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平:全球通货膨胀风险急剧增大

在新冠疫情冲击下,全球供应链难以有效协作,效率骤然降低;因各国防疫政策和复工程度不同,运输成本快速攀升;再叠加各国为加速经济从疫情下恢复,出台大规模刺激政策,迅速扩张了总需求;总供给和总需求一降一升,全球供不应求矛盾突出,各类商品价格不断走高,通胀压力持续增大。2019年末至2022年3月,全球商品价格能源指数与非能源指数,分别从76.93、83.64上升至160.91、139.25,涨幅分别为109.15%和66.49%。

俄乌冲突爆发以来,全球能源供给受阻,价格大幅波动。而随着美欧与俄之间展开制裁与反制裁,未来一个时期,能源供给将始终成为悬在世界经济发展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市场普遍担心新一轮的“石油危机”即将爆发。根据测算,如果仅考虑石油供给缺口,俄乌冲突可能产生的影响介于上世纪70年代的两次石油危机之间,小于第一次、大于第二次;如果再考虑到上世纪至今能源结构的变化,加入天然气供给缺口的影响,俄乌冲突对能源供给的影响将远超上世纪石油危机时期;再考虑到冲突将导致俄乌自身经济萎缩,以及欧洲经济陷入困境,由此拖累世界经济,存在引发“新石油危机”的可能。

当前石油仍然是全球能源消耗占比最大的能源燃料,俄乌冲突可能会造成3.74%的全球能源缺口。数据显示,2020年石油的全球能源消耗占比为31.2%,相较于1970年的46.7%,下降14.5%,降幅较大,但仍然是第一大能源消耗品。2021年俄罗斯出口石油2.3亿吨,仅次于沙特阿拉伯,位居世界第二。如果最坏的情况发生,即美欧等国对俄进行彻底的制裁,俄罗斯对外石油贸易完全停止,则世界石油出口量将减少12%,最终将形成的全球能源缺口可能为3.74%。上世纪70年代,第一次石油危机阿拉伯产油国产量下降11.8%、第二次石油危机期间石油产量下降4.64%,将其换算成最终的全球能源缺口分别约为5.51%和2.13%。可以看出,最坏情况下,本轮俄乌冲突对石油供给缺口的影响小于第一次石油危机,但大于第二次石油危机。这意味着仅就石油供给缺口而言,俄乌冲突对全球通胀的影响已经不可小觑。

俄乌冲突所导致的天然气供给短缺问题更为突出,最坏情况下可能导致5.19%的全球能源缺口。当前全球能源消耗结构中,天然气占比24.7%,俄罗斯天然气出口占全球21%。根据俄罗斯海关数据,2021年俄罗斯天然气出口数量为2035亿立方米,居全球第一。如果俄乌冲突导致俄罗斯天然气无法出口,或者全面制裁下俄罗斯成为世界经济孤岛,则因为天然气短缺而产生的全球能源缺口可能达到5.19%。这一点与上世纪两次石油危机时期,天然气对能源供给几乎没有影响显著不同。合计天然气缺口与石油缺口,俄乌冲突导致的全球能源缺口可能达到惊人的8.93%,其冲击可能会远超上世纪石油危机时的最强冲击。而随着石油、天然气的供给缺口扩大,可能对煤炭形成转移需求,从而推动煤炭价格也快速上涨。

俄乌冲突将重挫全球粮食贸易,加剧全球粮食危机。数据显示,俄乌合计热量出口约占全球总热量贸易的12%,两国合计占全球大麦供应的19%、小麦供应的14%和玉米供应的4% ,占全球谷物出口量的1/3以上。俄乌也是全球食用油的主要供应方,其葵花籽油出口占全球出口的52%份额。再则,俄乌还是多种农用化肥的主要出口大国,俄每年约向全球供应1084 万吨钾肥,占钾肥全球贸易中的20%。俄乌冲突爆发前,疫情导致的全球供应短缺已经造成粮食价格大幅上涨,供给缺口不断放大。联合国粮农组织数据显示,2022年2月,全球食品价格指数已经从2020年5月的91.1,上涨至140.7,涨幅54.45%,3月进一步飙升至159.3。俄乌冲突可能从生产和贸易两方面进一步恶化粮食供应短缺、粮食价格暴涨的局面,由此导致全球部分地区居民,主要是发展中国家居民处在饥荒边缘,冲击当地社会稳定,影响其经济恢复。

