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禪妙音《大光明藏寶王謁頌》
光中极尊佛中王,
阿弥陀佛十二光。
光光圆融皆無量。
佛光普照無边疆。
無边光达虚空界
無碍光摄遍十方。
無对光能灭因苦,
炎王光能泯無常。
清净光能治贪欲,
欢喜光沐化吉祥。
智慧光治愚痴慢,
不断光恒放光芒。
难思光离缘言論,
超日月光度迷茫。
大光明藏寶王主,
衆命導歸极乐邦。

一无量光佛(时间性)
光明无有限量,照彻三世。(所谓:竖贯三世)
即不论生在何时之众生,都能救度。
二无边光佛(空间性)
光明无有边际,普照十方。(所谓:横遍十方)
即不论生在何处之众生都能救度。
三无碍光佛(摄受性)
光明所照,一切都不能障碍。
障碍虽有人法内外之相,简单来说,即是众生之烦恼恶业。
三障:障正道、害善心者有三:(出于涅盘经)
⑴烦恼障:贪欲、嗔恚、愚痴、慢、疑之惑。⑵业障:十恶五逆之业。
⑶报障:地狱、饿鬼、畜生之苦报。
天亲菩萨,于《往生论》,开显即表白自己之心志云:
【世尊我一心 归命尽十方 无碍光如来 愿生安乐国】
天亲菩萨所称念的佛名是——归命尽十方无碍光如来——的十字名号,我昔时曾经仿效天亲菩萨称念十字名号,克期拜佛百日,其感受是:时时蒙受无碍光如来光明的照护,生活在无碍光明里面,得到莫大的安慰。如果各位法眷有时间,不妨试试这种称念十字名号之法。
另一种念佛是:观想自己坐在莲花上,蒙无碍光佛的摄护而念佛。若如此念佛,全身充满阿弥陀佛的光明,天人要接引他升天也不愿去,阎罗王要来找他也找不到,怎么可能会下地狱呢?这是脱离轮回的妙法,古代很多人运用这种念佛法。此种光明中念佛的方法,宛如婴儿被慈母怀抱。佛之本愿名号好比营养的母奶,而光明好比是慈母的双手,当我们称"归命尽十方无碍光如来"时,好像是一方面吸吮着母奶,一方面蒙慈母双手保护。将身心全部交付给佛,莫再作无谓的烦恼。
四无对光佛(灭苦因)
表示一切神光,无可比对。
五炎王光佛(灭苦果)亦号光炎王。是表示光明自在无有上。大经云:"犹如火王,烧一切烦恼薪故。"即叹此光明之德,如以火烧薪,薪无不尽。
在三途黑暗众生,蒙佛光所照,定得解脱者,即此光益也。
六清净光佛(治贪欲)
清净之光明,从无贪之功德善根生。以此光明,对治众生之贪欲。
七欢喜光佛(治嗔恚)
欢喜之光明,从无嗔之功德善根生。以此光明,减灭众生之嗔恚。
八智慧光佛(治愚痴)
无明有二种。一者疑无明,二者痴无明。)
此光明常照不断,摄受正信念佛众生。
每当我想到无碍光佛和不断光佛,心中特别能产生感恩的心。因为前述之清净、欢喜、智慧光佛之名义,我们很难受用,而无碍光佛及不断光佛之恒常照护不舍,实在令人心生安慰与感激。祖师颂此光明说:
【烦恼障眼虽不见 大悲无倦常照我】
凡夫因为有烦恼,见不到佛身或佛的光明,但佛大悲的光明却是无疲倦、时常不断地照护念佛众生。"常"有不断常和相续常二义。相续常如父子血脉相承,但身体各异,是相续而非不断;又如地下水从天而降,虽连续而有间断,亦是相续常。惟有弥陀之光明是——不断常——恒常不断照护众生。对于烦恼炽盛之人,或是寂寞无聊之人,思及弥陀之不断光,最能心生安慰。又我国禅宗大德傅大士有一偈云:
【朝朝同佛起 夜夜抱佛眠】
如与前偈相对照,将"夜夜抱佛眠"改成"夜夜佛抱眠"似乎更合乎弘愿味!若能如此,则我们日常生活行住坐卧,时时刻刻都在佛光的保护中,安心欢喜!
再说,我们每个人生则孤独而来,死则随业流转,在生死诀别时,六亲眷属无一相随,深深思惟,人生是孤单寂寞的旅程;惟一可靠的是不断光佛的慈悲不舍,一思及此,我们应该一心专念弥陀名号,念念不舍报答佛恩才是。
佛菩萨实证无生无灭的境界,有真正的菩提觉法乐,涅盘寂灭乐。凡夫见思二惑未断,受生老病死之支配,挨打则感疼痛,这是痛的"生";反之,疼痛消失,这是痛的"灭"。凡夫的身、心、境界皆在"生、住、异、灭"四相中,不断生住异灭,故有六道轮回。要凡夫断生灭心,了脱生死,那是不可能的。生于五浊恶世,高谈"无所从来,无所从去"之甚深法义,是不切实际的。时下青年人学佛有一共通的倾向,喜好学禅或般若空慧,要学成这些法门,对末法众生是困难重重,几乎是不可能的。《大集月藏经》说:"末法众生,亿亿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一法,得度生死。"此念佛一法,是指弘愿念佛之一法。信佛本愿,老实念佛,才是凡夫应该有的生活方式。
念佛众生应好好思惟不断光佛无倦之照护,懈怠称佛时,应生惭愧忏悔之心;日常念佛时,应起欢喜踊跃之心,感谢佛不间断的照护之恩。
十难思光佛(离心缘)
神光之威力,非众生心思可及之境界。
⑾无称光佛(离言说)
神光之威力,非众生言说可及之境界。
《无量寿如来会》,以难思光佛,为不可思议光佛,以无称光佛,为不可称量光佛。
⑿超日月光佛(优越性)
日月之光明,只能照四天下。上不照上天,下不照地狱。
阿弥陀佛像
佛光即普照十方无所障碍,故胜于日月。
又日但照昼,不照夜。月但照夜,不照昼。
佛光即无时无处不照也。
此光名是喻,比喻阿弥陀佛光明之优越性。
以上十二光佛之名号,表彰阿弥陀佛光明之功德,阿弥陀佛既然有这么大的功德力,岂有摄取不了众生的道理呢?所以信受阿弥陀佛名号功德力,乃至一念,即得往生,住不退转。以此十二光佛的功德力做为众生往生之强力助缘,故知往生并非凡夫小根器之功德力所致。禅宗有"一箭过西天"之语,用来比喻弘愿法门的"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至心回向,必回极乐故乡

