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
我怀念,天堂里的母亲…[作揖]

中元节是道教的叫法,道家有三官:天官、地官、水官,谓“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
传说三官的诞生日分别为农历的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于是这三天分别被称为上元节、中元节、下元节,其中上元节即为元宵节。

中元节这天,既是民间俗称的“鬼节”、“施孤”,也是佛教的“盂兰盆节”。
中元节让我们知道自己来源,明了自己的历史,看清了未来的方向:不忘先祖,不失良善,不负韶华。

  慎终追远,不忘先祖。老人们都说,中元节这天,地官会打开地府之门,让已故的亲人回家,再食一回人间烟火,再度一次月圆之夜。
所以,为了缅怀先祖、祭拜地官,人们会准备丰盛的祭品,烧香焚纸,点荷灯为亡者指明回家的路。
中元节的祭祖就是圆满孝敬之道的体现。
焚香悠然凌空去,思念缥缈随风还。这是生者对亡人的思念与怀念,这是一个世界与另一个世界的告慰。

前人做给后人看,后人留给后人悟,年年岁岁,岁岁年年,直至今日。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对亲长送终要尽礼尽哀,对先祖祭拜要诚敬追思,这样民风自然朴实敦厚。生命就像一棵树,先祖是树根,父母是树干,我们就是树上的果子,我们和父母、先祖永远是一个整体。
慎终追远,如果只注重形式,甚至于造成迷信,那就毫无价值。倘若明白真正的用意,了解不忘根本的道理,寄以世代相传的良好家风的厚望,那才真正有价值。而孝道,不仅是每年祭祖之日才该有的仪式,而要落实在日常生活的每时每处,时时想着父母,竭尽全力让父母生活的更快乐,更美满!

懂得敬畏,不失良善。中元节,让人重拾敬畏之心。
懂得敬畏,自然不失良善。
荀子曾言:“君子以为文,小人以为神。以为文则吉,以为神则凶。”君子把鬼神之说当成一种文化,小人把鬼神当成一种灵异的迷信。当成文化是好事,当成迷信就坏事。“举头三尺有神明”、“人在做,天在看”,对于中国人来说,鬼神是敬畏,让我们约束自己,善待他人,有所为有所不为。
很多人之所以无恶不作,就是没有一点点敬畏之心,天不怕,地不怕,什么坏事都做得出来。多了这份敬畏,我们就能更好的约束自己,善待别人。
明代大儒方孝孺言:“凡善怕者,心身有所正,言有所规,纠有所止,偶有逾矩,安不出大格。”心存敬畏,才会有所忌讳,行为才能有所止。朱熹说:“君子之心,常存敬畏。”时时保存敬畏心、恭敬心、谦卑心,才能看清自己,成长自己。
当敬畏心升起之后,我们就会不失良善,才进而可成君子。
不失良善,就是和人相处做事,都保持了诚意与善念;就像一柄烛火,时时照耀自己,也会为他人带来光亮。
周国平说:“有所敬畏的人,在他的心目中,总有一些东西属于做人的根本,是亵渎不得的。”做人的根本,就是良善。
在身外,我们要敬畏星空、自然;
在身内,我们要敬畏道德、情操。
我们以此自律,从而不断向善向上。    

把握当下,不负韶华。佛在金刚经中告诫说:“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在人生的路上,我们总以为岁月悠远,来日方长;
总以为我们还很年轻,可以肆无忌惮地挥霍时间;
总以为有些事还有很多机会,可以任性地拖延时间;
总以为一切都来得及,因为未来还很遥远。不要总以为来日方长,不要把美好的心愿,都寄托于不可预知的明天。最珍贵、最需要实时把握的,是“当下”。有许多事,在你懂得珍惜之前,已成旧事;
有许多人,在你用心之前,已成故人。“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遗憾的事一再发生,但追悔过后再抱怨“早知道如何如何”是没有用的,“那时候”已经过去,你追念的人也已离开了你。
不虚度每一天,做每一天每一刻最好的自己。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一切,不辜负当下的人生,才是对自己最大的尊重,也是对亲人最大的负责!

