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文连载】杂宝藏经卷第一 · 王子以肉济父母缘 第二

白话

这样的经法我(阿难从佛亲自)听闻,讲法时,佛在舍卫国,那时阿难披上袈裟手持钵盂,进入城里化缘乞食。看见一个小孩子,有双眼失明的父母,(这个孩子)把乞讨得到的好的食物供养父母,粗糙的食物就自己吃。阿难对佛说:“世尊,这个小孩子非常少有,乞讨到好的食物,用来献给父母,选择粗劣、不好的自己吃。”

佛说:“这不算难,我过去生中,供养父母,才是极其困难。”阿难对佛说:“世尊,过去生中,您供养父母,那些事是怎样的呢?”

佛说:“在过去,有大国的国王,统领国土。国王有六个孩子,各自统领一个国家。当时有一大臣名字叫罗睺求,谋划起兵,杀掉了那大王和他的五个孩子。大王的第六个小儿子,事先有鬼神来告诉他说:‘你的父亲和其他五位兄弟,都被大臣罗睺求杀害,接下来要到你(这里)了。’王子听说后,立即回到家里。妻子看见王子脸色忧虑憔悴,与平常不一样,于是问丈夫说道:‘你为什么这样呢?’丈夫回答妻子说:‘男人的事情不能告诉你。’妻子说:‘王子,我现在和你生死与共,有什么紧急(的事情)不能告诉我?’丈夫回答妻子说:‘刚才有鬼神,来告诉我说:你的父亲及五个哥哥,都被他人所杀,接着轮到你了。因为这件事忧虑害怕,不知道该去哪里。’

夫妇(一起)想办法,立即一起带着孩子,逃奔去其他国家,携带七天的粮食,预计可以到达。(但由于心里)惶恐害怕导致错误地走上了曲折的小路,走了十天,还没有到达。

粮食用尽,困顿饥饿临近死亡,王子想着:‘三人同死,痛苦太大了,宁可杀掉一人,保存两人的性命。’于是便拔出佩剑,想杀掉妻子。他的儿子回头看见父亲,合掌说道:‘希望父亲现在不要杀我的母亲,宁可杀掉我自己,来替代母亲的性命。’父亲听了儿子的话,想杀掉自己儿子,儿子再次说道:‘不要断绝我的性命,如果断绝我的性命,肉就会腐臭发烂,不能保留多长时间,(这样)我的母亲可能(也)不能到达(目的地)。不(要)断绝我的性命,需要时就割取,每天慢慢吃。’(即使这样)还没有到有人的村子,剩在身上的肉,只有三块了,儿子对父母说:‘这两块肉,请父母吃掉它,还剩下的一块肉,就拿来给我。把我放到地上,父母继续前进。’

当时释提桓因的宫殿震动,于是立即观察是什么因缘。看见这个小孩做稀有的事情,就化作(一只)饥饿的狼,来索取肉,小孩思考着:‘我吃这些肉,也是性命将尽,不吃也是死。’就舍下这块肉,给了饿狼。释提桓因就变成人,对小孩说:‘你现在割肉,给你的父母,心中后悔吗?’回答说:‘不后悔。’又说:‘你现在为痛苦恼乱,谁能相信你没有生起后悔心呢?’小孩这样就说出真实(不虚的)话语道:‘我若不悔,身体的肌肉还长出来恢复像以前一样,如果有后悔的想法,就马上死去。’说完这句话,身体恢复,和原来的样子没有差别。释提桓因就将这个孩子和他的父母归聚一处,拜见了当地的国王。(国王)心里充满巨大的悲喜,怜悯他至孝,感叹从来没有过,就给他军队,回去恢复本国。释提桓因即护佑他渐渐做了阎浮提王。那时的小孩,是我的前身,那时的父母,就是(我)现在的父母。”佛说:“不但现在赞叹慈爱孝顺,在无数劫以来也常赞叹。”

众比丘对佛陀说:“世尊,过去生中,供养父母,那些事都是怎样的呢?”佛说:“过去迦尸国王的领土中,有一座大山,山中有仙人名字叫睒摩迦。(他的)父母年纪很大,并且眼睛都看不见。睒摩迦常常取美味的果子、鲜花和甘甜的水,用来赡养父母,把他们安置在悠闲安静没有恐惧的地方。凡是做(什么)事情,一举一动,(睒摩迦)先禀告父母。(这天他)禀告父母后,就取水去了。那时梵摩达王出游打猎,看见有鹿饮水,拉弓射鹿,涂有毒药的箭误中睒摩迦的身体,遭到毒箭射中以后,睒摩迦高声呼喊道:‘一箭杀死三个人,这痛苦何等厉害严重啊!’

