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报:#拜登总统#和七国集团领导人正式启动全球基础设施和投资伙伴关系

白宫

2022 年 6 月 26 日

“全球基础设施和投资伙伴关系”通过改变游戏规则的项目缩小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差距,加强全球经济和供应链,并促进美国的国家安全。

拜登总统将宣布新的旗舰项目,并阐述本届政府针对落实全球基础设施和投资伙伴关系的全方位努力。

在 2021 年举行的七国集团 (G7) 峰会上,拜登总统与七国集团领导人宣布,准备建立价值驱动、高影响力和透明的基础设施伙伴关系,以满足中低收入国家巨大的基础设施需求,并支持美国和盟国的经济和国家安全利益。在过去一年里,美国政府成员前往有关各国直接听取有关我们应如何满足那里基础设施需求的意见,深化了我们在美国政府机构之间以及与七国集团之间的协调,完善了我们的基础设施投资工具,并达成了一些改变游戏规则的交易。

在埃尔茂城堡 (Schloss Elmau) 举行的七国集团领导人峰会上,各国领导人将正式启动“全球基础设施伙伴关系” (Partnership for Global Infrastructure and Investment),旨在筹集数千亿美元资金,提供优质、可持续的基础设施,从而改变世界各地人们的生活,加强和多元化我们的供应链,为美国工人和企业创造新的机会,并促进我们的国家安全。

今天,拜登总统将宣布,美国的目标是在未来五年内通过赠款、联邦融资和调动私人行业投资为全球基础设施伙伴关系筹资 2000 亿美元。我们的目标是,与七国集团合作伙伴一道,到 2027 年筹集 6000 亿美元用于全球基础设施投资。而这仅仅是开始。美国及其七国集团合作伙伴将争取从其他志同道合的合作伙伴、多边开发银行、发展金融机构、主权财富基金等方面调动更多资金。

拜登总统将发布一份总统备忘录,在对21 世纪下半叶有决定意义的四个优先支柱产业领域内实施全球基础设施伙伴关系计划。

其中包括:

·

通过投资于适应气候变化的基础设施、转型能源技术和开发完整贯通生命周期的清洁能源供应链,应对气候危机并加强全球能源安全,这包括从负责任的金属和关键矿产开采,到低排放交通和硬件基础设施、投资新的全球精炼和加工及电池制造基地、向尚未获得清洁能源的地区提供经过验证的和有创意的可扩展性技术。

·

开发、扩展和使用安全的信息和通信技术 (ICT) 网络和基础设施,以推动经济增长并促进开放的数字社会——包括与值得信赖的供应商合作提供 5G 和 6G 数字连通,以及支持对平台和服务的接入使用,这些平台和服务有赖于开放、可互操作、安全、可靠的互联网和具有良好网络安全性的移动网络。

·

促进性别平等和公平——从提供照料基础设施从而为妇女带来更多经济参与机会,到改进水和卫生基础设施从而解决无偿工作和时间使用中的性别差距——通过确保不让半数人口被排斥在外而促进全球经济复苏。

·

通过投资于以患者为中心的卫生服务和医疗队伍、疫苗和其他基本医疗产品的生产,以及包括安全可靠的实验室在内的疾病监测和预警系统,发展和提升卫生系统的基础设施并促进全球健康卫生安全。应对当前疫情和防范下一次疫情并为之作好准备对美国的经济和国家安全至关重要。

拜登总统将宣布全球基础设施伙伴关系旗舰项目,以及过去一年来所开展的其他项目。全球基础设施伙伴关系将展示如何以数百万美元调动起数千万或数亿美元的进一步投资,以及如何以数千万或数亿美元调动起数十亿美元。

·

在美国商务部和美国进出口银行 (Export-Import Bank of the United States) 的支持下,美国公司 AfricaGlobal Schaffer(华盛顿特区)与美国项目开发商 Sun Africa(佛罗里达州迈阿密)合作签署合同,与安哥拉政府合作在安哥拉南部四个省份开发价值 20 亿美元的太阳能项目。该项目将包括微型太阳能电网、具有电讯功能的太阳能小屋 (solar cabins) 和家用电源套件。除了支持高达 130 万美元的美国出口产品之外,该项目还将帮助安哥拉履行气候承诺,包括到 2025 年实现 70% 无碳发电。

