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蛋白尿/水肿(肾炎、肾病综合征)验方秘方汇集;
一唐老军医

蛋白尿是泌尿系统疾病的常见症状。祖国医学认为,蛋白尿的出现,是人体精微物质外泄的一种表现。人体的精微物质,主要依赖睥进行生化与统摄,并通过肾来封藏与固摄。劳累、伤食、服药、妊娠等因素,部可引起脾肾两虚。如果再有湿热内蕴,水湿不化的情况,就容易产生蛋白尿,其治疗也颇为棘手。笔者在临床上尝试采用补肾固精、益气摄血治疗肾炎蛋白尿,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

处方;

 生黄芪60克,太子参15克,焦白术10克,云茯苓10克,

煨葛根15克,白茅根30克,干荷叶10克,旱莲草10克,

金樱子20克,菟丝子10克,蝉衣6克,丹皮lo克,甘草3克。
加味;

尿中蛋白较多,或久治不愈者,可加玉米须20克、桑螵蛸15克;

尿中红细胞多者可加仙鹤草15克、茜草根15克;

尿中白细胞多者加石苇15克、鱼腥草15克;

尿中有管型者加丹参15克、通草10克;


纳食差者加陈皮6克、薏苡仁12克;

伴高血压者加杜仲15克;

阴虚者加生地15克;

阳虚者加仙灵脾 10克、巴戟天15克。
用法;

每日1剂,水煎两次早晚分暇。一般服药1~2个月,

尿蛋白可减少或消失。
注意;

尿蛋自属于体内精微物质,宜藏不宜泻。因此在处方选药时,

必须重视补泻两个方面的动态平衡。

方中黄芪、太子参、白术补气健脾,金樱子、菟丝子益肾摄精,

茅根、茯苓清热除湿,葛根、荷叶升提举陷,

丹皮、旱莲凉血摄血,蝉衣可消蛋白尿,甘草调和诸药。

全方合用,补而不滞,固摄不留邪,除湿不伤阴,

清热不苦寒,凉血不留瘀,消除蛋白尿有良效。

蛋白尿是泌尿係疾病的一個常見症狀,可以發生在許多疾病中,而以慢性腎炎最爲多見。蛋白尿的出現,是人體精微物質外泄的一種表現。人體的精微物質,主要依賴脾的生化與統攝,腎的封藏與固攝,若因勞累,或傷食,或藥物,或妊娠或產後,或其他因素,皆足以致脾腎兩虛,加上溼熱內蘊,水溼不化,久則溼阻瘀結,尤易產生蛋白尿。由於腎炎蛋白尿的病因病機錯綜複雜,故治療頗爲棘手。筆者常採用補腎固精,益氣攝血法,治療腎炎蛋白尿,取得較爲滿意的療效。
药方;:

生黃芪60克,太子參15克,焦白朮10克,雲茯苓10克,煨葛根15克,白茅根30克,幹荷葉10克,旱蓮草10克,金櫻子20克,菟絲子10克,蟬衣6克,丹皮10克,甘草3克。
加味:

尿中白細胞多者加石葦15克、魚腥草15克;

尿中有管型者加丹蔘15克、通草10克;納食差者加陳皮6克、

薏苡仁12克;伴高血壓者加杜仲15克;

陰虛者加生地15克;陽虛者加仙靈脾10克、巴戟肉15克。
用法:

每日1劑,水煎二次早晚分服。

一般服藥1-2個月,尿蛋白可減少或消失。
注意:

腎炎蛋白尿的治療,目前尚未取得突破性進展,筆者認爲,尿蛋白屬於體內精微物質,宜藏不宜瀉,治療上往往補虛固攝易留邪,瀉實不當易傷正,因此在處方選藥時,必須重視補瀉二個方面的動態平衡。方中黃芪、太子參、白朮補氣健脾,金櫻子、菟絲子益腎攝精,茅根、茯苓清熱除溼,葛根、荷葉升提舉陷,丹皮、旱蓮涼血攝血,蟬衣可消蛋白尿,甘草調和諸藥。全方合用,共奏補而不滯,固攝不留邪,除溼不傷陰,清熱不苦寒,涼血不留瘀之效,使腎炎蛋白尿能加速消除。 (陳樹人)