俄乌冲突带来全球金属供给减少,助推全球通胀大幅上升。俄乌冲突以来,除能源产品和粮食外,金属商品供给紧张问题也进一步加剧,价格呈大幅波动态势。俄罗斯的镍、铝、铜、锌出口份额的全球占比分别为13.6%、4.9%、4.5%、0.3%。俄乌冲突爆发至4月初的一个多月的时间内,LME3个月镍铝铜锌期货价格分别上涨48.4%、8.39%、4.5%和12.06%。随着美欧制裁的升级,俄罗斯对外收付的绝大部分金融渠道都将被关闭,大宗商品贸易商可能会选择放弃对俄罗斯的采购,运输商也会拒绝输送俄罗斯产品。这将会使俄罗斯对全球能源、粮食和金属等的供给逐步退出世界市场,导致相关大宗商品供给缺口进一步放大,可能使得未来一个时期大宗商品价格在现有水平上进一步上涨30%-40%,大幅拉升本已走高的全球通胀。

目前,全球供给紧张已受俄乌冲突影响而大幅度加剧,供给能力有可能在未来一个时期始终受到限制。即使俄乌战局在不太长的时间内得到缓和,局势要快速回到之前的状态,可能也还需要较长的过程,而制裁与反制裁的不确定性影响不仅短期内难以消散,而且很可能会出现中长期反复拉锯的状态,持续增加全球通胀的压力。3月,OECD预测俄乌冲突可能会使2022年全球经济通胀率至少提高2.5个百分点。

当前和未来一个时期,全球通货膨胀将处在四重推动因素叠加的罕见发展状态之中。2018-2019年美国发动的针对中国的贸易摩擦,事与愿违地推升了2020年以来美国的通货膨胀,以至于美国当前仍在想方设法消除贸易摩擦政策对自身带来的负面影响。2020年全球疫情爆发导致产业链和供应链受阻甚至于断裂,不可避免地持续推升了全球的通货膨胀,以至于俄乌冲突前夕美国的月度CPI接近8%,欧洲突破7%的40年以来的最高水平,美联储不得不加快步伐开启加息进程。而俄乌冲突则带来了新的,尤其是能源等领域的供给端恶性冲击。2020年以来,发达国家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则为这种通胀生长及其负面效应准备了最富“营养”的温床,这种60年一遇,且动因极其复杂的通胀将严重影响世界经济。#投资##价值投资日志[超话]#

任泽平:中国经济的十大预言(二)



 

据任泽平文称:

经济学家

第四大预言,2030年前后中国有望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深刻改变全球经贸和治理版图,未来最好的投资机会就在中国。

2021年中国GDP规模达114.4万亿元(17.7万亿美元),名义增长12.8%,稳居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美国占全球GDP比重分别超18%和23%。2021年中国实际GDP增长8.1%,同期,美国GDP同比5.7%、德国2.8%、英国7.5%、日本1.7%。IMF预测2021年全球经济实际增速5.9%,中国经济发展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中美经济规模差距正在快速缩小。美国2021年GDP为23.0万亿美元,中国GDP相当于美国的约77.0%。2000-2021年,中美经济规模差距从9.1万亿美元快速缩减至5万亿美元。

中国有望在十年左右跃升为第一大经济体。如果未来几年中国经济保持年均5.5%左右的增长,则将在2030年前后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重回世界之巅,全球政经格局和治理版图进入新的篇章。

