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与一切众生和睦相处
自古以来,儒、佛教育不外乎两桩事:第一是教我们认识自己与大宇宙的关系,这就是「诸法实相」。正确明了宇宙人生的真相,这是教育的主要宗旨,这是体。第二是教我们如何对人、对事、对物,也就是在生活中,如何处事待人接物,这是用。这个体、用包括了全部的教学,不仅是释迦牟尼佛所教导的,乃至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教化一切众生都不例外。
在作用上,我们为何不能与一切众生和睦相处?就是不明事实真相。诸佛菩萨、大圣大贤明白真相,所以能与一切众生和睦相处。佛教导我们,要把一切众生看作「过去父母,未来诸佛」;《梵网经菩萨戒本》也说:「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这些都是事实,不是比喻。凡夫的见解、心思、常识,多半局限在一世,不知道过去世,也不知道未来世,所以产生了许多错觉。佛菩萨以甚深定功,突破时空界限,对于过去无始、未来无终统统明了,所以知道一切众生生生世世互为眷属。
诸佛菩萨用什么心来对待一切人事物?「孝敬」,就是《观经》三福的第一句:「孝养父母,奉事师长」。用「孝顺、尊敬」对待一切人事物,就是佛菩萨,就是大圣人;而凡夫的心思观念、所作所为,与此恰恰相反。相应就是随顺自性、性德,随顺诸法实相;能做到圆满的随顺,就是一真法界。若不能随顺,与此相违背,就是六道凡夫;完全相违背,就是三恶道。所以,作圣、作凡,天堂、地狱,就在自己一念之间。这一念与法性相应,就是佛菩萨;这一念与性德相违背,就是众生、恶道。
由此可知,外面境界正如佛所说的「梦幻泡影」,是随着我们的念头起变化,这正是《华严经》讲的「唯心所现,唯识所变」。佛又告诉我们「一切法从心想生」,心是能生,法是所生。你所生的这些法不如意,是能生的心与法性不相应。所以一切境界不是别人变现给你享受的,而是自己变现给自己受用,这是事实真相。了解事实真相之后,我们若想生活在一个适意的环境里,一定要遵从佛的教诲。实在讲,遵从佛的教诲,即是遵从自性的性德、自性的法则。诸佛菩萨所讲的是我们自性的法则,不是他自己的;所以佛说他从未说过一句话,他所讲的都是我们自性性德的开发。唯有真正明白这个道理,对于佛法才真正五体投地,全部接纳。
所以,学佛是随顺自性,佛就是代表我们的自性,菩萨、大圣大贤们是性德的示现,是性德的流露,是自不是他,这就是「自他不二」。我们要把这个意思领会过来,从此地建立信心。果真能契入,才会恍然大悟,原来诸佛菩萨是自己性德所流露,十法界依正庄严也是自性所流露。然后才真正体会到,尽虚空、遍法界只是一个自己而已,除自己之外,确实没有一法。「无缘大慈,同体大悲」自然就展现了,慈悲是性德,性德就圆满的展现、流露了。我们对佛菩萨、大圣大贤孝敬,对父母、师长孝敬,然后逐渐能对一切众生孝敬,甚至于对自己的冤家对头、毒蛇猛兽、地狱饿鬼,也同样的孝敬,决定是以清净心、平等心待之。
果然入这个境界,你就成佛了。即使没成佛,也是法身大士,智慧开了。对于虚空法界一切万法,你觉悟、明白了,懂得如何去做;对于尚未觉悟的众生,也懂得如何去帮助,这就是存菩萨心、行菩萨道。所以,任何身分,任何行业,男女老少,都可以修圆满的菩萨道,菩萨绝不局限于某一法界,一切法界皆是菩萨法界。《华严经》云:「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一多不二」,就是这个意思。
我们生生世世与一切众生相处,有善缘,也有恶缘。有些人跟我们相处很投缘、很欢喜,这是过去生的善缘;有些人跟我们是冤家对头,给我们带来种种不如意,这是过去世的冤业。过去迷惑颠倒,种下这些冤业,现在觉悟明白了,要化解冤结,还是佛的这句话「孝敬」。真诚心的孝顺、尊重,冤结自然就能化解。
所以对于一切怨怼,我们要能随顺,真正做到「恒顺众生,随喜功德」;随喜当中成就自己真实的智慧、真实的戒定慧,这是功德。随顺如何能真正成就功德?清净心重要,智慧心重要。你以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心,就是随顺,这就有功。能够成就、增上你的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就是德。
所以,有一念怨天尤人,就是大错特错。遇到一切不如意的境界、逆缘,都要回过头来反省自己,决定是自己不善业累积造成的,过失不在别人。回过头来,自己真正忏悔,改过自新,这是真修行。是我没有将他当作父母、师长看待,没有孝顺、尊重他,是我自己的错,不是他的错。诸佛如来就是以这种方法成就的,我们想作佛、作菩萨,也没有例外,还是这个方法。我们要将敬人、敬事、敬物,落实在自己生活之中,念念都不能离开;一念离开是一念迷,一念相应是一念觉,所以要在念念之间用功夫。大乘经不可不读,不可不深解义趣,我们才能保持觉悟而不迷,才能得到真正幸福美满的生活。
(981201早餐)