余生很贵,愿我们接下来能不忘先祖,不失良善。
把握当下,不负韶华,珍惜眼前人,珍惜父母亲人健在的日子… https://t.cn/EyPFKKk

平常街:在最古的中国 尝最中国的味道
华夏地大物博,中华美食也各具丰饶特色,但从风格上,却以米和面,分成了先天的两派。倘若谈及面食,那中国有一个地方自然绕不过,那就是山西。
世界面食在中国,中国面食在山西。山西被称为是中国面食之乡,有据可查的面食多达280余种。作为汉族饮食文化的典型,其面食、陈醋、汾酒等都是中国一绝。
运城作为山西小麦的最发达的主产区,素有山西粮仓之称,同时也是山西第一人口大市,对山西的面食文化塑造起着重要作用。作为最早被称为“中国”的地方,运城不仅保留着许多中华传统的美食记忆,同时也将本地文化,用饮食作为载体以传播。
古中国的味道,就从运城这一页讲起。
运城地处晋陕豫三省交界处,占据了中原的黄金地段,三面环山、三面环水,为美食文化的交流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也让运城本地的口味多了些杂糅的意味。因为气候的原因,山西小麦的生长周期长,淀粉含量高,营养价值和口感也都优于其他地区,这也是许多本地的特色出了省差了滋味的根本原因。
运城风味地图:解州羊肉泡
说到运城美食,就不得不提这名扬中外的解州羊肉泡了,最早的羊肉泡制作故事还与关公的青龙偃月刀试刀有关。与西安羊肉泡馍的方式不同,运城人喜欢大块泡着吃,而且运城用的是解州的山泉水。解州羊肉泡具有烹制精细,料重味醇,肉烂汤浓,肥而不腻,营养丰富,香气四溢,食后回味无穷的特点。
运城风味地图:关乡大刀面
运城关乡大刀面制作工艺复杂,讲究反复揉压,制作中的面片最长可达20米、堆折后可叠成10层。面煮后浇上羊肉汤,放入干肉臊子,再加上香菜、葱花,一青一白,清香爽口,回甘的味觉让每一颗味蕾都为之一振。
运城风味地图:羊肉胡卜
据传胡卜原名糊饽,是一道从西汉末年就已流传的美食,慈禧太后西逃路过北相时,吃后大加赞赏说:“北相胡卜,小娃胳膊。比宫廷美食好得多,可称盖世胡卜。”它是用将烙熟的白面薄饼切成丝、放上羊肉汤加上香油、辣椒、葱花等一起烹煮,味道清爽不油腻,滋味绝美,让人百吃不厌。
运城风味地图:闻喜葱花饼
闻喜葱花饼起源于明朝,与山西刀削面、平遥牛肉齐名的山西三大名吃之一。采用独特的工艺将面粉、葱花完美结合在一起。色泽金黄,香酥可口,葱香味沁人心脾,深受当地人喜爱。只要尝上一口,一定会颠覆你的味蕾,让你对这道简单的小食刮目相看。
运城风味地图:小酥肉小酥肉是山西传统名菜,是山西著名的十大碗之一,是晋菜三蒸中的第二蒸。酥肉是用猪肋条肉切块,经过煮、炸、蒸等多道工序制作而成。小酥肉在山西运城一带民间宴席多采用羊肉制作,而晋城行菜则选用肥猪膘先煮再蒸后炸,称“紫苏刀背”,是本地特色传统菜肴。
运城风味地图:稷山麻花
清乾隆年间,翟店镇西位村的一位商人把麻花带回家乡运城,经不断改进制作技术,形成了如今人人喜爱的美食。稷山麻花历史悠久,以晋南优质小麦头箩面为主料,风味极佳,油酥香脆,佐以椒叶芝麻,油而不腻,吃完以后口里无渣,百吃不厌。
运城风味地图:闻喜煮饼
相传闻喜煮饼由康熙赐名,也是宫廷名点。外裹芝麻,内有栗色、绛白二色分明的饼馅,可拉出几厘米长的细丝,吃起来酥沙香甜、不皮不粘不腻,食后回味有松柏的余香。鲁迅先生《孤独者》中就曾提到“我提着两包闻喜产的煮饼去看友人”,可见知名度之广。
运城风味地图:泡泡糕
晋南泡泡糕即泡泡油炸糕,是用白面、猪油、糖、陈皮、香料等采用多道工序制作而成,油糕从油锅捞上来后,看上去好像一朵含苞待放牡丹花,白中微黄,吃起来香甜、酥、脆,别是风味,让人赞不绝口。
运城风味地图:南式细点
南式细点是山西的八大名点之一。制作工艺独特,融合南北风味。外形美观,层次分明,酥松甜美,十分美味可口。细点区别于其它糕点的突出之处就在于“细”:加工精细、成品细腻。
看了这么多诱人的美食,你是否早已味蕾蠢蠢欲动?别着急,在运城马上就有一个地方,让你一站式打卡特色美食!
