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透的人生,未必繁花似锦,但一定过得安静平和,进一步,有风景;退一步,得心境。不随波逐流,只从容随心,不求活的完美,但求活得无悔简单明约,身心自在,足矣。

浅浅岁月,悠然人生,烟火素淡,守心自暖一切尽意,百事从欢。这个世界看似纷繁复杂,其实本质,却还是你一个人的世界。平淡的过着,简单的活着,风来听风,雨来听雨,人生百味,随意就好。

早安!

#学术争鸣#
【“学术预设”与 “摆事实讲道理”】
“完全从‘预设’出发”
2022年7月23日,《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发表了林超民教授的大作 《云南与内地:和谐共融的整体(代主持人语)》,批评了拙作之中文繁体版《流动的疆域》。林超民教授指出:

杨斌的研究,就是先有一个“学术预设”:“一个原本不是属于某国的区域及居民,一个原本不是属于某国尔后成为某国的边疆(领土),其中必然经历此国之占领(无论暴力的还是和平的方式)和行政管辖,从而经历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剧烈变化(可以大略理解为同化),而其中的关键还在于此区域居民身份认同的转变。”他先有了这个“学术预设”,然后再把云南的历史资料剪裁得适合这个预设。资料的取舍、学术的论证,完全从“预设”出发,而不是从事实出发。

分析林超民教授的这段话,里面有两个批评:一是批评笔者有某个学术预设;二是批评笔者裁剪云南的历史资料来适合这个预设:“资料的取舍、学术的论证,完全从“预设”出发,而不是从事实出发。” 笔者针对这两点一一加以辨析。

第一,学术研究需不需要一个预设或假设?这是显而易见的问题。以自然科学最普通最基本的方法而言,第一步是观察某一类现象;第二步通过逻辑推理总结出某个“规则”;第三部将这个“规则”应用或解释新的现象;如果解释得通,那么,这个“规则”就成为某种规律或者原理被大家所接受;如果解释不通,那么必须回过头来修正这个“规则”;第四步就是重复上述步骤,接受新发现的现象之挑战。在这四个步骤当中,所谓的“规则”就是“预设”。人文社科科学虽然不能像自然科学那样可以重复试验,但其研究采用的逻辑与科学方法和自然科学并无区别。导师会常常问学生,你的论点是什么?你怎么说明\阐述\证明它?这里的论点,其实就是学术预设。

不妨以安南为例来举个历史学的例子。为什么安南自秦汉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这是一个学术论点,或者说学术预设。为什么它只是一个学术预设呢?因为或许有人会提出安南自秦汉以来就不是中国的领土。在提出“安南自秦汉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这个学术预设之后,我们便加以辨析和论证。首先,自秦始皇以来,中原王朝就派兵征服了安南地区(先不管这一区域的具体称呼变化),派军队驻守,设立郡县,派驻流官实行行政管辖,征收赋税劳役,建立学校等等。这些都表明了中央王朝对安南拥有的主权和实行的治权,因而,“安南自秦汉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这个学术预设就得到了证明,从而从学术预设变成了被大家普遍接受的结论。这种经过证实、令人信服的结论,便带有真理性。

我们还可以再举一个例子:为什么安南自十世纪以来就不是中国的领土?同样,我们考察历史可以发现,安南逐渐脱离了中原王朝的直接管辖,自立为国,中央王朝不再派兵驻守,不再派官管辖。因此,安南虽然还在中国的宗藩世界里,但不能说安南在十世纪之后是中国的领土。

第二,学术预设可不可以修订改变?当然可以。这正是学术研究的魅力所在。科研人员在一开始提出的假设,不见得能够经得住新的现象的挑战,正如牛顿的经典力学无法解释微观世界的粒子运动,从而出现了量子力学。因此,学术预设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而是在研究的过程逐渐被证明、修订乃至证伪。因此,林超民教授批评拙作:“按照这个‘预设’,历史资料被肆意剪裁,东拼西凑,面目全非,” 这大概以为学术预设不过就是一个断言罢了。

事实与道理
林超民进一步批评拙作说:“这种讲道理,摆事实的研究,只会离历史的真实越来越远。” 这里需要解释一下才能明白林超民教授的意思。林超民教授在文中介绍了方国瑜先生的教导:

方国瑜在谈到历史研究的方法时说过,研究历史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摆事实讲道理”,另一种方法是“讲道理摆事实”。讲道理摆事实就是先预设一个“道理”再将历史事实剪裁得适合这个道理,这是唯心史观。摆事实讲道理是依据事实,通过占有系统翔实的资料,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研究,寻求出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这就是唯物史观。只有唯物史观才能揭示历史的真实,发现历史的规律。

“摆事实讲道理”和“讲道理摆事实”,不过是方国瑜先生在分享他的治学经验,并用通俗易懂的方式来解释给大家听。其实,“摆事实讲道理”的说法并不能令人信服,为何?原因很简单,因为现象是无穷尽的,单用枚举法(摆事实)根本解决不了问题。必须从已经掌握的事实(已知的现象)通过科学的逻辑与方法总结出某个道理(原理);这样的道理,不但总揽现有的事实,而且往往可以预见事实(将来发现的新现象)。