佛教:遇到恶人时,心中牢记佛的一句话,瞬间把怒气转为福报

佛教:遇到恶人时,心中牢记佛的一句话,瞬间把怒气转为福报。


佛说人与人的关系有四种,即“讨债、还债、报恩、报怨”,无论是夫妻儿女,亲戚朋友,总是这四种关系。缘的浅深不同,缘结得深的,就变成一家人;缘浅一点的,就是亲戚朋友;如果没有缘,那就是陌生人。今生我们会遇到很多人,但最终,能留在我们生命中的人却寥寥无几,大部分人,都消失在茫茫人海里,不管多少人都是跟你有缘的人。有人说我们这一生会遇到两个人,一个是男人,一个是女人。一个是跟你有关的人,一个是跟你无关的人。一个是你在意的人,一个是你不在意的人。一个是好人,一个是坏人。

说明我们这一生不但会遇到好人,也会遇到坏人也就是恶人。释迦牟尼佛将入涅盘的时候,阿难尊者问佛陀:“佛陀住世的时候,凶恶的人有佛陀调伏,佛陀涅盘以后,凶恶的人如何去调伏呢?”。 释迦牟尼佛回答: “你问我涅盘以后,恶人如何调伏,应“默摈”置之”。


读了“默摈”二字,觉得佛陀用这两个字,是有超高的智慧,简直非常了不起。 默是“沉默”,不说也。摈是“排斥”,隔离也。 “沉默的排斥”,是很大很大的学问啊!默,就是沉默,摈,就是摈弃,默摈的意思是他再怎么捣蛋,都不要理睬他。这也是告诉我们,人与人之间相处的一种方法,就是我们的亲戚朋友、邻居,甚至其他跟我们交往的人,如果对我们不好,故意作弄我们,要是跟他吵闹,他更是没完没了,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要理睬他,你沉默,他就胡闹不起来。

佛说:“若复有人观彼怨家,如己父母,心无有二,即除诸病”。佛说假定有一个人,看见怨家,如己父母,这多难啊!视怨家犹如自己的父母亲人,怨亲平等,这才是学佛之人。恩怨分得太明就不行,那么,恩怨分不清楚,好不好呢?那也不行,那是愚痴,要恩怨是非善恶分得清而又能包容。


现在这个社会法制那么有威慑力,恶人一般会辱骂诽谤我们。我们应该怎么做呢,是以牙还牙吗。这不是学佛应有的态度,我们首先要明白一点。佛教是讲因果的,恶人之所以这么对我们。依据因果通三世前世多生前和今生及来世,起码我们前世也就是上辈子肯定也做过恶人所做的事,今生才遭到恶人的辱骂和诽谤,这样想我们心里就平衡多了。再一个恶人的辱骂和诽谤,成就我们的忍辱。其次恶人也是众生之一,也有佛性,只是他没有认识到这一点。恶人也有改恶向善的时候,就如“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故事。