关公家庙平常街文旅街区
以关帝文化为依托
打造全新示范级文旅目的地
运城网红新名片
招商选商正在火热进行中!
通过对文化肌理的深度理解,关公家庙平常街将最具本地文化特色的美食汇集于此,无论是街头美味、传统特色、关帝文化名吃…在此应有尽有。来这里不仅能体验最正统关帝文化、祈福平安,更能感受本地美食文化,以及最IN的娱乐潮流!
平常街:只选商不招商,到底选的什么商?
平常街地处运城关帝文化旅游核心版块,紧邻海内外唯一的“关公家庙”常平关帝庙,有着丰富的文化旅游价值,每年吸引着众多关帝文化信仰者和旅游体验者来到此地。
平常街以关帝主题文化为脉络,打造”社交生活、美食供给、文创体验、娱乐休闲“为一体的文旅形态。在这里人们可以 游古街、拼美食、拜关公、偿心愿、住民宿、赏美景,深度感受文化生活。
品牌为辅,传承匠人心!
作为以打造山西文旅标杆项目为目标的平常街,以体验感和文化氛围为主要特色,因此在美食选商上,也以此为要求和标准。大牌在这里不是通行证,古法传承、本地认同、文化体验才是我们更看重的价值。
无关背景,只看实力派!
如果你有本地特色的美食绝活,有一颗传承发扬的心,却苦于缺乏专业的运营能力,平常街正等你到来!我们提供专业的商业运营顾问服务和统一商业管理模式,让你实现简化经营,轻量运营,将美食文化传播更广更远!
租金无忧,欢迎梦想家!
你是否心怀梦想,但被租金束缚手脚?在平常街,我们欢迎每一个优秀的想法,我们用租金为你买单!你只需提供优秀的产品资源和经营想法,我们用联营分成形式实现共赢,仅需承担:技术、人员、功能用具、原材料、日常运行费即可入驻!
平常街:一天不够逛,来了还想来!
平常街不仅将关帝文化旅游区整合链接,更与中条山、万顷盐湖接壤,连点成线,同时打造特色街区,以关帝文化体验、全天实景舞乐秀场、沉浸式娱乐休闲、特色餐饮集群等,把运城一日观光游,拓展为文化深度游,大力拓展客群,让更多人爱上逛玩平常街、度假平常街!
只选商,不招商
关帝运城,味道中国
邀你入驻平常街
我们采用“精装入驻 联营共享”的合作模式
以专业运营推广团队,实现“四个统一管理
统一业态规划
文创变现、文化感知、社交生活、美食供给
打造立体功用型业态
统一商业运营
商业运营指导、商户形象包装、精致装修设计、优质物业服务
统一平台资源
品牌形象价值资源、街区风貌软价值、关帝文化旅游价值
统一品牌推广
街区主题包装、品牌形象重塑、全网话题推广、主题活动演艺
现在入驻平常街,仅需承担:
技术、人员、功能用具、原材料、
日常运行费!
