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资讯】#二十四节气:流淌在每个中国人基因里的文化自信

中国天气网讯 2月4日晚,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倒计时中,二十四节气倒计时与古诗词、古谚语融为一体,将神州大地的锦绣山河与冰雪健儿的飒爽英姿次第呈现,让网友惊呼“每一帧都是壁纸”,将“中国式浪漫”传递给全世界。这些诗词、谚语分别出自何处?二十四节气有着怎样的文化意义?

诗词歌赋+传统历法=最中国的倒计时!

2月4日,中国立春之日。当天晚上,北京2022年冬奥会盛大启幕,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二十四节气作为倒计时,从“雨水”开始,节气流转,到“立春”落定,并与古诗词、古谚语融为一体。这样别出心裁的倒计时设计,不仅巧妙地呼应了今年是第二十四届冬奥会,更是把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美学完美地结合起来,展现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

中国天气网对中国气象局气象服务首席专家、中国天气·二十四节气研究院副院长 、CCTV新闻联播天气预报(首位)主播宋英杰进行了专访,诠释了这些节气经典诗词背后的气候特征和文化寓意。

雨水: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语出唐代诗人杜甫《春夜喜雨》。雨水节气是降雨概率开始高于降雪概率的时令,渐渐进入初雨时节和“可耕之候”。春雨在夜里悄悄地随风而至,悄然无声地滋润着大地万物。

惊蛰:春雷响,万物长。

这句民间谚语讲述的是仲春时节,南方部分地区春雷阵阵、万物复苏。当然,真正使蛰伏冬眠动物苏醒的,不是有声的惊雷,而是无声的回暖。

春分:春风如贵客,一到便繁华。

出自清代袁枚的《春风》。春风如同我们翘首盼望已久的贵客,春风送暖,万物复苏,春天里的万物繁盛如同来自“贵人”相助,这“贵人”,便是春风。春风,是诗人心目中万物萌生背后的“动力学”。

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

出自唐代诗人杜牧《清明》,它几乎是人们心目中清明的“代言”诗。新绿时候,绵雨沾衣,正是南方地区的气候常态。
谷雨:风吹雨洗一城花。

该句出自宋代诗人黄庭坚《见二十弟倡和花字漫兴五首其一》。“落絮游丝三月候,风吹雨洗一城花。未知东郭清明酒,何似西窗谷雨茶。”在飞花落絮的阳春时节,人们陶醉于酒香、茶香与诗香之中。

立夏:天地始交,万物并秀。

出自明代高濂撰《遵生八笺》,“孟夏之日,天地始交,万物并秀。”意为在初夏时节,天之气与地之气有了亲密的互动,于是万物勃发。

小满:物至于此,小得盈满。

元代吴澄撰《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小满,四月中。小满者,物至于此小得盈满。”意指此时农作物的谷穗的籽粒未满但将满,麦秋将至,夏收在望。

芒种:家家麦饭美,处处菱歌长。

出自宋代诗人陆游诗作《时雨》,“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家家麦饭美,处处菱歌长。”这首诗生动地诠释了夏收与夏种的快速切换,“小满赶天,芒种赶刻”的繁忙,以及麦收后人们的自我犒赏与欢愉。

夏至:绿筠尚含粉,圆荷始散芳。

出自唐朝诗人韦应物诗作《夏至避暑北池》。在暑热始盛的夏至与小暑交替的时节,正是荷花开放的物候期,竹与荷给了人们清凉的意境。

小暑: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出自唐朝诗人孟浩然诗作《夏日南亭怀辛大》。写“荷”以气,写竹以“响”,人们在荷风与竹露所赋予的香气与清响中,品味夏日的清幽。

大暑:桂轮开子夜,萤火照空时。

出自唐代元稹《咏廿四气诗大暑六月中》。溽热时节,“腐草为萤”,人们享受着有明月和萤火的盛夏夕凉。

立秋: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出自唐朝诗人杜牧《七夕》。人们期待着新秋“凉风有信”,在立秋与七夕叠合的时节,仰望星空,心念神游。

