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看点##财经##今日看盘##股票##投资##A股##今日关注#

【碳酸锂从4万涨到52万的台前幕后】

磷酸铁锂装机量的增长直接拉动了上游碳酸锂的需求。

新能源造车新势力两位创始人对碳酸锂价格上涨联手“发难”。

“我们对上游各环节做了深入研究,认为当前碳酸锂涨价的投机性因素更多,供应和需求之间并没有那么大差距……”蔚来汽车董事长李斌在四季度及全年财报会上表示。

3月26日,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上,理想汽车CEO李想则表示,碳酸锂的成本可能就3-5万元,不应该那么贵,这是暴利,但是就拿石油来讲,石油的价格不是按照成本走的,“碳酸锂会跟石油一样,不再按成本计算。”

从每吨4万元涨到52万元的碳酸锂,首当其冲。

大宗商品价格形成机制是复杂的,核心并起到长期价格“锚定”作用的是供需关系,次要因素则包括成本支撑与市场预期。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复盘碳酸锂2020年下半年以来上涨走势发现,仅以2021年为例,全年新能源汽车产量367.7万辆,比上年增长152.5%,同期国内碳酸锂产量23.04万吨,同比增长32.97%。

38.jpg
锂盐企业现阶段正处于景气周期的顶点。视觉中国

锂价复盘:价格加速上涨均为紧缺拉动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观察发现,锂价上涨要追溯到一年前,彼时电池级碳酸锂价格是7.8万元/吨,为本轮价格高歌猛进的起点。

早在2021年3月5日,21世纪资本研究院就已明确指出,“结合中长期行业供需、产品价格运行、生产成本等因素判断,锂价拐点来临已经十分明确。”

此后,国内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快速提升。2020年全年渗透率为5.8%,到2021年12月已增至22%以上。

同时,在2021年新能源车行业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磷酸铁锂电池装机量反超三元电池,增速明显高于三元电池。

相关数据显示,2021年全年,我国动力电池装机量累计154.5GWh,同比增长142.8%。其中磷酸铁锂电池装机量累计79.8GWh,占总装机量51.7%,同比增长227.4%。

而就锂盐来源来看,磷酸铁锂对应的磷酸铁与碳酸锂,三元电池对应的则是氢氧化锂。

就市场价格表现来看,受到需求端增长速度差异影响,价值更高的氢氧化锂,其去年至今市场价反比碳酸锂要低,这说明了供需关系对产品价格影响之巨大。

“每吨磷酸铁锂,需要消耗0.96吨磷酸铁与0.25吨碳酸锂。”百川盈孚锂盐行业分析师介绍称。

换言之,磷酸铁锂装机量的增长直接拉动了上游碳酸锂的需求。

反观碳酸锂供应。2021年,国内产能利用率虽然有所提升,但是按照不同机构的统计口径来看,产量增速要远远落后于上述磷酸铁锂装机量的增速。

工信部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碳酸锂产量为24万吨,同比增长40.4%。百川盈孚跟踪的数据为,2021年全国碳酸锂产量为23.04万吨,同比增长32.97%。

不论采用哪种统计口径,都可以看出碳酸锂供给增量,与上述磷酸铁锂电池装机量、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速之间存在巨大差距。

供需缺口部分,通过部分进口予以补齐。

对比碳酸锂进口数据可以看出,2021年8月、10月和2022年1月,国内碳酸锂单月进口量超过1万吨,为历史同期峰值。

进口量越高,意味着国内碳酸锂供应越紧张,价格上涨也会更激烈。

实际市场表现也是如此。2021年8月,碳酸锂价格结束横盘,国内电碳价格从9万元/吨上涨至10月份的将近20万元/吨;2022年1月,电碳再次从30万元附近一路上涨至今的超过50万元。

就国内供给端情况来看,在碳酸锂加速上涨期间,却是国内盐湖因天气原因产量季节性下降阶段,供求失衡矛盾因此而加剧。

复盘之下,可以很清晰地看到上游原料供给、下游需求增长存在矛盾,同时在国内产能利用下降、进口量增加时,碳酸锂价格也会出现加速上涨。

成本支撑,与“市场化成交”的匮乏

供需关系决定了大宗商品运行趋势,而成本支撑、市场交投和心理预期等因素同样不可忽视。

而“碳酸锂的成本可能就3-5万元”之说与实际情况并不相符,成本3-5万元只适用于国内盐湖生产企业。

这类企业天生具备成本优势,但在国内其产能占比却相对有限,盐湖股份加上新增的2万吨产能,国内只能排到第4位。

国内碳酸锂产能三甲,分别为赣锋锂业(4.3万吨)、非上市公司江西南氏锂电(4万吨)、天齐锂业(3.5万吨)。

而就原料构成来看,“锂业双雄”去年主要原料来源为澳洲矿山,南氏锂电原料则来自江西锂云母矿山。

所以,在衡量行业成本时,以最低标准的盐湖生产成本并不合理。

而就进口锂精矿来看,碳酸锂、氢氧化锂的成本端抬升也十分明显。

“锂盐价格的上涨带动上游锂精矿价格持续上涨,锂精矿价格由年初的405美元/吨涨至年末的2560美元/吨,最新销售价格已突破2800美元/吨。”盛新锂能3月28日晚发布的年报指出。

