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草》预告

“你不用知道我是谁,别再对瀚园有过多好奇心。”
“你……你活着。你没事就好,真的太好了。”
“你……”
“瀚,你先听我说。你别再跟那群草菅人命的人待在一起了,他们给得了你一时的权利和富贵,可他们终究不是什么好人。你听我的,趁这个机会隐姓埋名逃走吧。”
“你一个小小邮差,懂什么?戏子本就是贱命一条,不就是图这片刻欢愉?乱世何必图那长久。一会儿我放你走,别再靠近我了。”

一个邮差,一个戏子。
一个共党地下情报局的头子,
一个被共党安插在国民党高官身边的杀手。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涅槃只是整个时代的命运,而他们所能做的,是否只有燃烧?

人作恶殃及子孙,后代需要承负的期限到底要多久?

《阅微草堂笔记》里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

甲看中乙的妻子,想纳为妾,便告诉了丙。丙看中了甲的财富,便找了一个同邑的浪荡子,用金钱买通了他,用阴谋帮甲达成了心愿。过了一年多,丙的阴谋败露,自己的女儿被杖而官卖,邑子的女儿则流落为娼。

初看这则故事,似乎是大家所喜闻乐见的善恶报应故事,行恶者得恶报,而且恶报的程度和行恶的程度刚好成正比。

但我们又会发现它和常见的善恶报应故事有一个很明显的区别:故事的过错方都是父辈,而承担责任者却是他们的子辈,也即父债子偿,这就是道教传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承负报应。

承负是空想还是确有实据?

“承负说”系统阐述于《太平经》 :“承者为前,负者为后;承者,乃谓先人本承天心而行,小小失之,不自知,用日积久 ,相聚为多,今后生人反无辜蒙其过谪,连传被其灾 ,故前为承, 后为负也。负者,流灾亦不由一人之治,比连不平 ,前后更相负, 故名之为负。负者, 乃先人负于后生者也。”

也就是说,今人要承担先人行为善恶所带来的后果, 名为承;同样,今人的行为善恶也会对后人产生影响,名为负;代代相承相负 。

那么具体什么是承负?用古代一点的说法就是血脉传承者之间的气运会有所影响,同时这种影响反应在血脉往后传承最为明显。《皇极经世书》说,子时开天、丑时辟地、寅时生人。《太平经》所指的先人,是从黄帝时期以前上溯至寅时的人。这些先人在本质上是承天心而行的,但有小错失,且并不自知。这种不自知的小错失,通过血脉流传一辈辈积累下来了。这是人间世运下降的本质原因,也是承负产生的渊源之始。

如果用现代一点的话,可以这样来说,DNA最为相近的亲属中会出现气运相关联的现象,同时这种气运关联体现在父系往子系这个方向上最为明显,而同辈之间的影响则较小一些。

承负与阴宅风水的作用原理是有相通之处,首先,承负是讲气运往子孙的传递,风水是借环境造阵来进行趋吉避凶,而承负是通过功果福报来进行趋吉避凶。

正所谓善人居福地之说,大凡积德行善的之人,因有功果转化福报的支持,故而更容易得到更好的风水,这便是“福人居福地”说法的来历。

由于道教很看重人类自然的繁衍生息的自然性,所以从来不避忌传宗接代之事,并在修炼之中,也强调“欲修仙,先做人”,先尽人伦之责,方可言及大道。

前人行的善,如果没有及时转化,则它会积累为功果(也称为阴功),这个功果转化为气运后,会通过血脉传递到DNA角度来说最亲近的人身上,然后逐次向往传递。同样的,如果有行的恶没有及时消解掉,那么这个恶行同样会转化成不好的气运,传递到子孙身上,在发生转化后,就会体现出来。

天地万物皆受承负影响

《太平经》中认为,历史是一个时时包含着承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任何社会危机的造成均非仅仅由于当世的原因, 而是历史的长期积累造成的 , 因此不能让一人承担罪责 ,而是“人人有过于天地”, 但现实是“ 百姓适知责天, 不知深自责也”,并认为天地和一切自然事物跟人和社会事物一样也都有承负 。

一是人为天地“承负” : “天地生凡物 ,无德而伤之, 天下云乱, 家贫不足 , 老弱饥寒 ,县官无收, 仓库更空。此过乃本在地伤物 ,而人反承负之”。人承负天地, 是天地运行发生错乱 , 人承受其灾害 。

