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日永明寺主智觉禅师延寿集》

问。三宝如虚空相。非见闻之所及者。教中云何说见道。又称见佛。

答。约本智发明。假称名见。非眼所睹。唯证乃知。离见非见。方名真见。涅槃经云。菩萨实无所见。无所见者。即无所有。无所有者。则一切法。是以法性无所有。菩萨则无所见。与法理会。假称为见。实非见也。真性湛然。非是见法。经云。不行见法。诸佛速与受记。则是离断常二边。即见自身清净。见身清净。即是见佛清净。乃至见一切法。悉皆清净。无非是佛。无非是法。以自心性无生。顺物遍一切处故。若一微尘不是佛者。则成翳障。不入普眼之门。唯堕能所之见。大集经云。梵天问海慧菩萨言。善男子。汝今了了见佛法不。梵天言。佛法非色。不可睹见。汝云何言了了见佛法耶。一切诸法。悉不可见。夫了了者。即是佛法。无有二相。是以来同水月。散若幻云。见犹梦形。闻如谷响。觉处即现。不从方来。迷处自无。不从此去。

如圆觉经云。圆觉普照。寂灭无二。于中百千万亿不可说阿僧祇恒河沙诸佛世界。犹如空华。乱起乱灭。般若假名论偈云。如来法为身。但应观法性。法性非所见。然亦不能知。法性者。所谓空性。无生性。此即诸佛第一义身。若见于此。名为见佛。经云。以见空性。名见如来。又法性之处。无有一物可名所知。由是彼智。亦不能知。又经言。大王。一切法性。犹如虚空。等与众物。为所依止。而其体性。非是有物。亦非无物。能知此中。寂然无知。名为了知。名为知者。随俗言说。信解无生之福。多于宝施。如有颂言。若人持正法。及发菩提心。不如解于空。十六分之一。是以解第一义空。方成般若。见无生自性。始了圆宗。以真空不坏业果。尊卑宛然。不同但空不该诸有。如大涅槃经云。有业有报。不见作者。如是空法。名第一义空。

所以见性之时。性本离念。非有念而可除。观物之际。物本无形。非有物而可遣。故云离念之智。等虚空界。如大乘千钵大教王经云。是时普明菩萨。则证入毗卢遮那如来金刚法藏三昧三摩地。令一切菩萨。及一切有情众生。同愿修持。入此性净真如法藏三昧真际观。云何应得修入此观。菩萨则当观照心地。觉用心智。唯照心性。细细观觉。觉照心体。见性无动。证觉不动。即能恒用。用观体智。见性清净。性自离念。离念无物。心等虚空。即证圣智。如如圣性。二俱澄寂。空同无体。性体虚静。则是名为菩萨证入。真如法界性印。法藏真际观门。故知法界性。即众生心性。众生心性。即虚空性。

故大智度论云。复次舍利弗。菩萨摩诃萨。欲住内空、外空、内外空.空空.大空。第一义空.有为空.无为空.毕竟空.无始空.散空.性空.自相性诸法空.不可得空.无法空.有法空.无法有法空。当学般若波罗蜜。释云。内空者。即内法。所谓内六入。眼耳鼻舌身意。眼空无我。无我所等。外空者。即外法。所谓外六入。色声香味触法。色空无我。无我所等。内外空者。即内外十二入。十二入中无我。无我所等。空空者。以空破内空。外空。内外空。破是三空。故名为空空。大空者。即十方空。东方无边。故名为大。亦一切处有。故名为大。第一义空者。第一义名诸法实相。不破不坏故。是诸法实相亦空。何以故。无受无著故。

若诸法实相有者。应受应着。以无实故。不受不着。若受若着。即是虚诳。有为空。无为空者。有为法。名因缘和合生。所谓五阴。十二入。十八界等。无为法。名无因缘。常不生不灭。如虚空。

