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相学《相法心鑑》秘传金口诀,看相不求人!

阳生阴育,天尊地卑。

赋绝通玄,大父亲传于心鑑。

术高神异,麻衣点度于希夷。

实口传而心授,皆意领而知。

蠢蠢群生,按五行而取像。

纷繁品彙,列八卦以开颐。

验风土之厚薄,识人物之贤愚。

间其年甲高低,知其运限兴衰。

观形貌而可取,分贵贱以无疑。

清奇乖僻,骨法见而贵必殊。

老幼嫩弱,气色浊而贫可知。

听其声而审其滞与不滞,察其神而观乎离与不离。

无神必寿夭,无声必命危。

声韵似破锣,终身独孤。

神清如电灼,才学众推。

南人似北相,家有青蚨而綰紫綬。

北人类南相,身登翰苑而穿朱衣。

瘦人木刑,见重金而最怕瘦。

肥人土局,遇浊水而岂嫌肥。

火尖水下,未年不遂。

金方土耸,初主为魁。

形色焦枯,夭折易相。

面皮绷急,寿不可期。

鱼尾陷枯,安有贤妻俊妾。

蚕囊绽裂,必无亲子孙枝。

準小鼻狭而最慳最吝,齿疏唇薄而多是多非。

眼露睛凸,性刚气暴。

色昏神散,梦杳魂飞。

腐肉横生,夭亡之兆。

人中急促,速死之期。

赤脉贯瞳,性恶而亡填沟壑。

螣蛇入口,项折而倒死街衢。

阴阳不宜相反,君臣要得正。

三阴三阳俱陷,难为子息。

鱼尾奸门尽露,岂获贤妻。

妇人口角痣生,亲夫早丧。

男子眼下黑见,有子先归。

龙宫要乎平满,子位岂宜偏亏。

卧蚕盈满而多男足女,泪堂深广而无妾少妻。

眉清而平,生性无偏无党。

睛明而转,处心知变知机。

手如绵囊,终身享清闲之福禄。

面似灰袋,半世遭夭折而伤悲。

头额尖而早被刑害,骨法见而显达不迟。

五岳相朝,仕路早登于金闕。

四渎俱美,显官正守于边陲。

耳白过面而名标虎榜,睛黑如漆而身到凤池。

声誉视乎两耳,及第在于双眉。

文官娟秀,挂金鱼而朝玉闕。

武将乖僻,佩虎符而拜丹墀。

法令显见耸金缕,镇江山之永固。

虎眉露凸连牛角,保社稷以无危。

龙瞻虎视,而平定北狄。

燕頷狼顾,而清荡东夷。

背厚腰圆,九州威镇。

面方耳大,四海名驰。

剑眉骨纵而性好杀,駢肋胸阔而戢多奇。

贵宦有全于五露,富贵岂削于两颐。

天地必相朝揖,岳瀆勿要倾欹。

地阁厚而多田宅,天仓阔而实鎡基。

家肥屋润,膞厚面肥。

四仓丰盈而玉簪珠履,九州平满而金锁银匙。

口阔唇方,必定有财有禄。

鼻隆颐满,果真丰食丰衣。

金匱甲匱丰盈,库中青趺聚积。

日角辅角平起,厩中宝马交驰。

耳有垂珠更朝口,毫长一寸可延期。

行若龙奔,英雄出众。

坐如虎踞,富贵当时。

发越观乎神情,厚实视于面皮。

气清出自丹田,贮积千鍾之粟。

背隆挺拔肩膞,堆积万斛之珠。

貌古形殊,富格先观于面颊。

神清精实,寿毫早见于双眉。

项绦明而彭祖再生于中国,法令长而寿星永现于南箕。

相貌厚实,坐立如虎;

背膞丰起,气息如龟;

福厚积而背腰圆,美德高而腹乳垂。

人中长,仓库满,福禄全美。

寿骨高,準头厚,富贵双奇。

鱼尾笏纹朝耳,非寿星而其谁。

龙宫黄气盘眼,有阴騭而孰知。

三甲三壬,遐龄永保。

四反三露,寒贱何依。

口小唇掀,食难充腹。

肩寒齿露,身无所居。

四瀆皆浊,五岳俱离;