从刚才介绍的科学研究的四个步骤看,其实“摆事实讲道理”和“讲道理摆事实”都是科学研究中必要的来回反复,也就是从一般现象中抽象出来的学术预设(观点、原理)要经得起事实(现象,特别是新发现的现象)的挑战(这就是所谓摆事实讲道理);而新发现的现象也首先会用既有的道理(原理)来解释;如果解释得通,原来的道理没问题;如果解释不通,那么就需要对原来的道理加以修订(这就是所谓讲道理摆事实)。这是一个可以多次、乃至无限重复的过程。在科学研究当中,事实有新旧,有已经注意到的,也有尚未注意到的,还有尚未发生的;道理也是如此,有已经抽象出来的、被人们接受的,也有尚未被抽象出来的,当然还有曾经被人以为金科玉律的“陈词滥调”。

在历史研究当中,先占有资料,占有尽可能多的资料,然后根据历史研究的理论、方法等,提出一个论点(学术预设),而后进一步以科学的逻辑加以推导、阐述或证明。如果论点不对,便修订原来的学术预设而成为新的学术预设。这个过程,一般在学术研究的物质化成果——专著或论文——当中不予记录而已。但每个学者,必然会有这样的经历。

“反对中华一统、分裂中华的资料”
林超民教授还批评了笔者对中文文献的解析。我们知道,中华文化的一大贡献便是留下了天文数字的文献。这些文献,不仅仅是关于中国历代王朝的, 还有关于边疆和四夷的,甚至还有关于异邦外国的。这些文字记录,当然带着统治精英的阶级和文化立场。这个判断,笔者以为,每个历史学者都应该接受吧?

正因为如此,笔者指出,在阅读记载云南或者外国的中文文献时,学者特别是中国学者需要提高警惕,注意辨析中国中心论的色彩。林超民教授却不这样认为。他说:

对于历史文献中,云南诸族类与中夏的友好交往、向慕中夏文化、接受中夏文化,主动归附中夏的记录,杨斌则认为不过是“中国单方面的叙事,不能信以为真全盘接受”。他说,“在这些带有深刻文化和价值观印记的语言背后,读者们需要体察和同情边疆族群、社会与政权自身的活力和灵动。他们或不得已而为之,或因自身利益主动迎合,但不表示他们内心真正认同中国文化、世界观和价值观。”

林超民教授的上述妙论,笔者不敢苟同。

林超民教授进一步批评说:
在杨斌看来,凡是有利于中华一统、凡有利于中华友善、凡有利于中华凝聚的历史记录,也就是不符合他的“学术预设”的文献资料,都要被裁剪掉。只能用那些反对中华一统、分裂中华的资料。这样编排历史资料,不能说是严肃、认真、求实、谨慎的治学态度。

这样一顶大帽子,亏得林超民教授敢于举起来扣下去!这实在不得不让人以为,林超民教授的文章,的的确确是“非学术的关注”。但笔者还是斗胆请教林超民教授这位耕耘云南历史数十年的学者:《云南史料丛刊》十三卷中哪些是“反对中华一统、分裂中华的资料”?这些资料是怎么产生的?应该作什么样的分析呢?

引用文献与注解
林超民教授一再批评笔者没有认真阅读云南文献,因而对云南历史一知半解。用林超民教授的话来说,就是:“他(指笔者)连手中的石头的特质都没有弄清楚,就慌忙地投射出来,结果不是打到鸟,而是砸在自己的脚上。”近些年来,搬石头砸自己的脚这个俗语大家真是太熟悉了。

不妨介绍下拙作的引用文献和注释的情况,因为这是许多学者阅读学术著作首先要看的部分。

除了《云南史料丛刊》(主要是前三卷,其中包罗了数百种中文史料),拙作大致引用了中外文献(包括地方志、文集、论文、专著、合著等)396种,书目共21页(pp.317-338)。这个体量,在英文学术界的专著当中,属于一般水平。特别是考虑到拙作涉及的时空宏大,因此,拙作引用文献并不突出。诚惶诚恐之下,笔者推想:林超民教授、李大龙研究员和潘先林教授的著作(无论哪一本),其引用文献一定远远超出拙作了。特别是深耕云南历史数十年、熟稔云南文献的林超民教授,对西方学者关于云南的研究一定是如数家珍了,一定也有学术性的介绍和批评了。

关于拙作的注释,请参看下表(附图)。

拙作共分八章(包括序言和结论),共有1116个注释。笔者也藉此斗胆请教林超民教授、李大龙研究员和潘先林教授,诸位哪本著作的注释超出了拙作?
原创 杨观自在 云水山房一号

