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金融学教授徐远:打工人该怎么办?

从2020年到现在,就业市场肯定是不好的,和疫情、政策都相关。

2020年上半年,主要是相对低收入的劳动力密集型服务业,受损比较严重。

2021年这个劳动力市场还没复原,房地产、教培、医疗、互联网平台,这波原来就业市场塔尖的行业,又受到巨大冲击。

这些行业和体制内的工作一样,是上一波中国中产、中上产形成的主力赛道,现在的情况就有点让人迷惘。

政策叠加、情绪放大、媒体发酵,这几代打工人大多活在社交媒体上,很难不产生各种撕裂和焦虑。

但是焦虑归焦虑,还是要放到自身来讨论“怎么办”的问题。

1.中概股跌得鼻青脸肿,大厂都在裁员?未来怎么办?

先说中概股大跌、互联网大厂裁员这系列事件吧,不完全是外因,也有内因的。

第一个内因是基本面。

金融学者香帅认为,2021年是中国互联网行业的一个转折点。

从1995年我们搞信息高速公路开始,中国的互联网行业一直是持续高速增长。当上网人数增速开始放缓的时候,移动互联网,尤其是社交媒体的出现,大大拉长了上网时间。

但到了2021年,互联网行业首次出现了,上网人数和上网时间增速双降的现象。换句话说,这个行业的高增量时代在逐渐退隐,存量博弈时代已经拉开序幕。

更文艺的说法,在互联网这个赛道上,那些鲜花着锦、烈火烹油的时刻,将不再是常态。而那些时刻留下的资产,也进入了存量盘点期。

换句话说,现在的裁员,和过去几年的扩招是一个强正相关关系。

扪心自问,我们自己,是不是也永远存在着过度反应的倾向:在乐观时候容易冒进,在悲观时候容易畏缩。其实机构、国家都一样,这个预期是需要有的。

互联网大厂仍然是有机会的,但是大家心态要放平,要知道:人类不会两次踏进同样的河流。

第二个内因是政策面,而且是长期持续的政策面影响。

平台企业其实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组织形态,尤其是巨型数字平台经过20多年辛勤耕耘,确实拓荒出了一个数字世界、数字社会。

这个“世界”规模小的时候,就像个游戏没啥大不了。但当这个数字社会真正开始成为“社会”,并且不断生长,和现实物理世界的交叉融合,越来越多的时候,你就会发现,平台、政府,以及其他社会组织的职能之间有了交叉重叠。

同时,平台又挖到了“大数据”这么一个新生产要素的矿,开始对社会生产力、生产关系都产生影响。这时候,平台和现行秩序之间必然会面临一些调整和摩擦。

现在说实话,全世界,包括政府、法律、思想观念、社会组织结构,都没有完全做好准备,都是摸着石头过河,谁都没有现成答案和解决方案。

但是如果我们相信历史是螺旋式上升的,就会相信,人类社会还是会朝着数字化这个大方向在走。

这个过程大家需要磨合,中国的磨合过程可能更痛一点。

那中国平台的发展路径有什么提纲挈领的原则吗?中央党校的郭强教授给了一条原则,非常精准,这个原则叫:经济领域绿灯,社会领域黄灯,政治领域红灯。

这个原则不难理解。我们试着回头看看,这一波中概股大跌里边跌的最少的是谁?京东。

为什么是京东呢?首先电商这个领域属于经济领域,再者京东重资产,属于劳动力密集型,很支持就业市场,这个方向就没有问题。

Easy Money(容易钱)不要赚,要干踏踏实实的活。其实美团,甚至阿里的业务范畴都属于经济领域,也都跟民生相关,理论上都处于绿灯区域。

但是不要出圈,什么叫出圈呢?举个例子,现代社会是信贷支持的,货币权是最大的国家权力,金融权是资源配置权,在这些领域开疆拓土,就有出圈可能性。

还是那句话,Easy Money不能挣,就像茨威格那句被用俗了的话:所有命运馈赠的礼物,早在暗中标好了价格。

2.如果没相关行业经验,能从0开始跨到高速发展的行业么?

