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生 :当代人做到一下几点生活无忧!

一、不范四重罪:杀、盗、淫、妄
二、远离四损减:贪、嗔、怖、痴、
颂曰:

欲瞋及怖痴,有此四法者,
名誉日损减,如月向于晦。

于欲恚怖痴,不为恶行者,
名誉日增广,如月向上满。
三、不做六损财业:
1、饮酒 2、赌博 3、放逸
4、娱乐 5、恶友 6、懈惰
利益经云:“于四处得离,供养六方。今善,后善。今世根基,后世根基。于现法中,智者所誉,获世一果。身坏命终,生天善处。”
1、饮酒六失:
失财、生病、斗诤、
恶名流布,恚怒暴生、智慧日损。
2、赌博有六失:
财产日耗、虽胜生怨、智者所责,
人不敬信、为人疏外、生盗窃心。
3、放荡有六失:
不自护身、不护财货、不护子孙,
常自惊惧、苦恶缠身、喜生虚妄。
4、伎乐复有六失:
唱歌、跳舞、乐器,
影视、手机、音乐。
5、恶友有六失:
方便生欺、好喜屏处、诱他家人,
图谋他物、财利自向、好发他过,
6、懈惰有六失:
富乐不肯作务、贫穷不肯勤修、寒时不肯勤修,
热时不肯勤修、时早不肯勤修、时晚不肯勤修,

四、防范有四怨如亲:
1、畏伏 2、美言
3、敬顺 4、恶友。
1、畏伏有四事:
先与后夺、与少望多,
畏故强亲、为利故亲。
2、美言亲四事:
善恶斯顺、有难舍离,
外有善来密遮止之,
见有危事便排挤之。
3、敬顺亲四事:
先诳、后诳、现诳,见有小过便加杖之( 吹毛求疵)。
4、恶友四事:
饮酒时为友、博戏时为友,
淫泆时为友、歌舞时为友。
颂曰:

畏伏而强亲,美言亲亦尔,
敬顺虚诳亲,恶友为恶亲。
此亲不可恃,智者当觉知,
宜速远离之,如避于险道。
五、有四亲可亲,多所饶益,为人救护:
1、止非 2、慈愍
3、利人 4、同事
1、止非有四事,多所饶益,为人救护:
见人为恶则能遮止 示人正直
慈心愍念

示人天路。
2、慈愍有四事:
见利代喜

见恶代忧
称誉人德

见人说恶便能抑制
3、利益有四:
护彼不令放逸,护彼放逸失财,
护彼使不恐怖,四者屏相教诫。
4、同事有四:
为彼不惜身命,为彼不惜财宝,
为彼济其恐怖,为彼屏相教诫。
颂曰:

制非防恶亲,慈愍存他亲,
利人益彼亲,同事齐己亲。
此亲乃可亲,智者所附近,
亲中无等亲,如慈母亲子。
若欲亲可亲,当亲坚固亲,
亲者戒具足,如火光照人。

六、当知六方:
1、父母为东方

2、师长为南方

3、妻妇为西方
4、亲党(亲友)为北方 5、僮仆为下方

6、沙门、婆罗门诸高行者为上方
1、五事敬顺父母:
供奉能使无乏;
凡有所为,先白父母;
父母所为,恭顺不逆;
父母正令,不敢违背;
不断父母所为正业。
父母复以五事敬视其子:
制子不听为恶,
指授示其善处,
慈爱入骨彻髓,
为子求善婚娶,
随时供给所须。
2、弟子敬奉师长,复有五事:
给侍所须;
礼敬供养;
尊重戴仰;
师有教敕,敬顺无违;
从师闻法,善持不忘。
师长复以五事敬视弟子:
顺法调御;
诲其未闻;
随其所闻,令善义解;
示其善友;
尽己所知,诲授不吝。
3、夫之敬妻,亦有五事:
相待以礼,
威严不阙,
衣食随时,
庄严以时,
委付家内。
妻复以五事恭敬于夫:
先起、后坐、和言、敬顺、先意承旨。
4、夫为人者,当以五事亲敬亲族:
给施、善言、利益、同利、不欺。
亲族亦以五事亲敬于人:
护放逸,
护放逸失财,
护恐怖,
私下教诫,
常相称叹。
5、主于僮使,以五事教授:
随能使役,
饮食随时,
赐劳随时,
病与医药,
纵其休暇。
僮使复以五事奉事其主:
早起,为事周密,
不与不取,作务以次,称扬主名。
6、檀越当以五事供奉沙门、婆罗门:
身行慈,口行慈,意行慈,以时施,门不制止(提供方便)。
沙门、婆罗门,沙门、婆罗门当复以六事而教授之:
防护不令为恶,指授善处,教怀善心,
使未闻者闻,已闻能使善解,开示天路。

