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道次第摄颂
俱胝圆妙所生身,满无边众希愿语,
如实观见尽所知,释迦尊主稽首礼。
是无等师最胜子,荷佛一切事业担,
现化游戏无量土,礼阿逸多及妙音。
如极难量胜者教,造释密意瞻部严,
名称遍扬于三地,我礼龙猛无著足。
摄二大车善传流,深见广行无错谬,
圆满道心教授藏,敬礼持彼燃灯智。
遍视无央佛语目,贤种趣脱最胜阶,
悲动方便善开显,敬礼此诸善知识。
瞻部善巧尽顶岩,遍众称美胜妙幡,
龙猛无著二法流,菩提道次善传承。
成满群生所希愿,教授伏藏如权王,
无数经续汇归流,吉祥教乘大海聚。
证知诸圣教无违,经典无余为教授,
易获圣者深密意,剧愚恶崖救获免。
是以印藏善巧士,恒常信依胜教授,
厥唯三士道次第,谁人心不踊跃喜。
一切经藏心精要,此道一座作持念,
演说正法闻胜德,该集义大最当思。
尽其遍被善福业,胜妙因缘总该源,
示道善士专勤勇,意乐加行如实依,
审知舍命亦不舍,依教奉行师喜供,
我恒如斯而勤行,志求脱者当策励!
暇身胜逾如意珠,遭逢难得唯今朝,
难得畏失如空电,此义观思尽尘劳,
勘破犹如虚糠皮,日夜无间取心要,
我恒如斯而勤行,志求脱者当策励!
殁堕三涂终难定,救畏信必唯三宝,
当行皈依极坚住,勿令学处衰减损,
黑白业果善巧思,系决如理修取舍,
我恒如斯而勤行,志求脱者当策励!
圆修胜道所依性,咸未令获绝增进,
遍具斯因当勤学,三门妄染成堕罪,
故特净障实关要,恒具四力励行忏,
我恒如斯而勤行,志求脱者当策励!
苦谛过患不凝思,如实求脱不为生,
集转次第不专念,不得正解断根本,
渡越有海坚痛念,晓了轮回何所系,
我恒如斯而勤行,志求脱者当策励!
发心胜道木根元,饶伟行处坚基依,
尽二资粮点金石,无边善海聚福藏,
诸胜佛子照见知,菩提心宝最极要,
我恒如斯而勤行,志求脱者当策励!
布施满愿如意宝,摧伏悭吝胜宝器,
无畏心生菩萨行,美誉十方恃遍扬,
此义了知身资具,悉舍趋善善士依,
我恒如斯而勤行,志求脱者当策励!
戒乃浣净恶垢水,除炽热恼沁月光,
犹如须弥众中尊,具戒无畏众悉礼,
诸善士于誓承戒,当如护眼而受持,
我恒如斯而勤行,志求脱者当策励!
具忍力者最胜饰,摧惑妙善最极致,
嗔蛇之敌金翅鸟,防御恶语坚甲胄,
此义了知胜忍甲,繁多如理精专行,
我恒如斯而勤行,志求脱者当策励!
披戴坚御精进甲,断证功德弦月增,
众行进趋具义利,所作终悉如愿成,
知此懈怠尽净除,伟大精进佛子行,
我恒如斯而勤行,志求脱者当策励!
禅定乃心具权王,等持不动如须弥,
运持悉入善所缘,身心俱得轻安乐,
知此所有大瑜伽,息止散乱恒依定,
我恒如斯而勤行,志求脱者当策励!
深慧乃如见导眼,轮回根本摧破道,
无余教乘赞德藏,除痴迷暗最胜灯,
知此求脱诸贤善,深道力力勤观修,
我恒如斯而勤行,志求脱者当策励!
唯独制心禅定修,深知无力断轮回,
离止道唯甚深慧,任作观修不摧惑;
是以善修空妙慧,骑乘不动寂止马,
离边中观智利器,终竟缘执悉坏灭;
如理观证深广慧,如证智力遍广修,
我恒如斯而勤行,志求脱者当策励!