二是自然界事物间的“承负” : “夫南山有大木,广纵覆地数百步 ,其本茎一也。上有无訾之枝叶实, 其下根不坚持地 ,而为大风雨所伤, 其上亿亿枝叶实悉伤死亡, 此即万物草木之承负大过也。”这是山川草木受到的自然承负之灾, 唇亡齿寒,也是这个意思。

三是人为自然界事物“承负” : “南山有毒气 ,其山不善闭藏 ,春南风与风气俱行, 乃蔽日月, 天下彼其咎 , 伤死者积众多。”南山有毒气,因为风而传播到了其他地方,导致死伤众多,此为人承负了自然之过。

不过 , 对于自然事物的承负人们并不太关注, 对人自身的承负才是大家关心的;而人自身的善恶承负 , 人们最担忧的是对恶的承负所造成的灾病夭死,承负之善给人带来荫庇,但这种荫庇不是无限的 , 而是有限的 ;子孙放纵为恶 , 支付完先人荫庇,也难免夭死 。 

道教承负与佛教因果,有何不同

现在我们很多谈论罪福善恶的,都将道教之承负和佛教的因果联系起来,认为道教之承负就是佛教之因果,其实是错误的。佛教的因果是基于前世今生,业报轮回的角度;而道教的承负是基于现实世界,以整体论、系统论的观念来看待社会的。

1产生报应的原因不同

“业报轮回说”认为有情众生对世界万有的“无明” 是产生果报的根本原因。

认为报应的根源在于人的贪欲和无明,由过去的无明烦恼而造作诸业,播下生死的苦因 ,于是生起种种妄念 ,因此造成了生死的流转 ,堕于生生世世的六道轮回之中 。

道教“承负说”主张的施报者是“天”。这个“天”不仅有自然无为的元气的含义, 且在一定意义上是有赏罚大权的人格神。有人认为这是一种外力报应,其实不然。

各种人的承负都有善恶积累这个内因在起作用, 是对个体或家族的过去善恶的报应,今人的祸福是先人行为的结果,如果祖先有何过失,由子孙承担其责任。而且 , 善恶的记录、拘校、奖罚 (即报应的执行)大多是由众鬼神操作的。 

《有过死谪作河梁诫》说 , 记录承负的诸神包括山海陆地 、 诸祀丛社、 舍宅诸守、 司农祠官 (其他书中还提到三尸神、司命神等 ) , 还有大阴法曹每年岁末要拘校账簿 , 核算此人的善恶累积, “计所承负 , 除算减年 ”, 地阴神 、 土府神 “收取形骸 , 考其魂神” , 罪过多的至死 , 罪不至死的要 “谪作河梁山海 ”, 其他也 “各随法轻重, 各如其事, 勿有失脱 ”。众鬼神无时无处不在注视人的所作所为,对善恶的记录和对承负的执行毫厘不爽。

2受报主体不同

佛教之所以没有承负概念,是因为“业报轮回说”主张“自作自受”。个体所造业的果报,只能由造业者自己或其五蕴相续而生者承受, 众生现在所受的业报 ,必然是自己前世的宿业所感 ,不能由别人替代,即使象父母子女这样的至亲,也不能互相承受 。所以佛教的出家,讲究抛妻弃子与世俗切断联系,在这种情况下,直系亲属的好坏完全不在自己的考虑范围内。

“承负说”的受报主体不仅是自身, 有恶心恶迹,天就会夺其纪算 ,减少他的寿命 ,同时个人的行为还会影响到他的子孙 。“承负”简单来说就是祖先给后人留下的一笔“遗产”。如果前人做了很多好事,就给子孙留下一笔好遗产,让子孙能富贵、智慧;如果前人干了很多坏事,那就会给子孙留下一笔烂账,令子孙遭受身体、心灵、经济上的许多磨难。《太平经》里举例说,比如父母失了道德,有过错于乡里,后世的子孙必受乡里的过责,这是承负最简单的道理。

与《易经》中所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同出一理。并且,“承负”有“十世一周”的性质,即十代祖宗的行为,会对后代有一定影响,警戒人们要为后世儿孙考量。