锂精矿价格的上涨,对锂盐产品售价构成了显著支撑。

按照汇率,以及“1吨碳酸锂需消耗8-9吨锂精矿”的比例计算,仅此一项成本便达到16万元,加上纯碱、硫酸等辅料和燃料价格,单吨生产成本超过20万元。

需要指出的是,国内除了极少数锂盐企业可以实现锂精矿100%自给,绝大多数企业高度依赖澳洲锂精矿进口,比如盛新锂能便向记者反馈称,“公司原料自给率仅在20%左右。”

所以,去年进口锂精矿价格的上涨,又使得国内大部分锂盐企业成本端出现明显抬升。

针对于3月中旬碳酸锂价格过快上涨,包括工信部在内的主管部门公开表态,“要适度加快国内资源开发进度,坚决打击囤积居奇、投机炒作等不正当竞争行为。引导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强化协作、共同发展,推动关键原材料价格回归理性。”

而就锂盐行业而言,作为一个原本相对小众的市场,其贸易环节要明显小于钢材等更为“大宗”的市场。

“从接触的贸易商来看,平时库存有30吨以上的贸易商就已经算大的了,不少市场可供交易的散单只有个位数,其中盐湖的货源相对常见一些。”生意社锂盐行业分析师曲琳表示。

就主流碳酸锂生产企业而言,前述产能排名靠前的南氏锂电从去年下半年便已停止报价,主要原因是“没货”。

另,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调研了解到,目前主流大厂碳酸锂基本已经锁定,没有更多货源向贸易商环节出售。

“行业低迷时,为回笼资金曾向贸易商出售过。但是从2020年下半年锂价反弹后,产品全部供给产业链客户,即使如此,产能仍显不足。”国内某一线锂盐厂人士近期表示。

盛新锂能人士也指出,公司锂盐产品主要以长协为主,国内客户包括了宁德时代、中航锂电和贝特瑞等。

大厂货源主要供给产业链客户,通过市场化交易的碳酸锂数量十分有限。

交投数量较低,所导致的市场深度、厚度不足,“卖方市场”特点明显,这一定程度上也对锂盐价格起到了助涨的效果。

解决方案:“入股上游”或为出路

不可否认的是,锂盐企业现阶段正处于景气周期的顶点。

即便以成本水平最高,锂精矿原料全外采的锂盐企业为例,结合当前碳酸锂和成本情况来看,其毛利率也超过60%。

盐湖企业,以及部分“锂矿+锂盐”的一体化生产企业,毛利率可能会达到80%到90%。大宗原材料领域,这已经是十分罕见的利润水平。

不过,现在的好日子,却是前几年上游企业用“性命”拼出来的结果。

最为典型的案例当属天齐锂业。

公司上市后,先后完成了对澳洲产能第一的矿山泰利森格林布什矿山、智利SQM公司的股权收购,最终实现了对全球主要锂辉石、盐湖的布局。

但是,在收购SQM公司股权时,因行业景气度下滑及后续融资受阻等问题,一度陷入债务危机。直至2021年引入战投澳洲IGO公司,让渡出泰利森部分股权后,公司才得到喘息机会。

赣锋锂业,外部锂资源并购虽然不如天齐锂业那般激进,但是近几年也拿下了澳洲产能排名第二的马里昂山部分股权,并签订了包销协议。

如果没有上述“锂业双雄”在行业底部时的布局,国内锂精矿“卡脖子”的问题只会比现在更加突出,碳酸锂、氢氧化锂的实际产量,也很难达到当前水平。

那么,下游电动车企业是否也应进行自我反思,此前缺乏对原材料涨价的判断和准备?

“我们车规级芯片、操作系统,都是我们的短板弱项,缺芯少魂,车规级更是如此。”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苗圩在前述论坛上表示。

他还指出,过去汽车厂基本不管这些事,基本都交给一级配套商,现在我看也就是在那儿光叫唤,采取行动的没有。国外已经有汽车厂向台积电去投资,要产能……

同样的思路,换到锂电产业链是否也可以借鉴?

比如下游动力电池、整车企业,通过参股上游锂矿企业的方式,获得更为稳定的原料来源?