能使覆者得仰,闭者得开,迷者得悟。冥室燃灯,有目得视。
开悟愚冥,现清白法。
自今日始,尽形寿不杀、不盗、不淫、不欺、不饮酒。

《楞严经》如来六次以心论心
(第十六段)
【阿难白佛言:世尊!我亦闻佛,与文殊等,诸法王子,谈实相时,世尊亦言:心不在内、亦不在外。如我思维,内无所见、外不相知,内无知故在内不成,身心相知,在外非义。今相知故,复内无见,当在中间。佛言:汝言中间,中必不迷,非无所在?今汝推中,中何为在?为复在处!为当在身?若在身者,在边非中,在中同内,若在处者,为有所表?为无所表?无表同无,表者无定。何以故?如人以表,表为中时,东看则西、南观成北。表体既混,心应杂乱。
阿难言:我所说中,非此二种。如世尊言:眼色为缘,生于眼识,眼有分别,色尘无知,识生其中,则为心在。佛言:汝心若在根尘之中,此之心体,为复兼二?为不兼二?若兼二者,物体杂乱,物非体知,成敌两立,云何为中?兼二不成,非知不知,即无体性,中何为相?是故应知:当在中间,无有是处。】
阿难对佛说:世尊!我听佛与文殊菩萨和其他“法王子”谈“实相”时,说心不在内、也不在外。这里说的法王子”,是十地以上大菩萨的尊称。因大菩萨是出生于法王之家,能够传承佛法,故称法王子。经中多称文殊、普贤、观音、势至,这些等觉菩萨为法王子。文殊菩萨为释尊二胁士之上座,是助佛教化的第一法子。《佛地论》说:“从世尊口正法所生,绍继佛身不断绝,故名法王子。”其特征为《佛说宝云经》中论述法王子有十德,即:
1、以相具严身:《大乘百福庄严经》中说:“每修一百福,庄严一相,菩萨修行要经过一百大劫,才能成就相好,即“百福庄严”相。”法王子已具足了这百福庄严相。
2、众好如妙华:指佛、菩萨之身所具足之殊胜容貌形相中,最特别的有三十二种,称为三十二相;微细隐秘难见者有八十种,称为八十种好。两者合称相好。转轮圣王也具足三十二相,而八十种好则唯佛、菩萨才能具足。法王子已具足了这八十种众好,尊贵之相如妙色莲华。
3、诸根满足无有缺减:诸根指身体六根和信根、进根、念根、定根、慧根这五大善根,均已具足,无一缺损。
4、如来所亲近法亦能亲近:指法王子对佛所亲近的五乘佛法、三乘菩提及一乘了义都心生欢喜,乐于宣说。
5、如来所行道亦能顺行:法王子对如来所修无上大法,都能顺从并依教奉行。
6、如来所解法亦能顺解:法王子对如来解释的方便法和究竟法都能随顺理解,并能随缘讲解,对一切法均已通达无碍。
7、成熟苦恼众生:法王子能救拔因缘成熟中的苦恼众生出离生死轮回。
8、善修学戒:法王子善于修三学六度并严持一切戒律。
9、长夜勤行四无量心:法王子长期无间断地勤于修行“大慈、大悲;大喜、大舍”这四无量心。
10、于如来所止之城亦能住中:如来所居止的大涅盘城,法王子也能居住。具此十事,是名菩萨法王之子。
又以上所说“实相”全称“诸法实相”:指各种物质现象和一切生命现象的真实面目。“诸法实相”这四个字是所有大乘经典的要义,“诸法”指的是世出世间一切法,这一切法包括虚空宇宙,十方世界,秽净二土,有相无相、有形无形等等差别之现象及生住异灭、成住坏空等动静二态。
