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分享欲是怎么没的#

我已经两年没发朋友圈了,上一次更新还是在2020年,其实也不是完全没有分享欲了,只是更愿意把想法发在微博这样没人认识我的地方。

因为朋友圈里的关系太复杂了,每说一句话都要考虑别人会怎么想,发朋友圈也从最初单纯地分享、表达,变成了一个复杂的社交行为,甚至连点赞互动也变得功利起来了。

最开始我还想通过分组来解决问题,这些话发给这一组人听,那些话发给另一组人听,但是这样下去实在太累了,发朋友圈又不是我的工作,如果搞得这么复杂那不如干脆不发了。

所以在过去的两年中,我不但没有发朋友圈,也基本退出了相互点赞和吹捧的人情游戏,跟别人聊起来,我也会直接告诉他们我不玩朋友圈,有事情单独聊。

真正关系好的人多线下见面,一起吃顿饭、聊聊天,比朋友圈相互点赞一个月更能加深感情。

#微博新知博主#

她儿子,产检的时候一直很顺利,每次B超、彩超,都没有任何问题。

但是。

在预产期前20多天,B超发现腹 部 有一肿块,大小41mm*38mm。

4*4CM,对于一个未出生的婴儿来说,是相当大一坨了。

对于这个突发情况,我感觉毫无真实感,甚至觉得是梦里的情景。毕竟长达10个月的孕检,啥问题都没有,最后半个月才出现这么大一块东西,实在是毫无心理准备。

最后半个月才讨论留不留,这个话题太沉重了!那已经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了!全家人都倾向等孩子出生后再处理,大家都抱着最好的希望,孩子不会有事的。

十四天后,孩子出生了,3.3公斤看上去非常可爱。

出生第三天就做了B超。

结果非常不理想。比预想中最坏的情况还要坏。

结果显示,孩子左下腹有一包块,实性,大小约62mm*42mm*42mm,考虑为神经母细胞瘤,部分侵袭椎管内。

晴天霹雳。

那种心情我怎么能够写得出来?曾想过各种可能,设想就算是肿 瘤,就算治疗费用昂贵,无论如何艰难,总能够拿掉的。但看到“侵 袭 椎管内”这几个字,即使没有专业医疗知识,我们也知道问题的严重性。整个家庭像掉进冰水里了。

难以理解,命运为何如此不公?

为什么是我们?

为什么是我们?

为什么是我们?

哭,喊,嗟叹,各种哀嚎,这都默默地在我心中进行,并不能表现出来,不能让家里陷入更坏的情况。

家里没有出现任何埋怨,大家都很积极面对。照顾好产妇和BB,搜集各种医学资料,联系每个想到的能帮忙朋友亲戚,联系医院医生等等。都决心要打一场硬仗。

出生后20天做了第一次MR。

说起做MR,真没想到是这么难。因为机器太吵了,打桩机一样,小家伙不可能睡着静静地做检查,必须用镇静剂。刚出生十多天的孩子,早上5点多就从家里出发,去省城大医院排队,又吃镇静药又打镇静针,结果还是不肯乖乖睡好,第一次检 查 失 败。

排队一个星期后再去,这次一早就不让他睡,不让他吃,到了临做检查的时候才一次让他吃,吃饱好入睡,同时还要加镇静 剂,想到都让人心疼。不管怎么样,第二次终于把检查做好了。耗时差不多一个小时,在外面等真是心焦,很担心门忽然打开护士出来说又失 败了。

检查结果比原来的更坏了:“左中下腹 膜后有一软组织肿块,大小约58mm×42mm×49 mm,考虑为恶性肿瘤,累及左侧腰部分椎间孔及沿扩大的椎间孔到达椎管硬膜外区,硬膜囊及左肾和左腰大肌明显受压移位。”