商业咨询热线
咨询热线一:132 2807 6017
咨询热线二:177 8279 7700

【“逐书事件”与独译莎剧——梁实秋在青岛的两件旧事】梁实秋是我国著名散文家、文学批评家、学者,但许多人知晓他,也许还是因为他与鲁迅那场持续良久、轰轰烈烈的“笔仗”。论战之广,涉及人性、教育、阶级等诸多话题;论战之久,更近十个年头。
  少为人知的是,这场“笔仗”,其实给他带来了不小的人生困扰。其中之一,就是他出走上海旅居青岛以求平静生活的愿望没有完全实现。
  从1930年受聘国立青岛大学到1934年离开,梁实秋旅居青岛的四年间,双方论战的硝烟一直没有消散,特别是“逐书事件”的发生,更使得两人结下了新的“梁子”。
  1930年的青岛,是梁实秋走出“人性论争”尴尬处境的庇护所。来青岛之前,梁实秋在上海的生活极不平静。
  1926年,他的一篇《现代中国文学之浪漫的趋势》激起千层浪。在“国破山河在”的危急时刻,梁实秋却抱着艺术至上、文艺自由的观念,宣扬文艺的自由独立性,这无疑与时代的要求相悖。他无意间卷入了那场分不清是政治还是学术的激烈争斗,深以孤立无援为苦,厌倦了文坛争斗的梁实秋渐萌逃意。
  恰逢此时,国立青岛大学校长杨振声到上海来延揽教授,正巧碰到刚刚辞去武汉大学文学院院长职务的闻一多,并通过胡适、闻一多认识了梁实秋、沈从文等人。杨振声求贤若渴,一遇闻、梁,便坚邀他们到青岛任教。在专程去青岛“半日游览”和“一席饮宴”之后,梁实秋接受了国立青岛大学的聘书。
  虽然远离上海,但树欲静而风不止,与鲁迅的论战,风波再起,并伴随了梁实秋在青岛的始终。
  鲁迅和梁实秋的论战是20世纪30年代中国文坛的一个重大事件。梁实秋比鲁迅小22岁,一少一老,从1926年开始笔战,一个以《新月》《益世报·文学周刊》为阵地,一个以《萌芽》《语丝》为阵地,一直到1936年鲁迅逝世,两人论战长达近10年,笔战的文章125篇、50余万字。
  梁实秋到国立青岛大学执教后,论战硝烟未散。臧克家曾回忆说:“同学们知道梁和鲁迅先生经常论争,在课堂上向他发问,他笑而不答,用粉笔在黑板上写下四个大字:鲁迅与牛(1930年1月10日上海《新月》月刊第2卷第11期刊载了梁实秋的《鲁迅与牛》一文,阐述了他与鲁迅论战的缘起,此举意在让同学们从文中去找答案)。同学们莞尔而笑,梁实秋神情自若。”
  1932年春在国立青岛大学发生的“逐书事件”,更是让二人的关系雪上加霜。梁实秋时任国立青岛大学图书馆馆长,主持成立了图书委员会,绝大多数成员都是新月派,对当时左翼文坛推重的书籍往往不能认同。被进步青年奉为精神导师的鲁迅作品,在这里并没有得到重视,以至于传出梁实秋将鲁迅作品从图书馆中清除的传言,所谓的“逐书事件”便爆发了。
  鲁迅曾两次提及该事件,亦可见其对此事耿耿于怀。他在《“题未定”草》一文中写道“梁实秋教授充当什么图书馆的主任时,听说也曾将我的许多译作驱逐出境”。他在为曹靖华翻译的《苏联作家七人集》所作的序言中再次叫屈:“梁实秋教授掌青岛大学图书馆时,将我的译作驱除。”
  关于此事,梁实秋在《关于鲁迅》一文中辩解:“我首先声明,我个人并不赞成把他的作品列为禁书。我生平最服膺伏尔德的一句话:‘我不赞成你说的话,但我拼死拥护你说你的话的自由。’我对鲁迅亦复如是……我曾经在一个大学(国立青岛大学)里兼任过一个时期的图书馆馆长,书架上列有若干从前遗留下的低级的黄色书刊,我觉得这有损大学的尊严,于是令人取去注销,大约有数十册的样子,鲁迅的若干作品并不在内。但是这件事立刻有人传到上海,以讹传讹,硬说是我把鲁迅及其他‘左倾’作品一律焚毁了,鲁迅自己也很高兴地利用这一虚伪情报,派作我的罪状之一!其实完全没有这样的一回事。宣传自宣传,事实自事实。”
