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经》狂聋心乱永不闻法
(第七十二段)
【从地狱出,当堕畜生,若狗野干,其形颌痩,黧黮疥癞,人所触娆。又复为人,之所恶践,常困饥渴,骨肉枯竭,生受楚毒,死被瓦石,断佛种故,受斯罪报。若作馲驼,或生馿中,身常负重,加诸杖捶,但念水草,余无所知,谤斯经故。有作野干,来入聚落,身体疥癞,又无一目,为诸童子,之所打掷,受诸苦痛,或时致死。于此死已,更受蟒身,其形长大,五百由旬,聋騃无足,宛转腹行,为诸小虫,之所晒食,昼夜受苦,无有休息,谤斯经故,获罪如是。
若得为人,诸根闇顿,矬陋癫躄,盲聋背伛,有所言说,人不信受。口气常臭,鬼魅所著,贫穷下贱,为人所使,多病消瘦,无所依怙。虽亲附人,人不在意,若有所得,寻复忘失。若修医道,顺方治病,更增他病,或复致死。若自有病,无人救疗,设服良药,而复增剧。若他反逆,抄劫窃盗,如是等罪,横罗其殃。如斯罪人,永不见佛,众圣之王,说法教化。如斯罪人,常生难处,狂聋心乱,永不闻法。】
世尊说:诽谤《法华经》的人,在阿鼻地狱和其他地狱的罪报受完后,即堕入畜生道,投生为“狗”或“野干”。“野干”属狐狸类:身形比狐小,住在危崖或高树上,昼伏夜行,喜结群而行,只有一只眼能看,另一只眼先天失明。“野干”得此独眼,是因前世蔑视他人读诵或受持宣讲《法华经》所感之果报。
这些狗或野干,常常得不到食物,其形嘴尖,痩得皮包骨头。全身“黧黮(lí dàn)庎癞”:“黧黮”意为其身体布满黑色斑驳、“疥癞”俗称头癣,就是头上长满了癣。用以比喻肮脏丑陋,不堪入目的形象,这种形象常受人鄙视。
这些狗或野干,身上长满的疥癞,散发出恶臭,“人所触娆”:“触娆”之“触”、意为接触;“娆”意为接近。“人所触娆”意为人是不会接触或接近这些丑类的,而是人见人避,所以这些畜生是不容易得到食物的施舍而常常饥渴难忍。
世尊说:这些谤经者变狗或野干的业报完后,又再投生为人,将出生在贫困恶劣的环境中,无家无业,以乞讨为生,常遭人白眼、被人践踏,饥难得食、渴难得饮,形体枯槁、骨肉干枯,身体衰竭,受种种苦楚,死后还要被人投掷瓦石,遭人鄙夷,这都是由于此人曾诽谤《法华经》,自断大悲佛种,所造成的这些苦毒恶报。
世尊说:人生果报完后,又再投生于畜生道,变成骆驼或馿子,整日负重,搬运货物,被人任意鞭打捶击,只知吃草饮水,甘被役使,其余一无所知,毫无智慧,这些都是由于诽谤《法华经》所得到的罪报。
世尊说:诽谤《法华经》者所投生的野干,由于不容易得到食物,骨痩如柴,身上又长满了疥癞,散发出令人恶心的臭味,又是独眼,令人生厌。它们由于常不得食而流浪于村落,到处觅食,又被村子里的儿童棒打石掷,使其受尽苦痛而致死。
世尊说:野干死后又投生为蟒蛇,身形又长又大,长有五百“由旬”。“由旬”是古印度的长度单位,有大中小之分,大由寻约为六十里、中由寻约为五十里、小由寻约为四十里。依据的是《那先比丘经》乙本的说法,那先问王:王本生何国?王言:我本生大秦国,国名阿荔散。那先问王:阿荔散去是间几里?王言:去二千由旬,合八万里。以此折算,一由旬为四十里。四十里指的是小由寻。但我们人间看到的蟒蛇没有五百由旬那么长,这里只是形容蟒蛇的庞大而已。