[通治方]
  岳美中:治此病,

可仅用玉米须一味,
药方;

玉米须60克,洗净煎水服,连服六月,即能痊愈。屡试累验。

惟须说明者,此系慢性病,非长期不间断服药,则难望收功。
病案

余亲戚之女八岁,患肾炎。其父为西医,故用西药治疗,

年余不效。后遵嘱连续服用玉米须半年而愈。

现已十八岁,未见复发。
  

——《岳美中论医集》

  庚生:忆香祖笔记中,载一方颇简便,予曾试用有效。
药方;

老丝瓜3条(去子剪碎),巴豆49粒(去壳),
方法;

将巴豆同丝瓜络同炒,俟巴豆深黄色,去巴豆入黄米60克,

同丝瓜络同炒,至米黄为度,取米研粉为丸,如梧子大。

每服30粒,有苡仁汤下,神效。

  王清任:抽葫芦酒,治腹大周身肿。
药方;
   自抽干葫芦,
方法;

焙为末,黄酒调服9克。若葫芦大,

以黄酒入内煮一时,服酒颇效,取其自拍之义。

  
  陶承熹:消河饼,治水肿、小便闭淋。
药方;
  大田螺4个 大蒜(去皮)5个 车前子9克(为末)
方法;
  3味共捣研成饼,贴脐中,以手帕缚之。贴药后少顷,

小便渐渐自出,其肿立消。

  [辨证方]
  1、寒 证
  岳美中:罗氏(止园)对肿胀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他认为久病高度水肿,纯属虚寒,“一切热征,均系假象”,应扶脾渗利,益气补阳,大剂治之方效。余曾吸取罗氏之说,结合自己的经验,
制一治水肿
药方:

炙黄芪18克,党参18克,炒白术24克,龙眼肉12克,

苡米12克,山药12克,蔻仁1.5克,干姜6克,炮附子6克,

陈皮3克,牛膝9克,生姜3克,大枣3枚,
方法;

水煎服。本方对于气虚水停,出现虚寒证象,全身或下肢浮肿,

小便短少,舌淡苔白厚,脉虚者,较为适宜;

若为风水兼肾气虚弱,可加虎骨以补肾强骨,除少阴伏风。
病案
   1942年余曾治一男性患者,年30余岁。自述在一年前首先

发现下肢浮肿,心跳逐渐增剧,并已形成腹水,呼吸困难,

卧则作喘,经治不效。察其面黄体瘦,腹大如箕,舌苔薄白,

脉微弱而有结代之象。诊为心脾肾三者俱虚,水液泛滥。

处以本方加虎骨9克,10剂后肢肿腹水渐消,连服二月而愈,

随访二年未发。

  2、热 证
  张仲景:越婢汤,治风水恶风,一身悉肿,脉浮而渴,续自汗出,无大热。
药方;

麻黄8克 石膏24克 生姜9克 甘草6克 大枣3枚上5味,
方法;

以水1200毫升,先煮麻黄,去上沫,内诸药,煮取600毫升,

分温3服。恶风者,加附子1枚炮;风水,加术12克。

  耿鉴庭:予见小溲黄浊者,虽无肾炎确证,仍以下方给其常服,可使小便迅速转清。
药方;
  鲜车前草(包括叶、穗、籽全用)9克 茯苓皮9克

丝2克 灯心0.3克 茶叶适量水煎服。
  ——《名老中医医话》

万友生方:;
药方;

白茅根汤,治慢性肾炎水肿,证属湿热伤阴者,

适当加味,疗效尚佳。
  白茅根30~60克 生薏米15~30克 赤小豆15~30克水煎服。

——《名老中医医话》

  姚正平:治急性肾炎证见恶寒发热,咳嗽气喘,口渴,头面下颏,

四肢浮肿,甚或伴有胸水,尿少色黄,大便干。
药方;
 

10克 杏仁10克 射干l0克 紫菀10克 桑白皮l0克 生姜10克

地骨皮法10克 生石膏12克 生甘草3克 冬瓜皮30克 茯苓15克

车前子15克
方法;

3剂,水煎2服。
加减:

高度浮肿,麻黄重用可至15克;有胸水,去紫菀改用苦葶苈子10克。

  ——《北京市老中医经验选编》
  3、虚 证
  郑孙谋:临床证明水肿病例最怕感冒,最易受感引起反复,迁延日久,气血虚衰,面色不荣,脸浮财肿,按之如泥,蛋白尿很难消失。因而秉承古训,私淑福州地区治水肿的前辈,制订苏蝉六味地黄丸加减治疗肾病综;合征,有一定疗效。
药方
  熟地18克 山萸9克 黄芪15克 玉米须12克 益母草10克 泽泻10克

山药18克 秋蝉衣3克 紫苏叶6克 丹皮9克 桃仁5粒。
方法;

文火煎,空腹服,每日l剂。
   蛋白尿多者,可重用黄芪至30克;

白细胞多者,加马齿苋24克;

红细胞多者,可加血余炭、黑蒲黄各10克(夏布包)。

  ——《名医特色经验精华》方
  姜春华:在肾病恢复期,我常用自制黑大豆巩固疗效。
药方;

黑大豆250克 淮山药60克,苍术60克,茯苓60克,
方法;

共研细末,水泛为丸。每服6~9克,日2~3次。

  ——《名医特色经验精华》
  4、实 证
  杨立箴:应用苓皮导滞汤进行加减化裁,近年来治疗水肿疾患,

多收到良好效果。
药方;
  川朴15克 枳壳15克 枳实15克 青皮12克 陈皮15克 广木香15克

大腹皮15克 猪苓18克 泽泻15克 云苓15克 车前子30克

莱服子12克 木通6克 姜皮12克 苓皮18克 竹叶6克

灯心3克 沉香6克
方法;

每日1剂,每煎50分钟,早、中、晚服。

  ——《千家妙方》上册

陈泽霖:对于顽固的水肿,应用开鬼门、洁净府法均少效,可加用去菀陈莝法,亦即用泻下逐水法。家父常用
药方;

黑白;丑各12克,甘遂3克,千金子6克,沉香6克,
方法;

上药共研细末,每服3克左右,清晨空废服,

以达每日3~4次水泻为度。不要太剧烈,以免伤正,

常可使水肿逐渐消退,病人也不感疲乏。

此法掌握得好,可收到较好效果。

  ——《名医特色经验精华》
  [食疗方]
  赵心波:名医王文鼎善消水肿,余亲自请王老给肾病综合征患儿诊治,并学到一个方子——苡仁小豆粥,对脾虚水肿有一定效果。
药方;
  生苡仁120克 赤小豆 黄米各180克 神曲120克

猪肝1具(竹刀切碎)。
  煮粥食用。

  ——《名老今医之路》(三)
  邓铁涛:消尿蛋白饮,治慢性肾炎经治疗后病人症状基本消失,

唯尿蛋白长期不除者。
药方;
  黄芪法15~30克 龟板30克 淮山药15克 薏仁15克 玉米须30克
方法;

3剂水煎2服。
  本方具有健脾固肾、利湿化浊之功,经临床验证,效果尚好。

  ——《名老中医医话》
  忽思慧:青鸭羹,治十种水病不瘥。
药方;
  青头鸭1只(退净) 草果5个上件,用赤小豆9克,

入鸭腹内煮熟,五味调,空心服。

  ——《饮膳正要)卷二

  杨志一:
药方;

鸭蒜汤,治水臌、水肿,久治不愈,小便不利者。

用老母鸭1只,陈大蒜头120克,
方法;

水煮浓汁不放盐,缓缓饮之。

  ——《著名中医学家的学术经验》

  陈直:大豆方,治水气胀满,手足俱肿,心烦闷无力。
药方;
  大豆36克 白术60克 鲤鱼500克上以水和,煮令豆烂熟,
空心常食之鱼豆,饮其汁尤佳。

  ——《寿亲养老新书》卷一

  李梃:麻子粥,
药方;

治水气肿满,身体疼痛,不能饮食。用麻子18克取汁,下米8克,

鲤鱼肉210克,
方法;

