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来总结

被迫广州游的三天两夜,充满着荒唐滑稽和惊喜。一月份因为疫情无奈将计划搁置,三月份又因为疫情在意想之外把之前准备的攻略用上了。

第一顿去吃的榴莲糖水,吃完以后徒步了一点多公里回酒店,走在被雨水淋湿的北京路上,路上没什么人,我在一边听眼红馆一边记录下属于我和这个城市的瞬间。

约了旧同事第二天去叹早茶,到了茶楼想装土著,但因唔识菊普点讲破防了,最后以一半粤语一半国语结束了这场闹剧。喝了三个钟的早茶,这壶菊普已经快变成白开水,很能聊。

下着毛毛雨在西关走街串巷的乱逛,你老广的悠闲生活不分物种,在古老大屋碰到了穿雨衣在外面玩不愿意回家的小鸡毛,另一个老奶奶牵着它的同伴生气的说下次唔带你出来玩了,还有一只在屋檐下坐着睡着的胖橘。

第一餐没吃到万兴煲仔饭,在离开北京路前终于吃上了,牛肉窝蛋加腊肠还有面上洒满了葱花的猪红汤,都是我味蕾的取向狙击,对此我的评价是,你老广行,整菜真有一手。

外地人来穗必打卡的广州塔,今天不巧碰上大雾天气,广州塔只能看一半,另外一半可能要付费观看。但是也因此拍到了大雾中更有魔都气息的广州塔,所以此刻我是在魔都还是雾都。

这个城市的悠闲生活气息,感受到之后确实会放下防备,尤其适合本人目前这种悠哉摆烂的心态,在嘈杂的茶楼里叹早茶听听土著唠家常,在老城区放慢脚步听听路边偶尔传来的收音机声,在这城市的每一刻我都感觉到无比轻松。 https://t.cn/RuQ52aU

#百年昊禾[超话]##百年昊禾番外•海晏禾青# 改个番外名字,我实在喜欢这个名字~
【初见】

少谷主林昊青乃是谷主林沧澜独子,幼时性子寡言,谷中同龄人甚少,又因着他少谷主的身份,谷中众人更是对他毕恭毕敬,自小便没什么玩伴。
那日,谷主将出谷云游,少谷主送他出谷,临走时,谷主问他有什么想要的。少谷主歪头想了一会儿,回答:“我觉得有些孤单。”谷主点点头,拍拍他的肩膀,没说二话便离谷去了。
年底回来的时候,谷主手里牵着一只鹿蜀,身后跟着一个衣衫褴褛的小孩,看着面黄肌瘦,一副营养不良的样子。鹿蜀天生一把好嗓子,歌声纯净美好,是送给少谷主的礼物,而那个小孩,是在回来的半道捡的,谷主见他有点根骨,捡回来养着或许将来能做个御灵师,顺便给昊青解闷。
午后谷主陪着少谷主听鹿蜀唱了两支曲,乏了便回府去,少谷主一转头,才看到那个站在角落里低着头看不清神色的小孩。那是少谷主第一次见到纪云禾。
少谷主走上前低头看他,他可真小一只啊,细瘦的胳膊,空荡荡的裤管,风一吹裤脚贴着小腿,细得就像两根棍子,不带半两肉。
“你……叫什么名字?”
小孩低着头,下巴隐藏在垂下来的刘海阴影里,传出细弱蚊蚋的一句:“纪云禾。”
“云禾?好清秀的名字。”他瞟到小孩细瘦的胳膊,感觉手一捏骨头都得碎掉。
“你吃东西了没有?”
小孩低着头,沉默地摇摇头。
“那我先带你去吃点东西吧。”小孩意外地一抬头,林昊青这才发现这个孩子有一双大得过分的眼睛,盈盈水光的眼里盛满了意外。以及……灰扑扑的小脸。
林昊青噗嗤一笑,敲了下小孩的脑门,摇摇头语气轻快地说:“算了,先带你去沐浴吧。你这一身泥,一定不舒服吧。”

