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经》闻法随喜功德无量
(第一百八十段)
【于汝意云何?是大施主所得功德,宁为多否?弥勒白佛言:世尊!是人功德甚多,无量无边,若是施主、但施众生一切乐具,功德无量,何况令得阿罗汉果。佛告弥勒:我今分明语汝,是人以一切乐具、施于四百万亿阿僧祇世界六趣众生,又令得阿罗汉果,所得功德,不如是第五十人闻法华经一偈、随喜功德,百分、千分、百千万亿分、不及其一,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知。
阿逸多!如是第五十人辗转闻法华经随喜功德,尚无量无边阿僧祇,何况最初于会中、闻而随喜者,其福复胜,无量无边阿僧祇、不可得比。又、阿逸多!若人为是经故,往诣僧坊,若坐、若立、须臾听受,缘是功德,转身所生,得好上妙象、马、车乘、珍宝辇舆,及乘天宫。】
佛问弥勒菩萨:你意下如何?这个“大施主”布施了无量多的世界中的无量多的十二类众生,又度了无量多的人分别成就了初至四果阿罗汉,所得功德多不多?这里说的大施主指具足财施、法施、无畏施者、名“大施主”。
弥勒菩萨对佛说:世尊!此人所得功德很多,多得无量无边,单就施予六道十二类众生那么多的欲乐珍宝,金钱财物,就已经功德无量了,何况又讲经传法,使众生脱离生死而证得阿罗汉果,功德更是大得不可估量!
佛告诉弥勒菩萨说:我今天再明白地给你讲,此人施无量多的财宝予四百万亿阿僧祇世界那么多的“六趣”众生,又度了无量多的人成阿罗汉,功德虽然很大,但不如辗转听闻随喜《法华经》至第五十个人的功德大。这里说的“六趣”是什么意思呢?六趣指众生由业因之差别而趣向之处,又名六道、六凡。所谓六趣,是以三事为由,即: 一因、二缘、三果。
因者、以妄惑为因;缘者、以造业为缘;果者、以受报为果。此六趣中,分三善三恶, 三恶即三恶趣,又名三涂。涂者、途义。有火途、血途、刀途。指依恶业所感赴之处,是为 恶道。又因恶业有重有轻,而分三处、即:地狱、畜生、 饿鬼。这三恶道是:
一、地狱:梵名那落迦、 译作无幸处;又名泥黎。此处翻译为苦具,是恶人受苦痛之处。有八寒、八热、一百三十六座地狱等。其中众生,受苦无穷,经劫无量,最苦无比。在三涂中称为火途,指地狱趣受猛火烧炙之处。
二、 饿鬼:此界有情众生,常受饥饿之苦,故有此名。有九鬼 、三十六鬼之分,在三途中,称为刀途。指饿鬼趣向,受刀剑棍杖逼迫之处。
三、畜生:梵名底栗车。译作傍生、横生。是说其身形傍生横行,性鲁钝,不能自立,畜养于人类,故有此名。如禽兽鱼虫等之属类。由愚痴而造作恶业的众生,死后为畜生。在三途中称为血途,指畜生趣向互相吞食之处。
另有三趣即三善道又名三善趣:是依善业所感赴之处。因善业有轻有重,而分别有三、即:阿修罗、人类、天人。这三善道是:
1、阿修罗:又译作非天、非类、不端正。这类众生好行斗诤,而谄曲诈慢,故多诸苦趣。虽福报邻天、而德不及天,故名非天。阿修罗分布在四道中、即:鬼道阿修罗、畜生道阿修罗、人道阿修罗、天道阿修罗。其中人道和天道阿修罗属于善道、而鬼道和畜生道阿修罗属于恶道。
