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饮汤

【组成】白术12、干姜15、桂枝尖6、炙甘草6、茯苓片6生白芍6、橘红4、川厚朴4

【作用与功效】健脾通阳行气。

【主治适应症】饮邪停于胃口为满闷,溢于膈上为短气,渍满肺窍为喘促,滞腻咽喉为咳吐黏涎。甚或阴霾布满上焦,心肺之阳不能畅舒,转郁而作热。或阴气逼阳外出为身热,迫阳气上浮为耳聋。

【方解与方论】本证因心脾阳虚,痰饮内停所致,故用茯苓、白术、甘草健脾消饮,桂枝通阳利水,干姜温中运脾,助桂枝温阳化气,厚朴、陈皮理气通阳,降逆止咳。

张锡纯曰:方中用桂枝、干姜,以助心肺之阳,而宣通之。白术、茯苓、甘草,以理脾胃之湿,而淡渗之。用厚朴者……欲借温通之性,使胃中阳通气降,运水谷速于下行也。用橘红者,助白术、茯苓、甘草以利痰饮也。至白芍,若取其苦平之性,可防热药之上偕,若取其酸敛之性,可制虚火之浮游。且药之热者,宜于脾胃,恐不宜于肝胆,又取其凉润之性,善滋肝胆之阴,即预防肝胆之热也。况其善利小便,小便利而痰饮自减乎。

【医案精选】
1.包裹性胸腔积液王某,女,50岁。右侧胸闷压气1年余,经胸部拍片诊为“包裹性胸腔积液”。曾多次在胸部B超定位下穿刺排液,并静滴抗生素抗感染,但效果不佳,积液不减。遂请中医治疗。余查其舌质淡,边有齿痕,舌苔白腻,脉沉细弱,胸闷,心悸气短,卧懒言,纳呆。考虑证属心肺阳虚、脾失健运、饮停胸胁。治当温阳利水、健脾益肺,遂投理饮汤:白术12g,干姜15g,桂枝6g,炙甘草6g,茯苓15g,生杭芍6g,橘红12g,川厚朴12g,生黄芪15g。水煎服,1剂/天,10剂为1疗程。服药2个疗程后病人胸闷明显减轻,饮食增加。又服10剂,胸闷基本消失,仅在活动后略感胸闷,继进10剂,诸症悉除,胸片示包裹性胸腔积液吸收。[郑强.理饮汤治愈顽固性包裹性胸腔积液1例.时珍国医国药,2001,12(2):146]。

2.喘证一妇人,年四十许。胸中常觉满闷发热,或旬日,或浃辰之间,必大喘一两日。医者用清火理气之药,初服稍效,久服转增剧。后愚诊视,脉沉细几不可见。病家问系何病因?愚曰:此乃心肺阳虚,不能宣通脾胃,以致多生痰饮也。人之脾胃属土,若地舆然。心肺居临其上,正当太阳部位,其阳气宣通,若日丽中天暖光下照。而胃中所纳水谷,实借其阳气宣通之力,以运化精微而生气血,传送渣滓而为二便。清升浊降,痰饮何由而生?惟心肺阳虚,不能如离照当空,脾胃即不能借其宣通之力,以运化传送,于是饮食停滞胃口,若大雨之后,阴雾连旬,遍地污淖,不能干渗,则痰饮生矣。痰饮既生,日积月累,郁满上焦则作闷,渍满肺窍则作喘,阻遏心肺阳气,不能四布则作热。医者不识病源,犹用凉药清之,勿怪其久而增剧也。遂为制此汤,服之一剂,心中热去,数剂后转觉凉甚。遂去白芍,连服二十余剂,胸次豁然,喘不再发。(《医学衷中参西录》)

3.咳嗽马某,女,40岁,身体较胖,但饮食少进,稍食肥甘,则觉胸口满闷,更添黎明泄泻,神疲乏力,腹胀,脉沉细,苔白膩有齿痕。胖人多湿,湿邪弥漫,阻碍阳气,故有是证。投理饮汤去白芍倍桂枝、厚朴,再加莪术15g,3剂,服后能进饮食,腹胀己减。二诊再加白蔻仁(后下)6g,5剂后,腹胀、胸闷消失,饮食多进。三诊时又加黄芪15g,服5剂后再诊诉饮食大进,精神饱满,胸闷未作,泄泻未发,余证若失。遂理饮汤原方加黄芪15g,莪术15g,5剂,以巩固疗效,嘱其注意生活调摄。[韩金虎.理饮汤临床应用体会.甘肃中医,2002,15(2):53]。