问曰。有为法。因缘和合生。无自性故空。此则可尔。无为法。非因缘生法。无破无坏。常若虚空。云何空。

答曰。若除有为。则无无为。有为实相。即是无为。如有为空。无为亦空。以二事不异故。毕竟空者。一切法皆毕竟空。是毕竟空亦空。空无有法故。亦无虚实相待。复次毕竟空者。破一切法。令无遗余故。名毕竟空。若有少遗余。不名毕竟空。无始空者。如经中说。佛语诸比丘。众生无有始。无明覆爱所系。往来生死。始不可得。破是无始法故。名为无始空。散空者。散名别离相。如诸法和合故。有如车以辐辋辕毂。众合为车。若离散各在一处。则失车名。五阴和合因缘。故名为人。若离五阴。人不可得。性空者。诸法性常空。假来相续故。似若不空。譬如水性自冷。假火故热。止火停久。水则还冷。

如经说。眼空无我。无我所。何以故。性自尔耳。自相空者。一切法有二种相。总相。别相。是。二相空。故名为相空。总相者。如无常等。别相者。诸法虽皆无常。而各有别相。如地为坚相。火为热相。一切诸法空者。一切法有好有丑。有内有外。一切法有心生。故名为有。无自体。故空。无所得空者。一切法。乃至无余涅槃不可得。故名无所得空。无法空。有法空。无法有法空者。无法。名法已灭。是灭无故。名无法空。有法空者。诸法因缘和合生。故有法。实性无故。名有法空。无法有法空者。取无法有法相不可得。是为无法有法空。乃至云。离我我所故空。因缘和合生故空。无常苦空无我。故名为空。始终不可得故空。唯心。故名为空。

故知一切万法。皆从心现。悉无自体。尽称为空。所以云。若住此十八空门。当学般若。则未尝有一法。能出我之灵台智性矣。此十八空。下至有为世间五阴。上至无为第一义谛。收一切法。无不皆空。若不学般若。别尚余宗。体有而未达有原。穷空而不尽空理。须归宗镜。内照发明。则外无一法。更有遗余矣。又此是如空。非体是空。以真心无碍。映现万法。如虚空不拒诸相发挥故。于真心中。能现一切。其所现一切。虽依心无体。照见五蕴皆空。然亦不着于空。能兴佛事。如华严经颂云。十方所有诸如来。了达诸法无有余。虽知一切皆空寂。而不于空起心念。以一庄严严一切。亦不于法生分别。如是开悟诸群生。一切无性无所观。

见性之时,性本离念,非有念而可除 !

知是空华 · 即无轮转

来源:《宗镜录》慧日永明寺主智觉禅师延寿集
             
宗镜录卷第十七

慧日永明寺主智觉禅师延寿集

问。三宝如虚空相。非见闻之所及者。教中云何说见道。又称见佛。

答。约本智发明。假称名见。非眼所睹。唯证乃知。离见非见。方名真见。涅槃经云。菩萨实无所见。无所见者。即无所有。无所有者。则一切法。是以法性无所有。菩萨则无所见。与法理会。假称为见。实非见也。真性湛然。非是见法。经云。不行见法。诸佛速与受记。则是离断常二边。即见自身清净。见身清净。即是见佛清净。乃至见一切法。悉皆清净。无非是佛。无非是法。以自心性无生。顺物遍一切处故。若一微尘不是佛者。则成翳障。不入普眼之门。唯堕能所之见。大集经云。梵天问海慧菩萨言。善男子。汝今了了见佛法不。梵天言。佛法非色。不可睹见。汝云何言了了见佛法耶。一切诸法。悉不可见。夫了了者。即是佛法。无有二相。是以来同水月。散若幻云。见犹梦形。闻如谷响。觉处即现。不从方来。迷处自无。不从此去。

如圆觉经云。圆觉普照。寂灭无二。于中百千万亿不可说阿僧祇恒河沙诸佛世界。犹如空华。乱起乱灭。般若假名论偈云。如来法为身。但应观法性。法性非所见。然亦不能知。法性者。所谓空性。无生性。此即诸佛第一义身。若见于此。名为见佛。经云。以见空性。名见如来。又法性之处。无有一物可名所知。由是彼智。亦不能知。又经言。大王。一切法性。犹如虚空。等与众物。为所依止。而其体性。非是有物。亦非无物。能知此中。寂然无知。名为了知。名为知者。随俗言说。信解无生之福。多于宝施。如有颂言。若人持正法。及发菩提心。不如解于空。十六分之一。是以解第一义空。方成般若。见无生自性。始了圆宗。以真空不坏业果。尊卑宛然。不同但空不该诸有。如大涅槃经云。有业有报。不见作者。如是空法。名第一义空。