制心一处自得定,所缘如理而观照,
各自成证得空慧,不动极坚而安住,
斯定愈坚止观二,双运勤修太奇妙,
我恒如斯而勤行,志求脱者当策励!
等持观法空虚空,后得观法空幻术,
方便智慧互摄修,赞此菩萨到彼岸,
证已永绝一方道,斯乃贤善佛子行,
我恒如斯而勤行,志求脱者当策励!
如斯因乘与果乘,二大胜乘诸共道,
具已善巧阿阇黎,如理依趋四续海,
尽其口诀依勤修,暇身妙义斯得圆,
我恒如斯而勤行,志求脱者当策励!
造论为己修心用,兼亦饶益他贤善,
诸佛欢喜圆满道,易解演教善功德,
普愿法界诸含识,斯此善道永不离,
我恒如斯而祈愿,志求脱者作愿持!

谛闲法师于大势至菩萨圣诞开示念佛法门:
  今日是大势至菩萨圣诞良辰。示大势至菩萨所修之念佛三昧法门。是谓应时应机之谈也。楞严第二十四圆通章云。尔时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如来。相继一劫。其最后佛。名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佛三昧。譬如有人。一专为忆。一人专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见非见。此以普通人喻佛念众生。众生不念佛也。一人专忆者。喻佛常念众生。一人专忘者。喻人常不念佛。故佛虽常在世间度生。故云若逢或见。众生虽生佛世。与佛同时。不肯念佛。故曰不逢非见。二人相忆。二忆念深。如是乃至从生至生。同于形影。不相乖异。此喻众生念佛也。佛念众生。众生念佛。故云二人相忆。如是佛度生。生念佛。乃至从生至生。喻如形影相随。无时或异也。次以母子喻。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此以喻合喻。合上佛念众生也。如儿子之往他乡也。其为母者。或倚门而长望。或兀坐而恒思。或废寝而忘餐。或停梭而罢织。其念子之情。可谓深且切矣。佛念众生之心。亦复如是。此喻众生不肯念佛。佛亦无可如何耳。若子逃逝。虽忆何为者。喻不孝之子一出其门。或为货殖之所绊。或为美妇之所系。无时念及母在家中。此喻众生不肯念佛。故云虽忆何为。言子若忆母。如母忆时者。此喻孝顺之子。身虽在外。无时不念母在家中。营事既毕。即便回家。承事老母。故云母子历生。不相违远。此喻众生念佛。要如母忆子一般。故云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言现前见佛者。或于念佛定中见。或于夜间梦中见。俱名现前见也。言当来见者。或是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亲垂接引。或是往生七宝池中。华开见佛。皆名当来见也。言必定者。众生果能忆佛念佛。功不虚弃。必定能见佛也。即此念佛法门。便是胜妙方便。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故云不假方便。自得心开。言如染香人。身有香气者。此喻众生念佛。即心即佛。譬如染香之人。其身自然而有香气故此念佛三昧。亦得名曰香光庄严也。势至菩萨自云。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此明以因趣果。果后度生。故我等现前大众。若肯忆佛念佛。必蒙势至菩萨摄受往生也。其最后结句云。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不比彼等诸圣。皆有选择也。
  且念佛三昧。有三种不同。各有下手工夫。现前大众。不可不知。
  一者念自佛法门。其下手工夫。祗有一重能所。皆以第六识相应之五别境中慧心所。为能观智。名为妙观察智相应品。以六根性为所观境。
  如阿那律单选眼根。名反见法门。初于见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明暗二相。了然不生。此得益之相也。
  观音选耳根。名反闻法门。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
  周利槃特迦选鼻根。名反嗅法门。初于嗅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通塞二相。了然不生。
憍梵钵提选舌根。名反尝法门。初于尝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甜淡二相。了然不生。