一个现实情况是,现在中国经济就是冷热不均,大部分是海水,但是也有火焰。

所以很多人,尤其是工作了五六年,甚至十年的年轻人,会经常碰到一个问题:如果没相关行业经验,能从0开始跨到高速发展的行业么?

还是先讲个故事吧,一个传统行业,房地产的案例。

房地产盛世的时候,好点公司都有自己的内部杂志,带点宣传PR的意思,也带点行业研究,内部参考的性质。招的人也大多是新闻,中文,经济等对口专业。

后来房地产业下行了,作为附属部门,杂志肯定是边缘化的。有几个年轻人慢慢感觉这个奔头不足,然后就思考琢磨,发现:即使是存量市场,这也是一个刚需的庞大市场。

购房者真的缺乏有效信息。比如说我们做了很多城市研究,可以判断哪些城市甚至区有潜力。

但是到现实购房的时候,很多人的困难更微观具体,是关于哪个小区,甚至哪个楼层、价格、公摊、学位等种种细节性问题。

而这种需求其实被满足得不够,链家有类似服务,但因为有销售环节,所以又难免意向性太强,或者过于细节。

所以他们就琢磨着,利用自己以前行业积攒的经验,认真研究一个城市微观的房产。于是就做了个自媒体,提供知识服务、咨询,然后慢慢做大,开始替房地产公司提供类似FOF(专门投资于其他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的服务,也就这么做起来了。

你说他们算转行了吗?也算,也不算,对吧。

这个事用一个词语可以精准表达——老树新芽。

房地产行业不如以前好是事实,但这样万亿级别的大存量刚需市场,说没机会肯定是假话。只是那种粗放的大开大合的机会变少。“随手可得的低垂之果没有了,这是一个高垂之果的年代。”

再比如说,现在大家都说纸媒一塌糊涂,但是自媒体里做的好的,基本都是传统媒体里出来的。

还有前些年,互联网高速扩张期,PR(公关经理)部门、研究部门、战略部门去了大量纸媒人、财经记者之类。

换句话说,职业名称可能变,工作内容可能变,但基本技能还却还是可携带可提升的“个人资产”。技能在,老树上也能长出新芽。

3.职业要选上行赛道

还有一个故事,也是个90后男生。

他从大学开始就对数字加密货币这类新东西感兴趣,毕业出来放弃了进体制的机会,去相关赛道折腾搞技术,五六年下来起码经历了十多家公司,从数字加密货币到区块链,从ICO(区块链行业术语,指区块链项目首次发行代币)到现在搞元宇宙。

公司倒闭得快,他也跳的快,而且薪水长得快,现在早已经过了百万级。

因为这是一个还处于萌芽阶段的上行赛道,人力资本的供给小于需求,所以人力资本有很高溢价。他并不是什么超级牛校的超级牛人,但是确实获得了职场的溢价。

香帅认为,她不赞同中产在比特币这些数字风险资产上下重注,因为他们代表了“确定未来,模糊终局”,而终局不定,你的投资就可能血本无归。

但从个人职业发展角度,她非常赞同年轻人进入这个领域。

要记住,人力资本投资和自己的金融投资,这是两码事。

资金要投的稳,而投资自己要往最高增长的赛道去投,宁可挤红海,也要挤上车。因为红海竞争,吃亏的是老板,打工人又不吃亏。

比如说20、30年前的互联网,死了一茬又一茬,但是进入那个领域的,谁觉得后悔?

汽车,航空,在当年都是代表未来生产力的赛道,所以最好的人才,最多的资金都往里面涌,这样会将行业技术革新加快,平均利润率拉低,改变了世界但不一定投资赚到钱。

但是,正因为是上行的红海,正因为资金人力会源源不断涌入,所以这是人力资本积累的好机会啊。

这个赛道有很多车,车还容易坏,不要紧,只要你的岗位让你的人力资本得到积累,你下来换一辆车,只要这个赛道向上,你就向上啊。

4.对于打工人的建议

所以,关于打工人怎么办的问题,香帅有几个建议。

① 要待在有利于自己人力资本积累的岗位上。

② 不要惧怕红海赛道,尤其是上行的红海赛道,一定要去挤。

即便赛道上的企业坑可能前仆后继的倒下,但是个人的人力资本会积累。一家不成,跳另外一家。把成本留给老板,把机会留给自己。

③ 跨赛道的时候,你要尽量“顺势”,尽量别凹造型。

比如上面说到那几个年轻孩子转行的故事,你说他们跨赛道没有?好像跨了赛道,又没完全脱离原来的行业。因为人力资本的积累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④ 另外还有一点,就是不要被一些情绪化的舆论引导。