纪云禾就这样留在了少谷主的易居堂,他分到了一间独立的小房间,也算是衣食无忧。林昊青翻了两件旧时的衣服给他换穿,看着小孩不设心防的笑容,心里也一阵轻快,他终于不是孤单一人了,他有朋友了。这真是让人开心的事情。

#三联美食# 常熟是江南一方福地,古来唤作“虞城”,得名于境内一座“十里青山半入城”的虞山。

说起虞山,是绕不过兴福寺的,南朝出了一位“爱江山更爱佛祖”的“和尚皇帝”。上既有天子以身事佛,下亦不乏刺史舍宅为寺。

于是,兴福寺成了“南朝四百八十寺”之一的江南名刹。很多年前,我从虞山北麓一路下行,石径幽长,寺前涧泉淙淙,林后幽鸟鸣啭,古柏森森,一抹黄墙掩映在烟岚环翠间;落红有声,禅院安静得很。

一股萦绕着泥土的山林气息与与古刹中浮漾着的梵音浑然一体,融入悠远静穆的空气中,传递着禅的灵性。一如唐朝诗人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诗中所述“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的模样。

游罢兴福寺,不吃上一碗本土蕈油面是引以为憾的。在虞山脚下、兴福寺隔壁,有一块被古树环绕的盆地,这是一个市井烟火气十足的露天茶馆,稀疏凌乱地摆着几十张四方桌和竹椅,两三人一桌摆龙门阵,一支烟、一杯茶,从茶米油盐聊到风花雪月,不经意间时光就从指缝中溜走了。

有人说“成都是一座泡在茶水中的城市”,若你来到常熟,便会被如火如荼的喝茶场面惊倒。常熟人喝茶,不似广东人那般注重茶点精致,叉烧包、虾饺……济济一堂,亦不及福建人喝功夫茶那般讲究茶道艺术,他们不讲究地点,不拘泥于场合,甚至连喝什么茶叶也无所谓,山林间、园林里、庭前屋后、街头巷尾……

一只热水瓶、一个玻璃杯、几钱茶叶,两三老友围坐,处处皆是茶馆。一杯茶,并不是常熟人的全部,一碗面,在常熟人心目中同样占有重要位置。常熟人的一天,是被一碗面叫醒的。

我找到了老字号面馆“望岳楼”,打量起价目牌,浇头花样倒是不少:大排、爆鱼、焖肉、素浇……与苏式汤面相差无几,价格在几块到十几块钱不等,唯独蕈油面,30元一碗,这个鹤立鸡群的价位,吸引了我的眼球,怀揣着十二分新鲜和好奇,咬咬牙点了一碗蕈油面。

蕈油面的“浇头”很简单,即采自虞山上的松树蕈,美食家李渔在《闲情偶寄》里夸赞此物:“求至鲜至美之物于笋之外,其惟蕈乎!”用蕈作“浇头”的面,鲜到眉毛也掉下来,因此,当地有“尝过松树蕈,三日不思荤”的说法。

说起“蕈”这种菌类,《吴菌谱》中记载“出于树者为蕈,生于地者为菌”,可见,只有从树底下长出来的菌物方有资格唤作“蕈”。虞山又称“乌目山”,因吴王直系先祖虞仲卒葬于此,遂更名“虞山”,帝王陵地,松柏成荫,密林的滋养造就了得天独厚的菌类生存环境,虞山上野生菌蕈诸如鸡枞菌、鸡脯蕈……林林总总约有几十种,其中,更为高级罕见的松树蕈,对环境要求几近苛刻,除了只生长在适宜温度、湿度的松柏混交针叶林地,还“嫌老爱嫩”专挑树龄短的“鲜肉”松底下扎根。每逢黄梅、初秋两季,山上的松树蕈才开始生长,一个个形似蘑菇,色呈淡棕,等过了季,顿消逝的无影无踪。

山里人凌晨两三点钟就要上山采蕈,趁露珠未干,把蕈采下来,当地人管采蕈叫“捉蕈”,或蕈与人参相似,长脚会跑,故有“捉”字一说,采摘之难,可见一斑,松树蕈稀少难觅,到底长在哪里,无迹可寻,须一处处仔细翻寻,而每个采蕈山人心里自有一张“藏宝图”。