·

与七国集团成员国、欧盟以及多边组织合作,美国国际发展金融公司 (U.S.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Finance Corporation) 将向达喀尔巴斯德研究所 (Institut Pasteur de Dakar) 提供330 万美元技术援助赠款,用于在塞内加尔的一个工业规模的多种疫苗灵活生产设施的早期项目开发,该设施有可能具备使用病毒载体和 mRNA 技术的双重能力,每年生产数百万剂针对新冠病毒和其他疾病疫苗。美国国际发展金融公司的赠款是一项1400 万美元赠款融资计划的一部分,其中还包括来自美国国际金融公司的 330 万美元、来自法国发展署 (Agence Française de Développement) 的 200 万美元和来自欧洲投资银行 (European Investment Bank) 的 520 万美元。与其他开发金融机构一道,美国国际发展金融公司目前正在对一项支持扩展达喀尔巴斯德研究所的贷款进行评估,补充欧洲投资银行最近宣布的一项近 8000 万美元的主权贷款融资方案。

·

美国电信公司 SubCom(新泽西州伊顿敦)获得了一项6亿美元合同,建设东南亚-中东-西欧 6 号海底电信电缆,该电缆将通过埃及和非洲之角使新加坡和法国相联。这条海底电缆长达 17000多公里,并通过高速、可靠的连通性将相关地区国家连接起来。美国政府,包括美国国务院、美国商务部倡导中心、美国进出口银行和美国贸易和发展署 (USTDA) 承诺提供的将近 400 万美元额外能力建设资金,为使用 SubCom 技术的五个国家提供的支持,共同帮助SubCom 获得了这一建造和部署海底光缆的项目。

·

美国政府将与美国的纽斯凯尔电力公司 (NuScale Power LLC) (俄勒冈州泰格德)提供 1400 万美元,用于支持在罗马尼亚建造首创第一个小型模块化反应堆 (SMR) 工厂的前端工程和设计研究。在美国政府努力的基础上,包括美国商务部的倡导支持以及美国国务院和美国贸易和发展署的技术援助,这项投资旨在调动数十亿美元的努力,展示美国在先进核能领域的独创性,加速清洁能源转型,创造数千个工作机会,加强欧洲能源安全,同时维护核安全、核安保和防扩散的最高标准。

·

美国国际发展署 (U.S. Agency for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将致力于在五年内向世界银行新的全球“育儿奖励基金” (Childcare Incentive Fund) 承诺高达 5000 万美元——两亿美元的公私合作伙伴关系,以解决在适宜的儿童保育基础设施方面的缺口;增加妇女的就业机会、生产力和收入以及更广泛的经济增长;并且提倡人才资本和儿童早期教育。其他合作伙伴包括加拿大和澳大利亚政府、比尔和梅琳达·盖茨基金会 (Bill & Melinda Gates Foundation)、康拉德·希尔顿基金会 (Conrad N. Hilton Foundation)、针鼹捐助组织(Echidna Giving)、福特基金会 (Ford Foundation)、威廉和弗洛拉·休利特基金会 (William and Flora Hewlett Foundation) 以及乐高基金会 (LEGO Foundation)。

·

美国国际发展金融公司将向乌呼鲁发展基金 (Uhuru Growth Fund I-A) 投资高达 2500 万美元,该基金将为西非地区的中小型企业——包括女性领导的企业——提供所需发展资本。非洲一些最大的经济体,包括尼日利亚、加纳和科特迪瓦,目前均面临发展资本短缺。乌呼鲁发展基金承诺将至少 30% 的资本投资于支持美国国际发展金融公司的 2X 女性经济赋权倡议的合格投资组合公司,并且超过 40% 的乌呼鲁发展基金团队成员是女性。除了美国提供的支持外,一些志同道合的合作伙伴也在投资,其中包括德国发展金融机构 (German Development Finance Institution) 的 3500 万美元、欧洲投资银行 (European Investment Bank) 的 3000 万美元和英国国际投资公司 (British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的 1500 万美元,等等。通过这项投资,美国国际发展金融公司预计将会调动 7800 万美元的私人资本。

·

“数字投资”(Digital Invest)计划将利用美国国务院和美国国际发展署的 345 万美元资金,为在非洲、亚洲和拉丁美洲使用安全网络设备并促进新兴市场竞争和选择的互联网服务供应商和金融技术公司筹集高达 3.35 亿美元的投资资本。通过“数字连通和网络安全伙伴关系” (Digital Connectivity and Cybersecurity Partnership) 为基金经理和项目开发商提供的这一新的混合融资计划将促进发展中国家有韧性和安全的数字生态系统的发展。