2、人类:梵语搜赊。《三藏法数》说:“人者忍也、于世违顺之境,皆能安忍。”也就是说,人类的忍耐和忍受力,都强于其他道的众生,这种忍耐和忍受,对顺逆二境、善恶诸法,都能忍,对善能忍、对恶也能忍,这类人有成就圣道的基因。如果对善不能忍、对恶也不能忍,就会形成业因而生业果。所以,六道众生都从人道中成,今生得人身者,皆是前世修五戒十善,感报所生。
3、天:梵名提婆。有四层含义、即:一、天体:指运行日月星辰的整个虚空宇宙。二、天界:天界有欲界天、色界天、无色界天,天有此三界、故名天界。三、天神:是掌管和护持诸天的无量多的天主和天神。四、天人:指生活在各天界中的普通人民。
以上所说天体和天界,是非意识性的物理现象,只有天主、天神和天人才具有人一般的情感和意识,人们常说求上天保佑,不是求空洞洞的天来保佑,而求的是天主及天神的保佑,民间常有祭天和拜天的仪式,这也是祭拜的天主或天神,所以,在拜天的时候,最好选择一位天神来拜,比如选四天王中的一位、或选忉利天主、大梵天主等,这样直接与天神沟通,会有心想事成等意想不到的效果。
笼统的天有光明之义、自然之义、清净之义、自在之义、最深之义。是受人间以上,胜妙果报之所,其乐胜、身胜,世间无比。其分别甚多,但总名为“天趣”。以上所说三善三恶之处、合称六道或六趣。
其实,六道都是人们因无明所生之幻相,明白了这个道理的人,就会感悟到:“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悟了道的人,这梦里的六趣、就是妙有;觉后的空空、就是真空。六道轮回,就是一场梦,梦醒了,梦中的六道,既没有三善、也没有三恶,全是非善非恶的奇妙之境;而真空中,本来没有三千大千世界、本来没有一物一尘,于此则心无羁绊,是真大自在。
得真大自在者,在梦中也能做主,梦中能做主即是禅定,定中能做到事事不迷,念念清净,不失愿力,已顿超三界,可随愿力往生诸佛净土,自当成就无上菩提。
佛说:大施主施无量多的财宝与四百万亿阿僧祇世界那么多的六趣众生,又做法布施,使这所有的众生都证得了阿罗汉果,此人所得功德虽然大得无量,但不如第五十个辗转听闻到《法华经》中“一偈”并能随喜的人。这里说的一偈是什么意思呢?
“一偈”于《杂语》规定中,限定字数句数,以三字乃至八字为一句,以四句为一偈。如本经上文所说:“恶世末法时,能持是经者,则为已如上,具足诸供养。”随喜这四句就意味着具足了种种布施和种种供养。一般要求:以四句能完整地表达一个意思、称为一偈。
佛说:大施主所得功德不及辗转听闻《法华经》中一偈而生欢喜的人所得功德的百分、千分、百千万亿分之一,以至用最高级的计算机都不能算出其功德到底有多大、用最好的比喻法也是难以形容的!
佛又对弥勒菩萨说:阿逸多!这第五十个人是辗转听闻到《法华经》的,他所得的随喜功德,就有无量无边阿僧祇劫那么多,何况是最初的第一个人,因听闻《法华经》中的一偈而随喜,那么这个人所得功德比间接听法的第五十个人,又要超胜得多,所得福德之多,就是用无量无边阿僧祇劫来比喻,也是不可比的。
佛又对弥勒菩萨说:阿逸多!如果有人为了《法华经》,去拜访僧坊寺院,或站着、或坐着,只用了“须臾”时间,须臾经计算等于2880秒、即48分钟。若人在这48分钟的时间里,听到有人讲《法华经》而随喜,以此因缘所得功德,来世将生大富贵之家或帝王之家,享受最为殊妙的象马车乘,和帝王乘坐的珍宝辇舆。或往生到天上,驾乘七宝宫殿到处旅游,自由自在,十分快乐!