佛经原文以及祖师大德对“一心三藏”的开示

法华论坛 
#大光明藏中谁非谁[超话]##大佛顶首楞严经[超话]##遇见艺术##瑜伽##读书##推文##不可辜负的美食##健身##运动就是坚持#
1.佛经原文

而如来藏本妙圆心。非心非空。非地非水。非风非火。非眼非耳鼻舌身意。非色非声香味触法。非眼识界,如是乃至非意识界。非明无明,明无明尽。如是乃至非老非死,非老死尽。非苦非集非灭非道。非智非得。非檀那,非尸罗,非毗梨耶,非羼提,非禅那,非般剌若,非波罗密多。如是乃至非怛闼阿竭,非阿罗诃,三耶三菩。非大涅槃。非常非乐非我非净。
以是俱非世出世故。即如来藏元明心妙。即心即空。即地即水。即风即火。即眼即耳鼻舌身意。即色即声香味触法。即眼识界,如是乃至即意识界。即明无明,明无明尽。如是乃至即老即死,即老死尽。即苦即集即灭即道。即智即得。即檀那,即尸罗,即毗梨耶,即羼提,即禅那,即般剌若,即波罗密多。如是乃至即怛闼阿竭,即阿罗诃,三耶三菩。即大涅槃。即常即乐即我即净。
以是俱即世出世故。即如来藏妙明心元,离即离非,是即非即。——节选自《楞严经第四卷》经文