背陷胸窄,眉散齿疏;

行时手足褰製,坐时眼目偷窥;

天仓陷,祖业破败。

地角尖,资产灰飞。

面上阔下尖是反形,初年劳碌。

身上短下长为逆局,一世迁移。

相貌昏昏若尘垢,气色黯黯比污泥。

井灶露而厨无粮米,肉体怯而舍没塘池。

耳反无轮兮,田园卖尽。

頦尖少肉兮,家业迁移。

顶偏斜视手常摆,唇薄肩束口似吹。

眉浓眉淡散,口阔口上下;

鼻乳仰天钱无百贯。

仓库陷缺,食不充飢。

对人言,未语而面常羞怯。

与人行,未动而足失东西。

齿缺而语多妄诞,言汛而信不可期。

格局察乎杂与不杂,气色观乎移与不移。

形象取乎似乎,祸福不差毫厘。

赋语详熟,果真神见。

相法明鑑,参透玄机

谛闲法师于大势至菩萨圣诞开示念佛法门:
  今日是大势至菩萨圣诞良辰。示大势至菩萨所修之念佛三昧法门。是谓应时应机之谈也。楞严第二十四圆通章云。尔时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如来。相继一劫。其最后佛。名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佛三昧。譬如有人。一专为忆。一人专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见非见。此以普通人喻佛念众生。众生不念佛也。一人专忆者。喻佛常念众生。一人专忘者。喻人常不念佛。故佛虽常在世间度生。故云若逢或见。众生虽生佛世。与佛同时。不肯念佛。故曰不逢非见。二人相忆。二忆念深。如是乃至从生至生。同于形影。不相乖异。此喻众生念佛也。佛念众生。众生念佛。故云二人相忆。如是佛度生。生念佛。乃至从生至生。喻如形影相随。无时或异也。次以母子喻。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此以喻合喻。合上佛念众生也。如儿子之往他乡也。其为母者。或倚门而长望。或兀坐而恒思。或废寝而忘餐。或停梭而罢织。其念子之情。可谓深且切矣。佛念众生之心。亦复如是。此喻众生不肯念佛。佛亦无可如何耳。若子逃逝。虽忆何为者。喻不孝之子一出其门。或为货殖之所绊。或为美妇之所系。无时念及母在家中。此喻众生不肯念佛。故云虽忆何为。言子若忆母。如母忆时者。此喻孝顺之子。身虽在外。无时不念母在家中。营事既毕。即便回家。承事老母。故云母子历生。不相违远。此喻众生念佛。要如母忆子一般。故云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言现前见佛者。或于念佛定中见。或于夜间梦中见。俱名现前见也。言当来见者。或是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亲垂接引。或是往生七宝池中。华开见佛。皆名当来见也。言必定者。众生果能忆佛念佛。功不虚弃。必定能见佛也。即此念佛法门。便是胜妙方便。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故云不假方便。自得心开。言如染香人。身有香气者。此喻众生念佛。即心即佛。譬如染香之人。其身自然而有香气故此念佛三昧。亦得名曰香光庄严也。势至菩萨自云。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此明以因趣果。果后度生。故我等现前大众。若肯忆佛念佛。必蒙势至菩萨摄受往生也。其最后结句云。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不比彼等诸圣。皆有选择也。
  且念佛三昧。有三种不同。各有下手工夫。现前大众。不可不知。
  一者念自佛法门。其下手工夫。祗有一重能所。皆以第六识相应之五别境中慧心所。为能观智。名为妙观察智相应品。以六根性为所观境。
  如阿那律单选眼根。名反见法门。初于见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明暗二相。了然不生。此得益之相也。
  观音选耳根。名反闻法门。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
  周利槃特迦选鼻根。名反嗅法门。初于嗅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通塞二相。了然不生。
憍梵钵提选舌根。名反尝法门。初于尝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甜淡二相。了然不生。
  毕陵伽婆蹉。选身根。名反触法门。初于触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离合二相。了然不生。
