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品味与文化修养 444
文/三木秉凤诗文选

         人类“苦”西久矣,因为西方“利益至上”的价值理念造就了当今世界的唯利是图,物欲横流与品味低下。

圣洁的生命不应随波逐流,而应蕴涵品味,道法自然。人生品位源于何来?这需要长期的文化修养与灵魂磨练,包括成长过程的优良家风熏陶。一个人的品位高度就是这个人的灵魂高度,它主要由文化修养、人格魅力、社会责任和爱的奉献四部分组成。

小时候我们都会立志,"孩子们长大了想做什么?"有的回答是企业家,有的是科学家,有的想做政治家,唯独没有人回答做一个平凡淡泊、品味非凡之人。人近天命之年,当初那铿锵有力的回答历历在目如似眼前,但多数人到此终生已定,其实环顾周围,我们大都过着平淡朴素且默默无闻的生活。当然,如果今天继续让我回答这个问题,"我们的理想是什么?"我会坚定地选择"做一个高品位高素养之人",让自己的一生放射着品德魅力的光环,这魅力的基础不是权势、财富、身貌等可变因素而是品质修养的浓缩。
        道德经曰:“万众芸芸,复归其根。”生命历经沧桑与浪漫,在兴衰循环中一切一切都将离去,然而"品位"这样东西却在生命历程中陪伴灵魂走向高尚。一个有品位的人,首先是道德高尚的人,一个道德高尚之人首先是个有文化修养的人,一个有文化修养的人,也一定是个内圣外王之人。文化是什么?文就是文以载道,化就是以文中之道来感化、教化、升华我们的灵魂。文化修养就是通过文字中所包含的宇宙道理、正确思想、价值理念、真挚情感等影响到我们的灵魂塑造,以达到修炼灵魂高度甚至提高思想深度的目的。
       人类文明脱胎换骨于宇宙自然,人类社会永远摆脱不了自然大道对我们的束缚,所以道法自然是最高的品味修养。一切品味应当摆脱物欲的桎梏,因为品位是精神涵养的基础,一个有品位的人,也必然是一个具有人格魅力的人。

什么是人格魅力?人格魅力就是一个人的外现气质,是一个人的影响力、感染力、亲和力的来源。古人言"腹有诗书气自华",这里的"腹有诗书"就是文化修养,而"气自华"就是人格魅力的品质外现。文化修养是人格魅力的前提基础,人格魅力是文化修养的外在透现,两者实为一体内外之两面。做人极易,而做个品位之人却是难上又难,普通人只需满足基本衣食住行就能生存,芸芸颐众,品位之阶需要层层修炼而逐次提高,最终鹤立鸡群。

《大学》将人生的修炼层次分为八个阶段分别是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当然,能够修到最高境界并用以治国平天下的人物毕竟是少数,大部分人能做到修身齐家已是难能可贵了。其实对人生"品位"层次的几个要素的概纳,来自对《大学》中八个阶段的升化。而幸福之人生实则为品位彬彬且风格高尚之人生。
        品味是什么?品位是社会责任的基础。一个有品位的人,必须是个有责任的人。责任!不仅包括家庭责任,也有社会责任,甚至"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国家责任。责任是什么?是我们应承担的家庭义务、社会义务、法律义务、国家义务、历史义务等等的综合。享受权利承担义务是作为公民之必备要件,然而,今天的人却大都喜欢享受各种权利,拖延、拒绝甚至远离各项义务,其人生之品位自此失色。
       品味是什么?品位又是人间大爱的基础。一个有品位的人,一定是个具有爱心的人。爱!不是狭义的男女之间的情感私爱,而是大爱、博爱、泛爱、慈爱等等。孟子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就是此类之爱。从自利到互利,从互利至共赢,从迷茫到清晰,从低级趣味到高风亮节,人类灵魂在互爱中饱满起来,这样的一生也才是有品位的一生。茫茫人生我们也许做不到品味高雅,做不到道德崇高,做不到先人后己,做不到胸装世界、放眼未来。但至少做一个自我欣赏的人,自感良好的人,自信肯定的人。如果我们由于自身追逐低级趣味从而丧失尊严与高贵,这就是灵魂敢于自我堕落。品位是什么?品味代表一个人灵魂层级,品位体现一个人的生命格调,品位表达一个人的魅力源泉,品位评价着一个人的修养含量,品味反映着一个人的品质高低。真正的品位用金钱买不到,用权力贪不到,用情感换不到,它是一个人知识、信念、形象、能力、健康、道德以及当下生命状度的综合评判,得到它没有其他路径捷径可达,唯有从点滴修养中得来。
        品味是什么?品位是我们气质与风骨的内敛,品位体现出一种人生风格成熟淡泊,张弛有度又超然世外。品位是完善自己又影响他人的尺度,品位是脚踏实地却从容不迫的风彩,品位是丰富斑斓又不嗜一物的修为,品味是涵养深厚又仁智慈和的胸怀。所以品味属于精神层面,其之追求如幸福般永无止境,所以品位的人生一定是在体验着幸福的人生,这是社会永恒之定理,故人生魅力非自物欲之上,而是品高魅显,福至心灵。 