4.慢性浅表性胃炎惠某某,男,56岁。1988年12月7日初诊。素有胃痛病史10年有余。半月前因受寒,胃痛复发,阵发性加剧,时泛吐清水,胸膈满闷,不欲食,呃逆,反酸,曾经市某院诊治,口服附子理中丸、香砂养胃丸、珍珠胃安丸等无效而来诊。胃镜检查确诊为慢性浅表性胃炎。刻诊:舌淡体胖有齿痕,舌下脉络淡紫略长,苔薄黄多津,脉沉弦。剑突下压痛明显。证属脾胃虚寒兼有热象,治以理饮汤加味:茯苓、蒲公英、白术各15g,炙甘草、干姜、桂枝、川贝、木香各6g,麦芽12g,橘红、白芍各9g,厚朴3g。嘱其禁烟酒,勿食辛辣、生冷。服上方5剂,疼痛满闷顿减,续服10剂,诸症悉除,已如常人,嘱其再服10剂,以巩固疗效,胃镜复查基本正常。1年后随访未再复发。[李振中,丁淑琴.慢性浅表性胃炎41例.河南中医,1991,(4):29]

5.颜韩某,年四十有四,偶得奇疾。卧则常常发搐,旋发旋止,如发寒战之状,一呼吸之间即愈。即不发搐时,人偶以手抚之,又辄应手而发。自治不效,广求他医治疗皆不效。留连半载,病势浸增。后愚诊视,脉甚弦细。询其饮食甚少,知系心肺脾胃阳分虚惫,不能运化精微,以生气血。血虚不能荣筋,气虚不能充体,故发搐也。必发于卧时者,卧则气不顺也。人抚之而辄发者,气虚则畏人按也。授以理饮汤方,数剂,饮食加多,搐亦见愈。二十剂后,病不再发。(《医学衷中参西录》)

【临床应用】
1.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有效率75.71%。药用:生黄芪60g,白术12g,干姜12g,桂枝12g,茯苓20g,白芍15g,橘红5g,厚朴9g,炙甘草6g。乏力等气虚征象明显者加人参10g;舌质瘀黯或有瘀斑等血瘀征象明显者加当归15g,地龙12g;痰浊壅盛者加半夏15g,车前子15g;水肿明显者加车前子20g,葶苈子12g;略痰黄黏、舌红苔黄者去干姜、桂枝加黄芩20g,瓜蒌15g,芦根20g;大便质稀、次数增加者去厚朴。15天为1个疗程。[于金源,刘铭珍.孙氏理饮汤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70例临床观察.中国中医药科技,2000,16(1):71-72]。

2.脾胃虚寒型慢性浅表性胃炎有效率92.68%。药用:茯苓15g,白术12g,橘红、白芍各9g,炙甘草、干姜、桂枝各6g,厚朴3g,蒲公英15g,麦芽12g。加减:反酸加川贝6g,乌贼骨9g,腹胀加木香6g,恶心欲呕加法半夏9g。1个月为1个疗程。[李振中,丁淑琴.慢性浅表性胃炎41例.河南中医,1991,(4):29]。

【临证提要】理饮汤由《伤寒论》苓桂术甘汤加干姜、厚朴、陈皮、白芍而成,具有通阳化饮之功,用于痰饮咳喘、胀满、气短等,以及今之胸膜炎、肺心病、慢性浅表性胃炎等。痰饮为患病状较多,非局限于胸膈,故本方张锡纯也用于震颤的治疗。

临床使用本方时当抓三个要点:一是咳吐稀痰涎沫;二是舌淡苔白,三是弦迟细弱者。若气虚较重,可适当加入补气之品,张锡纯曰:“服数剂后,饮虽开通,而气分若不足者,酌加生黄芪数钱。”临证可使用生黄芪30g,补气升阳有助于水饮消散。此外,寒痹不通而痛者,加瓜蒌薤白温阳化饮通痹;气阴两伤,舌淡少苔或干裂,加百合、玉竹。

