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老妈给小侄女讲睡前故事,张口就是:从前,有一个国王,他娶了一个漂亮的妻子,生下了一个漂亮的女儿,给她取名白雪公主………([摊手]又是白雪公主的故事)
额,还真真是有介个问题,虽不至于上升至崇洋媚外的道层面。诚然,一些西方故事耳熟能详,体现了当前孩子接触的文化愈发多元了。
但孟姜女,田螺姑娘[哪吒开心]等故事鲜为人知的境遇,也说明传统故事、传统文化的传播存在一定的问题。
细细想来,一些中华传统民间故事晦涩难懂,阅读体验不佳。很多传统故事都是采用文言文书写,没有配套的翻译和解释,导致孩子在阅读和接受时理解困难。晦涩难懂的故事也使家长在给孩子讲故事的过程中很难真正地讲解清楚。
偶然看到这个云游敦煌动画剧,“老阿姨”我甚是欣慰,必须点赞(立马安利给老妈,老姐[笑cry])
要是像三字经、论语这样的传统经典,也能搭上“互联网的云快车”,让文字动起来、活起来,故事自然也就火起来啦,想想都很美好吧[思考][思考]

历史上中国人抗击瘟疫的那些事,了解一下“伍氏口罩”

在中医学里,疫病是指感受疫疠之邪而引起的一类疾病,属外感病的范畴,具有传染性、流行性、爆发性。常见发热主证,起病较急、传变较快、危害较大,病证表现有一定的规律性。《说文解字》曰 :“疫,民皆疾也。”《大戴礼记·盛德》清王聘珍训释 :“疫,病流行也。”把凡能传染的疾病通称为“疫”。“瘟”则是烈性传染病,可以在禽畜与人之间相互感染。特别烈性的瘟病可以朝发夕死,所以中国古代把传染病、流行病通称为“瘟疫”。

在历史上,中国是个流行病多发的国度。在历代史籍中,对于流行病的记载比比皆然。早在公元前 674 年,就出现了疫病的记载。《左传·庄公二十年》记载:“夏,齐大灾。”《公羊传》解为“大疫”。据邓拓《中国救荒史》一书的不完全统计,历代发生疫灾的次数为 :周代 1次,秦汉 13 次,魏晋 17 次,隋唐 17 次,两宋 32 次,元代 20 次,明代 64 次,清代 74 次。

瘟疫流行的几个高峰期

东汉末年是我国瘟疫流行的高峰期。从建安九年(公元 204 年)至建安二十四年(公元 219 年),中原地区瘟疫肆虐,成千累万的人被病魔吞噬,遭受了十室九空的空前劫难。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说,“余宗族素多,向逾二百,自建安以来,犹未十年,其亡者三分之二,伤寒十居其七”。曹植《说疫气》云 :“建安二十二年,疠气流行,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或阖门而殪,或覆族而丧。”

金元明清是我国瘟疫爆发流行的第二个高峰期。从 1109 年至 1234 年的瘟疫大流行,“疫死者半”。金朝开兴元年(公元 1232 年)的汴京大疫是其中死亡人数最多的一次。据《金史·哀宗纪》载:“凡五十日,诸门出死者九十余万人,贫不能葬者不在是数。”

可见,在没有科技相助的情况下,古代的瘟疫犹如洪水猛兽一般暴戾恣睢、势不可挡。

防疫措施的逐步升级

在先秦以后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对于疾疫的起因不甚了解,或认为是瘟神作祟,或认为是“阴阳失位,寒暑错时,是故生疫”。为此,每于疾疫发生时,人们往往作法以驱除疫鬼 ;在日常生活、生产活动中,也非常重视顺应节气。及至明代,始有吴又可在其所著《温疫论》一书中提出了疠气说,认为是一种“疠气”导致了疾疫发生。

古代中国自然灾害频发。大灾之后,必有大疫。频繁的“大旱”“大水”“大蝗”,导致粮食减产甚至颗粒无收 ;更兼战乱频仍及官府的横征暴敛,造成“灾异蜂起,寇贼纵横,夷狄猾夏,戎事不息,百姓匮乏,疲于征发”的局面,甚至铸成“是岁饥,……民相食”的惨剧。