就整车企业而言,具备上述意识的只有比亚迪,在布局察尔汗和扎布耶盐湖资源后,近期又计划30亿元战投入股盛新锂能。

虽然公司合建的锂盐产能短期释放存在一定问题,但是就长期来看,其原料供应链的稳定度会远超国内同行。

至于新势力造车企业,或许是由于自身实力不足,也可能是对上游行业的判断不到位,至今尚无实质性动作。

当然,上述入股的方案只能起到“治标”的效果,本质上是从锂盐市场现有的“存量”去争夺份额。

相比之下,“标本兼治”的方案则需要供给端的加速释放,通过供给“增量”缓解当前供需紧张的矛盾,以此实现碳酸锂等产品的供需再平衡,价格理性回归,或顺理成章。

【瞭望丨在“中国”发现中国】

◇“双槐树遗址的重要考古发现,实证了河洛地区在5300年前后这一中华文明起源的黄金阶段的代表性和影响力,填补了中华文明起源关键时期、关键地区的关键材料。”

◇受访专家指出,无论是遗址的地理位置、规模、文化内涵还是所处时代,无不凸显“河洛古国”是仰韶文化中晚期至少是黄河流域政治文明核心

2018年5月末的暮霭里,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顾万发匆匆踏上前往北京的火车,马不停蹄地约见了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王巍,将一沓研究材料激动又郑重地递到王巍手中。

那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阶段性成果发布前夜,考古学界内部对于即将披露的一系列重大发现,已有诸多讨论。浙江良渚、东北地区西辽河流域的红山、山西陶寺、安徽凌家滩……实证着5000多年前中华文明初始时期的“满天星斗”。
  
可这一片璀璨星光中,却唯独不见河南的身影。所谓“中原地区文明洼地现象”的说法似乎再度被坐实。

探寻中华文明起源,这片被以“宅兹中国”四字铭刻在何尊之上的土地,不应该也不可能缺席。

“那份当时未公开发布的材料,正是河南郑州双槐树遗址的初步研究成果。”顾万发说,“王巍老师看后也认为非常重要,尽管仍需进一步论证,但我们都知道,属于河南的那抹隐秘而伟大的文明起源之星光,马上将不再黯淡……”

一场雨“冲出”的文明

在伊洛汇流入黄河处的河南巩义河洛镇,有个名为“双槐树”的小村庄。在过去很长的时间里,它并不起眼,只是静默地居于黄河南岸高台地上,等待与世人相视的一刻。

司马迁在《史记》中写道:“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间。”《易经》中“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的记载,更是广为流传。

诸多历史文献,都将最早的“中国”指向黄河流域的河洛地区。中华文明起源的“中原中心说”,也一度是学界的主流观点。但考古工作者们,迟迟未能找到过硬的实证材料。

王巍也一直有个“心结”。“在距今3700多年前,以二里头遗址为代表的二里头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文明总进程的核心与引领者。中原地区在各个时期都有很重大的发现,在距今5000年左右的关键时期,怎么会没有文明起源迹象呢?”

1984年,河洛镇滩小关村发现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命名为“滩小关遗址”,并未引起广泛关注。

那是河南考古人与“河洛古国”的第一次擦肩而过。

20世纪90年代初,为配合基建,考古工作者对滩小关遗址进行了小规模发掘。“回过头看,那次的发掘点其实距离双槐树遗址内环壕及一号宫殿都非常近,不过几米。”顾万发回想起来仍颇感遗憾,“要是当时再多布几个探方就好了。”

那是河南考古人与“河洛古国”的第二次擦肩而过。

倏忽,又是10年。2003年,顾万发在花地嘴遗址主持考古发掘工作,一个雨天,无法开工,便和一同避雨的老乡闲聊起来。

“你们不就是在整天找瓦片吗?我们村多得是!”

“您是哪个村的?”

“双槐树。”

这个村庄离滩小关村并不远。顾万发一下提起兴趣,那里会不会真“有点好东西”?

