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下愚公移山志 誓让龙背换新颜—龙背街道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综述】自7月10日全区环境卫生整治暨创文创建工作推进会结束后,龙背街道办就闻令而动扎实进行安排部署,召开专题会议、印发整治方案、散发倡议传单、灌制宣传录音、全面宣传动员,各村也结合各自实际制定工作计划,理清工作思路明确工作目标,将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一次又一次推向高潮。

统一思想,谋定而后动。整治工作开展初期,街道党工委就确立必须统一思想认识,然后再扎实开展整治的工作思路。“磨刀不误砍柴工”,为此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多次召开领导班子会、机关干部会、各村书记会议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建议,扎实进行安排部署。第一时间制定印发了《龙背街道办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工作目标、细化工作任务,同时要求街道办全体领导干部、村“两委”干部一定要从思想深处认识和重视人居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的重要性,像疫情防控工作一样上心用心,在兼顾好精准扶贫、疫情防控等工作的同时,将人居环境卫生整治提升工作作为当前首要工作任务。各包片领导、包村干部也全部下沉一线亲自参加所包联村召开的动员部署会,积极参与整治工作。

街道办会议刚刚结束,青龙、程前、龙背等村就迅速召开一揽子干部会议进行安排部署,目的就是要全面调动村组干部、在家党员、群众代表特别是各村民小组长的工作积极性,让村“两委”干部从思想深处深刻认识到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树立此事不但必须得干,而且必须干好干出显著成效的信念和决心。

精准施策,从容而有序。各村在动员会议结束后,按照街道办统一部署,各包片领导、包村干部立即下沉一线进村入户,同村两委进行协商梳理。扎实开展“四个一遍”工作,即对村中主次巷道徒步走一遍、各个角落仔细看一遍、各个“顽疾”认真分析一遍、群众户推心置腹谈一遍,对村容村貌、村情民意做到心中有数,然后再结合各自村情有的放矢制定方案。短短几日,街道办上下处处呈现出红红火火的劳动场面,有从“门前三堆”清理开始、有从清理明曝垃圾开始、有从全面普扫开始、也有清理道路两侧杂草等等……。“龙背街道组织群、干净美丽龙背群、经开农村环境卫生整治群”等微信群也是异常活跃,大家纷纷在群中发出工作动态,八个行政村互不示弱、暗里较劲,俨然形成了“追、比、赶、帮、超”的“暗战”场面。

前进村,有一个响亮的名字,各项日常工作在老书记王银成同志的带领下也一直走在前面。村里基础设施好,道路宽敞,人心齐,宅基桩基高度一致,一走进前进村就给人敞亮整齐的感觉,也是上级部门检查常常光临的先进村,但如果慢些走仔细看,还是有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主干道周边常有零星丢弃的生活垃圾,道路普扫不及时、花栏里各类随意丢弃的杂物也随处可见,多次检查整改,问题依然如故,一度让人很是郁闷。但这次整治工作开展以来,王银成书记同街办包村干部认真分析、对症下药,召集村组干部、保洁员周密安排,在利用大喇叭广泛宣传动员发动群众积极参与的基础上,率先落实保洁员考核管理奖惩制度、包村干部包户、村两委主要干部包组制度,在各组大范围推行“卫生文明示范户”评选活动,力争全村处处形成“三勤加一懒、想懒不能懒”的良好氛围,对连续两次评选出来的示范户全村范围进行表彰奖励。同时,将整治工作同《前进村村规民约》有效结合,给部分环境卫生差、整改积极不高,工作不配合的户,在村里一些公共事务方面给予一定的限制,从而督促其主动积极参与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在无人户门前屋后清理方面也通过电话或微信联系户主,说明情况后户主欣然接受并以微信红包形式向村中整治工作予以支持,收到了很好的成效。前进村两委干部一个个有效举措,使前进村面貌“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真正成为了街道的排头兵。

取长补短,实效加成效。在第一阶段整治过程当中,为了很好的推动整治工作深入开展,街道办分别两次组织各村书记和街道包片领导、包村干部对各村整治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观摩评比,目的就是要通过不同层面的实地察看、经验推介、现场问询的方法使各村都能够找到差距短板,为更好地开展工作少走弯路。在东风村,各村书记观摩后在现场就讨论了起来,东风村七八组基础设施好,道路宽敞整洁有序,一直到村部都无可挑剔,但再往南边的一二三组、往北走的五六组就成为了另一番景象,好像好走到了另外一个村,无论从村容村貌还是道路设施都不可同日而语,完全不在一个水平上,映入眼帘的景象可是说是“风格迥异”。这种现象以点带面的反映出我们在整治过程中的一个共性问题,那就是各村都会存在整治标准不一、整治成效不一的现象,基础设施好的稍加用力成效就很显著,而基础设施差的因工作量大,整治起来既费时又费力,而且成效不显著,加之群众参与度不高,时间一长组长和保洁员丧失了信心,导致工作开展两极分化,好的特别好差的格外差。