野蕈这物什,或有毒性,在《如懿传》里,卫嬿婉为了让自己的儿子顺利登上大宝,便偷偷嘱咐心腹在皇后的儿子十二阿哥永璂的每日膳食中加上一道野蕈的配菜,吃了会上瘾、产生幻象,吃久毒素在五脏六腑累积蔓延至一定程度,便会不治身亡。

野蕈有毒无毒,全凭捉蕈人多年练就的一双慧眼,把刚采摘的新鲜松树蕈带回家,与鸡枞菌、鸡脯蕈……混合在一起制成蕈油,其味特别鲜香。

捉蕈难,制蕈油亦不易,刚采下的野蕈里有小虫子,须撕去表面一层膜衣,清洗干净,在盐水中浸泡三、四个钟头,用纯正的上等农家菜籽油熬制成“蕈油”。

先支起大铁锅,倒入菜油,煸炒出香,将姜块拍松后投入锅内,烧到锅内冒青烟时,放入八角、茴香等佐料,然后将蕈投入油锅爆炒,移旺火加酱油、盐、糖等调味烧煮到位,冷却后即成食用蕈油。用虞山特产松树蕈熬制的蕈油,才是常熟人认可的家乡味。

蕈油面端上桌,是苏式风格的红汤细面,一抹面条齐齐整整铺在碗里,宛若古代女子的发髻,汤内散布的棕色蕈块便是松树蕈了。

面要趁热吃,轻轻夹起面条,放至嘴边,吸溜一口越过舌尖,蕈油特有的鲜香在面条的热力作用下充溢喉舌,面条脱胎换骨般回味甘长,难怪小小一勺蕈油,把兴福寺素面推上江南“素面之王”的头把交椅。

再看野蕈,细细长长,口感紧实有嚼头,有点似嫩肉,又类野菌,咀嚼中还带着松树本身特有的丝丝芬芳。这素食、素味,倒也颇合本地人与世无争的性情。

在江南,一道美食背后大抵都有一个美丽的故事。近水楼台先得蕈,最早的时候,兴福寺僧人入山采摘食材,觅得此物,爆炒熬汤,做成素面浇头,供与僧人或招待香客食用。

清朝末年,曾先后担任同、光两朝帝师翁同龢在告老还乡后,经常去兴福寺与法灯大师谈经论禅,住持常以蕈油面款待,翁同龢吃过盛赞不已。

到了民国,在大都市呆闷了的宋庆龄、宋美龄两姐妹,去常熟乡下采风,游罢兴福寺,在寺外林中野炊,侍卫从庙里端出几道素食和蕈油面,吃刁了嘴的宋氏姐妹用过后,居然赞不绝口,“想不到一个小地方也有这么好吃的菜和面”。有了“第一夫人”打广告,兴福寺蕈油面自此名扬天下。

很多年后,我又记挂起了兴福寺一碗面,买了张常熟客运车票,下站台等公交之际,一对上了年纪的夫妇向我打探千年古刹兴福寺怎么走,闲聊之中,得知也是慕名远道而来一尝其鲜的,遂结伴而行。老地方依旧竹林落叶、鸟语花香,只是露天桌椅见缝插针,且座无虚席。

望岳楼修葺得焕然一新,蕈油面也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择了一棵百年老树下的座头,照旧点了一碗纯松树蕈油面,周遭都是端着面碗或埋头吃面的人,在一片“呲溜溜”吮面声响中,不分贵贱,无论贫富。