·

美国国际发展署将向“东南亚智能电力计划” (Southeast Asia’s Smart Power Program) 投资 4000 万美元,通过增加区域能源贸易、加速清洁能源技术部署,以及积极让私营行业领袖和重要发展伙伴参与共同优先事项来实现脱碳和强化该地区的电力系统。由于美国政府的援助,该项目预计将调动 20 亿美元融资,使区域能源贸易增加 5%,并装设两千兆瓦的先进能源系统。

·

美国国际发展金融公司将向杂食农业技术和气候可持续发展基金 (Omnivore Agritech and Climate Sustainability Fund 3) 投资高达 3000 万美元,这是一个向企业家投资的影响力风险投资基金,在印度建设农业、粮食系统、气候和农村经济的未来。该基金寻求向那些能够提高印度粮食安全、促进气候应对能力和气候适应能力以及提高小农场主农场的盈利能力和农业生产力的公司投资。该基金的目标是在 2022 年 9 月首期投资 6500 万美元,并以 2023 年最后投资完成 1.3 亿美元的投资目标。通过这项投资,美国国际发展金融公司预计将调动 3000 万美元的私人资本。

·

项目开发公司ABD 集团(宾夕法尼亚州费城)获得价值 3.2 亿美元医疗保健基础设施项目,用于在科特迪瓦翻修或建造 100 多家医院和诊所,并已开始在十个地点开始运作。ABD 集团认为,美国政府与科特迪瓦政府之间的商业合作谅解备忘录为实现该交易提供了必要的合作基础。在美国商务部的支持下,该项目已获得 1.6 亿美元封闭式融资,另外 1.6 亿美元融资也即将完成。

欲查看原稿内容: https://t.cn/A6a5BBmX

本译文仅供参考,只有英文原稿才可以被视为权威资料来源。

【在宁夏,百姓看病更便捷更省时更省力更省钱!】治大病、难症一定要去大医院才靠谱?

  在宁夏,这条“铁律”因为“网”,而有了新的选择:眼下,无论是北上广的“大专家”还是自治区级“名医”,都可能通过一根网线,到乡镇乃至村卫生室,与患者“面对面”坐诊。

  近年来,宁夏聚焦人民群众看病就医“急难愁盼”问题,通过科技赋能,借助互联网、大数据,以夯实互联互通为基础,深化拓展应用领域,在全国率先建成五级远程医疗服务体系,大力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示范区建设,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让“互联网+医疗健康”更好惠及于民。

  (一)

  把时光倒回2017年。

  2017年初,自治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新目标:提升全民医疗和健康水平,不断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保障能力和均等化水平,实现乡镇远程会诊服务全覆盖。

  短短一句话的背后,却是事关民生的字字千钧。

  当时的宁夏,虽然医疗水平有了大幅度提升,但在大部分老百姓尤其是农村老百姓身上,体会的还是“看病难”。

  为啥难?

  “不方便!远!”固原市原州区寨科乡农民马田富感慨:“稍微有个麻烦一点的病,寨科中心卫生院就治不了,无论去固原市人民医院还是自治区人民医院宁南分院,一是距离远,得一两个小时车程,二是陪的家属吃住不方便,开销太大。”

  往往,小病拖成大病。

  怎样把专家大夫请到家门口?

  最经济、有效、便捷的方式,就是“上网”。

  逐个乡镇搭建远程诊疗系统,促进“大”医院与“小”医院“牵手”。当年,宁夏就实现了乡镇远程会诊全覆盖。也正以此为基础,宁夏进行了全国“互联网+医疗健康”示范区的申报。

  一步一个脚印,一年一个台阶。

  2018年初,宁夏提出要“高效运用乡镇卫生院远程会诊网络”目标。

  当年,宁夏获批全国首个“互联网+医疗健康”示范区建设。

  翅膀,就此插上。

  互联网诊疗,要疏解哪些痛点?让“互联网+”更好助力寻医问药,需要打通哪些堵点?