蔓荆子
【别名】
蔓荆实(《本经》),荆子(《本草经集注》),万荆子(《浙江中药手册》),蔓青子(《中药材手册》)。
【性味归经】
性味苦辛,凉。
①《本经》:"味苦,微寒。"
②《珍珠囊》:"苦,辛。"
归经入肝、胃、膀胱经。
①《汤液本草》:"太阳经药。"
②《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肝经。"
③《本草经疏》:"入足太阳、厥阴,兼入足阳明经。"
【功能主治】
疏散风热,清利头目。治风热感冒,正、偏头痛,齿痛,赤眼,目睛内痛,昏暗多泪,湿痹拘挛。"
①《本经》:"主筋骨间寒热,湿痹拘挛,明目,坚齿,利九窍,去白虫。"
②《本草经集注》:"主发秃落。"
③《别录》:"去长虫,主风头痛,脑鸣,目泪出;益气,令人光泽脂致。"
④《药性论》:"治贼风,能长髭发。"
⑤《日华子本草》:"利关节,治赤眼,痫疾。"
⑥《珍珠囊》:"凉诸经血,止头痛,主目睛内痛。"
⑦王好古:"搜肝风。"
⑧《医林纂要》:"散热,祛风,兼能燥湿。"
⑨《广西中药志》:"治胃痛。"
⑩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疏风散热,平肝止痛。治感冒发热,眼痛眩晕,风湿筋骨痛,消化不良,肠炎腹泻,跌打肿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2~3钱;浸酒或入丸、散。外用:捣敷。
【注意】
血虚有火之头痛目眩及胃虚者慎服。
①《本草经集注》:"恶乌头、石膏。"
②《医学启源》:"胃虚人不可服,恐生痰。"
③《本草经疏》:"头目痛不因风邪,而由于血虚有火者忌之。"
④《本草汇言》:"痿痹拘挛不由风湿之邪,而由于阳虚血涸筋衰者勿用也;寒疝脚气不由阴湿外感,而由于肝脾羸败者亦勿用也。"
【相关论述】
1.《本草纲目》:蔓荆实,气轻味辛,体轻而浮,上行而散,故所主者皆头面风虚之症。
2.《本草经疏》:蔓荆实,'神农'味苦,微寒,无毒;《别录》味辛,平温。察其功用,应是苦温辛散之性,而寒则甚少也。气清味薄,浮而升,阳也。其主筋骨间寒热,湿痹拘挛,风头痛、脑鸣、目泪出者,盖以六淫之邪,风则伤筋,寒则伤骨,而为寒热,甚则或成湿痹,或为拘挛;又足太阳之脉,夹背循项、而络于脑,目为厥阴开窍之位,邪伤二经,则头痛、脑鸣、目泪出。此药味辛气温,入二脏而散风寒之邪,则诸证悉除矣。邪去则九窍自通,痹散则光泽脂致。其主坚齿者,齿虽属肾,而床属阳明,阳明客风热,则上攻牙齿,为动摇肿痛,散阳明之风热,则齿自坚矣。去白虫、长虫者,假其苦辛之味耳。
3.《本草汇言》:蔓荆子,主头面诸风疾之药也。前古主通利九窍,活利关节,明目坚齿,祛除风寒风热之邪。其辛温轻散,浮而上行,故所主头面虚风诸证。推其通九窍,利关节而言,故后世治湿痹拘挛,寒疝脚气,入汤散中,屡用奏效,又不拘于头面上部也。
4.《药品化义》:蔓荆子,能疏风、凉血、利窍,凡太阳头痛,及偏头风、脑鸣、目泪、目昏,皆血热风淫所致,以此凉之,取其气薄主升,佐神效黄芪汤,疏消障翳,使目复光,为肝经胜药。
5.《本草新编》:蔓荆子,佐补中药以治头痛最效, 因其体轻力薄,藉之易于上升也,倘单恃一味,欲取胜于俄顷,则不能。
6.张寿颐:凡草木之子,多坚实沉重,性皆下行,蔓荆之实,虽不甚重,然其性必降,《本经》谓主治筋骨间寒热,湿痹拘挛,明目、坚齿、利九窍,固皆清泄降火之功用。《别录》虽加以辛字,而主治风头痛,脑鸣、目泪出,仍是内风升腾之病,用以清降,断非疏散外风之品。《日华子》谓治赤目; 张洁古谓治头沉昏闷,止目睛内痛;王海藏谓搜肝风;皆是患风降火,其义甚明。独甄权谓治贼风;洁古又谓治太阳头痛,散风邪;则误作疏散之药,绝非《本经》、《别录》真旨。盖内风、外风,治法含浑,久为汉、魏以来通病,甄权等此说,实属误认,奈何濒湖《纲目》,亦谓其气清味辛,体轻而浮,上行而散,竞以甄权等之误说,反加附会而为之证实。近三百年,更无人能知蔓荆子之真实功用矣。然濒湖亦谓所主者皆头面风虚之证,则试问风而属虚,岂有再用浮散主治之理《千金方》以一味蔓荆子为末,浸酒服,治头风作痛,亦是内风,非祛散外风之法,其用酒者乃借酒力引之上行,使药力达于头脑之意。轻用一钱五分,重用可至三、四钱。