2.圆瑛法师

离即、离非,是即、非即
此即中道,第一义谛,胜义中真胜义性,亦即一乘寂灭场地。上句离不空藏,即一切法,是离有;离空藏,非一切法,是离空,乃双遮空有二边,以显一心之体,不滞于空有也。下句是即非即,是字,双贯即与非即解,其义自明,是即十界,照不空藏,是照有;是非即十界,照空藏,是照空,乃双照空有二边,以显一心之用,互融于空有也。此经从阿难舍妄求真,求佛发妙明心,即显发此三藏一心也。佛始从眼根指出,十番极显其真,二见略剖其妄,复自根中,推而广之,普会四科,遍融七大。阿难大众,各各自知,心遍十方,常住不灭;此悟次第空藏,己成顿意,而圆意犹未彰也。复由满慈,问三种生续之因,如来与答,性觉必明,以为其咎,以致世界、众生、业果,生续不断,显次第不空藏;斯则体用已备,圆意己露,犹未具彰也。复答满慈,五大圆融之难,以示性相二无碍理,且释有碍之疑,至于即性之相,无量不思议妙用;即相之性,混融不思议妙体,尙未极显也。迨依迷悟心,对辩二种缘起,依本来心,圆彰三种藏性,显理显到此处,可谓彻法流之㡳,穷性海之源,显之极矣。
 
然此一心三藏,即首楞严定,人人本具,迷不自觉,当起奢摩地,微密观照,方能圆悟。前三卷,佛为阿难大众,微妙开示,各各自知,此心遍满十方,常住不灭,得微密观照之功。此四卷,因满慈启问,佛为说三种生续之因,五大圆融之故,会归三藏,极于一心,即微密观照之功,照彻心源,一切事究竟坚固,方信首楞严,为自性天然本定,不假修成,但是了因之所了,而非生因之所生矣。——节选自圆瑛法师《楞严经讲义第十卷》

3.憨山大师

初示三观之体:
而此体者,所谓常住真心性净明体,即一真法界如来藏心也!先示此体为所观之境,要依此体启大智用故。然此藏心具有三义:一空如来藏、二不空如来藏、三空不空如来藏。
一空如来藏者:谓此藏性其体本空,一法叵得。如摩尼珠其体空净,了无色相;虽有随方之色,色不离珠,以即珠故。真心本净,了绝妄缘,虽有随缘之妄,妄不离真,以即真故,名曰真空;故为观者先示真心以为观体,能观此体名真空观。(经名奢摩他,亦名体真止)从此经首阿难启请,世尊许说,曰有三摩提名大佛顶首楞严王具足万行,十方如来一门超出妙庄严路起,一往七征八辩,始则决择真妄;且云妄不是真,以明五蕴身心不有、世界本空,破我法二执,以显本觉真如;以至三科七大会归藏性,然后真妄和融,方显妄即是真;从浅洎深,大段总显空如来藏理。(从初卷启请至第三卷终)
不空如来藏者:谓此藏体虽空,具有恒沙称性功德,包含融摄,纤悉不遗。如摩尼珠其体虽净,具有圆照之用,而能随方现一切色,色即是珠,以珠现故。藏性虽空,而能随缘显现十界依正之相,相即是性,以性起故,名不真空;故为观者示此藏性以为观体,能观此体名不空观。(经名三摩,亦名方便随缘止)此从富那执相难性,三种相续,深穷生起之由,委明循业发现之义,总显不空之体。(始从四卷初至本卷故发真如妙觉明性有半卷经文,计一千五百余言。)
空不空如来藏者:谓此藏性其体清净,能应能现。如摩尼珠其体净圆,净故非色,以即珠故;圆故能应,非不色,以即色故;非色非珠。而此藏性其体净圆,净故非相,以即性故;圆故能现,非不相,以即相故;非相非性,名空不空;非相故空,非性故不空,非即非离,平等如如,名曰中道;故为观者示此藏性以为观体,能观此体名中道观。(经名禅那,亦名离二边分别止,亦名等持。此从四卷中而如来藏非心等起,至即常乐我净等,文有二章,几三百言。)