  宁夏以问题为导向,以结果为导向。

  2019年,五级远程医疗服务体系基本建成。

  2020年,进一步推动区市县三级医疗信息互联互通,示范区建设初显成效。

  2022年,在巩固“互联网+医疗健康”示范区成果的基础上,《政府工作报告》又提出新的目标:提升“互联网+医疗健康”示范区建设水平,加快国家级区域医疗中心和医联体医共体建设,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

  (二)

  十年前,西吉县白崖乡白崖村村民王萍花在反复咳嗽后,到乡镇卫生院开了点药。可没想到,这一咳,就是断断续续十年。

  十年后的今天,已经70岁的王萍花住进了西吉县人民医院。

  医生发现王萍花的病情特殊、复杂。“咱们可以请自治区的专家来治!”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后,县医院提出申请,由自治区级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专家进行远程会诊,为患者确定最佳治疗方案,王萍花顺利出院。

  彭阳县草滩村村民虎贵隆则是村都没出,就把病治好了。感到胸闷气短后,在村卫生室,自治区人民医院专家通过远程医疗系统进行会诊,并查看了他的胸片等资料,很快为他查明病因,指导村医开具所需药品。一个多月后,虎贵隆病愈。“前后只花了500多元钱。这要是去县上看,路上的花费、吃住都是钱,至少得2000元。”虎贵隆说。

  宁夏推动大数据和健康医疗融合,依照全宁夏“一张网”“一个码”“一个库”“一个平台”“一个医疗集团”的“一体化”思路,夯实互联互通基础,推动健康数据治理。

  通过引进第三方互联网医院,建设各类全国专家会诊中心,将北上广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到宁夏。

  通过线上专家门诊,汇聚区内三甲医院的优质资源下沉到县区,实现大病不出县。

  通过建设“在线互联网门诊”,实现市级、县级医生对基层医疗机构远程问诊,使常见病留在基层。

  宁夏还以远程医疗服务体系为主线,构建五级远程医疗服务体系,按照“人员云化、平台虚拟化和机制市场化”原则,建设了“互联网+门诊”“互联网+诊断”等服务体系,促进优质资源下沉。 

  截至目前,在宁夏备案注册全国医师已达6.7万名,完成各类诊断近300万例,开展胎心监护次数达1.6万人次,初步形成“基层检查+上级诊断+区域互认”模式。

  尤其是疫情期间,宁夏构建了远程会议、远程会诊、在线义诊、影像义诊平台、疫情服务平台、居家隔离服务平台、疫情信息直报系统等信息化平台,助力疫情防控。

  让优质资源飞上“云端”,落地千家万户。

  这,就是“互联网+医疗健康”的魅力。

  (三)

  线上问诊蓬勃发展,仅仅是开端。

  变化,推动着所有环节倒排着工期、快速前行。

  以电子健康码为核心,加快服务“速度”。在全区推行电子健康码应用,为患者提供诊前、诊中、诊后的全流程服务,有效缓解“看病烦”“流程繁”的问题。以电子健康码为核心,开展“电子健康画像”应用,以全链条、全方位的“智慧”医疗服务,为每个群众的健康提供记录一生、服务一生、管理一生的重要渠道。

  以新基建新技术为手段,丰富服务“深度”。在全区基层医疗机构搭建人工智能辅助诊疗系统,进一步提高了基层医疗机构医务人员的诊疗服务能力;充分发挥可穿戴设备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抓手作用,将体检随访数据实时上传,既提升了基层“只录一次”效能,又强化了对高血压、糖尿病等重点人群的智能“网格化”管理;积极探索“刷脸就医”、智能查房、移动医护、智能药房等应用,进一步实现了医院精细化管理,解决患者从医院门口到诊室“最后一百米”的难题。

  率先在全国实践省级云平台模式,初步实现了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家庭医生签约、远程医疗、儿童免疫规划、“120”急救网络一体化、血液综合管理等信息的互联互通。

  “互联网+医疗健康”,重塑就医的管理和服务模式。

  “互联网+医疗健康”的成果,老百姓实实在在地享受到了。

  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步入新征程,宁夏必将以“互联网+医疗健康”示范区建设的新成果,更好造福人民。(宁夏日报记者   周一青)

【蚌埠:高平台起跳 跑出创新加速度】

创新,是刻进蚌埠发展基因的密码;而创新平台建设,则是创新发展的关键动力。目前,我市共有(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省级以上创新平台200家,其中国家级平台11家,省级以上创新平台总数居全省第3,皖北第1。

