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身边事# 【甘快说·飞天网评】十年拓荒“城”载荣光 兰州新区整装再出发

同一片热土,同一份喜庆。我们要向一座崛起于盐碱荒滩的现代化新城,送上诚挚的祝福。 兰州新区,生日快乐!

同一片热土,同一份喜庆。

我们要向一座崛起于盐碱荒滩的现代化新城,送上诚挚的祝福。

兰州新区,生日快乐!

十年前的2012年8月20日,西北第一个国家级新区——兰州新区获国务院批复。

自这一天开始,广袤的秦王川,被彻底唤醒了。秦王川,原是兰州城外30多公里的盐碱荒滩,虽有着1000多平方公里的广阔地域,却长期荒芜着、沉睡着。

作为承担国家重大发展和改革开放战略任务的综合功能平台,兰州新区甫一设立,便立足“西北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国家重要的产业基地、向西开放的重要战略平台和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定位,朝着带动甘肃及周边地区发展、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促进我国向西开放的目标勇毅前行。

这样的功能定位和发展目标,意味着建设好兰州新区,不仅对于促进甘肃的发展,对于西北、西南乃至整个中国的发展,扩大中国对周边地区的影响力,都意义深远。

一张蓝图,给描绘者提供了无限想象的广阔空间;一座新城,为建设者蓄积了天然的后发优势。

十年开拓不寻常。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让新区的经济总量从不足5亿元快速增长至300亿元,攀升60倍,经济增速一骑绝尘,连续5年领跑国家级新区。以城聚产、以产兴城、产城联动、融合发展,正是秉持产城融合理念,新区建设成为宜居宜业的现代化新城,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从8232元、3605元增长到37451元和14255元,常住人口从不足10万增长至50万。

曾几何时,有人以消极、迷惘的眼光,打量正艰辛开拓的新区,“鬼城”之说甚嚣尘上,唱衰之声不绝于耳。短视加“近视”,让这少数人看不到新区绚丽的前景。十年过去,一座产业兴旺、城乡一体、生态秀美、活力开放、文明进步的的现代化新城呈现在世人眼前,让所有曾关乎它的冷嘲热讽都烟消云散。

站在新区建设十周年这个重要的节点上,回望极不寻常的发展历程,人们不由会问,在一片不毛之地上崛起一座举世瞩目的现代化新城,兰州新区何以能?

无产业,不新区。产业是经济之本、发展之基、财富之源。毫不夸张地说,没有新的产业,就没有新的增长点;缺乏高质量的产业,就没有高质量的发展。发展一个重大产业项目,不仅可以促进发展、创造财富、惠及民生,带来可观的经济社会效益,还能成为一座新城的标志性名片。兰州新区将抓产业、兴项目、强实体,作为推动新区发展的不二路径选择。十年间,新区累计引进产业项目1080个、总投资5280亿元,产业投资、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50%以上。先进装备制造、绿色化工、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产业集群、产业园区方兴未艾,折射着新区正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大道上迈进。放眼未来,新区将在临空、储能、数字、平台等方面加速突破,带动区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无革新,不新区。对新区来说,优势在创新,力量在创新,希望在创新。兰州新区以“新”立区,首先“新”在特定的发展定位,是承担区域乃至国家重大发展和改革任务的战略平台,在发展新空间上支撑国家战略、区域发展;新区之“新”,更在于作为改革创新的“试验田”,理应是革新体制机制的“探路者”。先行先试,?出一条高质量发展的阳光大道来,彰显着新区的使命担当。高频政务服务“省内通办”“跨省通办”;行政审批、要素市场化配置、商事制度改革等一批改革经验在全省全国复制推广,投资项目审批时间压缩至国家标准的1/4;在全国率先打造365天24小时不打烊商事登记模式,创新“一照多址、工位注册、容缺登记、自主办理”,市场主体年均增长30%以上……一系列体制机制创新,激发着新区干事创业的源流竞相迸发。

不宜居,不新区。城市的核心是人。城市是民众美好生活的依托,城市发展的品质,关乎民生福祉。建设好新区的最终目的,归根结底是让人民生活得更美好。作为一座年轻的现代化新城,兰州新区的建设以人为本,聚焦民众的需求,合理规划生产、生活、生态空间,走内涵式、集约型、绿色化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在新区核心区300平方公里区域内,基础设施全面配套,公共服务均衡化、优质化水平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生活品质不断改善。拥有各级各类学校137所,职教园区为全省乃至西部地区建设发展提供科技创新型、技能应用型人才保障;基层医疗服务网络不断完善,“十五分钟医疗服务圈”逐渐形成;舟曲避险搬迁群众在新区安居乐业……这样以人为尺度建设的新城,是名副其实的宜居之城、幸福之城。