又一个雨天,顾万发动身了。在双槐树村一个原本为引黄河水灌溉而挖,但并未启用的大型蓄水池,数日的雨水已将池壁冲塌,剖面上,不仅各式各样的陶片堆叠在一起,还暴露出房基、动物骨骼、石斧、石刀等遗迹遗物。

很快,随身携带的两个编织袋就装满了。顾万发和民工师傅一人扛起一袋,冒雨返程。

“我们俩,肩上是文物,脸上是雨水,身上全是泥。”顾万发说,走到一半,他的一只鞋底掉了,只能打赤脚,回到工作站才发现,脚上全是口子。“当时什么都顾不上了,只想着赶紧把捡回来的陶片洗干净。”

通过综合判断,双槐树村发现的陶片明显属于仰韶文化风格,并且器物的等级较高。顾万发立刻意识到重要性。“那感觉简直就是‘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就像农民看到了丰收的麦浪。”

此后的钻探发现,滩小关遗址仅是双槐树遗址东北部的一角。双槐树遗址被确认并命名。

但考古发掘工作的具体开展还需多方商榷。惊鸿一瞥后,双槐树重归静默,俯瞰大河滔滔。而顾万发也在密切注视着双槐树,静待最佳契机。

关键时期、关键地区的关键材料

2013年起,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寻找中国丝绸之源——郑州地区仰韶时代中晚期考古学文化面貌与文明起源问题研究”课题启动,对双槐树遗址及其周边区域进行规模化的考古调查、勘探与发掘。

既为“寻丝绸”,也为“找源头”。随着工作不断深入,双槐树遗址的一系列重要遗迹现象被持续揭露出来。

2020年春夏之交,这座由北京大学教授、著名考古学家李伯谦建议命名为“河洛古国”的仰韶文化中晚期巨型聚落遗址,迎来揭开神秘面纱的时刻,穿越5300年时光,铺陈在世人眼前。

——这是一处经过精心选址和科学规划的都邑性聚落遗址,周边的青台、汪沟和洛阳的苏羊、土门等多个遗址,特别是西山、点军台、大河村仰韶文化城址组成的城址群,对双槐树都邑形成拱卫之势。

——这里现存面积高达117万平方米。遗址被内壕、中壕、外壕三重宽大的环壕围绕,形成严密的防御体系。“三重环壕曲度一致,工程量巨大,显然具有规划的同时性。而这种形制的规划可能蕴含有一定的高等级礼制概念。”顾万发说。

——这里有目前发现的中国最早的“宫殿”,多处院落建立在大型版筑夯土地基之上,门塾台阶、一门三道。“这种大型院落的空间组织形式连同大型居址构成的‘前朝后寝’式的宫城布局,开创了中国宫室制度的先河。”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何努说。

——这里有封闭式排状布局的大型中心居址区,目前发掘的4排大型房址,其间有巷道相通,其中最大的房子面积达220平方米,即使放到今天看也属于“豪宅”,可见居住者身份非同一般。在居址区的南部,两道370多米长的围墙与北部内壕合围形成了一个18000多平方米的半月形结构,其南段两端围墙组成的造型被专家视为中国最早瓮城的雏形。

——这里有4处共1700余座经过严格规划的大型公共墓地,所有墓葬均呈排状分布,墓葬区内的夯土祭坛遗迹,是仰韶文化遗址中首次发现。

——这里出土了许多含外来文化因素的器物,如具备大汶口文化特征的折腹鼎、属于屈家岭文化因素的陶器组合双腹豆和双腹碗等,说明河洛地区在距今5000年前后已存在文化的汇聚和辐射,体现出兼容并蓄的文化传统。

——这里还发现了用9个陶罐摆放成“北斗九星”遗迹、与丝绸起源关联的最早家蚕牙雕……

“双槐树遗址的重要考古发现,实证了河洛地区在5300年前后这一中华文明起源的黄金阶段的代表性和影响力,填补了中华文明起源关键时期、关键地区的关键材料。”王巍表示,以双槐树遗址为中心的仰韶文化中晚期文明,堪称“早期中华文明的胚胎”。

我国考古界泰斗、北京大学教授严文明高度评价双槐树遗址,亲笔写下《双槐城礼赞》一诗,其中提到:“是始建朝廷,诸侯来朝奉”“春蚕勤吐丝,丝绸惠万方。中华创文明,神州大风光!”

一只蚕、九颗星,

文明根脉瓜瓞绵绵

作为双槐树遗址发掘项目的总负责人和“双槐树遗址考古资料整理与综合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顾万发对“河洛古国”的“宝贝们”如数家珍,但他最津津乐道的,莫过于“家蚕牙雕”和“北斗九星”。

这两处颇具神秘色彩、打破常规认知的遗迹现象,甫一公布,就引发不少公众好奇的审视和热烈的讨论。

一只蚕,能有多重要?