  毕陵伽婆蹉。选身根。名反触法门。初于触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离合二相。了然不生。
  须菩提选意根。名反知法门。初于知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生灭二相。了然不生。此一种法门。境智俱属于自。故云念自佛也。
  二者念他佛。亦是一重能所。以六根为能念。诸佛果德为所念。能念属自。所念属他故云。念他佛也。念自佛。全仗自力以了生死。以生死之因。无量无边。若烦恼一丝不断。则生死便不能出。故古德云。少留一爱未全捐。便恐临终被此牵。先须持戒清净。由戒生定。由定发慧。定能伏烦恼。直至三界见思破尽。方能超出分段生死。此念自佛之了生死不易也。念他佛全仗佛力。烦恼不必断。业障不必除。只要愿力恳切。便能横超三界。带业往生。故念他佛。了生死之易也。
  第三自他俱念佛者。此一种法门。是上根利智所修。必先大开圆解。了知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自他本自不二。先须识得有两重能所。一者。以妙观察智相应品为能观。以六根性为所观。二者。以六根为能念。以诸佛果德为所念。从此下手念佛。先须缘想。诸佛圣境。然后都摄六根。一心蓦直念去。名为依他境立。唯心观成。俾眼所见者。无非佛相。耳所闻者。无非佛音。鼻所嗅者。无非佛香。舌所宣者。无非佛像。意所缘者。无非佛法。六根所对。无非佛境。此种法门。唯永明等诸大祖师。可以承当。
  所以永明祖师。昼夜十二时。弥陀十万。更须诵华严经一部。行百八事。此等行径。非泛泛人可以做得也。故莲池大师闻之。尚有疑虑。一日亲自勘验一番。从半夜起来。遂持珠计数。直至晚间。念满十万。中间一息不能昏散。若少有昏沉。即便间断。不能满十万数。可见此种法门。非吾辈所能企及。吾等自知钝根。只好学势至念佛法门。单念他佛最极稳当所谓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不假方便。自得心开。故永明祖师。尝以四料简开示学者。一云。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现世为人师。将来作佛祖。此种禅净双修法门。如能做得。固然是好。如其不能。当念他佛。二云。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故经云。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即此念佛。便是殊胜方便。何必再假余方便耶。三云。有禅无净土。十人九错路。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此在永明大师时候。尚云十人九错。直至于今。又过千余年矣。当云十人十错。吾辈宁不寒心乎。四云。无禅无净土。铁床并铜柱。万劫与千生。没个人依怙。此指大概普通人物。一天到晚。黑地昏天。祗管埋头吃饭。逐利求名。不知修善。不肯念佛。以贪嗔痴。发身口意。造十恶业。三途苦报。只身应受。谁能相代。故曰铁床并铜柱也。今日现前大众。幸有此间诸大居士。建造居士林。提倡念佛法门。每逢初一十五宏开大会。云集大众。同声念佛。此即上体佛心。普渡慈航也。汝等现前大众。应当认真念佛。万勿当面错过。一寸时光。即一寸命光。失人身易。得人身难。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此中念他佛一种法门。虽然是好。必须信愿持名。方为稳当。若无信愿。单念佛名。纵使每日弥陀十万。念到一心不乱。亦不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何以故。以无信愿故也。譬如有船。设在门前河中。你无心上船。故不得去。弥陀之大愿慈航。亦复如是。阿弥陀佛以四十八愿普度众生。若众生无愿往生。亦不得度。念佛众生。其必信真愿切。方能受度。无愿者。不能往生。若信真愿切。虽散心念佛。亦得往生。因往生愿切故。弥陀要解云。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此千古不易之谈也。汝等不可不知。普贤行愿品云。人到临命终时。一切业障。悉皆现前。一切眷属。悉皆远离。一切诸根。悉皆败坏。唯有愿王。一切时中。引导其前。一刹那中。即得往生极乐世界。故知愿。不可不发也。且道愿如何发。我有念佛仪规。其中有十六句发愿回向之文。当依此文做去。保管一生取办。汝等念佛。不可太快。快则佛号不清。心不至诚。亦不可太缓。缓则容易昏沉。心亦不诚敬。故须念佛要不缓不急。每日定数。至多三万。至少一万。一年三百六十日。日日做到。不可一日间断。正当念佛。要句句分明。字字清彻。从口中念出。耳里收来。名为口耳相传。圣凡不隔。依此念去。最极稳当。到得临命终时。自然感应道交。阿弥陀佛。与诸圣众。不来而来。亲垂接引。念佛行人。不往而往。往生西方。既得往生。便登不退。华开见佛。即闻佛乘。顿开佛慧。然后乘大愿船。回入娑婆苦海。广度有缘。宁不快哉。现前大众各各勉旃。

