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粉丝无数,却在93岁拍了一部最“心碎”的片子[心]】他出生在另一个时代。在跨越近一个世纪的人生之旅中,他历经传奇,目睹过自然世界中最壮丽的奇景和最扣人心弦的戏剧性时刻。

2019年,93岁的他拍了一部纪录片,时隔一年,又写了一本书,它们有同一个名字——《地球上的一段生命旅程》。

这段旅程,记录了这个时代的悲剧——地球上生物多样性的螺旋式下滑。因为遥远,绝大多数人并不能真切地感知到自然世界的衰退,唯有他积累了厚厚的“证据”,因为这一切就发生在他的一生当中。

“若是我明明看到了危险却一声不响,我会非常内疚。”有生之年,他剩下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向世人发出一份自救倡议书。

这位现年95岁高龄的老人就是大卫·爱登堡,这颗星球上的生物最年长的挚友。

因为看见 所以悲伤

爱登堡的一生,都行走在荒野中,他几乎踏遍了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除了出于从小的爱好,他还把这一切归功于自己的好运气。

26岁那年,他给英国广播公司(BBC)的广播节目投去简历,被拒绝了。不过,有人看到他那份落选的申请信,邀他到BBC电视台工作,他选择了尝试。

那是在上个世纪的50年代,他幸运地搭上了全球航空业起飞的顺风车,才可能去到那些隐世之地,从此享受来自大自然生命的馈赠,60年不曾间断。

很多人知晓爱登堡的名字,是因为他拍摄了许许多多享誉世界的自然纪录片。

《生命的进化》《活力星球》《生命之源》《植物的私生活》《蓝色星球》《冰冻星球》《地球脉动》……通过这些纪录片,很多人才真正认识了大自然。

在他非同寻常的职业生涯里,他始终保持着幽默,充满活力,从未有隐退之意。

可就在《地球上的一段生命旅程》的镜头面前,那张熟悉的脸因为衰老而“下沉”,他的眼睛不时时地离开镜头,不发一言,他陷入了一种深深的悲伤之中。

这部纪录片和同名著作与他此前所有的作品都不同,这是他经过深刻地审视,把那些“最美纪录片”背后,来自自然的哀吟,以及他所亲眼目睹的拍摄对象发生的命运变迁,说给人们听。

“现在回看我早年拍摄的影片时,我认识到,虽然当时我自觉身处荒野之中,徜徉于一个原始的自然世界,但那其实是我的幻觉。即使在那时,很多大型动物就已经非常稀少。”爱登堡在书中写道。

上世纪70年代后期,爱登堡都在环游世界,拍摄一部梦想已久的纪录片《生命的进化》。摄制组前往39个国家,拍摄了650个物种,走过了约250万公里。而他们明显地意识到,有些动物变得越来越难找了。

1978年,他去拍摄山地大猩猩,在非洲中部森林深处,这种动物只剩下300只。当时,小猩猩的市场需求量高,非法捕猎者为了捕捉一只小猩猩,会不惜杀死数十只成年大猩猩。

爱登堡第一次见识到生态灭迹的情景是在东南亚。1950年代,婆罗洲有3/4的土地是雨林,能看到很多红毛猩猩。但到了20世纪末,婆罗州雨林面积已经少了一半,另一半变成了单种栽培的油棕园地,那是个已死的生态系统。

他从60年前第一次见到红毛猩猩起,婆罗州的砍伐作业已将他们的数量缩减了2/3。

1990年代后期,爱登堡制作纪录片《蓝色星球》,海洋生态是它的主题。可自1950年代,大型商业渔船开始进入国际水域,捕捞世界各地的海产,到了20世纪末,渔船已捞走了大海中90%的大型鱼类。海洋生物多样性热点开始消失,浅水区的海洋生态也渐渐消失。

1998年,摄制组无意间发现了一件鲜为人知的事——珊瑚礁白化现象。“期初我们觉得漂亮,后来才猛然惊觉,此景是个悲剧,因为眼前所见其实是一副副白骨。”珊瑚白化的原因是个谜,后来科学家发现,在多数发生珊瑚白化事件的地点中,都是海洋迅速变暖的地方。