国王听见他的声音,马上把弓箭抛在地上,就立即上前观看:‘谁说的这话?我的这座山中有位仙人,名字叫睒摩迦,仁慈孝顺,赡养盲眼的父母,举世称颂赞叹。你现在莫非是睒摩迦?’回答说:‘我就是。’进而对国王说:‘现在我的这个身体,不计较痛苦,只是担忧父母年老眼盲,父母如果饥饿困顿,没有人供养啊。’国王再次问道:‘你的盲眼父母,现在在哪里呢?’睒摩迦指示给王说:‘在那个草屋中。’王随即到盲父母的住所,睒摩迦的父亲那时对他的母亲说:‘我的眼皮跳动,难道是我孝顺的儿子睒摩迦有灾祸吗?’他的母亲又对父亲说:‘我的乳房惶恐不安地跳动,不会是我的儿子有(很)不祥的事情吧?’那时盲眼父母,听见国王走路的悉悉索索的声音,心里生起恐惧:‘不是我的儿子在走动,那是谁呢?’

国王走到他们前面,高声说:‘行礼了。’盲眼父母说道:‘我们的眼睛看不见东西,是谁在行礼?’回答说:‘我是迦尸国王。’这时盲眼父母对国王说:‘大王啊!我的孩子如果在,应该给大王奉上好的花果。我的孩子早上去取水,这么晚了久等不回来。’国王于是悲伤哭泣,接着说偈言:

  ‘我是这个国的国王,在这座山游猎,

  只想射禽兽,无意之间伤害了好人,

  我现在舍弃王位,来侍奉盲眼父母,

  和你们的孩子没有差别,千万不要产生忧愁苦闷。’

盲眼父母用偈言回答国王的话:‘我的儿子慈善孝顺,天上人间都没有,国王虽然怜悯我,哪里能像我自己的儿子?国王要怜悯我,希望您指示儿子所在的地方,能在儿子左右,(我们)同死心意也满足了。’

这样,国王带着盲眼父母前往睒摩迦身边。(盲父母)到了儿子所在的地方后,捶胸顿足,懊恼不已,嚎啕大哭说道:‘我的孩子慈善仁爱,孝顺无比,天神、地神、山神、树神、河池众神啊!’(盲父母)说偈言道:

  ‘帝释、梵天、护世四天王,为什么不帮助他呢?

  我孝顺的儿子,让他遇到如此痛苦,

  深深感怀我的孝子,请速挽救他的性命。’

这时释提桓因的宫殿震动,用天耳听见盲父母悲痛的话语声,就从天而下,来到他们所在之处,对睒摩迦说:‘你对于国王,产生恶心了吗?’回答说:‘确实没有恶心。’ 释提桓因说:‘谁能相信你没有恶心呢?’ 睒摩迦回答说:‘我对国王有恶心的话,就让毒箭的毒传遍全身,马上死去。如果我对国王的做法没有恶心,毒箭应该离开身体,疮疤就会痊愈。’马上就像他说的那样,毒箭自然(从他的身体)出来,(伤处)恢复得像以前一样。

国王非常欢喜,高兴无限,便发出教令,普遍告示国内的人们,应该修行慈善、仁爱,孝顺侍奉父母。睒摩迦从过去以来,慈仁孝顺,供养父母。想知道谁是那时的盲父吗?就是现在的净饭王。那时的盲母,摩耶夫人就是。睒摩迦,就是现在的我,迦尸国王,就是舍利弗,那时的释提桓因,就是摩诃迦叶。”

经典原文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尔时阿难,着衣持钵,入城乞食。见一小儿,有盲父母,乞索得好食者供养父母,粗者便自食之。阿难白佛言:“世尊。此小儿者,甚为希有。乞得好食,用奉父母,择粗恶①者,而自食之。”佛言:“此未为难,我过去世中,供养父母,乃极为难。”阿难白佛言:“世尊,过去之世,供养父母,其事云何?”