谛闲法师于大势至菩萨圣诞开示念佛法门:
  今日是大势至菩萨圣诞良辰。示大势至菩萨所修之念佛三昧法门。是谓应时应机之谈也。楞严第二十四圆通章云。尔时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如来。相继一劫。其最后佛。名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佛三昧。譬如有人。一专为忆。一人专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见非见。此以普通人喻佛念众生。众生不念佛也。一人专忆者。喻佛常念众生。一人专忘者。喻人常不念佛。故佛虽常在世间度生。故云若逢或见。众生虽生佛世。与佛同时。不肯念佛。故曰不逢非见。二人相忆。二忆念深。如是乃至从生至生。同于形影。不相乖异。此喻众生念佛也。佛念众生。众生念佛。故云二人相忆。如是佛度生。生念佛。乃至从生至生。喻如形影相随。无时或异也。次以母子喻。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此以喻合喻。合上佛念众生也。如儿子之往他乡也。其为母者。或倚门而长望。或兀坐而恒思。或废寝而忘餐。或停梭而罢织。其念子之情。可谓深且切矣。佛念众生之心。亦复如是。此喻众生不肯念佛。佛亦无可如何耳。若子逃逝。虽忆何为者。喻不孝之子一出其门。或为货殖之所绊。或为美妇之所系。无时念及母在家中。此喻众生不肯念佛。故云虽忆何为。言子若忆母。如母忆时者。此喻孝顺之子。身虽在外。无时不念母在家中。营事既毕。即便回家。承事老母。故云母子历生。不相违远。此喻众生念佛。要如母忆子一般。故云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言现前见佛者。或于念佛定中见。或于夜间梦中见。俱名现前见也。言当来见者。或是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亲垂接引。或是往生七宝池中。华开见佛。皆名当来见也。言必定者。众生果能忆佛念佛。功不虚弃。必定能见佛也。即此念佛法门。便是胜妙方便。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故云不假方便。自得心开。言如染香人。身有香气者。此喻众生念佛。即心即佛。譬如染香之人。其身自然而有香气故此念佛三昧。亦得名曰香光庄严也。势至菩萨自云。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此明以因趣果。果后度生。故我等现前大众。若肯忆佛念佛。必蒙势至菩萨摄受往生也。其最后结句云。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不比彼等诸圣。皆有选择也。
  且念佛三昧。有三种不同。各有下手工夫。现前大众。不可不知。
  一者念自佛法门。其下手工夫。祗有一重能所。皆以第六识相应之五别境中慧心所。为能观智。名为妙观察智相应品。以六根性为所观境。
  如阿那律单选眼根。名反见法门。初于见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明暗二相。了然不生。此得益之相也。
  观音选耳根。名反闻法门。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
  周利槃特迦选鼻根。名反嗅法门。初于嗅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通塞二相。了然不生。
憍梵钵提选舌根。名反尝法门。初于尝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甜淡二相。了然不生。
  毕陵伽婆蹉。选身根。名反触法门。初于触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离合二相。了然不生。