然上三谛体虽不二,举一即三,终带名言,犹存历别,未及一心之源,难契圆融之旨;必若离即离非,是即非即,则藏心妙性彻底穷源,绝诸对待;良以双离则双泯,双是则双存;存则三谛灵然,泯则一心无寄;寂照同时,存泯无碍,唯在忘言者可以神会、绝虑者可以心通,可谓妙契寰中、泯同法界矣!圆融圆融,深思深思,历然不昧;故佛开示已毕,乃总告之曰:上来所说藏性之理如此深妙,如何汝等以所知心而能测度、世间语言而能入哉?且此妙理人人本具,然虽本具隐而未现;譬如琴瑟虽有妙音,非妙指不能发;众生虽具妙心,非妙观不能显。且如我今证此真心,安住大定,圆照法界,凡有动作皆是大用现前;汝等迷之,举措云为皆是尘劳业用;故曰:如我按指,海印发光,汝暂举心,尘劳先起。此无他故,盖由不肯勤求,得少为足耳!当机遂请何因有妄?要显妄元无因,使悟妄不离真,亦似头非外得。然此天然妙性不假修成,但能一念回光,方悟神珠本有,故随结责戏论,切劝修持;乃曰:汝虽忆持十二部经,不如一日修无漏业,如何自欺尚留观听而不修之?是以阿难闻说,疑惑消除,心悟实相,遂乃请入华屋,摄伏攀缘,冀得陀罗、入佛知见等。由是观之,大概一往开示藏性,岂非欲令先悟一心,依之建立三观妙行,然后行成解绝,顿证一心者乎?——节选自憨山大师《楞严经悬镜》 

4.交光大师

圆彰三藏以劝修。由前次第三藏急于破迷成悟。故俱就众生迷境显示。未暇普收圣凡染净二缘。十界一如无二。以毕彰藏心全体大用。今既粗细二惑次第破尽。妙明披露。道眼近圆。理宜罄竭诸佛之灵府。而彻底显示。故此统会毕彰。用显圆融三藏也。——节选自交光大师《楞严经正脉疏卷十八》 

巳二依本来心圆彰藏性。圆彰者。不惟以一心而圆具三藏。且于每一藏中即圆具十法界。如非则十界俱非。即则十界俱即。融则十界俱融也。......离即离非。是即非即。
此中浑含世出世间。一切融会。离即离非。双遮前之二藏。以显此之一心圆神不滞之体。固不定属于即。亦不定属于非。故曰离即离非也。下句非即二字。本是非二字。而翻说非即耳。文之巧也。是即是非者。双照前之二藏。以显此之一心随宜自在之用。全非而即。全即而非。所谓能即能非也。故曰是即非即。大约对万法而独显心。是圆融极至耳。所以直指人心者。有曰。若要直捷会。一切总不是。若要委悉会。一切无不是。而法界观。立非异即非一。非一即非异。义允合也。旧注引净明遣尽之说。方是空藏中一切皆非意耳。管见非之。当矣。夫显心之谈。妙极于此。问答原意。宜此重伸。良以义广言长。忘其最初本意。则始终语脉不可通矣。原夫佛酬阿难妙定之请。舍置权小所修。示以诸佛本定。然斯定所以迥异者。以是全彰自性本妙圆定。释者不可多用修意。以仍滥于常途也。况此奢摩他中。纯谈本定。曲显性真。而说修之意绝少。从初三卷直指藏心本定之体。显次第空藏也。而大众各各自知心遍十方。常住不灭。斯则顿意成矣。而圆意犹未彰也。问。七大何说圆融。答。彼约周遍说也。复次满慈顿兴二难。为后二藏之发起。于是答万法云何生续。则略彰藏心随染缘之用。显次第不空藏也。斯则体用略备。圆意已露。而犹未具彰也。复答五大不合相容。且示性相二无碍理。显次第空不空藏也。斯则且彰无碍。释彼有碍之疑而已。至于即性之相。无量不思议业用。即相之性。混融不思议妙体。未极显也。更因当机之伏疑。而与之备谈染缘净缘。四义四相。则一切圆用方以尽彰。又与开二合二。双拂双融而三一妙体方以极显。然用须证而后发。故略带修成。体则本来现成。故仍彰不变。纵因修显。亦非修生。所谓是了因之所了。非生因之所生矣。是则后之圆融三藏。收前次第三藏。而自心本具圆定。方以极显而无以复加矣。阅斯文者。幸加意焉。极显圆融已竟。——节选自交光大师《楞严经正脉疏卷十九》

5.莲池大师

槁木死灰
宋儒谓“释氏只要心如槁木死灰”,遂斥为“异端虚无寂灭之教”,此讹也。为此说者,盖未曾博览佛经,止见小乘枯定,未见大乘定慧双修中道第一义谛。止见空如来藏,未见不空如来藏。又何况中道不居,空不空如来藏耶?彼以为槁木,吾以为万树方春。彼以为死灰,吾以为太阳当午。识者自应平心等量,勿以先入之言为主,而被宋儒误却大事。——节选自莲池大师《正讹集》

