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整个行业竞争对手更加多元化、行业内部增长逻辑以及外部环境纵横交错的巨变下,行业格局如何演变?第二增长曲线在哪里?

在2022年5月27日举办的第五届中国跨境电商物流趋势峰会上,百晓网创始人王永强对“2022晓生排行榜”上榜企业数据进行了现场解读。

晓生排行榜是中国跨境电商物流领域首份反映企业成长与行业格局的权威榜单,通过高质量榜单和深度洞察,推广企业价值,推动行业整体提升,已日益成为跨境电商物流领域企业品牌强背书及行业格局演变的风向标,备受资本市场及从业者的高度关注。

此次,希望通过行业榜单数据分析,反映行业目前的市场格局,同时,通过疫情以来两年间的数据对比,观测上榜企业发生的变化,以及背后反映的行业走势,从而探寻行业增长的底层逻辑,以应对未来行业发展存在的诸多不确定性。

1、上榜企业数据总览

与2021上榜数据相比,2022上榜的所有TOP10企业,总数增加了3家,年营收总额同比增长43.9%,增长显著。单一企业平均年营收、年营收中位数分别增长了29.74%和22%。相对而言,此次初筛入围企业平均年营收、年营收中位数同比增长更为迅猛,分别为40.19%和54.9%。(“初筛入围企业”是指在晓生排行榜征集过程中,仅针对“综合实力榜单”或“细分业态榜单”进行申评,并且递交的申评资料信息完整有效、符合评定要求,可进入综合评选阶段的跨境电商物流企业。)

从2021和2022两年榜单的TOP10企业与当年初筛入围企业的各项比值来看,呈现一致的结果,即:TOP10企业数量和年营收,在初筛入围企业中的占比均有所增加;但TOP10企业的平均年营收和年营收中位数,相对于初筛入围企业比值却在下降,尤其是年营收中位数比值,2022比2021下降了21.4%。由此可见,在营收方面,初筛入围企业与TOP10企业的差距明显在缩小,行业进入了更加激烈的追逐赛。

2、综合实力榜单概况

此次“综合实力TOP10”上榜企业中,出口易、九方通逊、永利八达通3家为2022年新上榜企业,纵腾集团、递四方、燕文物流依然联袂前三甲。

从营收情况来看,2022上榜的10家综合实力企业年营收总和约为544.4亿元,与2021综合实力TOP10企业营收相比,增长32.79%。其中,2022综合实力TOP3企业营收总和约为400亿元,与2021综合实力TOP3企业约300亿元的营收相比,增长33.33%。

结合2022初筛入围企业及所有上榜的TOP10企业营收情况来看,2022上榜的TOP10企业整体营收增速最高,为43.91%;其次为初筛入围企业,同比增速为38.21%;综合实力TOP3与综合实力TOP10均以33%左右的增速增长,TOP3增速略高。

此外,综合实力上榜企业与初筛入围企业的占比,已连续两年(2021年、2022年)保持相同的格局,即:综合实力TOP10与初筛入围企业的营收占比为60%左右,综合实力TOP3与初筛入围企业的营收占比为45%左右,综合实力TOP3与TOP10营收占比为73%左右。

由此可见,疫情以来的两年间,行业追逐赛日益加剧,但综合实力头部企业依然占据着稳定的市场份额。

3、细分业态榜单概况

此次细分业态上榜企业包含FBA物流TOP10、小包专线TOP10、海外仓TOP10,以及20家入围上榜企业。其中,FBA物流TOP10、小包专线TOP10新上榜企业均为3家,海外仓TOP10新上榜企业为2家,入围上榜新增企业为16家。

从营收情况来看,2022FBA物流TOP10企业年营收总和为107亿元,与2021FBA物流TOP10企业79亿元的年营收相比,增长35.44%;2022小包专线TOP10企业年营收总和为355亿元,与2021小包专线TOP10企业290亿元的年营收相比,增长22.41%;2022海外仓TOP10企业年营收总和为184亿元,与2021海外仓TOP10企业180亿元的年营收相比,增长2.22%。