大灾之后寄生虫、细菌、病毒迅速滋生,人畜大量死亡,如果尸体得不到及时处理,也会导致疫病在人与人之间迅速传播。同时,由于灾民四处逃荒、流落他乡,必然把更多的细菌和病毒带到各地去。《宋史·五行志》载,南宋隆兴二年(公元 1164 年)冬,“淮甸流民二三十万避乱江南,结草舍遍山谷,暴露冻馁,疫死者半,仅有还者亦死”。接踵而来的便是疫情的惊人扩散,“是岁,浙之饥民疫死者尤众”。

随着时代的进步,古人开始从作法驱瘟转向主动防疫,逐渐认识到疾疫的发生与预防同公共卫生之间的关系密切。

首先是清理疫病生长的环境。南宋名臣真德秀在泉州任知府期间,看到城内水沟淤塞岁久,“淤泥恶水,停蓄弗流,春夏之交,蒸为疠疫”,乃作《开沟告诸庙祝文》,并兴工
清理沟渠。早在周朝,人们就有了用石灰消毒的做法,并且专门为此设立了官职。据《周礼》载 :“赤犮氏掌除墙屋,以蜃灰攻之,以灰洒毒之,凡隙屋除其狸虫。”

先民对于最容易导致瘟疫的饮用水也有了新的认识,认为喝熟水有益健康。“纵细民在道路上,亦必饮煎水。”(《鸡肋篇》)

古代的巡诊制度最早见于先秦时期。《周礼·地官》中有“司救”一职,“凡岁时有天患民病,则以节巡国中及郊野,而以王命施惠”。《后汉书·灵帝纪》载 :“建宁四年三月大疫,使中谒者巡行致医药。”到了宋代,对疾疫的治疗较之以往各代更为重视。每当疾疫流行,宋廷多诏命太医局及翰林医官前往救治。此外,各地官员也多方措置,广为施医散药。

在疫情严重时,朝廷还会诏令各地献方献策,以尽早控制疫情。宋元祐五年(公元 1090 年)春,蕲、黄二郡疫痢流行。哲宗下诏敕令各地名医献策。后黄郡东州知府献出祖传秘方“大黄汤”,才控制了疫情。

东汉以后,开始有了隔离病人的记载。“元始二年,旱蝗,民疾疫者,舍空邸第,为置医药。”(《汉书·平帝纪》)最迟至晋朝,对传染病人实行隔离已成为制度。萧齐时,太子长懋等人设立了六疾馆,专门隔离收治疫病感染者。(《南朝齐会要·民政》)

在大规模疫情爆发的时候,疫者尸体的处理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课题。早在先秦时期便有掩埋疫者无主尸身的做法,后世相沿仿效。《南史》记载,梁武帝曾下令朝廷给死者赐棺器盛殓。宋朝更是以度碟奖励招募专门负责掩埋疫者尸体的僧人,后续更建漏泽园(官设的丛葬地)制度。

中医中药发挥的巨大作用

在古代防治瘟疫的医疗实践中,中医药发挥了巨大作用。

东汉末年瘟疫大流行时,张仲景总结前人经验并结合当时的医疗实践写成我国第一部对传染病有所著述的《伤寒杂病论》。书中对多种传染疾病的治疗方法进行了详细论述,不但书中的方药沿用至今,其中灵活多变、辨证施治的方法也奠定了中医临床实践的基础。

明末清初,在全国瘟疫猖獗、仲景的伤寒学说无能为力时,吴又可推究病源,潜心探索,创立了“疠气”病因学说,强调温疫与伤寒完全不同,明确指出“夫温疫之为病,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感”。其所著的《温疫论》是我国古代论述温疫的专著,是中医温病学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标志性著作,对后世温病学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清代,更是治瘟名医辈出,其中最著名的有叶天士、吴鞠通、王孟英等。尤其是吴鞠通推荐的,治疗瘟疫后期症状的安宫牛黄丸、至宝丹、紫雪丹,至今仍在临床中使用,并被称为“温病三宝”。

古代验方中还记载了用马齿苋治疗肠道传染病,用板蓝根防治暑湿夹毒,用青蒿、常山治疗疟疾等。它们现在也仍是临床治疗中的常用药。

我国曾这样抗击瘟疫


天花

天花,曾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生存的重大传染病。1560 年,巴西流行天花,疫者死亡达数百万。清初,清人在入关伊始便遇到了天花。顺治的死因直指天花,康熙更是因天花而被册立。1874 年,年仅 19 岁的同治皇帝驾崩。紫禁城留下的《万岁爷天花喜进药用药底簿》详细记录了载淳死前的各类症状,经医生判断,属天花无疑。