所以见性之时。性本离念。非有念而可除。观物之际。物本无形。非有物而可遣。故云离念之智。等虚空界。如大乘千钵大教王经云。是时普明菩萨。则证入毗卢遮那如来金刚法藏三昧三摩地。令一切菩萨。及一切有情众生。同愿修持。入此性净真如法藏三昧真际观。云何应得修入此观。菩萨则当观照心地。觉用心智。唯照心性。细细观觉。觉照心体。见性无动。证觉不动。即能恒用。用观体智。见性清净。性自离念。离念无物。心等虚空。即证圣智。如如圣性。二俱澄寂。空同无体。性体虚静。则是名为菩萨证入。真如法界性印。法藏真际观门。故知法界性。即众生心性。众生心性。即虚空性。

故大智度论云。复次舍利弗。菩萨摩诃萨。欲住内空、外空、内外空.空空.大空。第一义空.有为空.无为空.毕竟空.无始空.散空.性空.自相性诸法空.不可得空.无法空.有法空.无法有法空。当学般若波罗蜜。释云。内空者。即内法。所谓内六入。眼耳鼻舌身意。眼空无我。无我所等。外空者。即外法。所谓外六入。色声香味触法。色空无我。无我所等。内外空者。即内外十二入。十二入中无我。无我所等。空空者。以空破内空。外空。内外空。破是三空。故名为空空。大空者。即十方空。东方无边。故名为大。亦一切处有。故名为大。第一义空者。第一义名诸法实相。不破不坏故。是诸法实相亦空。何以故。无受无著故。

若诸法实相有者。应受应着。以无实故。不受不着。若受若着。即是虚诳。有为空。无为空者。有为法。名因缘和合生。所谓五阴。十二入。十八界等。无为法。名无因缘。常不生不灭。如虚空。

问曰。有为法。因缘和合生。无自性故空。此则可尔。无为法。非因缘生法。无破无坏。常若虚空。云何空。

答曰。若除有为。则无无为。有为实相。即是无为。如有为空。无为亦空。以二事不异故。毕竟空者。一切法皆毕竟空。是毕竟空亦空。空无有法故。亦无虚实相待。复次毕竟空者。破一切法。令无遗余故。名毕竟空。若有少遗余。不名毕竟空。无始空者。如经中说。佛语诸比丘。众生无有始。无明覆爱所系。往来生死。始不可得。破是无始法故。名为无始空。散空者。散名别离相。如诸法和合故。有如车以辐辋辕毂。众合为车。若离散各在一处。则失车名。五阴和合因缘。故名为人。若离五阴。人不可得。性空者。诸法性常空。假来相续故。似若不空。譬如水性自冷。假火故热。止火停久。水则还冷。

如经说。眼空无我。无我所。何以故。性自尔耳。自相空者。一切法有二种相。总相。别相。是。二相空。故名为相空。总相者。如无常等。别相者。诸法虽皆无常。而各有别相。如地为坚相。火为热相。一切诸法空者。一切法有好有丑。有内有外。一切法有心生。故名为有。无自体。故空。无所得空者。一切法。乃至无余涅槃不可得。故名无所得空。无法空。有法空。无法有法空者。无法。名法已灭。是灭无故。名无法空。有法空者。诸法因缘和合生。故有法。实性无故。名有法空。无法有法空者。取无法有法相不可得。是为无法有法空。乃至云。离我我所故空。因缘和合生故空。无常苦空无我。故名为空。始终不可得故空。唯心。故名为空。

故知一切万法。皆从心现。悉无自体。尽称为空。所以云。若住此十八空门。当学般若。则未尝有一法。能出我之灵台智性矣。此十八空。下至有为世间五阴。上至无为第一义谛。收一切法。无不皆空。若不学般若。别尚余宗。体有而未达有原。穷空而不尽空理。须归宗镜。内照发明。则外无一法。更有遗余矣。又此是如空。非体是空。以真心无碍。映现万法。如虚空不拒诸相发挥故。于真心中。能现一切。其所现一切。虽依心无体。照见五蕴皆空。然亦不着于空。能兴佛事。如华严经颂云。十方所有诸如来。了达诸法无有余。虽知一切皆空寂。而不于空起心念。以一庄严严一切。亦不于法生分别。如是开悟诸群生。一切无性无所观。