这也就是为什么有的人力行善事,却没有得到好的福报,就是因为承负了祖先之过错;为什么有的人做了坏事,但是却得了好的结果,是因为承负了先人之遗泽。

所以道教里讲行善,只是说行善可以有种种功德,但是却很少宣讲靠单纯的积善可以获得富贵的。

3解脱方式不同

“业报轮回说”提倡“业由心造、 回转有道”,主张通过因果法则以减少恶报,甚至消除业力的影响 。

大家都知道,道教是修现世的,而对于当前的现实利益,道教不会通过消耗福报来实现,而是创造了道家五术,以五术来济世利民,不但能解决现世问题,还能不断积累功行。

《太平经·解承负诀》说: “能行大功万万倍之先人 ,虽有余殃 , 不能及此身也 。”行大功德, 就是以忠孝等伦理道德规范为标准 , 为善去恶,得行此道者, 就能消除“承负”所带来的灾厄。

4作用范围不同

佛教的功行主要是在于普度众生,并且这个众生指的是有情众生,而无情众生是成不了佛的,所以佛教关注对象围绕的是人,其理论从人心下手,所言所论所行,皆是围绕人的觉悟成佛来进行。

道教则大不同,万物皆有灵性,度的是万物成道,所以道教关注的对象则是在天地万物及天地万物之外的一切,而人只是天地万物中最灵者,故域中有四大,人居其一,非是人为独尊。

所以道教中没有至尊的概念,即使是玉皇大帝这样地位极高的神明,一样是要听从元始符命的,但玉皇大帝本身又是元始的一个化身,元始本身是一切的源头,但却不是一切的主宰。

正因为如此,道教并不像佛教那样认为只有有情众生才能成就,而是万物皆可修行,皆可成就,在层次格局上比佛教要更大得多。只是世人多不察此,反认为佛教普度是大善,不可不谓之颠倒了。

承负的期限

那么先人的善恶行为是否能无限期的对后代产生影响呢?《太平经》中记载,承负是有期限的,过了这个时间限制,就不受承负之苦。

《太平经》说:“因复过去,流其后世,成承五祖。一小周十世,而一反初。或有小行善不能厌,囹圄其先人流恶承负之灾,中世灭绝无后,诚冤哉。承负者,天有三部,帝王三万岁相流,臣承负三千岁,民三百岁。皆承负相及,一伏一起,随人政衰盛不绝。” 

可见承负的大至期限是五代十世。如果只是后人无条件的承负先人的善恶行为,道教的善恶报应论就成为了绝对的命定论了,所以经中也告诉我们,只要个人能做大善事,虽先人有过失,也可以免于承负之灾。

【资治通鉴:利益变化再多,人性的根子不变!】
《资治通鉴》第40卷,汉纪三十二

汉光武帝建武二年(丙戌,公年26年)

【原文】
鲍永、冯衍审知更始已亡,乃发丧,出储大伯等,封上印绶,悉罢兵,幅巾诣河内。帝见永,问曰:“卿众安在?”永离席叩头曰:“臣事更始,不能令全,诚惭以其众幸富贵,故悉罢之。”帝曰:“卿言大”,而意不悦。既而永以立功见用,衍遂废弃。

永谓衍曰:“昔高祖赏季布之罪。诛丁碧之功;今遭明主,亦何忧哉!”衍曰:“人有挑其邻人之妻者,其长者骂而少者报之。后其夫死,取其长者。或谓之曰:‘夫非骂尔者邪!’曰:‘在人欲其报我,在我欲其骂人也!’夫天命难知,人道易守,守道之臣,何患死亡!”

【译文】
鲍永对冯衍说:“过去汉高祖刘邦奖赏有罪的季布,诛杀有功的丁公。现在我们遇到了圣明的君主,还有什么忧虑呢?”冯衍说:“有一个人挑逗邻居的妻妾,年纪大的唾骂他,年纪轻的答应他。后来她们的丈夫死了,这个人娶年纪大的人为妻。有人对他说:‘她不是那个骂你的人吗?’这个人说:‘她是别人的妻子,我希望她答应我;她是我的妻子,我希望她唾骂别人!’人的命运很难预料,而做人的道理却易于遵守。遵守做人道理的臣子,还怕什么死亡?