  须菩提选意根。名反知法门。初于知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生灭二相。了然不生。此一种法门。境智俱属于自。故云念自佛也。
  二者念他佛。亦是一重能所。以六根为能念。诸佛果德为所念。能念属自。所念属他故云。念他佛也。念自佛。全仗自力以了生死。以生死之因。无量无边。若烦恼一丝不断。则生死便不能出。故古德云。少留一爱未全捐。便恐临终被此牵。先须持戒清净。由戒生定。由定发慧。定能伏烦恼。直至三界见思破尽。方能超出分段生死。此念自佛之了生死不易也。念他佛全仗佛力。烦恼不必断。业障不必除。只要愿力恳切。便能横超三界。带业往生。故念他佛。了生死之易也。
  第三自他俱念佛者。此一种法门。是上根利智所修。必先大开圆解。了知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自他本自不二。先须识得有两重能所。一者。以妙观察智相应品为能观。以六根性为所观。二者。以六根为能念。以诸佛果德为所念。从此下手念佛。先须缘想。诸佛圣境。然后都摄六根。一心蓦直念去。名为依他境立。唯心观成。俾眼所见者。无非佛相。耳所闻者。无非佛音。鼻所嗅者。无非佛香。舌所宣者。无非佛像。意所缘者。无非佛法。六根所对。无非佛境。此种法门。唯永明等诸大祖师。可以承当。
  所以永明祖师。昼夜十二时。弥陀十万。更须诵华严经一部。行百八事。此等行径。非泛泛人可以做得也。故莲池大师闻之。尚有疑虑。一日亲自勘验一番。从半夜起来。遂持珠计数。直至晚间。念满十万。中间一息不能昏散。若少有昏沉。即便间断。不能满十万数。可见此种法门。非吾辈所能企及。吾等自知钝根。只好学势至念佛法门。单念他佛最极稳当所谓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不假方便。自得心开。故永明祖师。尝以四料简开示学者。一云。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现世为人师。将来作佛祖。此种禅净双修法门。如能做得。固然是好。如其不能。当念他佛。二云。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故经云。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即此念佛。便是殊胜方便。何必再假余方便耶。三云。有禅无净土。十人九错路。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此在永明大师时候。尚云十人九错。直至于今。又过千余年矣。当云十人十错。吾辈宁不寒心乎。四云。无禅无净土。铁床并铜柱。万劫与千生。没个人依怙。此指大概普通人物。一天到晚。黑地昏天。祗管埋头吃饭。逐利求名。不知修善。不肯念佛。以贪嗔痴。发身口意。造十恶业。三途苦报。只身应受。谁能相代。故曰铁床并铜柱也。今日现前大众。幸有此间诸大居士。建造居士林。提倡念佛法门。每逢初一十五宏开大会。云集大众。同声念佛。此即上体佛心。普渡慈航也。汝等现前大众。应当认真念佛。万勿当面错过。一寸时光。即一寸命光。失人身易。得人身难。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此中念他佛一种法门。虽然是好。必须信愿持名。方为稳当。若无信愿。单念佛名。纵使每日弥陀十万。念到一心不乱。亦不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何以故。以无信愿故也。譬如有船。设在门前河中。你无心上船。故不得去。弥陀之大愿慈航。亦复如是。阿弥陀佛以四十八愿普度众生。若众生无愿往生。亦不得度。念佛众生。其必信真愿切。方能受度。无愿者。不能往生。若信真愿切。虽散心念佛。亦得往生。因往生愿切故。弥陀要解云。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此千古不易之谈也。汝等不可不知。普贤行愿品云。人到临命终时。一切业障。悉皆现前。一切眷属。悉皆远离。一切诸根。悉皆败坏。唯有愿王。一切时中。引导其前。一刹那中。即得往生极乐世界。故知愿。不可不发也。且道愿如何发。我有念佛仪规。其中有十六句发愿回向之文。当依此文做去。保管一生取办。汝等念佛。不可太快。快则佛号不清。心不至诚。亦不可太缓。缓则容易昏沉。心亦不诚敬。故须念佛要不缓不急。每日定数。至多三万。至少一万。一年三百六十日。日日做到。不可一日间断。正当念佛。要句句分明。字字清彻。从口中念出。耳里收来。名为口耳相传。圣凡不隔。依此念去。最极稳当。到得临命终时。自然感应道交。阿弥陀佛。与诸圣众。不来而来。亲垂接引。念佛行人。不往而往。往生西方。既得往生。便登不退。华开见佛。即闻佛乘。顿开佛慧。然后乘大愿船。回入娑婆苦海。广度有缘。宁不快哉。现前大众各各勉旃。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女娲想,最好的办法是让人类自己繁衍生息,这样他们就可以绵延不绝了。有了人,世界变得无比充实,女娲非常高兴,她继续一刻不停地接着捏泥人。