比如现在大家都说进体制好,小县城环卫局的一个岗位都N多博士生硕士生抢。其实职业好坏这个事情真是真的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香帅说,她大学毕业时,进外企还很流行,后来央企、银行、互联网大厂都火过,现在又轮到了体制内。

未来呢?其实谁都不知道。

所以说只要有长期人力资本积累的都是好岗位,尽量找上行赛道,但也不用太过在乎行业兴衰,最关键的还是你能干啥。

⑤ 唯一没有上限的,就是技能。

时代起落,但手里有活,心里不慌。这个时代给有本事的人仍然提供了很多机会。

一个非常典型的趋势是,现在数字基础设施极度发达,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化,新职业也层出不穷,而且很多是不需要坐班的。

同样是一个真实的例子,小姑娘美术专业毕业,在一个三四线城市的体制内工作。

她无意中在网上发现那些卖几百块钱的画,好像也没比自己画的强到哪里去,就开始学着卖画,几十块一张,慢慢攒点人气卖到几百块千把块一张, 现在一个月卖画的收入能够上万,这在三四线的小城市里边就很不错了。

这个事情其实不是个案,现在年轻人“斜杠”的特别多,包括公号小编、视频剪辑,都是年轻人的兼职。

这里值得多说一句,斜杠青年灵活就业可能不是个暂时的状态,未来灵活就业这件事情真的会成为一个常态。像刚才说的小城市女孩儿,这种现象会越来越多。

而且很多年轻人是在主动选择灵活就业的方式,因为他们也发现,只要干的活是有利于人力资本积累的,在哪儿都差不多,也不必要呆在一个地方到死到老。

何况现在大厂都裁员,大学老师都可能是合同工。原来还指望着在单位里养老,没想到35岁就面对天花板,或者被淘汰。

说来说去,唯一没有上限,不被淘汰的就是你自己,你自己的技能。

所以,斜杠、练技能、狡兔三窟,是年轻打工人的最后堡垒,也是突围抗内卷的一个良药。#投资##价值投资日志[超话]#

据说现在的情况是,60后开始卖房,70后80后已有房贷,再加杠杆也困难了,90后00后就业困难,已经躺平。
神奇的是,尽管房地产整体低迷,但是房地产价格却没有大降,低迷仅仅表现在土地流拍,成交量低迷。可能是限价的反向保护作用。
现在新建房产已建成待销售的存量库存总量达到了6亿平,这还不包括未建成的面积,且库存总量还在不断提高。
按照股票交易市场量在价先的原则,先成交量低迷,一段时间后价格应该会逐渐走低,想买房换房的现在应该再等等,等待房价的下降,贷款利率的进一步下降。

在中国 养孩子成本是美国的6倍、日本的1.5倍(组图)

新闻来源: 无相财经 于2022-05-16 4:32:03 大字阅读 提示:新闻观点不代表本人立场



在中国,养一个孩子有多难?

这种问题,一般没有什么量化标准。

有的孩子,从幼儿园开始,就是国际私立学校。有的孩子,就在住宅最近的学校随便上上。

不过,有人制作了一个以“抚养一个孩子到18岁的成本和人均可支配收入”为标本。来对比几个大国的养娃成本。

数据来源:Yu Wa 人口研究、Jefferies、经合组织、国家统计局

数据显示,在中国抚养孩子的可支配收入倍数,是16倍,全球最贵。

日本、韩国紧追其后,分别为9倍和10倍左右,万恶的美国则是5倍。

最便宜的,是澳大利亚,德国,瑞典,2~4倍。

总的来看,在中国,养一个孩子成本是美国的6倍,日本的1.5倍。

在中国为什么养孩子那么贵?