①恶:1.粗劣。如:恶食[粗劣的食物];2.不好。

佛言:“乃往过去,有大国王,统领国土。王有六子,各领一国。时有一大臣名罗睺求,计谋兴军,杀彼大王及其五子。其第六小子,先有鬼神来语之言:‘汝父大王及诸五兄,悉为大臣罗睺求之所杀害,次欲到汝。’王子闻已,即还家中。妇见王子颜色忧悴,不与常同,而问夫言:‘汝何以尔?’夫答妇言:‘男子之事不得语汝。’妇言:‘王子,我今与汝生死共同,有何急缓①而不见语?’夫答妇言:‘适有鬼神,来语我言:“汝父大王及与五兄,悉为他杀,次来到汝。”以是忧惧,莫知所适。’

“夫妇作计,即共将儿,逃奔他国,将七日粮,计应达到。惶怖②所致,错从曲道③,行经十日,犹不达到。粮食乏尽④,困饿垂死。王子思惟:‘三人并命⑤,苦痛特剧,宁杀一人,存二人命。’即便拔剑,欲得杀妇。儿顾见父,合掌白言:‘愿父今者,莫杀我母,宁杀我身,以代母命。’父用儿语,欲杀其子。子复白言:‘莫断我命,若断我命,肉则臭烂,不得久停,或恐⑥其母不得前达。不断我命,须臾则割,日日稍食。’未到人村,余在身肉,唯有三脔。子白父母:‘此肉二脔,父母食之,余有一脔,还用与我。’掷儿放地,父母前进。

①急缓:危急,紧急。

②惶怖:恐怖。

③曲道:曲折的小路

④乏尽:竭尽。

⑤并命:共命运;同死。

⑥或恐:或许;可能。

“时释提桓因宫殿震动,便即观之,是何因缘?见此小儿作希有事,即化作饿狼,来从索肉。小儿思惟:‘我食此肉,亦当命尽,不食亦死。’便舍此肉,而与饿狼。释提桓因,即化作人,语小儿言:‘汝今割肉,与汝父母,生悔心不?’答言:‘不悔。’又言:‘汝今苦恼,谁当信汝不生悔心?’小儿于是,即出实言:‘我若不悔,身肉还生,平复如故;若有悔者,于是即死。’作此言已,身体平复,与本无异。释提桓因,即将其子并其父母,使得一处,见彼国王,心大悲喜,愍其至孝,叹未曾有,即给军众,还复本国。释提桓因,即渐拥护,作阎浮提王。尔时小儿,我身是也。尔时父母,今日父母是也。”

佛言:“非但今日赞叹慈孝,于无量劫常亦赞叹。”

诸比丘白佛言:“世尊。过去世中,供养父母,其事云何?”

佛言:“昔迦尸国王土界之中,有一大山,中有仙人名睒摩迦,父母年老,而眼俱盲,常取好果鲜华美水,以养父母,安置闲静无怖畏处。凡有所作,举动行止,先白父母。白父母已,便取水去。时梵摩达王,游猎而行,见鹿饮水,挽弓射之,药箭误中睒摩迦身。被毒箭已,高声唱言①:‘一箭杀三人,斯痛何酷甚!’

“王闻其声,寻以弓箭,投之于地,便即往看,谁作此言。‘我此山中有仙人,名睒摩迦,慈仁孝顺,养盲父母,举世称叹。汝今非睒摩迦耶?’答言:‘我即是也。’而白王言,‘今我此身,不计苦痛,但忧父母年老目冥,父今②饥困,无人供养耳。’王复问言:‘汝盲父母,今在何许?’睒摩迦指示王言:‘在彼草屋中。’王即至盲父母所。睒摩迦父,时语妇言:‘我眼瞤动,将非我孝子睒摩迦有衰患不?’妇复语夫言:‘我乳亦惕惕而动,将非我子有不祥事不?’时盲父母,闻王行声索索,心生恐怖:“非我子行,为是谁也?”

“王到其前,唱言作礼。盲父母言:‘我眼无所见,为是谁礼?’答言:‘迦尸国王。’时盲父母,命王言③:‘王,我子若在,当以好华果奉上于王。我子朝往取水,迟晚久待不来。’王便悲泣,而说偈言:

   ‘我为斯国王,游猎于此山,

  

但欲射禽兽,不觉中害人。

  

我今舍王位,来事盲父母,

  

与汝子无异,慎莫生忧苦。’

“盲父母,以偈答王言:

    ‘我子慈孝顺,天上人中无,

  

王虽见怜愍,何得如我子?