处暑: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出自唐朝诗人李绅的《悯农》。就自然气候而言,处暑是暑热止息的时节;就农事物候而言,处暑是禾谷黄熟的时节。正所谓“处暑立年景”,春种之粟,终于变成了秋熟之谷。

白露: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出自唐代诗人杜甫《月夜忆舍弟》。在依旧昼热的仲秋时节,夜晚玉露生凉,于是催生乡愁。

二十四节气:既有“国际范” 又能“接地气”

在国际气象界,二十四节气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2016年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的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应用实践。

宋英杰以专家身份参与了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相关策划会,他在接受专访时说,“二十四节气作为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是玄学,是具有科学品质的文化智慧。它拥有超越国界的节气文化圈,某些节气甚至是全球通用语言。我们在国际场合聊天,聊节气往往像是聊天气一样的‘破冰’话题。”天人合一的理念,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态度,探求自然规律的科学精神,在二十四节气上得到了集中体现。

与此同时,二十四节气又有着亲民鲜活的一面。宋英杰说,很多民间歌谣、谚语朗朗上口,各个节气应该吃什么,应该种什么,应该看什么,应该注意什么都囊括在二十四节气中。正如其所言,“二十四节气充盈着科学的雨露,洋溢着文化的馨香。既在我们的居家日常,也是我们的诗和远方。它既是特别亲民的科学,又是特别家常的文化。”

“中国天气·二十四节气研究院”推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

为了更好地建设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国气象局的指导下,2019年6月27日,由中国气象局华风气象传媒集团与中国气象局气象宣传与科普中心联合主办的“中国天气·二十四节气研究院”正式成立。

宋英杰同时也是二十四节气研究院副院长,他认为“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人根据太阳周年认知天气、气候、物候的规律和变化所形成的完整的知识体系和应用体系,早已浸入到中国人的文化基因中。近年来,围绕“二十四节气”优秀传统文化,研究院开展了一系列基础研究、应用与传播,积极促进气候和气候变化科学研究与“二十四节气”文化的融合,促进了自然科学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智慧的传承与发展。

从专门成立研究院对二十四节气做专项研究和文化传播到惊艳亮相2022年北京冬奥会,从人类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到老百姓的居家日常,二十四节气凝结着中国人民的勤劳智慧和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优秀文化承载的不仅是祖先对生命的体验和感悟,更是中华民族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

二十四节气,体现的是一种深沉的文化自信。“从此阳春应有脚,百花富贵草精神。”二十四节气,具有严谨的科学品质、深邃的文化内涵、悠久的历史积淀,我们对此,始终附随着温情与敬意。(图片源自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直播信号。)

#【天气资讯】#二十四节气:流淌在每个中国人基因里的文化自信

中国天气网讯 2月4日晚,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倒计时中,二十四节气倒计时与古诗词、古谚语融为一体,将神州大地的锦绣山河与冰雪健儿的飒爽英姿次第呈现,让网友惊呼“每一帧都是壁纸”,将“中国式浪漫”传递给全世界。这些诗词、谚语分别出自何处?二十四节气有着怎样的文化意义?

诗词歌赋+传统历法=最中国的倒计时!

2月4日,中国立春之日。当天晚上,北京2022年冬奥会盛大启幕,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二十四节气作为倒计时,从“雨水”开始,节气流转,到“立春”落定,并与古诗词、古谚语融为一体。这样别出心裁的倒计时设计,不仅巧妙地呼应了今年是第二十四届冬奥会,更是把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美学完美地结合起来,展现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

中国天气网对中国气象局气象服务首席专家、中国天气·二十四节气研究院副院长 、CCTV新闻联播天气预报(首位)主播宋英杰进行了专访,诠释了这些节气经典诗词背后的气候特征和文化寓意。

雨水: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语出唐代诗人杜甫《春夜喜雨》。雨水节气是降雨概率开始高于降雪概率的时令,渐渐进入初雨时节和“可耕之候”。春雨在夜里悄悄地随风而至,悄然无声地滋润着大地万物。