其中,2022FBA物流TOP3企业年营收总和为50亿元,相比2021的TOP3企业32亿元的年营收,增长了56.25%;2022小包专线TOP3企业年营收总和为264亿元,相比2021的TOP3企业184亿元的年营收,增长了43.48%;2022海外仓TOP3企业年营收总和为120亿元,相比2021的TOP3企业106亿元的年营收,增速为13.2%。

由此可见,FBA物流增速迅猛,尤其是上榜企业前三强;小包专线稳步增长,前三强增速明显高于小包专线TOP10整体增速;海外仓增速缓慢,但前三强增速远高于TOP10企业整体增速。

4、新势力榜单概况

行业正在快速迭代中发生着深层次的变化,更多入局者正在从不同维度介入行业。

第一个动向,随着欧美主流平台流量红利、人口红利见顶,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涉足新兴市场,比如中东、南美、非洲等,一批在新兴市场中颇具影响力的跨境物流企业正在不断涌现。

第二个动向,很多科技化手段正在改变着行业的效率,随着数智化时代的到来,行业信息孤岛将会逐渐被打通,行业终将迎来一场信息化革命。

第三个动向,更多巨头企业正在向跨境物流行业进军,比如电商平台在自建物流,上游船公司及航空公司在积极发力端到端业务,甚至在布局最后1公里,还有很多零售商,包括一些大型卖家、品牌商,也都在入局跨境物流行业。

所以如今,整个行业的竞争对手更加多元化,行业的生态格局将不仅仅局限于FBA物流、小包专线、海外仓,地域分布的集中度也将不仅仅局限于深圳的坂田龙华。

穿越周期,首先要分析和理解周期的逻辑。如果把过往十年作为一个周期,我们认为,跨境电商及跨境物流在上一个周期的增长本质,是流量红利、平台红利,以及整个外部大环境的相对稳定。

比如电商平台的流量红利,eBay、速卖通、Wish等低客单价类的电商平台,成就了一大批邮政代理服务商;Shein、Shopify等一批自建站成就了一批专线物小包流服务商。

在2015至2021年的7年间,亚马逊平台的高速成长,成就了市场上成千上万家FBA头程物流企业。所以总体来看,过往的十年,流量红利和平台红利是行业增长的底层逻辑。

但是回望2022年一季度,亚马逊平台告别了过去7年的高增长,且在第一季度出现了亏损,行业旧的增长逻辑难以为继,流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随着沃尔玛为代表的线下零售商发力线上,流量在不同平台间跃迁进化,从中心化到去中心化,从平台电商到社交电商,商流的变化带动了整个物流模式的创新,从而成就了每一位跨境物流人。

除了行业内部增长逻辑发生了变化,整个外部环境也发生了巨变,宏观经济及货币政策、俄乌冲突等,越来越多不可控因素正在给行业带来新的变量,而且目前来看,已超出行业本身的应对能力。

展望未来,在内外交织的巨变下,行业第二增长曲线将会出现在哪里?

不同企业将逐渐出现市场分层,比如上游企业发力端到端,中小企业专注于垂直细分市场,科技企业致力于行业效率的提升,有海外资源的企业更注重本土化服务,具有专业能力的企业为品牌商提供全渠道的供应链解决方案。

我们之前所说的跨境电商更多是集中在出口B2C,但放眼未来,跨境电商应该更多去关注需求端、产业端的变化,比如围绕着跨境全渠道新零售的趋势,为更多品牌商在全球化的供应链管理与本土化服务层面做精做细。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跨境电商及跨境物流都需要跳出现有的认知边界,寻找第二增长曲线,穿越周期,进化升级!