“实相”就是能生这一切法的真实体相,具平等不二,随缘不变之理。小乘以“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这三法印为实相;大乘则以“缘起性空”之一法印为实相。根据《大品般若经》卷十七<深奥品>与《法华经》卷一<方便品>所说:诸法实相唯佛所自证究竟,非名字、语言所能显示。是外道、声闻等也尽皆期望,而未能得之的真实相。
实相有很多种解说,但所有解说都大同小异,总以不可得之“空”为第一义真实谛。以远离“不生、不灭、不断、不常”等一切戏论,言语道断,心行处灭,离言绝相,了了常知处为诸法实相。简而言之:实相就是“常住真心”、无上菩提、如来、佛等名相和称号。
阿难说:佛与文殊等法王子谈诸法实相时,说心不在内、也不在外,于是我就想,心在内又不能见内、心在外又与我身体不相干。不能见内,心在内的说法就不能成立;而心和身是互相感知的,说心在外也是不合义理的。所以这个心在内在外都是不对的,我而今知道这个道理了,内外都不是,那就应当是在内外的中间了吧?
佛说:你说“心”在内外的中间,就必然不会迷惑了,中间就是心之所在。但心是遍一切处而无所不在的,你将心局限于中间,就不是无所不在了。再说你推测的这个“中”,它应该有个位置吧!在那个位置呢?是在身体上吗?如在身体上,那么在身体上的那一边呢?是左边还是右边?但不论在那一边,都成了不是左、就是右,而不是中了。
如果是在身体的中间,那就等同于心在身内的说法了。如果在一处,那是在身体的表面呢?还是不在表面?如不是在表面就等同于没有,如是表面也不能确定那里是中呀!为什么这样说呢?如以人的整体表面为中,那么从东面看过来,这体表即是西;从南面看过来,这体表即是北。如此则体表就成了或西或北,混乱模糊,就没有一个定处了,这心不也就杂乱无章了吗?哪里还有一个“中”呢?
阿难对佛说:我说的中,不是这两种情况,如世尊所说,眼以外物色尘为缘而有眼识,眼识有分别色尘的作用,而外缘色尘是没有知觉的,我说的“心”就在眼根和外物的中间,这个中间才是心之所在。
佛说:你“心”如果在眼根和色尘的中间,那么这“心体”(心体即有觉知的佛性)是兼连眼根和色尘二端呢?还是不兼连?如果兼连眼根和色尘二端(色尘指一切物质现象和一切生命现象),那么色尘如花草树木等类是纷扰杂乱而无知觉的,如“心”与其相连,又与眼根相连,这眼根和色尘都有了心,就有两个心了,那么谁是真心?谁是假心?
如果要分出真假,誓必就会相互排斥,岂不成了势不两立的敌人了。如果眼根、色尘,与“心”又连在一起,由此就会变成眼根和色尘这两边都有知觉,心也住在两边去了,那么什么是中间呢?如果不兼连两边,心既不在眼根、也不在色尘,那么有认知作用的眼根就失去了体性,失去体性的眼根就等同于无知觉的色尘,就不能再识别色尘了,那么眼根和色尘都同时失去了能鉴别和定位的作用,这样的话,哪里还有一个中间相呢?所以,你应该知道,说心在眼根和物象的中间是不对的。