其实,我国医学家很早就发明了人痘接种术,这就是一种疫苗技术。人痘接种术是把其他天花患者的痘痂保存起来,研磨成极细的粉末,对准吹入鼻孔内(称为旱苗法);或者把细粉加净水调匀,再用棉絮浸染,塞入鼻孔(称之为水苗法)。通过这样的方法,使人体内产生天花抗体,继而存活。

人痘术后来流传到俄罗斯、朝鲜、日本等国,又经俄罗斯传到土耳其及欧洲、非洲国家。后来,人痘术在英国的流传启发了医学家琴纳,他于 1796 年发明了牛痘接种术。1980 年,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全世界彻底消灭了天花。

鼠疫

鼠疫是由鼠疫耶尔森菌感染引起的烈性传染病,主要在啮齿类动物间流行。鼠、旱獭等为鼠疫耶尔森菌的自然宿主,鼠蚤为传播媒介。此病传染性强,病死率极高。

20 世纪初叶,我国东北曾经爆发了鼠疫。

1910 年 11 月,鼠疫由中东铁路经满洲里传入哈尔滨,随后一场大瘟疫横扫整个东北。这场大瘟疫持续了 6 个多月,席卷半个中国,造成 6 万多人死亡,民众和清政府因此而极度恐慌。经外务部施肇基推荐,清政府指派天津北洋陆军医学院副监督伍连德为全权总医官,到东北领导防疫工作。

伍连德临危受命后,认为首要问题是要控制传染源。当年 12 月他来到东北后,发现这里的冬天天寒地冻,能够活动的老鼠并不多。但是,为什么疫情却愈演愈烈呢?抵达哈尔滨后的第三天,伍连德秘密解剖了一具鼠疫患者的尸体。通过贝克显微镜下的样本,伍连德清楚地检测到了鼠疫的疫菌。他立即电告北京外务部,并且提出初步的防疫措施 :
控制铁路、公路交通,以防瘟疫蔓延 ;隔离疫区 ;向关内征聘医生等。

疫区的民居低矮肮脏,冬天门窗紧闭,空气不流通,室内一人染病很快即感染全家。根据这一特点,伍连德判断这种病很可能是在人与人之间通过飞沫和呼吸传播。而在伍连德上任前,日本南满铁路也曾派了一名医生前来调查病因。这名日本医生一到哈尔滨,就立即雇人捉老鼠,希望在老鼠身上发现鼠疫杆菌。但一连解剖了几百只老鼠,没有发现一例携带鼠疫杆菌。基于以上种种事实,伍连德大胆提出,在疫区流行的鼠疫不是通过动物媒介,而是通过呼吸和飞沫传染的。他将此疫命名为“肺鼠疫”,成为世界上提出“肺鼠疫”概念的第一人。

为了防止飞沫传染,伍连德设计了一种极其简单但又相当实用的双层纱布囊口罩,即用两层纱布,内置一块吸水药棉,戴上它就可以隔离病患。他调动了大量人力物力,确保口罩源源不断地供应给市民。后人称这种口罩为“伍氏口罩”。

1911 年 1 月,伍连德在哈尔滨建立了第一个鼠疫研究所并出任所长。当时他年仅 31 岁,但熟谙细菌学、流行病学与公共卫生学,堪当重任。他不避艰险,深入疫区调查研究,追索流行经路,并采取了加强铁路检疫、控制交通、隔离疫区、火化鼠疫患者尸体、建立医院收容病人等多种防治措施,不久便控制了疫情 ;不到 4 个月,就扑灭了这场震惊中外的鼠疫大流行。

这是中华民族在两千多年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战胜的最后一个大瘟疫,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依靠科学手段,在人口密集的大城市成功控制传染病的典型范例。(《家庭中医药》杂志2020年第3期 作者 程超寰 )