《類经》
【類經六卷】
脉色类(二)

关格(二十二)

故人迎一盛在少阳,二盛病在太阳,三盛在阳明,四盛以上为格阳。
(《素问.六节藏象论》。O人迎,胃阳明胃脉也,在颈下夹结喉旁一寸五分。一盛二盛,犹言一倍二倍,谓以人迎寸口相较,或此大于彼,或彼大于此,而有三倍四倍之殊也。《禁服篇》曰:寸囗主中,人迎主外,两者相应,俱往俱来,若引绳大小齐等,春夏人迎微大,秋冬寸囗微大,如是者命日平人。故人迎寸口而至于盛衰相倍者,乃不免于病矣。然入迎候阳,故一盛在少阳,胆与三焦也。二盛在太阳,膀胱小肠也。三阳在阳明,胃与大肠也。四盛以上者,以阳脉盛极而阴无以通,故曰格阳。此义《终始》、《禁服》二篇,分别尢详,见针刺类二十八、九。又《经脉篇》所载亦明,见疾病类十。)寸口一盛病在厥阴,二盛病在阴,三盛病在太阴,四盛以上为关阴。(寸囗,手太阴肺脉也。寸口候阴,故一盛在厥阴,肝与心主也。二盛在少阴,心与肾也。三盛在太阴,脾与肺也。四盛以上者,以阴脉盛极而阳无以交,故曰关阴。《终始》、《禁服》二篇详义同前。)人迎与寸口俱盛四倍以上为关格,关格之脉羸,不能极于天地之精气则死矣。(俱盛四倍以上,谓盛于平常之脉四倍也。物不可以过盛,盛极则败。凡脉盛而至于关格者,以阴阳离绝,不能相营,故至赢败。极,尽也。精气,天禀也。言不能尽其天伞而夭折也。《脉度篇》曰:邪在腑则阳脉不和,阳脉不合则气留之,气留之则阳气盛矣。阳气太盛则阴不利,阴脉不利则血留之。血留之则阴气盛矣。阴气太盛则阳气不能荣也,故曰关。阳气太盛则阴气弗能荣也,故曰格。阴阳俱盛,不得相荣,故曰关格。关格者,不得尽期而死也。O愚按:关格脉证,本绖垂训极明,进人病此不少;而历代医师,每谷立名目以桐传训,甚至并其大义而失之,其谬甚矣。夫所谓关格者,阴阳痞绝,不相荣运,乘羸离败之候也。故人迎独盛者,病在三阳之腑也。寸口独盛者,病在三阴之脏也。盖太阴行气于三阴,而气口之脉,亦太阴也。阳明行气于三阳,而人迎之脉,在结喉之旁也。故古法诊三阳之气于人迎,诊三阴之气于寸口。如《四时气篇》曰:气口候阴,人迎候阳。正此谓也。其于关格之证,则以阴阳偏盛之极,而或见于人迎,或见于气口,皆孤阳之逆候,实真阴之败竭也。故六腑之阴脱者曰格阳,格阳者,阳格于阴也。五脏之阴脱者曰关阴,关阴者,阴拒乎阳也。脏腑之阴俱脱,故云关格。然既曰阴阳关格,必其彼此痞绝,似当阴阳对言,而余皆谓之阴脱者何也?正以脉盛之极为无阴,无阴则无根,而孤阳浮露于外耳,凡犯此者,必死无疑。余尝于蒯司马、田宗伯辈见之,其脉则坚盛至极,其证则喘息日增,甚至手颈通身之脉,俱为振动不已,是皆酒色伤精所致,终至不救。故《本神篇》曰:五脏主藏精者也,不可伤,伤则失守而而阴虚,阴虚则无气,无气则死矣。其即关阴格阳之谓欤?O又按:关格之脉,如《六节藏象》、《脉度》、《终始》、《禁服》、《经脉》等篇,言之再四。盖恕其难明,故宣而又宣,诚重之也。而后世诸贤,解有得其旨者,岂皆未之察耶?夫人迎在头,系阳明表脉,故人迎倍大者曰格阳。寸口在手,系太阴里脉,故寸口倍大者曰关阴。此以阴阳痞绝,气不相营,故名关格,不可易也。而《三难》曰:脉有太过,有不及,有阴阳相乘,有覆有溢,有关存格,何谓也?然。关之前者,阳之动也,脉当见九分而浮,过者法曰太过,减者法曰不及,遂上鱼为溢,为外关内格,此阴乘之脉也。关以后者,阴之动也,脉当见一寸而沉,过者法曰太过,减者法曰不及,遂入尺为覆,为内关外格,此阳乘脉也。故仲景宗之曰:在尺为关,在寸为格;关则不得小便,格则吐逆。夫人迎四倍,寸囗四倍,既非尺寸之谓,而曰吐逆者,特隔食一证耳,曰不得小便者,特癃闭一证耳,二证未必至死,何两经谆谆特重之若是耶?继自王叔和以后,俱莫能辨,悉以尺寸言关格,而且云左为人迎,右为气口,以致后世惑乱,遂并阴阳表里大义尽皆失之。迨及东垣之宗《脉经》者,则亦以左为人迎,右为气口。曰气口之脉,大四倍于人迎,此清气反行浊道也,故曰格。人迎之脉,大四倍于气口,此浊气反行清道也,故曰关。其宗仲景者,则亦曰格侧吐逆,关则不便。甚至丹溪则特立关格一门,曰此证多死,寒在上,热在下,脉两寸俱盛四信以上。夫两寸俱盛皿倍,又安得为寒在上热在下耶?其说愈乖,其义愈失,致使后学茫然莫知所辨,欲求无误,其可得乎?独迈代马玄台知诸子之非,而谓关格之义,非隔食、癃闭之证,曰呜呼痛哉!轩岐之旨乎。秦、张、王、李、朱,后世业医者所宗,尚与《内经》渺然如此,况能使后世下工,复知关格为脉体而非病名也,又焉能决关格脉之死生,治关格脉之病证,及治隔证闭癃证而无谬也哉?此马子之言诚是矣,然观其诸篇之注,则亦未详经义,谬宗叔和,仍以左为人迎,右为气口,竟置阳明胃脉于乌有,而仍失本经表里根本对待之义,此复为误也。故于《阴阳别论》中三阳在头之阴在手之义,竞皆谬注。呜呼!玄台哀前人之误,而余复哀其误,所谓后人而复哀后人也。使余之后人,又复有哀余之误者,余诚不自知其非,而今日之言,乃又不如无矣。)