南無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普賢菩薩的「禮敬諸佛」

淨法師:斷惡修善 迴向西方-第4集

  佛告訴我們,世出世間總離不開因緣,連佛說法度生也是因緣,因緣底下是果報。所以,世出世法既然是因緣果報,你造善因善緣自然得的是好的果報,你造的是惡因惡緣當然得的惡報,這是任何力量都不能夠改變的,佛也不能轉定業。因緣是自己造的,果報就得自己受,佛加持我們,佛保佑我們,用什麼保佑?就是把這個事實真相給我們說清楚、說明白了,讓我們從今之後起心動念,曉得我要造善因善緣,遠離惡因惡緣,果報自然就殊勝了!

無量壽經(二次宣講)(第43集) 1990/4

  從前所造的一些罪業,我從今天起再不造罪,業因雖在,緣斷掉了。因沒有緣,不會結果,所以應當受的那個惡報也沒有了。過去還有一點善根,現在拼命造善緣,那個善的果報,本來是這一生不能成熟的,來生來世才成熟的,因為你斷惡修善,善緣的力量加強,惡緣斷掉,那個微細的因,它也提前受報了。這是佛加持我們的,我們今天要的就是這個。世間的名聞利養、一切財富統統不要。把一切善根統統回向,就是求生西方。

無量壽經(二次宣講)(第43集) 1990/4

  民國初年,印光法師一心提倡《了凡四訓》,這個小冊子裡教給我們什麼?教給我們深信因果,說明業因果報的道理與事實真相,我們從這裡生信心。這是世出世間法斷惡修善的基礎,的確是一本好書。我們從這個地方啟發信心,真正相信種善因必得善果,造惡業必有惡報,因緣果報,絲毫不爽。我們相信了,應該怎樣去做?你首先要有能力辨別什麼是善、什麼是惡。善惡有個標準,這個標準是隨著社會價值觀在那裡產生變化,我們要有智慧、要有能力辨別。

大方廣佛華嚴經(第324卷) 2000/6/26

  凡夫最難的是自己不知道自己有過失,這個事情麻煩大了。不知道,你怎麼會改?所以聖賢書不能不讀,聖賢的教誨是一個標準,拿著這個標準天天來檢點自己,就容易發現過失。所以明朝末年,念儒家書的、學佛的都用功過格來檢點自己的過失,這是一個好辦法。我們佛門裡面,淨宗的祖師蓮池大師就用功過格來修行,現在這一篇東西還在《蓮池大師全集》裡面,流通很廣。它不叫功過格,它叫「自知錄」,人貴自知之明,「自知錄」就是功過格。

大方廣佛華嚴經(第797集) 2002/7/28

  晚近印光大師教我們用《了凡四訓》,把改過自新、改造命運的道理搞清楚,那裡面是講因緣果報的。我們要改惡為善,改禍為福,改凶為吉,改凡為聖,《了凡四訓》是個基礎的教育。你只要想改造命運,我們學佛是改造命運,是大的,我們是要改凡為聖。你看我們今天在六道,我們想改六道為極樂世界,這是大的改造。你要懂改造的理論,懂改造的方法,有理論、有方法,我們自己就有信心。

大方廣佛華嚴經(第797集) 2002/7/28

  自己要想自己的道業有進步,一定要常常反省檢點自己的過失。了凡先生他能夠接受雲谷禪師教導,他的功過格一生當中都能夠奉行而不厭倦,這就是他改造命運成功的祕訣。一般人不能成功是沒有恆心,沒有耐心,開頭學這一陣子很有信心,學幾天之後慢慢就懈怠,最後就廢棄了,所以他不能成功。

學佛答問(第58集) 2001/2/14

  了凡先生的成功,就是一生都能夠堅持,用這個方法每天來反省自己的起心動念、言語造作有哪些過失。佛在經上教我們做的,我們想想,今天我做了沒有?佛在經上說不可以做的,我們想想,我們有沒有做?從這裡反省檢點,改過自新,這叫真修行。

學佛答問(第58集) 2001/2/14

  「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惠能大師說的。這些修行人,他不知道別人過失嗎?他知道。他看到別人過失,他不想別人,他回過頭來想自己,我有沒有這個過失?我要有,趕緊改過來;我要沒有,歡歡喜喜,阿彌陀佛,還是這句阿彌陀佛,這就對了。海賢老和尚心目當中,所有一切眾生都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哪有過失?阿彌陀佛示現一點過失是給我們看的,是叫我們反省,想一想有沒有,沒有很好,有則改之,他是來提醒我們的。

二〇一四淨土大經科註(第235集) 2015/8/16

  真正修道之人,常常要反省、檢點自己的過失,不要專看別人過失。看別人過失,這是最大的障礙,你修學佛法功夫不得力,不能成就。念佛,不但是一心得不到,功夫成片也得不到,原因在哪裡?天天看別人的過失,天天說別人的過失,在造業!雖然是口裡念佛,心、行都在造業,你怎麼能成就!所以要記住,「但自觀身不求他過」。

發起菩薩殊勝志樂經(第3集) 1996/10 

  如果能作如是觀,三業就清淨了;三業清淨,戒成就了,戒定慧三學,戒學成就了。佛用這三個字統攝一切修行人所說的戒律,這就是持戒念佛。所以「不見他過」這四個字,我們要非常重視。

二〇一四淨土大經科註(第235集) 2015/8/16

  分分秒秒都是阿彌陀佛,除阿彌陀佛之外,什麼也不放在心上,在日常生活當中隨緣度日,多麼自在。心地清淨,一塵不染,真正與本經經題相應,清淨、平等、覺而不迷,這就積功累德,這就真正斷惡修善。