煮粥。入盐、鼓、葱、椒和匀,空心食之。

  乌梅10g,枸杞

一张好方诞生,中风不再可怕

本文理论依据:《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

列位看官,如果问你,中风是否可怕,相必您一定是点头称是吧。

没错。中风确实可怕。你看那患者,有的口眼歪斜,有的语言不清,有的四肢不灵,有的则干脆不省人事。甭管你从前如何英俊潇洒、风流倜傥,一旦患上此病,就再无往日风采了。若患者正值壮年,生命的恢宏越长,似乎戛然而止。

所以,提起中风,我们都唯恐避之不及。可是,这本不该是我们中国人所为。因为我们中国人,可能是世界上,最不畏惧中风的民族。

为什么这么说?看官要知道,在我们祖国传统医学千百年的发展进程中,早就对中风这件事给予了关注。从上古的《黄帝内经》,到汉代的《金匮要略》,再到明清时期的《医林改错》,关于中风的治疗理念和方法,就一直在不断丰富中,良方迭现,名家辈出。正因如此,我们中国人应对中风的手段,可谓繁多、犀利、有效。

这里面,有一张方剂,是我们今天要和您重点说说的。它体现了中华先民对中风的深刻认识,以及灿烂的中医文化。深究其中,令人沉醉。

这张方,诞生在八百多年前,被记载于金元时期著名医家刘完素所撰《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一书里。此方的诞生,标志着中国人治疗中风之法向前迈了一大步。中风再不如从前那般可怕了。这就是大名鼎鼎的,所有中医学方剂著作中都要重点介绍的,大秦艽汤。组方如下:

秦艽9克,川芎、独活、当归、白芍、石膏、甘草各6克,羌活、防风、白芷、黄芩、白术、茯苓、生地、熟地各3克,细辛2克。

这些药物研为粗末,每次服用30克,水煎服即可。此等用量,我们参考自《医方临证指南》一书。

看官,在解读此间精义之前,我们先得说说中风这个病。

中风,即脑卒中,现代医学基本把它分作出血性脑卒中和缺血性脑卒中两大类别。中国古人不知道大脑里的血管,是出血了还是缺血了,所以他们不这么分类。他们怎么分?就从症状上分,基本分为中经络、中脏腑量大类。两者有什么区别?说起来很复杂,我们可以简单理解,就是中经络的,症状轻很多;中脏腑的,症状重很多。后者往往伴随神智障碍,前者,很多时候患者还算明白,没到不省人事的程度。

那么,前面这个大秦艽汤,治的是哪一种呢?答案是中经络,而且还是初中经络,即发病时间短,患病程度轻。这个时候,患者是什么症状呢?大家记得三个要点就可以了:口眼歪斜、说话不清、手足不能动。这个时候,用这大秦艽汤,往往药到病除。

近来,社会上流行一句话,叫做“打铁还需自身硬”。那上面这些症状的发生,其实就是和我们自身“不够硬”有关系。说白了,就是正气亏虚,然后风邪乘虚而入。也就是说,一切的根由,源于我们自身气血、卫外不足。

风邪来了之后,它们侵袭了我们的面部经络。面部经络气血一旦受阻,肌肉就缓废了。而那些尚没有缓废的肌肉,就会牵引这些已经生病的部分,于是,我们就口眼歪斜。这风邪有侵袭了我们的舌头和四肢的经络,再加上之前气血亏虚,血液不能濡养筋脉,所以我们就舌强不语、手足失灵。你看,我们的古人虽然不知道中风对脑神经的伤害情况,但是却从另外一个角度和维度,解释了患者症状。你说他们聪明不聪明?

这个时候,我们该怎么办?大秦艽汤给了我们很好的方案。为了您看着方便,再把好方赘述一下:

秦艽9克,川芎、独活、当归、白芍、石膏、甘草各6克,羌活、防风、白芷、黄芩、白术、茯苓、生地、熟地各3克,细辛2克。

一张好方诞生,中风不再可怕

本文理论依据:《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

列位看官,如果问你,中风是否可怕,相必您一定是点头称是吧。

没错。中风确实可怕。你看那患者,有的口眼歪斜,有的语言不清,有的四肢不灵,有的则干脆不省人事。甭管你从前如何英俊潇洒、风流倜傥,一旦患上此病,就再无往日风采了。若患者正值壮年,生命的恢宏越长,似乎戛然而止。