十年里,新区人筚路蓝缕,只争朝夕,书写了城市建设从百废待兴到化蛹成蝶的传奇篇章。

时光流逝,奋斗留痕。年轻的新区,在十年的探索、奋进中凝聚了太多的过往与回忆,光荣与梦想。

期待下一个十年,兰州新区踔厉奋发,再创荣光。#如意甘肃##非凡十年甘肃篇#
(来源:中国甘肃网)

#甘肃身边事# 【甘快说·飞天网评】建好县城 讲好甘肃“小城故事”

10日,甘肃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大力实施强县域行动的若干措施》政策解读新闻发布会。《若干措施》进一步细化明确加快城镇化建设的重点县城57个,重点示范发展敦煌榆中等16个县城。

  县城是什么?它是最小的城市、最大的城镇。县城的这种特点,使得它在一些人眼中,似乎处于“不土不洋”的尴尬地位。

  但凡到过甘肃的敦煌、榆中、永靖等地的人,无不为它们毫不亚于大城市的现代面貌所触动。在这些地方,高楼鳞次栉比,店铺红红火火,街景花团锦簇,人们在大城市中司空见惯的都市场景,在这些地方都毫无违和感。

  当然,这是发展得好的地方。在甘肃一些县城,公共基础设施不完善、市容市貌有待优化整治、公共服务水平亟待提升、美丽宜居建设需要推进等,也是毋庸讳言的短板弱项。这些方面的差距,阻碍着城镇化建设的进程,影响着人们的幸福感、归属感。这些县城发展中的“堵点”,县城生活中的“痛点”,县城治理中的“难点”不破解,就会阻碍县城的长足发展,降低民生幸福指数。

  这正是甘肃大力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应有之义。所谓城镇化,是指农业人口的转移,使其实现非农化就业。这种转移,并非如同潮水般地向大城市涌去,让大城市不堪重负,难以消纳,而是以县城为载体,将县城作为农业人口城镇化的“中转站”——以县城为载体的城镇化,可以就近引导农业人口转移,构建起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布局。这种就近的城镇化,从人们的情感依托来说,也更具有归属感。

  这就把县城建设摆在了城镇化体系的中心地位。只有增强县城的综合承载能力,提升县城发展质量,完善县城对整个县域的服务功能,才能履行好城镇化建设的使命。不容回避的是,由于长期的城乡二元分割,一些县城在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水平上,尚不能满足人们对高品质生活的需求。在目前阶段,甘肃省不少县城的市政公用设施还有一些欠账,如管网陈旧老化、路网容量不足、老旧小区配套较差、停车场建设滞后等,降低了县城对人口的承载力和吸引力。按照规划,接下来,把加快补齐县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短板弱项作为重中之重,按照轻重缓急,针对制约县城发展的短板弱项,合理安排建设时序。这方面的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但只要持续发力,终将会使新居民们受益无穷。

  甘肃有几十个县城,区位条件、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各有千秋,在发展建设的路径选择上,不可能一概而论,而须找准各自的功能定位,确定契合自身发展优势的发展路径。例如,处于省会城市或发展较快城市周边的县城,接受这些城市的辐射带动,人口集聚能力强,具有较大发展潜力,可以因势利导。《若干措施》重点支持兰州市主城区、兰州新区、肃州区、甘州区等地级市城区辐射带动周边榆中县、玉门市、民乐县等48个县城示范建设,打造与邻近区域中心城市通勤便捷、功能互补、产业配套的卫星县城,是“星星跟着月亮走”的必然。

  对于其他县城的发展路径,《若干措施》结合各地发展实际,分门别类予以明确规划,如工业主导型、农业优先型、文旅赋能型、生态功能型等。明确了定位,找准了路子,就能够以鲜明的发展导向,吸引相应的资源向各种发展类型的县城聚集。这样“一县一策”,既可以防止盲目建设,又能够扬长避短走特色化发展之路,距打造一批工业强县、经济大县、农业富县、文旅名县和生态美县的目标,就会渐行渐近。

  有句话说,城里人往上推三代,都是农村人。对根在乡村的我们来说,繁华的县城,曾是令人充满憧憬的地方,维系着我们的乡愁。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推进以县城为载体、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建设,提高县城辐射带动乡村的能力,实现县域内城乡融合发展,必然会让更多的人享时代发展的红利。

(来源:中国甘肃网)