未来最好的投资机会就在中国:中国有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14亿人口),有全球最大的中等收入群体(4亿人群),且中等收入群体还将不断扩大;中国城镇化率(64.7%)距离发达国家仍有10几个百分点的潜力;中国的劳动力资源近9亿人,就业人员7亿多,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总量约2亿,2021年大学毕业生近1000万,人口红利转向人才红利和工程师红利;中国的新经济迅速崛起,中美独角兽数量全球领先;新国潮兴起,本土消费品市占率大幅提高、中国符号走向国际舞台、科技品牌出海。

但也同时面临挑战:中美贸易摩擦具有长期性和日益严峻性;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迈向高质量发展;推动房地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软着陆;应对老龄化少子化;调节收入分配,实现共同富裕,促进社会阶层流动;地缘局势动荡;全球滞胀和货币超发现象并存,等。

第五大预言,中国经济结构将发生历史性巨变,新基建、新能源、数字经济、高端制造将代替房地产、老基建成为经济新发动机,带来无限新机遇。

什么是大势?就是降低房地产、金融、教育、互联网等的利润和垄断,以及由此引发的过去长期对民生和实体经济的挤压和成本,大力发展制造业、硬科技、实体经济、新能源、新基建、资本市场等。百年未遇之大变局,也是百年未有之大机遇。看清这一大趋势,至关重要。

“十四五”规划提出:系统布局新型基础设施,加快第五代移动通信、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等建设。

新基建短期有助于稳增长、稳就业,长期有助于培育新经济、新技术、新产业,打造中国经济新引擎,是兼顾短期扩大有效需求和长期扩大有效供给的重要抓手,是应对疫情、经济下行和高质量发展的有效办法,具有稳增长、稳就业、调结构、促创新、惠民生的综合性意义。

“新基建”是有时代烙印的,如果说20年前中国经济的“新基建”是铁路、公路、桥梁、机场的话,那么未来20年支撑中国经济社会繁荣发展的“新基建”则是:1)科技新基建,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数据中心、新能源、充电桩、特高压、工业互联网等科技创新领域基础设施;2)民生新基建,包括教育、医疗、社保、户籍等重大民生领域;3)制度新基建,包括发展资本市场、减税降费、扩大对外开放、保护知识产权等制度改革领域。

基础设施是典型的公共产品,具有强外部性,容易由于搭便车和公地悲剧现象导致供给不足进而制约经济增长,因此当期由政府提供,长期再通过经济增长和税收增长受益。中国是超前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的受益者,展现了举国体制的优势。过去40年,公路、桥梁、高铁、机场等大规模超前建设,大幅降低了企业物流成本,提升了物流效率,是中国快速崛起成为“世界工厂”“世界制造中心”的法宝。3G、4G的超前建设,带来了互联网经济爆发式增长,移动支付、新零售、共享经济等蓬勃兴起,中美引领了过去20年全球互联网经济的大发展。现在中国正在新能源、5G、充电桩、数据中心、人工智能、特高压等新基建领域进行超前布局,培育新经济、新技术、新产业。作者在2019年底-2020年初呼吁“新基建”,参考专著《新基建》,荣获中组部第五次党员培训创新教材奖。

第六大预言,迎接新能源革命,中国有望弯道超车,开启新能源发展“黄金十五年”和万亿级赛道,引领第三次能源革命。

历次能源革命均推动了工业革命,并塑造新的国际秩序。第一次能源革命,动力装置是蒸汽机,能源是煤炭,交通工具是火车,英国超过荷兰;第二次能源革命,动力装置是内燃机,能源是石油和天然气,能源载体是汽油和柴油,交通工具是汽车,美国超过英国;当前正处于第三次能源革命,动力装置是电池,能源从化石能源转向可再生能源,能源载体是电和氢,交通工具是新能源汽车。每一次能源革命均带来全球经济和治理秩序的改变,在第一次能源革命的过程中,英国超过荷兰;在第二次能源革命时期,美国超过英国;正在进行的第三次能源革命,中国有望实现弯道超车。