O岐伯曰:反四时者,有余为精,不足为消。(《素问.脉要精微论》。O此言四时阴阳,脉之相反者,亦为关格也。《禁服篇》曰:春夏人迎微大,如是者命曰平人。以迎为阳脉而主春夏,寸口为阴脉而主秋冬也。若其反者,春夏气口当不而反有余,秋冬人迎当不足而反有余,此邪气之有余,有余者反为精也。春夏人迎当余而反不足,秋冬寸口当有余而反不足,此血气之不足,不足者日为消也。)应太过,不足为精;应不足,有余为消。阴阳不相应,病名曰关格。(如春夏人迎太过,而寸口之应不足者反有余而为精,秋冬寸囗应太过,而人迎之应不足者反有余而为精,是不足者为精也。春夏寸口应不足,而人迎应有余者反不足而为消,秋冬人迎应不足,而寸口应有余者反不足而为消,是有余者为消也。应不足而有余者,邪之日盛;应有余而不足者,正必日消。若此者,是为阴阳相反,气不相营,皆名关格。O前二应字平声,后一应字去声。)

五种修行心态错不得

佛教是个重实践,重自力的宗教。所谓“个人吃饭个人饱,个人生死个人了”;在佛教的修持中,唯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达到解脱,如果佛陀能够让众生成佛,那早在2500多年前释迦牟尼佛就把众生给度完了,我们何必还沦落至此。佛教的终极目标终得个人去实修实证,而非只是终日求佛菩萨保佑加持,而自己又不努力。精进努力的修行固然重要,但其因地的修持心态更为重要,不然事倍功半。志公和尚云:“勇猛精进成懈怠”,告诉了我们若修行走错了路,哪管多精进也是枉用功夫,与懈怠无别,于事无益。所谓“因地不真,果遭迂曲”。所以初发心时,我们务必把一些基本又重要的修行理念建立起来才是。