惊蛰:春雷响,万物长。

这句民间谚语讲述的是仲春时节,南方部分地区春雷阵阵、万物复苏。当然,真正使蛰伏冬眠动物苏醒的,不是有声的惊雷,而是无声的回暖。

春分:春风如贵客,一到便繁华。

出自清代袁枚的《春风》。春风如同我们翘首盼望已久的贵客,春风送暖,万物复苏,春天里的万物繁盛如同来自“贵人”相助,这“贵人”,便是春风。春风,是诗人心目中万物萌生背后的“动力学”。

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

出自唐代诗人杜牧《清明》,它几乎是人们心目中清明的“代言”诗。新绿时候,绵雨沾衣,正是南方地区的气候常态。
谷雨:风吹雨洗一城花。

该句出自宋代诗人黄庭坚《见二十弟倡和花字漫兴五首其一》。“落絮游丝三月候,风吹雨洗一城花。未知东郭清明酒,何似西窗谷雨茶。”在飞花落絮的阳春时节,人们陶醉于酒香、茶香与诗香之中。

立夏:天地始交,万物并秀。

出自明代高濂撰《遵生八笺》,“孟夏之日,天地始交,万物并秀。”意为在初夏时节,天之气与地之气有了亲密的互动,于是万物勃发。

小满:物至于此,小得盈满。

元代吴澄撰《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小满,四月中。小满者,物至于此小得盈满。”意指此时农作物的谷穗的籽粒未满但将满,麦秋将至,夏收在望。

芒种:家家麦饭美,处处菱歌长。

出自宋代诗人陆游诗作《时雨》,“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家家麦饭美,处处菱歌长。”这首诗生动地诠释了夏收与夏种的快速切换,“小满赶天,芒种赶刻”的繁忙,以及麦收后人们的自我犒赏与欢愉。

夏至:绿筠尚含粉,圆荷始散芳。

出自唐朝诗人韦应物诗作《夏至避暑北池》。在暑热始盛的夏至与小暑交替的时节,正是荷花开放的物候期,竹与荷给了人们清凉的意境。

小暑: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出自唐朝诗人孟浩然诗作《夏日南亭怀辛大》。写“荷”以气,写竹以“响”,人们在荷风与竹露所赋予的香气与清响中,品味夏日的清幽。

大暑:桂轮开子夜,萤火照空时。

出自唐代元稹《咏廿四气诗大暑六月中》。溽热时节,“腐草为萤”,人们享受着有明月和萤火的盛夏夕凉。

立秋: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出自唐朝诗人杜牧《七夕》。人们期待着新秋“凉风有信”,在立秋与七夕叠合的时节,仰望星空,心念神游。

处暑: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出自唐朝诗人李绅的《悯农》。就自然气候而言,处暑是暑热止息的时节;就农事物候而言,处暑是禾谷黄熟的时节。正所谓“处暑立年景”,春种之粟,终于变成了秋熟之谷。

白露: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出自唐代诗人杜甫《月夜忆舍弟》。在依旧昼热的仲秋时节,夜晚玉露生凉,于是催生乡愁。

二十四节气:既有“国际范” 又能“接地气”

在国际气象界,二十四节气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2016年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的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应用实践。

宋英杰以专家身份参与了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相关策划会,他在接受专访时说,“二十四节气作为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是玄学,是具有科学品质的文化智慧。它拥有超越国界的节气文化圈,某些节气甚至是全球通用语言。我们在国际场合聊天,聊节气往往像是聊天气一样的‘破冰’话题。”天人合一的理念,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态度,探求自然规律的科学精神,在二十四节气上得到了集中体现。

与此同时,二十四节气又有着亲民鲜活的一面。宋英杰说,很多民间歌谣、谚语朗朗上口,各个节气应该吃什么,应该种什么,应该看什么,应该注意什么都囊括在二十四节气中。正如其所言,“二十四节气充盈着科学的雨露,洋溢着文化的馨香。既在我们的居家日常,也是我们的诗和远方。它既是特别亲民的科学,又是特别家常的文化。”

