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访谈:共同富裕 从“浙”起步

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全面小康已经实现,共同富裕就成为接下来要实现的一个重要目标。不久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发布,浙江的具体实施方案也于近日发布。这意味着浙江将走在全国前列,探索和实现共同富裕。目标在2025年,取得明显实质性进展;到2035年,基本实现共同富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重大意义是什么?为什么是浙江?浙江又打算怎么干?不久前,记者到浙江来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

这位老人叫傅央改,是浙江奉化滕头村的村民,他从村办企业退休有十多年的时间,现在的生活可谓轻松舒适。

住别墅、开汽车,在滕头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几乎家家户户都实现了。40多年来,滕头村大力发展工业、农业和旅游业等,全村的人均收入达到6.9万元。

看到滕头村村民的幸福生活,我们可以理解为什么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这个重大任务会落在浙江。毫无疑问,“富”一直是浙江的标签,也是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底气所在。2020年,浙江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52397元,居全国31个省(区、市)第3位、省(区)第1位。不光是富,浙江也是我国城乡区域发展最均衡的省份之一。2020年,浙江城乡居民收入倍差为1.96,远低于全国的2.56。除了坚实而均衡的物质基础,从地貌上看,浙江是“七山一水二分田”,多样化的环境也更符合中国的国情,因此共同富裕从浙江先行示范也是众望所归。

按照浙江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发展目标,到2025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3万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7.5万元,达到中等发达经济体水平,要比全国早十年实现这个目标,中央发布的这个文件名称是“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显然,要实现共同富裕,高质量发展是最重要的前提。

在浙江湖州的织里镇,有这样一家父子携手创业的企业。父亲20多年前在这里白手起家开始创业,过去经营着一家羊毛衫厂,十多年前转型为电子产品的配件制造,现在又开始谋划第二次转型升级。

这家企业所在的织里镇,有不少企业家像这父子俩一样,勤劳奋斗,用40多年的时间将织里从一个小镇打造成了全国最大的童装生产基地。但是传统的服装制造业是劳动力密集型企业,附加值不高。为了加快高质量发展推进的速度,近几年,浙江开始实施“亩均论英雄”的改革。所谓“亩均论英雄”,就是通过亩均税收、亩均增加值、单位能耗增加值等6项指标的综合评价,将制造业企业分为A、B、C、D四类,重点加大A、B类企业的正向激励和C、D类的反向倒逼力度,经过几年的探索,织里镇的经济结构已经发生了变化。

织里的变迁只是浙江的一个缩影。浙江在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实施方案中提出,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战略支撑,聚焦“互联网+”、生命健康、新材料三大科创高地建设,形成浙江特色全域创新体系,打造全国有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为率先实现共同富裕提供强劲的内生动力。

如果说高质量的发展是为了把蛋糕做大,怎么分蛋糕,怎么做到均衡发展,对实现共同富裕来说同样重要。在中央下发的《意见》一文中,明确了建设共同富裕,要以解决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三大问题为主攻方向,更加注重向农村、基层、相对欠发达地区倾斜,向困难群众倾斜。从缩小城乡差距的目标来看,浙江在其行动计划里提出,到2025年农民的年收入从近3.2万元增加到4.4万元,城乡收入倍差从1.96缩小到1.9以内。

在农民人均收入已经达到3万多元的浙江,要加速提高农民收入,这意味着乡村振兴还要出新招。

葛小仙是浙江宁海县葛家村的村民,前不久,她家的门店作为村里的一个货运中转站开张了。

一年打算挣二十万,她过去想都不敢想。两三年前,他们家还因为家人患病陷入了困顿。现在则完全变了样子。和葛小仙一同为新店揭幕的是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的一位副教授丛志强,2018年他带着研究生来到这里,和当地一起开展了“艺术振兴乡村”的活动。在丛老师的鼓励下,葛小仙捡起了过去裁缝的技艺,变身为手工艺人,做的包包和布艺等很受欢迎,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和过去一般的乡村打造模式不同,这个村的发展既没有修路也没有新盖房子,全村的花费镇里投入不到300万元就撬动了一个村的变化。全村40多个艺术共享空间,都是由村民自发设计、自行建设、自己维护,用艺术的形式巧妙地点燃了村民自我发展的愿望。