#甘肃身边事# 【甘快说·飞天网评】兰州新区"20条"干货满满 这波温暖送给了企业

文/本网特约评论员 秦信芳

兰州新区于近日出台《兰州新区助企纾困稳就业若干措施》,从保市场主体稳定就业、助创新创业带动就业、扩岗位供给促进就业、帮重点群体扶持就业、强技能培训精准就业、优营商环境服务就业等六大方面,出台了“免申即享”实施降费政策、“不来即办”实施缓缴政策、“免申即返”实施失业保险稳岗返还等二十项具体措施。

新区此番出台助企纾困稳就业20条硬核举措,旨在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上决策部署,积极践行“四强”行动,发挥“一核三带”中心带动作用,全力推动稳企稳岗稳就业,保障经济循环畅通,营造更加良好的营商环境。其实,放在当下兰州乃至全省正奋力抗击新一轮疫情的背景下,新区此举更具有为市场主体“输血、送炭”的积极现实意义。

波及甘肃多地的这次疫情,不可避免地会对兰州新区的各项工作造成一定的影响。今年上半年,新区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GDP增长13%的好成绩,市场主体数量增长15%,经济持续保持高质量发展。下半年刚起步,来势汹汹的新一轮疫情就对新区工作进行袭扰。被新区视作发展基石的各类企业,能否经受住这番疫情的冲击,以顽强的韧性挺过难关,是摆在相关部门和众多企业面前的严峻命题。

企业是市场的主体,它们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创新创造的主力军、提供就业的主渠道。一定意义上讲,企业发展如何,决定着市场的走向。 截至6月底,兰州新区实有市场主体29342户,其中企业16613户,个体12529户,农专200户。上万户各类企业,为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在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和省上决策部署,特别是奋力抗击这次疫情的背景下,兰州新区出台助企纾困稳就业20条举措,就是摸准企业面临的突出难题,结合新区发展的实际,送政策、解难题、优服务,在市场激烈竞争环境和疫情冲击的严峻形势下,保住市场主体,既“留住青山”,更让“青山常绿”。

就拿这20条举措的第一条来说,是通过调整社会保险信息系统参数,以“免申即享”的方式落实阶段性降低社会保险费率政策。为企业减负,当然是惠企的善举,但按以往的落实机制,需要企业提交材料申请,经过诸多审批环节,历经漫长流程,实惠最终才能兑现。常常是,如此这般一趟程序跑下来,企业的获得感无疑会大打折扣。而“免申即享”,则是政务服务部门自觉地转换角色,放下身段,变“企业找政策”为“政策找企业”,精准对接扶持政策和企业需求,让惠企政策迅速执行到位。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提升了,企业既感暖心又增信心,无疑会激发出干事创业的极大热情。

再如,易地搬迁是解决“一方水土养不好一方人”问题的治本之策。随着陇南、舟曲等地搬迁至兰州新区的群众日益增多,一批批移民搬迁进入城镇,劳动者这一关键性的生产力要素,在地理空间上发生了大迁移。住进了宽敞的房子,还得有事干,才算真正安居乐业,将人和心都安顿下来。搬迁群众的就业问题解决得好,不仅是帮助其“养家”,更会以新的生产力动能推动经济发展。按照新区“20条”,对吸纳陇南、舟曲等地搬迁至兰州新区,且选择城镇安置的搬迁劳动力就业并签订劳动合同、按时足额发放劳动报酬的各类企业,以及对吸纳城镇安置的搬迁劳动力中就业困难人员的企业,给予相应的岗位补贴,所需资金列入新区财政预算。这就调动起了各类企业努力吸纳搬迁群众就业的积极性,在帮助群众就业增收的同时,也为企业自身发展增添了强劲动力。

总之,兰州新区助企纾困稳就业这一揽子措施,聚焦广大市场主体在生产经营中的难点、痛点和堵点,可谓干货满满。“大礼包”打理好了,接下来就要将它精准地送到企业手中,这就涉及到惠企措施的落地问题。相关部门或单位要压实责任,疏通政策落地过程中的“卡点,打通助企纾困的“最后一公里”,让企业得实惠,破难题,减压力。企业的负担减轻了,就会就更多精力用在生产经营上,用在创新升级上,切实提高市场竞争力。