7.《本经》:主筋骨间寒热,湿痹拘挛,明目,坚齿,利九窍,去白虫。
8.《本草经集注》:主发秃落。
9.《别录》:去长虫,主风头痛,脑鸣,目泪出;益气,令人光泽脂致。
10.《药性论》:治贼风,能长髭发。
11.《日华子本草》:利关节,治赤眼,痫疾。
12.《珍珠囊》:凉诸经血,止头痛,主目睛内痛。
13.王好古:搜肝风。
14.《医林纂要》:散热,祛风,兼能燥湿。
15.《广西中药志》:治胃痛。
16.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疏风散热,平肝止痛。治感冒发热,眼病眩晕,风湿筋骨痛,消化不良,肠炎腹泻,跌打肿痛。

民国中医界泰斗张锡纯则用药经验总结 转载
一唐老军医

张锡纯,字寿甫(1860~1933),河北盐山人。以济世活人为宏愿,遂广求方书,孜孜研究有年,自是临证几无虚日。晚年悬壶于天津,术精验宏,极著盛誉。张氏治学极为严谨,每以“学问之道,贵与年进”而自强不息。临床家所凭借者,方药也。故张氏“不惜脑力心血,以精研药性于居恒,更审机察变于临证”。在药物学的认识和研究上多有独到见解,而且非常可贵的是,他对药物的性味和功效的认识,非常重视实践体察和实际经验,或取法于先哲,或博采于民间,或体验于自己的亲身实践,如对甘遂、巴豆等药性峻猛之药,皆亲口尝验以试其毒性。

1生石膏佐芍药,可解阳明之热。石膏性寒而能散,芍药味苦寒,且能通利小便,治腹疼,故石膏佐芍药更宜于治疗热痢。

2生石膏佐薄荷,治牙痛有内热者。

3 石膏配蝉蜕,用于温病气分有热。

4 石膏、半夏、麦冬并用,能滋阴而不恋邪。麦冬能滋阴,但又能导致留邪不散。若与生石膏、半夏合并使用,则无此忌,诚以生石膏能散邪,半夏能化滞也。

5 生石膏、三七、蒲黄并用,治阑尾炎。

6 生石膏、龙骨、山萸肉配伍,可用于伤寒、温病之热实而脉虚、心中怔忡、精神躁扰者。

7 赭石与石膏并用,最善通热结之大便。且又用治肝气、肝火相并上冲引起胃气上逆之呕吐。盖用石膏能清阳明大热,用赭石善平上逆之冲气故也。

8 赭石能降胃以止吐衄。然胃之所以不降,有因热者,宜佐以瓜蒌仁、白芍;其热而兼虚者,可佐以人参;有因凉者,一可佐以干姜、白芍(因凉犹用白芍者,防干姜之热侵肝胆);其凉而兼虚者,可佐以白术;有因下焦虚损,冲气不摄而上冲,胃气不降者,宜以山药、芡实佐之;有因胃气不降,致胃中血管破裂,其证久不愈者,宜以龙骨、牡蛎、三七诸药佐之。