二〇一四淨土大經科註(第189集)2015/3/23

​發菩提心 一向專念 阿彌陀佛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交易对生活和人生而言并非不可或缺,但操作金融市场是最好的历练,浓缩了人生,更尽显了人性。 即便如此,与我而言,只要恋爱它曾经如花束般存在也好,我可以无视不顺心的
  • ❥ ฅʕ•̫͡•ʔฅ自律的人最强大!+ *´¨)     .· ´¸.·*´¨) ¸.·*¨)          (¸.·´ (¸.·’* ​​​ ​
  • 不随意苛求别人,不盲目要求自己,保持善良,做到真诚,宽容待别人,严以律自己,得与失,成和败,聚或散,都是人生的一种成长,看淡,心情才好,看开,日子才美。#爱豆v
  • [害羞]实惠窝搜集千款白菜商品,马上来捡→ 超级人气榜 特卖精选 服装 母婴 化妆品 居家 鞋包配饰 美食 文体用品 数码家电 还是没有喜欢的宝
  • !✨✨重点显头发发质健康!
  • 大宝,善良、踏实、知足、幽默、有担当有责任是你幸福的通行证,你值得拥有这样的生活。2 人之最健康是最佳的礼物,知足是最大的财富,善良是最好的品德; 关心是最
  • #于月仙去世#那么好的一个国家级演员,就这样去了[泪]《乡村爱情》作为东北人每年必须看的喜剧,仙儿姐把谢大脚这个经典角色演的活灵活现,把我们东北女生的果敢,直
  • 【不止深圳、顺德,杭州亦酝酿支持辖区上市公司方案】有接近杭州市政府的消息人士透露,至迟在2018年9月上旬,杭州市就准备了支持本辖区上市公司的方案,但到目前,尚
  • 传播正能量是一份积极的心态,使自己的内心充满自信、豁达、愉悦、进取;使别人感到暖和、温馨、亲切、友善。传播正能量是一份积极的心态,使自己的内心充满自信、豁达、愉
  • 感情方面,性格幽默又体贴的你,情人常被你哄的服服帖帖,你也很懂得替对方着想,因此能够当你的另一半,是非常幸福的喔!西元出生年尾数2:1972、1982、1992
  • 现代人精神压力大,心气虚;饮食不节,运动量少,脾虚湿盛。我一把年纪了,竟然看得少女心爆棚是怎么回事!
  • 我可太喜欢《我在他乡挺好的》欧阳和南嘉这对姐弟恋了,根本不存在姐姐更成熟要带动弟弟的情况,因为这个弟弟内心非常丰盈,是一个有当担值得信任的男人,姐姐在他引领下激
  • 因为鹰院的各位能画的人少,能画的东西更少!!
  • 如果有一天,我们疏远了,请你一定要 照顾好自己,把这份感情当成回忆,希望在你的 脑海里,我带给你的,只有美好和快乐,没有怨 恨和伤心!缘,注定有聚有散。很
  • 10、最好的处世观念: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心11、最惹人敬佩的傲骨: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27、最出人意料的相逢:你是无意穿堂风,偏偏孤倨引山洪。
  • 隔着一个屏幕,现在的我和你,也看着同一片远方的灿烂星空吗。几乎是一夜之间,鼻炎君就到访了几个月不见,它神气了很多黑色的礼帽,黑色的斗篷以为自己帅过死神踏上最深的
  • 但是追过《下一站是幸福》还蛮喜欢虞书欣这个妹子,再加上微博这个节目热点有很多,我就是看了看,没想到就入了坑,这简直就是宝藏女孩发倔地啊王承渲台湾妹子,让你笑嘻嘻
  • 草啊哭死水了 是是是 是你的bb 谁也抢不走你的bb小时候以为 不说 是你的选择 为之苦恼过 但也就相信了再大一些了 被发生的种种磨到不愿意喜欢你 同样也不会再
  • でも今芳雄くんが言ったように、僕らとしては繋げていくことが大切だなとも思うんですよね。堂本:我々はエッセンシャルワーカーではないので、こういったイベントを開催す
  • [悲伤]可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原来她出演的刁蛮公主,就是她生活中本来的样子,以至于多年后,我们才发现原来她当初是本色出演啊,难怪演的那么好呢!剩下的一个林心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