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丨在“中国”发现中国】

◇“双槐树遗址的重要考古发现,实证了河洛地区在5300年前后这一中华文明起源的黄金阶段的代表性和影响力,填补了中华文明起源关键时期、关键地区的关键材料。”

◇受访专家指出,无论是遗址的地理位置、规模、文化内涵还是所处时代,无不凸显“河洛古国”是仰韶文化中晚期至少是黄河流域政治文明核心

2018年5月末的暮霭里,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顾万发匆匆踏上前往北京的火车,马不停蹄地约见了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王巍,将一沓研究材料激动又郑重地递到王巍手中。

那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阶段性成果发布前夜,考古学界内部对于即将披露的一系列重大发现,已有诸多讨论。浙江良渚、东北地区西辽河流域的红山、山西陶寺、安徽凌家滩……实证着5000多年前中华文明初始时期的“满天星斗”。
  
可这一片璀璨星光中,却唯独不见河南的身影。所谓“中原地区文明洼地现象”的说法似乎再度被坐实。

探寻中华文明起源,这片被以“宅兹中国”四字铭刻在何尊之上的土地,不应该也不可能缺席。

“那份当时未公开发布的材料,正是河南郑州双槐树遗址的初步研究成果。”顾万发说,“王巍老师看后也认为非常重要,尽管仍需进一步论证,但我们都知道,属于河南的那抹隐秘而伟大的文明起源之星光,马上将不再黯淡……”

一场雨“冲出”的文明

在伊洛汇流入黄河处的河南巩义河洛镇,有个名为“双槐树”的小村庄。在过去很长的时间里,它并不起眼,只是静默地居于黄河南岸高台地上,等待与世人相视的一刻。

司马迁在《史记》中写道:“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间。”《易经》中“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的记载,更是广为流传。

诸多历史文献,都将最早的“中国”指向黄河流域的河洛地区。中华文明起源的“中原中心说”,也一度是学界的主流观点。但考古工作者们,迟迟未能找到过硬的实证材料。

王巍也一直有个“心结”。“在距今3700多年前,以二里头遗址为代表的二里头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文明总进程的核心与引领者。中原地区在各个时期都有很重大的发现,在距今5000年左右的关键时期,怎么会没有文明起源迹象呢?”

1984年,河洛镇滩小关村发现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命名为“滩小关遗址”,并未引起广泛关注。

那是河南考古人与“河洛古国”的第一次擦肩而过。

20世纪90年代初,为配合基建,考古工作者对滩小关遗址进行了小规模发掘。“回过头看,那次的发掘点其实距离双槐树遗址内环壕及一号宫殿都非常近,不过几米。”顾万发回想起来仍颇感遗憾,“要是当时再多布几个探方就好了。”

那是河南考古人与“河洛古国”的第二次擦肩而过。

倏忽,又是10年。2003年,顾万发在花地嘴遗址主持考古发掘工作,一个雨天,无法开工,便和一同避雨的老乡闲聊起来。

“你们不就是在整天找瓦片吗?我们村多得是!”

“您是哪个村的?”

“双槐树。”

这个村庄离滩小关村并不远。顾万发一下提起兴趣,那里会不会真“有点好东西”?

又一个雨天,顾万发动身了。在双槐树村一个原本为引黄河水灌溉而挖,但并未启用的大型蓄水池,数日的雨水已将池壁冲塌,剖面上,不仅各式各样的陶片堆叠在一起,还暴露出房基、动物骨骼、石斧、石刀等遗迹遗物。

很快,随身携带的两个编织袋就装满了。顾万发和民工师傅一人扛起一袋,冒雨返程。

“我们俩,肩上是文物,脸上是雨水,身上全是泥。”顾万发说,走到一半,他的一只鞋底掉了,只能打赤脚,回到工作站才发现,脚上全是口子。“当时什么都顾不上了,只想着赶紧把捡回来的陶片洗干净。”

通过综合判断,双槐树村发现的陶片明显属于仰韶文化风格,并且器物的等级较高。顾万发立刻意识到重要性。“那感觉简直就是‘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就像农民看到了丰收的麦浪。”