2011年,爱登堡制作《冰冻星球》,那一年的全球平均气温比他出生那年高出了0.8摄氏度,这一变化速度超过了地球过去1万年中任何时候的气温变化速度。

过去30年,北极夏季的海冰减少了30%,地球上的冰盖越来越少。

也是在那时候,爱登堡在沿俄罗斯的北冰洋海岸目睹了令他心碎的一幕:

海象的主要食物是生长在北冰洋海底几个特定地点的蛤蜊。在潜水觅食的间隙中,海象会爬到海冰上休息。

可是,现在供它们休息的海冰都融化了,结果它们只得游往远处的海滩。合适的休息地点寥寥可数。

于是,占太平洋海象总数2/3的数万头海象只能挤在同一片海滩上。密密麻麻的海象挤得喘不过气来,有些海象只得顺着岩坡爬到悬崖顶上。

离开海水的海象视力很弱,但悬崖下方大海的气味是清楚无误的,所以它们就试图抄近路进入大海。一头3吨重的海象从悬崖上翻滚下来摔死的景象令人难以忘怀……

从爱登堡1950年代拍摄纪录片至今,世界上野生动物数量平均减少了一半,这个世界已经失去了当初的野性。

“这就是我的证词,这是我这一生经历过的地球退化的过程,但故事还没有结束,要是我们再不停下来,下一个时代出现的环境毁坏,将比我这一生所经历的更加严重。”

如何感知人类以外的生命

虽然爱登堡在全世界有无数的粉丝,很多人甚至是看着他的纪录片长大的,但也许鲜有人能真正体会他的内心世界。

“爱登堡的独特,是来自他孤独和心碎的一面。”资深纪录片爱好者、青年作家邓安庆告诉《中国科学报》,“因为他比我们地球上绝大多数人都活得更久,经历得更多。”

“爱登堡开始认知的世界还没有这么大规模的生态破坏,他最初选择从事自然纪录片工作,是出于对自然界的好奇,想要去探索。然后通过镜头告诉人们,这个星球是多么的多元,多么的壮美。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亲眼见证了曾经的伊甸园一点一点崩塌,他视为珍宝的东西一点一点破碎,那种心痛是我们无法感同身受的。”

在观看、阅读爱登堡的作品过程中,邓安庆意识到他的生命已经和自然融为了一体,“他对自然理解和思考的深刻性,远非我们这些后来者能够触达的,这是有很高门槛的。”

爱登堡在他自传的结语中写道:“我之所以用这样的方式度过自己的一生且不愿停下制作节目的脚步,最根本的原因只是,我不知道这世上还有比凝望自然世界并尝试去理解它,更为深刻的快乐。”

“与此同时,他发自内心地觉得,如果人类再不努力,地球真的要走向危险了。而他自己所剩的时间已经不多了,更想争分夺秒地去工作。”邓安庆说道。

难就难在,荒野对大众来说,太遥远了。爱登堡曾在《关于自然历史电影如何激励人们》中说过:“人们不愿意去拯救他们一无所知的东西。”

所以他一辈子的事业,就是用纪录片的方式进行科普教育。把科学家研究成果中的客观数字可视化,并最大程度地去激起人们情感的波澜。

可即便如此,也未必人人都能感受得到。邓安庆的体会是,要真正与人类以外的生命产生心灵上的连接,最终要靠人们走进自然界,拉近物理距离,产生直接的接触。

不必是遥远的荒野,城郊的一片田、一座山、一条河足矣,前提是要学着观察、了解那里的一草一木,那里的动物如何觅食,如何迁徙……当人们在现实世界产生了疑问,反过来再从更多的纪录片、书本中去寻找答案,这样不断循环往复,与自然的连接才会变得牢固,并且无论走到哪里,这个世界都是不枯燥的。

给全人类的自救倡议

2018年联合国气候变化研讨会、2019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春季会议、2019年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近年来,年过九旬的爱登堡带着他的纪录片出现在各种国际会议上,他发表演讲,参与电视访谈,为人类挽救自己的最后机会奔走呼告。

爱登堡说,他用一辈子探索生物世界,终于确定了一件事,“重点不是拯救地球,而是拯救我们自己。”

当他站在30年前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漏事故的废墟上时,他惊奇地看到森林取代了城市,野生动植物接管了那里的一切。

“这是一个有力的证明,无论人类有过多大的失误,大自然最终都能克服一切,生物世界会顽强地活下去,人类却不能。”