  • My Family!!!!!#135【マイファミリー】最終日を色んな所に気を使って撮ってみた。2022/06/15皆様、こんばんは‍♂️私です。
  • 晶莹剔透小小一颗整栗子,不仅可以配咖啡作午后零嘴,还是许多西式甜品中的点睛之笔,制成的糖渍栗子可以保存很长时间。也是一道小伙伴们可以上手试做的简单甜品噢~原料:
  • 这一年里不仅迅速完成了订婚和领证这样的人生大事,也在上海拥有了属于我们自己的小家,特此鸣谢汪至幸同志。信女 陈粒粒 2022-1-29导致失眠的九大原因,精准
  • #南经夫妇[超话]# [男孩儿][女孩儿]#i trust namkyung# ins更新쉽게 만날 수 없어 더 반갑고,만나도 빠르게 지나가버려 참 아쉽
  • 他:不是,现在想想,不知道是不是她对我有意思(羞涩)我:……说不定人家是觉得你长得像搬运工……他:……(讨厌)我:讲真的,以前不管你怎样,跟我结婚以后,不对,跟
  • 行善助人是舍,心安积德是得。行善助人是舍,心安积德是得。
  • 嚯 一下子就熬到了这个点 晚上十点半被无敌可爱博投喂了半个巨大且超甜的西瓜 卷我 虽然没吃完但还是撑到一点五十才进被窝 昨晚出去溜达了好久 最近的生活感觉真的好
  • 渐渐地喜欢上一个人独处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不太喜欢热闹,也不是很喜欢社交,谈不上社恐,就是不太愿意迎合他人所需,而一再委屈自己。小孩子都很喜欢过生日,早在一个
  • 长安锐程CC蓝鲸版的最大亮点在于装了全新的蓝鲸NE系列1.5T发动机,能爆发出最大功率180马力,搭配7挡双离合变速箱,以及全车更加运动化的外观设计,此外,配置
  • 关于我们我现在也无法理解,你为什么会那么主动的对他,而一个偏爱你的人却换来无数的谎言,我们相处那么久连一顿饭都没陪我吃过,而你却主动的请人家吃,还去教室里写诗弄
  • 之前的迪士尼小姐姐还有创4结束后继续回国送外卖的小哥哥 哪个不是靠自己的能力去挣钱 这条路走不下去了就换条路在内娱这种0舞台大环境下还搁这搁这呢 出来卖惨哭穷是
  • 2017年10月25日自己一个人从家里去杭州打工,晚上她和家人联系说到杭州余杭区了;以后就联系不上,后来家人问了开往杭州的司机,说她在安徽省广德县就下车了说起
  • 在伯纳乌的比赛之后皇马向吕迪格送上了新的合约,而吕迪格的代表很接近和皇马方面达成一致。 此外,迪马团队驻伦敦记者Nathan Gissing也再次确认了曼联的
  • 我真的有点羡慕云朵,她很会投胎,也遇到了好老师、好学校[嘻嘻]#家庭教育##聚焦天津市第十二次党代会# 【李伏安:创新金融服务 助力“双中心”建设】#光荣!我是
  • 你是人间理想 | 任嘉伦 | @任嘉伦Allen#生日贺交卡##成毅[超话]##成毅0517生日快乐 毅淇同行# 【成毅生日贺交卡】温柔清爽,自在如风你永远是我
  • 但我希望你无论碰见什么事,拿出“一蓑烟雨任平生”的姿态,每日夜里,美梦依旧,春暖花开。晚安世界,晚安安某只已经进入梦乡的猪,世界啊,对我的小女孩好一点,再好一点
  • 像我们、包括你们辛辛苦苦生养长大的孩子,好像是真实的存在,明明看得见摸得着,又能吃又能拉的,但实际上我们都是刹那生灭的虚影,都是“当处出生,随处灭尽”的幻相,“
  • 《史记》中的30句名言,句句经典,古人的大智慧,受益无穷! 1.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释:天下吵吵嚷嚷,都是为私利而来;天下拥挤奔忙,都
  • 一日两遇非裔种歧,悉尼华人美女工程师“气到发抖”】一天内两度无端遭遇挑衅,被肢体接触、吐口水、更被辱骂涉嫌种族歧视的字眼,这让悉尼华人女子M(化名)倍感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