目前,第十六届“三木秉凤”杯征文比赛正在进行。

一、征文种类:

现代诗歌、古诗词、散文,小说共四类。

二、征文要求 :

1. 现代诗歌类限投3首,没有字行限制。

2. 古体诗词类作品限投3首。

3. 散文、书评、随笔、杂文等散文类作品各限投1篇,字数限定在1500—3000字以内。

4. 小说类作品,包括即微短小说,也包括中长篇小说的某一章节或选段,但字数限定在1500—3000字以内。

投递要求:

1. 来稿请发裸文,必须是原创首发,并注明“三木秉凤杯第十六届征文”字样,无标注者将视作普通来稿不予参评。

2. 附作者简介及照片一张,并将作者真实联系方式主动告与征文主编,以备联系。

3.评奖结果公布只按投稿时微信网名,敬请作者不要轻易修改自己的网名。

征文时间:

本届全国大型征文自2022年元月1日起至 2022年5月15日底截稿。

投稿处:主编,希望之梦,微信,yangrrong123 ,邮箱:1628586637@qq.com

山城的少年们为了梦想
日夜苦练 最终走出了山城
可最后又有多少人能够回来呢
由“回北京 去重庆”
变为“回北京 去重庆”
成长的代价或许就是离别吧
重庆是少年们梦开始的地方
那年嘉陵江的风太大了
吹散了南滨路上的那群少年
历经三载 南滨路上的那群少年再次重逢
希望七位少年在茫茫人海中

不要再走散了
因为重逢真的很难

【讲述赫赫宗周史 再现巍巍秦汉风 兵马俑文物大展亮相日本 观众“震撼”近450家外媒海量报道 全球访问量超2.5亿人次】

讲述赫赫宗周史,再现巍巍秦汉风。为庆祝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3月25日,筹备3年多的《兵马俑与古代中国——秦汉文明的遗产》文物大展在西安友好城市——日本京都正式拉开帷幕,上千名日本市民游客专程前去参观。克服疫情带来的不利因素,秦兵马俑等上百件周秦汉珍贵文物从西安出发,漂洋过海赴日展出,引发国际媒体重磅关注。开展前夕,近450家主流媒体、门户网站第一时间刊登转载展出消息,全球访问量超过2.5亿人次,西安在国际文化交流舞台上再现高光时刻。

未展先热 近450家海外媒体“围观”

秦兵马俑的影响力从来不容小觑。在3月25日《兵马俑与古代中国——秦汉文明的遗产》文物展开幕前夕,展出氛围已经拉满,展票预售火爆,除日本当地媒体外,还引发众多国际主流媒体争相报道。

3月21日,国际通讯社联盟稿件《Terracotta Warriors, "Friendship Ambassador" from Ancient Capital Xi'an, to be Unveiled in Japan》(来自千年古都西安的“友谊大使”兵马俑即将亮相日本)在美洲地区、亚太地区24个国家以英语、日语、韩语、马来语、泰语五种语言同时发布,并在第一时间被当地主流媒体、门户网站及重点资讯网站广泛转载落地,美联社、日本共同社、韩联社、马新社、日本《每日新闻》 《朝日新闻》《欧洲太阳报》《德国太阳报》《希腊先驱报》《巴黎卫报》《英国新闻网》、西班牙新闻网、意大利新闻网等海外媒体纷纷进行报道,总量近450家次,全球访问量超过2.5亿人次。对这场文物盛宴,日本市民游客、国际媒体纷纷予以期待。

3月24日,主办方举办媒体内览会,日本当地30多家媒体记者齐聚展厅,采访报道此次文物大展。

续写友谊 友城京都首展开幕

“兵马俑来了!”3月25日当地时间10时,《兵马俑与古代中国——秦汉文明的遗产》文物展正式开展。当日上午9时,尽管距离开展还有1个小时,难抑激动心情的市民游客就已在京都市美术馆展览厅外排起长队,有序等待入场。