因為諦是真實的意思,
所以世俗諦也是說真實,
不過是由世間的道理來說。

在佛教中,
這些就是因緣和合,
生滅法及因果律的彰顯;

但緣起性「 空 」,

空義才是第一義,
又叫
「 勝義 」。

雖然空義是佛教的最終真理,

但它與世俗諦相依,
不相分離;

若沒有世俗亦不會有勝義;

要真能體證這道理,
才能得涅槃。

涅槃是佛教的術語,
意即煩惱的熄滅。

根據這去演繹,
前兩頌是世俗諦,
此頌則是說勝義諦;

而唯識家則用
「 轉識成智 」
來說明這個轉捩。

唯識的觀點認為,
我們的生命是由識所主導,

只有當經過修行將識轉為無漏之智,

生命才能昇華,
最終成佛,
此過程叫轉識成智。

修行的果就是成佛,
修行這過程是通過觀空而到達目的地。

而八個識各有所轉,
這個轉變有兩個要分,

一個是對我們二元相待的世界不再分別,
稱為根本智。

有了根本智的體悟之後,
因為想度化眾生,

所以要將這道理體驗用世俗的方式來表達,
這叫後得智。

根本智是體,
後得智是用。

依唯識義理,
前五識轉為
「 成所作智 」,
是後得智;

單是後得智不是全部;

所以說
「 變相觀空唯後得,
果中猶自不詮真 」。

當轉第八識阿賴耶識為
「 大圓鏡智 」時,

這個就是圓明初發。

無漏是佛家用語,
不會漏表示沒有雜染,
意即清淨。

這個是根本智,
有根本智後再依後得智使用五根來發揮渡化眾生的作用,

便是無漏的成所作智。

佛教一向有佛具三身之說:

一 、法身
—— 是佛的本體

二 、報身
—— 是佛因修行成正果之後的酬報

三 、變化身
—— 能作千般變化,
於十方世界化作有情生命普度眾生,

而我們熟知的釋迦牟尼佛就被認為是這世界的化身佛

三類分身就是指這三身,
能度引眾生出離流轉生死的苦輪

淺略談
《八識規矩頌》
( 二 )
—— 第六識

第六識

頌文:
 
三性三量通三境,
三界輪時易可知;

相應心所五十一,
善惡臨時別配之。

性界受三恆轉易,
根隨信等總相連;

動身發語獨為最,
引滿能招業力牽。

發起初心歡喜地,
倶生猶自現纏眠;

遠行地後純無漏,
觀察圓明照大千。
 
這頌是說第六識:
意識。

意識很重要,
不僅是吾輩了知事物及抉擇思行的關鍵,

為惡為善,
皆由此起;

亦是修行的玄關。

玄關一破,
轉識成智,
由染趨淨;

人能修行,
此意識是重中之重。

可謂成也意識,
敗也意識!

現在讓我們來看看此頌說些甚麼?
 
三性三量通三境,
三界輪時易可知

三性前文已說過,
是善、
惡和不善不惡。

而三量者,
是指現量、
比量和非量;

「 量 」者,
古文可作瞭解或知識義。

廣府話保留了很多古漢語,

廣東人說:
「 量你都唔夠胆。」

意思就是我知道你沒有這個勇氣。

簡而言之,
現量可說之為直覺而來的知識,

現量緣境時離名言概念及分別,

所量得的是境的自性。

而比量則是通過第六意識的分別、
思考、
計度而來的知識;

現代語言說之為名言概念。

非量者,
錯誤的知識是也;

非量又可分為似現量和似比量;

似者,
即不是或錯的意思,
可經審量或未經審量獲得。

那三境又是甚麼呢?

三境分別為性境、
帶質境和獨影境。

性境代表實在的境,
由現量取境所得。

而帶質境是透過比量而來,

如觀察某物並經計度而來的印象。

至於獨影境,

則並無實體、
實用,

純粹是由思憶或夢中獨立生起。

此句頌文指出第六識功能強大,

能通三性、
三量及三境。

其中三性是關乎道德價值,

三量是知識的範疇,
三境則是外在和內在世界的印象。

佛家是相信輪迴的,

而有情生命於三界
( 欲界、
色界和無色界 )中輪迴;