  直到20世纪80年代末,还有人就“逐书事件”问臧克家。他回答说:“我想不会的,也是不可能的。”算是为梁实秋作了最好的证言。
  虽为论敌,但对鲁迅的评价,梁实秋也表现了可贵的公允。1936年10月19日,鲁迅在上海逝世。第二日的《世界日报》发表了对梁实秋的专访文章,回忆了与鲁迅的文字因缘,并对其文学成就不吝赞美:“先生在文学方面,为中国文坛上最有力之作家,余与其立场虽稍有不同,而其文笔之卓绝,则实令余钦服。现先生逝世,为中国文坛之最大损失,盖后人恐无能补其缺者。”
  1934年7月,梁实秋应王平陵之约,将与鲁迅等左翼文人论争的文章中的31篇,结集为《偏见集》,该书由正中书局出版,成为他的一本较重要的文学论集。
  除了论战带来的困扰,梁实秋的青岛岁月也有宁静的一面。特别是,以一人之力翻译了《莎士比亚全集》,成为国内完成该项成就的第一人。
  在国立青岛大学,梁实秋担任外文系主任兼图书馆馆长,教学与学术并举。他虽是留洋出身,却不喜洋服,夏季常穿的是长衫,秋冬则穿一身丝织棉袍,严冬时节是棉袍外面加套一件皮袍,而且颜色都淡雅不俗,颇具谦谦君子之风。
  臧克家回忆:“记得,1930年我考入国立青岛大学(二年后改为山东大学),入的是您做主任的英文系。您面白而丰,夏天绸衫飘飘,风度翩翩。”他还回忆说:“当时外文系主任梁实秋先生,胖胖白皙的面庞,讲课干净利落。”
  梁实秋授课时间观念极强,对此他的学生记忆颇深。他上课,永远是铃声未息已走进教室,坐下就讲,不疾不徐,绝无赘语。下课铃声方振,恰好讲到一个段落,铃声未毕,已步出课堂。他常对同事和学生讲:“上课时一分钟也不能浪费,课间是学生活动和休息的时间,一分钟也不容侵犯,故尔上下课必须准时。”但一堂课的内容倘若记录下来,都是一篇组织紧密、内容充实的论文,课后重温它,也足够思索两三个小时。
  1932年8月,梁实秋为国立青岛大学外文系三年级的学生首开了“莎士比亚”课,他是国内最早把莎士比亚引入大学课堂的学者之一。同时,在胡适的发动下,开始了“莎士比亚”翻译工作。
  如果说梁实秋这一辈子只崇拜过一个人,那么这个人一定是胡适;如果说梁实秋只对一个人感恩,那么这个人也一定是胡适。走上译莎之路,也是起自胡适的倡议。
  梁实秋和胡适的交往始于1927年在上海共同参加“新月社”期间。胡适是“新月社”的精神领袖,梁实秋是最年轻的参与者之一。1930年,任中华教育基金会董事会主任的胡适,倡导成立“莎士比亚的戏剧全集翻译会”,决定翻译《莎士比亚全集》。
  1930年8月,胡适应杨振声之邀访问国立青岛大学。其间他住在宋春舫家里,参观了宋的藏书楼“褐木庐”。大量戏剧书籍珍藏其中,包括莎士比亚的多部剧作,仅《哈姆雷特》一书就有五国文字的版本。
  随后,胡适便提议闻一多、梁实秋翻译《莎士比亚全集》。同年12月23日,胡适致梁实秋的信中谈及了译莎士比亚一事,其中写道:“……拟请一多与你,与通伯、志摩五人商酌翻译Shakespeare(莎士比亚)全集的事,期以五年十年,要成一部莎氏集定本。”
  1931年1月5日,胡适复信梁实秋,又谈此事:“我可以来青岛一游,约在一月十七八日,定期后当电告……志摩昨日到平,赞成译莎翁事。”就在当月24日,胡适来到青岛开始筹划《莎士比亚全集》翻译的事务,在与杨振声、闻一多、梁实秋等人讨论后,决定用散文体翻译莎士比亚全集,但部分作品可试用韵文体。