有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大平台,在“政府主导、联盟共建、校企合作、企业自建”等不同形式的运行模式下,创新资源不断向平台集聚,平台的科研能力、管理水平不断提升。走进创新平台,源源涌动的创新活力扑面而来。在这里,感受科技的魅力,与未来对话。

做玻璃行业领头羊
“世界第一”诞生在蚌埠

玻璃,不仅薄如蝉翼,还能卷成一束,在室内光线下也能发电……不止晶莹剔透,更能变化万千。从石英砂到硅基新材料,科技彰显巨大力量,创新造就无限可能。走进中建材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建设的浮法玻璃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犹如置身玻璃的博物馆。

浮法玻璃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是我国玻璃行业批准建设的首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在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建材集团总工程师彭寿带领下,研发团队围绕高品质浮法玻璃、节能减排技术、玻璃功能膜材料设计和镀制技术、玻璃新材料、特种玻璃技术5个方向开展前沿、共性、重大关键技术的研究。站在行业前沿,推动浮法玻璃工业的技术升级和产品更新换代。“去年一年,实验室共承担科研任务64项,其中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26项;解决了多项技术难题,特别在电子信息显示用超薄玻璃、药用玻璃、特种粉体材料等方面取得了系列创新成果。”实验室薄膜技术所副所长李刚颇为自豪地介绍,“十三五”期间实验室承担国家级课题5项,包括高世代电子玻璃基板和盖板核心技术开发及产业化示范,玻璃熔窑烟气多污染物协同深度减排技术及工程示范等。

坚持创新驱动,加强技术攻关,世界最薄0.12毫米触控玻璃、世界领先30微米柔性可折叠玻璃、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8.5代浮法液晶玻璃基板等一系列“中国首创、世界第一”的创新成果先后在蚌埠落地。“看到这几个小药瓶吗,别看小,技术含量可不低。”李刚告诉记者,这是中性硼硅药用玻璃,疫苗专用。而过去,这种玻璃只能依靠进口。依托不断完善的科研与产业融合机制,技术成熟后直接走出实验室形成产业化,在“碳达峰、碳中和”的语境下成为名副其实的市场宠儿。

有实验室做坚强后盾,不久前,由中建材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牵头建设的国家玻璃新材料创新中心获批组建,成为“十四五”期间首批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也是全国唯一的玻璃新材料领域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

如何将平台作用发挥到最大?“共享”是答案之一。“实验室几十台仪器设备全部开放共享。”李刚介绍,创新中心以“公司+联盟”形式运营管理,汇聚80家企业、高校院所等创新主体和生产企业,开展关键共性技术攻关、测试验证、中试孵化等,完成了玻璃新材料的全产业链和创新链覆盖,以期形成跨领域、小核心、大协作、高强度的创新基地。

“争取通过5到10年时间,打造世界一流的玻璃新材料协同创新平台,成为国家级创新中心的标杆,助力我国玻璃新材料产业创新发展。”作为“掌门人”的彭寿掷地有声。

小身材有大能量
微电子领域有大作为

10月16日0时23分,搭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三运载火箭点火发射,随后成功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径向端口。

神舟飞天,万众瞩目。在绝大多数人注意不到的地方,兵器214所提供的3款关键核心器件——步进电机驱动电源电路、直流有刷电机驱动电路和舱内压力传感器正默默发挥着作用。“第一款电路负责调整飞船太阳能帆板的角度和充放电调节,是电力保障的关键;第二款电路类似于自动锁,在对接过程中自动捕捉、对准、锁紧闭合机构;第三款电路像人的神经末梢,精准测量和反映舱内压力,为航天员提供生命系统支持。”214所工艺二部主任臧子昂拿着比火柴盒还小的电路解释说,别看这么小的微电子器件,要经过千万次的试验检验,能抵抗太空环境的超强辐射、强压力、高真空,始终保持稳定的参数,才能以“万无一失”来回应“苍穹之问”。

这三款器件,都属于MEMS(微电子机械系统)传感器。作为多学科交叉技术,综合性、创新性强,一直以来是各个国家必争的科技高地,此前一直是被国外垄断的高新技术。

“这个像化妆镜一样的就是承载着芯片的‘硅晶圆’,里面含有几百个芯片,每个芯片都能成为一个系统的‘大脑’。”214所MEMS技术副总师张胜兵说起研究成果来,如数家珍。依托兵器214所建立的微电子机械系统(MEMS)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奔着解决MEMS产业化过程中的技术瓶颈而去,意在打通MEMS核心芯片产业化最后一公里,打破国外的技术封锁,推动我国产业技术的不断向前发展。