  

王当见怜愍,愿将示子处,

  

得在儿左右,并命意分足。’

“于是,王将盲父母,往至睒摩迦边。既至儿所,捶胸懊恼,号咷而言:‘我子慈仁,孝顺无比。天神地神!山神树神!河池诸神!’说偈而言:

  

‘释梵天世王④,云何不佐助,

  

我之孝顺子,使见如此苦?

  

深感我孝子,而速救济命。’

“时释提桓因,宫殿震动,以天耳闻盲父母悲恻⑤语声,即从天下,往到其所,而语睒摩迦言:‘汝于王所,生恶心也?’答言:‘实无恶心。’释提桓因言:‘谁当信汝无恶心也?’睒摩迦答言:‘我于王所有恶心者,毒遍身中,即尔命终;若我于王无恶心者,毒箭当出,身疮便愈。’即如其言,毒箭自出,平复如故。

“王大欢喜,踊跃无量,便出教令,普告国内:当修慈仁,孝事父母。睒摩迦从昔以来,慈仁孝顺,供养父母。欲知尔时盲父者,今净饭王是。尔时盲母者,摩耶夫人是。睒摩迦者,今我身是。迦尸国王,舍利弗是。时释提桓因,摩诃迦叶是。”

①唱言:高呼

②今:假使,如果。

③命王言:命这里有“给”的意思。给国王说➡对国王说。

④世王:护世四天王,又云护国四王。四天王居须弥山半腹,各护其一天下,故云护世。《维摩经·方便品》曰:“护世四天王也。诸恶鬼神残食众生,护世四王护之不令害也。”

⑤悲恻:悲痛

【经文连载】杂宝藏经卷第二 · 波斯匿王丑女赖提缘 第二十

白话

过去波斯匿王有个女儿名叫赖提,(长)有十八种丑相,完全不像个人样,谁看见都很害怕。当时波斯匿王在国中招募——有出生于世族大姓长者的儿子,目前贫寒孤独无依的人,让使者带来。那时住在市场边上,有个长者的儿子,孤单一人,靠乞讨过活。

招募人见了他,便把他带来觐见国王。国王带此人到了后花园,和他约定说:“我生了一个女儿,形体相貌丑陋,不适合让人看见,现在打算将她嫁给你,可以吗?”当时长者的儿子对国王说:“国王您约令的,即便是只狗,尚且不能推辞,何况(还)是国王的女儿,而有什么不可呢?”

国王不久(把赖提)嫁给了他,为他们建了宫殿和房屋,(并且)与长者的儿子约令:“这个女儿形象太丑,小心莫让人看见!”(于是)他出去时就把门锁上,回家便把门关上,而成了规律。

(后来),有许多长者的儿子们,都是亲戚朋友,一起吃喝游玩。每次在聚会的日子,众长者儿子的媳妇都来参加,唯独这国王的女儿(从)不到场。于是众人便共同约定说:“后天再宴会,切望带上媳妇来,(如果)有不来的,(就)重重罚他钱物。”

于是又举行聚会,穷长者的儿子,仍然和以前一样,没有把媳妇带来。众人便一起重重地处罚他,他恭敬地接受责罚。而后这些人又另作约定说:“明天再举行聚会,不把媳妇带来的更要加重处罚。”就这样罚了二三次,他仍不带媳妇来聚会之处。

这个贫穷长者的儿子回到家里,对媳妇说:“我多次因为你被人处罚。”媳妇说:“为什么呢?”丈夫说:“大家有约定,宴会的日子全都要把媳妇带来聚会之处(参加)。(可是)我奉国王命令,不允许带你让外人见,所以数次受罚。”

媳妇听到这话后,非常惭愧,自己深深地哀伤叹息,白天晚上(都不断)念佛。此后,再设宴会,丈夫又(是)独自前去。媳妇在家里更加诚恳痛切,而发愿说:“如来出现世间,到处利益(众生)。(可)我现在罪业(深重),唯独我得不到(佛的)恩泽。”佛为其心意所感,便从地下涌现出来,她开始看到佛的头发,(内心)尊重和欢喜,这时她自己的头发就变成了(满头)好发;再看到佛的额头,渐渐看到眉毛、眼睛、耳朵、鼻子、嘴巴和身体,随着所看到的,欢喜越来越深,她身体也随之变化了,一切丑陋都不存在了,容貌(简直)和众天(女)一样。

