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宗

来源:登封市人民政府  时间:2010-12-09 11:28:00  

中国佛教宗派。因创始人智顗常住浙江天台山而得名。其教义主要依据《妙法莲华经》,故亦也称法华宗。史略天台宗学统自称是龙树、慧文、慧思、智顗、灌顶、智威、玄朗、湛然九祖相承。该宗思想,虽肇于龙树,实则启蒙于北齐慧文。他从《大智度论》卷二十七关于解释《大品》“道种智”、“一切智”和“一切种智”之文,悟解到三智“一心中得”的道理,又结合《中论·观四谛品》的三是偈:“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确立了一心中观空、观假、观中的“一心三观”理论。慧思继承此说,并结合《妙法莲华经》要义,又阐发“诸法实相”之说,慧思兼重定慧,实为以后天台宗止观双修的起缘。后慧思传智顗,智顗再发挥,终于形成以“一念三千”和“三谛圆融”为中心思想的独立学派。智顗一本师传的宗旨,教观总持,解行并进,一变当时南义北禅的佛教学风。著作主要有《法华玄义》、《法华文句》、《摩诃止观》,世称天台三大部。弟子灌顶得其真传,作《涅槃玄义》和《涅槃经疏》,很有发挥。灌顶以后,四传到湛然,以中兴天台宗为已任,对天台三大部都有翔实注解,发挥三谛圆融的义理。又针对华严宗、法相宗和禅宗,写了《金刚錍》、《法华五百问论》和《止观义例》等著作,提出了无情有性的观点,虽不免门户之见,但对天台宗以后的发展有很大影响。湛然的弟子有道邃、行满等。经过会昌禁佛和五代之乱,典籍湮没殆尽,遂一蹶不振。道邃下五传弟子义寂,通过吴越王钱俶遣使到高丽、日本访求天台宗典籍,高丽派谛观送来教典等,才使该宗学说得以延续和发展。义寂的再传弟子知礼,因受同学之请,撰《释难扶宗记》,驳同门另一僧人晤恩等以《金光明经玄义》广本为伪作而引起了一场历时七年的山家、山外之争。争论的焦点是:真心观还是妄心观,色法具否三千等问题。山家主张妄心观与色心共具三千;山外相反,主张真心观,色法不具三千。山外的主张有些接近华严宗的教观,被山家斥为不纯,不久即衰。这次争论记载在《四明十义书》中。天台宗在元、明两代式微。明末有智旭自“私淑台宗”,著《法华会义》等多种,对天台教观颇有发挥。晚近有谛闲著《大乘止观述记》等十余种。经典与判教以《妙法莲华经》为宗旨,《大智度论》作指南,《大般涅槃经》为扶疏,《大般若经》为观法。智顗的天台三大部,是该宗的根本典籍。智顗判佛一代说法为五时八教。五时即华严时、阿含时、方等时、般若时、法华涅槃时。这是根据《大般涅槃经》中从牛出乳、从乳出酪,次第而出生酥、熟酥、醍醐五味的譬喻而立的。乳譬第一华严时,说《华严经》;酪譬第二鹿苑时,说“阿含经”;生酥喻第三方等时,说《大方等大集经》、《宝积经》、《维摩经》、《楞伽经》、《胜鬘经》等;熟酥喻第四般若时,说《般若经》;醍醐喻第五法华涅槃时,说《妙法莲华经》、《大般涅槃经》。这是佛陀在不同时机、对不同听众分五个阶段说出的五类不同教法,叫“别义五时”。又佛陀宣说教法,并非按五大类绝对分界,而是将华严的义理分散在各个时教,如在鹿苑时里,就间说到无相教法等,表明各时相互融通,谓之“通义五时”。从佛陀教法的方式方面判为化仪四教,从其内容方面判为化法四教,合称八教。化仪四教为顿、秘密、不定。