截至202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已经连续七年位居全球第一,成为世界新能源汽车第一大国。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正步入高增长快车道。自2021年起,新能源汽车全面进入市场驱动阶段,全年市场渗透率达13.4%,新能源汽车市场“黄金十五年”正在到来。根据当前政策目标以及汽车消费市场空间推算,预计到203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有6至8倍的成长空间,未来将是新能源汽车大发展的“黄金十五年”。

未来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五大趋势

1、渗透率将进入高增长快车道。从全球来看,预计到2025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1800万辆;到2030年,全球电动汽车销量预计在3000万辆规模以上。从国内来看,到203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粗略估计有6至8倍的成长空间。按照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牵头修订编制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我国新能源汽车总体渗透率规划到2025年为20%、2030年为40%、2035年为50%。

2、国产自主品牌有望持续超越国外老牌车企。从销售数据来看,在2021年,车企端的比亚迪、上汽通用五菱、特斯拉等三家企业占据了近50%的市场份额,同时“蔚小理”等造车新势力表现亮眼,小鹏、蔚来、理想等国内品牌的销量排名分别为第7、第8和第10;车型端新能源车型销售几乎全是国内自主品牌,销量TOP15车型中,除了特斯拉的Model 3和Model Y,其余均为国内自主品牌,并且这是近两年的常态。相对于国外车企,国内自主品牌在新能源汽车的销售上凭借其贴近国民的设计理念及黑科技实现快速增长,反而占据一定的先发优势。

3、行业市场化加速,未来的增长点将在三四线城市等非限行限购地区。从需求端看,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加速市场化已经具有四方面特征,一二线城市渗透率已基本保持稳定,未来的市场增长点在三四线城市。从技术上看,BEV纯电动汽车受到消费者青睐,销售占据主导,市场占比维持在八成。分地区看,三线城市新能源汽车上险的占比超过一线城市,非限行限购地区购买意愿加强。分级别看,A00级和B级车销量增长明显,呈现两极化,低端代步和高端技术优势新能源汽车的消费前景广阔。分用户看,私人的新能源汽车购买量明显上升。

4、国民对于新能源汽车的接纳度持续提升。目前中国新能源汽车可以较好地满足人们日常出行,未来有望进一步代替燃油车。2020年中国用户购买新能源汽车的前十大原因分别为:一是认同新能源理念,节能环保(52%);二是用车成本低(46.4%);三是有税费减免和价格补贴(45.4%);四是追求科技感和智能配置(43.9%);五是尝试新鲜事物(33.8%);六是有购车需求,但没有燃油车牌照(32.5%);七是不限行(27.2%);八是跟随潮流趋势(26.4%);九是车内杂音小(24.8%);十是其他(0.9%)。从主要用途来看,有73.6%的消费者选择上下班代步;有80%左右的用户经常在市区范围用车,跨省长途用车的用户仅为20%左右。

5、汽车智能化将与电动化协同发展。汽车的智能化发展,即“软件定义汽车”是这次新能源汽车革命的下半场。可以说,在新能源汽车发展前期,电动化挑起了人们对汽车智能化的兴趣,带动了人们对于智能化的探索。在新能源汽车发展后期,车辆自身高度智能的辅助驾驶、影音娱乐等软件的嵌入将会给人们带来全新的驾驶体验,反过来继续促使电动车的全面替代,智能化与电动化必将协同发展,让汽车最终演变成一个移动智能终端。

任泽平:中国经济的十大预言(二)



 

据任泽平文称:

经济学家

第四大预言,2030年前后中国有望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深刻改变全球经贸和治理版图,未来最好的投资机会就在中国。

2021年中国GDP规模达114.4万亿元(17.7万亿美元),名义增长12.8%,稳居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美国占全球GDP比重分别超18%和23%。2021年中国实际GDP增长8.1%,同期,美国GDP同比5.7%、德国2.8%、英国7.5%、日本1.7%。IMF预测2021年全球经济实际增速5.9%,中国经济发展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中美经济规模差距正在快速缩小。美国2021年GDP为23.0万亿美元,中国GDP相当于美国的约77.0%。2000-2021年,中美经济规模差距从9.1万亿美元快速缩减至5万亿美元。