中华五千年的文明源远流长,有太多没有被广为传播的内容,而文旅产品如何将中国美好的文化基因用文化旅游体验的方式得以传承和传播,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文旅融合。作为奋斗在文旅行业的我们,应该也必须致力于寻找文化资源的创意转化方式,用精品和传承意识来发掘文化旅游独特的体验,从而打造出一个又一个的“文化超级符号”。#纵横策划旅游视点#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在进行个人亲子鉴定时,有一些注意事项需要牢记:1. 法律法规:了解当地的法律法规和规定,确保亲子鉴定符合法律要求。长沙的亲子鉴定机构可以到当地的派出所,个人委托
  • 辛潼潼徐赫驰辛潼潼徐赫驰(已完结小说全集完整版大结局)小说全文阅读笔趣阁爽读 ‼书名:《辛潼潼徐赫驰》 ‼主角:辛潼潼徐赫驰 ‼阅读全文请到蚣/众/呺【岁月书摘
  • 光型单体液晶液晶面板 三聚氰胺聚磷酸盐-A5B19型含钆储氢合 光信息记录媒体以电荷蓄积型存储器 三聚-氰胺浸渍纸树脂A54 光信息记录介质 三聚氰胺浸渍胶A5
  • 我觉得是be了,又重刷了一下发现一个点,这个女的应该是后面加入的新女嘉宾一起约会了,还有后面自己刷社交媒体发现他们年龄应该也有差距,还有男方社交媒体也没有主动和
  • 虽然我到现在功不成名也不就,但至今 @ ,sere-南岸青栀这个名字 也刻在了许多人的脑海里,我觉得我做成这样,也挺值得我欣慰的了。但是,我却有着你们一群网络
  • 当然,如果觉得麻烦也可以买现成的御师膳品的酸梅粉冲泡,可以快速的喝到可口的正宗酸梅汤。后来,在大仁堂进行改制和加工后,御师膳品费尽心机,终于调制出了绝美无比的饮
  • 于是文帝下诏,令天下人,各出一钱,以资冥福,且命录其事于史。当我们回顾历史,宿命的规律格外明显,“领导者”、“大人物”、“英雄”他们对别人具有最多的支配权,也就
  • 但是你们去观察那种丁克的夫妻,很多很多都养猫,当然还有一种并非天生丁克的夫妻,他们很想要孩子但是却怀不上,你去看他们家的风水,风水要么寡丧克煞,要么家里摆放一大
  • 这个星座,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都是非常尴尬的,当你完成它时,你可以关心人,但是谁能把你想象成他热身对象的十分之一,事实上,遇到真爱的射手也非常具体,所以面对射手
  • 就是错知识了、错信仰了所谓邪说异端,只要他的知识与信仰,是本于他思想的自由、知念的真实,一则得了自信,二则免了欺人,都是有益于人生的,都比那无知的排斥、自欺的顺
  • 全网唯一??新款kellyelan,时尚的轮回,可以当腋下包和手拿包,真的把一代替代了简直不要太美拼手速啦,宝宝们 顶级原单?M82579深蓝M81746柔软
  • [汗][汗]这是一件多么毁三观的事情啊[吃瓜][汗][思考]不过以男自恋者的低认知,他觉得下次找的女友就不立刻发生关系,以为这样就能逃过找反 社 会女友的命运了
  • 我说等妹妹拿眼镜时,你再跟着去选一个,她后来想了想,说要不还是网上买吧,可能还便宜些。​回来的路上,她跟我说,她也想要眼镜。
  • 真的会调整 粉丝至于一次又一次日工作室[费解][费解]拜托 我丽是老板 但不是什么鸡毛蒜皮的事情都要管的剪辑自己作品怎么就过度营销了[费解]照你这么说 以后粉丝
  • 浪漫并不是遥不可及,它就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只要我们用心去创造,就能够感受到它带来的美好和幸福[心]#我和理想L7的日常#当我们用浪漫的眼光去看待生活时,我们会
  • 今天睡醒就开始忙碌所以淡忘了是吒出道三周年 小吒在我这永远都有着不一样的意义 是我真正在韩圈追的第一个团 也是我接生的第一个团 就像我的孩子一样 所以我真的是坚
  • 看蔡姐熬夜练舞,也能拥有好气色,就知道谷雨的强大了,遵循肌肤规律,激发珍稀植粹能量,跟熬夜导致的皮肤蜡黄暗沉说拜拜,增添自然水嫩光泽,带来天然美肌。 我与「谷
  • 5️⃣如果看到我骗人助力要帮我一起把人骗过来[给你小心心](我认真的[挤眼][挤眼][挤眼])6️⃣把我顶上去好吗宝宝[给你小心心][给你小心心][给你小心心]
  • 3、当你无法再拥有时,你唯一能做的就是不要再忘记4、没问题的,别担心,一切都会好的.5、人生的某些障碍,你是逃不掉的。3、当你无法再拥有时,你唯一能做的就是不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