(其他)众长者的儿子们悄悄地共同商议:“国王的女儿之所以不来参加聚会,必然是端庄美好不同于一般人,或者是极为丑陋,所以不来。我们今天应该劝她丈夫酒,让(他醉到)没有知觉,解掉取走(他身上的)钥匙,开门去看看。”(于是)就饮酒灌醉了他,解取钥匙,相伴一起前往(他家),开门来看,见到这位王女相貌端正,世上找不到第二个。(众人)便还把门关好,又回到原来宴会的地方。那时候,她的丈夫还仍旧(酒醉)未醒,(便)还回钥匙又系在他腰下。等到她丈夫醒来后,马上回家,打开屋门看见了一位妇人特别端庄(美丽),他惊奇地问:“你是什么天神在我家里?”妇人说:“我就是您的媳妇赖提呀!”丈夫感到奇怪,问她怎么会忽然变成这样子?媳妇当时回答说:“听到您为了我多次被罚,心生惭愧,就诚恳痛切念佛,马上看到如来从地下踊出来,看见(佛的好相)后(非常)欢喜,我的身体就变好了。”

这个贫穷的长者的儿子极其欢喜,马上进宫告诉国王:“您女儿身(相容貌)自然变好,现在要求觐见国王。”国王听说后(极为)欢喜,马上叫她来看看,见到后虽然很欢喜,(不过)心中很是奇怪,便带女儿来到佛陀住处,对佛说:“世尊,这个女儿是什么因缘生在深宫,身体丑陋,人见了都惊讶;又是什么因缘,现在(相貌)忽然变好呢?”

佛陀告诉国王说:“过去世,有位辟支佛,天天乞食。(一次)到了一位长者门前,当时长者的女儿拿着饭食布施给辟支佛,她看见辟支佛身体粗糙丑陋就这样说:‘这个人(真)丑陋,外形像鱼皮,头发像马尾。’那时那位长者的女儿,就是现今国王您的女儿。由于供养斋食的因缘,所以她生在深宫内院;非议辟支佛的缘故,身体(相貌)丑陋不堪。她后来生起了惭愧心、诚恳痛切心的缘故,而得以见到我;(见佛生起)欢喜心的缘故,身体(相貌)变好。”

那时,于会大众听到佛陀的说法,都恭敬地行礼,欢喜奉行。

经典原文

昔波斯匿王有女,名曰赖提,有十八丑,都不似人,见皆恐怕。时波斯匿王募于国中,其有族姓长者之子穷寒孤独者,仰使将来。尔时市边,有长者子,孤独单己,乞索自活。

募人见之,将来诣王。王将此人,入于后园,而约敕言:“吾生一女,形貌丑恶,不中①示人,今欲妻卿,可得尔不?”时长者子白王言:“王所约敕,假使是狗,犹尚②不辞,何况王女,而不可也?”

王寻妻之,为立宫室,约敕长者子言:“此女形丑,慎莫示人,出则锁门,入即闭户,以为常则。”

有诸长者子,共为亲友,饮醼③游戏。每于会日,诸长者子妇皆来集会,唯此王女,独自不来。于是诸人,共作要言:“后日更会,仰④将妇来,有不来者,重谪财物。”

遂复作会,贫长者子,犹故如前,不将妇来。诸人便共重加谪罚⑤,贫长者子,敬受其罚。诸人已复共作要言:“明日更会,不将妇来,复当重罚。”如是被罚,乃至二三,亦不将来诣于会所。

贫长者子,后到家中,语其妇言:“我数坐汝为人所罚。”妇言:“何故?”夫言:“诸人有要,饮会之日,尽仰将妇诣于会所,我被王敕,不听将汝以示外人,故数被罚。”

妇闻此语,甚大惭愧,深自悼慨,昼夜念佛。于是后日,更设醼[同“宴”]会,夫复独去。妇于室内,倍加恳恻⑥,而发愿言:“如来出世,多所利益,我今罪恶,独不蒙润。”佛感其心志⑦,从地踊出。始见佛发,敬重欢喜,己发即异变成好发,次见佛额,渐睹眉目耳鼻身口,随所见已,欢喜转深,其身即变,丑恶都尽,貌同诸天。

诸长者子,密共议言:“王女所以不来会者,必当端正异于常人,或当绝丑,是故不来。我等今当劝其夫酒,令无觉知,解取钥匙,开门往看。”即饮使醉,解取钥匙,相将共往,开门看之,见此王女端正无双,便还闭门,诣于本处。尔时其夫,犹故未悟⑧,还以钥匙,系着腰下。其夫觉已,寻还向家,开门见妇,端正殊异,怪而问之:“汝何天神,处我屋宅?”妇言:“我是君妇赖提。”夫怪而问之所以卒[同“猝”]尔。妇时答言:“我闻君数坐我被罚,心生惭愧,恳恻念佛,寻见如来从地踊出,见已欢喜,身体变好。”