配合五时,佛陀对具有高深教理知识的众生说《华严经》,令其顿悟究竟教理,为顿;佛陀对教理知识较差的众生渐次说《阿含经》(鹿苑时)、《大方等大集经》、《大般若经》,使其由浅入深,转小向大,渐次深悟教理,为渐;在顿、渐中都有秘密和不定二教,秘密与不定只是显与隐的区别,同席听讲,各自悟解的教理浅深不同,或顿或渐,隐而互不相知的为秘密教;显而互知的为不定教;到了讲《妙法莲华经》、《大般涅槃经》时,听众已经成熟,佛陀演教超出于方式之外,称之为非顿、非渐、非秘密、非不定。化法四教为藏、通、别、圆,与五时所说诸经相配,《华严经》就是圆教,并兼别教。鹿苑时“阿含经”是藏教,小乘奉为圭臬。《大方等大集经》没有一定,四教比较对说,看其所对而异,是别教。《般若经》中诸部般若,是阐明通、别、圆三教的,称为通教。最后《妙法莲华经》、《大般涅槃经》专显圆理,是纯圆教。理论此宗的主要思想是实相和止观,以实相阐明理论,用止观指导实修。实相渊源于南岳慧思。他建立“十如”(即如是相、如是性、如是体、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缘、如是果、如是报、如是本末究竟)的诸法实相说。智顗用以与十法界(即佛、菩萨、缘觉、声闻四圣与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六凡)、三种世间(即五阴世间、众生世间、依报国土世间)等相配,构成“一念三千”的理论。认为一心具有十法界,十法界一一互具成百法界。而十法界又各具有三种世间,成三十种世间。依此推算,百法界就具有三千种世间。这三千种世间,都不过是具在介尔(微细)一念心中,谓之“一念三千”,亦名“性具”,或名“理具”。依此理具三千,而有事造三千。智顗又用此三千诸法为介尔现前一念心的所观之境,进而联系慧文的“一心三观”来考察,认为一切事物都由因缘所生,没有固定不变的实体,即空;但从另一方面来看,又是相貌宛然,即假;空、假原是诸法一体的两个对立侧面,从全体看不应偏于任何一面,空即假,假即空,空假不二即是中。空、假、中同时具于一念,叫做“一念三千空假中”。空、假、中都是真实,称为三谛。三即一,一即三,三一融通无障无碍,是为三谛圆融。修此一念三千空、假、中的三谛圆融,见空为一切智,见假为道种智,见中为一切种智。所以三谛圆融也就是三智圆融。通过圆修三谛,达到顿断三惑,圆证三智,此即天台宗的中心理论。用此一念三千和三谛圆融两层实相说作为观法修行,即观三千、三谛诸法具于现前介尔阴妄一念之心,心即诸法,诸法即心,心法一体,无待绝待,谓之“观不思议境”,此中能观之智对所观之境为第一重能所,能观智境对所观阴妄一念为第二重能所,这是总观。另有九种助观,即真正发菩提心、善巧安心、破法遍、识通塞、道品调适,对治助开、知位次、能安忍、离法爱等。合称十乘观法。是为天台宗的圆顿止观(禅法)。止观是融为一体的。止是定,观是慧,摄(散)心入止为定,静明观照为慧,止中有观,观中有止。“止观明静”,即含止观并运、定慧力等之意。影响该宗是中国佛教最早创立的一个宗派。它集合南北各家义学和禅观之说,加以整理和发展而成一家之言,当时得到朝野的支持和信奉,对隋唐以后成立的各宗派多有影响。元明以后,该宗学者往往兼倡并净土,形成“教在天台,行归净土”之风。该宗在汉族地区虽几经兴衰,但仍廷续至今不绝。9世纪初,日本僧人最澄将此宗传到日本,在平安时代(784~1192),与真言宗并列发展,史称“平安二宗”。13世纪由此宗分出日莲宗。当今,日本天台本宗、日莲宗都很兴旺,而日莲宗在20世纪又分出几个新兴教派。 https://t.cn/ROPJ7v2

《法华经》佛说诸经法华第一