此后的钻探发现,滩小关遗址仅是双槐树遗址东北部的一角。双槐树遗址被确认并命名。

但考古发掘工作的具体开展还需多方商榷。惊鸿一瞥后,双槐树重归静默,俯瞰大河滔滔。而顾万发也在密切注视着双槐树,静待最佳契机。

关键时期、关键地区的关键材料

2013年起,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寻找中国丝绸之源——郑州地区仰韶时代中晚期考古学文化面貌与文明起源问题研究”课题启动,对双槐树遗址及其周边区域进行规模化的考古调查、勘探与发掘。

既为“寻丝绸”,也为“找源头”。随着工作不断深入,双槐树遗址的一系列重要遗迹现象被持续揭露出来。

2020年春夏之交,这座由北京大学教授、著名考古学家李伯谦建议命名为“河洛古国”的仰韶文化中晚期巨型聚落遗址,迎来揭开神秘面纱的时刻,穿越5300年时光,铺陈在世人眼前。

——这是一处经过精心选址和科学规划的都邑性聚落遗址,周边的青台、汪沟和洛阳的苏羊、土门等多个遗址,特别是西山、点军台、大河村仰韶文化城址组成的城址群,对双槐树都邑形成拱卫之势。

——这里现存面积高达117万平方米。遗址被内壕、中壕、外壕三重宽大的环壕围绕,形成严密的防御体系。“三重环壕曲度一致,工程量巨大,显然具有规划的同时性。而这种形制的规划可能蕴含有一定的高等级礼制概念。”顾万发说。

——这里有目前发现的中国最早的“宫殿”,多处院落建立在大型版筑夯土地基之上,门塾台阶、一门三道。“这种大型院落的空间组织形式连同大型居址构成的‘前朝后寝’式的宫城布局,开创了中国宫室制度的先河。”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何努说。

——这里有封闭式排状布局的大型中心居址区,目前发掘的4排大型房址,其间有巷道相通,其中最大的房子面积达220平方米,即使放到今天看也属于“豪宅”,可见居住者身份非同一般。在居址区的南部,两道370多米长的围墙与北部内壕合围形成了一个18000多平方米的半月形结构,其南段两端围墙组成的造型被专家视为中国最早瓮城的雏形。

——这里有4处共1700余座经过严格规划的大型公共墓地,所有墓葬均呈排状分布,墓葬区内的夯土祭坛遗迹,是仰韶文化遗址中首次发现。

——这里出土了许多含外来文化因素的器物,如具备大汶口文化特征的折腹鼎、属于屈家岭文化因素的陶器组合双腹豆和双腹碗等,说明河洛地区在距今5000年前后已存在文化的汇聚和辐射,体现出兼容并蓄的文化传统。

——这里还发现了用9个陶罐摆放成“北斗九星”遗迹、与丝绸起源关联的最早家蚕牙雕……

“双槐树遗址的重要考古发现,实证了河洛地区在5300年前后这一中华文明起源的黄金阶段的代表性和影响力,填补了中华文明起源关键时期、关键地区的关键材料。”王巍表示,以双槐树遗址为中心的仰韶文化中晚期文明,堪称“早期中华文明的胚胎”。

我国考古界泰斗、北京大学教授严文明高度评价双槐树遗址,亲笔写下《双槐城礼赞》一诗,其中提到:“是始建朝廷,诸侯来朝奉”“春蚕勤吐丝,丝绸惠万方。中华创文明,神州大风光!”

一只蚕、九颗星,

文明根脉瓜瓞绵绵

作为双槐树遗址发掘项目的总负责人和“双槐树遗址考古资料整理与综合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顾万发对“河洛古国”的“宝贝们”如数家珍,但他最津津乐道的,莫过于“家蚕牙雕”和“北斗九星”。

这两处颇具神秘色彩、打破常规认知的遗迹现象,甫一公布,就引发不少公众好奇的审视和热烈的讨论。

一只蚕,能有多重要?