差不多一个月后,又在另一间医院做了一次MR,结果:“左侧脊柱旁及背部肌间隙内多发不规则肿块,最大约50mm×43mm,肿块部分经椎间孔进入椎管内,相应椎间孔扩大;左肾明显受压移位,且与肿块相贴;腹主动脉及双侧髂总、髂内外动脉也相应移位并部分被包绕。结论考虑腹膜后神经源性恶 性 肿 瘤 性 病变。”

坏消息真是一个接着一个,不过这时我们早有心理准备了,虽然很伤心,还是默默把眼泪往肚子里咽了。

拿着检查结果,把省里这方面有名气的医生都跑了遍,凌晨就起床去省里医院排队,围在病房门口等个把小时就为了和医生谈上几句话,100元挂一个专家号还得抢等等,都是常态。

然而每去一次医院,我们的心就变冷一点。

先简单说一下情况吧。

神经母细胞瘤是比较常见的婴儿肿 瘤,在婴儿肿瘤致死原因排前几名。我孩子的情况除了肿瘤外,最麻烦的是肿 瘤 还入 侵 了椎 管,包饶脊髓马尾丛,任由肿瘤继续增大或者处理不当,损伤了神经的话,瘫痪是分分钟的事。

全省最出名的两个医生,一个主攻手术,一个主攻化疗。

我们先去找主攻手术的,因为觉得化疗对这么小的孩子伤害太大了。

他看了结果,说非常难办,因为这个肿瘤不仅仅是肿瘤那么简单,入侵了椎管,就涉及到神经外科的事,他擅长儿科手术,但神经外科的事情要别的医生解决。在我们哀求下,他答应把我们排进每周一次的专家会诊。

苦等一个星期,终于到了专家会诊,一大早去到门口,已经聚了不少人。一群医生在一个小房间里拿着一堆案子在讨论,大家在外面眼巴巴地等,没人说一句话。

终于出来了,所有人争着挤过去,都想争取尽量多的时间跟医生交流,我们也一样,但听到的回复只有简单几句。

神经外专家说,这个孩子的脚现在应该已经不能动了。

我们的主治医生说,这个案子没有办法处理。没聊几句就阻止了我们的追问,因为还有很多人缠着他。

毫无道理!我的孩子的腿现在正常得很,一点瘫痪的迹象都没有!除了有时有点不自然的颤抖。

我们当然继续不停挂号,不停求他想办法。

他说,外面的肿瘤他可以处理,但你要先去找神经外的主任,问他能不能搞椎管里面的,可以我才能做外面的,只做外面不做里面没意义。

没办法,我们又排一个星期队去找神经外。神经外的主任说,要搞里面的,先叫儿科的把外面的清除掉,才能想办法。

后来他不忍心看我们像皮球一样被踢来踢去,花了不少时间跟我们说明手术的难度。

首先处理腹腔内的肿瘤并不是特别难,但也是一台大型手术,这么小的孩子,风险已经非常大。

更麻烦的是椎管内的手术。这要把脊柱两块壁板切除,才能把工具伸进去很小心很小心地清理,这个过程风险很大,毕竟这么小的婴儿,一不小心伤到神经,谁也不能保证会不会瘫痪,而且要把肿瘤清理干净,也是非常不容易。

清理干净后,因为两块受力壁板已经去掉了,脊柱撑不起来,只能打钢钉。成人打钢钉还好,但婴儿是不断生长的,钢钉不会生长,很快就会把脊柱弄变形,只能每隔一段时间重新打一次,每次都是一个难度巨大的手术,这个过程一直维持到他长大。这两台手术做下来,不是一般人能撑得住的。

即使这样,也没有人能保证,这个肿瘤不会复发。

最后他还说,每天那么多病人求医,儿科那边专家肯定找把握较大的来处理了,我们案子风险太大,没人想接的。

我不清楚他是不是在吓 唬 我,但他说的也是老实话,做手术的风险,我自己心里也有数,即使医生肯做,我也很纠结要不要冒险。

手术这条路走不通,我们就去了找做化疗的。

100块挂了个号,全过程不超过5分钟。医生说孩子太小了,不能化疗,去找做手术的吧。把我们赶了出来。

这……

叫我们怎么办?