通透的人生,未必繁花似锦,但一定过得安静平和,进一步,有风景;退一步,得心境。不随波逐流,只从容随心,不求活的完美,但求活得无悔简单明约,身心自在,足矣。

浅浅岁月,悠然人生,烟火素淡,守心自暖一切尽意,百事从欢。这个世界看似纷繁复杂,其实本质,却还是你一个人的世界。平淡的过着,简单的活着,风来听风,雨来听雨,人生百味,随意就好。早安,朋友,周末愉快!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在这个以阅读为主题的迷宫里,你可以边探索边发现,就好像游走在图书馆的书架间,但是在这里你遇到的不仅有书,还有一个个与你心灵共通的灵魂。展览背后的故事:策展人简枫
  • 一段脱口秀,让人看到脱口秀商业巨头内部的刀光剑影啊…… 今天的一点感想: 1)赛程过半,很多人在评论为什么脱5口碑滑坡,我觉得非常综合,如果有机会我倒想
  • “下一步,我们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针对目前各村的特色种植情况,准备培养一批网上销售人员,开通网上直播带货,拓宽特色产品销售渠道,提高亩产效益,切实增加村民
  • 最后再给大家扯几条面,都说美的很#三秦晓露文化传媒##新星V计划# #寻美中国# 街边景色好,初冬也绚丽。#行走三秦大地# (汉中视听)#年底flag冲刺季#周
  • 有个男人吞云吐雾从我身边走过,仰头望天,在原地足足站了几分钟,他身边的风景都没有动过,他似乎是想留住这一切,哪怕一瞬间,我也是。”如那日一般,她也望向了我。
  • 一家人都慌了神,他们不知道孩子这是怎么了,此时男孩已经开始抽搐、呕吐,脸色明显不对。可能是母子连心,也可能是一直在儿子身边,男孩母亲第一反应儿子这是食物过敏了。
  • ”8月14日,记者在大众点评上找到西影·拉铂尔星水世界,显示商户尚未营业,“问大家”中,不少网友都提问什么时候能开业,记者拨打大众点评上所留的商家手机号,电话始
  • 感谢南方,感谢爸爸妈妈和小曲,陪我度过了人生的至暗时刻上周感觉自己好了,也冥冥中感觉要结束了所有无法解释的无厘头的痛苦、不期而遇的温暖和生生不惜的希望 我都愿称
  • 每天一毛多、几分钱的捐步数也捐了将近90块,还有蚂蚁森林种树、蚂蚁庄园喂鸡捐蛋、芭芭农场助农、蚂蚁新村助就业、运动币建足球场一个都没有落下,刚开始玩这些可能只是
  • 导读:梨花头是很多学生美眉和轻熟女们的最爱呢,蓬松微烫梨花头很有气质感的呢,所以姑娘们更是乐于去尝试不同款式的梨花头呢,但是其他款式的梨花头也是毫不逊色呢,赶紧
  • 反复确认多次课表明天真的没有课[awsl]虎崽归山一周了我除了事先备好了零食和各种半成品还没有全天候两虎一山过我课多的那两天崽子去奶奶家住了两天下课回来大把时间
  • 好似金色的蝴蝶,好似银色的彩带,缠绵的飘呀飘,飘落下来,飘到了地上,桂花虽然没有琦君故乡那么多,然而我却真的感觉就像琦君所说的,成了“金沙铺地的西方极乐世界。
  • 给了的,后面终有一天会还回去[老师好]不是金钱还,就是用其他方式在还。大概说一些事[老师好]其实我是一个喜欢分享和记录的人~想到啥就写啥,心情来了想做什么就会立
  • 他们外表接近真人,拥有完美腰身比,常年活跃于社交平台分享“真实生活日常”唱歌跳舞样样精通大牌合作接到手软,这之中尤以坐拥几百万粉丝的美国网红Li Miquela
  • 完结短文系列推~~~ 《436547》云姒 沧溟 节选:云姒心头狠狠一震:“你的疤痕是哪里来的?” 沧溟收回手,神色依旧淡然:“小时候为了救一个小姑娘,挨了一
  • 看会儿视频准备睡觉了,就这样吧,哦,是方便面。朋友来私信我(P2)后,由于我人在国外不方便联系,找朋友去私信她沟通(P3)结果不但没删帖,还把我朋友拉黑了(P4
  • #By2_Yumi孙雨[超话]#2022.11.14米米小红薯我知道骑车女孩哪有不酷的|||真诚不是必杀技 忠诚才是[两颗心R]有人说最大的快乐是用100块的油
  • 完成了第一项:参加一场读书会,感受读书的美第一次参加线上的读书分享会,抽到的卡牌我对我的生命负责,觉得挺神奇的,确实最近也一直在思考生命和人生的意义,因为职业的
  • 不是说智和旅途6只感情不深吧,确实是皮神和25年来一起走来的伙伴们还有智齐心合力赢下这个冠军,不过对比下走马灯回忆杀那里的演出就感觉旅途组少了一些本来应该有的东
  • -在朋友家的露台拍合照,快门连续被按下,一卷胶片用了不到两分钟就拍完,好像进入某种生命倒计时。掉头发用什么洗发水比较好?前段时间总是熬夜,头发要顶不住了,一次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