如果我们忍不了,就会怒火中烧,这样嗔恨心就起来了,是要烧尽功德林的,你以往所做的功德都讲成为泡影。就是常说的“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所谓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只要片刻之间生起对他人的仇恨和愤怒,那么千千万万个妨碍修行的罪恶就会滋生出来。一嗔一地狱,嗔是地狱之源,人一生气就如同在地狱中行走,炼狱之火焚烧身心,火愈大我们就会愈痛苦。


如果你能做到智慧的忍了,就成就了你的忍辱,而忍辱是菩萨六度之一。佛陀在过去修行中,曾做五百世忍辱仙人,他的忍辱事迹,更是修行人的典范。释迦牟尼佛有一世为忍辱仙人时,被歌利王割截身体,但没有生嗔恨心。这护法善神,一看歌利王这么恶,把忍辱仙人四肢给断了。于是乎,就大显神威,下雹子打这个歌利王。歌利王也知道厉害了,看到忍辱仙人身体恢复如初,看忍辱仙人有这么大的神通变化,于是乎跪到忍辱仙人面前求忏悔。忍辱仙人就发愿说:“我若不成佛啊,就没有什么可说的了。我若有一天成佛,我就先渡你。你若不开悟,我也不成佛”。因为这样子,所以佛成佛了,就到这个鹿野宛去,先度这个憍陈如。这个忍辱仙人,就是释迦牟尼佛,憍陈如就是歌利王。歌利王就成就了释迦牟尼佛前世的忍辱,所以释迦牟尼佛成佛后还要感激他,第一个度的就是他。

佛讲到法华经时才说:‘你们别搞错啦!提婆达多是何许人也?他是我最初发心学佛时的老师。他引导我,怕我道心退转,所以生生世世来折磨我,其实他早已成就,你以为他真下地狱啊。


《金刚经》上讲“复次,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即为消灭,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所以恶人诽谤侮辱我们,他是在帮我们消业。对待这些人还要生感恩的心,为什么?他消我的业障。我们在六道里头无始劫来,你说造多少恶业,这业障怎么消除?他们这些人用这个方法对我,我恭恭敬敬的念一句“阿弥陀佛”,完全接受,业障就消除。如果我不接受,好了,这个业障就对立,愈结愈深,生生世世没完没了,那就错了,那学佛叫白学。

因为现在受持《金刚经》,受持一切大乘经典,遭受别人侮辱、毁谤、嫉妒、障碍,这就是消我们的业障,将我们应该堕三恶道的业,在人间重报轻受。堕三恶道是很严重的果报,堕落以后不知道多久才能出头,现在因为修了这么大的功德,因此在人间受点苦报,代替三恶道的恶报,这叫做重报轻受,减轻了。寒山问拾得:世间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骗我,如何处治乎?拾得曰: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两人相传是文殊菩萨与普贤菩萨的化身。


人若无忍耐宽容之心,嗔怒便很容易生起,并且摧毁由布施与持戒所累积的功德。《入菩萨行》说:“千万劫来藉由布施和供养诸佛等所累积的功德,可因一怒而毁。忍辱包容的人具有无上之根本功德。《入菩萨行》说:“没有比因嗔恨而起的罪业更重的了,没有比忍辱的修行更难为的了。”因此,我们要以各种方法稳固、确保忍辱的修行。人若能忍耐,心中一定快乐。若人为度一切众生而修忍辱,其功德将变为无量无边;若以悲智合修,则忍辱之戒将变得非常清净。忍辱之广大殊胜的修行之果将引领我们开悟证觉,也能身体健康长寿、富于声望。


能忍辱的人,内心无恶意,当然相貌就好,这就是相随心转。忍辱能培植福德,培植福德要具容人之量,能容人就是很大的福报。广钦老和尚说人家侮辱我、欺负我、占我便宜,如果我们能忍下来,不去斤斤计较别人占我多少便宜,也不去挂碍它,这样,不但宿世业缘消除,且当下便能平静无事,又能增长福慧,延长我们的寿命。忍辱的人福德大福报大,所以忍辱是智慧。所以遇到恶人时,心中牢记佛的一句话,佛说:“若复有人观彼怨家,如己父母,心无有二,即除诸病”,瞬间把怒气转为福报。敬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ná mó ā mǐ tuó fó)或阿弥陀佛