(第一百二十七段)
【若欲住佛道,成就自然智,常当勤供养,受持法华者,其有欲疾得,一切种智慧,当受持是经,并供养持者。若有能受持,妙法华经者,当知佛所使,愍念诸众生。诸有能受持,妙法华经者,舍于清净土,愍众故生此。当知如是人,自在所欲生,能于此恶世,广说无上法。应以天华香,及天宝衣服,天上妙宝聚,供养说法者。吾灭后恶世,能持是经者,当合掌礼敬,如供养世尊,上馔众甘美,及种种衣服,供养是佛子,冀得须臾闻。
若能于后世,受持是经者,我遣在人中,行于如来事。若于一劫中,常怀不善心,作色而骂佛,获无量重罪,其有读诵持,是法华经者,须臾加恶言,其罪复过彼。有人求佛道,而于一劫中,合掌在去前,以无数偈赞。由是赞佛故,得无量功德,叹美受持者,其福复过彼。于八十亿劫,以最妙色声,及与香味触,供养受持者,如是供养已,若得须臾闻,则应自欣庆,我今获大利。药王今告汝,我所说诸经,而于此经中,法华最第一。】
佛说:如果有人想永不退转地安住于“佛道”,成就本来具足的如来智慧,就应当常常供养《法华经》、受持《法华经》。如果他想很快地得到如来的“一切种智”,就应当受持《法华经》并供养已“受持”《法华经》的人。
上面所说“佛道”、是成佛之道的简称;是从凡夫到成佛的整个过程,这个过程依次是声闻道、缘觉道、菩萨道、佛道。这四道都已解脱生死烦恼,称为四圣道。想住于佛道就是想安住于这已解脱生死烦恼的四圣道中,这是学佛人梦寐以求的理想。
而“一切种智”指的是佛的三智之一、又名佛智。佛智非一切大小乘菩萨能得、唯佛所得。此智能以一种智慧觉知一切正道、邪道;善法、恶法;是道非道、是法非法等一切道法。了知十二类众生生死因缘、诸根种性,并通达诸法本自空寂之寂灭相、分别一切贤圣所行之法。四圣三智中:“一切智”是阿罗汉、辟支佛智;“道智”是诸菩萨智;“一切种智”是佛智。
那么“受持”又是什么意思呢?“受持”之“受”、是接受;“持”是坚持、保持、持有;是在任何时候、任何逆境中,都决不动摇。如此长期坚持接受并持有《法华经》教义:名“受持”。
佛说:如果有能受持《法华经》的人,应当知道这个人就是如来所派遣的使者,为哀怜和度化众生,才生到这个世间来的。凡是能受持《妙法莲华经》的人,都是乘愿再来的菩萨,他们舍离实报庄严的菩萨净土,为哀愍众生而生此世间。应当知道,他们是自愿来到这“恶世”的,他们来到这恶世的目的,就是为了宣扬《法华经》,让更多的人因听闻《法华经》而得以度脱生死轮回。
上面说的“恶世”全称“五浊恶世”、“五浊”意指减劫即“人类寿命次第减短之时代”中所起的五种滓浊。人类生活的这个世界,佛教称为娑婆世界,此世界是释迦牟尼佛示现、教化的国土,也就是我们所居住的世界。
“娑婆”是梵语的音译、意译为“堪忍”,意思是说这个世界虽然众苦煎迫,但人们生活在其中,却不以为苦,并能忍受诸苦,因此称为堪忍。根据《阿弥陀经》说:“娑婆世界是个五浊恶世。”五浊分别指的是:
1、劫浊:人寿本来是八万四千岁,随著人心越来越凶恶,道德越来越浅薄,因此每一百年就减少一岁,直减到三十岁时有饥馑之灾、减到二十岁时有疾疫之灾、减到十岁时有刀兵之灾,而世界众生无不受害,是为劫浊。
2、见浊:指正法、像法灭尽后,末法时代的众生,因知见不正,邪见增盛,不知修行善道,是为见浊。
3、烦恼浊:指众生追逐五欲六尘,引生“贪、嗔、痴、慢、疑”等烦恼而恼乱身心,是为烦恼浊。
4、众生浊:指众生因为知见不正,烦恼覆心,因此不知孝顺父母、不懂修善去恶、不畏恶业果报,以致福报渐衰、苦报渐增,是为众生浊。