北史村一直以来环境卫生工作比较滞后,全村共13个村民小组,由原来3个村合并而来,几年来在两委干部的共同努力下,村里各项工作和面貌都在悄然发生变化。特别是从今年春节期间疫情防控工作开展后,村两委的战斗力凝聚力明显增强,但在环境卫生整治初期效果不尽人意。高天成主任在观摩后倍感压力,他大胆借鉴前进、安王村的好办法,在全面发动群众参与的基层上,积极调动各小组长、党员、群众代表积极性,在北史村就多次出现近百人同时开展义务劳动的场景,干部党员走在了前面做出了表率,他们在对自家门前屋后认真进行清理整治后,再动员左邻右舍、亲朋好友进行整治。同时对难点顽疾组织人员机械集中进行清理整治,合理增设垃圾收集点,进一步明确各小组长、保洁员职责,通过落实环境卫生网格化管理制度和户看户户帮户、组看组组比组的工作机制,迅速在村中掀起整治工作高潮,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建立机制,推动加落实。良好的社会秩序是严格管理出来的,美好的生活环境更是辛勤付出换来的。目前龙背街道八个行政村的环境卫生面貌,在大家共同努力下取得了阶段性胜利,但如何落实长效管理机制,如何巩固好现有的良好局面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考题。安王村是进入龙背街道第一个村子,也担负着龙背门面的重要任务,因为安王村的特殊地理位置,所有东来西往龙背、信义、孝义的车辆穿梭不停,没有来过龙背街道的人对龙背的认识往往就从安王村开始,因而安王段清扫保洁压力一直比较大。村支部书记史红同志从开展整治工作之前就已经提前谋划,如果不能落实保洁员考核管理制度、如果不能对保洁员严格进行督促检查、如果没有人用心去关注道路保洁,那么即便是增加更多的人投入更大的设施可能也是徒劳的。史红书记既想到了也做到了,他无论阴晴雨雪每天大清早几乎都在路上,带领指导保洁员不停的忙碌着,因为坚持安孝路安王段成为标杆,因为坚持安王段保洁员成为模范,这就是坚持的成效,几百次几千次的重复已经成为了一种记忆、一种常态,更成为了一种责任、一种默契,也成为了我们干好工作取得实效的法宝。

 增强信心,确保形成常态。任何工作成效的取得都不会一帆风顺,环境卫生整治提升工作更是如此,在取得显著成效的道路上我们会遇到很多不尽人意和棘手愤懑的事情,一度甚至动摇了我们的信心,让人感到无助、感到迷茫、感到困惑。永丰村村容村貌基础设施差,群众户门前各类杂物摆放更是随心所欲,村中巷道纵横交错,村民建房管理无序,导致村道内排水、正常通行、日常保洁难以落实常态,环境卫生检查考核只能采取突击整治的方法,一度严重困扰村两委干部,也使街道办包片领导、包村干部头疼不已,在这种情况下,村书记雷新友同志没有气馁更没有妥协,这个倔强的渭北汉子凭着自己必胜的信念在心中运筹帷幄,组织动员群众干部,亲自参与真抓实干,一条一条巷道整、一户一户门前过、一堆一堆垃圾清,直面问题矛盾不回避,公理公道处理每一户每个人反映的各类问题,扫清影响整治提升工作道路上的绊脚石,愣是让落后的村容一点点改变,让杂乱无序的村道眼睁睁变得干净整洁,以前看热闹甚至说风凉话的群众也逐渐转变了认识,积极参与到整治工作当中。因此我们一线党员干部一定要增强必胜的信心,以舍我其谁唯我必胜的信念,全身心投入到各自负责区域的整治提升工作,“路漫漫其修远兮”,作为乡村振兴的主力军,我们新时代基层干部肩上的担子更重,脚下的路更长,但为人民服务的信念更坚定。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小黄花孕育脱贫致富大产业