  须菩提选意根。名反知法门。初于知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生灭二相。了然不生。此一种法门。境智俱属于自。故云念自佛也。
  二者念他佛。亦是一重能所。以六根为能念。诸佛果德为所念。能念属自。所念属他故云。念他佛也。念自佛。全仗自力以了生死。以生死之因。无量无边。若烦恼一丝不断。则生死便不能出。故古德云。少留一爱未全捐。便恐临终被此牵。先须持戒清净。由戒生定。由定发慧。定能伏烦恼。直至三界见思破尽。方能超出分段生死。此念自佛之了生死不易也。念他佛全仗佛力。烦恼不必断。业障不必除。只要愿力恳切。便能横超三界。带业往生。故念他佛。了生死之易也。
  第三自他俱念佛者。此一种法门。是上根利智所修。必先大开圆解。了知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自他本自不二。先须识得有两重能所。一者。以妙观察智相应品为能观。以六根性为所观。二者。以六根为能念。以诸佛果德为所念。从此下手念佛。先须缘想。诸佛圣境。然后都摄六根。一心蓦直念去。名为依他境立。唯心观成。俾眼所见者。无非佛相。耳所闻者。无非佛音。鼻所嗅者。无非佛香。舌所宣者。无非佛像。意所缘者。无非佛法。六根所对。无非佛境。此种法门。唯永明等诸大祖师。可以承当。
  所以永明祖师。昼夜十二时。弥陀十万。更须诵华严经一部。行百八事。此等行径。非泛泛人可以做得也。故莲池大师闻之。尚有疑虑。一日亲自勘验一番。从半夜起来。遂持珠计数。直至晚间。念满十万。中间一息不能昏散。若少有昏沉。即便间断。不能满十万数。可见此种法门。非吾辈所能企及。吾等自知钝根。只好学势至念佛法门。单念他佛最极稳当所谓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不假方便。自得心开。故永明祖师。尝以四料简开示学者。一云。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现世为人师。将来作佛祖。此种禅净双修法门。如能做得。固然是好。如其不能。当念他佛。二云。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故经云。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即此念佛。便是殊胜方便。何必再假余方便耶。三云。有禅无净土。十人九错路。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此在永明大师时候。尚云十人九错。直至于今。又过千余年矣。当云十人十错。吾辈宁不寒心乎。四云。无禅无净土。铁床并铜柱。万劫与千生。没个人依怙。此指大概普通人物。一天到晚。黑地昏天。祗管埋头吃饭。逐利求名。不知修善。不肯念佛。以贪嗔痴。发身口意。造十恶业。三途苦报。只身应受。谁能相代。故曰铁床并铜柱也。今日现前大众。幸有此间诸大居士。建造居士林。提倡念佛法门。每逢初一十五宏开大会。云集大众。同声念佛。此即上体佛心。普渡慈航也。汝等现前大众。应当认真念佛。万勿当面错过。一寸时光。即一寸命光。失人身易。得人身难。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此中念他佛一种法门。虽然是好。必须信愿持名。方为稳当。若无信愿。单念佛名。纵使每日弥陀十万。念到一心不乱。亦不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何以故。以无信愿故也。譬如有船。设在门前河中。你无心上船。故不得去。弥陀之大愿慈航。亦复如是。阿弥陀佛以四十八愿普度众生。若众生无愿往生。亦不得度。念佛众生。其必信真愿切。方能受度。无愿者。不能往生。若信真愿切。虽散心念佛。亦得往生。因往生愿切故。弥陀要解云。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此千古不易之谈也。汝等不可不知。普贤行愿品云。人到临命终时。一切业障。悉皆现前。一切眷属。悉皆远离。一切诸根。悉皆败坏。唯有愿王。一切时中。引导其前。一刹那中。即得往生极乐世界。故知愿。不可不发也。且道愿如何发。我有念佛仪规。其中有十六句发愿回向之文。当依此文做去。保管一生取办。汝等念佛。不可太快。快则佛号不清。心不至诚。亦不可太缓。缓则容易昏沉。心亦不诚敬。故须念佛要不缓不急。每日定数。至多三万。至少一万。一年三百六十日。日日做到。不可一日间断。正当念佛。要句句分明。字字清彻。从口中念出。耳里收来。名为口耳相传。圣凡不隔。依此念去。最极稳当。到得临命终时。自然感应道交。阿弥陀佛。与诸圣众。不来而来。亲垂接引。念佛行人。不往而往。往生西方。既得往生。便登不退。华开见佛。即闻佛乘。顿开佛慧。然后乘大愿船。回入娑婆苦海。广度有缘。宁不快哉。现前大众各各勉旃。