5、命浊:众生因恶业增加,故而寿命渐减,从往古八万四千岁,到满百岁者都很少,是为命浊。
婆娑世界因为有此五浊而引发十恶、即:一、杀生;二、偷盗;三、邪淫;四、妄语;五、绮言;六、恶口;七、两舌;八、贪婪;九、嗔恚;十、愚痴。世界有此十恶、故称“恶世”。
佛说:受持宣扬《法华经》的人,不怕受苦,来此恶世,是为了教化一切众生,使一切众生都能得到涅槃之乐,而广为宣讲无上《妙法莲华经》。天界人应以各色天界鲜花,及天上七宝做成的衣服,和美妙绝伦的众多宝藏,供养这个宣说《妙法莲华经》的人。
佛说:我灭度后的这个恶世,如果有能用至诚心受持《法华经》者,这个人应受到一切众生的合掌礼敬,众生应像供养佛一样地供养这个人,用上等的美味佳肴,及种种华丽的衣服,供养这个受持妙法的佛子,因为这个佛子希望众生能在很短的时间里,听闻到《法华经》,得究竟涅槃法,所以他应当受到尊敬和供养。
佛说:如果有人在后来世,能受持《法华经》者,这个人是我所派遣的,他行的是如来教化众生的事。如果有人在一个劫的时间里,常怀不善之心,时常骂佛谤佛,这个人将获无量多的重罪;但如有在一念之间,诽谤或毁骂一个读诵受持《法华经》的人,这个人所犯的罪比骂佛骂了一个劫的罪还要重很多。
佛说:如果有人为了求无上佛道,在一个劫的时间里,常在佛前恭敬合掌,并用无数多的偈颂赞叹佛,由于他的恭敬赞叹,此人将获无量多的功德;但如果有人赞叹、赞美受持《法华经》者,其功德福报比赞佛的人还要大很多。
佛说:如果有人在八十亿劫中,以最贵重的宝物、最美妙的声乐、最好的香品、最好的美味,接触和供养受持《妙法莲华经》的人,作如此长时间的供养后,能在“须臾”之间,亲自听闻到《法华经》,这个人应感到庆幸,因为能听闻到《法华经》是百千万劫难得一现的,这个人应庆贺自己得到了真实大利,此真实大利是因听闻到《法华经》,一念随喜,就表示自己一定能够成佛了,这是何等的稀罕、何等的殊胜!这里说的“须臾”指的是“一须臾”、经折算大约相当于现在的48分钟。
佛说:药王!我今天告诉你,我所说过的一切经典中,唯《法华经》是最高最上最为第一的一部大经,不可等闲视之。正因为有世尊的这句话,《法华经》也因此被后世尊为经中之王。

《法华经》第六品【授记品】新说
(第九十四段)#魔及魔民皆护佛法#
【尔时世尊说是偈已,告诸大众,唱如是言:我此弟子摩诃迦叶,于未来世、当得奉觐三百万亿诸佛世尊,供养、恭敬、尊重、赞叹,广宣诸佛无量大法。于最后身、得成为佛,名曰光明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国名光德,劫名大庄严。佛寿、十二小劫,正法住世、二十小劫,像法亦住二十小劫。国界严饰,无诸秽恶、瓦砾荆棘、便利不净。其土平正,无有高下、坑坎堆阜。琉璃为地,宝树行列,黄金为绳、以界道侧,散诸宝华,周遍清净。其国菩萨、无量千亿,诸声闻众、亦复无数,无有魔事,虽有魔及魔民,皆护佛法。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授记品>:授记又名维伽罗那、记说、受记、悬记,是十二分教之一。授记是佛对弟子们未来命运的一种预言,也就是“成佛的预言”,这种预言,称为授记。
预言是宿命通的妙用,阿罗汉得宿命通可知前后五百世之一切诸事;菩萨得宿命通可知若干大劫前后之一切诸事;而佛所得宿命通已转化为宿命智,能知无始劫之前后诸事,对未来的预言无一不得到验证,所有的预言都会真实不虚的应时而现。所以,佛的授记,自然就成了弟子们在修学中最重要的头等大事,因为每一个人都想提前知道自己未来的命运。这就是授记的意义。