  胡适最初拟定的莎翁翻译办法,决定由闻一多、梁实秋、陈通伯、叶公超、徐志摩五人组成翻译莎翁全集委员会,并拟请闻一多为主任;暂定五年全部完成(约计每人每半年,可译成一部)。信中还提议徐志摩试译《罗密欧与朱丽叶》,叶公超试译《威尼斯商人》,陈源试译《皆大欢喜》,闻一多试译《哈姆雷特》,梁实秋试译《马克白》。
  可惜,这项大工程最终没能如愿由几位大译家共同参与完成。据梁实秋后来回忆:“通伯不肯参加,志摩在二十年十一月里就不幸逝世,公超、一多志不在此,结果只剩下了我一个人孤独的开始这漫长艰巨的工作。”
  对于译莎,梁实秋从一开始态度便十分积极。当时,他除了每周教十二小时课之外,就开始着手翻译。他曾说:“我开始的时候参考资料是如何的贫乏!我那时有的只是一股热心,我想愚公可以移山,我也一步一步地去做,做多少算多少,至少对于我自己是件有益的工作。”
  在兼任图书馆馆长期间,他广泛搜集莎士比亚戏剧书籍资料,还亲自到上海为图书馆选购图书,建立了莎士比亚图书室。最早译成的《哈姆雷特》《马克白》《李尔王》《奥赛罗》《威尼斯商人》《如愿》《暴风雨》在1936年5月至11月由商务印书馆陆续出版。而《仲夏夜之梦》因抗战后通货膨胀,没有出版。后来,他又译了《亨利四世》上下篇。梁实秋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独自翻译《莎士比亚全集》的第一人。
  总结梁实秋这个成就,可以看出,从外文系主任兼图书馆馆长的工作岗位得益不小,这也算是青岛给他的最重要的馈赠之一吧。
  1934年,梁实秋的好友胡适任北京大学文学院院长,邀请梁实秋到北京大学任外文系研究教授兼系主任。消息在山东大学传开,山东大学群情不满,外文系师生联名向北京大学提出抗议。抗议信在青岛当时的《民报》上曾有刊载:“敝系经梁实秋先生主持开办,同学夙受陶冶,爱戴正殷……群情迫遑,北平素为文化区域,人才较多,至希鉴谅,另行延聘,以慰渴望。”恳切之情跃然纸上。
  三十岁出头的青年教授,工作四年,博得全系师生如此深情的挽留,足见梁实秋教学育人工作之成效。几经磋商后,胡适发来一封电报说:“梁实秋先生主持山大外文系四年,成绩显著,已有基础。现北大外文系亟待梁先生来此帮助,恳请暂时借用两年……”
  1934年夏,山东大学外文系全体学生,在青岛奇园饭店为梁实秋举行了饯别宴会。
  晚年在台湾的梁实秋对青岛怀有特殊的眷恋之情。青岛文史学家鲁海曾说,梁实秋晚年描写青岛的回忆文章,至少有40余篇,字里行间都流露出对这座城市的喜爱。
  1983年,梁实秋的大女儿梁文茜带着父亲的委托,重回青岛寻梦。梁实秋更是将女儿梁文茜从青岛海水浴场捧来的一瓶沙子置于案头,视为珍品。1987年10月台湾当局放宽到大陆禁戒后,梁实秋大喜,计划到大陆探亲。但11月3日,梁实秋因突发心脏病逝世,重返青岛最终成了一桩难了的遗憾。(大众日报)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蚂蚁财富称榜单排名存工作失误# #葛兰旗下基金年内已跌超20%#】“明星”基金经理葛兰管理的中欧医疗健康混合C在支付宝周销量排行榜“摘牌”一事仍在发酵。在前
  • #王源[超话]##王源新专辑夏野了##王源2022时和岁暖# ✿可否把走过的路再退回走一遍,至少让这杯咖啡风味稍微变甜 ❀散的怎么去点燃,绚烂过后会变淡,就像散
  • 为了让消费者更加直观的体验,美特好超市多次组织消费者实地参观,数百位省城市民走进美特好加工厂、供应链基地,采取现点现检的方式,更加直观的让百姓检查“放心肉、放心