这只用野猪獠牙制作的雕刻,长6.4厘米、宽不足1厘米、厚0.1厘米,造型和现代家蚕极为相似。背部凸起,头昂尾翘,仿佛即将吐丝或正在吐丝,是中国目前发现的时代最早的蚕雕艺术品。它的发现,被顾万发戏称为“神来之笔”。

“在‘寻找丝绸之源’过程中,我们在周边遗址发现了仰韶文化中晚期的丝绸实物,但仍有一关键问题悬而未决,吐出这丝的蚕是野生的还是驯化的?”顾万发说,“双槐树遗址的牙雕家蚕让一切不言自明。”

中华文明的一个典型特征即是农桑文明、丝帛文明。20世纪20年代,“中国考古学之父”李济在山西西阴村遗址就发掘出半个蚕茧,引发考古学界对中国蚕桑和丝织起源及发展历程的追寻。

如今,双槐树遗址发现大量的农作物和正在吐丝状态的牙雕家蚕,连同附近青台、汪沟等遗址发现的农业和丝绸实物等,证明距今5300年左右的中原地区已开始驯化家蚕,形成较为完备的农桑文明形态。

李伯谦直言,以双槐树遗址为首的黄河流域中心聚落群,是目前发现中国农桑文明发展史上的时代最早的代表。

九颗星,能有何奥妙?

更确切地说,这是一处用九个陶罐摆放成天上“北斗九星”形状的遗迹,主体被掩埋在双槐树遗址中心居址区最大房子的门廊处。在“北斗九星”遗迹上端,即古人言中“天的中心”北极附近,还有一头首向南并朝着门道的完整麋鹿骨架。

陶罐半截在土中,只露出一小部分,乍一看平平无奇,很难直观意识到其在摆放位置上的巧思。

结合此前在青台遗址发现的用陶罐摆放而成的‘北斗九星’图案和圜丘形天坛遗迹,顾万发说,这一发现表明5000多年前的“北斗”崇拜是当时仰韶先民的最高信仰之一。

有专家认为,“北斗九星”遗迹一方面具有科学和天文价值,表明当时人们已经具有相对成熟的“观象授时观”,用以观察节气、指导农时,还具有特殊的人文内涵与政治礼仪功能,其主人借此表达自己是呼应天上中心的地下王者,实现身份的“神化”。这是中国古代文明高度重视承天之命特征的早期代表,更是中华民族高度重视中心思维的重要考古学证据。

“家蚕牙雕”和“北斗九星”,一个是“脚踏实地”的农桑文明,一个是“仰望星空”的天文礼制。物质与精神,两大文明切面在双槐树遗址一体呈现。

受访专家指出,无论是遗址的地理位置、规模、文化内涵还是所处时代,无不凸显“河洛古国”是仰韶文化中晚期至少是黄河流域政治文明核心。而其天地之中的宇宙观、合天命而治的礼仪思维、崇尚中心的文化心理、具有引领性的社会发展模式,被后世所承袭和发扬,表明五千年中华文明主根脉可追溯于此,延续不断、瓜瓞绵绵。

五千多年时光流转。沐浴在文明曙光中的中原先民,其生活图景正经由考古研究被不断还原,在“河洛古国”,与你我相视一笑。(来源:《瞭望》 图源:双槐树遗址 2019年8月27日摄 李安摄)

【瞭望丨在“中国”发现中国】

◇“双槐树遗址的重要考古发现,实证了河洛地区在5300年前后这一中华文明起源的黄金阶段的代表性和影响力,填补了中华文明起源关键时期、关键地区的关键材料。”

◇受访专家指出,无论是遗址的地理位置、规模、文化内涵还是所处时代,无不凸显“河洛古国”是仰韶文化中晚期至少是黄河流域政治文明核心

2018年5月末的暮霭里,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顾万发匆匆踏上前往北京的火车,马不停蹄地约见了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王巍,将一沓研究材料激动又郑重地递到王巍手中。

那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阶段性成果发布前夜,考古学界内部对于即将披露的一系列重大发现,已有诸多讨论。浙江良渚、东北地区西辽河流域的红山、山西陶寺、安徽凌家滩……实证着5000多年前中华文明初始时期的“满天星斗”。
  
可这一片璀璨星光中,却唯独不见河南的身影。所谓“中原地区文明洼地现象”的说法似乎再度被坐实。

探寻中华文明起源,这片被以“宅兹中国”四字铭刻在何尊之上的土地,不应该也不可能缺席。

“那份当时未公开发布的材料,正是河南郑州双槐树遗址的初步研究成果。”顾万发说,“王巍老师看后也认为非常重要,尽管仍需进一步论证,但我们都知道,属于河南的那抹隐秘而伟大的文明起源之星光,马上将不再黯淡……”

一场雨“冲出”的文明

在伊洛汇流入黄河处的河南巩义河洛镇,有个名为“双槐树”的小村庄。在过去很长的时间里,它并不起眼,只是静默地居于黄河南岸高台地上,等待与世人相视的一刻。

司马迁在《史记》中写道:“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间。”《易经》中“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的记载,更是广为流传。

诸多历史文献,都将最早的“中国”指向黄河流域的河洛地区。中华文明起源的“中原中心说”,也一度是学界的主流观点。但考古工作者们,迟迟未能找到过硬的实证材料。

王巍也一直有个“心结”。“在距今3700多年前,以二里头遗址为代表的二里头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文明总进程的核心与引领者。中原地区在各个时期都有很重大的发现,在距今5000年左右的关键时期,怎么会没有文明起源迹象呢?”

