母亲节,请老娘老爹长安大戏院看戏,《三娘教子》甚是应景儿。《甄嬛传》可以说是最火
  • 沒有雨   / “我醉時寫詩,醒時喝酒。” 想不到說些什麼的夜晚裡,總是會回看一些過去的日記和相機。見不到什麼的新年裡,不願每晚早早睡去。 直到今天看到
  • 玩了上千局得法师,终究比不上一个会撒娇得辅助我不希望我得貂蝉有多厉害只希望我是一个有 ?? “花落花残,我也不在了.”我们得故事不长不短,皆是救赎,从未开
  • 会修的人,成佛快;不会学的人,这一生永远不会成就,那依旧造业,还是三途苦报。”人们总是不满足于已有的事物,而去强求还不属于自己的事物,而这是没有尽头的。
  • #杨洋#这是里约奥运会首位中国火炬手【人民日报与联合制作】的70周年微电影【唯1⃣️领衔主演】,唯☝️一个解锁十三刊准满贯的90生手握【四奢代言】【首位】3⃣️
  • #任嘉伦[超话]# ﹌◌ℒℴvℯ ℴ⁴¹¹ 任嘉伦 ◌﹌有一天你会遇到一个彩虹般绚烂的人,之后你就会发现,其他人都只是匆匆浮云而已。✨ @任嘉伦Allen✨|
  • 这两天便便正常后奶量一下猛增到170-180每顿,又担心吃太多会不会给撑到,这几天母乳不太够了这个点喂完奶在狂搜混合喂养要不要早点加辅食新手小苏,在科学喂养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