贫长者子,极大欢喜,寻入白王:“王女身体,自然变好,今求见王。”王闻欢喜,寻即唤看,见虽欢喜,情甚疑恠[同“怪”],将诣佛所,而白佛言:“世尊。此女何缘,生于深宫,身体丑恶,人见惊怪⑨?复以何因,今卒[同“猝”]变好?”

佛告王言:“乃往过去,有辟支佛,日日乞食。到一长者门前,时长者女,持食施辟支佛。见辟支佛身体粗恶,而作是言:‘此人丑恶,形如鱼皮,发如马尾。’尔时长者女者,今王女是。施食因缘,生于深宫;毁呰⑩辟支佛故,身体丑恶;生惭愧恳恻心故,而得见我;欢喜心故,身体变好。”

尔时众会闻佛所说,恭敬作礼,欢喜奉行。

①不中:不适合;不堪。

②犹尚:尚且,还。

③醼:同“宴”。饮醼:见‘饮宴’——聚在一起饮酒吃饭。

④仰:仰望。

⑤谪罚:惩罚,处罚。

⑥恳恻:诚恳痛切。

⑦心志:心意。

⑧悟:觉醒;觉悟。通“寤”。

⑨惊怪:惊讶;惊异。

⑩毁呰:毁谤;非议。呰:古同‘呰’,诋毁。

老君曰: “ 天地媾精,陰陽布化,萬物以生。承其宿業,分靈道一。父母和合,人受其生。始,一月為胞,精血凝也。二月成胎,形兆胚也。三月陽神為三魂,動而生也。四月陰靈為七魄,靜镇形也。五月,五行分藏以安神也。六月,六律定腑用滋靈也。七月,七精開窍,通光明也。八月,八景神具,降真靈也。九月,宫室羅布,以定精也。十月氣足,萬象成也。元和哺食,時不停也。

太一帝君在頭,曰泥丸君,總眾神也。照生識神,人之魂也。司命處心,納生元也。無英居左,制三魂也。白元居右,拘七魄也。桃孩住脐,保精根也。照諸百節,生百神也。所以週身,神不空也。元氣入鼻,灌泥丸也。所以神明,形固安也。運動住止,關其心也。所以謂生,有由然也。予內觀之,歷歷分也。

心者,禁也,一身之主。心能禁制,使形神不邪也。心則神也,變化不測,故無定形。所以五藏藏五神,魂在肝,魄在肺,精在腎,誌在脾,神在心,所以字殊,隨處名也。心者,火也,南方太陽之精,主火。上為荧惑,下應心也。色赤,三葉如蓮花,神明依泊,從所名也。其神也,非青非黃,非大非小,非短非長,非曲非直,非柔非剛,非厚非薄,非圓非方。變化莫測,混合陰陽。大包天地,細入毫芒。制之則正,放之則狂。清淨則生,浊躁則亡。明照八表,暗迷一方。但能虛寂,生道自常。永保無為,其身則昌也。以其無形,莫之能名,祸福吉兇,悉由之矣。所以聖人,立君臣,明賞罚。置官僚,制法度,正以教人。人以難伏,唯在於心,心若清淨,則萬祸不生。所以流浪生死,沈淪惡道,皆由心也。妄想憎愛,取捨去來,染著聚結,漸自缠绕,轉轉係縛,不能解脫,便至滅亡。由如牛馬,引重趨泥,轉增陷沒,不能自出,遂至於死。人亦如是,始生之時,神元清靜,湛然無雜。既受納有,形染六情,眼則貪色,耳則殢聲,口則耽味,鼻則受馨,意隨健羡,身慾肥輕,從此流浪,莫能自悟。聖人慈念,設法教化,使內觀己身,澄其心也。 ”

老君曰: “ 谛觀此身,從虛無中來。因缘運會,積精聚氣,乘業降神,和合受生,法天像地,含陰吐陽,分錯五行,以應四時。眼為日月,發為星辰,眉為華蓋,頭為昆崙,布列宫闕,安置精神。萬物之中,人最為靈。性命合道,人當愛之。內觀其身,惟人尊焉。而不自貴,妄染諸尘,不淨臭秽,浊亂形神。熟觀物我,何疏何親。守道長生,為善保真。世愚役役,徒自苦辛也。 ”