更多内容请参阅《2022中国跨境电商物流行业蓝皮书》,公众号:跨境电商物流百晓生

【华为汽车业务新进展:HI模式交付在即,Tier 1生态圈初见成效】
华为官宣要帮车企造好车,并发布了鸿蒙OS智能联网座舱、智能驾驶计算平台MDC 810、高分辨4D成像雷达、“华为八爪鱼”自动驾驶开放平台、智能化/集成化热管理系统TMS等5款核心产品。对这家立志要做汽车界Tier 0.5的“造车”新势力,华为的一系列动作广受行业关注。

华为在其2021年年度报告发布会上披露,2021年其在智能汽车解决方案领域投入达10亿美元,研发人员从年初的2000余人增长至年末的5000人规模;已成功推出计算与通讯架构、智能座舱、智能驾驶、智能网联、智能电动、智能车云服务、激光雷达、AR-HUD等30余款汽车零部件;并通过Huawei Inside、华为智选、Tier等模式加速与车企深度合作。那么,从官宣至今,华为“造车”都有哪些新进展?

去年4月12日,在华为全球分析师大会上,徐直军认为,汽车是十年内最具颠覆性的产业。为此,华为将自己定位为智能汽车增量零部件供应商,并通过商业模式创新,为汽车品牌赋能,其中通过Huawei Inside模式跟北汽、长安、广汽深度合作并从2021年四季度开始推出3个子品牌。

其中,与北汽合作的极狐阿尔法S华为HI版是Huawei Inside模式的首款合作车型,原计划2021年年底交付,但该车至今年5月7日才正式上市,且仍未实现交付。余承东表示,受疫情反复、供应链受阻、智能驾驶算法完善等因素是导致上市延后的重要原因,其同时表示,该车智能驾驶系统仍是目前全球最先进的产品。

一同“难产”的还有华为与长安、宁德时代合作的阿维塔11,该车于去年6月就已实现样车下线,11月全球首发,并计划于今年二季度发布上市、三季度批量交付。但从目前披露信息看,阿维塔进度可能不及预期。徐直军日前表示,华为已派遣1000多名工程师驻扎重庆,帮助阿维塔提升技术研发能力,以及整车智能方案设计。同时,长安汽车对阿维塔的交付时间也变得更为模糊,已从“三季度交付”变成“年内交付”。

华为的第三个合作子品牌则是与广汽合作。广汽集团于2021年7月9日发布公告称,同意埃安与华为实施AH8车型项目,将基于广汽GEP3.0底盘平台、华为CCA(计算与通信架构)构建的新一代智能汽车数字平台,搭载华为全栈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具备L4级自动驾驶能力,并计划于2023年量产。不过自该公告后,该项目尚无进一步消息。

经盘点不难看出,Huawei Inside合作模式现有3家合作伙伴中,极狐阿尔法S华为HI版最有可能率先实现交付,阿维塔11年内实现交付的可能性较大,广汽埃安合作车型推出最慢。这3个合作案例都采用了华为的全栈智能汽车解决方案。

而三个案例的推进不及预期,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Huawei Inside模式下,虽然主机厂仍是主导者,但汽车的核心“灵魂”却是华为,这让主机厂的积极性相对没有那么高,“抱着尝试的心态合作,一旦项目遇阻,进度就很难保障了。”

智选模式抢先落地

虽然Huawei Inside模式进度缓慢,但华为智选模式却已取得了不错的进展,其中与小康股份的合作已经进入到第二阶段。

华为与小康股份合作的首款“智选模式”车型为“赛力斯华为智选SF5”,该车型采用HUAWEI DriveONE三合一电驱动系统,集成了电机控制器、电机和减速器,于2021年4月19日上线华为商城,据赛力斯官方数据,该车上线2日订单即破3000辆。

不过,短期的风光背后,却是SF5销量迟迟无法达标。据了解,该车2021年仅交付了8000多辆。今年1月8日,小康股份回应称,芯片短缺是造成交付少的主要原因,不过这一理由并不为市场所接受。与此同时,市场也传出了SF5即将停产传闻。对此小康股份表示,“我们不会主动去停产车型,只要用户有需求,我们就会生产和交付。”不过车主之家显示,该车的销量记录只到今年1月份,该月累计销量为2辆。显然,双方第一次合作的SF5市场表现并不乐观。