“过去我这地里都种玉米,现在改种黄花了,可得好好打理呢,咱脱贫致富可就靠它了。”这几天,浑源县西留村乡车道口村农民乔建清每天都在黄花地里忙活,浇水、锄草、施肥……去年,在政策扶持下,老乔把家里的6亩地全种上了黄花,眼看着黄花苗一天天长大,老乔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希望。

忘忧花开分外香,黄花铺就致富路。近年来,大同市把黄花产业发展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和振兴乡村的重大举措,全力打造脱贫致富“黄金产业”,走出一条区域化布局、规模化扩张、产业化运作、标准化生产、品牌化营销的发展之路。

小小黄花释放出了巨大的产业能量、价值能量和品牌能量,成为推动脱贫攻坚、调整产业结构、建设美丽乡村的新动能。

01
做足特色文章:昔日黄花菜变身“农家宝”

莫道农家无宝玉,遍地黄花是金针。黄花菜俗称“金针菜”,学名“萱草”,又称“安神菜”“忘忧草”,具有止血、消肿、镇痛、清热等功效,与香菇、木耳和竹笋并称“中国干菜四大珍品”。

“云州区种植黄花已有600多年历史,从明朝开始,云州区就有‘黄花之乡’美誉。”对自家黄花的种植历史,云州区黄花办主任安一平熟稔于心。

据安一平介绍,大同与湖南祁东、陕西大荔、甘肃庆阳并称全国黄花四大产区,而大同黄花拥有色泽金黄、角长肉厚、一花七蕊等独特上佳的品质,全国客商公认优于其他产区,产品在市场上一直供不应求。

其实,省政府很早就意识到大同黄花的发展潜力,1975年将该区确定为黄花生产基地县。但与其他三大产区相比,大同黄花发展一直不温不火。安一平道出了其中缘由:“受水地少、采摘劳力不足、晾晒场地不够、前三年没收益、冰雹和病虫害等困扰,长期以来,始终走不出‘小打小闹’的圈子,农民守着‘香饽饽’却过着穷日子。”

2011年,云州区委、区政府将黄花产业确定为“一区一业”主导产业,强力推进。

一切围绕黄花产业发展,一切服务黄花产业发展。几年间,云州区打出“组合拳”,成立黄花办和黄花协会,先后出台各类扶持政策21项,财政累计投入资金4.1亿元,开启了全程“保姆式”服务模式:建设高标准农田种黄花;给予农民每亩1000元补贴;黄花种到哪里,水利设施跟到哪里;新建晾晒场地、开放公共场地,解决晾晒难题;为黄花上保险,彻底解除农民后顾之忧;实施“黄花贷”,缓解资金不足问题……

一个个难题迎刃而解,农民种黄花热情升温,由过去“不想种”变为“争着种”。短短几年,云州区黄花种植面积从2011年的2万亩发展到如今的16万亩,盛产期黄花达7万亩,产值达7亿元,形成1个2万亩、8个万亩片区和109个专业村。

云州区还将黄花产业与生态旅游、文化康养等深度融合,投资3000多万元打造火山黄花田园综合体,建成火山天路、忘忧大道、忘忧农场、吉家庄旅游小镇,形成以黄花为媒的乡村旅游点23个,成为全市推动乡村振兴、发展休闲旅游业的成功典范。

02
采取超常举措:小黄花释放脱贫“大能量”

一株忘忧草,万户乐眉梢。每年7月盛夏时节,一片片金灿灿的黄花随风摇曳,忙碌采摘的农民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晾晒场里满是一笼笼蒸馏出来的黄花菜,仿佛黄金镶出来一样……

“我们村这几年共种植黄花1700亩,目前全部进入盛产期,村民们靠种黄花脱了贫、致了富,有的村民还在市里买了车和房,这可都是小黄花的功劳啊!”说起这几年种黄花脱贫致富的经历,云州区瓜园乡瓜园村党支部书记李成感慨万千。

安一平说,进入盛产期的黄花,亩均收入达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在6500元以上,目前全区已经实现农业人口人均1亩黄花的目标。

按照“公司+农户+基地”“村集体+合作社+产业”等模式,云州区鼓励农民流转土地获得租金、在合作社打工获取薪金、合作社分红获得股金,实现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三变”。

云州区峰峪乡徐家堡村农民徐尚禄通过“三变”,每年收入3万多元。目前,云州区共成立黄花专业合作社95家,共吸纳7905名贫困社员,种植黄花2.8万亩。今年,该区投入2000万元,对50个黄花扶贫合作社流转的2.2万亩土地进行补贴。