1984年,河洛镇滩小关村发现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命名为“滩小关遗址”,并未引起广泛关注。

那是河南考古人与“河洛古国”的第一次擦肩而过。

20世纪90年代初,为配合基建,考古工作者对滩小关遗址进行了小规模发掘。“回过头看,那次的发掘点其实距离双槐树遗址内环壕及一号宫殿都非常近,不过几米。”顾万发回想起来仍颇感遗憾,“要是当时再多布几个探方就好了。”

那是河南考古人与“河洛古国”的第二次擦肩而过。

倏忽,又是10年。2003年,顾万发在花地嘴遗址主持考古发掘工作,一个雨天,无法开工,便和一同避雨的老乡闲聊起来。

“你们不就是在整天找瓦片吗?我们村多得是!”

“您是哪个村的?”

“双槐树。”

这个村庄离滩小关村并不远。顾万发一下提起兴趣,那里会不会真“有点好东西”?

又一个雨天,顾万发动身了。在双槐树村一个原本为引黄河水灌溉而挖,但并未启用的大型蓄水池,数日的雨水已将池壁冲塌,剖面上,不仅各式各样的陶片堆叠在一起,还暴露出房基、动物骨骼、石斧、石刀等遗迹遗物。

很快,随身携带的两个编织袋就装满了。顾万发和民工师傅一人扛起一袋,冒雨返程。

“我们俩,肩上是文物,脸上是雨水,身上全是泥。”顾万发说,走到一半,他的一只鞋底掉了,只能打赤脚,回到工作站才发现,脚上全是口子。“当时什么都顾不上了,只想着赶紧把捡回来的陶片洗干净。”

通过综合判断,双槐树村发现的陶片明显属于仰韶文化风格,并且器物的等级较高。顾万发立刻意识到重要性。“那感觉简直就是‘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就像农民看到了丰收的麦浪。”

此后的钻探发现,滩小关遗址仅是双槐树遗址东北部的一角。双槐树遗址被确认并命名。

但考古发掘工作的具体开展还需多方商榷。惊鸿一瞥后,双槐树重归静默,俯瞰大河滔滔。而顾万发也在密切注视着双槐树,静待最佳契机。

关键时期、关键地区的关键材料

2013年起,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寻找中国丝绸之源——郑州地区仰韶时代中晚期考古学文化面貌与文明起源问题研究”课题启动,对双槐树遗址及其周边区域进行规模化的考古调查、勘探与发掘。

既为“寻丝绸”,也为“找源头”。随着工作不断深入,双槐树遗址的一系列重要遗迹现象被持续揭露出来。

2020年春夏之交,这座由北京大学教授、著名考古学家李伯谦建议命名为“河洛古国”的仰韶文化中晚期巨型聚落遗址,迎来揭开神秘面纱的时刻,穿越5300年时光,铺陈在世人眼前。

——这是一处经过精心选址和科学规划的都邑性聚落遗址,周边的青台、汪沟和洛阳的苏羊、土门等多个遗址,特别是西山、点军台、大河村仰韶文化城址组成的城址群,对双槐树都邑形成拱卫之势。

——这里现存面积高达117万平方米。遗址被内壕、中壕、外壕三重宽大的环壕围绕,形成严密的防御体系。“三重环壕曲度一致,工程量巨大,显然具有规划的同时性。而这种形制的规划可能蕴含有一定的高等级礼制概念。”顾万发说。

——这里有目前发现的中国最早的“宫殿”,多处院落建立在大型版筑夯土地基之上,门塾台阶、一门三道。“这种大型院落的空间组织形式连同大型居址构成的‘前朝后寝’式的宫城布局,开创了中国宫室制度的先河。”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何努说。

——这里有封闭式排状布局的大型中心居址区,目前发掘的4排大型房址,其间有巷道相通,其中最大的房子面积达220平方米,即使放到今天看也属于“豪宅”,可见居住者身份非同一般。在居址区的南部,两道370多米长的围墙与北部内壕合围形成了一个18000多平方米的半月形结构,其南段两端围墙组成的造型被专家视为中国最早瓮城的雏形。

——这里有4处共1700余座经过严格规划的大型公共墓地,所有墓葬均呈排状分布,墓葬区内的夯土祭坛遗迹,是仰韶文化遗址中首次发现。

——这里出土了许多含外来文化因素的器物,如具备大汶口文化特征的折腹鼎、属于屈家岭文化因素的陶器组合双腹豆和双腹碗等,说明河洛地区在距今5000年前后已存在文化的汇聚和辐射,体现出兼容并蓄的文化传统。