所以,提起中风,我们都唯恐避之不及。可是,这本不该是我们中国人所为。因为我们中国人,可能是世界上,最不畏惧中风的民族。

为什么这么说?看官要知道,在我们祖国传统医学千百年的发展进程中,早就对中风这件事给予了关注。从上古的《黄帝内经》,到汉代的《金匮要略》,再到明清时期的《医林改错》,关于中风的治疗理念和方法,就一直在不断丰富中,良方迭现,名家辈出。正因如此,我们中国人应对中风的手段,可谓繁多、犀利、有效。

这里面,有一张方剂,是我们今天要和您重点说说的。它体现了中华先民对中风的深刻认识,以及灿烂的中医文化。深究其中,令人沉醉。

这张方,诞生在八百多年前,被记载于金元时期著名医家刘完素所撰《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一书里。此方的诞生,标志着中国人治疗中风之法向前迈了一大步。中风再不如从前那般可怕了。这就是大名鼎鼎的,所有中医学方剂著作中都要重点介绍的,大秦艽汤。组方如下:

秦艽9克,川芎、独活、当归、白芍、石膏、甘草各6克,羌活、防风、白芷、黄芩、白术、茯苓、生地、熟地各3克,细辛2克。

这些药物研为粗末,每次服用30克,水煎服即可。此等用量,我们参考自《医方临证指南》一书。

看官,在解读此间精义之前,我们先得说说中风这个病。

中风,即脑卒中,现代医学基本把它分作出血性脑卒中和缺血性脑卒中两大类别。中国古人不知道大脑里的血管,是出血了还是缺血了,所以他们不这么分类。他们怎么分?就从症状上分,基本分为中经络、中脏腑量大类。两者有什么区别?说起来很复杂,我们可以简单理解,就是中经络的,症状轻很多;中脏腑的,症状重很多。后者往往伴随神智障碍,前者,很多时候患者还算明白,没到不省人事的程度。

那么,前面这个大秦艽汤,治的是哪一种呢?答案是中经络,而且还是初中经络,即发病时间短,患病程度轻。这个时候,患者是什么症状呢?大家记得三个要点就可以了:口眼歪斜、说话不清、手足不能动。这个时候,用这大秦艽汤,往往药到病除。

近来,社会上流行一句话,叫做“打铁还需自身硬”。那上面这些症状的发生,其实就是和我们自身“不够硬”有关系。说白了,就是正气亏虚,然后风邪乘虚而入。也就是说,一切的根由,源于我们自身气血、卫外不足。

风邪来了之后,它们侵袭了我们的面部经络。面部经络气血一旦受阻,肌肉就缓废了。而那些尚没有缓废的肌肉,就会牵引这些已经生病的部分,于是,我们就口眼歪斜。这风邪有侵袭了我们的舌头和四肢的经络,再加上之前气血亏虚,血液不能濡养筋脉,所以我们就舌强不语、手足失灵。你看,我们的古人虽然不知道中风对脑神经的伤害情况,但是却从另外一个角度和维度,解释了患者症状。你说他们聪明不聪明?

这个时候,我们该怎么办?大秦艽汤给了我们很好的方案。为了您看着方便,再把好方赘述一下:

秦艽9克,川芎、独活、当归、白芍、石膏、甘草各6克,羌活、防风、白芷、黄芩、白术、茯苓、生地、熟地各3克,细辛2克。

首先,既然是外来的风邪引起了诸多症状,那我们当然要祛风。这里面,秦艽、独活、羌活、防风、白芷、细辛,都是祛风的,而且还有一点解表的功能。所谓解表,就是把人体的肌表打开,让风邪有出路。虽然都是祛风,但是这些风药里,各有所长。秦艽,祛风除邪,通经活络,还能清热,《别录》说它“疗风无问久新”,所以是君药。紧接着,羌活散阳明经之风,独活和细辛散少阴经之风,白芷散阳明经之风,防风为风药走卒,指哪打哪,无处不到。而且,羌活善治上,独活善之下,解一身之风。由此可见,这些药物搭配起来,身上风邪再多变,也难逃这天网恢恢了。