大乘起信论疏记会阅(卷第四)
  大乘起信论疏记会阅
 

△二会妄显真。

  《记》会妄显真者。意令体妄即是。不须待灭也。如经云。色即是空。非色灭空。论有二。初三句。会妄。次三句。显真也。

  一切诸法。唯依妄念而有差别。若离心念。则无一切境界之相。

  《疏》一切下。妄执者云。现见诸法差别迁流。云何乃言性无生灭。释云。差别相者。是汝遍计妄情所作。本来无实。如依病眼。妄见空华。

  《记》妄执等者。谓闻前段真如是总相法门体。即真如举体作诸法。若尔。应知诸法生灭。即是真如生灭。何故乃言心性不生不灭。释意云。诸法本无。说何生灭。如见空华。本自无体。说谁生灭。

  《疏》若离下。疑者又云。以何得知依妄念生。释云。以诸圣人离妄念故。既无此境。即验此境。定从妄生。又若此境。非妄所作。定实有者。圣人不见。应是迷倒。凡夫既见。应是觉悟。如不见空华。谁是病眼。

  《记》疑者下。征其所以。可知。释云下。正显文意。又若下。反以释成。皆可解。谁是病眼者。须知见空华者是病眼。若眼明净。必不见华。楞严云。若无翳目而能见华。云何晴空。号清明眼。应知见诸法者。是曰凡夫。不见法者。斯曰圣人。圣人称实。既不见于诸法。当知诸法。凡夫妄见。实无生灭也。诸法既无生灭。真性何曾动摇。是故前云不生灭也。

  △三结真离妄。

  是故一切法。从本以来。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毕竟平等。无有变异。不可破坏。唯是一心。故名真如。

  《疏》是故者。所执本空故。真心不动故。由此一切诸法。皆即真如也。

  《记》初。标举能离。是故二字。指前二段为所以也。所执空。即指前无一切境相。心不动。即指前心性不生灭也。由斯之故。遂得一切诸法即真如也。然此二句。又迭互相成。乃由所执本空。所以真心不动。又由真心不动。故得所执本空。其犹万像本空。明镜不动。由此下。正结真实。由此二字。指前所以。一切下。正显真如。即释论中一切法下文也。此中显真而举一切法者。以其性不离相故。一切诸相。性所成故。人皆执相以迷性。故今约相而显性。令知相即无相。唯一真如。触境对缘。任运合道。动静施作。无非妙门。然此论中从本之言。与下毕竟之言。相望互成影说。谓从本二字。约望过去以显真义。谓非是先来不离言等诸相而今方离。以从本巳来。便自离相。影取未来。毕竟如是。下毕竟二字。约望未来以明如义。谓非是只于今日平等不变不破。以尽未来际。毕竟平等不变不破。亦影取过去从本以来。便自如此。又此二义。各通下三句而转。又一切法言。亦通下毕竟而转。思之可见。

  《疏》离言者。非如音声之所说也。离名者。非如文句之所诠表也。此二句。言语路绝。非闻慧境。离心者。非意言分别故。即心行处灭。非思慧境。上来离伪妄故名真。自下离异相故名如。又下三句。展转相释。离世间非修慧境。唯正智与之相应。