本次展览由中日新闻社东京本社(东京新闻)和陕西省文物局主办,陕西历史博物馆(陕西省文物交流中心)、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以及展出地日本京都、静冈、名古屋、东京的文博机构联合承办,得到国家文物局的批准和大力支持。展览集结了来自中国陕西历史博物馆、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等在内的17个文博机构的120余件(组)文物。

京都是展览的首站,之后文物将前往静冈、名古屋、东京三地巡回展出,整个展览历时近一年。作为西安的友好城市,京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资源,自1974年西安市与京都市缔结为友好城市后,两市间友好交流活动不胜枚举。此次展览,对促进中日两国文化交流意义重大。

“兵马俑等文物架起了一座文化沟通的桥梁,让全世界的人们更了解中国文化、了解西安历史。”展览策展人唐启山介绍说。尽管开幕当天是工作日,但是前去参观的市民游客络绎不绝,而且年轻人特别多,许多人观展后表示特别激动,很向往亲自到西安看看。

身在日本的华人刘女士表示,她是西安人,得知兵马俑在日本展出特别激动,看到这么多日本民众来了解周秦汉历史、喜爱中国文化非常自豪。

文物讲述中国故事 令人震撼

此次展览设有多个展厅,围绕“统一前夜”、“一统天下”和“传承与发展”三个主题进行,采用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的方式,重点介绍我国自西周历经春秋战国直至秦汉这一历史时期发展的显著特点,以及近年来对以秦始皇帝陵、汉景帝阳陵为代表的秦汉历史文化研究的成果。文物年代跨度从西周到东汉晚期达1000多年,包括了西周、春秋战国、秦、汉的石器、青铜器、金器、玉器、秦简等各类型珍贵文物,反映出这些时期的历史进程和社会进步。

展出现场,游客们兴致勃勃地在展柜前驻足欣赏。秦始皇兵马俑、汉景帝阳陵陪葬坑出土的动物俑、茂陵博物馆收藏的鎏金汗马、陕北榆林地区出土的汉画像石等珍贵文物都引发了观众强烈关注。秦兵马俑姿态多样,威武挺拔,诠释出秦王扫六合的雄伟气势;由石灰岩或大理石制成的“年”石磬,讲述着礼乐文化从春秋到秦的承袭;一件件秦简,将秦治下的机构管理说与后世……每件文物都讲述着自己的故事,却又交相辉映,共同谱写出中华文明的辉煌史诗。

展览开幕前,我国驻日本国特命全权大使孔铉佑先生发来致辞祝贺大展开幕。日本主办方在展览致辞中表示,衷心希望此次展览能够成为加深中日两国进一步友好的绝好机会。看完展览可以通过探索兵马俑之谜,体验这持续了大约1000多年的古代中国历史。

文/西安城市文化传播工作室 薛雯
图/主办方供图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因一个细节,美女识破人贩子机智解救被拐孩子!
  • 红娘揭相亲法则:30岁以上女生被嫌太老 什么原因让你一直单身
  • 手机掉兵马俑土坑、海景房变毛坯房~网友纷纷晒图聊起假期旅途囧事
  • 10月7日英国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发生汽车撞人11人受伤
  • 女子宅在家近20年 45岁领到人生第一份薪水感动哭
  • 美多座城市面临破产,芝加哥名誉扫地
  • 【热点聚焦】上海首对龙凤胎大熊猫周岁啦!
  • 吴卓林承认出柜 还有哪些名人曾宣布出柜?
  • 美女识破人贩子 只因婴儿穿了一件短袖
  • 红娘揭相亲法则:30岁以上女生就太老了
  • 手机掉兵马俑土坑、海景房变毛坯房~假期旅途囧事不停,原来宅在家里才是最明智的
  • 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外发生汽车撞人事件 或非恐袭
  • 女子宅家近20年
  • 哪些美国城市将面临破产?这几个城市危险了
  • "狠心爸爸"让孩子跪在景区地上写作业! 背后的故事让人心疼…
  • 婚礼红包地图出炉!浙沪最讲面子,全国人民都想做广东人
  • 杨颖工作室晒日记,10块钱袜子baby嫌贵,网友:原来你这么节俭?
  • 浙江女婴带着一块“玉”出生,医生说这东西全世界都极为罕见!
  • 中国黄金周,一日本商家发贴紧急求救……
  • 花3000多 小伙租626辆出租车顶灯道歉:老婆我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