9 人参配赭石,人参可以救气分之脱,但有助气上升之弊,与赭石并用,方能引气归原,更能引人参补益之力下行。且参、赭并用,不但能纳气归原,设于逆气上干,填塞胸臆,或兼呕吐,其证上盛下虚者,皆可以参、赭并用而治之。又参、赭并用,其补益之力直达涌泉,能导引肺气归肾。且能助心气下降。又人参配赭石,可使人参之补力专于下达,故治吐衄方中凡用参者,必重用赭石以辅之。二药配伍,又用于火不归原等证。

10人参、当归得赭石则力能下行,有催生、开交骨之功。且当归与赭石同用,其滑润之力愈增。

11 赭石、牛膝与黄芪并用,能监制黄芪上升之性,而防止血之上升,用于脑充血证。

12 苁蓉、当归与赭石并用,润便通结甚效。

13 赭石、芒硝并用,能降逆、止吐、通便、下痰涎。又常用于癫狂。

14 赭石与山药并用,能和胃、降胃,义同于半夏秫米汤而力实优之。

15 赭石、干姜佐甘遂,使药力下趋。甘遂去燥结,力甚猛悍,以攻决为用,能下行,亦能上达,若无以驾驭,服后常致吐泻交作,因而气机不能下行,转而上逆,未得施其攻决之力,既而吐出。故以赭石之镇逆、干姜之降逆协力下行,以参赞甘遂成功也。

16 赭石、麦芽并用,降胃升肝。

17赭石、黄芩、瓜蒌仁、三七配伍,功近仲景大黄黄连泻心汤,而较之缓和。

18 赭石、磁石二者同用,相得益彰,能维系元气,入于补药之中,使补益之力直趋下焦,以治上盛下虚之证。

19 赭石、滑石并用,治吐衄之因热者甚效。

20 滑石、茅根配伍,治温病肺胃有热伴津伤证。

21 滑石与土狗并用,可通利小便而消水肿。用治内蕴湿热,周身漫肿,心腹膨胀,小便不利者。

22 白芍善利小便,阿胶能滑大便,二药并用又大能滋补真阴,而用治阴虚,小便不利,水肿之证。

23 白芍、牛蒡子同用,以泻寒火之凝结。其中白芍善利小便,自小便以泻寒火之凝结;牛蒡子能通大便,自大便以泻寒火之凝结。

24 芍药、干姜、生姜同用,治因凉而胃气不降所致的吐衄。用芍药以防干姜之热力入肝,肝为藏血之脏,得芍药之凉润以养之,则宁谧收敛,而血不妄行。芍药与生姜同用,且能和营卫,调经络,引血循经,使周身之气化流通。

25 芍药与附子并用,能收敛元阳,归根于阴,且能分利小便而疗泄泻。

26 芍药配熟地。芍药善利小便,故能行熟地之腻。再加龟板、地肤子,主治阴虚之小便不利。

27 熟地、茯苓,能止下焦不固之滑泻。

28 熟地与茅根同煎,治平素阴虚,以致小便不利,积成水肿者。

29 熟地佐炒薏苡仁,治劳疾咳嗽。熟地以其大滋真阴,恐其多用泥胃,故佐以薏苡仁,健胃利湿,以行熟地之滞。

30 生地黄与竹茹配伍,可凉血、止血,盖生地黄有凉血之力,虽能止血,然恐止后血瘀经络,致生他病,辅以竹茹宣通、消瘀,且其性亦能凉血、止血,是以有益无弊也。

31 生地、硼砂并用,治咽喉肿痛。

32 玄参与柏子仁、枸杞并用,治肝肾虚而生热,视物不了了者,恒有捷效。

33 山药、牛蒡子并用,大能止嗽定喘,以成安肺之功。

34 山药、薏苡仁并用,皆为清补脾肺之药。然单用山药,久则失于黏腻;单用薏苡仁,久则失于淡渗。唯等分并用,乃可久服无弊。若再合以甘凉润肺健脾之柿霜,可用治脾肺阴亏、饮食懒进、虚热劳嗽,并治一切阴虚之证。