唉……

继续去找名气没那么大的医院,也回到市里面的医院看,还有咨询了国外的医院,意见都一致。

名气没那么大的医生,反而跃跃欲试,化疗也可以,手术也可以,都有医院愿意做。但是,即使化疗了,也只是把肿瘤缩小,方便手术而已,手术一定不能免的。

这回轮到我们犹豫了,毕竟孩子只有几个月大。而且我担心,名气不大的医生需要争取经验和案例,积累自己的技术和声望,能力不知道达到水平没有。

治疗的风险比不治疗还要大啊……

于是到这个阶段,路基本上走绝了。

我们能做的,就是每个月坚持做B超,观察肿瘤的长势。

但是,观察又怎样?

从开始的4CM,3个月就长到了8CM。

8CM,一个成年人的拳头那么大,塞在一个3个月大的孩子肚里。这情形我都不敢想象。

不过到这个时候,我们已经忘记他这个病的存在了,每天给他开开心心的生活,和正常人一样。

与其冒巨大风险在可怕的手术下挣扎,苟延残喘,没有尊严地活着,不如面对现实,接纳肿瘤的存在。无论他生命长与短,都希望他过得快快乐乐。

所以我给他起的名字,单名一个瑜字,意思是他出生就带着一块玉在肚子里,并且要接纳它的存在。希望他们能和睦相处,好好活下去。

然后,事情开始出现了转机。

8CM的下一个月,并没有长到9CM,而是变成了7CM!

再下一个月,7CM变成了6CM。

肿瘤的血流信号,从开始的丰富,到稍丰富,到稀疏。

到6个月大的时候,再做了一次MR,已经变成了39mm×30mm。此时肿瘤还有填充椎间孔,但椎管内已经看不到肿 瘤 了。

肿瘤在缩小!!

这种快乐同样不能用语言去表达,那么多的压力,那么多的焦虑,这个时候终于得到了一点点放松。拿到检查结果的这天正好是我生日,真是没有比这更好的生日礼物了!

谢天谢地,更感谢小BB他自己,是他自己赢得了这场战斗,是他坚强地为自己争取到了人生。我真是感动得无法言语,是他给我们整个家庭重获新生。希望他以后能一路走好,坚强地活好自己的人生。

之后我们就放松了对肿 瘤 的监控,3个月才检查一次,每次检查我都感到很紧张,担心s灰复燃。幸好,肿 瘤慢慢地消失了。一年后,进行了一次全面检查,包括B超,验血,各种指标正常,B超反复扫描已经找不到一丝肿 瘤 的影子了。

一个8CM大的包块,已经完完全全被他身体吸收了。医生说,神经母细胞瘤4S期是有自愈的可能性,是唯一一种可以出现自愈的肿 瘤。文献记载几率大概为1%。但医生也说从来没见过这么大的肿瘤也能够完全吸 收。

这个事,本来不打算说出来让人知道,但还是写了这么多。

因为,我的孩子,他就是我的英雄。

文/网友

聊聊我对地产的长期看法,为了方便阅读直接列成7条和大家分享一下。

1.短期情绪冰点,无论是断贷事件,还是这两年地产行业的调控,如果我们自己想买房,也会担心、烂尾或者买后房价大幅下降这些问题,加上这两年经济确实压力较大,收入下降也会影响买房,收入都不稳定我还敢贷款再买套房吗。