中国有望在十年左右跃升为第一大经济体。如果未来几年中国经济保持年均5.5%左右的增长,则将在2030年前后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重回世界之巅,全球政经格局和治理版图进入新的篇章。

未来最好的投资机会就在中国:中国有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14亿人口),有全球最大的中等收入群体(4亿人群),且中等收入群体还将不断扩大;中国城镇化率(64.7%)距离发达国家仍有10几个百分点的潜力;中国的劳动力资源近9亿人,就业人员7亿多,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总量约2亿,2021年大学毕业生近1000万,人口红利转向人才红利和工程师红利;中国的新经济迅速崛起,中美独角兽数量全球领先;新国潮兴起,本土消费品市占率大幅提高、中国符号走向国际舞台、科技品牌出海。

但也同时面临挑战:中美贸易摩擦具有长期性和日益严峻性;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迈向高质量发展;推动房地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软着陆;应对老龄化少子化;调节收入分配,实现共同富裕,促进社会阶层流动;地缘局势动荡;全球滞胀和货币超发现象并存,等。

第五大预言,中国经济结构将发生历史性巨变,新基建、新能源、数字经济、高端制造将代替房地产、老基建成为经济新发动机,带来无限新机遇。

什么是大势?就是降低房地产、金融、教育、互联网等的利润和垄断,以及由此引发的过去长期对民生和实体经济的挤压和成本,大力发展制造业、硬科技、实体经济、新能源、新基建、资本市场等。百年未遇之大变局,也是百年未有之大机遇。看清这一大趋势,至关重要。

“十四五”规划提出:系统布局新型基础设施,加快第五代移动通信、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等建设。

新基建短期有助于稳增长、稳就业,长期有助于培育新经济、新技术、新产业,打造中国经济新引擎,是兼顾短期扩大有效需求和长期扩大有效供给的重要抓手,是应对疫情、经济下行和高质量发展的有效办法,具有稳增长、稳就业、调结构、促创新、惠民生的综合性意义。

“新基建”是有时代烙印的,如果说20年前中国经济的“新基建”是铁路、公路、桥梁、机场的话,那么未来20年支撑中国经济社会繁荣发展的“新基建”则是:1)科技新基建,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数据中心、新能源、充电桩、特高压、工业互联网等科技创新领域基础设施;2)民生新基建,包括教育、医疗、社保、户籍等重大民生领域;3)制度新基建,包括发展资本市场、减税降费、扩大对外开放、保护知识产权等制度改革领域。

基础设施是典型的公共产品,具有强外部性,容易由于搭便车和公地悲剧现象导致供给不足进而制约经济增长,因此当期由政府提供,长期再通过经济增长和税收增长受益。中国是超前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的受益者,展现了举国体制的优势。过去40年,公路、桥梁、高铁、机场等大规模超前建设,大幅降低了企业物流成本,提升了物流效率,是中国快速崛起成为“世界工厂”“世界制造中心”的法宝。3G、4G的超前建设,带来了互联网经济爆发式增长,移动支付、新零售、共享经济等蓬勃兴起,中美引领了过去20年全球互联网经济的大发展。现在中国正在新能源、5G、充电桩、数据中心、人工智能、特高压等新基建领域进行超前布局,培育新经济、新技术、新产业。作者在2019年底-2020年初呼吁“新基建”,参考专著《新基建》,荣获中组部第五次党员培训创新教材奖。

第六大预言,迎接新能源革命,中国有望弯道超车,开启新能源发展“黄金十五年”和万亿级赛道,引领第三次能源革命。

历次能源革命均推动了工业革命,并塑造新的国际秩序。第一次能源革命,动力装置是蒸汽机,能源是煤炭,交通工具是火车,英国超过荷兰;第二次能源革命,动力装置是内燃机,能源是石油和天然气,能源载体是汽油和柴油,交通工具是汽车,美国超过英国;当前正处于第三次能源革命,动力装置是电池,能源从化石能源转向可再生能源,能源载体是电和氢,交通工具是新能源汽车。每一次能源革命均带来全球经济和治理秩序的改变,在第一次能源革命的过程中,英国超过荷兰;在第二次能源革命时期,美国超过英国;正在进行的第三次能源革命,中国有望实现弯道超车。