“中国天气·二十四节气研究院”推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

为了更好地建设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国气象局的指导下,2019年6月27日,由中国气象局华风气象传媒集团与中国气象局气象宣传与科普中心联合主办的“中国天气·二十四节气研究院”正式成立。

宋英杰同时也是二十四节气研究院副院长,他认为“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人根据太阳周年认知天气、气候、物候的规律和变化所形成的完整的知识体系和应用体系,早已浸入到中国人的文化基因中。近年来,围绕“二十四节气”优秀传统文化,研究院开展了一系列基础研究、应用与传播,积极促进气候和气候变化科学研究与“二十四节气”文化的融合,促进了自然科学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智慧的传承与发展。

从专门成立研究院对二十四节气做专项研究和文化传播到惊艳亮相2022年北京冬奥会,从人类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到老百姓的居家日常,二十四节气凝结着中国人民的勤劳智慧和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优秀文化承载的不仅是祖先对生命的体验和感悟,更是中华民族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

二十四节气,体现的是一种深沉的文化自信。“从此阳春应有脚,百花富贵草精神。”二十四节气,具有严谨的科学品质、深邃的文化内涵、悠久的历史积淀,我们对此,始终附随着温情与敬意。(图片源自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直播信号。)

#BBC播出《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引起轰动#

新冠疫情肆虐全球之时,4月6日,BBC推出了一部关于诗歌的纪录片,轰动了居家抗疫的世界人民。

它的主角不是莎士比亚,而是我们熟知的“诗圣”杜甫。

他被冠以“中国最伟大的诗人”,第一次以纪录片的方式,被详细地介绍给西方世界。

Du Fu: China's Greatest Poet(《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

片中BBC最受欢迎的主持人之一、历史学家迈克尔·伍德(Michael Wood)到访中国,重走杜甫生前的足迹。

从巩义、西安到成都、长沙,从出生到入仕,从开元盛世到战乱流离,回溯了诗人颠沛流离的一生。

本片的另一亮点,BBC请来国宝级演员、《指环王》中甘道夫的扮演者伊恩・麦克莱恩(Ian McKellen)爵士朗诵杜甫的诗,当然了,是翻译的英文版杜诗。

麦克莱恩曾出演众多莎士比亚剧作,这一次,他用深沉优雅的莎剧腔诠释了《壮游》《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等15首杜诗。

麦克莱恩的扮相看起来十分入戏,然而用莎剧腔朗诵,能在多大程度上重现杜甫沉郁顿挫的气韵?抑或碰撞出新的火花?

片中还邀请哈佛大学汉学家宇文所安、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曾祥波、牛津大学刘陶陶博士,带来多重视角的专业解读。

与杜甫在中国无人不晓的境况相反,在西方,杜甫鲜为人知。

在东方他是不朽的;在西方,却少有人听过他的名字……

BBC是如何把杜甫介绍给世界的?

片中把杜甫放在历史视野和比较视阈中展开讲述。

杜甫生于8世纪的唐朝,对应于英语文学传统,那是英雄叙事长诗、古英语传说《贝奥武夫》的时代。他的一生,经历了盛唐的倾颓。

对于中国诗歌悠久的诗歌传统,BBC 给予了极大的认可。

中国有着世界上最古老的、迄今仍在活跃的诗歌传统,上下延续三千年,比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更古老。

BBC毫不吝啬地用“最伟大”来形容杜甫,不仅是对中国而言,更是放在世界文学的大范围,把他同但丁、莎士比亚相比肩。

杜甫的一生,亲历了唐朝的由盛及衰。

杜甫出生于一个有悠久传统的官僚家庭,杜甫降生后,他家庭的声势已经不如往日显赫,渐渐衰落下来。

迈克尔·伍德介绍杜甫生平

出身社会中上层书香门第的杜甫,自然有着饱读诗书、以笔为剑、忠言进谏、侍奉天子的使命感。

当时的杜甫年轻气盛,仿佛整个世界都在向自己张开怀抱:

《壮游》

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

九龄书大字,有作成一囊。


性豪业嗜酒,嫉恶怀刚肠。

饮酣视八极,俗物都茫茫。

唐代文化高度繁荣,杜甫的文学灵感,离不开幼时接触过的多元艺术形式。

幼时的杜甫看过开元盛世唐宫第一舞人公孙大娘的演出。

她善舞剑器,舞姿惊动天下,观者如山,无人能及。其弟子李十二娘,同样惊世骇俗。杜甫慷慨挥毫,写下《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

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并序

㸌如羿射九日落

矫如群帝骖龙翔

来如雷霆收震怒

罢如江海凝清光

短暂当官随后对仕途失去信心,就在这时,杜甫结识了人生中的挚友——李白。

两个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灵魂相遇了。比杜甫年长11岁的李白,为他带来了无穷的灵感启发。

李白去世后,杜甫在《梦李白》中对他的思念肝肠寸断:

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

恐非平生魂,路远不可测。

片中以儒家的“忠君爱国”解释为何杜甫渴望入仕,始终忧国忧民。他对百姓的关怀,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之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安史之乱的爆发,让杜甫的朝堂之梦被彻底打破。官方估计有3000万人死于战乱、饥荒和流离失所,伍德提醒观众:这相当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丧生的人口。

杜甫被俘为囚,与家人分离,只能通过诗句,遥寄自己的思念,如这首《月夜》:

香雾云鬟湿,

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

双照泪痕干。

颠沛岁月里,杜甫将对往昔繁华的眷恋以及对破碎山河的凄然,凝于《春望》一诗: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明皇幸蜀图 唐代 李昭道

安史之乱将战火烧向长安,杜甫举家南下前往成都。

在浣花溪畔,他建造了“草堂”(Thatched Cottage),《春夜喜雨》就写于此: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离开成都后,杜甫经历了在白帝城的短暂安宁,又来到了长沙。

“ 长沙对杜甫来说是一个庇护所,就像二战时的卡萨布兰卡。


在长沙,他遇到了一群同样来此避难的北方士人。

伍德注意到,此时的杜甫得到了暂时的安定,尽管生活依然困苦,但他迎来了自己“创造力最惊人”的时期,同时,在志趣上“越来越靠近李白对自然的痴迷”。

不过,因为长沙城内的一场动乱,杜甫再次被迫逃难,但这个时候他的健康状况已经非常糟糕。最终,他病逝于从潭州开往岳阳的一条小船上,时年59岁。

虽然生活未曾如意,但他对文学的思考却至死都未曾停止,从《偶题》一诗便能看出: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前辈飞腾入,馀波绮丽为。

后贤兼旧列,历代各清规。

这部不到一小时的纪录片,既为西方介绍这位来自中国的伟大诗人,也是通过探访现代中国,试图找寻杜甫与我们当下生活的关联。

杜甫,或是说,诗歌,正是急剧变化的现实洪流中潜藏的某种永恒,为我们,特别是处于疫情危机中的人们,源源不断提供着某种信念。

对于中国人来说,杜甫“不仅仅是一个诗人,还是这个国家良知的守护者”。正如诗中所云:“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一千多年来,杜甫的诗持续引发着中国人的共鸣。