事实上,华为与赛力斯在SF5上市之前就已在筹划新计划,“傲图(AITO)”也逐渐走进大众视野。2021年12月23日,华为与小康股份联合打造的AITO品牌横空出世,首款车型问界M5成为基于华为智选模式深度打造的车型,是继SF5之后,双方合作的又一力作,搭载华为HarmonyOS智能座舱、Drive ONE电驱系统。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这也是智选模式至今最为成功的落地案例,根据车主之家统计,问界M5上市后,于今年3-4月分别售出汽车3045辆、3245辆,直追几家头部造车新势力。另据6月1日最新数据,该车型5月交付新车已突破5千辆,达5006辆。

从数据看,问界M5的市场效果明显好于SF5,不过距离余承东此前定下的今年30万辆销售目标还有很大距离,余承东也于近期调整了新目标,“汽车行业缺芯背景下,根本做不到30万辆,第一年能做10-20万辆已经算是奇迹。”

日前,在小康股份股东大会上,创始人张兴海透露,与华为合作的第三款高端豪华车型M7将于6月底发布,笔者了解到,该车也将搭载华为HarmonyOS智能座舱,并已进入工信部第54批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

事实上,除了Huawei Inside和华为智选的精雕细琢,华为的Tier 1模式(传统零部件供应商模式,为车企供应智能化零部件)也初见成效。

目前华为主抓智能驾驶计算平台(MDC)、HarmonyOS智能座舱平台(CDC)、数字汽车平台(iDVP)三大生态建设,据其披露,截至2021年底,iDVP平台已经完成与10个厂家20款设备的系统预集成;MDC生态圈有70多家合作伙伴加入;CDC已经与150多家软硬件伙伴们建立合作。

主机厂方面,目前已有一汽集团、上汽大通、上汽通用五菱、福田汽车、广汽集团、比亚迪、奇瑞汽车、沃尔沃、北汽等国内外车企确认采用华为汽车零部件或服务。

其中,红旗EHS6计划搭载华为AR HUD、智能座舱方案,预计将于2023年下线;上汽虽然拒绝华为“灵魂”,不过旗下还是有多款车型选配了华为的零部件,如上汽大通的EUNIQ5和EUNIQ6就搭载了华为的电控和三合一充配电单元;上汽通用五菱新宝骏KiWi也基于华为MDC打造。福田汽车与华为在自动驾驶和雷达方面已经展开了合作;未来还将在智能网联、智能互联、智能能源、智能制造、云服务、云计算和信息化等领域开展合作。而比亚迪作为本土新能源汽车龙头,也早与华为有合作,日前市场爆料称,华为将与比亚迪合作推出高端纯电SUV品牌“星际”,将搭载华为MDC计算平台。

此外,哪吒、飞凡、宝马、奔驰、奥迪等国内外主机厂也选择与华为展开合作。从合作进度看,目前已推出产品中,搭载华为驱动电机、电控等零部件或是在HMS for Car智慧车载云服务方面合作的进展明显,据了解,支持华为Hicar的合作车型多达120余款,并有部分车型推出市场。而在自动驾驶方面,整体处于推进状态,特别是大众与华为的成立合资公司计划,双方的回应截然相反。

https://t.cn/A6Xl8juk#喜迎山东省第十二次党代会#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五年之变,究竟能有多大?

  最近,有一篇《山东变了》的网文颇受关注。文章用权威数据说山东之变:“2021年工业互联网平台创新领航应用案例”榜单中,山东23家工业互联网应用企业榜上有名,全国首位;全国110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厂”里,山东拥有12家,仅次于广东的13家;全国六批共455家国家级“单项冠军”示范企业中,山东有109家居全国第一。
此外,在世界“灯塔工厂”名单中,中国拥有37家,全球第一,37家里只有24家是真正的本土品牌本土工厂,而山东品牌工厂独占6家,全国第一;在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和阿里研究院联合公布的2021年全国“农产品数字化百强县”中,山东有17个县市上榜,全国第一;在全国2021数字经济城市发展百强榜上,山东共13个城市入围,与江苏并列全国第一,菏泽以拥有516个淘宝村的傲人成绩位居全国城市第一……文章说,山东只是低调,而不是保守,只是不声,而非不为。山东“光而不耀”。

  虽然山东一直保持不俗的发展成就,但这5年似乎格外引人注目。

  五年间,山东经济发生了什么?