截至202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已经连续七年位居全球第一,成为世界新能源汽车第一大国。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正步入高增长快车道。自2021年起,新能源汽车全面进入市场驱动阶段,全年市场渗透率达13.4%,新能源汽车市场“黄金十五年”正在到来。根据当前政策目标以及汽车消费市场空间推算,预计到203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有6至8倍的成长空间,未来将是新能源汽车大发展的“黄金十五年”。

未来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五大趋势

1、渗透率将进入高增长快车道。从全球来看,预计到2025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1800万辆;到2030年,全球电动汽车销量预计在3000万辆规模以上。从国内来看,到203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粗略估计有6至8倍的成长空间。按照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牵头修订编制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我国新能源汽车总体渗透率规划到2025年为20%、2030年为40%、2035年为50%。

2、国产自主品牌有望持续超越国外老牌车企。从销售数据来看,在2021年,车企端的比亚迪、上汽通用五菱、特斯拉等三家企业占据了近50%的市场份额,同时“蔚小理”等造车新势力表现亮眼,小鹏、蔚来、理想等国内品牌的销量排名分别为第7、第8和第10;车型端新能源车型销售几乎全是国内自主品牌,销量TOP15车型中,除了特斯拉的Model 3和Model Y,其余均为国内自主品牌,并且这是近两年的常态。相对于国外车企,国内自主品牌在新能源汽车的销售上凭借其贴近国民的设计理念及黑科技实现快速增长,反而占据一定的先发优势。

3、行业市场化加速,未来的增长点将在三四线城市等非限行限购地区。从需求端看,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加速市场化已经具有四方面特征,一二线城市渗透率已基本保持稳定,未来的市场增长点在三四线城市。从技术上看,BEV纯电动汽车受到消费者青睐,销售占据主导,市场占比维持在八成。分地区看,三线城市新能源汽车上险的占比超过一线城市,非限行限购地区购买意愿加强。分级别看,A00级和B级车销量增长明显,呈现两极化,低端代步和高端技术优势新能源汽车的消费前景广阔。分用户看,私人的新能源汽车购买量明显上升。

4、国民对于新能源汽车的接纳度持续提升。目前中国新能源汽车可以较好地满足人们日常出行,未来有望进一步代替燃油车。2020年中国用户购买新能源汽车的前十大原因分别为:一是认同新能源理念,节能环保(52%);二是用车成本低(46.4%);三是有税费减免和价格补贴(45.4%);四是追求科技感和智能配置(43.9%);五是尝试新鲜事物(33.8%);六是有购车需求,但没有燃油车牌照(32.5%);七是不限行(27.2%);八是跟随潮流趋势(26.4%);九是车内杂音小(24.8%);十是其他(0.9%)。从主要用途来看,有73.6%的消费者选择上下班代步;有80%左右的用户经常在市区范围用车,跨省长途用车的用户仅为20%左右。