世尊说:野干变成蟒蛇后的形象是“聋騃无足”:“聋”是什么也听不见、“騃”( sì )是愚痴无知。蟒蛇又聋又痴又无脚,只能曲身宛转作腹行,引来许多的小虫,在其庞大的身躯上,啃食其血肉,使其日夜不安,受此苦痛,没有休息,这些就是诽谤《法华经》所获得的罪报。
世尊说:诽谤《法华经》者,蟒蛇罪报完后,又投生为人,做人时,“诸根闇顿”。“诸根”指“眼、耳、鼻、舌、身、意”共六根,是组成人体的六大部分、“闇”指意根无明。“诸根闇顿”指六根不全,先天残疾,意根愚痴。
世尊说:其人身相“矬陋癫蹙”:“矬”( cuó)指身材矮小、就是现代人说的袖珍人;“陋”(lòu )指长相丑陋、难看;“颠”指神经错乱,颠狂、颠乱;“蹙”(cù )指紧迫、穷蹙。意为这种人愚痴智障,身形矮小,相貌丑陋,心神颠乱,一生穷困、窘迫不安。
世尊说:这类人生来就是“盲聋背伛”,“盲”指眼瞎,什么东西都看不见,属于先天失明;“聋”指耳聋,什么声音都听不见,也是先天性的;“背伛(yǔ)”指弯腰驼背,行动不便,还是先天性的。如此形象的残疾人,在生活中要承受的种种痛苦是可想而知的。
世尊说:此等众生由于诽谤《法华经》,脱离蟒蛇身后,就生为这类人,一生都人微言轻,虽然有时说的是实话,但却无人信其所说,一说话,口中就发出恶臭,令人唯恐避之不及,受人厌弃。而喜欢读诵《法华经》的人,则口生莲香,和蔼可亲,人敬人爱。
世尊说:诽谤《法华经》的人由于口臭,常有鬼魅嗅其嘴,与鬼魅为伴,一生都贫穷下贱,被人所使,多病多痛、多灾多难,生活不济,骨肉消瘦,无依无靠,孤苦伶仃。虽然想亲近或奉承依附于人,但没有人会在意。如果想学点手艺,学一点就忘一点。
世尊说:如果是修学医道,虽然用的是对症治疗的药方,但让人服用后,反而病情加重,甚至死亡,自己也因此而遭受官司,受牢狱之苦。如果自己有病,却无人施救,即使是服用了最好的良药,而病情却会更增剧重。如果是别人做了反逆之事,例如做了抄家打劫,偷窃盗窃等罪,反能逍遥法外,罪却落到了此人身上,由此而遭受横祸灾殃。
世尊说:像这种诽谤《法华经》的罪人,永远都不能见佛,更听不到众圣之王即佛的说法教化。像这种诽谤《法华经》的罪人,常生于苦难处,即狂又聋,整日里心烦意乱,业障缠身,苦不堪言,永远都不能听佛说法。如此因果,令人生畏,足可深思:一定要管好自己的嘴,要说话说点别的都可以,怎么说都行,千万不要谤法、更不要诽谤《法华经》!

(劝修念佛法门)圆瑛法师讲述
  世间有人。发心念佛。不明念佛旨趣。或问之曰。汝精进念佛。所求何事。则答之曰。为修来世。如是之人。就是愿头打错了。我佛所以立此念佛法门。乃是为著娑婆世界众生。备受众苦。逼迫心身。无法解除。故教人念佛。求生西方。可以离娑婆之苦。得极乐之乐。今念佛不愿往生西方。乃愿再生人世。享受人间福乐。实为可惜。殊不知人间。万般皆是苦、空、无常。何有真乐。纵得富贵荣华。得受世间财、色、名、食、睡。五欲之乐。此等快乐。都非真乐。古德云、‘只这色身。谁信身为苦本。尽贪世乐。不知乐是苦因。’

  又经云、‘财色名食睡。地狱五条根。五欲不除。尘不可出。’若求来世福报。转生富贵之家。享受福乐。那知人间富贵花间露。世上功名水上沤。只恐福中不肯修福。报终必堕苦趣。其受乐之日短。而受苦之日长也。狮子峰云、个个恋色贪财。尽是失人身捷径。日日饮酒食肉。无非种地狱深根。眼前图快活一时。死后受苦辛万劫。

  念佛、本来可以离苦得乐。若不求出娑婆。求生极乐。则身在娑婆苦海。苦终不离。娑婆是极苦世界。其苦无量。说不能尽。今按人中略说八苦。举世之人。皆不能免。

  一、生苦。世人都是随业受报。依前生之业缘。与父缘母缘。三缘和合。中阴身方得投胎。初见父母交媾。忽动欲念。由是流爱为种。纳想成胎。处在母身。生脏之下。熟脏之上。中为胞胎。母吃热时。热深难忍。几如镬汤地狱。母吃冷时。冷触压迫。无异寒冰地狱。幽囚十月。臭秽杂处。是名胎狱。又当出胎之时。胎衣脱下。便受风刀割身之苦。故孩儿出世时。便就哇哇叫苦。凡为人者。莫不皆然。