除了城乡差异,区域差异是在共同富裕的路上又一座必须翻越的大山。浙江省的衢州、丽水等市有26个县相对落后,这26个县的土地面积约为全省的45%,2020年GDP的总量不到全省的十分之一,因此,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就是这山区26县。

缙云县就是典型的山区26县之一。不久前,缙云县的肖特玻管厂生产的中性硼硅玻管正式下线,这是新冠疫苗玻璃瓶的原材料,这家工厂的投产,缓解了我国新冠疫苗生产的燃眉之急。2018年,肖特集团决定在中国投资建厂,浙江南部的山区县缙云县与长三角经济发达地区一同竞争。最终肖特的项目落户缙云,打破了好项目难以越过长三角的传统投资思维。在这其中,山区县优越的生态环境成为了招商的王牌。

肖特集团决定落户缙云前,不仅对气候环境、空气质量等一系列生态要素进行了仔细考察,还做了一次系统的土壤检测,对地下20米的土壤进行全方位的检测。肖特公司也承诺,无论在这里发展多久,土壤质量都将保持原样。优质的生态与产业的发展产生了良性的互动。

好生态不仅能引来好项目,浙江是最早实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省份,未来他们还将全面推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这将在山区26县的追赶式发展中起到助力作用。山区26县追赶式的发展、农村短板的补齐,最终是为了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而这落实到每一个家庭、每一户老百姓的收入来看,浙江2025年的目标是家庭年可支配收入10—50万元的群体比例达到80%,20—60万元的群体比例力争达到45%。在这个目标的引导下,未来五年浙江在收入分配制度、公共服务领域、社会保险等领域系列改革将全面拉开。

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浙江作为共同富裕的先行示范区,必须要克服种种困难,蹚出一条前人没有走过的路。就像节目中提到的,共同富裕不是平均主义,不是大锅饭,不是养懒汉,更要提倡奋斗的精神、创新创业的精神。示范区要做的是,通过一系列政策的引导,让发展更平衡,让发展机会更加均等,在这样一个基础上,每个人还是要依靠自身的勤劳努力,抓住机会,创造属于自己的富裕生活、幸福明天。

来源:央视网
视频:https://t.cn/A6IUG7LI

【焦点访谈:1+1+1+1>4 长三角四手联弹奏新篇】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长三角是我国经济发展最具活力、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2019年,长三角经济区的经济总量占到了全国的近四分之一,有6个城市经济总量突破1万亿元,包括我国经济总量排名最高的城市上海。长三角的各个城市怎样拧成一股绳,朝着世界级城市群的方向来发展呢?2019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了《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那么,规划纲要实施一年来,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如何加强互动合作?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取得了哪一些进展?

2019年,《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发布。按照规划,到2025年长三角地区将要办六件大事,即基本形成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格局,基本建立科创产业融合发展体系,基本实现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显著提升生态环境共保联治能力,明显提高公共服务便利共享水平,建立更加有效一体化体制机制。要建立一体化体制机制首先就要突破行政壁垒的限制。

这座正在建设的桥叫元荡桥,一座180米的桥,虽然距离不长,连起来的难度却很大。元荡桥横跨在沪苏交界处,一半在江苏,一半在上海。两地的规划对不起来,设计对不起来,防洪标准对不起来,审批也各有各的要求。

为了破解这样的难题,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规划中提出建设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将示范区作为先手棋和突破口。示范区范围包括上海市青浦区、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元荡湖正好处于示范区。规划提出,要加快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从项目协同走向区域一体化制度创新,打破行政边界,不改变现行的行政隶属关系,实现共商共建共管共享共赢。正是在这样的思路下,为了建好元荡桥,新成立的一体化示范区执委会为上海、江苏各部门开了十几次会议。最终,在设计上由江苏委托上海设计,在建设上也由江苏委托上海招标建设,在标准不同时选取较高标准,只用“一张图”。