这只用野猪獠牙制作的雕刻,长6.4厘米、宽不足1厘米、厚0.1厘米,造型和现代家蚕极为相似。背部凸起,头昂尾翘,仿佛即将吐丝或正在吐丝,是中国目前发现的时代最早的蚕雕艺术品。它的发现,被顾万发戏称为“神来之笔”。

“在‘寻找丝绸之源’过程中,我们在周边遗址发现了仰韶文化中晚期的丝绸实物,但仍有一关键问题悬而未决,吐出这丝的蚕是野生的还是驯化的?”顾万发说,“双槐树遗址的牙雕家蚕让一切不言自明。”

中华文明的一个典型特征即是农桑文明、丝帛文明。20世纪20年代,“中国考古学之父”李济在山西西阴村遗址就发掘出半个蚕茧,引发考古学界对中国蚕桑和丝织起源及发展历程的追寻。

如今,双槐树遗址发现大量的农作物和正在吐丝状态的牙雕家蚕,连同附近青台、汪沟等遗址发现的农业和丝绸实物等,证明距今5300年左右的中原地区已开始驯化家蚕,形成较为完备的农桑文明形态。

李伯谦直言,以双槐树遗址为首的黄河流域中心聚落群,是目前发现中国农桑文明发展史上的时代最早的代表。

九颗星,能有何奥妙?

更确切地说,这是一处用九个陶罐摆放成天上“北斗九星”形状的遗迹,主体被掩埋在双槐树遗址中心居址区最大房子的门廊处。在“北斗九星”遗迹上端,即古人言中“天的中心”北极附近,还有一头首向南并朝着门道的完整麋鹿骨架。

陶罐半截在土中,只露出一小部分,乍一看平平无奇,很难直观意识到其在摆放位置上的巧思。

结合此前在青台遗址发现的用陶罐摆放而成的‘北斗九星’图案和圜丘形天坛遗迹,顾万发说,这一发现表明5000多年前的“北斗”崇拜是当时仰韶先民的最高信仰之一。

有专家认为,“北斗九星”遗迹一方面具有科学和天文价值,表明当时人们已经具有相对成熟的“观象授时观”,用以观察节气、指导农时,还具有特殊的人文内涵与政治礼仪功能,其主人借此表达自己是呼应天上中心的地下王者,实现身份的“神化”。这是中国古代文明高度重视承天之命特征的早期代表,更是中华民族高度重视中心思维的重要考古学证据。

“家蚕牙雕”和“北斗九星”,一个是“脚踏实地”的农桑文明,一个是“仰望星空”的天文礼制。物质与精神,两大文明切面在双槐树遗址一体呈现。

受访专家指出,无论是遗址的地理位置、规模、文化内涵还是所处时代,无不凸显“河洛古国”是仰韶文化中晚期至少是黄河流域政治文明核心。而其天地之中的宇宙观、合天命而治的礼仪思维、崇尚中心的文化心理、具有引领性的社会发展模式,被后世所承袭和发扬,表明五千年中华文明主根脉可追溯于此,延续不断、瓜瓞绵绵。

五千多年时光流转。沐浴在文明曙光中的中原先民,其生活图景正经由考古研究被不断还原,在“河洛古国”,与你我相视一笑。(来源:《瞭望》 图源:双槐树遗址 2019年8月27日摄 李安摄)

重磅规划!提高济南首位度!推进莱芜区、钢城区和中心城区融合发展,打造城市副中心

  《山东半岛城市群发展规划(2021-2035年)》于2021年12月31日以省政府文件印发实施。今天上午,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对其进行权威解读。

  2035年

  济南青岛进入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行列

  省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王栋介绍,《规划》以“三个走在前”为主框架,共6篇、22章,约4.5万字。

  第一篇,发挥山东半岛城市群龙头作用,开创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新局面。主要阐明时代背景、总体要求和发展格局,明确要把山东半岛城市群打造成为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引领区、全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极、黄河流域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文化“两创”新标杆、改善民生共同富裕典范。

  到2025年,山东半岛城市群建设取得新进展、展现新气象,创新自强实现新跨越,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增长达到9.3%左右,形成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集群、领航型企业和知名品牌。协调融合塑成新格局,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8%左右,城乡要素平等交换、高效流动的体制机制更加成熟。绿色低碳取得新突破,煤炭消费量控制在3.5亿吨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改革开放增添新动力,各类优质要素加速向先进生产力集聚,参与全球竞争合作能力显著增强。共建共享迈上新台阶,城乡区域差距、城乡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差距持续缩小,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更高水平。安全发展筑牢新支撑,初步建成更富韧性、更为安全的半岛城市群。