2018年,正值脱贫攻坚爬坡要劲的关键时刻,大同市召开黄花产业发展大会,发出总动员令,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明确重点任务,采取超常举措,全力以赴把黄花产业做大做强做优,使之成为全市脱贫攻坚的主导产业。

“全市黄花产业发展大会的召开,将大同黄花产业推向了高质量、规模化发展的新阶段。会上出台的十项‘真金白银’扶持政策,为全市黄花产业做大做强注入了强劲动力。”该市农业农村局蔬菜办主任于天富说。

2019年,该市财政拿出1亿元专项扶持资金,重点扶持黄花加工龙头企业、黄花产业园建设、黄花种植补贴等。在此基础上,云州区投入4600万元,建设配套喷灌2.7万亩、共享冷库38个;天镇、阳高、浑源、广灵等县区对新发展黄花每亩分别给予1000元、900元或800元的补助……

利好政策犹如一针强心剂刺激黄花产业快速发展。去年,该市新增黄花种植面积6.3万亩,总面积达到23万亩。今年,全市要新栽黄花3万亩,使全市黄花总面积达到26万亩。

记者在去年编制的《黄花产业2019-2023年发展规划》中了解到,该市规划以云州、阳高、天镇、浑源、灵丘、广灵“六大片区”为重点,大力发展黄花产业,到2023年全市黄花总面积力争达到30多万亩。

03
叫响本土品牌:强力打造乡村振兴“大引擎”

在云州区兴农黄花科技有限公司车间里,工人们正在认真分拣黄花菜,一条条生产线正开足马力加快生产。2018年,该公司投资5000万元上马了黄花深加工流水线和产品研发中心,精心研制出黄花咀嚼片、食用酱和黄花泡菜等120道黄花菜品和产品,打造出独具特色的“黄花宴”,深受市场青睐。

近年来,该市共培育黄花龙头企业10多个,研制开发了不同系列的黄花产品:黄花菜品、冰鲜黄花、黄花系列饮料、黄花真空冷冻、黄花提纯、黄花洁颜面膜……一时间,黄花深加工和延伸产品纷纷面世。

目前,“大同黄花”商标已经通过了原产地保护认证,云州区已成为国家黄花种植和加工标准化示范区、国家级和省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全国绿色食品原材料(黄花)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全国农副产品百强区域品牌,“大同黄花”已成为一张亮丽的城市“名片”。

“随着全市黄花面积的不断扩大,从种植管理、采摘烘干、产品深加工、销售方式和渠道等方面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采访中,安一平也直言点出了目前黄花产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新市场拓展比较慢,跟不上产业发展步伐;销售人才匮乏,缺乏走出去直销的魄力和胆识;晾晒和烘干条件有限、雇人采摘黄花良莠不齐,影响到整体质量;黄花本地消费拉动力不强;黄花深加工能力欠缺,黄花消化转化能力不够,黄花附加值有待提升……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大同市已经按照“市场运作、产业带动、科技支撑、人才保障”的发展模式,开始在黄花加工销售、品牌创建和产业融合等关键环节发力,促进黄花全产业链开发、全价值链提升。深化与中国农大、中国农科院、山西农大、省农科院等科研院校的合作,提升产业科技水平;深化与“京东”等电商公司的合作,建立黄花产业电子商务平台,打造“大同黄花”线上品牌。云州区近年来依托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项目,共建成119个区乡村三级电子商务服务点。

4月13日,山西省政府第65次常务会议决定设立云州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这一利好消息来得太及时了,对于提高大同黄花的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促进全市黄花产业提档升级非常重要。”安一平兴奋地告诉记者。

来源 山西日报

天汁然:父子共创沙棘事业

6月2日,《科学导报》记者来到位于吕梁市交城县水峪贯镇成家举村的山西天汁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还没进生产车间,浓郁的酸涩味已经扑面而来。走进生产车间,工人们有条不紊地在自动生产线上进行灌装、摆瓶、分拣和装箱工作。“这都是最近赶制的产品,夏天人们对饮料的需求量大,我们的产品原汁原味、酸甜可口,得到了消费者的喜爱和好评,产品供不应求。”公司负责人闫巍巍介绍说。