5、汽车智能化将与电动化协同发展。汽车的智能化发展,即“软件定义汽车”是这次新能源汽车革命的下半场。可以说,在新能源汽车发展前期,电动化挑起了人们对汽车智能化的兴趣,带动了人们对于智能化的探索。在新能源汽车发展后期,车辆自身高度智能的辅助驾驶、影音娱乐等软件的嵌入将会给人们带来全新的驾驶体验,反过来继续促使电动车的全面替代,智能化与电动化必将协同发展,让汽车最终演变成一个移动智能终端。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但我们仔细想想一切生存之所需,例如衣服、食物、甚至呼吸的空气,便会了解到自己的存活取决于身外的许多因素;因而能体会到在根本上与万物的相互依存性。若要改变人们的想
  • #郑东新区郑州东站[超话]##郑州租房[超话]#自己的房子 临近东站 龙子湖 太格茂 木华 博雅广场 市体育中心地铁口 紧邻市体育中心地铁口交通便利拎包入住
  • 把可爱拍成妖魔不是我的心声,谁让我无法出门!我死后热搜就是你们了[微笑][微笑][微笑]我家里人也会找你们的!
  • 十二月去了清远玩的很开心.呼吸到新的空气.还是大城市好.(哈哈哈…见了许久未见的fazy带着emo见了fazy过了特别的圣诞节开心~快乐的时间都是短暂的.希望接
  • 武汉鲁迅书店(美术馆)► 4月14日,武汉鲁迅书店(美术馆)在武汉经开区军山新城设法山三国历史文化公园正式开建。这是北京鲁迅博物馆在北京之外设立的首个分支机
  • 本月14号默美国际共享医院在石家庄隆重召开招商会议,届时欢迎各界爱美人士参加[握手][握手][握手]现场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呲牙][呲牙][呲牙]参会要求:年满
  • 惟生哀我未平复,为我力致美肴膳。惟生哀我未平复,为我力致美肴膳。
  • #新西兰倾心出品# #亚宠展[超话]#新西兰宠物食品国家馆@深圳亚宠展:Hall 2, 2E21.#你好,山东国企# 南京和善园食品生产有限公司主营手工包子、
  • 《人生是美丽的》是韩国首部点唱机音乐电影,讲述的是作为自己的生日礼物,提出寻找初恋的荒唐要求的妻子"世妍"(廉晶/雅饰)和不得已和她一起辗转
  • 【#美帝奇闻榜# 】特朗普夫妇确诊新冠!怎么感染的?对大选有啥影响?到底是打脸还是做戏? 美帝奇事千万件,最最最奇听我念!大家好,我是你们的董乐,一个听懂听不
  • 投资一部电影,不能只看成功电影的分红,要看你想投资电影的出品方,演员等,如果你对电影投资感兴趣,或者想了解电影都可以咨询专业的影投人微信《mor9978》了解,
  • 7. 全世 ​生日文案1. 没什么远大的生日愿望,想的少,睡的早,喜欢笑。”14. 你不过是又长大一岁的美女罢了。
  • 还有六祖惠能 留下的一揭 兀兀不修善 腾腾不造恶 寂寂断见闻 荡荡心无着,念会楞严咒 楞严咒是菩提可以保护我们的心神,我写他的目的是要给他断了整别人灵体的目的,
  • 透明无色,汉纸们也别错过!抹上很润滑,也没有吃猪油那么夸张的感觉,非常棒!
  • 但请记得,这些说明都是以一个人的太阳星座,而不是他星盘中的其他重要元素为基础。谈到土星,最先想到的就是延迟、责任、压力、悲观……还能不能佛系过日子了(摔)不过,
  • 一定要仔细看p1哦‼️重点都给大家划好了‼️看完最佳攻略再美美薅羊毛‼️@微博抽奖平台 转➕关抽1⃣️位送300点抽5⃣️位随机日抛两盒评论中再手动抓5⃣️位晒
  • 原来“路过”了零食区,他的爹“不小心”忘了小孩子渴望吃棒棒糖的心意,居然打算笔直走开。#东乐#[心]#东乐双zi #[心]#东乐双zi打投反黑组#[心]#东乐u
  • 每一首歌都对应着一个故事,它可以是写别人,也可以是写的赵雷自己:《阿卜杜拉》有点像是《吉姆餐厅》的续作;《小雨中》是等待;《少女》有点像《南方姑娘》;《凌晨的计
  • 我:我觉得广州不同于北京上海,感觉这里很佛系更适合扎根成长[嘻嘻]到了上海,新东方的HR问我:上海压力很大的,你一个北方小姑娘能接受吗?我:作为土生土长的北方人
  • ——(配自拍照)7、这世间从来不缺让人心动的新鲜感,你也不必大执着,都会淡的。——(配自拍照)6、你从来都不注重细节,毁了我很多温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