  到2035年,山东半岛城市群实现较高水平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实力、发展活力、综合竞争力显著增强,战略地位和龙头作用全面彰显,济南、青岛进入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行列,新型城镇发展模式更加成熟定型,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跻身世界级城市群行列。

  第二篇,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上走在前。聚焦供需高水平动态平衡,立足扩大内需战略基点,塑强投资消费“双引擎”动力系统,打造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聚焦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坚持陆海统筹、东西互济,建设服务黄河流域、面向日韩、东盟,联接“一带一路”的开放门户。聚焦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突出智慧化、绿色化、均衡化、双向化方向,大幅提升城镇集聚优质要素和高端产业能力。聚焦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坚定扛牢粮食大省政治责任,打造全国粮、油、蔬菜优质供应基地,引领农业、农村、农民现代化。聚焦构建综合立体交通网,加快完善“四横五纵、沿黄达海”十大通道,为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强力支撑。

  第三篇,在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上走在前。统筹推动各领域全方位创新,显著增强科技创新力,坚持“四个面向”,打造区域创新中心,培育创新型企业群,建设高端人才集聚地。显著增强产业创新力,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奋力抢占产业制高点,加快形成特色优势现代产业体系。显著增强体制机制创新力,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和高效率服务政府,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显著增强文化创新力,弘扬时代精神,讲好山东故事,彰显文化自信,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显著增强社会治理创新力,更加注重依法办事,筑牢安全发展防线,建设积极向上、和谐有序的社会环境。

  第四篇,在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紧扣打造水安全城市群典范,集约高效利用水资源,建设现代水网,加快构建抵御自然灾害防线。紧扣打造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高水平创建黄河口国家公园,统筹推进海洋生态保护,保障山地丘陵生态安全。紧扣共建蓝天碧水净土美丽家园,聚焦大气、水、土壤等重点领域,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紧扣碳达峰碳中和要求,构建绿色能源体系、产业体系,显著增强碳汇能力。

  第五篇,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促进共同富裕。突出公共服务优质共享,在更高水平上实现劳有所得、幼有所育、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突出提高居民收入水平,优化分配格局,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建设“橄榄型”社会,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第六篇,规划实施保障。明确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健全规划实施机制,形成推动半岛城市群发展的强大合力。

  提高济南首位度!

  强化济青双城联动做大做强城

  《规划》在进一步推进济南、青岛能级提升方面有哪些举措?

  省发展改革委区域发展政策处处长王小伶说,国家把增强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经济和人口承载能力摆在了重要位置。《规划》明确提出“到2035年,济南、青岛进入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行列”的目标,具体包括3方面措施。

  一是提高济南首位度。深入实施“强省会”战略,以建设“大强美富通”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为统领,高水平建设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塑强科创济南、智造济南、文化济南、生态济南、康养济南城市品牌,打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示范标杆。聚焦“大”,构建“东强、西兴、南美、北起、中优”城市格局,推进莱芜区、钢城区和中心城区融合发展,打造城市副中心。聚焦“强”,集中布局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培育未来前沿产业,建设工业强市,建成全国重要的区域经济、科创、金融、贸易和文化中心。聚焦“美”,依托黄河流域、泰山山脉两大生态系统和泉城、历史文化名城两大靓丽名片,引领打造“山水圣人”中华文化枢轴,彰显山水园林生态之美、历史传承人文之美、魅力城市品质之美。聚焦“富”,优化创新创业创富生态,大幅提升居民生活品质,建设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实现物质生活富足、精神文化丰富、城乡共同富裕。聚焦“通”,完善综合立体高效交通网络,拓宽与黄河上中游合作发展渠道,集聚外国领事机构、国际组织和国际商会,增强对外开放门户功能。