接下来再看,这里有川芎、白芍、当归、熟地。它们实际上是四物汤的组合。四物汤是干嘛的?养血的。为什么要养血呢?一来,“血行风自灭”。养好了血,自然能够帮助我们祛风。二来,前面那么多辛散的药,容易伤阴。而阴血不足,不能濡养舌本和经脉,恰恰又是引发舌强和手足不灵的根源,所以我们要养血。

再往下看,我们见到了白术、茯苓。白术和茯苓是干啥的?是健脾胃养的。为什么要健脾胃?脾胃乃是气血生化之源,气血足,风自去,且卫外之功能够加强。同时脾主四肢,脾强大了,四肢不灵的问题就有了解决的基础。因此,我们要健脾。

最后,我们看到了黄芩、生地、石膏。这三味药是清热的。为什么要清热?风邪郁久,容易生热。

就这样,全方以去风邪为主,以固本扶正为基,兼具清热之能,周周正正、十分严谨,足见古人立方之妙了。一般来说,现代医学所说的面神经麻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都可以用它治疗,效果非常好。临床常常随症加减。列位看官如要应用,务必请中医师辩证指导。

这就是中国古人,在八百年前创制的治疗中风的办法。它不知道帮助了多少人恢复健康。可遗憾的是,在人人都关注健康的今天,在中风发病率高企的今天,在中国传统文化面临复兴的今天,又有多少人知道它呢?而在了解它的人群里,又有多少愿意重视它、探索它、应用它呢?引起了诸多症状,那我们当然要祛风。这里面,秦艽、独活、羌活、防风、白芷、细辛,都是祛风的,而且还有一点解表的功能。所谓解表,就是把人体的肌表打开,让风邪有出路。虽然都是祛风,但是这些风药里,各有所长。秦艽,祛风除邪,通经活络,还能清热,《别录》说它“疗风无问久新”,所以是君药。紧接着,羌活散阳明经之风,独活和细辛散少阴经之风,白芷散阳明经之风,防风为风药走卒,指哪打哪,无处不到。而且,羌活善治上,独活善之下,解一身之风。由此可见,这些药物搭配起来,身上风邪再多变,也难逃这天网恢恢了。

接下来再看,这里有川芎、白芍、当归、熟地。它们实际上是四物汤的组合。四物汤是干嘛的?养血的。为什么要养血呢?一来,“血行风自灭”。养好了血,自然能够帮助我们祛风。二来,前面那么多辛散的药,容易伤阴。而阴血不足,不能濡养舌本和经脉,恰恰又是引发舌强和手足不灵的根源,所以我们要养血。

再往下看,我们见到了白术、茯苓。白术和茯苓是干啥的?是健脾胃养的。为什么要健脾胃?脾胃乃是气血生化之源,气血足,风自去,且卫外之功能够加强。同时脾主四肢,脾强大了,四肢不灵的问题就有了解决的基础。因此,我们要健脾。

最后,我们看到了黄芩、生地、石膏。这三味药是清热的。为什么要清热?风邪郁久,容易生热。

就这样,全方以去风邪为主,以固本扶正为基,兼具清热之能,周周正正、十分严谨,足见古人立方之妙了。一般来说,现代医学所说的面神经麻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都可以用它治疗,效果非常好。临床常常随症加减。列位看官如要应用,务必请中医师辩证指导。

这就是中国古人,在八百年前创制的治疗中风的办法。它不知道帮助了多少人恢复健康。可遗憾的是,在人人都关注健康的今天,在中风发病率高企的今天,在中国传统文化面临复兴的今天,又有多少人知道它呢?而在了解它的人群里,又有多少愿意重视它、探索它、应用它呢?

全新理解四种宫颈癌疫苗,选择不再难[酷]

全球有四种上市的宫颈癌疫苗:万泰2价疫苗(中国)、史克2价疫苗(英国)、默沙东的4价疫苗和9价疫苗(美国)。

中国竟然都集齐了!(图1)

选择太多,有时也未必是好事,因为很多人有选择困难症。

不过,陶医生觉得,选择困难的主要原因,还是对这四种疫苗的性能与价格不够了解,关键是对性能理解不够。

N价这种说法,完全摸不着头脑嘛,虽说N越大,效果越好,但到底怎么个好法,还是一团浆糊。难道4价的效果就是2价的翻倍?9价的效果是2价的4.5倍?就算是2价疫苗,进口和国产就没有区别么?