据育娲人口研究智库发布的最新报告,中国家庭养育一个孩子到十八岁平均要花费48.5万元。

其中,北京和上海家庭的平均养育成本最高,分别达到了96.9万元和102.6万元。

数据来源:育娲人口研究

这组数据仅仅计算把一个孩子养育到十八岁的用度,还不包括读大学以及进入社会的后续成本,比如结婚,比如买房,比如彩礼……

如果算上大学成本,那么0岁至大学本科毕业的养育成本平均为62.7万元。

另外,如果计算平均生育成本相对于人均GDP的倍数,来对比在全球养孩子的难易程度,中国的这一倍数为6.9,在全球仅次于韩国,高于众多发达国家。

数据来源:育娲人口研究

所谓的“生育成本”,既包括怀孕到分娩的成本(即“生的成本”),也包括养育和教育成本(即“育的成本”)。

生育成本是影响育龄家庭生育意愿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原国家卫计委,在2017年进行的全国生育状况抽样调查结果发现,育龄妇女不打算再生育的前三位原因依次是:

“经济负担重”、“年龄太大”、“没人带孩子”。

这三者的比重分别占77.4%、45.6%和33.2%。

这三个原因,无疑就是从侧面反映了中国生娃成本高的问题所在。

今天我们来一一分析。

从2019年我国人均消费支出及构成来看。

中国老百姓,在吃饭、居住、交通上花的钱太多了。

这三个加起来,就占到了消费的70%。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育娲人口研究

再分解一下,就是我们的食物贵、房子贵、交通成本贵。

房子,就不再多提了。

掏空3代人的6个钱包,才能换一对年轻夫妇新家的首付。

很多人每个月的房贷就占了收入的一半,基本上赚的钱大头都被房贷吃掉了。

食物贵和交通成本贵,这一点在物价涨幅上也能看出来。

数据来源:wind 泽平宏观

5年来,几乎都是正增长,很少有物价下降的情况。

没有钱,是减少生娃的最关键原因。

除了房价、物价的高生活成本之外,职场关怀,和社会福利保障的缺失也是很多中国生育成本居高不下的原因。

我们知道,日本和韩国,推出了很多育儿奖励。

比如幼儿园免费,女职工假期有数月之久,此外,还有大量的生育补贴。

欧美国家在这上面,相应的措施更加给力。

比如冰岛,自2003年起,便给予每对夫妻9个月的假期来照顾新生儿。

有全日制工作的父母在育儿假期间还能得到80%的工资;此外,90%的冰岛儿童都能进入到由国家出资建立的公立幼儿园就读。

丹麦的法律,则给予夫妻双方各32周的“父母假”,休完产假后,产妇有权回到原来的岗位照常上班。

不过,由于中国还没有进入发达社会层面,这些补贴和照料,暂时还跟不上。

很多年轻夫妻生了娃,马上就要去上班,孩子只能交给自己父母照顾。

毕竟早教机构和幼儿托儿所不是免费的,自费的价格,非常高昂。

一个家庭,二个夫妇,生三个孩子,养四个老人。

八点上班,晚九下班,费十分力气,还百万房贷。

自己正在被996毒打,如果再生个吞金兽,稍有不慎,就会滑坡。

2021年的数据显示,2020年结婚登记人数比2013年减少了40%,“90后”平均打算生育子女数仅为1.66个,比“80后”低10%,20-34岁生育旺盛期妇女规模同比减少近370万人。