  二是增强青岛引领力。支持青岛以更高水平“搞活一座城”,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为统领,在海洋强国战略中展现更大担当,建设国际门户枢纽城市、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宜居宜业品质湾区城市。增强国际门户枢纽功能,统筹“海陆空铁”四港联动,提升发展国家级新区等高能级载体,深化中日韩地方经贸合作,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增强科技创新策源功能,承载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布局,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海洋科学城,集聚创投风投等创新创业要素,打造人才荟萃的“青春之岛”、活力迸发的“创业之城”。增强高端产业引领功能,发展现代海洋产业、智能家电、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装备等国际一流产业集群,打造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和现代服务经济中心。增强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功能,保护蓝绿相依、山海相融的湾区生态基底,优化环湾都市空间格局,提升城市治理效能,建设生产美产业强、生态美环境优、生活美家园好的品质城市。增强经略海洋先导功能,彰显海洋、海港、海防特色,积极参与全球海洋治理,打造国家海洋科技创新、航运贸易、深远海开发战略保障的主力军。

  三是强化济青双城联动。支持济南、青岛中心城市相向发展、深化合作、功能互补、资源共享,协同推进国家自由贸易试验区、自主创新示范区、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物流枢纽联盟建设。推动济青综合运输通道提速增效,协同打造多式联运集疏系统,共建进出口商品集散中心。分别以两市为中心,构建1小时通勤圈,合力打造高水平协作发展样板,建设全国最具创新力、竞争力的发展轴带。

  山东半岛城市群“十四五”规划:

  将显著提高居民收入水平,

  开展省级共同富裕先行区建设试点

  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促进共同富裕是城市群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对此,《山东半岛城市群发展规划(2021-2035年)》有哪些措施举措?发布会上,省发展改革委发展规划处处长胡薄作详细介绍。

  胡薄说,《规划》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着力增加居民收入,扎实做好民生实事,持续增加公共福祉。

  一方面,推进基本公共服务更加普惠均等可及。建设全龄友好城市群,使人民群众广泛享受高品质生活。一是实现更高水平的劳有所得。实施就业优先政策,千方百计扩大就业总量,有效解决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村劳动力等重点群体就业,大力发展新就业形态,提升公共就业服务质效,构建和谐稳定劳动关系。二是实现更高水平的幼有所育。落实国家生育政策,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释放生育潜力,到2025年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达到4.5个。三是实现更高水平的学有所教。加大基础教育优质资源供给,到2025年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8%。落实义务教育阶段“双减”政策,建立普通中小学大班额长效防治机制,加强美育、劳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让少年儿童健康快乐成长。四是实现更高水平的病有所医。实施新一轮区域医疗能力“攀登计划”,创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深化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积极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均衡布局,为人民群众提供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五是实现更高水平的老有所养。健全老年人社会优待制度体系,大力发展成本可负担、方便可及的普惠性养老服务,实施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行动,到2022年配建达标达到100%,壮大发展银发经济,积极培育智慧养老等新业态。六是实现更高水平的住有所居。坚持房住不炒,因城施策,稳定地价、房价和预期。多渠道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给,有效解决困难群体和新市民住房问题。七是实现更高水平的弱有所扶。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巩固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完善社会救助体系,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完善帮扶残疾人、孤儿等社会福利制度。

  另一方面,显著提高居民收入水平。通过深化收入分配改革,弘扬勤劳创新致富精神,畅通向上流动通道,探索建立先富帮后富、推动共同富裕的制度体系。一是加快优化收入分配格局。健全居民稳定增收机制,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实施中等收入群体倍增行动计划,构建橄榄型社会结构。二是促进中低收入群体增收。落实最低工资标准和工资指导线制度,将工资增长与职业技能、经济效益挂钩,加大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调节力度和精准性,更好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大力发展慈善事业。三是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促进农民工资性、经营性、财产性收入持续增长,确保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快于城镇居民,到2025年城乡收入比下降到2.2左右。四是探索先富带后富有效路径。建立城市群利益补偿机制,加大向重点生态功能区、粮食主产区、革命老区等区域转移支付力度,开展省级共同富裕先行区建设试点。创新推动共同富裕的工作体系、政策体系、评估体系等。

  来源:济南时报、新黄河、济南日报

【春风化齐鲁 文脉承古今】

山东嘉祥曾子广场,一座古朴雅致的大学书院内,不时传来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传统拜师礼、国学诵读、金石传拓技艺等优秀传统文化课程,让孩子们乐在其中。