《法华经》亦不闻正法如是人难度
(第三十五段)
【若人信归佛,如来不欺诳,亦无贪嫉意,断诸法中恶。故佛于十方,而独无所畏。我以相严身,光明照世间,无量众所尊,为说实相印。舍利弗当知,我本立誓愿,欲令一切众,如我等无异。如我昔所愿,今者已满足,化一切众生,皆令入佛道。若我遇众生,尽教以佛道,无智者错乱,迷惑不受教。我知此众生,未曾修善本,坚著于五欲,痴爱故生恼。以诸欲因缘,坠堕三恶道,轮回六趣中,备受诸苦毒,受胎之微形,世世常增长。薄德少福人,众苦所逼迫,入邪见稠林,若有若无等。依止此诸见,具足六十二,深著虚妄法,坚受不可舍,我慢自矜高,诌曲心不实,于千万亿劫,不闻佛名字,亦不闻正法,如是人难度。】
世尊说:如果有人相信佛、皈依佛,佛是不会有半点欺人之谈,更无虚诳之语的,也没有任何贪欲或嫉妒之意,因为如来已断了一切法中的所有恶业,扫清了三惑二障,心地清净,一尘不染,所言必真。所以佛于十方世界,独自拥有大无畏智慧和大无畏力量。我以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庄严自身,光明遍照无边世间,受到无量多众生的尊敬,我为他们演说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之一“实相印”,都是实话实说。
“实相印”即真实之理,无二无别,离一切虚妄之相;“印”表法“信”,意思是所说之法能得到众生的相信和信任。如来所说诸多大乘经典皆以实相之理,印定其说,外道不能杂、天魔不能破。若有实相印、即是佛说;若无实相印、即是魔说。实相印就是一佛乘。
世尊说:舍利弗!你应当知道,我自本来因地修行,就立下了“誓愿”。此誓愿指的是四弘誓愿,即: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这四弘誓愿是每一个修学大乘佛法的人都必须要立的,因为无愿不成行,立小乘愿成小乘行、立大乘愿成大乘行,不立愿则一事无成。只有立了大乘誓愿的人才能成佛,成佛之前和成佛之后,都要兑现自己的誓愿,世尊就是为了兑现“众生无边誓愿度”的誓愿才出现于世的。
世尊说:现在我已成就佛道,就要使一切众生,和我一样,共成佛道。我往昔发的这些誓愿,今天已经得到满足,为了普度无量无边多的众生,我从说方便法到说究竟法,都是在兑现我的誓愿,我作种种诱凡入圣的开示,目的是为了度化一切众生,使所有的众生都能入一佛乘之菩提大道。在我遇见的众生里,我都尽心尽力地教以圆满的上乘佛道,但有些缺乏智慧的人,错乱理解,自心迷惑而难以受教,这是非常令人遗憾的事。
世尊说:我知道这一类未受教化的众生,以前没有修以戒为根本的善行,却坚固妄执本为虚幻的世间事为真,贪著于“财、色、名、食、睡”这五欲,由愚痴和情爱生出种种烦恼,他们以诸多的情欲为因,感召不好的业缘果报,最后堕入三恶道中,轮回于生了又死、死了又生的六道里,加倍承受种种难以想象的痛苦和各种毒害,分别轮转受生于“胎、卵、湿、化”等十二类众生中,一会变成“牛、马”等胎生庞大类身、一会又变成蚊虫蚂蚁等微形类身。世世增长的就是这些恶道业缘,即使再生为人,也德薄福少,被生活中复杂的世事所产生的众多痛苦所逼迫,烦恼不断,邪见深重,这些邪见在他们的意识中犹如森林般地茂密。
世尊说:这些邪见之人,一听人说“有”、即执邪常,认五蕴之身为常住;一听人说无、即执断灭,认人死如灯灭为永灭。并依此而生“六十二种邪见”。“六十二种邪见”为《梵网经》所载,说的是围绕“我”和“世间”所展开的六十二种观点与见解,其中,依过去世而起的邪见有十八种、依未来世而起的邪见有四十四种;共计六十二种。依过去世而起的十八种邪见大概是:
1、常住论:说我及世界是常住,共分为四种,也就是找了四种理由来说明本非常住的我和世界为常住。
2、半常半无常论:说我及世界一分是常住、一分是无常。共分为四种,即:一、以创造主梵天为常:从梵天化生的众生为无常。二、以“戏忘天”之外的诸天为常:从戏忘天死后转生的众生为无常。“戏忘天”指六欲诸天。三、以“意愤天”之外的诸天为常:从意愤天死后转生的众生为无常。“意愤天”又名“蔢沙天”,资料不详,可能是三十三天中的一个天。四、以“眼、耳、鼻、舌、身”中的“我”为无常;以心、意、识中的“我”为常。通过推论,审察而起此见。
3、有边无边论:说世界有边、无边。共分为四种,就是找了四种理由来说明世界周围有边和世界周围完全无垠(yín),无边;及世界周围上下有边,横侧无边;或此世界既不是有边,也不是无边。言无定论。
4、诡辩论:每答所问,支离破碎,入于诡辩。共分为四种,就是找了四种模棱两可答非所答的理由来搪塞所有的问答,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5、无因论:认为“我”及世界、无因而生。共分为二种,即:一、从无想有情天死后转生的众生起此见。二、通过推论,审察而起此见。上面是依过去世所起的十八种邪见,而依未来世所起的四十四种邪见是:
一、死后有想论:认为死后,“我”有思想。共分为十六种。
二、死后无想论:认为死后,“我”没有思想。共分为八种。
三、死后非有想非无想论:认为死后,“我”不是没思想、也不是有思想。共分为八种。
四、断灭论:认为今世的有情、死亡后彻底消失。共分为七种。
五、现在涅槃论:“于现有生存有情,而说最上现在涅槃。”共分为五种。
《梵网经》认为,以上六十二见均为邪说、偏见。究其根源,都是“以触为缘”而产生的。所以经文在结尾时,又说到“七因缘”,说“此触以受为缘,生起爱、缘爱生起取、缘取生起有、缘有生起生、缘生生起老死、愁悲苦恼忧。综上所述,这六十二种见解都在三界内,所得果报最高最好的虽然可至无色界,但果报享尽后仍将堕入轮回,可见这六十二种见解都不能了断生死,故称为邪见。
世尊说:这些以生为常、以灭为断,所生六十二种邪见,是分别心的作用,此分别心一起,即失菩提心,即轮转生死。这类邪见之人,深深执著于虚妄的世间小法,坚持领受已有之邪见而不肯舍离,以邪为正,生贡高我慢,不敬三宝、不信正法,自恃高傲,故意歪曲事实,颠倒真理,心中虚伪,这种人即使是经过千万亿劫长的时间,也听不到佛的名号,更听不到正法,这类人是很难度化的。
由上可见,邪见是产生生死轮回的根本原因,能毁掉自己的法身慧命,就是诸佛来世,对这类人也是束手无策,难以度化的,所以,我们对邪见应该有更深刻的认识,时刻警醒自己,以一佛乘为正法,勿生邪见。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EV增速回归“理性”PHEV过渡型产品定位显现众所周知,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我国已连续4年位居全球新能源汽车产销第一大国,其中纯电动(EV)汽车更是以三位数的增
  • 除了日落与美食之外分享2019年我的心动时刻 ——————————(7788太会转了 非常博爱型住在[浪]的自由追星选手 觉得换号吐槽好累 看我平时吐槽直接
  • 人生不易,着实很累,一个人充当好几个角色,每个角色都想做好,可是太难…有时感觉要常常笑笑,因为再老一些,我怕我不知道我年轻时笑起来是什么样子了,可是每当我要笑的