【解析】
上面材料是鲍永与冯衍的对话,简单说下两个人的生平。

鲍永,父亲是汉哀帝时期大臣,被王莽杀害,鲍永未被株连,又得贵人庇护,在地方郡县中当小官。

后得更始帝刘玄征召,进入其朝廷担任大将军,镇守河东。

更始帝死后,刘秀招降鲍永,鲍永看不清楚状况,就扣留使者,派人到长安调查,确认消息后,把部队解散后才带着随从及将领投降刘秀。

再说冯衍,王莽时期拒绝出仕,投入到王莽大将廉丹手下,劝说他拥兵自重,后者不允,兵败而死。

就在鲍永为更始帝镇守河东时,冯衍到鲍永处,为其谋士,两个人的关系从此开始。

之后两人都投降了刘秀,上面这段材料就是两人投降之后的对话。

这番对话本身并没有什么东西,比如刘邦对于季布、丁公的处理,之前的材料也聊过。

而有意思的事这番对话背后反应看来三个很关键的思维。

1.时代的任务不同
刘邦诛杀丁公、奖赏季布,是因为天下打完,如果天下还没打完,前者是绝对不会死的。

与其说是刘邦前后发生变化,倒不如说彼时的天下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侧重点。

天下大乱的时候,侧重于如何快速结束战乱。

天下安定的时候,侧重于如何稳定局面。

由此造就了不同时代不同任务。

包括现在也是如此。

解放前、解放后,乃至于改开40多年,

就单拿改开40多年来说,一开始最主要的任务是获取资金和技术,再后来是优化自身制造力,到现在推统一大市场。

咱么类比到人,前25年就是长身体,后10年就是增肌,之后就是力量训练。

如果看不到时代变化之下的这种变化,被淘汰也是必然的结果。

君不见,这段时间那些个互联网大佬都退休交权了,这背后未尝不是对时代变化之下选择。

2.人阶段性的利益不同
上面的材料冯衍和鲍永说了个故事,一个男人娶老婆的故事。

这个故事生动展示了,聪明的男人,好色归好色,但关键的东西不含糊。

这就反应了时代之下人的利益也是呈现阶段性的。

就拿材料中的刘邦杀丁公、奖赏季布来说。

天下大乱时,刘邦是为了活,是为了尽可能打击对手,所以无所不用其极。

而天下太平时,刘邦就要稳固权力,吹捧忠诚,那么那些不忠的人就要杀,忠诚的人哪怕是忠诚于自己的对手,只要他投降了没威胁,那就奖励。

人这种阶段性的利益,变化极快,可能几年一变,也有可能职位一变就变,还有可能今天明天就改变。

社会是人的关系总和,而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关系就是价值交换。

看不到人阶段性利益的不同,那么在搞人际关系的时候就难免热脸贴冷屁股,社会咖位也难上去。

你以为你对对方不错,没想到对方要的是别的玩意。

3.最终选择必然利己
还是来说说冯衍和鲍永说的那个故事。

男人年轻时候看邻居家老婆,明显就是想偷情,自然是喜欢会配合自己的。

可是当男人真要娶这姑娘时他却犹豫了。

其中内核其实有两个。

其一,当时的相好老了,早年的颜色不在。

其二,以前他有老公的时候还偷人,将来我娶了他,那她还不也会偷人绿我?