但有情生命皆自覺有意識的存在,

所以說
「 三界輪時易可知 」。

法國大哲笛卡兒說
「 我思故我在 」
便是明證。

至於唯識學說的第七末那識和第八阿賴耶識

( 往後再談第七和第八識 )

都是微細不可測,

故就沒有
「 易可知 」了。

相應心所五十一,
善惡臨時別配之

前五識的頌文
「 徧行別境善十一 」,

曾提及三十四個
「 心所 」。

先重溫一下甚麼是心所,
所謂
「 心所 」
是唯識家細緻分析心理狀態的結果,

有六類
( 遍行、
別境、
善、
根本煩惱、
隨煩惱、
不定,

而隨煩惱可再細分為大、
中、
小三項 )

共五十一個之多。

表列如下,
方便對閱︰

遍行心所是無記性
( 即中性的非善非惡 ),

遍於善、
惡和無記三性、
八識、
九地、
一切時,

故稱
「 遍行 」。

別境心所每一個都因各別緣境而生,

故得別境之名,
性亦無記。

善心所其性為純善,

佛教說之為
「 淨 」。

根本煩惱唯是不善性,

佛教說之為
「 染 」。

隨根本煩惱而生起的謂
「 隨煩惱 」。

眠、
悔、
尋和伺通於三性,

所以叫
「 不定心所 」。

貪、
瞋、
癡,

在佛教稱為
「 三毒 」,

是一切煩惱的根源,
所以是根本煩惱;

另外亦包括慢、
疑和惡見。

慢是貢高自大,
目空一切;

我慢是非常難處理的心理毛病。

疑能阻礙善的生起,
惡見當然是不好啦!

又如定、
慧,

是修行者緣境的狀態,
能入定和生起智慧,
是解脫的前提。

但這些心所,

不是全部都可單從字面的意義去理解,

恐煩不贅,

有興趣的讀者請自行參閱唯識的書籍。

此頌文是說第六識能相應所有的五十一個心所,

比前五識更多;

但五十一個心所不會同時俱起,

比如善與惡心所相互違背,
故不能同時生起。

某時刻所生起心所的配置和組合,

是視乎當時的環境、
心情和狀態才可決定的,

故謂善惡臨時別配之。

意識是善是惡,
跟整體的狀況及演變極有關連。

舉個例子,
恨是隨煩惱,
由瞋而起。

但如源出於
「 恨鐵不成鋼 」的心情,

其最初本意還是善的。

要注意的是,
善與惡是不能同時生起的,
但可間斷交替。

所以此例是先善後惡,
往後就要看事態的發展了。

第六識能力之強,
與各心所牽連,
造作善業惡業,
既引來輪迴生死 ,
也能解脫出離,
是修行的關鍵。

性界受三恆轉易

意識陰晴不定,
喜怒無常,

所謂
「 一念天堂,
一念地獄 」,

所以說
「 恆轉易 」。

而恆轉是在
「 性、
界、
受 」
這三者之間遊走。

「 性 」
一如前述,
即善、
惡和無記;

「 界 」
是欲界、
色界和無色界,

即有情生命的世界;

「 受 」
是感受,

常說的是苦、
樂和不苦不樂

( 又稱
「 捨受 」)
三受;

如再加上憂及喜,
合稱
「 五受 」。

三受是前五識的身受;

而第六識則有五受,
主要是心受,
即是要通意識才發生作用,
不是單純五識引起身體的感受。

因憂和喜是思慮
( 遍行心所思心所的作用 )的結果,

透過意識起動,
受了苦再經思慮才會擔憂,
樂後再思慮才產生喜悅。

根隨信等總相連

「 根 」
是指根本煩惱,

即貪瞋癡三毒和慢、
疑加惡見。

「 隨 」
是指隨煩惱心所,

而「 信 」等則是由信開始

( 見上心所表 )

所包括的十一個善心所;

所有這些心所都與遍行、
別境、
不定等心所或有所相連。

因此頌句的意思是第六識總是和這五十一個心所相連不離;