  五年,是新和旧的变奏。

  长期以来,山东传统产业占比高,其中又以重工业企业为多,人们形象地将山东产业特点概括为“粗、黑、重”。2018年1月,国务院正式批复关于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总体方案,这是我国第一个以新旧动能转换为主题的区域发展战略。把握重大历史机遇,肩负重任,山东以滚石上山的劲头、爬坡过坎的勇气,坚定不移推动新旧动能转换。

  “老树”发新芽,新动能来自于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在山东能源鲁西矿业新巨龙公司,工人按下远程控制按钮,井下工作面整套智能化系统启动,采煤设备自如运转,记忆割煤、自动推溜、跟机移架、信息传送,一切井然有序。滚滚的“乌金”如流水般“奔”向地面,整个过程清洁无尘、人机分离。穿着干净工装,就把煤采了!这一转变得益于山东能源集团推行的“智慧矿山”建设,传统煤炭开采通过嫁接新技术,迸发出新活力。
不仅是山东能源集团。山东聚焦传统动能改造升级,传统优势夯实塑强。2018年以来,山东实施投资500万元以上技改项目3.8万个,投资规模居全国首位。2021年,山东高端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装备工业比重达46.4%,高端化工增加值占高耗能行业比重达28.1%,均比2017年显著提升。改造提升后的装备制造、化工等传统产业,焕发出新的活力。

  新树开新花,新动能来自“四新”经济的培育壮大。“四新”经济增加值占比由2017年的21.7%提高到2021年的31.7%,占比提高10个百分点。从投资看,代表产业链高端化和新兴产业的投资增势明显。2021年“四新”经济投资同比增长5.8%,占全部投资比重达到51.2%;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1.6%,高于全部投资5.6个百分点。引人关注的是,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中,72.4%的属于省新旧动能转换“十强”重点产业领域。

  五年,是重和轻的变奏。

  动能转换带来产业结构优化,山东三次产业结构轻重之变,突出表现是服务业增速连续多年高于GDP增速,成为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2017年时,山东三次产业构成为6.7:45.3:48.0;2021年,山东三次产业结构变为7.3∶39.9∶52.8,服务业对山东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59.5%。

  在当前发展阶段下,服务业比重的提高意味着经济发展质量的不断提升,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高,对拉动经济、稳定就业、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有很好的推动作用。尤其是在疫情影响下,实体经济受到的冲击比较大,服务业就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也体现在三次产业内部。农业方面,特色产业向价值链高端延伸。2021年粮食继续增产之外,蔬果肉蛋奶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有力,蔬菜总产量8801.1万吨,居全国首位。工业方面,2021年,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等体现工业高质量发展方向的行业实现快速增长,增加值分别增长10.5%和18.5%,工业机器人、传感器、光电子器件等新产品产量分别增长38.7%、22.7%和73.1%。

  产业结构持续优化,还体现在企业市场主体的增减特别是中小企业的增加上。据山东省工商局数据,2017年底,山东省实有市场主体806.8万户,而到2021年,山东市场主体规模大幅增加,年末突破1300万户,4年多了将近500万户。
从2017年开始,山东省实施瞪羚企业认定培育和奖励行动计划,到2019年底,三批共培育瞪羚企业337家、独角兽企业8家。到今年,山东已累计培育有效期内的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424家、瞪羚企业1140家、独角兽企业20家,共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62家,数量居全国第三位。

  过去因为国有企业多而素称“大象经济”的山东省,因为代表新经济和高成长性的“瞪羚企业”和“独角兽”不断涌现,正实现从“大象漫步”向“千羚竞驰”的转变。

  五年,是实和虚的变奏。

  《荀子•劝学》: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实是实体经济,虚是虚拟经济,善假于“网”,线下和线上融合,是山东经济涅槃重生的重要力量。