  二、老苦。岁月迁流。形容变易。眼花耳聋。发白面皱。身枯齿落。力弱气销。凡事不得自由。一切仰赖于人。楞严会上。佛问波斯匿王。‘大王汝之形容。应不顿朽。王言、变化密移。我诚不觉。寒暑迁流。渐至如此。我念孩孺之时。肤腠润泽。年至长成。血气充满。而今颓龄。迫于衰耄。发白面皱。逮将不久。’如此可见虽是国王。贵为天子。富有四海之内。老苦亦所不免。古人云、‘黄金不是千年业。红日能消两鬓霜。’

  三、病苦。人身四大不调。百种病生。世间少有一生无病之人。古德云、‘病到方知身是苦。健时都为别人忙。’姑勿论沉痀酷疾。即使齿痛头晕。则不自在。行坐不安。寝食顿减。以此例知。一切诸病。无非是苦。三国张飞。性情刚勇。对诸葛武侯曰。我谁人都不怕。于是武侯掌中书一病字。与他一看。问曰、这个汝怕不怕。张飞大声疾呼曰。嗳呀可怕。足见病苦临身。即英雄力士。亦复无可奈何。吾人能于病中。一心念佛。不为病苦所恼。如是则临欲命终。百苦交煎之时。自然亦有把握。

  四、死苦。经云、‘因缘和合。虚妄有生。因缘别离。虚妄名灭。’人身有生。则必有死。生时假借四大以为身。死时则四大分离。喻如生牛剥皮。痛苦万状。皮肉筋骨。为地大。津液精血。为水大。周身暖触。为火大。鼻息出入。手足运转。为风大。死时风大先离。故鼻息断绝。手足不动。次火大离时。身发冷触。三水大离时。尸水流溢。只剩皮包骨头之地大。谚云、‘白骨山头化土泥’是也。死之一事。为世人所必经之事。无一人可以幸免。吾人未至死时。当善观察。世间最大为生死。白玉黄金尽枉然。纵使妻儿相惜。无计留君。假饶骨肉满前。有谁替汝。我看他人死。我心热如火。不是热他人。也要轮到我。古人云、‘红红白白莫相瞒。无位真人赤肉团。死去不如猪狗相。即今便作死尸看。’猪狗死时。其肉尚有人要买。人若死时。谁人肯要。

  五、爱别离苦。爱即恩爱。世间恩爱。莫过于父母兄弟。妻子眷属。最难舍离。总望常相聚会。举家欢乐。倘若别离。则心如刀割。即所谓千种情怀千种恨。一分恩爱一分忧。殊不知人生聚散。本属无常。有合则必有离。何须痛苦。古云、‘父母恩深终有别。夫妻义重也分离。人生似鸟同林宿。大限来时各自飞。’

  六、冤憎会苦。冤即冤家。憎乃憎嫌。此皆宿业所感。重者结冤构仇。轻者厌憎嫉视。冤憎之人。若能远离。其苦自无。那知业力使然。欲离偏合。或为父子。或为兄弟。或为夫妇。或为朋友。冤则索命讨债。憎则刺激精神。因缘聚会。无法脱离。亦如哑子吃黄连(莲)。有苦说不出。罗状元诗云。是是非非何日了。烦烦恼恼几时休。

  七、求不得苦。世间那有十足之人。若有不足。则必有求。所求顺遂。自必称心。喜形于色、若求不得。竟生懊恼。日坐愁城。此等都是痴迷不觉。当知得失有定。贫富在天。岂不闻、‘世事忙忙似水流。休将名利挂心头。粗茶淡饭随缘过。富贵荣华莫强求。’

  八、五阴炽盛苦。五阴、乃色、受、想、行、识。五种烦恼之火。焚烧众生之心。烦恼若重。如火炽盛之貌。或依内根外尘。所起烦恼。属色阴。或依五识。领纳五尘。所起烦恼。属受阴。或依意识。想念法尘。所起烦恼。属想阴。或依七识。恒审思量。所起烦恼。属行阴。或依八识。微细流注。所起烦恼。属识阴。前七种苦是别。别指一种而言。此一种苦是总。总括诸苦而说。真是世事万般皆是苦。何如及早念弥陀。