  《记》次。正显所离二。先。离妄相以显真。言语路绝者。上句即音声不及。下句即名句文不及。既声名句文不及。即当言语路绝也。非闻慧者。声名句文。是所闻故。意言分别者。意言即是分别也。以形口曰言。在意曰分别。今以所分别与所言同。故云意言也。夫人发言。皆意中之事。故诗序云。情动于中而形于言也。心行处灭者。以相是心之行处。行。犹缘也。既离于相。心无所缘。所缘既无。能缘亦绝。无相真理。何思慧之所及乎。离伪等者。伪则钰似真金。妄谓影如本质。凡是有名相法。悉皆伪妄。故金刚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又楞严云。幻妄称相。以伪妄故。则非是真。今既离于名相。即非伪妄。故名为真。离异等者。谓有差别。有变异。可破坏也。今既皆离。故名如也。又若约的训如者。似也。夫法异则不似。不似即非如。今既不异。不异即相似。似即如义也。故圭山云。谓此实体。于未来常如过去。于色中常如受中。真实相如。非为妄似。展转释者。为何毕竟平等。为无有变异故。因何无有变异。为不可破坏故。又不可破坏者。为无有变异故。所以无有变异者。为毕竟平等故。离世间者。世。谓迁流。间。谓堕在其中。以差别变异破坏。是世间法。今皆反此。故云离也。非修慧者。修即是定。非定境也。夫苦空无常不净等。皆是定所缘故。正智相应者。即如之智。证即智之如。除此之外。莫能及焉。故下文云。以离念境界。唯证相应故。从上来下。乃是通断前后二文。仍辨下段之意。以对非三慧境也。

  《疏》平等等者。谓虽遍通染净。而性恒无二。所以得无二者。以在缘时。始终不改变故。所以在有为中得不变异者。以不同有为可破坏故。此则在染不破。治道不坏。

  《记》次。离异相以显如。遍通者。在染时与在净时同。谓凡夫真性。的同诸佛真性。如净室空与秽室空等。此约同时横说也。在缘者。谓在染净缘中。过去如现在。现在如未来。犹昨日空与今日空等。染净虽自改变。真如于此无迁异也。又染缘即以生相为始。业系苦相为终。净缘即以觉灭相为始。觉生相为终。真如于中。竟无改变。此约异时竖说。不同有为者。是无作法故。体若虚空。欲何破坏。在染不破等者。随流则妄染起而真体无损。反流则妄染坏而真体如旧。故圆觉疏序云。处生死流。骊珠独耀于沧海。踞涅槃岸。桂轮孤朗于碧天。

  《疏》是心者。结归法体。故名者。依义立名。

  《记》后。结体立名。法体者。一心即是法体。故前文云。所言法者。谓众生心。诸法既无。故唯心在。如万像本空。唯是一镜。圆觉云。诸幻尽灭。觉心不动。依义立名者。于一心上。依离伪妄变异之义。以立真如之名。

  △二会执释名。(二)先释。次结 先释。(三)一正会谓执。二结名释疑。三约相释遣 一正会谓执。

  以一切言说。假名无实。但随妄念。不可得故。言真如者。亦无有相。

  《疏》以一下。明言教非实。不可如言取也。但随下。释成无实所以。

  《记》先。正遣名也。于中二。先。消文。言教非实等者。以权设故。因缘有故。意令假其有言。以契无言。无言之理。可以证悟。有言之教。不可取著。取之即成认指亡月也。十地论说。随声取义。有五过失。一。不正信。听既逐声。不会深意。二。退勇猛。由不正信。则无胜解。不能决定。三。诳他。由不会故。或以深为浅。以浅为深。四。谤佛。执权为实。或执事迷理。便谓如来。言成虚妄。五。轻法。以谬解成性。闻深不重。释无实者。以一切境界。皆从妄念所生。念尚无体。况所生法而是实耶。故前文云。一切境界。唯依妄念而有差别。若离心念。则无一切境界之相。由是一切言说。皆是假名。无有实体。性不可得也。