开设特色文化课程、把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校教育,引导学生增强文化自信——这是曾子故里嘉祥的探索实践,更是孔孟之乡山东的通行做法。

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和儒家文化的发源地,山东近年来在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过程中,坚持与大众贴近、与时代结合、与世界接轨,让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迸发强大的精神力量。

与大众贴近
“同学们,我们现在手中拿到的是鲁班锁,鲁班锁传说是鲁班发明的益智玩具,它采用榫卯结构,不用一颗钉子,就把6根木条组装在了一起,非常牢固,这蕴含着中国工匠的传统智慧,请同学们试着拆解一下……”日前,在滕州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鲁班纪念馆“鲁班大讲堂”研学游互动体验中心,授课老师正在向参加研学游活动的小学生们讲解鲁班锁的技艺构造,同学们一个个全神贯注,体验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作为“科圣”墨子、“工匠祖师”鲁班的故里,滕州市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先后建成墨子纪念馆、鲁班纪念馆、汉画像石馆等博物馆群。该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整合历史文化场馆资源,建设儒家学堂120家,定期举办经典诵读、国学讲座、家风家训等各种传统文化活动,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群众的日常生活,让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核心思想理念、人文精神和传统美德在乡村生根发芽。

与滕州相距200多公里的聊城市东昌府区,多年来一直在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培沃土。结合地域特色,充分梳理运河文化、黄河文化、非遗文化、红色文化、葫芦文化等特色文化内涵,建立非遗研学基地、非遗传承基地等文化基地,开展“非遗文化精品展”“红色精品创作系列”等活动,推动文明实践与“两创”融合发展。

以文化人,成风化俗。地处鲁南的枣庄市洪绪镇郝洼村以培育良好家风为抓手,引导广大家庭弘扬“夫妻和睦、尊老爱幼、科学教子、勤俭节约、邻里互助”的传统美德。村里定期开展道德评议,利用荷塘月色广场设立“最美家庭榜”,集中展示“最美家庭”风采、宣讲“最美家风”故事。如今的郝洼村,崇德向善蔚然成风。

文化浸润,日积月累。济宁市金乡县在全县中小学推进“传统文化乡土文化进校园”活动,从书法、围棋、京剧起步,基于学生特点、学校特长、当地文化特色,形成了国学经典、传统技艺等诸多门类50多个小项的课程体系。

立足资源禀赋,不断创新形式,在山东各地,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向基层全面延伸,往群众心灵深处渗透:在全国率先实现大中小学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70所学校入选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建成乡村(社区)儒学讲堂2.4万个、尼山书院154个、孔子学堂2200个;开展“五好家庭”创建、“最美家庭讲家风”等活动,选树宣传一批“齐鲁最美人物”“山东好人”等先进典型;山东县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已实现全覆盖,镇级文明实践所建成率达98.1%。

与时代结合
如何创造性地把优秀传统文化运用到政德教育、基层治理中去?山东探索形成了一系列制度性创新成果,激发了善治活力和为民服务新动能。

邹城市是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孟子的故乡,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邹城孟府大堂,是孟子后裔们用来树家风、立规矩的地方。

前不久,大堂前的“七篇贻矩”横匾下,迎来了一批远道而来的客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师。“‘七篇贻矩’的意思是说,孟子的仁义思想是赠给后人做人做事的规矩。古有规矩治家,今有规矩立党。从井冈山上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到西柏坡下的‘六条规矩’,再到如今的‘八项规定’、全面从严治党,我们党历来重视规矩建设……”政德教育现场教学讲师的生动讲解,让学员对“不以规矩,不成方圆”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邹城市委有关负责人说,以“气养浩然·行守规矩”为核心要义,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明德修身、敬人利民、重义守信、崇俭尚廉,成为当地将优秀传统文化运用于政德建设的积极探索。

抓住“党员干部”这个关键群体,山东建成全国第一家以“政德”为主题的教育基地——济宁干部政德学院。目前,已累计承接全国和省内外各类培训班次1500余期,8.7万多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党员干部在这里接受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多亏了村里的调解员,以前心里解不开的‘疙瘩’现在解开了,邻居们的关系也更和睦了。”在曲阜市息陬镇二张曲村,几年前因房子问题,张大爷与邻居产生了一些摩擦,村里“和为贵”调解员知道情况后,主动联系双方为他们调解了矛盾。