  以上八苦。但就人道略说。无论智愚贤不肖。皆不能免。所谓千人千般苦。苦苦不相同。若发愿修来世。再来做人。还是吃苦。岂不是打错了愿头。我平日教人念佛。一定要求生净土。方能离苦得乐。弥陀净土。是无有众苦。但受诸乐。超过诸佛国土。念佛之人。不但不可愿来生。再来人间享福。并不可愿身后。生天受乐。以天福亦有终尽。‘八万劫总是空亡。三千界悉从沦没。’永嘉禅师云。‘布施持戒生天福。犹如仰箭射虚空。势力尽、箭还坠。招得来生不如意。’当知求生净土。经称少善不生。多福乃致。省庵大师云。‘言多福。则莫若执持名号。言多善。则莫若发广大心。是以暂持圣号。胜于布施百年。一发大心。超过修行历劫。盖念佛本期作佛。大心不发。则虽念奚为。发心原为修行。净土不生。则虽发易退。是则下菩提种。附以念佛之犁。道果自然增长。乘大愿船。入于净土之海。西方决定往生。’故劝念佛之人。莫求天上人间福报。如以明珠。而贸一食一衣之饱暖。岂不可惜。应当愿生净土。如弥陀经。佛劝发愿云。‘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

(劝修念佛法门)圆瑛法师讲述
  世间有人。发心念佛。不明念佛旨趣。或问之曰。汝精进念佛。所求何事。则答之曰。为修来世。如是之人。就是愿头打错了。我佛所以立此念佛法门。乃是为著娑婆世界众生。备受众苦。逼迫心身。无法解除。故教人念佛。求生西方。可以离娑婆之苦。得极乐之乐。今念佛不愿往生西方。乃愿再生人世。享受人间福乐。实为可惜。殊不知人间。万般皆是苦、空、无常。何有真乐。纵得富贵荣华。得受世间财、色、名、食、睡。五欲之乐。此等快乐。都非真乐。古德云、‘只这色身。谁信身为苦本。尽贪世乐。不知乐是苦因。’

  又经云、‘财色名食睡。地狱五条根。五欲不除。尘不可出。’若求来世福报。转生富贵之家。享受福乐。那知人间富贵花间露。世上功名水上沤。只恐福中不肯修福。报终必堕苦趣。其受乐之日短。而受苦之日长也。狮子峰云、个个恋色贪财。尽是失人身捷径。日日饮酒食肉。无非种地狱深根。眼前图快活一时。死后受苦辛万劫。

  念佛、本来可以离苦得乐。若不求出娑婆。求生极乐。则身在娑婆苦海。苦终不离。娑婆是极苦世界。其苦无量。说不能尽。今按人中略说八苦。举世之人。皆不能免。

  一、生苦。世人都是随业受报。依前生之业缘。与父缘母缘。三缘和合。中阴身方得投胎。初见父母交媾。忽动欲念。由是流爱为种。纳想成胎。处在母身。生脏之下。熟脏之上。中为胞胎。母吃热时。热深难忍。几如镬汤地狱。母吃冷时。冷触压迫。无异寒冰地狱。幽囚十月。臭秽杂处。是名胎狱。又当出胎之时。胎衣脱下。便受风刀割身之苦。故孩儿出世时。便就哇哇叫苦。凡为人者。莫不皆然。

  二、老苦。岁月迁流。形容变易。眼花耳聋。发白面皱。身枯齿落。力弱气销。凡事不得自由。一切仰赖于人。楞严会上。佛问波斯匿王。‘大王汝之形容。应不顿朽。王言、变化密移。我诚不觉。寒暑迁流。渐至如此。我念孩孺之时。肤腠润泽。年至长成。血气充满。而今颓龄。迫于衰耄。发白面皱。逮将不久。’如此可见虽是国王。贵为天子。富有四海之内。老苦亦所不免。古人云、‘黄金不是千年业。红日能消两鬓霜。’