  在传统产业占比达70%的淄博,如今已是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先行区,企业从智慧数字改造中尝到“甜头”。从前,作为传统高能耗企业,鲁中耐材每条窑炉产线每天需使用约5000立方燃气,能耗成本占到企业总成本的20%—30%,鲁中耐材与卡奥斯COSMOPlat共同开启智慧数字窑炉改造项目,依托平台的智慧物联技术对隧道窑产线进行改造,实现窑炉燃气基于烧成曲线的物联自动控制,并将生产和设备数据实时上传至新上线的数字化窑炉工业互联网平台。改造后,每条产线一年能耗费用就降低了100多万,基本收回了改造投入。淄博有大量如鲁中耐材这样的企业,仅从窑炉改造一项来看,淄博就拥有上千家窑炉工业企业、超过4000条窑炉产线的巨大潜力。
工业互联网对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在山东各地屡见不鲜。在泰安,石横特钢集团用工业互联网智能配煤系统后,焦炭质量预测准确率平均达到98%,这是一个以往极难达到的数值,每吨焦炭生产的用煤成本相较以往平均降低15元左右,每年可节省煤炭成本近1500万元。

  山东工业突出智数赋能增效,加速向高端迈进。根据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发布会透露的信息,山东工业突出智数赋能增效,加速向高端迈进。2021年,山东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0.5%和18.5%,工业机器人、传感器、光电子器件等新产品产量分别增长38.7%、22.7%和73.1%。建设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115个,“上云用云”企业超过35万家。

  互联网对农业也是一场革命。在潍坊寿光市洛城街道东华蔬菜专业合作社,菜农卖菜只需刷一下卡,一部手机就能把蔬菜交易接入“云端”,实现“云”上交易。在德州宁津县,天空地一体化智慧农业大数据平台二期项目,拿起手机就能随时查看田间作物生长情况;点点鼠标无人拖拉机自动耕地、施肥,收割;不出家门就能在线对话农业专家……实现了农户“脚不沾泥,手不沾水”,即可完成耕、种、管、收等各环节的无人化作业。

  智慧农业,大大促进了产销对接。高青县纽澜地品牌黑牛2021年已进入24个城市310家阿里巴巴盒马门店,年销售额突破6亿元。高青纽澜地线上盒马的消费订单非常大,即使疫情期间,生鲜肉销售实现300%增长。虚实结合——线下实体生产,线上打通消费市场,成为理想的经营模式。

  2021年,山东信息技术产业营收突破1.2万亿元,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6%,数字经济规模总量位居全国第三。2022年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今年底全省16个地市全部建成并用好“城市大脑”,并建设1200个智慧社区,打造2000个惠民应用场景……
五年之变,离不开勇于正视短板。鲁迅先生说,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五年来,山东正是不回避现实问题,敢于正视和解决自身发展中的短板问题。山东牢牢抓住用好综合试验区建设这个重大历史性机遇,重点突出特色,着力实现突破,确保在激烈的区域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五年之变,离不开把发展优势转化成发展胜势。山东九个方面比较优势突出,山东把九大比较优势利用好,保持好,发挥好,把发展优势转化成发展胜势。

  五年之变,离不开矢志不渝抓创新。山东提出“十大创新”,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持续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

  如果说高质量发展是中国经济的一场大考,新旧动能转换就是这场大考中的山东卷。

  五年,山东顶住阵痛、攻坚克难,努力在转方式、调结构、增效益上发挥“领头雁”作用。

  五年,新旧动能转换的体制机制发生系统性、整体性、历史性重塑,重点领域短板弱项出现趋势性、转折性、关键性变化,山东发展呈现出由“量”到“质”、由“形”到“势”根本性转变。

  五年之变,究竟能有多大?