通过一个个项目的探索,示范区把积累的创新经验固化下来。今年年内,示范区“打通省际断头路实施机制”有望出台,长三角各城市群之间通勤的时间也越来越短。

从江苏花桥坐地铁到上海只要10分钟的时间,大大方便了两地上班族的通勤。上海地铁11号线是我国第一条跨省地铁,而正在建设中的苏州S1线将接驳上海11号线,通车后苏州到上海乘坐地铁即可通勤。2019年底,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又开通了5条跨省公交线路。

截至目前,示范区跨省公交网线已形成跨省域公交线路17条,日均投运41辆,日发超过600班次。长三角同城化效应不断扩大,一个世界级的城市群正在崛起。

长三角地区以百分之四的国土面积撑起了中国GDP总量的近四分之一。作为中国经济最重要的引擎之一,长三角如何通过协同发展保持更强劲的动力,在我国当前经济发展面临困难的情况下重要性更为凸显。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规划中提到,要在这里构建区域创新共同体,加快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优化升级,推动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大型科研仪器、科技文献、科学数据等科技资源合理流动与开放共享。长三角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也应运而生。

陈熙是无锡一家制药企业的研究人员,企业正准备研发一款新药,需要分析药物的作用机理和结构基础,他们带着自己的样品来到上海张江。

在上海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长三角乃至全国的诸多尖端实验正在这里共享仪器设备。

科创体系的协同发展正在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推开,地缘相近、产业交融,这里也成为长三角科创聚合的高地。

在江苏首个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里,全球首条万吨级熔体直纺生产线正在进行产品量产前的小规模生产。和过去常见的企业单打独斗不同,参与这次研发的包括了上海东华大学的科研团队和江苏、浙江等地的15家行业骨干企业的技术人员,他们共同为推进全球领先的阻燃纤维等产品的量产抱团发力。

目前,数字经济、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高端产业正逐渐成为推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

随着一声巨响,浙江湖州这家民营火箭企业自主研制的“天鹊”80吨液氧甲烷发动机顺利完成第三次摇摆试车点火试验。

朱雀二号是我国正在研发的运力最大的民营运载火箭,这个发动机的推力室是整个火箭的核心部件,它的导管源自浙江,铅焊技术依托江苏无锡。它的发动机试验能够克服今年疫情带来的影响快速推进,得益于企业在长三角区域的产业链布局。

正是瞄准长三角产业协同带来的发展优势,这家来自浙江的企业把生产基地安在了安徽滁州的苏滁高新区,而企业的研发在上海,模具加工在浙江温州。在安徽滁州这个由苏州工业园区与安徽当地政府共同招商运营的苏滁高新区,200多家企业中有70%的都来自长三角区域。

长三角一体化最终指向一个目标,那就是人民的幸福生活。《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推动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完善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作为试点县的一部分,浙江嘉善县的医院和上海的几十家三甲医院建立起了联系。在嘉善县第一人民医院远程会诊中心,嘉善本地医生与上海儿童医院的专家一起通过共享医院信息系统对当地一名小患者进行会诊。

远程医疗系统在当前技术上并不算很难,而医保的互通让老百姓看病报销不用来回跑是解决老百姓异地看病难的重要前提。

在浙江嘉善养老的上海市民钱先生患有慢性病,经常要到医院开药,以前他每个月还得跑回上海去排队报销。

目前,我国已经实现了跨省异地就医住院医疗费用直接结算。而长三角地区在全国先行先试,率先探索异地就医门诊费用直接结算。上海牵头开发了长三角异地门诊直接结算信息平台,采用“就医地目录、参保地政策”的异地支付模式。也就是如果一个来自上海的病人在浙江嘉善县门诊看病,医生按照嘉善县的医保目录开药,而报销额度按照上海的标准自动结算。

到目前为止,三省一市已经有5700多家定点医疗机构纳入了长三角异地门诊直接结算信息平台。除了医疗以外,这一年来,长三角一体化成果越来越多地惠及百姓。从浙江开始推行的“最多跑一次”也逐渐开始跑向长三角,首批758项的“自助通办”事项可以通过布设在青浦、吴江、嘉善自助终端办理,长三角的居民生活越来越便利。