35 山药佐附子,可于补阴之中扶阳。若再与苦降之芍药同用,自能引浮越之元阳下归其宅,故可用于大病后阴阳不相维系,阳欲上脱之证。

36 山药与滑石同用,一利小便,一固大便,一滋阴以退虚热,一泻火以除实热,泻热补虚,一举两得。故可用治上焦有燥热而下焦滑泄之证。更可合芍药甘草汤同用。盖芍药甘草复真阴,补益气化之虚损。而芍药又善滋肝肾以利小便,甘草又善调脾胃以固大便,是可汇集一方,故治阴虚滑泄之证,功效卓著。

37 山药、滑石、甘草同用,治暑湿泄泻。滑石、甘草能清阴虚之热。又重用山药之大滋真阴、大固元气以赞之。真阴足则小便自利,元气固则泄泻自止。山药、甘草能逗留滑石,不至速于淡渗,使其清凉之性,得以转输而宜于治暑。

38 山药、车前子同用,治阴虚小便不利、大便滑泻,兼治虚劳有痰作嗽。盖山药能固大便,而阴虚小便不利者服之,又能利小便。车前子能利小便,而性兼滋阴,可为补肾药之佐使,又能助山药以止大便。二药同用做粥服之,大能留恋肠胃。

39 半夏配山药,以止呕吐。半夏为降胃安冲之主药,山药在上大能补肺生津,则多用半夏,不虑其燥;在下大能补肾敛冲,则冲气得养,自安其位。且与半夏皆无药味,故用于呕吐甚剧、不能服药者尤宜。二者配伍为粥,食粥则借其黏稠留滞之力,可以略存胃腑,以待药力之施行。若上焦有热者伍柿霜、凉者伍干姜。

40 山药配酸石榴,可宁嗽定喘。

41 山药、水蛭并用。山药饶有补益之力,水蛭善通瘀。水蛭稍有刺激性,屡服恐于胃不宜,用山药能防其开破伤正,且又善于调胃腑。

42 怀山药配鸡内金,久服治虚劳。

43 怀山药、山楂、鸡内金、蔗糖配伍,功似大黄虫丸而补虚化瘀。

44 白术、鸡内金,治脾虚生痰。白术补脾胃,然土性壅滞,故白术多服久服,亦有壅滞之弊,有鸡内金之善消瘀积者以佐之,则补益与宣通并用。又能开胃增食,久服可消融腹中积聚。

45 炒白术、鸡内金、天冬、山楂配伍,以治癥瘕坚结及月事不通。

46 生鸡内金、生于术、鲜茅根、生姜并用,治水臌、气臌并病。茅根善利水,又善理气,故能佐鸡内金以奏殊功。加生姜,恐鲜茅根性微寒,且其味辛,能理气,其皮又善利水。

47 鸡内金与生酒曲并用,可消积,治胃脘有硬物堵塞。

48 鸡内金与芡实并用,治老人气虚痰盛。鸡内金能补脾胃、化饮食、消积滞,芡实大能敛冲固气,统摄下焦气化。脾胃强健,痰涎自除。

49 黄芪配知母,可退虚热。黄芪温升补气,知母寒润滋阴,二药并用,大具阳升阴应,云行雨施之妙。劳瘵者多损肾,黄芪能大补肺气,以益肾水之源,使气旺自能生水,而知母又大能滋肺中津液,俾阴阳不至偏胜,即肺脏调和而生水之功益善也。然遇阴虚、热甚者,又必须加生地黄同服。又黄芪佐知母,补气而不热。黄芪既善补气,又善升气,唯其性稍热,故以知母之凉润者济之。若用黄芪补气之方,恐其有热不受者,恒辅以知母。