本品是世尊为修菩萨道的人或回小向大的弟子们授记,授记他们在什么时候?在什么国土?成什么佛?如何教化众生?讲明他们各自住世寿命及三期法运,等等未来之事。被授记的人,成佛后就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续佛慧命,将担任起继续弘法度生的重任。这时世尊说完偈语后,告诉法会大众,并大声唱言:在此大会中,我有一位弟子,名“摩诃迦叶”。
“摩诃迦叶”在梵文中“摩诃”解作“大”:故又名“大迦叶”;又称迦叶波、迦摄波,意为饮光。是佛陀十大弟子之一,有“头陀第一”、“上行第一”等称号。是第一次经典结集的号召者,在灵山法会上独得佛祖心法,为禅宗第一代祖师。
佛说:摩诃迦叶将于未来世,当得亲自奉觐即奉事拜见于三百万亿诸佛世尊,在这些诸佛世尊处,做“供养”。怎么做供养呢?“供养”梵语又称供施、供给。供:是对“佛、法、僧”三宝进行心物两方面的供奉而予以资养的行为,是用法物如幡盖等或供品如香花水果等,所做的供养行为。
《十地经论》卷三谈到供养的种类时说:“供养有三,一、为利养供养,衣服卧具等之谓也。二、为恭敬供养,香花幡等之谓也。三、为行供养,修行信戒行等之谓也。”
由此可见,前两种供养是“利养供养”与“恭敬供养”等物质方面的供养;第三种供养是法供养、是心供养、是修行供养。如果将这几种供养做个比较,那就是:诸供养中、法供养最。所以,信愿行才是最大的供养。
佛说摩诃迦叶还需在诸佛世尊处修“恭敬”:恭敬是指严肃、端庄,有礼貌。具体要修三千威仪、八万细行,在诸佛面前,谦虚谨慎、不骄不躁;有涵养、有道德,行住坐卧不失威仪,这是真恭敬。
还需要修“尊重”:尊重的意思是尊敬、重视,古语是指将对方视为比自己地位高而必须重视的心态及其言行,现在已逐渐引申为平等相待的心态及其言行。举例说明:佛陀宣告四个月后即将般涅槃,很多尚未证得阿罗汉果的比丘因此非常沮丧,精神恍惚,不知该怎么办,他们之中大部分的比丘就日夜不离佛陀身边。
但有一位达摩拉玛比丘依然保持正常的作息,不来佛陀的身边。其他比丘误解他的心意,便向佛陀报告,达摩拉玛比丘于是恭敬地向佛陀解释,自诉他对佛陀最崇高的顶礼就是在佛陀般涅槃之前,证得阿罗汉果。佛陀赞叹他:做得很好!敬爱、尊重我的比丘应该像你一样,只有真正奉行佛法的人才是真正顶礼我的人。由此可见,认真修行,求证佛果,才是对诸佛最大的“尊重”。
还需要修“赞叹”:赞叹就是真切地体会到,佛恩广大、佛恩难报而由衷地称赞诸佛功德、叹赏诸佛慈悲,用诵经、持咒、念佛等方法予以歌颂,是名“赞叹”。
佛说:摩诃迦叶于三百万亿诸佛世尊处,作供养、恭敬、尊重、赞叹,广泛宣传诸佛世尊的无量大法,于最后身时,得成为佛,名“光明如来”,具足诸佛十大果德名号,即:
1、如来:音译为多陀阿伽陀、意思是乘真如实相之道而来成正觉;也可解释为今佛如古佛而来、故名如来。
2、应供:音译为阿罗汉、意指应受人天之供养。佛是断尽一切烦恼,智德圆满的觉者,应受人天供养、尊敬。
3、正遍知:也叫无上正等正觉、音译为三藐三佛陀。能正遍了知一切诸法,指佛陀所证得的智慧正确真实而又圆满,周遍含容,无所不包。
4、明行足:即“天眼、宿命、漏尽”三明及身口之行业悉圆满具足。“明”指智慧、“行”指福德;“明行足”指智慧和福德圆满具足。
5、善逝世间解:“善逝”是以一切智为前导,行八正道而入涅槃,又译“好去”,指如实到达不生不死的彼岸,不再退没生死苦海;“世间解”指完全了知众生、非众生两种世间,故知世间及出世间之道。