老君曰: “ 從道受分,謂之命;自一禀形,謂之性。所以任物,謂之心。心有所憶,謂之意。意之所出,謂之誌。事無不知,謂之智。智週萬物,謂之慧。動而營身,謂之魂。靜而镇形,謂之魄。流行骨肉,謂之血。保神養氣,謂之精。氣清而驶,謂之榮。氣浊而迟,謂之衛。總括百神,謂之身。萬象備見,謂之形。塊然有閡,謂之質。狀貌可則謂之體,大小有分謂之躯。眾思不測,謂之神。邈然應化,謂之靈。氣來入身,謂之生。神去於身,謂之死。所以通生,謂之道。道者,有而無形,無而有情,變化不測,通神群生。在人之身,則為神明,所謂心也。所以教人修道,則修心也。教人修心,則修道也。道不可見,因生而明之。生不可常,用道以守之。若生亡則道廢,道廢則生亡。生道合一,則長生不死,羽化神仙。人不能長保者,以其不能內觀於心故也。內觀不遺,生道長存。 ”

老君曰: “ 人所以流浪惡道,沈淪滓秽,缘六情起妄,而生六識,六識分別,係縛憎愛,去來取捨,染著煩恼,與道長隔。所以內觀六識,因起六慾。慾從何起?慾自識起。識從何起?識自慾起。妄想颠倒,而生有識。亦曰自然,又名無為。本來虛靜,元無有識。有識分別,起諸邪見。邪見既興,盡是煩恼。展轉係縛,流浪生死,永失於道矣。 ”

老君曰: “ 道無生死,而形有生死。所以言生死者,屬形不屬道也。形所以生者,由得其道也。形所以死者,由失其道也。人能存生守道,則長存不亡也。又曰:人能常清靜其心,則道自來居。道自來居,則神明存身。神明存身,則生不亡也。人常慾生,而不能虛心。人常惡死,而不能保神。亦猶慾貴,而不用道;慾富,而不求寶;慾速,而足不行;慾肥,而食不飽也。 ”

老君曰: “ 道以心得,心以道明。心明則道降,道降則心通。神明之在身,猶火之因卮也。明從火起,火自炷發。炷因油潤,油藉卮停。四者若廢,明何生焉。亦如明缘神照,神託心存。水由形有,形以道全。一物不足,明何依焉?所以謂之神明者,眼見耳聞,意知心覺,分別物理,細微悉知,由神以明,故曰神明也。 ”

老君曰: “ 所以言虛心者,遣其實也;無心者,除其有也;定心者,令不動也;安心者,使不危也;靜心者,令不亂也;正心者,使不邪也;清心者,使不浊也;淨心者,使不秽也。此皆以有,令使除也。四見者,心直者,不反複也。心平者,無高低也。心明者,無暗昧也。心通者,無窒礙也。此皆本自照者也。粗言數語,餘可思也。 ”

老君曰: “ 知道易,信道難。信道易,行道難。行道易,得道難。得道易,守道難。守而不失,乃常存也。 ”

老君曰: “ 道也者,不可言傳口授而得之。常虛心靜神,道自來居。愚者不知,勞其形,苦其心,役其誌,躁其神,而道愈遠,而神愈悲。背道求道,當慎擇焉。 ”

老君曰: “ 道貴長存,保神固根。精氣不散,純白不分。形神合道,飛升昆崙。先天以生,後天以存。出入無間,不由其門。吹陰煦陽,制魄拘魂。億歲眷屬,千載子孫。黃尘四起,騎羊真人。金堂玉室,送故迎新。 ”

老君曰: “ 內觀之道,靜神定心。亂想不起,邪妄不侵。固身及物,閉目思尋。表裡虛寂,神道微深。外藏萬境,內察一心。了然明靜,靜亂俱息。念念相係,深根寧極。湛然常住,杳冥難測。忧患永消,是非莫識。 ”