——这里还发现了用9个陶罐摆放成“北斗九星”遗迹、与丝绸起源关联的最早家蚕牙雕……

“双槐树遗址的重要考古发现,实证了河洛地区在5300年前后这一中华文明起源的黄金阶段的代表性和影响力,填补了中华文明起源关键时期、关键地区的关键材料。”王巍表示,以双槐树遗址为中心的仰韶文化中晚期文明,堪称“早期中华文明的胚胎”。

我国考古界泰斗、北京大学教授严文明高度评价双槐树遗址,亲笔写下《双槐城礼赞》一诗,其中提到:“是始建朝廷,诸侯来朝奉”“春蚕勤吐丝,丝绸惠万方。中华创文明,神州大风光!”

一只蚕、九颗星,

文明根脉瓜瓞绵绵

作为双槐树遗址发掘项目的总负责人和“双槐树遗址考古资料整理与综合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顾万发对“河洛古国”的“宝贝们”如数家珍,但他最津津乐道的,莫过于“家蚕牙雕”和“北斗九星”。

这两处颇具神秘色彩、打破常规认知的遗迹现象,甫一公布,就引发不少公众好奇的审视和热烈的讨论。

一只蚕,能有多重要?

这只用野猪獠牙制作的雕刻,长6.4厘米、宽不足1厘米、厚0.1厘米,造型和现代家蚕极为相似。背部凸起,头昂尾翘,仿佛即将吐丝或正在吐丝,是中国目前发现的时代最早的蚕雕艺术品。它的发现,被顾万发戏称为“神来之笔”。

“在‘寻找丝绸之源’过程中,我们在周边遗址发现了仰韶文化中晚期的丝绸实物,但仍有一关键问题悬而未决,吐出这丝的蚕是野生的还是驯化的?”顾万发说,“双槐树遗址的牙雕家蚕让一切不言自明。”

中华文明的一个典型特征即是农桑文明、丝帛文明。20世纪20年代,“中国考古学之父”李济在山西西阴村遗址就发掘出半个蚕茧,引发考古学界对中国蚕桑和丝织起源及发展历程的追寻。

如今,双槐树遗址发现大量的农作物和正在吐丝状态的牙雕家蚕,连同附近青台、汪沟等遗址发现的农业和丝绸实物等,证明距今5300年左右的中原地区已开始驯化家蚕,形成较为完备的农桑文明形态。

李伯谦直言,以双槐树遗址为首的黄河流域中心聚落群,是目前发现中国农桑文明发展史上的时代最早的代表。

九颗星,能有何奥妙?

更确切地说,这是一处用九个陶罐摆放成天上“北斗九星”形状的遗迹,主体被掩埋在双槐树遗址中心居址区最大房子的门廊处。在“北斗九星”遗迹上端,即古人言中“天的中心”北极附近,还有一头首向南并朝着门道的完整麋鹿骨架。

陶罐半截在土中,只露出一小部分,乍一看平平无奇,很难直观意识到其在摆放位置上的巧思。

结合此前在青台遗址发现的用陶罐摆放而成的‘北斗九星’图案和圜丘形天坛遗迹,顾万发说,这一发现表明5000多年前的“北斗”崇拜是当时仰韶先民的最高信仰之一。

有专家认为,“北斗九星”遗迹一方面具有科学和天文价值,表明当时人们已经具有相对成熟的“观象授时观”,用以观察节气、指导农时,还具有特殊的人文内涵与政治礼仪功能,其主人借此表达自己是呼应天上中心的地下王者,实现身份的“神化”。这是中国古代文明高度重视承天之命特征的早期代表,更是中华民族高度重视中心思维的重要考古学证据。

“家蚕牙雕”和“北斗九星”,一个是“脚踏实地”的农桑文明,一个是“仰望星空”的天文礼制。物质与精神,两大文明切面在双槐树遗址一体呈现。

受访专家指出,无论是遗址的地理位置、规模、文化内涵还是所处时代,无不凸显“河洛古国”是仰韶文化中晚期至少是黄河流域政治文明核心。而其天地之中的宇宙观、合天命而治的礼仪思维、崇尚中心的文化心理、具有引领性的社会发展模式,被后世所承袭和发扬,表明五千年中华文明主根脉可追溯于此,延续不断、瓜瓞绵绵。