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是引领全国高质量发展、完善我国改革开放空间布局、打造我国发展强劲活跃增长极的重大战略举措。一体化意味着不再是各自为政,而是协同作战;不再是只顾着竞争,更要互补、集群、同步、协调,要抱团发力。一体化也并不仅仅局限于产业经济,而是方方面面的融合,也涵盖了包括交通、医疗在内的公共服务,这也是为什么居民会有明显的获得感。打破行政边界,让包括人在内的各种要素能够在区域内通畅地流动,努力实现同城效应,不仅区域经济会发展得更好,居民的生活场景也将实现从城市到城市群的跨越,变得更加丰富和便利。

【焦点访谈:1+1+1+1>4 长三角四手联弹奏新篇】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长三角是我国经济发展最具活力、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2019年,长三角经济区的经济总量占到了全国的近四分之一,有6个城市经济总量突破1万亿元,包括我国经济总量排名最高的城市上海。长三角的各个城市怎样拧成一股绳,朝着世界级城市群的方向来发展呢?2019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了《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那么,规划纲要实施一年来,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如何加强互动合作?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取得了哪一些进展?

2019年,《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发布。按照规划,到2025年长三角地区将要办六件大事,即基本形成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格局,基本建立科创产业融合发展体系,基本实现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显著提升生态环境共保联治能力,明显提高公共服务便利共享水平,建立更加有效一体化体制机制。要建立一体化体制机制首先就要突破行政壁垒的限制。

这座正在建设的桥叫元荡桥,一座180米的桥,虽然距离不长,连起来的难度却很大。元荡桥横跨在沪苏交界处,一半在江苏,一半在上海。两地的规划对不起来,设计对不起来,防洪标准对不起来,审批也各有各的要求。

为了破解这样的难题,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规划中提出建设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将示范区作为先手棋和突破口。示范区范围包括上海市青浦区、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元荡湖正好处于示范区。规划提出,要加快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从项目协同走向区域一体化制度创新,打破行政边界,不改变现行的行政隶属关系,实现共商共建共管共享共赢。正是在这样的思路下,为了建好元荡桥,新成立的一体化示范区执委会为上海、江苏各部门开了十几次会议。最终,在设计上由江苏委托上海设计,在建设上也由江苏委托上海招标建设,在标准不同时选取较高标准,只用“一张图”。

通过一个个项目的探索,示范区把积累的创新经验固化下来。今年年内,示范区“打通省际断头路实施机制”有望出台,长三角各城市群之间通勤的时间也越来越短。

从江苏花桥坐地铁到上海只要10分钟的时间,大大方便了两地上班族的通勤。上海地铁11号线是我国第一条跨省地铁,而正在建设中的苏州S1线将接驳上海11号线,通车后苏州到上海乘坐地铁即可通勤。2019年底,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又开通了5条跨省公交线路。

截至目前,示范区跨省公交网线已形成跨省域公交线路17条,日均投运41辆,日发超过600班次。长三角同城化效应不断扩大,一个世界级的城市群正在崛起。

长三角地区以百分之四的国土面积撑起了中国GDP总量的近四分之一。作为中国经济最重要的引擎之一,长三角如何通过协同发展保持更强劲的动力,在我国当前经济发展面临困难的情况下重要性更为凸显。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规划中提到,要在这里构建区域创新共同体,加快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优化升级,推动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大型科研仪器、科技文献、科学数据等科技资源合理流动与开放共享。长三角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也应运而生。

陈熙是无锡一家制药企业的研究人员,企业正准备研发一款新药,需要分析药物的作用机理和结构基础,他们带着自己的样品来到上海张江。

在上海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长三角乃至全国的诸多尖端实验正在这里共享仪器设备。

科创体系的协同发展正在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推开,地缘相近、产业交融,这里也成为长三角科创聚合的高地。

在江苏首个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里,全球首条万吨级熔体直纺生产线正在进行产品量产前的小规模生产。和过去常见的企业单打独斗不同,参与这次研发的包括了上海东华大学的科研团队和江苏、浙江等地的15家行业骨干企业的技术人员,他们共同为推进全球领先的阻燃纤维等产品的量产抱团发力。

目前,数字经济、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高端产业正逐渐成为推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