  • 有能力的人和年龄无关,老刘89年,很年轻,对于BTC的理解可以作为我的老师,每次去广州都要约他喝喝酒,请教一下,老刘的文章排版实在不行,感觉很山寨,今天才知道原
  • “陈梓豪,你自己想一想,你回来这么久,我们带你去喝这么多次酒,带你见这么多妹妹,你就不会撩,教你你也不会用,就你一个人带不走妹妹” “我不想啊,没有意思”
  • 虽然是18年的投票,上周末的综艺里又提到的 “防弹少年团 JIN 父母们喜欢的‘相见礼free pass’1位” 7月2日到7月16日(18年)的投票,在爱豆中
  • 祛痘霜解析 A家痘痘杀手 纯中药成分研制从根本祛除痘痘都是纯中药的成分 温和不刺激上脸很安全 孕妇敏感肌都可以用噢~ 特有的野大豆蛋白鱼腥草和印度楝能有效祛除印
  • 吃喝嫖赌是很多人选择的业余生活,我的业余生活就选择了看书写字拍照片,这就是属于我自己一个人的吃喝嫖赌。我在生活中其实是一个挺自闭的人,反感社交,不愿意去人多的地
  • 柔弹立体小蘑菇,360度无死角遮瑕,两百多个精细粉孔,15秒快速上妆,富含红参精华,会护肤的气垫,比普通气垫更持久,更服帖~【赠运费险】[微风] #双12剁手也
  • #豆姐安利# [心]#金发才是显白利器# 果然皮肤白皙的人染金发是真的绝了[跪了]俗话说得好爱豆绝美造型中必有一张是金发,看看这些图片,你的爱豆可不就是贵公子本
  • 希望大家引以为戒 不要让“法外狂徒”系列再添新成员了~)@公安部交通管理局】11月26日后台有网友向我们举报,在抖音平台有人疑似炫耀闯红灯违法。
  • 第一天他回到恩施,晚上回到寨子里天都很黑了,他拍了月亮给我看,还写了一首诗,后几天他家杀年请亲戚朋友,寨子里的人吃饭,忙的很,他只拍了两张湖的照片,今天我问他还
  • 【便民服务新举措:要咨询公安出入境业务,请拨打这个号码】四川省公安厅出入境管理局今天发布消息,将于12月16号正式开通“四川公安出入境服务热线”——962096
  • 用句歌词表达我对你的情感,或许是「你是我这一辈子都不想失联的爱.」而我在你十九岁的来临之际,还是想说,我希望我喜欢的男孩平安健康快乐。 真高兴能够陪你成长,2
  • 除了这座年轻、沉稳、大气的酒泉市博物馆,酒泉还有一座老“酒泉市博物馆”它在数十年发展中“改名换姓”焕发新颜。 #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看,酒泉市、区博物馆的
  • #NBA[超话]# #詹姆斯# 【詹姆斯:14岁起就肩负着压力 我必须取得成功】近日,湖人前锋勒布朗-詹姆斯在做客节目《The Shop》时,谈到了应对压力的问
  • 令人心动的offer周震南聊自己熬过印象最深刻的一个夜晚,就是我们去《创造营2019》那个24小时主题曲的时候,给你一首歌,从头到尾的舞蹈,从头到尾的唱,24小
  • 【因七见一,见一忘七。也不难,也不易。饥来吃饭困来睡!】《指月录・卷九》: 襄州居士庞蕴者。衡州衡阳县人也。字道玄。世本儒业。少悟尘劳。志求真谛。唐贞元初。谒
  • #用时光雕琢最完美的曲线[超话]#有人说,感情中不怕吵得不可开交,最怕的是冷得不可多聊。 如果一个人愿意跟你吵,代表她还在乎你,想得到你的关注和疼爱,但如果有
  • 十二有你,与FENG同行,青山不改,绿水长流[心] ​​​永远爱你,我最好看的男孩[爱你][爱你][爱你][爱你]祝全世界最好的李易峰出道十二周年快乐!虽然我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