所以,选了那个早年骂他的女人。

这就是最终选择的必然利己。

之前的利,是为了来一发,之后的利是为了婚姻稳定和血脉纯正。

这其实就是人行为最底层的逻辑,利己。

所有行为必然利己,只不过利己不是你狭隘的认为的就是为了钱,基因传承、心理安全、心理爽感、权力、价值观等等都是利己的体现之一。

看不到人行为利己的必然,人际关系之间的矛盾就难以调和,也没办法将别人的利益为你所用,更难以在利益矛盾中找到均衡共赢。

【闲扯】
这几天在酝酿一个大招。

不知道有没有朋友关注了【卢克文】这个公众号,讲时政的。

年把前,他写了个文章说了一个概念,经济链,说是看透世间万物本质的。

我看了几遍,深表认同,但又觉得不过瘾,里面不少东西太虚,没有落到实处,更有不少东西没有讲细。

于是动了念头,自己把这个”经济链“的概念写完写透。

预备五一之后放出来。

这里做个提前铺垫。

而上面的内容其实某种程度是经济链的一小小部分。

#这就是中国风# #出道吧新星#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好大雪 给我冻成福娃了我妈问为什么我和毛子哥姐的合照里我又黄又黑 我说 呵呵 因为我是黄种人啊[开学季] 再记录一下刚到彼得堡的时候是早上八点多 本来以为酒店不
  • 像周密写梅影:冰条冻叶,又横斜照水,一花初发。        此刻也,忧心遁去,澄怀悟道;方今也,登鞍跨马,壮志凌霄!
  • 本来完全没打算给这场演唱会写后记的,甚至昨天一开始坐在场馆里还想着“好像和听cd开个音效也差不多”(当然了是很还原表演得很好的意思)。开场前拽了三张纸怕会哭,按
  • 而对于商务精英而言,无论是前往机场迎接重要客户,还是穿梭于城市间的重要会议,维罗纳以其卓越的性能和豪华配置,确保每一次出行都成为展现品味与实力的最佳名片。然而,
  • 一向想的开的金牛座本周是绝对的事业型,虽然是假期但依然选择加速前进,利用各种社交场合寻找新机会,总之是身先士卒的一周,四面八方的压力让你没有喘息的机会。水逆后的
  • 【双男主】男友背弃誓言瞒着我和别人结婚了;他告诉我同性之爱永远见不得光,可他不知道我因为胃癌晚期只剩 ✨相恋十年却和别人结婚他X久病无医将死之人你 相恋十年的
  • !!
  • 而且属龙的人,如果在农历十月、十一月出生的话,一般都有大的作为,因为水旺有利于他们飞黄腾达,属龙者本身的命运都不会差,加上属龙的人总是充满干劲,不断地努力为自己
  • 。。
  • 很多人会说,只是一只猫而已,他们不知道也不理解,你是一只捡回来的流浪猫,也是上天随机赐予的家人、同伴、战友,何况你是品性那么好的一只小猫,一个乖小孩,这世上唯一
  • 本周的吃喝玩乐说我要考试 带着我去拍了新的证件照 人生照片了好喜欢 就是感觉跟本人没什么关系哈哈哈哈哈 不晓得审核的时候能不能通过✅顺便还做了个新的指甲 说换个
  • 我总认为是结果为经历赋予了意义,所以在得知结果以后,我的整段考研过程都变得黯然失色、面目可憎,偏偏中途还写了一本该死的五年日记……带着现在的处境去看过去充满希望
  • 碎碎念:原本的构思是表现一个校园乌托邦,设定大家都是第一防线的学生,那些悲剧都没有发生,大家的童年都开开心心普普通通的(能力有限只画了部分主线角色T  T)画到
  • 手表吧认为这个问题可分为两部分,一是时光爱客手表的质量和售后怎么样;二是时光爱客手表款式怎么样?[腕表时代 评测]雪铁纳是一个并不是很著名的腕表品牌,但是作为一
  • 而在更能打动年轻人的用车细节方面,灵悉L搭载了同级唯一128色LED氛围灯,带来沉浸式用车体验;拥有12.15寸的HUD超大投影面积,让驾驶信息更加直观清晰,提
  • [爱你]让我们以茶为媒,以茶会友,共享文化盛宴,感受传统茶文化的魅力!当地人带路,终于喝到福建岩茶。
  • 而与儿童剧一起消失的,是影视剧里可爱的孩子到了2024年,国剧半边天依旧属于古偶,在这样的电视剧里,儿童呈现出的并不是其本身的样子,而成为了成人的关于小孩子的欲
  • [鲜花]☕ 我也要为远方、牵动人心的 “丫丫”送上祝福:平平安安、健健康康![鲜花]☕ ,新一年, 我祈福,[鲜花]我热爱的国家风调雨顺,无病无灾、平平安安
  • 解锁了太多第一次,第一次看到比海水更蓝的湖水,第一次去沙漠开越野车,第一次深入无人区,幸运地看到了野生北山羊,第一次肉眼可见邻国小镇,第一次遭遇沙尘暴和八级大
  • 所以我自然而然的也就喜欢上了独处,一个人在学校里吃饭,上厕所,做所有事,或许有时候真的想和人倾诉一下,但是想想算了,每个人都有不开心的,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或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