父子同心艰苦创业

2013年,大学毕业后的闫巍巍抓住电商发展的大好机遇,自主创业,开淘宝店销售自己家乡的特产——沙棘汁饮料。“万事开头难,创业初期的那段时光虽然艰难,但我感到很快乐、很充实。进货、拍照、修图、营销文案、设计详情页面、淘宝运营、淘宝客服、防摔打包、快递发货,所有的事情我都会亲力亲为。看着自己的网店一步步成长,我仿佛看到了美好的未来,浑身充满了动力与激情。我每天工作的时间超过18个小时,常常是忙完工作才发现天亮了,然后继续又一天的开始。”回忆起7年来的心路历程,闫巍巍感慨地说。

在闫巍巍的努力运营下,网店2014年的销售额就达到了60万元。第二年,闫巍巍确立了“天然、健康、原生态”的产品定位,成立山西天汁然商贸有限公司,注册了“天汁然”“棘祥如意”“NATURAL JUICE”等多个类别的品牌商标,和当地沙棘饮料厂合作,以代加工的形式销售自己的品牌产品。2015年,网店销售额突破了100万元。

随着产品销量的持续增加,闫巍巍敏锐地发现:由其他生产企业代加工沙棘汁,不仅成本高,品质也得不到保障。为了将安全、放心、纯天然、口感好的沙棘饮品呈现在消费者面前,敢想敢做的闫巍巍决定自己建厂生产沙棘汁。

历时3年,耗资400余万元,闫巍巍克服重重困难,在政府补贴及亲朋好友的鼎力相助下,建起了自己的工厂,于2019年年底正式取得了生产经营许可证。

闫巍巍26岁的弟弟闫二巍从四川大学毕业后也加入到了自家的沙棘事业。“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眼看着父亲跟哥哥没日没夜地奋斗,我的肩上也有一份责任、更有一份义务,用自己所学知识为家里分忧解难。”闫二巍说,“国家现在对大学生返乡创业的扶持力度很大,再加上这几年国家的扶贫政策也很好,我毅然决然地决定回家乡助家里一臂之力。”弟弟回来以后,闫巍巍一家人对自己们的沙棘事业更加有信心了。
“我们一家人劲往一处使,总算顺数利利地完成建设任务,使工厂的生产运营状态逐步走上正轨。”负责建厂的闫巍巍的父亲闫明忠对记者说。

助农增收未来可期

沙棘是一种神奇的植物,它在地球上生存超过2亿年,纯天然绿色无污染,同时也是世界公认的VC之王,含有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是药食同源的良品。目前,吕梁是山西最大的连片天然沙棘林区,故有“世界沙棘在中国,中国沙棘在山西,山西沙棘在吕梁”一说。
自国家精准扶贫政策推行以后,闫巍巍和他的父亲闫明忠积极响应国家脱贫攻坚的号召,在各级政府、各个部门的支持下,于2017年成立了集沙棘种植、采摘、研发、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山西天汁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水峪贯镇有着得天独厚的山水资源、土质、气候等地理条件,天汁然公司深入挖掘沙棘资源优势,加快建设并做好沙棘扶贫产业,以绿色产业助力精准扶贫。“原来家庭作坊所雇的沙棘采摘及加工人数达60余人,70%为贫困户。如今,天汁然品牌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家庭作坊不能满足发展的需求。因此,公司新创‘种苗统供、技术统授、统一种植、统一收购’的运行机制,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定点采购模式,与沙棘种植户签订协议,保底收购沙棘,保证贫困户无风险、有收入,这也算是为村里百姓做点力所能及的贡献吧。”闫巍巍说。

据介绍,天汁然公司目前主要以互联网线上销售为主,下一步,闫巍巍计划在淘宝上打造专属的天猫旗舰店,销售自己工厂生产的天汁然沙棘饮品,还计划在拼多多及其他电商平台也开设自己的天汁然沙棘饮品店铺。同时,在依托互联网销售的同时,公司也在逐步拓展超市、饭店等线下销售渠道。随着公司业务的发展,生产、线上、线下销售将齐抓共管、全面开花。