  《疏》恐诸凡愚闻上真如名则谓论主自语相违。上文既云离名字相。何故复立此真如名。故今释遣。假名非实。不相违也。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四张live图感受一下我有多热热热热热出门即洗澡太阳下蒸桑拿化好的妆出门就脱景区人多地铁人也不少头发从没干过潮潮的衣服晾不干甚至都有汗碱调需要16℃才能睡着(我
  • 但在现实生活中,常见的普通感冒、流感、肺炎引起的急性咳嗽也有可能会让孩子非常难受,吃药等方式已经无用,那本着让孩子舒服一点的原则,具体选择是否雾今天很不在状态
  • 第十二条 有下列事迹的单位或者个人,由国家给予精神鼓励或者物质奖励:(一)认真执行文物保护法律、法规,保护文物成绩显著的;(二)为保护文物与违法犯罪行为作坚决斗
  • 人生很短,我们很清楚的知道自己银行的数字,却少有人知道还剩的时间。[笑cry]其实,大家都要做自己熟悉并擅长的行业。
  • 第2需要警惕“品质”上的猫腻相比较价格上的猫腻,我认为“品质”上的猫腻更要提防,毕竟多花几百元能买一辆真材实料的车,并不影响我们的使用,和遇到一个“品质”有问题
  • 由此我们也可以得知,婚前的“八字合婚”对于现实婚姻是多么有指导意义。知否的粉丝天天说什么古人就是这么封建的,但是却指不出哪个古代会有知否封建,天天在互联网巡视谁
  • 保‮局監‬公布的‮時臨‬統計數據:2021年‮效有‬長期‮務業‬的保費‮入收‬總額為5,408億,而‮付給‬保單持有‮的人‬索償‮利和‬益總額則為3,071億港
  • 比如头肩底、圆弧底、w底等,还有底部量增价升,量缩价平这些比较明显的低位信号出现的时候,我们先不要着急离场,坚持一下,他们会带给你意想不到的收获。但股价转为向上
  • 第二种反应:做时舒服,做后无感觉,这种体质属于严重的寒湿体质,建议全身通经络。早安分享[玫瑰][玫瑰][玫瑰]159素食全餐小到四个月婴儿(添加,辅食)大到百岁
  • 女主一方面好心,一方面为了能收集素材,也就和男主回信,两人往来了好几封信,之后男主那边再也没有了消息,女主也没当一回事儿。女主一方面好心,一方面为了能收集素材,
  • “我家姐姐很好心地善良,教养从不是装出来的,努力了这么久,不发光便是对不起她,她会满身荣耀的站在舞台上,颖火虫挡下流言蜚语,这就是结局”忙碌的时候才知道可以自由
  • 两大栋的花园小区,规划设计漂亮,带地下停车场,通燃气管道,我和朋友拿下的是精装复式两房66平方,总价在90万左右,我们首付给了45万左右,剩下的还能分期十年,月
  • 刚才“常熟记忆”公众号文章《蓝弧 | 水流心不竞 云在意俱迟——国画家王震铎印象记(下)》有回复:“朋友圈已经完全变成了主流的阵地,基本被高调子和喊苦霸占,也
  • 晚上放烟花啦,据说今天是正式录制,提前看两眼[哈哈] 家门口的大型晚会,虽然不能现场观看,但是能通过央视展示给全国甚至全世界,自豪感油然而生!虽然平时也会诸多吐
  • 细碎日常:很久没有记录了,思绪没理清 、想表达的东西有很多却没有能共鸣的倾诉对象。孤独的感受非常清晰的浮现在生活里每一个方面,我措手不及,有点恐惧应对之后漫长岁
  • 这张图昨天其实发过了,但大家似乎不太满意我的字写太少[允悲]于是呢,我把作业拿回去重做了。这角色我最喜欢的并不是他的龟派氣功,而是他头上的那些香蕉[哈哈]赛亚人
  • 爱你孤身走暗巷,爱你不跪的模样,爱你对峙过绝望,不肯哭一场 ,爱你来自于蛮荒,一生不借谁的光,你将造你的城邦,在废墟之上。所以门当户对真的重要这首歌很适合普大帝
  • 【9岁孩子天天喝大骨汤,半年都不长个:想娃长高,得多吃这些食物】多数爸妈不仅希望孩子健康,更想着让孩子长高个子、身材棒。所以,给孩子常吃点鸡蛋,也能辅助孩子长高
  • ……案例:这个客户是医院院长的朋友,咨询师设计的是外切眼袋加眶隔释放,和顾客沟通得也没有问题,手术前期的设计和交费已完成,顾客准备和医生面诊时,咨询医生由于外面
  • 因为觉得这是业余爱好,雕虫小技,后来有人慕名前来讨要的人多了,才收一些原料及烧成工本费,再后来,才开始换几个钱,有人收藏我的作品是一件幸运的好事,也成为我探索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