6、无上士:意为无上之士夫,是人中最胜无有超过者,故称无上士。如诸法中,涅槃无上;在一切众生中,佛最为无上。又因佛已断尽一切烦恼,已没有任何烦恼所断,故名无上士,而菩萨等有烦恼所断者可称为有上士。
7、调御丈夫:佛大慈大智,时或软言美语、时或悲切语、杂语等,以种种方便调御修行者,如丈夫为一家之长,使往涅槃。
8、天人师:佛示导众生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什么是正、什么是邪,等等权宜教法,令众生解脱生死烦恼,是一切天界众生和人类众生的老师。
9、佛:佛即“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之大觉者。
10、世尊:指具备众德而为世人所尊重恭敬,是世间和出世间最尊最贵之人。
世尊说:摩诃迦叶成佛后,具足这十种如来果号,国名叫“光德”、劫名叫“大庄严”。“光明如来”住世寿命为十二“小劫”。“小劫”是时间概念,有人计算出一小劫约为一千六百八十万年,称为一小劫。
正法住世、二十小劫,像法住世也是二十小劫。国界之内,庄严美丽,没有污秽恶浊的东西、没有瓦砾和荆棘类的障碍物,连大小便这些污秽物也没有,因那个国家的人,都以禅悦为食,整日都在禅定中,故无大小便。国土平正,没有高下,没有坡坡坎坎,没有土石土堆。都是以:流云漓彩、美伦美奂、晶莹剔透、光彩夺目的琉璃为地,明亮洁净。
更有黄金、白银、琉璃、水晶、砗磲、珊瑚、琥珀成就的七宝树,纵行横列,非常整齐,用黄金绳做人行道的界线(栏杆),天上散落很多的珍宝繁花,四周遍是清净。
这个国家的菩萨,有无量千亿之多,小乘声闻类的众生,也有无量千亿多,没有魔来骚扰和捣乱的事,虽然有魔和魔民,但都是护佛“正法”的。“正法”指正确、真实的道理。指佛所说的教法,又称白法、净法或妙法。凡符合三法印和一实相印的教理行证,即是正法。这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如下: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MileApo[超话]# #mileapo# ️怎么会这么巧[笑cry][笑cry]记录一下5555555[笑cry][笑cry]在泰妃能拿到小卡时候,啊哈哈
  • #爱奇艺开学季# 征集大赛活动来啦[打call]学期新计划、校园生活变化、暑期上头的桃厂剧综......开学第一周你都在和小伙伴们聊什么呢?[礼物]带#桃厂开学
  • 比如,通过对方身边的朋友或者朋友圈判定对方今天心情不错,你可以这样说:“我们现在是朋友过去的感情中我也让你受了不少委屈,很多事情现在去解决也来不及了,我在这段感
  • 我发现我在二十几岁前特别喜欢思考人为什么活着,从我很小的时候就经常会想,但一直没有答案,直到遇到了我的人生导师,来自新加坡的苏先生。从前车马很慢,书信很远,一生
  • 6.#马尔代夫# :9月5日起入境马尔代夫的乘客和机组人员必须在到达前最多 96 小时内完成“旅客申报”。9.#新西兰# :2022年10月11日开始恢复对中国
  • 不像有的人遮遮掩掩,虽然有物质欲望,但能坦荡面对,不会让你觉得庸俗至极,她们丝毫不掩饰自己对生活的向往,朝着目标努力,有点可爱~大多数其实很脚踏实地,这种追求独
  • 话说看到配图,通通发现执飞首航航班的,不是曾经的金色功夫熊猫机吗[馋嘴]可惜通通有事在身,错过了首航拍机。!