有214所6英寸体硅工艺技术平台做“试验场”,目前已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6套完整的MEMS工艺体系,成功研制了包括惯性传感、光执行、环境感知在内的10余款MEMS产品,达到国际先进、国内领先。其中,高性能惯性MEMS传感器已达战术级,性能领先行业3-5年;光MEMS微镜解决了卡脖子技术难题。还有去年年初,仅用20天就成功研发了MEMS红外温度传感器,一年之内批量生产了5000万只,为“抗疫”特别是复工复产争取了宝贵时间。

如今,该实验室已经成为了全省乃至全国的MEMS核心芯片研发、制造中心和人才聚集、培养基地,为企业源源不断输送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实验室成立以来争取国家级项目30余项,省部级项目10余项,项目经费超过5亿元。特别是谋划争取到8英寸微系统工艺平台建设项目,总投资超过2亿元,为实验室建设再上新台阶奠定了基础。”张胜兵告诉记者,围绕MEMS技术的纵深发展,工程实验室紧跟行业发展前沿,积极开展对外合作,每年完成横向合作项目30余项,与业内知名高校、研究所以及龙头企业开展紧密协作,共同开发孵化产品。目前已孵化的产品包含MEMS惯性、光、气体、温度、压力等传感器,服务机构30余家,在国内处于前列。

电子测试测量“国家队”
重大工程显身手

仪器仪表被称为科学研究的先行者,工业生产的倍增器。而电子测试测量和元器件技术水平则是一个国家创新能力和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

作为电子测试测量的“国家队”,中电科40、41所是我国国防科技工业系统唯一的电子测试技术和机电元器件专业研究所,从事微波/毫米波、光电、通信、基础通用类电子测试技术和互连技术的研究和开发。迄今为止,完成了1600多项纵向科研任务,创造了130多项“中国第一”,在电子测试测量和元器件研发中跻身国内领先、国际先进行列,载人航天、探月、北斗、大飞机制造等国家重大工程中都扮演了重要角色。

“‘十三五’期间,40、41所共有30多项技术成果填补国内空白。”40、41所副所长王健形容,只有不断提高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把科技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才能成为支撑国家科技自立自强和产业基础高级化的重要力量。

为此,40、41所构建了“1+5+N”的研发体系——形成“技术、产品、标准、知识产权、项目”5大体系;紧跟前沿技术制订N个专项计划,围绕国家重大需求着力攻关。数字是最直观的说明:“十三五”期间,该所共取得科技成果200余项;获各类科技奖100多项,包括国家科技奖3项、国防科技奖18项、省部级科技奖30余项。尤其是“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11项目技术成果得到转化,在5G通信基站、终端、物联网和核心网四大产业链核心环节得到广泛应用。

事实上,这些研究成果距离我们的生活并不遥远,它们仿佛“千里眼”、“顺风耳”,为生产和生活提供更多便利与保障——未来的智慧家庭,就可能用上40、41所研发的可燃气体报警、红外探测防盗、漏水报警等各种装置。该所孵化养殖设备、火灾报警系统、新能源电子、医疗电子等产品,早已在国内打响了知名度,部分产品还打入了国际市场。仅智慧养殖系统,就覆盖了全国70%的大型禽类养殖场。

“比如这套设备,在架桥铺路的时候可以同步安装。一旦地质结构发生变化,像山体滑坡、地震,系统就能发出预警,比‘千里眼’都灵光。”采访中,王健指着一套模型告诉记者,这叫地质工程分布式光纤监测关键技术,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也是所里的“代表作”。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以科技创新引领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是提升实体经济发展质量和核心竞争力、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一招”。有平台助力,蚌埠的科创力量高位起跳,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刻凸显关键力量。