而现在,杜甫忧国忧民的诗篇,将在更广阔的世界流传。

(文化三秦)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掌乱心乱,掌清心清,掌心的三条主纹路乱成一团,一旦遇到一些事情,思绪也很容易拧成一团,多人生烦恼,平时需要加强恒心和意志力的锻炼,以免遇事时浮躁不冷静;不过你的
  • 上头式追星[哇][举手]盗墓笔记万年本家,羁绊超越爱情[举手]明日方舟佛系养生人,帅哥爱好者对部分画师敷衍态度不满(棘刺异客极境炎客[心])(不嗑钕铜但看热闹)
  • 一二三产业的融合是要通过对乡村的建设,让乡村明白要打破传统的观念,要走产业链发展的理念,农村不仅仅是只有农业生产,还有衍生的相关的服务产业,加工产业等。未来的乡
  • 不是让你预热到90度再走,是应该预热到发动机怠速稳定下来再走,某些合资品牌车不热车,一发动直接走,时间长了以后就会烧机油的,车子的驾驶保养都是很有窍门的,当然有
  • 即使在一个“清洁能源汽车补贴”盛行的世界里,新西兰人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皮卡。”“尽管市场对电动汽车表现出了强烈的兴趣和越来越高的接受度,但新西兰人已经证明
  • 没有热搜,没有铺天盖地的掌声,只有一个诗词的女儿,一个世纪的痴心持守,一颗对中国古典文化朴素真挚的心。许多裸迷纷纷道出了天机——“一部响当当的作品,就是一张靓丽
  • 好可惜,看完了电影摩天轮就不让人上了,最后没坐成摩天轮...最后呢,我们去了海伦司一起喝酒,互诉心声,也没有回家,在外面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夜晚...(11.18)
  • #江苏疫情最新播报#【截至12月3日24时江苏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最新情况】12月3日0-24时,江苏新增本土确诊病例40例(南京市11例;无锡市6例;苏州市4
  • (而且在前两天的时候宝宝们开始不舒服的时候,他说他要吃这个买点那个好吃的,还要吃火锅之类的东西,宝宝们状态不怎么好而且也没什么精神,天天就想着自己,这种人简直无
  • 干嘛要外耗我...[思考]过去会很讨厌命题作文,有种马上要“羚羊飞渡”突然被“悬崖勒马”的无语,那种“我命由天不由我”的苦,真的说实在也太难吃了。”(现在看起来
  • 好吧……2022年12月3日,重庆药店,普遍都正常开门营业,客流量比较清淡……各种常见药品都还好,应该都不缺货……#重庆头条##光线摄影学院曾兰老师##疫情##
  • #易烊千玺[超话]##易烊千玺葭月廿二历胜景##1128天花式表白我善良可爱的弟弟易烊千玺# 弟弟晚上好~每一天醒来都不知道接下来有什么事情发生。祝弟弟平安健康
  • 徽宗此种画法,与南宋花鸟画不同之处在于徽宗无意凭仗夸张性的构图,或刻意制造画面的装饰性与动态来取胜,反而是不假造作,纯任天真,如实画出杏花,鹦鹉自然具有的神姿风
  • 珂学家们超超超超级用心的原创海报原图大放送[彩虹屁]有一段相遇 回忆不绝如缕有一个怀抱 勇敢不计代价有一颗钻石 璀璨不需雕琢有一度新年 快乐不停旋转有一帘夜幕
  • #上海离婚律师[超话]##广州离婚律师[超话]##深圳离婚律师[超话]##北京离婚律师[超话]# (1.实战派离婚律师梁聪律师团队,全国办案,成功拿下全国已
  • 21日から22日にかけて放送された日本テレビ「24時間テレビ44」(21日後6・30~22日後8・54)で番組終盤「PART10」(22日後7・00~8・54)
  • 接上一条,想简单说说做这个视频的想法w这次的视频主要是想表达十五年来野神之间的距离感的变化,小野大辅眼中的神谷浩史,最开始是经验阅历远远超过自己、初次见面就在闪
  • 他人正在部隊裡怎麼會有空用TikTok呢我簡直就是哭笑不得xD我一看就知道你是假的好嗎亂拿我喜歡的藝人姜泰伍照片當頭像你(妳)到底是誰啊?真的好誇張太可惡了,要
  • 分手后,感觉一定还会有,只是变少了。这就像当初你们在追求的时候,从陌生到认识,从认识到暧昧。暧昧到交往,这样的过程,感觉是渐渐增加的。#挽回前男友男朋友前任#
  • [笑而不语]今晚小张吃的可好了,消费也有点膨胀了~我该咋办,养不活自己这张嘴是我未来的不安[苦涩],趁着现在还有爸妈给钱花就默默先吃饱喝足吧[喵喵],对了,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