如今在曲阜318个村居,村民有大事小事都会到“和为贵”调解室说一说,矛盾化解了,心事也就放下了。全市12个镇街和部门建立400余家“和为贵”调解室,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能调则不诉”的目标,形成了德治、自治、法治、善治“四治融合”的“和为贵”社会治理品牌化建设模式。这一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创新社会治理的做法,获评“全国社会治理创新最佳案例”。

与世界接轨
今年9月,孔子故里山东再一次吸引了海内外学界的目光,第七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如期举办。不同肤色、不同教育背景的专家学者围绕“文明对话和全球合作”主题,以线上线下的方式共赴一场文明之约和思想交流的盛宴。

“不同的文明、不同的族群,不可避免地存在利益冲突,存在误解和矛盾,但更有着共通的梦想、共同的命运……这需要我们张开怀抱,彼此理解,求同存异,互鉴交流,消除隔阂偏见,播撒和平兼爱理念。”经过两天30场次的对话交流,170多位中外专家学者达成“尼山共识”,倡导通过文明之间的对话,化解当前世界面临的危机和困境。

开展多样性文明之间的对话,是举行尼山世界文明论坛的要义。作为第一家由中国人主办的世界文明论坛——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围绕“和而不同与和谐世界”“文明的相融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文明照鉴未来”“文明对话和全球合作”等时代主题,开展文明对话,传递中国声音,目前已成功举办七届。随着对话交流的不断深入,其成果越来越丰富,影响力越来越广泛,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发挥了重要作用,已成为国际知名的世界不同文明对话品牌和交流互鉴重要平台。

孔孟之乡山东圣人贤士、文化名人众多,文化经典浩如烟海,在中华传统文化“谱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在积极推动儒家文化传承发展的同时,山东以更加开放的胸襟、包容的心态、宽广的视角,架起文明对话的“连心桥”:海外孔子学堂、“一带一路”国家《论语》译介工程、中国孔子网外语频道、“山东周”、国际孔子文化节、尼山世界文明论坛等,一系列常态化的节会活动和对外交流活动,为世界文明交流互鉴贡献山东力量。
(光明日报记者 赵秋丽 李志臣)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李敖逝世一周年 | 这个“狂人”到底说了什么
  • 新闻丨贵州茅台股价再创新高逼近800元 总市值突破万亿!丨刘强东“回归”:谁不服徐雷,就是不服我
  • 投疯了!火箭单节10三分,全场沸腾,桑德斯和唐斯都被打懵了
  • 埃航遇难者集体葬礼 家属用事发地焦土代替遗体
  • 京东白条回应漏洞,大学生组织他人诈骗京东被判刑10年
  • 沈腾不满最帅第21 官方回应沈腾现神奇求生欲爆笑众人
  • 潘长江直播再回应蔡徐坤一事:我们都是受害者
  • 清华!北大!神仙吵架!
  • 《天龙八部》主演22年后重聚,《笑傲江湖》却永远没有五岳掌门了
  • 俄罗斯1架波音737-800降落时故障 机上有106名乘客
  • 郑爽接戏越来越没“底线”?他炮轰张翰人品渣演技差!竟然是为了给郑爽出气?
  • 女子冰壶世锦赛 中国队一日双赛豪取三连胜
  • 528米!广西最长高空滑索预计8月开放,比玻璃桥更刺激,离贺州不远!
  • 朴有天再遭起訴索賠1億!
  • 河北河间发生多人落水事件,共6人死亡!
  • 福州女子花300万买别墅,竟然没有屋顶!开发商:要有屋顶就要算面积了……
  • QQ注销功能上线:陪伴几亿人20年的它,如今已成为过去……
  • 埃航最后6分钟坠机视频曝光:世间除了生死,都是小事!
  • 小米致歉并紧急叫停小米9发售;马云蔡崇信出售阿里股票;百度申请无人驾驶专利;Uber计划4月启动IPO | 早报
  • 突发!张亚勤将退休,百度提携8090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