  历史中写着答案,未来将有更好的答卷。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尽赏自然,尽得清欢》“尽赏”“尽得”形成一种语音的重复,是对作文立意——亲身感知自然的途径所获得的结果、意义的概括,语言简洁,具有诗意。而自说一体,是指弟
  • 然后吧,除了肚子饿得快,腿短上不了沙发被她嘲笑后一把捞怀里搞得我哪儿都不敢踩,头快被她撸秃皮以外,还是挺爽的~图源水印哇,早上真的累死,太饿了点了个炒饭10点到
  • 玩家可随游戏进展解锁捉鬼敢死队(Ghostbusters)和幽灵(Ghosts)可用的各[哈哈]种装扮道具与升级,进一步提升游戏体验。玩[炸鸡啤酒]家可随游戏进
  • 。。
  • 面对同事的吹捧和其他小领导的推荐,他们也总是谦虚地表示功劳都是大家的,自己没什么特别的本事,只是有幸跟对了团队,巧妙地转移了所有人的关注。面对这样的人,不是要当
  •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是一部求取财富的佛教经典,值得每日修行持诵与传播的殊胜佛经。 开经偈 无上甚深唯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
  • 一些「村上春树」的句子。 1、如果你掉进了黑暗里,你能做的,不过是静心等待,直到你的双眼适应黑暗。 2、从今天起,你要去做一个不动声色的人。不准情绪化,不准
  • 1服 鱼戈哥哥(3062621)光荣事迹:盗别人私稿做头像,盗别人oc互赞图发还说只是发发又没用装死不回拉黑跑路第一名世界到处撩骚开别人不喜欢的玩笑说两句就急了
  • #执此一世[音乐]# 又是一首心头爱其实去年以前我都一直没怎么关注过添福俩俩的CP粉 不记得什么时候关注了几个凯源大粉的微博 当然当初也是为了多一个渠道了解新的
  • 往年忙过这一阵就会回家看爸妈,今年还不能回去,大帅也是“只把身心献给岗”。在青岛延绵不断的山海之间,藏着不少天然的“晒鱼场”。
  • 喜欢我,就请关注、点赞、转发[鲜花]祝所有读者身体健康,万事顺意[鲜花][鲜花][鲜花]弘易堂工作室2022年元月14号戌时家居风水与疾病的关系大家在日常生活中
  • 1、庸人败于惰,能人败于傲 世上两种人必定惨败,一种是懒惰之人,另一种是骄傲之人。前者什么事都想在“明日”再做,结果总是一事无成;后者瞧不起天下所有人,自认
  • 周末不能出去堂食点太二酸菜鱼外卖一顿饭把两个人都吃撑了教练说他最近胖了我说俺也一样唉‍… 现在啥都不容易,就特么发胖最容易[摊手]睡了个午觉,教练去公司加班俺准
  • 生活中,若今天我干了一件好事出现了,我们就不得不考虑它出现了的事实。所以,问一下万能的微博,北京警察这个判定,对不对?
  • 她需要出门工作,张杰也会让她放下手中的活,“摆明有他在就不需要担心的家里。别为放弃你的人流眼泪,不值得伤悲;别为失去的情再追悔,没必要沉醉。
  • 2021年随着蓝牌新规的发布,新规对车辆的总质量和发动机排量都做出了限制,蓝牌轻卡以往续航长载重大的优势被削弱,除了以上种种,最让张周先生头疼的还是高油价,张先
  • ”这话触及杨先生的心灵,当头棒喝,良心发现,回想起每次所钓的鱼,都是扯裂了鱼嘴唇,撕烂了鱼口腔,此时深有同感,甚感内疚。 所有目睹这恐怖情景的亲友,就很自然地联
  • 我挺头大得,情况都报告给我老公了,让他和他姐姐商量一下……我回公司啦,中午没吃饭没睡觉,在医院停车场里趴车上睡了一下,太饿了,大概5点我去医院牛肉店吃了一份50
  • #财新峰会#【城堡证券赵鹏:2023年中国仍将是全球经济增长的最大推动力】“2022年是艰难的一年,不景气的房地产行业、疫情不断反复,都给中国经济带来了更多的
  • 月亮客房 | 以门口的月亮艺术装置命名,摆放了墨西哥古董,构成了一个梦幻空间;庭院客房 | 拥有私人吊床、秋千、以及引人注目的现代四柱床;拉特拉扎客房 | 特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