谛闲法师于大势至菩萨圣诞开示念佛法门:
  今日是大势至菩萨圣诞良辰。示大势至菩萨所修之念佛三昧法门。是谓应时应机之谈也。楞严第二十四圆通章云。尔时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如来。相继一劫。其最后佛。名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佛三昧。譬如有人。一专为忆。一人专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见非见。此以普通人喻佛念众生。众生不念佛也。一人专忆者。喻佛常念众生。一人专忘者。喻人常不念佛。故佛虽常在世间度生。故云若逢或见。众生虽生佛世。与佛同时。不肯念佛。故曰不逢非见。二人相忆。二忆念深。如是乃至从生至生。同于形影。不相乖异。此喻众生念佛也。佛念众生。众生念佛。故云二人相忆。如是佛度生。生念佛。乃至从生至生。喻如形影相随。无时或异也。次以母子喻。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此以喻合喻。合上佛念众生也。如儿子之往他乡也。其为母者。或倚门而长望。或兀坐而恒思。或废寝而忘餐。或停梭而罢织。其念子之情。可谓深且切矣。佛念众生之心。亦复如是。此喻众生不肯念佛。佛亦无可如何耳。若子逃逝。虽忆何为者。喻不孝之子一出其门。或为货殖之所绊。或为美妇之所系。无时念及母在家中。此喻众生不肯念佛。故云虽忆何为。言子若忆母。如母忆时者。此喻孝顺之子。身虽在外。无时不念母在家中。营事既毕。即便回家。承事老母。故云母子历生。不相违远。此喻众生念佛。要如母忆子一般。故云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言现前见佛者。或于念佛定中见。或于夜间梦中见。俱名现前见也。言当来见者。或是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亲垂接引。或是往生七宝池中。华开见佛。皆名当来见也。言必定者。众生果能忆佛念佛。功不虚弃。必定能见佛也。即此念佛法门。便是胜妙方便。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故云不假方便。自得心开。言如染香人。身有香气者。此喻众生念佛。即心即佛。譬如染香之人。其身自然而有香气故此念佛三昧。亦得名曰香光庄严也。势至菩萨自云。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此明以因趣果。果后度生。故我等现前大众。若肯忆佛念佛。必蒙势至菩萨摄受往生也。其最后结句云。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不比彼等诸圣。皆有选择也。
  且念佛三昧。有三种不同。各有下手工夫。现前大众。不可不知。
  一者念自佛法门。其下手工夫。祗有一重能所。皆以第六识相应之五别境中慧心所。为能观智。名为妙观察智相应品。以六根性为所观境。
  如阿那律单选眼根。名反见法门。初于见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明暗二相。了然不生。此得益之相也。
  观音选耳根。名反闻法门。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
  周利槃特迦选鼻根。名反嗅法门。初于嗅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通塞二相。了然不生。
憍梵钵提选舌根。名反尝法门。初于尝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甜淡二相。了然不生。
  毕陵伽婆蹉。选身根。名反触法门。初于触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离合二相。了然不生。
  须菩提选意根。名反知法门。初于知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生灭二相。了然不生。此一种法门。境智俱属于自。故云念自佛也。