生死心:许多人把佛法当成了知识,或忙于参与许多佛事活动,把生死给忘了。

回顾佛陀当年初发心乃追求解脱,了生脱死;看看当今的凡夫都把生死问题看的太轻了,以为棺材里躺的的是老人,殊不知棺材里睡的是死人啊!至临终时才慌,这可怕是晚了些吧。许多佛教弟子修学佛法时,没把生死心培养起来,而不知不觉的把佛法当成了知识,只是一味的的分析、归纳、做简表,要不然便参与许多佛教活动,把生死忘了。生死心是修行的原动力,若因听了几场弘法会或参与几场法会后,感到法喜充满才来修行,那恐怕只是五分钟的热度,因为如此的动力是外来的,故不长久。切莫如一般众生,一味接受生死,任它生灭,不试着超脱,虽然口说“生死坦然”但更相似于对生死的无可奈何。佛陀在他临终时说:一切正念禅定中,念死最为尊贵。能有真切的生死心是十分难的,所谓“修行无秘诀,贵在生死切”。大家但摸摸自心,一天有花上五分钟的时间去思考过生死的问题吗?

大信心:当今佛子们最可悲的就是学佛不敢相信自己可以成佛

其二,修行者的大信心是必要的,经云:“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僧璨大师说:“信心不二,不二信心”。学佛者应对于成佛做祖有绝对的信心。当今佛子们最可悲的就是学佛不敢相信自己可以成佛,要不然便把成佛推向三大阿僧祗劫的未来,如此未战先败,如何能打败那阎王老头呢?三大阿僧祗劫相等无央数或无限大,如此而言众生就算有机会成佛也似乎是空谈。其实谈论成佛的时间对咱们都无多大的意义.因为我们根本不知道自己已修了多久,但能够肯定得是,我们肯定不是今世才开始修,不然大家不会对佛法感兴趣。重要的是我们肯不肯好好下手修,努力以今生有限的生命与生命拼一场,所以切莫一直以为自己每一世都从零开始,若每世来到这人世 都如此认为,那待何时成就呢?如此佛教可就没有希望了。

三祖僧璨大师《信心铭》开宗明义“至道无难,唯嫌拣择”,绝大多数的修行者都犯上拣择分别的毛病,今日说末法,明日说业障重,再来便是根器差,如此不计其数的介面,看看只是为自己不肯实修实证的心态安个美名吧!再多个十年、二十年,我们终就原地踏步。中峰国师说“便就今朝成佛去,乐邦化主已嫌迟”可是许多凡夫也只满足于化主乐邦的方便,错认方便权巧为究竟,因此而不求提升,更不精进的力求今朝之成就,这可谓“辜负己灵”也。

无上心:一位修行者上求无上之佛果,才是修行者应具的气宇,乐于小法,满足于方便,修行不会进步。

修行另一个重要的心态是要发无上心,正觉之心或菩提心。当年六祖大师参访弘忍大师时言“唯求作佛,不求余物”,这种单纯又直接的求法方式对于现今的佛教而言怕是既陌生又另类,甚至令人不解的是竟然会有人认为这样的方式是狂妄的。看看现在的佛教弟子,学佛多半不敢以“唯求余物、不求作佛”为发心的榜样,这可是刚好与六祖大师的做法颠倒。怪不得我们修行不会进步。对于一位修行者而言,上求无上之佛果,是必然的,而这才是修行者应具的气宇,只是我们已经乐于小法,满足于方便。