“公司将以成家举、鲁沿、董家圪垛等10余个沙棘种植基地为范本,逐步辐射到全镇及周边乡镇,将自然优势转化为经济产业优势,力争使沙棘种植总面积达到10000亩,把水峪贯镇打造成“沙棘之乡”。每一个沙棘基地同时也将作为沙棘采摘园对外开放,水峪贯镇将会是教育科普基地,以此发展旅游业,推动其他经济的发展。”谈及未来的发展,闫巍巍信心满满地表示:通过他的努力,一定能够生产出更高标准、更高品质的沙棘产品,一定能够让家乡的沙棘走出山西、走向全国,也一定能够带领家乡的父老乡亲一起脱贫致富!
科学导报记者 杨皓渊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已网上预订的游客,如未入园,均可由原路径申请全额退款【邛崃发出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 #天台山景区暂停开放#】平乐古镇天台山景区管理局发布公告,根据邛崃市应急局、
  • 边喝边想:“我家要开超市就好了,有喝不完的饮料,这个饮料真甜,我要一口气喝下去。我跑出去哧溜又回来了,问阿姨:那我又来了,可以再喝一瓶吗?
  • #成都领养[超话]# 成都无偿领养姓名:呆呆性别:弟弟年龄:5个多月左右性格:有一点胆小 叫名字会积极回应你猫咪情况:猫三联及狂犬已打完领养要求:1⃣️在成都有
  • 下班去核酸采样两个男人并排一路踢着我的脚后跟跟了我10来米,等扫码的时候更是臭不要脸的插队到我前头仅剩0.5米的空当,实在忍不了了和他讲不要插队,保持距离,他还
  • 大家赫然发现中国咖啡几乎就等于云南咖啡,但都市里的咖啡师鲜少有来过咖啡原产地的,我们在梅子娓娓道来中知道咖啡产业链很长,但是大家各就其位又很严谨,每个环节需要咖
  • 一路唯美含蓄到合房,终于有了两情相悦缱绻的吻戏,结果连被子都没打开,还好有两人交杯和被窝乱动的花絮脑补一下;第二天王衣冠端正的睡颜,这可是我们德任的初夜哦,王啊
  • 拉长人生的维度,我在一个不大不小的年纪,就体会到比海还深的情感(不同于亲情/爱情/友情)不至于在年迈时感慨,这一生还没有爱过谁 比海还深———— 『 比海还深
  • "乔治梅森大学法学教授詹森(Bruce Johnsen)说:“因犯法而领不到退休金的案例非常罕见,现在,这可怕的悲剧发生后,似乎是大力推行改革的时候了
  • 子时出生的人,气度不凡,肚量极大,从头到脚都透露着一股老板气质,无论男女都有富贵命,很有贵人缘,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有贵人撑腰。子时出生的人,气度不凡,肚量极大,从
  • 还可以通过评论区快速通道自助查询哦~ #北京上海杭州广州郑州合肥近视眼视手术、近视手术##全激光选择哪种近视眼手术方式好?[星星][半星]若还有其它疑惑可以S信
  • 老公是最了解我的人,知道我要什么口味、怎么搭配,爱你每天只能晚上回家后,趴儿子脸上看看他熟睡的他,再坚持8天!约好时间,我说你们店名很美,知道童安格的花瓣雨吗
  • 【图书推荐】《陶瓷与博物馆》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从陶瓷文化的角度,讲解了陶瓷与博物馆的历史渊源,介绍了中外一些博物馆收藏的部分知名陶瓷工艺品、陶瓷器材和陶瓷文物,
  • 好多人说我们是脑残粉,我只想说,为了他,脑残也认了。好多人说我们是脑残粉,我只想说,为了他,脑残也认了。
  • ▽楊柳シフォン半袖TEE ¥4,620(税込)color:green yellow /off White /purple /orangeフィット感★透け感★★★
  • 做生意最重要的就是‮源客‬ 任‮行何‬业都一样 如果‮不你‬敢在这方‮投面‬资 说真的 那‮是还‬穷着吧‮别 ‬创业 #杂货铺招代理#七月记录[哆啦A梦微笑]七
  • 因为水润高度,所以与肌肤的贴合度就很高,建议在使用时把小粉扑略微打湿,上妆后会有意想不到的薄透效果。清淡的花香味让使用者心情愉悦,水润轻薄,皮肤没有负担,更具有
  • 我在后面又添加上~没有了的那段话!再发出~来看,原没有了的那段话又在了!
  • 4、灯具外露紧固件采用优质不锈钢,安装有橡胶密封垫,密封可靠,防水防尘防腐性强,内置橡胶件,电线外皮,塑料全采用抗高温杭阻燃件,更安全可靠 5、本灯具适用于管
  • 胡文煊的粉丝什么时候可以醒醒啊天天tm舔颜能舔出个p奶茶钱都不愿意给 是有tm多小气胡文煊活粉有300个我谢天谢地了真的都是木头 他那么苦 你每天打投一小时也t
  • 王先生也不是吃素的,他也是有备而来,他拿出4S店开给自己的收据,上面写着收订金11000元,既然是言字旁的订,那就说明这是没有担 保效力的,自己可以要求退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