除了熟睡與昏悶暈倒或入定外,

意識皆常現起並與心所相連,

影響有情生命的一切造作。

動身發語獨為最

佛家說造業,

是由身、
語、
意三業所構成,

而其中以意業為發動的根本,
從而推動身業與語業;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商品】#淘宝##天猫##优惠卷#秋季新款上衣韩版长袖t恤【在售价19.90元,券后价9.90元】【下单】:【推荐】欧洲站潮款卫衣29种图案可选,高档品质,舒适
  • 8、不对朋友家人爱人冷暴力,能把自己在外面受的挫折藏好,不把怒和哀写脸上,不让无辜而且爱你的人看你的冷脸 9、 看透不说透,不为情绪左右。8、不对朋友家人
  • 所以女人要注意不要郁……远离让你心情不好的人,是养生之道[嘻嘻]男人则相反,要节欲才是养生之道。当然,我不喜欢用“宫寒”这个词正宗的中医也没有这说法。
  • 加入团队联系1400927935.#原油操作# #原油分析# #原油喊单# #白银操作# #白银分析# #白银喊单#9⃣️8⃣️精准客源走单『伊然秀』睡前一单[
  • 每当家人催促、朋友问起,我便将两手一摊,摆出无可奈何的表情,将结不了婚的罪过推给异国与疫情,仿佛不是“我不想”而是“我不能”。直到那天和朋友聊天,说起父母间的怨
  • 『爱情复合反馈+元辰宫调理日入20w』这对厉害了 异地找很多师傅看都说挺不过去年 然而在我帮助下现在已经重归于好 男生主动现实找女生,狂冲1000话费打爆电话求
  • #青春三下乡##带着微博去旅行##团团·行# #每日一善[超话]#☁️#阳光信用# 祖国是我心中的灯塔,照亮我们前进的步伐;祖国是我自信的源头,赋予我们无穷的力
  • 呵,你使我的心变成了你的音乐的漫天大网中的俘虏,我的主人!所以如果我是你,就趁暴风雨之前的宁静,抓紧积蓄力量。
  • 你赚的钱不要跟妻子分的那么清,男人要有格局,作为男人作为丈夫就应该承担起家庭的重任………之后,说和人又对大姑姐说,你作为亲戚不要参与娘家的事,弟弟弟媳有事,让他
  • 不止斯里兰卡的美食美景,那里的人文风情,也很值得去体验一番呢。旅游的意义远不止终点,还有在沿途所收获的心灵上的自由。
  • 【7月24日甘肃兰州重点区域核酸筛查检出阳性77例 其中社会面2例】今天上午,记者从甘肃省兰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第十八场)上获悉,7月24日,甘
  • 2020年6月26日 今天看到这样一段话——易经中的否卦和泰卦相连,就寓意着人世间很多事物的发展规律,都逃脱不了“否极泰来”这就如黑夜过后就是黎明,苦尽则甘来
  • #每天记下三件开心的小事#07.281.喜欢中午的菜,汤也好喝,晚上点的鸡脚挺好吃的2.fh发的kz和fp产品到啦3.喜欢今晚的培训,喜欢老师分享的经历,觉得她
  • 有“超值家用SUV”之名的哈弗M6就满足了他们的所有需求。 这样的特质,决定了他们在选择汽车的时候,不会过于张扬,更加看重价格是否经济实惠,功能是否强大,适不适
  • #哈利波特魔法觉醒[超话]# 『抠图者噩梦2号』锵锵~无偿古风模板算是献礼中秋节啦[兔子](也算为明天的转盘攒好运)️商用️二改(滤镜调色)️以任何方式盈利(包
  • 据小哥介绍,经过股市多年毒打,他最后就用一种笨方法,就是只做一种MACD形态,行情好多做,行情不好少做,2年时间从20万做到了80万,再加上电商还有点收入,小日
  • 每天晨曦的第一缕阳光叫我起床,生活纵使有许多不尽如人意,但我心依然向往。人向前走的过程,也该是慢慢学会做减法的过程。
  • 鲛人的神奇我又一次见识了,他们一上岸后尾就成了人腿,这个过程太奇妙了,只不过,那什么……衣服一定要备好,我顺手脱了任嘉伦的衣服给小意裹上,他奶里奶气的说:“谢谢
  • #保险##保险[超话]#今日早报内容23条阅读时长预计11分钟【社会热点】医生陶勇建议医院尽快安装安检设备瑞金医院持刀伤人事件发生后,曾经历伤医事件的北京朝阳医
  • #每日一善[超话]##每日一善##阳光信用# 男性美女bot——稻荷寿司是爱吃的小笨蛋人妻……他真的太可爱了,可爱的我无话可说……说自己不适合当寿司,结果在寿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