大乘言“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但是现今的佛子只是终日忙忙 ,说是“下化众生”,不说那是否真正的“下化众生”,但又有谁真正的把“上求佛道”的心培养起来而于中更进一步呢?怕是泥菩萨过江吧!古尊宿云:“学道须是铁汉,着手心头便判,直趣无上菩提,一切是非莫管”。学佛须知果位之次第皆是权巧之方便,是修行位上幻化的城堡,而非真正的宝所,故《法华经》云“十方国土中,唯有一佛乘,无二亦无三,除佛方便说”。所以咱们不应对无上的佛果感到胆怯,反而应时时培养这样的气量才是。

思维心:祖师的语录、法师的开示,终是他人的见地,自己有没有实实在在的体认一番,就只能拾人牙慧,数他人财宝。

思维之心是正见的基础。在修持佛法时我们不时会接触许多观点,而我们时常犯的一个毛病就是一味的接受,不多思维,不多问。当多数人都认为某个观念是正确的时候,我们便人云亦云,自己亦不用心省思一番,如此便是迷信而非正信的典范。佛陀与祖师们的微言大意决非表面,而是须要大家去细细参究、深深的思维,而从中把正确的知见建立起来。一味的接受也只是拾人牙慧,数他人财宝。纵然经典、祖师的语录、法师的开示是多么的实在,说得天花乱坠,这终是他人的见地,自己有没有实实在在的体认一番那才重要。终日论长论短,在他人的言语中讨个分明而不自证是没多大益处的。洞山良介大师曰:“学者恒沙无一悟,过在寻他舌头路;欲得忘形泯踪迹,努力殷勤虚空步”。多思考、多探索、多自省才是成就的基石。想想当年的悉达多太子,不是一心的探索与思维这宇宙的真理吗?

勇猛心:真正的佛弟子,绝不可以把修行当消遣,有空才努力一点,没空改天再说。无常到时,不管有空没空,忙也去,不忙也得去。

论云:“至心学道,发大勇猛,决趋菩提”,《永嘉集》又云:“勤求至道,不顾形命”,修行须要有一股发自内心的勇猛心,一种坚持到底,永不放弃,纵使丧生失命都无怨无悔的心,。抱着怕东怕西,担心这儿、担心那儿的心态来修行,也可以说是因地不真。做为一位真正的佛弟子,绝不可以把修行当消遣,有空才努力一点,没空改天再说,这样的心态是要不得的,死期到时,无常杀鬼可不会跟我们论有空没空,忙也去,没空也得去啊!所以如果一位学佛者能够深深的感受到生死的苦,三界犹如火灾,世俗无常苦空,那他一定会有一颗勇猛的心。就像释迦当年的“不成等正觉不起此座”的大勇猛心。而我们也应该有一股这样的气量。祖师云:“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又云:“除了吃饭是杂用心,其他时间都不杂用心”,这都显示祖师在修行上的行持,后人应该视之为修行成道的楷模才是。