50 黄芪与桑寄生并用,为填补大气之要药。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目前,两名学生教官已向参训学生公开诚恳道歉,学校已停止其教官资格,并将依纪依规严肃处理。目前,两名学生教官已向参训学生公开诚恳道歉,学校已停止其教官资格,并将依
  • 突然看到备忘录里记录了一半的梦当时好像因为什么原因中断了记录记不清后来发生了什么了只记得蛮开心的[熊猫]梦里的张艺兴拥有我朋友的某些性格和行为很神奇哎梦很神奇,
  • 当我第一次到华明小学时,有热心的小朋友帮我搬行李[鲜花][鲜花][鲜花],我还记得开学典礼时,有的小朋友因为不熟悉新环境而流着沉默的眼泪,说实话我都慌了,不知道
  • 办公室设计的层次感:看这篇就够啦 1、形与色的层次感层次感对于办公室装饰设计之中‌‌的形与色是十分关键的。例如,办公室装修设计精致的照片墙和零星的照片发生了一道
  • 但身弱以丙火印星为用神,会在婚姻好的年份里引导官星顺利进入婚姻宫,让日主与中意的男人结婚。2022年壬寅年,2023年癸卯年,流年壬癸水与寅卯木忌神增加日主婚姻
  • 然后那天晚上跟网友分享这些故事,差不多到凌晨我才睡,但是第2天早上,我听见家里有人走来走去的声音,因为我们家是2房2厅,我爸妈和我哥睡两间房,我就睡在客厅那边的
  • 做人要优等,做事要完美,你不夸赞竖大拇指,还经常揭他的短,也许你是真心盼他好,更上一层楼,怀揣造星幻想把他变成一枚王子的愿,可他浅浅的理解力,却局限在你是嫌弃他
  • 【#韩国将猴痘列为乙类传染病#,感染者需隔离】#韩国猴痘感染者需隔离#据韩国《朝鲜日报》报道,韩国疾病管理厅5月31日表示,由于全球范围报告人感染猴痘病例数持续
  •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院长孙周勇这样评论考古工作者手中的手铲:一把手铲连通古今,把春秋代序的细节延伸至远古蛮荒,使王朝更替的真实生动触手可及,将文明发展的历史娓娓道来
  • 截至9月28日24时,据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现有确诊病例949例(其中重症病例5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90521例,累计死亡病例46
  • #疫情速报# 【#广西北海:海城区新增多处疫情防控高、中风险区#】“海城发布”微信公众号消息,北海市海城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通告,根据当前海城区疫情防
  •  以下是一款部件比较重,利用蜂窝板内材满足了客户需求的案例温度对塑料件的影响       富事达塑业具有60多年的注塑加工经验,并不断紧跟物流业发展趋势,公司,
  • 在我最痛苦最无助最黑暗的时候买下了这张小野丽莎的门票,给自己一个念想,等到看这场演出的时候,一切都应该已经变好了吧。写文字的时候是松的,写完了,心下也松了,空的
  • 记得小时候看过歼十出击之后一直想着亲眼看下歼十,现在歼10C都是可以公开展示了;还没到会场就远远看见胖妞,是真的大;可惜的是j16和j20都是展示完直接飞走了,
  • 57继续大胆放心的追吧她从没有黑料他永远让我们放心来自大一莎粉的爱[打call][泪]#济南租房[超话]# 济南牛旺庄小区转租,900一个月。我今天做眼睛复查鼻
  • 6月24日-6月26日;7月1日-7月3日 17:00-24:00(23:30停止入场)#银盐市集#✧ ʜᴀ͟ᴘ͟ᴘ͟ʏ ᴇᴠᴇʀʏᴅᴀʏ̆̈✨一声啼哭 便是生
  • 加工安全要求玻璃部件的外露边应进行边部处理(不应有对人体划伤的缺陷),其中钢化玻璃与半钢化玻璃及其夹层玻璃外露部件爆边应满足以下要求:每片玻璃部件每米边长上允许
  • 希望有更多的朋友为了这个车站而来~当然了,再顺带去参观世界文化遗产平等院,宇治上神社,世界上第一部长篇小说源氏物语的博物馆,品尝正宗的宇治抹茶等等。之前有很多朋
  • 让男孩子迥殊恋慕的温顺爱情案牍01.若是履历世事,使你身心疲劳,那我们就去看海,看日出日落,你挑选做我的好汉,我会珍爱好你内心的小男孩,大笨伯02.我会陪你良久
  • #楚苏王道[超话]#最近超话来了很多新人 首先欢迎新朋友们[送花花][送花花] 其次新朋友加入超话先看一下置顶公告 重要的一点是楚苏超话里专注楚苏哦(没有当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