那么,人类究竟应当如何自救?希望并非渺茫。爱登堡在纪录片和书的最后提出了重新野化世界、保持万物可持续性的观点,并针对国家和个人给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和措施。

他引用了研究地球系统的顶级科学家约翰·罗克斯特伦和威尔·斯特芬的一项重要研究成果,他们探索出了地球生命支持系统的内部运作和固有弱点,发现了9条“星球界限”,包括了生物多样性损失、空气污染、臭氧层浩劫、气候变化、海洋酸化、化学污染、化肥使用、淡水取水量、土地流转。如果人类活动产生的影响不超过这些界限,生存就是可持续的。

如果人类欲壑难填,突破其中任何一条界限,就可能动摇生命支持系统,给大自然造成永久性的损害。

针对这些生态界限,爱登堡提出要转向清洁能源,科学地管理渔业、设立海洋保护区网,退耕还林,发展垂直农业,倡导更节制、更平衡的生活方式等等,而能真正实现这一切的前提是人类要超越自身对“增长”的执念。

不过,爱登堡勾勒的并非是一个“生态乌托邦”世界。因为他清楚地知晓,人类社会内部,依然是一个发展极不平衡的世界。

他特别提到,最近的一次研究估计,人类对生命世界的冲击几乎有一半是由最富有的16%的人造成的。最富有的人在地球上惯常的生活方式是完全不可持续的。

“我们必须不仅学会在地球有限资源的范围内生活,还要学会如何更均衡地分享这些资源。”

他解释,具体而言,在筹划通往可持续未来的路径时,必须要考虑人类福祉的最起码要求,包括体面住房、医疗服务、清洁饮水、安全食品、能源使用、良好教育、足够收入、政治声音和公平正义。

在他看来,这些社会条件和之前的9条生态界限一样重要,只有同时满足了,人类才能真正维持一个稳定安全的地球。只讲生态界限,是没有意义的。

这是一位悲天悯人的老人给予这个时代最深切的叮嘱,让人无法不动容。#读书# https://t.cn/A6M2udpA

阿尼玛卿转山⛰️  5/6天

何事不可为,何处不可往?

有步道为何要投机取巧过隧道,少了几分意义不是?隧道右侧便是前往垭口的步道,似曾相识的结构,法国之路其中部分路段也是左手公路,右手步道,偏偏要与君选择。

厨娘拿了花卷咸菜给我和乡党,三人坐男账里吃着,其他人早早的去干活儿了,工期仅剩下这最后一天。乡党说,下午他也要离开,前往西宁去寻找另一个工作机会。

有些唏嘘,一晃在山里已经睡了四个晚上。若是城市中,我的这五天和任何五天也没什么不同,可又是在这五天里,仿佛穿梭了许多段人生,我历经了别人的人生,别人也经历着我的。时间变得厚重起来,沉淀,放大了感受,待回忆起时,每一个细节都变得耐人回甘,这头脑中的饕餮于生命而言,岂不是最为珍贵?

乡党执意送我到步道上,我冲他挥手作别:"有机会咱们咸阳见!"他憨憨的笑,目送我的离去。

通往知亥代垭口的步道比较缓和,仅仅200米左右的上升高度。日光普照,我一个人悠哉的走了一个半钟,晨起的生命力总是要旺盛一些的。

风有些疾,垭口悬挂的万千风马旗在呼扇的响动,我走向佛塔,上面堆放着各色的珠子,玛尼堆和佛像,金色的塔身像一面铜镜,映着阳光,也映得身后的连绵雪山巍峨且温暖。

今日之后,再无垭口。

念及这一路,每份我收馈到的帮助使我感恩,我被收留,被投食,被关怀,被照顾。尽管于荒原失温,却又绝地逢生。我承受着我的愿所带来的苦痛之果,但我的神山,母亲般伟大的神山,如何不是时刻保护着我?