  • 肖战最棒肖战我喜欢你,喜欢你融进里的骨气❤肖战我喜欢你,喜欢你清风拂面的温柔❤你在,春华秋实夏蝉冬雪肖战你特别的优秀,我喜欢你肖战,感谢你的出现,成为我世界的微
  • 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轻型)  阳性感染者583,男,89岁,居住于天津市河东区向阳楼街,系管控人员筛查发现,3月22日采集咽拭子,经检测中心检测,结果呈阳性。为
  •   在车辆涉水之后,驾驶员还要做到以下两点:  1、过完水以后,驾驶员一定要轻踩几下刹车踏板,让刹车片与刹车盘发生摩擦,将附着在上面的水蒸发或甩干,并且检查一下
  • 老爷子眼里应该是写满故事的人,身形高大挺拔,年轻时也是very good looking man,果断,刚毅。⚠️竹节跟造型 代表着步步高升 size:34-
  • 你也要知道的是所有的生命都是一段旅程,只要你动起来前方一定有一些激动人心的未来在等着你,你的健康会随着你的情绪状况日益变好。选择第三组开心甜妹的你们将会因你们的
  • 经过7年的建设,在负责人杜学元教授的带领下,团队聚焦农村教育师资、特殊教团队成员李秀老师为了上好“融合教育的理论与实践”课程,经常深入一线学校调研,带领学生到儿
  • BOY翅膀圆领卫衣套装,永远走在潮流的品牌 必入,必入,爆款来袭,太尼玛好看了专柜最新限量金银翅膀圆领卫衣套装专柜售价1000+最近卖的超火很多专柜都是纷纷断码
  • 感謝各位好友、同業百忙中抽空送別孫Sir,不捨濃情厚意,謹備薄酌于:大坑銅鑼灣道98號2樓BOND餐廳,讓我們再聚、再説孫Sir,敬請撥冗共聚。#王源1108十
  • 左心功能不全的典型表现为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常在夜间熟睡后,突然憋醒,被迫坐起,可伴阵咳,咯泡沫痰,或呈哮喘状态,可称为心源性哮喘。上学期最后一天小波突发呕吐请
  • “最多只有‘严重关切’没有任何具体的安全保证承诺”环球时报:日前民进党当局大肆炒作美国副国务卿、捷克参议院议长访台,声称是重大“外交突破”在您看来,他们到访台湾
  • 2022年,第六届中国建博葵花奖荣耀蜕变、全维升级,本次硬核评审团揭晓,均为智能家居行业有专业背景、工作经验和实操水平的权威专家,同时也宣告对参选品牌和产品的专
  • ”#刘宇宁宁远舟# #刘宇宁一念关山# #摩登兄弟[超话]#┼─◡̈ ᑋᵉᑊᑊᵒ ❥.你的出现,让我心怀感恩,让我奋进执着,让我成为更好的自己,我用自己的方式爱
  • 今天上午休假的我,不忘使命,还在家练了一段舞,看着镜子里像个僵尸强硬地挥动着手臂,扭着腰,我非常想放弃[二哈]上午我和男朋友逛了街,选好了小红包,计划每个小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