当我们去挖掘现在年轻人躺平和内卷的原因时,养育一个孩子的成本,或许就是一个考量点。

而解决的方法,也很直观。

降低房价、物价、教育成本和完善社会福利。

只有构建一个宽裕、友好、平等的社会环境,才是目前提高生育率的良计。

希望我们早日等到这一天。签不可点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要是根本没那事,全当他是骂自己​他人气我我不气,气出病来无人替。他人气我我不气,气出病来无人替。
  • 今天中午和往常一样,来到凤凰山公园溜弯,碰到了一位姓韩的老同修[笑哈哈]他修藏密教大概有十五年了吧!他的儿子韩帅从小在平湖长大。
  • 昨天如影,记住你昨天的挫折和失败的教训;今天如画,美好的生活、快乐和幸福的人生要靠你自己去描绘;明天如梦,珍惜今天,选择好自己的目标,努力地为自己的明天去寻求和
  • 上周还遇到一个傀儡师也是,找不到哪局了,来问游戏理解,是农批吧,玩游戏第一次听到这个词,难道输出不是射手打还能是指望着上路一挑五吗,总不可能局局上路是大腿吧。玩
  • #路娜[超话]#路娜(二十三) “嗯?故事讲完了吗?说了啥了?”路飞打了个哈欠,头搭在娜美肩上往下看,一双清澈的眼睛也在看他,两人大眼瞪小眼,路飞抬手捏了捏小
  • 痛苦源于不充实,生活充实就不会胡思乱想年紀大了,終於發現,能夠心如止水地安安穩穩地愛著,靜靜地默默看著、想著、守護著,平平淡淡地在不動搖的愛裡過每一天,才是最幸
  • 我:额~那啥,我也不知道怎么浇,貌似好像是没浇……[笑cry][笑cry][笑cry]我妈:每天就知道给自己的多肉,自己的花浇水,都不给我的昙花浇水,昙花都快干
  • 买的香水小样收到了 试香的两只手舍不得洗了啊啊啊啊啊啊太好闻了 今天的我简直是简单快乐本乐!. 希望之后还有更好的消息下班打电话给公公婆婆 他们听到我内部面试过
  • #任嘉伦[超话]#✨#任嘉伦陆炎# ✨#任嘉伦请君#✨#任嘉伦嗨放派# ✨#任嘉伦李溪成# ✨#任嘉伦蓝焰突击# ✨#任嘉伦无忧渡# ✨#任嘉伦宣夜# 每个
  • #零投资微商##希芸##招代理# 2⃣️.1⃣️1⃣️首次咨询➕购买 2⃣️.1⃣️4⃣️收到货 2⃣️.2⃣️0⃣️好评反馈 经过几天的咨询与试用小云今天正式
  • 晾晒衣服,速干;无需热水器,自来水洗澡,刚好;立秋后的蚊子,没了;运动后换下衣服一拧,滴水;依然会吃火锅,知道什么是挥汗如雨;原以为24日后会降温,现在显示27
  • 我还挺喜欢耶[思考]饮品企业的员工形象感还蛮强的,挺有那种味道的,我觉得观感会比用明星来宣传更贴合企业形象,很轻松亲民,顾客的视觉重心也会放在饮品上当然最重要的
  • #贪小便宜的心态什么时候才能改# 第一次用某app拼了洗衣液回来,20几块钱5公斤感觉超划算(这个牌子毕竟不便宜!想买一款净水器,在淘宝上发现@小米净水器 的
  • #仙女杨的某一天# 哭哭,好想回到大学的时候,除了考研失败和求职艰难,想不到还有什么不开心,就连那时候也因为身边有志同道合的朋友而没有特别艰难。大学最幸福的点就
  • " 我很想要过这样一个温暖的冬天 有一场踩起来嘎吱嘎吱的大雪 有路灯下昏黄得模糊的暖光 有趴在桌下酣睡的猫咪 有热烘烘的烤地瓜 有一壶暖胃的酒
  • 天使已经派人来了[偷笑]的确,家里的书房承载了太多的功能,是时候给它减减负,恢复更适合它的功能~(配图不是我家书房,是比较喜欢的样子啦)#say hi 2 li
  • 午间小卖铺[举手] 【11.9】 ​​​​Gilver 网眼隐形袜10双 【14.9】周真真 南昌拌粉3盒 【29】拾纤 薄款透气无痕内衣 【14.9】宏途
  • 看期指50也在横盘不涨之后,一个急拉,好像大数据卡位在等待空头下好单,给你一个痛快的一击必杀。美股夜盘超预期收涨,好像那个大M头破位颈线失效似的,让做空的人昨夜
  • [并不简单][加油][笑哈哈]#一条plog告别八月#此手相手厚五指短粗,为人忠心耿耿,处事态度经常维持一致,立场不易改变,看似优点其实也是缺点之一,坏在不知变
  • 我只能说,或许一时爽了,但最后却是孤独的。 没结婚的我不好多说男女要早点考虑成家立业,我也没资格,但前面看过另一个帖子, 如图二 ,我很羡慕这样的婚姻,婚姻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