我转过头,天地广阔,雪山立于眼前,斑驳而亘古。有一种伟大的,神秘的力量不断地冲击着我,我的泪水夺眶而出。不负此行,不负此行。

我深深凝望着阿尼玛卿,转头继续上了路。山谷里静谧极了,垭口后不远处有座小木屋,应该是可以扎营的草场,一串藏羚羊从我面前跳跃着向远山奔去,让我动弹不得,生怕惊着这群调皮的小家伙。

七拐八绕,又折回到公路上。此处的公路,大多立于高架,没什么狭窄路基可走,而大车凶猛,每每驶过,整座桥都随之共振,看着脚下深不可及的高度,我频频头晕。

我一边走,一边将偶遇的较大的废弃物拖至路边,做这些力所能及的小事让我心生愉悦,有点“天生我材必有用”的满足感,却又格外顺心而为。

路边身着橘色背心的藏族人,像是公路护养工人,看到我走来,指着身边插着旗子的皮卡,用蹩脚的汉话问我肉吃不吃,我谢过他,有些戒备的拒绝了。

皮卡后停了辆外地牌照的suv,司机在里面呼呼大睡,估摸着一人驾驶困到不行,没有应急车道的高速公路很是危险,他干脆躲在了皮卡后,寻求保护,煞是有趣。

个把小时后,眼前磕长头的一行三人吸引到我,这是五天里我遇到的第一波朝圣者。走近才发现,竟是刚才那个身着荧光服的男子,两个藏族阿妈分别在前面磕着长头。我为我的戒备感到惭愧,"扎西德勒",我对她们说。

我有些理解了,那辆皮卡意在补给,装着一切转山的吃住用度,一人充当司机角色,伴着其他朝圣者前前后后的照应。

想想他们,我又有什么可累可苦痛的呢?走路而已,我不禁自嘲。

天色逐渐暗了下来,一旁山上又有狼群开始长啸,在经过荒原一夜后,我对这叫声实在阴影,便加快步伐,想早些抵达住处,即雪山乡前能够宿营的白塔区域。

可这高速繁复,却是绕不到对面方向去,天已然大黑,我索性在地图上找了条封闭段高速,试图寻找突破。

公路边竟有几顶帐篷,我需要问路,便在帐篷外等人出来。一藏族男人听到我的呼声,将我引进帐内。里面围坐着男女老少十余人,有人提问,上学的小姑娘就用汉话翻译。他们说,到雪山乡还要一个小时,我有铺盖就睡在账里。

我累极了,拒绝了泡面,随便吃点零食,顺便将其他零食全部散了出去,大家对我的用度还是颇为好奇的,考虑到我还有一程需用到,便留下地址,回家后寄些新的予他们。

我铺好垫子,睡在火炉旁,小姑娘也钻进了被窝,和我聊着天,她说:"姐你胆子真大,我们藏族人白天都不敢一人转山,好多熊。熊吃我们好多牧民了!"
"我要是先听你说了,应该也是怕的。"我哂笑着。

那么先知道,我还会继续吗?

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我想我会的。

#正观漫读#【所有的失去,都会以另一种方式归来】​生命是一条长河,我们好象一直在经历各种失去。

但那些失去的,在某一天,总会以另一种方式归来。

01

那些失去的爱情,会更温暖地归来

作家亦舒曾写过一个故事,叫《来生》。

她这样开头:“那样相爱也没有到老。”

简直荡气回肠。

妻子谢云生与丈夫陈成祖,一直深爱彼此。

无论成祖在做什么,云生都在一旁笑吟吟专注地看着。

然而一个状如平常的上午,云生遭遇车祸。

成祖赶到医院时,云生已届弥留,未留一言便蓦然离世。医生拿着其器官捐献证书,取得成祖同意,实现了她的遗愿。

失去爱妻,成祖不忍再在这与云生有共同回忆的地方。他搬了家,换了工作,最终移居他国。

偶然中的一次朋友生日会,成祖负责弹琴,结束后远远的一束目光投掷到他身上。他寻迹望去,一双清亮的眸子似曾相识。

成祖死了多年的心,仿佛在那一束光的照耀下,有了裂痕。于是他前去招呼。

眸子的主人叫家敏,也象云生一样爱笑,不拘小节,甚至象云生一样喜欢凝视他。

再后来,他们结婚了。婚后某一天,他们讨论到器官捐赠的问题,家敏缓缓说道:“我十六岁那年因意外左目失明,如无善心人捐出角膜移植,至今不能视物。”