来源:蚌埠日报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学生说这一套搭配绝了[馋嘴]#宝宝的少女心##盛夏光影# 多么坎坷的一天呀,才加完班,出完卷子。人生似乎就是这么短暂,好像前几年的青春时光都是虚度的似的,似乎并
  • 普贤菩萨行愿品(晨起诵经) ——修供养 复次善男子,言广修供养者。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极微尘中,一一各有一切世界极微尘数佛。一一佛所,种种菩萨海
  • 新西兰奥克兰大学open day现场人太多啦,在这里有所有专业最权威的信息,课程设置,就业方向,没来的学生欢迎小窗咨询哦[挤眼][挤眼] 新西兰奥克兰大学(Th
  • 很多朋友不清楚什么是带关? 带关就是为您解决来泰旅行、商务的入境便利... ✈️机场警察专人负责带关 ✈️机场警察帮您填好有关入境材料 ✈️不抽查您所带的现金
  • 欢迎收听9.6链团早新闻: 泰国男子因涉嫌参与1600万美元的加密货币骗局被捕 日本金融厅长官:围绕加密资产的状况正发生变化,将致力于相关的全球性课题 中
  • 耳根软听使唤,耳根硬使不动! 张士玉一萍面相风水原创图文,欢迎关注加粉! 耳根是管1-14岁运气的,耳朵长相要有轮有廓,色白肉厚,两耳有垂珠,不招风为佳。
  • 可我梦见的是在诊所里,看到满屋子的病人,全部在做开颅手术。 从面部额头开始切,病人还不给打麻药,一直在喊痛痛痛,一切血直炸。 而我是在等抖音网红摄影师合影,他在
  • 当白领们都下班入睡后,这个城市还没有入睡 还有货车司机们抓住这个窗口期涌入这座城,为这座城带来了源源不断的资源 还有图片左下方的外卖小哥没有入睡,仍然开着电动车
  • 我现在丝毫不逃避自己的工作带来的身份标签 可以是服务员 店小二 茶水小妹 客服 管家 等等 因为本身我在做的日常工作就是这些呀 但是同时我也需要做其他的东西 更
  • 印光法师文钞|关于当专志于念佛求生西方的开示 【导读】当此大劫,殆朝不保夕。如居积薪之上,下已燃火。何可泛泛然览诸经典著述,而不专心致志于念阿弥陀佛求生西方,
  • 武汉地处东西南北的要冲,是多元文化的结合点,近代又有洋务运动在此肇始,华洋杂处形成了关注时尚的风气,成为近代中国时尚的又一个中心。改革开放四十年,大武汉文化、教
  • 佳能EOS M6 Mark II,会让佳能EOS M系列APS微单变得更火吗?史老师解析如下:1,EOS M系列APS微单,主要针对的是家用市场、女性市场和自媒
  • 刮着风,飘着雨,李健就这样来了。没有千回百转,没有坎坷侘傺,像秋天一样来得干净直接。我们挤在一起,看着他下车,看着他走向我们,一步、两步。经过的刹那,似乎带来一
  • 真正的思念,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呢? 有人说,真正的思念不是彻夜难眠想你到流泪,也不是大醉后呼喊你的名字,而是我以为我已经彻底忘记你了,却在生活最平凡的时刻想起
  • [哪吒开心]小终于在这个城市进城了! [哪吒得意]坐出租回来的时候伴着夜景和晚风 突然很想坐最末班的环城公交 吹着晚风(可是这里没有) 路灯在树中丛丛发光 [哪
  • 当你在漆黑一片的黑暗里遇到了一只萤火。 我会赞叹他,保护他,然后为他发光。 而不是因为周围漆黑一片, 我就把他杀死,让四周重归黑暗。 世间之恶就是那一片黑暗,
  • 游戏游戏,讨厌游戏,抢走你的注意力。 略略略略略,我怎么这么不争气。很多人问我那你还喜欢他吗,我才不要告诉他们,但是我说不出来不喜欢呐。 所以谁问我都说不知
  • 人偶尔还是会感性,还是会在失去一个人之后,不停地往回看。尤其是在看照片的时候,或者不经意间听到有关于你的消息的时候,我总会想,后来的你,过得究竟快不快乐?时间确
  • 西方古典音乐浅析 #夏夏的音乐小课堂# 第六章 自由的精灵(1820-1900年) 第十二节 纯朴美丽的捷克之歌——捷克作曲家德沃夏克(1841-1
  • #金龙国[超话]##金龙国你的人一直在# 新闻 190817新闻更新 金龙国,时隔1年回归…公开日程表图片 歌手金龙国约时隔一年回归。 17日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