总结

愿与大家共勉的是,若大家在这难得之人生之即不好好把握修行,而只是奔波于“佛教事业”,说是不忍圣教衰,但没有把真正的正法眼建立起来,至终圣教亦不免变质。而正法之眼藏尚待大家亲证一番始得啊!学佛的目标明确,佛教哪会有这么多是非,咱们若真的感知生死之事大,无常之迅速,哪终有闲工夫去论他人长短,好事物是非。所以“生死心切,处处道场;心为道源,无事不办;无上觉心,直趣菩提;思维参究,是非莫管”。大家若都能与生死心为源动,大信心为助缘,无上心为目标,思维心为方法,那我们才不至于辜负佛陀与大德先圣将这条解脱的道路传递至今,而能继续流传下去。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今天来说说火锅中常见香料吧! 【中奖公示】GSC「粘土人 沈周」返图活动获奖公示「粘土人 沈周」返图活动已完结!
  • [心]团圆,是人类心中最古老的情感,是心底最深处亘古不变的温暖,是饮尽悲欢,过尽天涯后,牵念最动人的那一根弦,亦是蓦然回首间,最迷人的一道烟火。当风雪寒凉,当世
  • 作为上汽大众2022年的开山之作,全新凌渡L采用了大众最新的MQB Evo平台打造,定位A+级运动轿跑,依然与一汽-大众的速腾有着明显的车型定位区分。作为奥迪家
  • 自证预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是一种在心理学上常见的现象,自证预言也叫自我应验预言,简单地说就是你怎么想,会影响到你会怎么做。答案
  • 亮点:少有的新盘,大开发商开发,近机场,有国际医院。项目建筑面积约14万平,这供应量也不少。
  •   Jesse Harris将直接根据自己的剧本制作,并与Black Magic的Greg Lauritano一起工作, Tucci&Company的Damia
  • 刘兰建议,解决乡村医生的编制问题,提高收入和补贴的额度,确保他们“留得住、用得上”;建立相对完善的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让基层医务工作者能够安心在村里驻扎;设立乡
  • 热爱可抵岁月漫长,让我们一起变成更好的人吧,成为彼此的骄傲#兵言兵事# 【亲爱的女儿,爸爸的爱从未缺席——一名高原驻训老兵写给即将参加高考的女儿的一封信❤️】在
  • 这话真的是一针见血,我们可以接受自己的失败,但却无法忍受别人的成功,因为那对于我们来说,才真正是彻头彻尾的悲剧。确定了这些,今后就不要看到别人有而你没有的东西就
  • #有哪些充满仪式感的跨年礼物推荐# 春风十里花词栀子花香薰可爱精致的香薰,摆放在房间的任何角落都是优雅的装饰品,这款花词香薰以黑白色调为主,简约的玻璃瓶,浓浓的
  • 然后跟他说,越多人看他,他越紧张,别看,让他体面的走。大家十秒内各自干起自己的事,没听见一声责骂,孩子的爸爸来帮他把餐盘收拾好,保洁阿姨很礼貌的给扫走了。
  • 佩戴女王佛可为善信带来平安,助事业,旺人缘,增进个人的魅力,加强自身的影响权力、威望等。佩戴女王佛可为善信带来平安,助事业,旺人缘,增进个人的魅力,加强自身的影
  • 只是看上了你财富的人,目的性太强,无论你对那个人有多好,都无法感动对方,都无法融化对方的心,那个人只会想着如何榨取你。尤其是当你有所成就的时候,仰慕你的更多,同
  • 准备一个足够大、足够深的、带盖的锅,加入没过羊排的冷水,把备好的大葱白、姜片和花椒倒进去,大火开始炖煮吧。用韩国的特制甜辣酱汁沾满了新鲜出炉的炸鸡,让人食欲满满
  • 淋了2022的第一场雨最近的太阳和最近的我一样,不爱出门,下午看了一眼天气预报,此时已出门,上完课发现,这世界已湿哒哒,在2022年初淋上了这一场雨。过去总是说
  • 」談到劇情令觀眾更珍惜與家人同枱食飯,張繼聰說:「我同父母一齊住,外母又住得好近,所以成日一齊食飯,由細個唔識得珍惜,最好唔好叫埋我一齊食,因為覺得好悶,到依家
  • 6,达人矩阵,基地自有签约达人带货,帮助商家优化销售渠道7,享受地方相关优惠政策、奖励申领及法务、会计服务支持。【#广电总局清理大批低级红高级黑内容#】国家广播
  • 汪聪是优酷的主持人,经验丰富;赵川、杨婷婷是天津卫视的主持人,对相声颇有涉猎,去年他俩搭档的是郭德纲和于谦;孟鹤堂、栾云平身穿一身白色西服登场,帅气逼人,秦霄贤
  • 比如说在朋友圈展示自己的一些精彩的生活,你就等于告诉他,我现在呢,跟你聊天是因为我喜欢你,但是我也有去找别人的资本。一一冯唐《中药》02.一定啊一定要找到那一个
  • ─王俊凯语录就是希望自己的实力越来越好吧 就是可以保护那些在乎我的人 ─王俊凯语录看不清未来时,就比别人坚持久一点。─王俊凯语录不是每个人都会喜欢你这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