而那个好心人的名字,叫谢云生。

曾经无法到老的真爱,原来冥冥中,已换了一种方式,悄悄来到你身边。

没有什么痛苦会永续地存在,这个世上,总有那么一个人,在等你召唤。

每一次失去,都是一次开始。昨天失去的,明天会以更温暖的方式归来。

02

当下的那些失去,会有更广阔的未来

小艾,我曾经的同事。

她在一次公司副总监的升职竞聘中,因一票之差,惜败于对手。

其实,无论是从经验,学历还是人品来说,大家都认为小艾更胜一筹。但无奈另一个候选人是领导直系亲属,因此最后投票环节中以一票之差,导致小艾与总监的职位擦身而过。

我们都以为小艾会愤愤不平地抱怨有黑幕,吵着要说法,谁知她平心静气,一言不发,把手头的工作默默整理和交代清楚,直接辞职了。

十个月后,小艾找我喝下午茶,我才知道她辞职后去了一家规模不大的咨询公司,几经努力,变成了合伙人,还成功地把公司估值做到了两个亿。

看着她如今的意气风发,我试探性地问:“所以,你现在已经放下那件事的心结了吗?” 小艾笑着说 :“ 是啊,算放下了吧。现在想想也许老天,知道我一直想创业吧?”

但她话锋一转,说道:“ 一开始想到离总监职位只有一步之遥,也很意难平啊。但生活不就是如此吗?那里的失败,也许是换个地方,让你成功。“

世界为你关上一扇门的同时,一定会为你保留一扇窗。

谁说,这扇打开的窗,不能看见更美的风景?

山重水复疑无路时,转个弯,也许就柳暗花明又一村。

有一句话说得好:当你为错过太阳而哭泣时,你也将错过群星。

别沉沦在当下的失去里,换个活法,也许会拥有更广阔的世界。

03

请带着希望前行,才有更好的明天

曾经有一个很经典的故事。

一个女生,经历了DOWN到谷底最后却峰回路转的一天。

早起发现家里停电,郁闷的她差点迟到。

冲进公司发现职位被人取代,负责的业务无故暂停。中午重要客户来电话,取消了最大的一笔订单,年底奖金没了。

还没想好应对的方法,突然接到妈妈电话,说姥姥熬不下去了。打开微信看到暗恋十年的对象发消息说,准备和我暗恋很久的女孩子表白了,祝福我吧!

下班回家,怎么也打不到车,踩着高跟鞋的脚磨出了血泡,她欲哭无泪。天黑了,有辆车终于停下来。司机听了地址后说原来住一个小区,免费送你回家。

车上接到客户电话,说订单虽然取消,但想邀请敬业的她跳槽,薪水翻倍。她心情豁然开朗,拿起手机给暗恋的他发了条消息,祝他成功摘取幸福。

他秒回一个笑脸:周末一起去看姥姥吧。

她不敢相信,手足无措。一句“我都知道,我也喜欢你。“ 让她眼圈发红,心花怒放。

终于到家,邻居笑眯眯迎上来:遛狗回来发现你家的电闸坏了,我老公帮着修好啦。

一个百转千回却又无比圆满的小故事。

但你知道吗?事实上,客户取消订单却伸手相邀,给予丰厚薪水并承诺更高职位,是因为她一直足够敬业,感动了客户,于是默默地虚位以待,等她辞职。

经历沮丧灰暗的一天后,打不到车的她,忍着剧痛,依旧选择站起来,一瘸一拐地继续往前走,这才遇到了好心的司机。

收到暗恋对象的消息,她大大方方地祝他幸福,而邻居帮她修好电闸,是因为她一直对邻居家的小狗,温柔以待。

好姑娘最终的皆大欢喜,早已藏在平日不经意间一桩桩的小事里。

老天,总是很公平的。没有人的生命,永远充满阳光。

即使是一直向阳的向日葵,也需要深夜拼尽全力地把生长素重新排列,才能在凌晨三点,准备好再一次朝向太阳升起的东方。

就算生命中充满阴霾,也请做好再度接受阳光的准备。

永远别放弃希望,也永远别忘了做更好的自己。

积极一点,乐观一点。那些美好的事物,终会一一来到你面前。

04

写在最后

杨绛先生曾说过这样一段话:

每个人都会有一段异常艰难的时光,生活的压力,工作的失意,学业的压力,爱的惶惶不可终日。

挺过来的,人生就会豁然开朗,挺不过来的,时间也会教你如何握手言和。所以也没什么纠结的,都会过去的。

人活一生,没有不能走出的伤痛,更没有永无休止的沉沦。

余生漫长,愿你我看淡失去,永怀希望。

(原题为《所有的失去,都会以另一种方式归来》 作者 Ann)(via:书报文摘)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那樣的歲月和年代,琴棋書畫就是她每日的消遣,家中的墻上除了老爸的字就是她的畫,當時她自彈自唱的歌,老爸還錄了磁帶珍而重之的收藏。這麼一個極度浪漫的人,或許離開塵
  • 据说和阿玛尼415很相似,红棕加点土橘调!!
  • 晨耕田垄,暮犁地沟。 晨耕田垄,暮犁地沟。
  • 自他提出要按揭买奔驰到现在已经一个多月了,我好声好气地跟他分析家里的财务收入和支出,明摆着买不起,存款加上应收的外债加起来也不足30万,我说咱30大几的人了,能
  • 某天你情绪垮掉一个人大哭了一场,缩在角落里平复伤口,别人只看到你的动态全都是开心的哈哈哈,他们无从知晓你脸上的表情。不知不觉的,好像每一天都在历劫中长成自我消化
  • 经营美丽,做一台内外兼修的好冰箱~5月11日,美菱M鲜生黛蓝灰冰箱天猫时尚首发[鼓掌][鼓掌]约会时尚达人李喵喵,揭秘玫瑰保鲜魔法[鲜花][鲜花][鲜花]关注@
  • 但现在已经不会有快递员主动联系我说“你的快递到了”[二哈]今天是母亲节~感触特别深想念妈咪 ……………………………………………....我不羡慕我也很幸福 很知足
  • 就像我的这个朋友,我以为他对我不错,其实他一直把我当竞争对手。我说:他们敲诈我的同学,还打了他。
  • 预祝,晚安[米奇比心]诊断课间老师忘关麦了“把你数学作业拿来妈妈看看”“你这个不对,这个三个题就对了一道,要在旁边列竖式才行,老师是这么要求的”“妈妈还有一节课
  • ‼️注意事项:1.一周七天,必须有六天坚持这样吃,第七天可以去吃自己想吃的,不用考虑热量,火锅烤肉小龙虾都行,但是不能撑到吐,一般撑是可以的。4.晚上饿是必然的
  • #LukeWin[超话]#超话重新洗牌,也不是说不好,毕竟当初创立时情况复杂,这也就不说了,大家心知肚明。这条不过分吧,为什么提呢,因为有的人并没有……二、关注
  • 而今天的一切終於有回報了,你正式回歸韓國主流的電視圈,証明你的努力付出並沒有白費。我們了解,演戲是你的夢想,當你能夠做到自己喜歡的事,達到自己的理想,我們就會很
  • 客栈名称花筑·大理静芝院客栈疫情过后,给自己一个想要的旅行,苍山洱海、樱花三月的大理,值得期待~花筑·那云间18民宿作为设计型的艺术酒店,荣获国内多项设计大奖,
  • ”“老婆你有什么想跟我说的吗?可是他老是一会儿来一趟一会来一趟,“老婆我跟你说……”“老婆,你真美!
  • 其实,在互联网时代的家装行业的变革主要是来自外部的,互联网的玩家们通过将家装行业传统的产品和服务搬到了网上,实现了家装行业效率的提升。虽然产业互联网时代的家装行
  • 海口龙华区启动儿童免费窝沟封闭项目  将惠及千余名儿童】6月22日,由海口市龙华区卫健委、区教育局主办,海南口腔医院承办的“关爱儿童口腔健康”——龙华区创建国家
  • #李易峰[超话]#你们大胆的想一想: 晟达老板多年前抛妻弃子去纽约创业,再婚生子,盛夏和凯文是亲姐弟。于是徐天主动接近女主,后又以保护女主为借口离开女主,女主伤
  • (图一为B超下的卵巢囊肿,而图二为多囊卵巢)人生,就会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就会充满着美好的希望,就会有成功的可能。[good][good]蕉下伞和蕉下防晒帽还有蕉
  • 天蝎——摩羯是你的终结者,水瓶是你追逐的焦点,白羊是你的敌人,金牛是你的猎物,巨蟹是你的铁杆粉丝,双子和狮子是你臭味相投的朋友,天秤和你有暧昧关系,射手是你的玩
  • 饮酒量和患食道癌几率成正比,在喝酒脸红的人群中,这关系更加明显,患食道癌几率是正常人的6~10倍。瘦人也会得脂肪肝】在大家以往的印象里,患脂肪肝的往往是比较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