  三、病苦。人身四大不调。百种病生。世间少有一生无病之人。古德云、‘病到方知身是苦。健时都为别人忙。’姑勿论沉痀酷疾。即使齿痛头晕。则不自在。行坐不安。寝食顿减。以此例知。一切诸病。无非是苦。三国张飞。性情刚勇。对诸葛武侯曰。我谁人都不怕。于是武侯掌中书一病字。与他一看。问曰、这个汝怕不怕。张飞大声疾呼曰。嗳呀可怕。足见病苦临身。即英雄力士。亦复无可奈何。吾人能于病中。一心念佛。不为病苦所恼。如是则临欲命终。百苦交煎之时。自然亦有把握。

  四、死苦。经云、‘因缘和合。虚妄有生。因缘别离。虚妄名灭。’人身有生。则必有死。生时假借四大以为身。死时则四大分离。喻如生牛剥皮。痛苦万状。皮肉筋骨。为地大。津液精血。为水大。周身暖触。为火大。鼻息出入。手足运转。为风大。死时风大先离。故鼻息断绝。手足不动。次火大离时。身发冷触。三水大离时。尸水流溢。只剩皮包骨头之地大。谚云、‘白骨山头化土泥’是也。死之一事。为世人所必经之事。无一人可以幸免。吾人未至死时。当善观察。世间最大为生死。白玉黄金尽枉然。纵使妻儿相惜。无计留君。假饶骨肉满前。有谁替汝。我看他人死。我心热如火。不是热他人。也要轮到我。古人云、‘红红白白莫相瞒。无位真人赤肉团。死去不如猪狗相。即今便作死尸看。’猪狗死时。其肉尚有人要买。人若死时。谁人肯要。

  五、爱别离苦。爱即恩爱。世间恩爱。莫过于父母兄弟。妻子眷属。最难舍离。总望常相聚会。举家欢乐。倘若别离。则心如刀割。即所谓千种情怀千种恨。一分恩爱一分忧。殊不知人生聚散。本属无常。有合则必有离。何须痛苦。古云、‘父母恩深终有别。夫妻义重也分离。人生似鸟同林宿。大限来时各自飞。’

  六、冤憎会苦。冤即冤家。憎乃憎嫌。此皆宿业所感。重者结冤构仇。轻者厌憎嫉视。冤憎之人。若能远离。其苦自无。那知业力使然。欲离偏合。或为父子。或为兄弟。或为夫妇。或为朋友。冤则索命讨债。憎则刺激精神。因缘聚会。无法脱离。亦如哑子吃黄连(莲)。有苦说不出。罗状元诗云。是是非非何日了。烦烦恼恼几时休。

  七、求不得苦。世间那有十足之人。若有不足。则必有求。所求顺遂。自必称心。喜形于色、若求不得。竟生懊恼。日坐愁城。此等都是痴迷不觉。当知得失有定。贫富在天。岂不闻、‘世事忙忙似水流。休将名利挂心头。粗茶淡饭随缘过。富贵荣华莫强求。’

  八、五阴炽盛苦。五阴、乃色、受、想、行、识。五种烦恼之火。焚烧众生之心。烦恼若重。如火炽盛之貌。或依内根外尘。所起烦恼。属色阴。或依五识。领纳五尘。所起烦恼。属受阴。或依意识。想念法尘。所起烦恼。属想阴。或依七识。恒审思量。所起烦恼。属行阴。或依八识。微细流注。所起烦恼。属识阴。前七种苦是别。别指一种而言。此一种苦是总。总括诸苦而说。真是世事万般皆是苦。何如及早念弥陀。