陶医生想来想去,还是要摆脱N价这种数学表达式,用大白话给这四种疫苗打上鲜明的标签,数学不好不要紧,只要语文不是数学老师教的就行。

基础版宫颈癌疫苗(万泰2价疫苗):329元/剂

宫颈癌,99%以上是人类乳头瘤(HPV)病毒引起的。

在中国,万泰2价疫苗可以预防69%的宫颈癌。这是因为,疫苗针对的两种最致癌的HPV病毒型别(16和18型),在中国宫颈癌患者中占比69%。

这里必须说明:以前,陶医生也给过82%的保护率,这和69%的保护率并不矛盾,只是数据来源不同。

82%的保护率,来源于2019版《子宫颈癌等人乳头瘤病毒相关疾病免疫预防专家共识》,计算过程详见:还有12款国产宫颈癌疫苗在路上,你想打哪款?

69%的保护率,来自HPV信息中心。

这个中心来头不小,由世界卫生组织旗下大名鼎鼎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以及著名的加泰罗尼亚肿瘤研究所(ICO)联合建立的网站,足够权威。HPV信息中心发布全球不同区域的【HPV及相关疾病报告】,中国报告最新版本发布于2021年10月22日(图2,https://t.cn/A64UAlxx)。

该报告的图60,展示了中国各型别HPV病毒在宫颈癌组织、低危病变组织、高危病变组织和正常组织中的占比,其中16和18型是在宫颈癌组织里占比最多的,分别为59.5%和9.6%,合计69%。这些构成比数据,更新到2015年6月(图3)。

全球范围内,16和18型HPV病毒的致癌占比为70%,和该报告中的中国占比几乎一样。陶医生看到过很多研究数据,总体而言,中国这两个最致癌型别的占比,很可能实际高于70%,那意味着2价疫苗在中国的效果会更好些。

万泰2价疫苗目前批准的接种对象是9~45岁女性,其中9~14岁女性只需接种2剂就够了(更省钱了),≥15岁人群需要接种标准的3剂。

开挂基础版宫颈癌疫苗(史克2价疫苗):580元/剂

同样是针对16和18型HPV病毒,史克2价疫苗采用了获得诺贝尔奖机制的创新佐剂,能够强烈刺激免疫系统产生更高的抗体和广谱免疫机制,有点像打游戏开外挂,所以称其为开挂基础版宫颈癌疫苗,恰如其分。

万泰2价疫苗和默沙东的疫苗,都使用中规中矩的佐剂,它们的抗体水平低于史克2价疫苗。另外,由于更广谱的刺激免疫,史克2价疫苗还有交叉免疫效应,能预防其他型别的致癌病毒。所以,史克2价疫苗预防宫颈癌的效果可以用69%+来表示,肯定强于基础版疫苗,具体强多少倒也不好说。

史克2价疫苗在中国批准的接种对象是9~45岁女性,标准程序是接种3剂,虽然说明书上没有明示2剂程序,但实际上9~14岁女孩接种2剂(间隔6个月)肯定没问题。

基础版宫颈癌&尖锐湿疣疫苗(默沙东4价疫苗):798元/剂

默沙东4价疫苗,是在2价疫苗的基础上,增加了对6型和11型HPV病毒的预防效果,这两个病毒导致90%以上的尖锐湿疣。

因此,默沙东4价疫苗可以看作两种疫苗和联合疫苗:预防率69%的宫颈癌疫苗,联合预防率90%的尖锐湿疣疫苗。虽然比2价疫苗都贵,但如果理解它是预防两种疾病的二联疫苗,就一点也不违和了。

默沙东4价疫苗在中国批准的接种对象,已经从最初的20~45岁女性,扩展到目前的9~45岁女性。其标准程序也是接种3剂,虽然说明书上没有明示2剂程序,但实际上9~14岁女孩接种2剂(间隔6个月)肯定没问题。