  二者念他佛。亦是一重能所。以六根为能念。诸佛果德为所念。能念属自。所念属他故云。念他佛也。念自佛。全仗自力以了生死。以生死之因。无量无边。若烦恼一丝不断。则生死便不能出。故古德云。少留一爱未全捐。便恐临终被此牵。先须持戒清净。由戒生定。由定发慧。定能伏烦恼。直至三界见思破尽。方能超出分段生死。此念自佛之了生死不易也。念他佛全仗佛力。烦恼不必断。业障不必除。只要愿力恳切。便能横超三界。带业往生。故念他佛。了生死之易也。
  第三自他俱念佛者。此一种法门。是上根利智所修。必先大开圆解。了知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自他本自不二。先须识得有两重能所。一者。以妙观察智相应品为能观。以六根性为所观。二者。以六根为能念。以诸佛果德为所念。从此下手念佛。先须缘想。诸佛圣境。然后都摄六根。一心蓦直念去。名为依他境立。唯心观成。俾眼所见者。无非佛相。耳所闻者。无非佛音。鼻所嗅者。无非佛香。舌所宣者。无非佛像。意所缘者。无非佛法。六根所对。无非佛境。此种法门。唯永明等诸大祖师。可以承当。
  所以永明祖师。昼夜十二时。弥陀十万。更须诵华严经一部。行百八事。此等行径。非泛泛人可以做得也。故莲池大师闻之。尚有疑虑。一日亲自勘验一番。从半夜起来。遂持珠计数。直至晚间。念满十万。中间一息不能昏散。若少有昏沉。即便间断。不能满十万数。可见此种法门。非吾辈所能企及。吾等自知钝根。只好学势至念佛法门。单念他佛最极稳当所谓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不假方便。自得心开。故永明祖师。尝以四料简开示学者。一云。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现世为人师。将来作佛祖。此种禅净双修法门。如能做得。固然是好。如其不能。当念他佛。二云。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故经云。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即此念佛。便是殊胜方便。何必再假余方便耶。三云。有禅无净土。十人九错路。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此在永明大师时候。尚云十人九错。直至于今。又过千余年矣。当云十人十错。吾辈宁不寒心乎。四云。无禅无净土。铁床并铜柱。万劫与千生。没个人依怙。此指大概普通人物。一天到晚。黑地昏天。祗管埋头吃饭。逐利求名。不知修善。不肯念佛。以贪嗔痴。发身口意。造十恶业。三途苦报。只身应受。谁能相代。故曰铁床并铜柱也。今日现前大众。幸有此间诸大居士。建造居士林。提倡念佛法门。每逢初一十五宏开大会。云集大众。同声念佛。此即上体佛心。普渡慈航也。汝等现前大众。应当认真念佛。万勿当面错过。一寸时光。即一寸命光。失人身易。得人身难。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此中念他佛一种法门。虽然是好。必须信愿持名。方为稳当。若无信愿。单念佛名。纵使每日弥陀十万。念到一心不乱。亦不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何以故。以无信愿故也。譬如有船。设在门前河中。你无心上船。故不得去。弥陀之大愿慈航。亦复如是。阿弥陀佛以四十八愿普度众生。若众生无愿往生。亦不得度。念佛众生。其必信真愿切。方能受度。无愿者。不能往生。若信真愿切。虽散心念佛。亦得往生。因往生愿切故。弥陀要解云。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此千古不易之谈也。汝等不可不知。普贤行愿品云。人到临命终时。一切业障。悉皆现前。一切眷属。悉皆远离。一切诸根。悉皆败坏。唯有愿王。一切时中。引导其前。一刹那中。即得往生极乐世界。故知愿。不可不发也。且道愿如何发。我有念佛仪规。其中有十六句发愿回向之文。当依此文做去。保管一生取办。汝等念佛。不可太快。快则佛号不清。心不至诚。亦不可太缓。缓则容易昏沉。心亦不诚敬。故须念佛要不缓不急。每日定数。至多三万。至少一万。一年三百六十日。日日做到。不可一日间断。正当念佛。要句句分明。字字清彻。从口中念出。耳里收来。名为口耳相传。圣凡不隔。依此念去。最极稳当。到得临命终时。自然感应道交。阿弥陀佛。与诸圣众。不来而来。亲垂接引。念佛行人。不往而往。往生西方。既得往生。便登不退。华开见佛。即闻佛乘。顿开佛慧。然后乘大愿船。回入娑婆苦海。广度有缘。宁不快哉。现前大众各各勉旃。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为科学家省吃俭用,合肥可是有传统的”从合肥政务中心出发的时候,天鹅湖刚从晨光中醒来。20世纪60年代末,因“战备疏散”南下的中国科大“无处安身”关键时刻,是合