2.长期看,地产这个行业规模大概率下降,但不会消失,毕竟人在房子里住这种生活方式暂时看不到被替代的可能。

3.万科定位地产未来就是加工行业,这个是比较准确的,好在万科现在也是按加工企业定价的,估值上未来我觉得也不用太担心。

4.未来大概的发展情况,各个国家的地产行业基本都会经历一个,高速发展,需求下降,行业集中度大幅提升的过程。

5.活下来的企业受益于哪些,首先发展空间上我们城镇化是65%左右,虽然也不低了,但是和发达国家比空间还是有的。当然了城镇化越往后增长的速度肯定越慢。

其次就是受益行业集中度的提升,以前200个馒头,200个人吃,馒头多人也多,未来可能只有70个馒头,但是吃馒头的也只剩下20个人,每个人能分到的馒头反而增加。

说一组数据日本次贷危机后房地产集中度开始提升,2020年数据前五占比是70%左右,美国前十合计45%左右。

我们2021年的数据前五合计5%左右,前十合计10%左右,我们地域更广能容纳更多企业,但是集中空间还是很大的。

一个不可能被替代且分散的行业经历危机,最后龙头往往都是受益的。当然这个前提是你和我一样认为地产行业未来依然是被需要的。

6.集中是个缓慢的过程,要有足够的耐心。

以美国为例,1991-2005 年期间,新房销量从 50.9 万套提升至 128.3 万套,14 年平均年增长6.8%;单位住房价格从 14.7 万美元/套提升至 29.7 万美元/套,14 年 平均年增长5.1%。算是高速发展期。

然后2005~2010年房地产迎来了销量大幅下降的阶段,2011 年达到最低点 30.6万套,较 2005 年高点下降幅度达 76%。

2011 年后美国房地产行业销售迎来缓慢爬坡阶段,并且随后龙头企业走出困境行业整合速度提升,推动了行业集中度的提升。

也就是说美国从寻底,到开始重新恢复,用了6年。咱们国内企业杠杆更高死的更快,我觉得也得3.4年。

不过呢股市是个体现预期的地方,他不会真的等行业集中完成才会体现,随时可能大家理清了这个思路就提前上涨了。

7.对未来房地产的看法,一二线城市不用太担心。

首先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需求不会变,医疗教育、生活便利,相对公平性。

其次拿去年以低房价上热搜的鹤岗举个例子,鹤岗为啥没人了?