  • 但是当年在事业的巅峰之际,陈梅馨却因为感情的问题,形象开始受损,最终无奈选择了息影。在最近的采访中,陈梅馨也明确表示她至今仍是单身,她曾经一度与男友到了谈婚论嫁
  • 虽然大姐没有像妹妹一样成为万众瞩目的大明星,但却过得平凡而幸福,最起码比两个妹妹看男人的眼光好。可现在,在咱们三姐妹中,要说谁最好看,那我一定是当仁不让。
  • 到达后,民警为老人送上了热水和食物,依然未得到老人身份有效信息,随即开展身份核实工作。同时,家人可给老人制写有联系电话、联系地址的卡片放置在老人衣兜中,以便及时
  • 心情不好时,轻轻对自己说,生活,就是这样,休息一下,别忘了明天会有阳光,心情愉悦时,偷偷告诉自己,人生,不能总是得意,生命中,有风有雨,人生就是在曲曲折折的过程
  • 记者问及麦吉丽零售额与经销商数量有何关系时,投诉人陈女士称:“金字塔模式招代理啊,代理就是消费者,大部分赚的都是代理商的钱。秦女士称,麦吉丽有代理商等级制度,一
  • 我看似忙碌实际精神空虚的一天又一天 好像我们这个年纪的人就是要按部就班的上学 一切的一切都没有想象中的美好 幻想里的大学是三五成群 有时间有精力去做自己的选择
  • 2008-2022 今年 是我们在饭圈认识的第15年 我们相识在北京奥运会前的春夏 今年 中国又举办了冬奥成为双奥之城 都是很有意义值得纪念也难忘的一年在这
  • 都 是勇敢的你额头的伤口 你的 不同 你犯的错都 不必隐藏你破旧的玩偶 你的 面具 你的自我他们说 要带着光 驯服每一头怪兽他们说 要缝好你的伤 没有人爱小丑为
  • 跟印象中的村庄一点也不一样了,村里环境越来越好,让人流连忘返,明年‘十一’还要过来体验一下采摘。眉山算命戴师傅在此提醒大家,这类人的官杀没有财星来生助,可以说整
  • #聚焦全国两会养老声音#【代表委员声音|赵国祥:#建议在养老机构设心理服务中心#】“养老,既要养身,更要养心。#2022迈进新未来# #2022豫见全国两会#
  • 观察了几天,她终于轻轻拉住蹦蹦跳跳的牧四诚,蹲下来对他说:“这个花栗鼠,是对于你认真完成实验的奖励。他经常看见所长怒叱姨姨,把她辛辛苦苦整理的一大叠文件劈头盖脸
  • 报考热线陈老师:028-85405501 13378100778(微信同号)学校地址:成都市武侯区人民南路三段 37 号西华大学人南校区 B105(省体育馆 F
  • 内蒙古青年舞蹈家苏日曼离世3月12日与胃癌抗争八个月的内蒙古青年舞蹈家苏日曼去世终年28岁讣告发布没有多久后,苏日曼妈妈还在视频平台发悼念女儿:“我的宝贝,妈妈
  • 生活是如此丰富,走着走着,此生,不再充满焦虑,应该感恩生活的幸福。想起与你之间的那一场缘分,心中还是会隐隐作痛,万千人海中有幸遇见你,你的到来,让我的心海泛起心
  • 记者问及麦吉丽零售额与经销商数量有何关系时,投诉人陈女士称:“金字塔模式招代理啊,代理就是消费者,大部分赚的都是代理商的钱。秦女士称,麦吉丽有代理商等级制度,一
  • 主席在感谢好意后遗憾指出人们潜意识仍将受虐者与普通人区别,仿佛他们一受虐就开始吃午餐肉或者不吃了,却没有意识到受虐者就是你我他可能就是给你打电话的好友遛狗的邻居
  • 一直以来我总觉得失败之后的想法一定要等下次成功——起码意气风发之后再说,这样显得自己的反思很有意义:你看,有了这样的失败总结我能化腐朽为神奇。  辛酉日柱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