加强版宫颈癌&尖锐湿疣疫苗(默沙东9价疫苗):1298元/剂

根据HPV信息中心的数据,52和58型HPV病毒在中国的致癌比例不可小觑,分别达到了6.5%和8.2%,2价疫苗和4价疫苗都未覆盖这两个型别。

默沙东9价疫苗,是在其4价疫苗的基础上,多覆盖了5个致癌率较高的HPV病毒型别,其中就包括52和58型,这使9价疫苗的宫颈癌预防率达到92%,比2价疫苗高了23个百分点,同时又能预防90%的尖锐湿疣。

从预防疾病的效果上看,9价疫苗无疑是目前最佳的疫苗,但其价格也毫无疑问是最贵的。

默沙东9价疫苗在中国批准的接种对象,目前是16~26岁女性,这个狭窄的接种年龄段让很多超龄女士耿耿于怀。全球范围内9~45岁女性都可以接种该疫苗,所以中国将来肯定会与世界接轨。9价疫苗的接种程序和4价疫苗一样,不赘述。

四种宫颈癌疫苗的性能介绍完毕,去数字化,贴上新标签,根据性能从弱到强排序,那就是:

基础版宫颈癌疫苗
(万泰2价疫苗)

开挂基础版宫颈癌疫苗
(史克2价疫苗)

基础版宫颈癌&尖锐湿疣疫苗
(默沙东4价疫苗)

加强版宫颈癌&尖锐湿疣疫苗
(默沙东9价疫苗)

各位各取所需吧。

最后提醒两点:

1. 接种过宫颈癌2价疫苗者,将来完全可以再接种4价疫苗或9价疫苗。为了取得最佳效果,4价或9价疫苗需要再按标准程序接种。

极端情况下,接种过2价疫苗,再接种3剂4价疫苗,再接种3剂9价疫苗,也不是不可以,只是性价比非常低而已,肯定不会有安全性问题。

在目前4价疫苗和9价疫苗都非常紧缺的情况下,打完2价疫苗再接种4价/9价疫苗,对个人而言提高了保护效果,但占用了宝贵的疫苗资源,对整体宫颈癌防控而言,并非最佳效果。

2. 等到宫颈癌疫苗供货不再紧张,男性接种也会提上议事日程。男性应该接种4价疫苗或更多价的疫苗,给伴侣以及自己更多保护。

(完)

陶医生和彩虹医生联手,推出全国私立接种机构宫颈癌疫苗预定接种服务。

私立机构的好处是环境好、服务好,比公立机构减少很多等待时间,有苗了主动通知,缺点就是价格略贵,苗都是一样的苗哈。

所以,也不是陶医生推荐了就只有私立机构可选,去公立机构接种也没有任何不可以。

与客服预约时,发送“疫苗与科学”立减100元,详见评论第一条。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李小加:2016年是困难和挑战的一年 呼吁投资者静观其变
  • 骑士老板发声明祝福詹姆斯 亲承会退役皇帝球衣
  • 男篮世预赛爆群殴 布拉切铁肘飞脚勇猛 菲律宾罚得只剩3人比赛
  • 担心遭美政府阻拦?!仙童半导体拒绝中国财团收购
  • 小S女儿舞蹈大赛喜获金牌 晒照喊话大S:来场比赛
  • 骗女友600余万 这男士牛了
  • 员工被曝脚踩米线“脚+米线”触及众多网友的底线!
  • 吴宣仪信息遭泄露!被曝年龄造假!
  • 内马尔回应被踩是怎么回事 被踩原因是什么 真相揭秘!
  • 美国《红海行动》蠢到炸
  • 猫咪中毒靠输狗血保命 传说中的”猫狗兽”
  • 新闻速递│个税意见已超3万条 起征点各方莫衷一是
  • 痛心!巴中恩阳被面包车碾压辅警不幸牺牲,年仅25岁!
  • 四川跳舞回家、夜跑失踪的两女子已遇害,嫌犯被抓
  • 网传“中兴员工因被劝退跳楼” 遭遇“公司劝退”真的无路可走?
  • 意总理女友被曝光!美貌绝伦!
  • 毕业生遇尴尬!身高不足无资格证 师范生因身高无缘教师资格证
  • 巨石强森与昆凌 合照“绅士手”获粉丝好评,网友更关心演技!
  • 毛不易公司发声明回应其疑侵权:拒绝恶意捆绑_网易娱乐
  • 日本队清理更衣室 被逆转后展现的超高素养 让人惊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