他是个煤炭城市,当资源越来越少,没办法给当地人提供生活收入了,自然有能力的人就要离开。

你让我留在这的前提,是得让我活下去,旅游、优秀的企业、能源、总的有一个能支撑大家收入的地方。

比如我们这近两年人口流失就比较严重,我们这是个旅游城市,以前大家可以吃旅游的红利,很多人属于冬天没事干,夏天靠旅游赚钱。

这两年因为疫情旅游红利吃不到了,都是吃苦赚钱的话,那就不如去周边大城市了,这里的房子一卖,到周边大城市交个首付,起码机会更多一些。

大部分中小城市未来都是这个现状,我们前几十年高速发展各地都有机会,未来有些地方就没啥机会了,哪怕是老一代人守在那里,新一代毕业了回来没工作,也就不回来了。

还有一个关键是人口红利也过去了,大城市都在抢人,各地都是降低门槛,各种鼓励,也会进一步加速优秀的年轻人向大城市集中。

有能力的不回来,回来的大多数是为了混口饭吃,就进一步制约了城市发展,最后就成了有能力的不愿意回来,城市发展不起来,城市发展不起来,更多有能力的不愿意回来。

所以我认为,人口向大中城市集中,形成特大城市群,这是一个大的趋势。从发达国家的发展过程看也是这样的。

经济高增长时代过去了,哪怕你不是为了追求更好的医疗、教育、为了生活也得出去找机会。

在小地方有3套房,并不意味着到别的城市不用买房,所以一二线刚需还是足够的。

比如上面鹤岗房子超级便宜还上了热搜的新闻,为啥这么便宜,因为大家都要卖房,供给多需求少,为啥需求少因为有能力的鹤岗人都离开了。

对于离开的人来说,鹤岗有3套房卖不出,不代表他到大城市不用买房子。

以上就是我对地产现状的一些看法,仅供参考。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依稀记得陈奕迅唱这首歌的时候我正在准备中考。 那时候的理解能力实在不懂什么叫做“把一个人的温暖转移到另一个人的胸膛” 现在想来,就是从一个人的失望变成对另一个人
  • 十年之约:在两仪拳、一阳指掌门人段保华兄60寿宴上的讲话 尊敬的各位嘉宾,各位领导,各位朋友,各位先生,各位女士,武术界同仁、一阳指门人: 大家晚上好。
  • 19.山中无甲子,世事都如烟。9.你眼中有柔情千种,如脉脉春风冰雪也消融.10.人道海水深,不抵相思半。
  • 「每日Discovery精彩探索·Moon, Four Planets, and Emu」今日9月17日,农历庚子年八月初一.在这张深邃的天空影像中,一条明亮的
  • #林俊杰新歌交换余生# #林俊杰又把人唱哭了#他真的能唱进人的内心,有魔力能让人坦然地释放出内心深处的情感,哭也好、笑也好都能真情流露晚上夜班,刚接诊了位怀孕3
  • !【今晚0点抢】前1000件拍下多送5包GEMEZ 小鸡面15包➕5包【19.9】GEMEZ 小鸡面15包➕5包【19.9】折一包不到1块钱,抢不到前1000件
  • 环法第20赛段直播结束后驾车110公里到延庆珍珠泉准备参加周日的计成课堂骑行活动,一路心绪起伏,此时最想说的是感谢车迷,尤其是感谢每一位和我共同经历了以下这些时
  • 总之,初来乍到的,还请大家多多关注哦[坏笑][色][亲亲][爱你]我是在坐标在米兰的RACHEL#德国pm##德国pm国际fitline细胞营养##德国pm细胞
  • 【田野里的珍珠和花】我爱珍珠它有五彩斑斓的光不忍心钻个孔 涂上胶 嵌在金属里把它戴在身上它也许源于尘但它一定属于海沧海桑田高原上的花它脚下的那一片土地亿万年前也
  • 这是东周时期陕北及晋西北一代的游牧民族白狄鲜虞部,在晋悼公(公元前586年—前558年)时,迫于秦国压迫,同时受晋国“和戎政策”的诱惑,南下、东进至太行山东麓建
  • ” 另据宋《宣和书谱》记载,宋廷内府收藏的李白书作计有行书《太华峰》、《乘兴帖》两种,草书《岁时文》、《咏酒诗》、《醉中帖》三种。《上阳台帖》为李白书自咏四言行
  • 我到人群中知道,围绕我的九流三教都不是归属。我的中学却是我心里永远的象牙塔。
  • 菏泽市返乡创业服务中心推荐的山东百帝气动科技股份公司总经理刘现综、山东兴业炉料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凯,经过专家评审、项目路演、实地考察等环节,分别以第一名、第三名的
  • #在地社区 L_Community# #在地艺术市集# #漫游东山# 东山重启后,东山口社区中的每个个体逐渐连接,凝聚的力量在彼此之间形成一种默契,包裹着整个社
  • 我没有告诉亲历者应该怎样消化这段经历的意思,本意也不是推广这个词,但确实在与他们最相关的名字这件事上,反倒最先忘了他们的感受。当然这一切并不应该可怕,但这仍然让
  • 由四川博思特育婴员培训中心得知,妈妈的乳汁会随着身体状态的改变而改变,即使同一天的乳汁前后也会有一定差别,有时候的乳汁不适合喂给宝宝。这时候的乳汁就是中医说的“
  • 据悉,此次征集遴选活动以黎锦传承与创新为主题,面向全球征集设计作品。据悉,此次征集遴选活动以黎锦传承与创新为主题,面向全球征集设计作品。
  • 箍牙哪里便宜?箍牙哪里便宜?
  • 【陇越骑联2020穿越丝绸之路国际山地自行车多日赛兰州赛段温馨提示】9月20日(星期日)上午8时,陇越骑联2020穿越丝绸之路国际山地自行车多日赛兰州赛段比赛将
  • 截至9月16日24时,青岛市累计确诊本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65例,其中治愈出院64例,死亡1例;境外输入病例36例,其中治愈出院34例,现有2例(均为菲律宾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