“救活一家企业,激活一方经济”。企业是发展的主体、经济增长的支撑,用心用情助企纾困,推动企业做好做大做强,就一定能为兰州新区高质量发展夯实更坚实的基础。
(来源:中国甘肃网)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至此,广州足球俱乐部再添重要战略合作伙伴:广州岁月明星足球俱乐部,双方的合作可谓强强联合,主要基于广州足球文化的传承打通,未来也将一起在品牌共建、文化共建、青训
  • 没被张昌宗的母亲韦氏相中之前,这个青年还是个一表人才的君子。没被张昌宗的母亲韦氏相中之前,这个青年还是个一表人才的君子。
  • 盐城市民:嗯滴个秦妈梅,这个天还把人热撒了哩,登在嘎哩都直淌汗,你出来冲什呢魂?盐城市民:嗯滴个秦妈梅,这个天还把人热撒了哩,登在嘎哩都直淌汗,你出来冲什呢魂?
  • 游湖观星海,驿场聚散多昨日子狂且,情深几蹉跎难忘伊身影,隐隐亦绰绰琴瑟和鸣之,舞文又弄墨今朝邕城锁,魔都空落落闻几悲笳响,英雄白衣多九天摘星归,佳音亦复多卿且居
  • 后来也不知怎么的,考了两次测验,虽然成绩也没有那么那么优异,又突然间生了无限的乐观和希望,有一晚她兴奋地跟我说:妈妈我觉得中考我稳了[666]情绪也是比较大起大
  • #阳光信用[超话]#[送花花]#阳光信用# [送花花]#每日一善# (不tun必hui) tag hui快转命运既有顺境,亦有逆流,不必诸事称心,唯挫败与困
  • 如果你失业了,你觉得恰恰是你最好创业的机会,那么你就抓紧时间找好一个新的赛道,做好长期战略切进去,因为在新冠疫情这个状况之下,很多的人都举步维艰,很多的人开始止
  • 它是你心灵菜园的书,也是对明天的敞开的展望。这是一个简单的故事,由安静的文字与图片组成,而你,读着它,会回到儿时的美好时光。
  • 代理的无人机引流报喜我刚就说给你们看多精准了吧 !!!!所以哪怕这个点我也要把代理的反馈发出来刷屏就刷屏吧 有时候就是要肆意妄为一些〰️报名的话赶紧来找 2.0
  • 汪曾祺说戏的角度与众不同,他是从戏曲人物、结构、语言、创作以及对名角儿的感受入手,使人感觉不到一丝生硬古板或是盛气凌人的说教,像是友人品茗闲谈,娓娓道来,这种恬
  • 根据这项研究,推动微电网采用增加的因素包括:电网无法满足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恶劣天气事件期间的能源可靠性和弹性工业4.0可持续发展目标微电网通过处理来自区域可再生
  • 好啦晚安要睡啦(˶‾᷄ ⁻̫ ‾᷅˵)今天上了一款非常貌美的酒,一支来自中国辽宁的高品质冰酒。科尔还谈到维金斯的状态:“我认为他和我们整个赛季看到的那个家伙没区
  • 这支超显脸小,男生女生都适合,可享新用户八五哲码【NC15FF】 | 英国站 | 中国站 下面的几支也挑挑看~ | Lilit 01: Jimin之前在格莱美颁
  • 请关注天气变化:哈尔滨,晴转多云,5℃/-4℃,西风5级,稀稀落落的雨夹雪天气彻底结束,天空恢复了往日的晴朗,蓝天白云重现,但气温仍旧低迷,西风持续较大,大风蓝
  • 16.城市慷慨整夜光 如同少年不惧岁月长17.我是一支没有感情的冰淇淋18.请带上128G的胃跟我走19.生死有命,胖瘦在天20.布置作业:今晚想我21.“虚度
  • 因为在何以琛心目中,她就是他的sunshine她是个情商很高,特别能提供情绪价值的女生,在原著中,她有几段台词很经典,也是女生在谈恋爱中会遇到的常态。逆着来,你
  • ”朱玲玲替她解围:“晶晶跟我们是一家人,一生孩子就给奖励,那就生分了。大S的想法真的很好,定期给孩子生活费,让她们存起来,以后孩子就可以用自己的钱买自己喜欢的东
  • [心]其实大家都觉得你不会回来了,只有我固执地觉得你会,因为我们之间不是快餐爱情,因为每个人的生命中都会有一种绝对,这是信念,也是信仰。疫情之下,生活充满艰难和
  • 酒驾的危害无需多言,但有的人自认为自己驾驶技术高超,无需取得驾驶证就可以上路,其实无证驾驶存在巨大安全隐患!【尴尬了~无证+酒驾还送醉酒朋友回家......】酒
  • 这是李玲玉第一次接触电视剧,她基本就是一张白纸,很快她就发现拍戏太苦了,根本没有想象中的风光。1986年,《西游记》拍摄期间,眼看着就要拍到这一集,可这个兔子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