五千多年时光流转。沐浴在文明曙光中的中原先民,其生活图景正经由考古研究被不断还原,在“河洛古国”,与你我相视一笑。(来源:《瞭望》 图源:双槐树遗址 2019年8月27日摄 李安摄)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这一次的红毯之旅,让我对电影的热爱更加深厚,也让我更加期待未来电影的精彩与感动。#逛万达##万能者大会##人人都是万能者##再回延安##沉浸式# #欧莱雅戛纳电
  • 和小荔枝本人一样,嘿嘿,宝宝你写的我认真看了,超级有幸跟你成为朋友!)因为是在学校拍的,加上我拍照技术烂透了,显得有点潦草就不发超话了[委屈]超级有幸跟各位老师
  • 但说,就剧中两对主角而言,国王和王后资深组的演绎,呈现的效果很是强于年轻组的,这让这部剧多少有点不均衡。与王后的对手戏,金圣权质问王后时,带着台词赋予的厌恶和冷
  • 墨雨云间前夫的人设让我觉得女主违背父亲意愿执意下嫁沈玉容,当了母亲留下的玉佩给丈夫补身体,这些付出在当时也是可以理解的那个时候丈夫是爱她的,寒门出身考取状元,是
  • 德云女孩的快乐就很简单呀打扮好自己去看一场角儿们的演出其他人拍应援的时候偷拍了一张,应援好漂亮第一次现场听相声,开演前两三天买的票,位置可以,优点正对舞台,缺点
  • 一九九四年九月,14岁进入中专班~刚刚看到发微博 让我很感概 一下把我拉到了人生最黑暗处—2021年 这是我人生最黑暗处 当时的我非常抑郁 很多事情让我难以接受
  • 3、炼炁化神返还童体之后,周身关窍进一步打开,经脉俱通,称为“大周天”。3、炼炁化神返还童体之后,周身关窍进一步打开,经脉俱通,称为“大周天”。
  • 我去看了一下他的视频想起来这个之前因为特别漂亮的女朋友陪他一起吃苦然后爆火的男的 后来和那个漂亮的女朋友分手了分手借口是自己养牛欠了600万 不想她陪她吃苦分手
  • 但是,你(。ì _ í。)不觉得,正厚早点鼓起勇气对荣信表白,不是能早点知晓荣信对自己的这份唯爱吗?~就是喜欢深愛着的宇豪❤️(。ì _ í。)对我这种打心眼里
  • #迪丽热巴[超话]#生日快乐 热巴32岁生日快乐 愿你在新的一岁也要勇敢的做自己 要天天开心,转眼间喜欢你已经快9年了,我从八岁开始喜欢你 到现在17岁我有好几
  • 这就是典型的诈骗手段,先让你尝尝甜头,做做简单任务,给点小钱,只要你不贪,见好就收,搞几十上百块钱一点问题都没有,我经常会被诈骗分子订上,拉我进各种诈骗群。刚开
  • INTJ: 不看积极的一面还能怎么办,总不能一直纠结吧。INTJ: 确实,不过我们也学到了对方很多的策略,这对我们未来比赛是有好处的。
  • 汊服拍照真的太好看啦!春夏的蚊子很厉害嘛!
  • 有电梯门禁 ,#生活需要仪式感[话题]# 24小时物业,超级安全。体验过荣耀MagicBook Pro 16的极致性能后,你会发现,这才是玩游戏的zui佳选择。
  • #摩登兄弟[超话]##摩登兄弟[超话]#|#刘宇宁开始推理吧#|#刘宇宁南珩离十六#|#摩登兄弟[超话]#喜欢鲜花,喜欢浪漫的话,喜欢一切细碎的仪式感,喜欢你。
  • [笑cry][笑cry]——不漂亮还不肯在单位好好拍令导马屁,不租房还想上天啊[doge] 父母把姑娘当儿子养的,都混的很惨。我等从小被当儿子养的棚户区出身黑
  • 做亲子鉴定是需要通过专业的有鉴定资格的鉴定中心来做,而且医院是治病救人的地方,隶属于卫生厅监管,根本不具备亲子鉴定的资质。做亲子鉴定是需要通过专业的有鉴定资格的
  • 开始让人舒服的可能是言语,但后来让人舒服的一定是人品,生活不全是利益,更多的是相互成就,彼此温暖,欣赏一个人敬于才华,久于善良,忠于人品 无论什么关系 情
  • 行止和墨方一个指婚的和一个暗恋的争执不休,玩“语言艺术”而那个有婚约的拂容君在那儿自我迷恋,确实没有一个让王爷省心的啊u1s1墨方的作用就是让行止认清自我内心情
  • 不想看不想看[馋嘴]入坑后的想法:金宝你就是小天使!我就是个全员吹,他们太帅太可爱了,我螺旋升天炸成天边最大的烟花[允悲]#凹凸世界##日常##动漫#[ 燕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