老君曰: “ 吾非聖人,學而得之。故我求道,無不受持。千經萬術,惟在心也。 ”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有人说,是无忧无虑的童年;有人说,是意气风发的青年;还有人说,是淡定从容的老年……其实啊,没有最好的年龄,只有最好的心态。要明白,这是你生命中最好的年纪,身体健
  • 林清玄曾说:当我们活在当下的那一刻,才能斩断过去的忧愁和未来的恐惧,当我们斩断过去的忧愁和未来的恐惧,才可以得到真正的自由。只要你奋斗了,成功应该自然而然地到来
  • #王者荣耀钎城[超话]# 不管结果怎么样,相信他就好了,我们钎宝就是很强的射手,别一直唱衰,说什么会替补,ttg一直都是竞争上岗,之前有sj这个替补,钎宝不是照
  • 12月31日截止“江苏医惠保1号”距离投保结束不足1个月抓紧办理长按或者扫码,立即参保@还没投保的江苏人心中是不是还有些疑问?12月31日截止“江苏医惠保1号”
  • 9、你一刻都不能松懈下来,因为在这个社会,你有很多的竟争对手,他们都恨不得你不努力。9、你一刻都不能松懈下来,因为在这个社会,你有很多的竟争对手,他们都恨不得你
  • ​等到5点40分,那个老人终于来了,做完病人我跟家属说了门诊报告是第二天出,没想到家属直接急了,态度很不好问我:“为什么不是今天出,那我们怎么去配药挂盐水。我​
  • #思想家王小平##冰释千问##地球##人类未来# 【写作金句分享20230106】1.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指引着行动的方向,思想上“差很多”行动上就会“差更多”。
  • 从林希元的记载推测,畲禾既然能生长在山上,那它的耐旱性应该是很强的啦。再問出來第一件最想做的事等問題,他一律沒有回答,與經理人登上莊思明座駕,莊思明即刻幫楊明拉
  • ”杨长法说,在大家的帮助下,去年他和老伴卖西瓜、漏粉条、打零工,陆续还了四五万元,剩下账的虽然仍是天文数字,但他有信心全部还上。有时候回老家,看看以前的同学朋友
  • 老母亲的心都要化惹~崽崽虽然是崽崽,但天生武力值max,还有一众护犊子的龙家长,就是泡在蜜糖罐子里长大的小孩纸,小孩纸还特别懂事,简直是萌到麻麻心坎里去了~我大
  • {持续阅读第2840本书+完}《心若无尘》有人总是顺利,有人却总不如意,一切都是自己感召而来,提升自己的心性,增长内在的修为,才是改变命运的关键所在,心中有天地
  • 搞来搞去还是小老百姓痛苦,不发牢骚了,尽量保护好自己吧,戴好口罩想办法屯药吧买药回来的路上遇到了楼下的大黄,他真的好可爱,又可爱又可怜的哈哈哈(其实他是有人喂猫
  • 广州12月起购买37类药品不再查48小时核酸证明丁力表示,广州优化零售药店的防控措施,从12月1日起,市民朋友到药店购药,包括购买《疫情期间需登记报告药品目录》
  • ......10.《最持久的放生~吃素和劝人吃素》.不仅不花钱,还可省钱。3.《随 喜 放 生》.看到别人放生,我们要心生欢喜并赞叹,要身体力行、尽心尽力的帮忙
  • 器內壁以白釉為地,以紅料繪飾山水景觀,在遠山近樹間可見房舍數間,兩位人物在小徑上對話,空白處以墨書題句:「樹接南山近,煙含北渚遙。器內壁以紅料在白釉地上繪飾山水
  • 一个女人在哭:“我不想打掉孩子……求求你了…….”“孩子以后还会再有的……”男人的声音冷冽,不容拒绝,没有半分安抚的意味。江北御?时隔三年,他终于回来了么?她呼
  • 所有的不幸都会被热爱稀释,一切的苦痛都会被期待化解,不求来年硕果累累,只期待我们有所热爱,将日子过得有温度有温暖。你我微若萤火,却都在发着属于自己的光,拥有一份
  • 虽然重置也不完美,但我确实看到了剧组的诚意,一个新的剧组,肯花功夫去做这件事,很打动人,所以在夜里删掉了第四期最上面的差评,开始对极乎有更多的期待和适当的包容,
  • 我宣布#我可能遇到了救星# 是我看过最省心最舒心最甜的偶像剧!虽然有很多老梗,但是都有拍出新意,完全避开了我的雷点,不仅如此,很多台词里吐槽过的内容,也是我曾经
  • #以你为名的夏天# 听说男主和陈路周齐名所以去看了有点低开高走前期男主人设很让人失望感觉有点混混又刻薄嘴毒后期人设渐渐饱满但作者很喜欢强调他的少年气让我觉得很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