兴福寺恐怕自己连做梦也没有想到,一千多年前,一首唐诗,让它荣登“网红”之榜;一千多年后的今天,一碗素面,再度让它红遍江南。

《这碗面,何以成为红遍江南的“素面之王”》作者 / 申功晶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
  • 就在前不久,作为房车领域的倡导者,大通带来了新款生活家V100,那么相比较生活家V90它的提升都有哪些呢?梦里的我受到了一些诱惑(各种层面的诱惑)我都快妥协了,
  • ↓画面黑白,眼镜奶奶想起来槙寿郎,收刀动作和炼狱杏寿郎一模一样,画面不断切换细节描写↓眼镜奶奶落泪,说这跟救我的人几乎是一样的,非常感动,炼狱听见奶奶说的突然有
  • 研究表明,对顽固性疑难性湿疹症状改善明显!看起来颜色是乳白色使用的时候非常舒服就连敏感肌❗也不用担心补水能力很不错,闻起来有淡淡的薏仁味 我每天化妆之前,[害羞
  • #每日一善[超话]# #阳光信用#[冲锋队员][冲锋队员]#每日一善#[冲锋队员]善良的人并不是不在意他人的伤害,并并不是不气愤世事的不公平。善良的人懂得珍珍惜
  • 提供间隙的方式有很多,之前我也有分享过,比如拔牙、片切、推磨牙...等。解决此类深覆盖问题的核心在于提供间隙,内收上前牙。
  • 张云雷在12月31号晚上的表演,在很多人眼中就是打擂台,他不慌不忙不紧不慢上台站定,上报师父的教诲之恩,中报粉丝的一路追随,下爆多年苦学之功。2009年是郭德纲
  • #虚空济[超话]#摘自论语~子路十三19(二)重点在这八个字虽之夷狄 不可弃也夷狄是指的荒蛮之地即使身处荒蛮之地,不可弃也,也不会丢弃的。⑦ 今志于义理而心不
  • 可能生活需要加点滤镜,才不至于压抑好讨厌窗外的曲江六号,谁设计的,这么压抑的,住在里面的人就像蜜蜂,房子就像蜂巢。一中是没有那么新,但就是这一点老,让人心境,有
  • 我喜欢你,像白云伴蓝天的游离,一生所羁。世间最让人遗憾的就是错过与遗落,生命中太多的来不及,让我们深有感触,有时我们总是说着来日方长,却忘记了珍惜,有时候我们心
  • 这就是为什么我说板蓝根不仅不能治疗风寒感冒,而且也不可以单独用来治疗风热感冒的原因。有些不懂中医的人说体温到多少度就得用白虎汤,也就是石膏等药,这是非常错误的。
  • 本身就缺乏关注与爱的小孩子,又身处这样的战争痛苦的境地,真的太渴望这样一个依靠了。旅途在前进时候总有拐弯的地方,面对痛苦,无需躲避;不避生活百态,坦然面对。
  • 03现场科普时间: 地点: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湖北省中山医院)仁和楼门诊大厅科普专家:周倩 主治医师--《告别颈腰痛 就来动一动》时间: 地点:湖北省第三人民医
  • 我又问你喜欢孟鹤堂的相声吗?老哥说我现在都过了追星的年纪了。
  • 你看上别人了,主动邀约,人家又没看上你,答应了就是给你面子,当然不应该和你AA你想找对象,肯定不可能只邀约一个人,会邀约很多人,这些花费在城市里其实是非常庞大的
  • 【来自京都的蜜瓜抹茶冰激凌】抹茶届的“网绿”無邪带着它治愈系的萌兔和抹茶君入驻芮欧百b2的全新芮食广场,这家来自京都宇治的抹茶专门店,致力于将找回遗失的茶道精神
  • 思绪纷杂万千 实在不知道写些什么最近常常回想起以前黔灵山的猴子和游乐园校门口的糍粑棉花糖夏天的绿豆冰糕和冬天的烤红薯爷爷最爱吃的东坡肘子和红烧肉德克士早就绝版了
  • 这就是我们昨天一天的收获。#刘宇宁宝曼兰朵品牌挚友# @摩登兄弟刘宇宁 所有的鲜花和掌声我都想给你在春天遇见你 在夏天爱上你春暖花开我们的故事一直在继续遇见你
  • 男主当时是有喜欢的人4.《只为你心动》倪多喜破镜重圆|温暖治愈5.《别对我动心》翘摇女暗恋6.《倘若我喜欢你》独我南行7.《一片闲心对落花》芦苇芭蕉po文|古言
  • 210627 일기 2내 두번째 일기에… 슬픈 일뿐이라고 상상하지도 못했다ㅜㅜ제가 점심을 먹다가 습관적으로 핸드폰 켜고 웨이보에 들어가서 팬들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