  • 要学会权衡利弊,学会放弃些什么,才能得到些什么,要学会接受命运的残缺和悲哀,然后,心平气和,这才是人生#常年收售名人字画# #艺术的生命# 欣赏星云大师一段经典
  • 去找到你的群体,与那些和你有同样愿景的人在一起!这个世界不是非黑即白,也并没有绝对的对和错,请试着开放,好奇的做选择。
  • 有趣的、悲伤的、开心的……像是走进了一个小型人类情感纪念馆,有兴趣的朋友去看看吧图一是一张贺卡,图二是作弊小纸条,图三是书签,图四是有一个人被扣掉的照片,图五是
  • 在静谧的森林来一组充满艺术感的婚纱照 | 客片欣赏 和煦的微风带来一丝清新 提起长拖尾的裙摆 迈着轻快的步伐 漫步于静谧的森林 周围的一切在雾中都充满
  • 关于博具的使用方法,史料中没有完整的记载,但根据出土的汉画像石中,可以大致了解这类博具的玩法:两个人面向棋盘而坐,分别执六枚黑棋与六枚白棋,并将棋子置于博局上所
  • 中华人民共和国退役军人事务部: 我叫黄付清,是2000年的转业士官,因当年12月28日被虚假安置到12月26日注销不存在的工作单位潍坊市银河购物中心(相关证据
  • “唐卡”画源于寺院,它的传承历史与甘南拉卜楞寺院喜金刚学院传授有直接联系,属纯宗教事务类的师徒相传。 “唐卡”画源于寺院,它的传承历史与甘南拉卜楞寺院喜金刚学院
  • 使用方法: 这款磨砂跟其他的磨砂有所不同需要把磨砂球放在手心滴两滴水,直到把糖浴打磨成白色拉丝状再使用,全身都可以使用, 一盒有16颗,一次1粒
  • #衡阳头条#【香港建滔在衡打造千亿产业集群】4月24日晚至25日,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周农在香港会见了建滔化工集团董事局主席张国荣和天洋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
  • 2021年1月15日,广西南宁一小学,22岁的老师赖家益,即将奔赴山区支教,得知老师就要离去,孩子们都很伤心,纷纷抱住他,哭得稀里哗啦。2021年1月15日,广
  • 与此同时,芯碁微装所处PCB直接成像设备及泛半导体直写光刻设备制造行业具有较高的技术壁垒,公司综合毛利率整体也处于上升通道,由2017年的37.05%上涨至20
  • 看的时候男主让我想起了琅琊榜的梅长苏[泪]像是一类人 曾经鲜衣怒马后面变得病弱心思深沉 本文就是黑化男主复仇记hhhh男女主都非常聪明会算人心不是好人 ,女主
  • A&G」の公式サイトをご覧ください!  【代永翼のレベル上げ!
  • 哈舅微醺馆也是“哈舅”IP最具有价值的商业品牌和衍生项目之一,与全国各地30余个精酿品牌合作,可同时提供300余款精酿鲜啤,是全国拥有酒头最多的精酿啤酒馆。期间
  • 肉肉的大脸怎样才能变成瘦瘦的小V脸? 如果你是脂肪型脸大不妨来试试面部吸脂,效果显而易见。下面这位小姑娘就是典型的脂肪型脸大,脸上的肉肉很多,笑起来就是俗称的大
  • ” 宝宝所有的发育都是有个体差异的,不可能整齐统一……为了让宝妈们宽心,今天就来说说,为什么有的宝宝会出牙晚~#筠连#【筠连一年轻妈妈展示了这一组照片,相信当妈
  •   人生,总不可能时时顺心、处处完美,总要容得下别人的小动作,他人的小缺点。  心情,不在乎多少人懂,只求自心明了;  哀乐,不需要人人分享,一人懂心已是足够。
  • 香港科技大学商业分析专业2021年秋季入学的学生中,40%以上来自中国大陆本科,60%来自港本及其他海外本科(这就是为什么现在陆本申请越来越难,在2017年之前
  • 房子为两室一厅小清新豪华装修,适合年轻人居住,现出租朝南带阳台大次卧一间,床是1.5米的上下床~可供一个人或者两个妹子住,价格1600一个月。房子为两室一厅小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