  以上八苦。但就人道略说。无论智愚贤不肖。皆不能免。所谓千人千般苦。苦苦不相同。若发愿修来世。再来做人。还是吃苦。岂不是打错了愿头。我平日教人念佛。一定要求生净土。方能离苦得乐。弥陀净土。是无有众苦。但受诸乐。超过诸佛国土。念佛之人。不但不可愿来生。再来人间享福。并不可愿身后。生天受乐。以天福亦有终尽。‘八万劫总是空亡。三千界悉从沦没。’永嘉禅师云。‘布施持戒生天福。犹如仰箭射虚空。势力尽、箭还坠。招得来生不如意。’当知求生净土。经称少善不生。多福乃致。省庵大师云。‘言多福。则莫若执持名号。言多善。则莫若发广大心。是以暂持圣号。胜于布施百年。一发大心。超过修行历劫。盖念佛本期作佛。大心不发。则虽念奚为。发心原为修行。净土不生。则虽发易退。是则下菩提种。附以念佛之犁。道果自然增长。乘大愿船。入于净土之海。西方决定往生。’故劝念佛之人。莫求天上人间福报。如以明珠。而贸一食一衣之饱暖。岂不可惜。应当愿生净土。如弥陀经。佛劝发愿云。‘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吃喝玩乐多actually厦门南京杭州 同理在我看来就像是 住阿姆还是住巴塞罗那一样没有差两个城市都很有趣 都喜欢 离得不远 飞个飞机两三个小时到了能活的舒服选
  •  在这庄严城中,有些人不知这位婆须蜜多女的不可思议功德智慧,见到善财童子在打听她时,因此作这样想:“现在这位童子,看他很正经老实,诸根都寂静,他的智慧也非常清明
  • 就是一个明明知晓结果但依然坚持下去的浪漫的悲观者,惯性持有的一点点希冀,也是对世界最后的反叛和送给自己的完全的赤忱。爱有什么罪呢,喜欢南北的每一分每一秒我都是被
  • ”那些被歌颂的憎恨(伏/汤厨赞美被憎恨的他那些被推崇的忠诚(我们的爱被赞为忠诚你们毁灭的是我(我们笔下的他不再是他你们铸就的是我(我们笔下的他却又引起更多的喜爱
  • 不用包得像颗肉粽,整个人简直就像保温罐一样呀!身体暖呼呼,再也不怕外面冷风呼呼吹啦!
  • 因此,对于属鸡的人来讲,要尽量避免和这些属相的人和物接触,如果迫不得已要和这些属相的人和物在一起,也可以通过使用吉祥物而化解。对古剑三剧情唯一不满的地方就是鄢陵
  • 2⃣️另外本月随机抽奖的结果也出来啦[嘻嘻]抽奖是根据阿花大号的最后一条微博点赞数的后两位,在本月打卡帖中的评论区选出的[鼓掌][鼓掌][鼓掌][鼓掌][鼓掌]
  • 社工借助日常生活中的例子来讲解法治的概念,小议事员们很快就领会了其中的含义,也了解到为什么要建设法治社区。天平、法典、律师……这些常见的元素在小议事员们的笔下,
  • #lsp40手帐创作团[超话]##lsp40手帐创作团[超话]##给你看看我的手帐吧[超话]##撒米[超话]##手帐[超话]# ✺◟ (鹿先生手帐日常第140
  • 如何警戒自己和教育孩子坚守内心里的正义,不被各种歪曲事实包装自己的假正义蒙蔽,才是我们需要反思的事。而且国内的网络环境真让人害怕,各种极端宣言对立宣言,揪住一点
  • 早晨起来,天空氤氲弥漫,雪花飘飘洒洒来到人间。“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 あなたも彼への好意はあるのだが、男女のゴタゴタが無い今までの良い関係を壊したくないと彼には伝えている。おまえはとっくに俺に惚れてたよ」岩田充(CV茶介)配信開始
  • 【库里祝福利文斯顿:你是真正的勇士,要好好享受生活】勇士后卫斯蒂芬-库里在个人Instagram上晒出了自己与刚宣布退役的肖恩-利文斯顿的合照并为他送上祝福。#
  • 当然我自己也会努力身材管理。作为一个外貌协会,我已经是越来越不怎么挑了。
  • 比如奢侈品中的经典款,小众但很有设计理念的单品,想要保持瘦又让饭局尽兴的木婉清食用菌减脂餐,还有应酬多可以消食解腻的木念慈慈梨山楂膏……而前两个还要考虑下品味和
  • 我一定就像魔鬼,因为我接受了我的黑暗。#陈铭[超话]#今天是喜欢陈铭的1128天[心]是连续签到的1000天看到这个时间我属实是吓了一跳我这个三分钟热度的人没想
  • 》根据浓缩咖啡、热牛奶、奶泡等不同的搭配和配比有以下常见的几种: 1、浓缩咖啡 受压的蒸气直接通过咖啡粉,得到的液体就叫浓缩咖啡。 美式咖啡其实就是兑了大半杯白
  • 水瓶座水瓶男和谁都是熟悉而不亲近,他的“若即若离”是保护自己不受到伤害的武器,这一点,谁也别想改变理性的他们,所以如果你能经常和他们做朋友式的沟通,你就会明白,
  • 终是庄周梦了蝶,你是恩赐也是劫。人生何必常相伴,遥以相思寄东风。
  • 让万事万物生长繁殖,产生万物、养育万物而不占为己有,作万物之长而不主宰他们,这就叫做“玄德”。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