随着一声巨响,浙江湖州这家民营火箭企业自主研制的“天鹊”80吨液氧甲烷发动机顺利完成第三次摇摆试车点火试验。

朱雀二号是我国正在研发的运力最大的民营运载火箭,这个发动机的推力室是整个火箭的核心部件,它的导管源自浙江,铅焊技术依托江苏无锡。它的发动机试验能够克服今年疫情带来的影响快速推进,得益于企业在长三角区域的产业链布局。

正是瞄准长三角产业协同带来的发展优势,这家来自浙江的企业把生产基地安在了安徽滁州的苏滁高新区,而企业的研发在上海,模具加工在浙江温州。在安徽滁州这个由苏州工业园区与安徽当地政府共同招商运营的苏滁高新区,200多家企业中有70%的都来自长三角区域。

长三角一体化最终指向一个目标,那就是人民的幸福生活。《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推动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完善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作为试点县的一部分,浙江嘉善县的医院和上海的几十家三甲医院建立起了联系。在嘉善县第一人民医院远程会诊中心,嘉善本地医生与上海儿童医院的专家一起通过共享医院信息系统对当地一名小患者进行会诊。

远程医疗系统在当前技术上并不算很难,而医保的互通让老百姓看病报销不用来回跑是解决老百姓异地看病难的重要前提。

在浙江嘉善养老的上海市民钱先生患有慢性病,经常要到医院开药,以前他每个月还得跑回上海去排队报销。

目前,我国已经实现了跨省异地就医住院医疗费用直接结算。而长三角地区在全国先行先试,率先探索异地就医门诊费用直接结算。上海牵头开发了长三角异地门诊直接结算信息平台,采用“就医地目录、参保地政策”的异地支付模式。也就是如果一个来自上海的病人在浙江嘉善县门诊看病,医生按照嘉善县的医保目录开药,而报销额度按照上海的标准自动结算。

到目前为止,三省一市已经有5700多家定点医疗机构纳入了长三角异地门诊直接结算信息平台。除了医疗以外,这一年来,长三角一体化成果越来越多地惠及百姓。从浙江开始推行的“最多跑一次”也逐渐开始跑向长三角,首批758项的“自助通办”事项可以通过布设在青浦、吴江、嘉善自助终端办理,长三角的居民生活越来越便利。

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是引领全国高质量发展、完善我国改革开放空间布局、打造我国发展强劲活跃增长极的重大战略举措。一体化意味着不再是各自为政,而是协同作战;不再是只顾着竞争,更要互补、集群、同步、协调,要抱团发力。一体化也并不仅仅局限于产业经济,而是方方面面的融合,也涵盖了包括交通、医疗在内的公共服务,这也是为什么居民会有明显的获得感。打破行政边界,让包括人在内的各种要素能够在区域内通畅地流动,努力实现同城效应,不仅区域经济会发展得更好,居民的生活场景也将实现从城市到城市群的跨越,变得更加丰富和便利。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许多故事中的死神都以恐怖的面目示人,这本书里的死神却显得很和蔼友善,他从出生起就陪伴在鸭子身边,直到死亡将至,鸭子才看见了他,经历过最初的恐惧,快乐的鸭子把死神
  • 我们将于6月15日通过B站官方私信通知首批获取资格的玩家,届时您可以通过私信里的玩测服QQ群号加群并按照群公告指引下载游戏进行体验~后续,我们也将根据领养人实际
  • #王俊凯[超话]##从开始到未来,只为王俊凯##王俊凯代言夸克app##bolon眼镜创意合伙人# 【诚信互评,必回】Youth should not be l
  • 据说是我妈妈接车时在站台上向南方人买的苗,后来真养成了,在院子的角落里郁郁葱葱一棵(倒也没有多参天,可能是我年纪小相对高度)果实品种小而酸涩,偶有几颗比较甜的,
  • 在今年夏末秋初,持续强降雨给永寿农村群众生产生活造成一定影响,出现了有的群众房屋裂缝下沉、有的生产道路塌陷受损、有的农业设施因灾损坏、有的作物不能及时抢收……广
  • #情感##618养娃囤货清单# #明星妈妈的营养选择# WHO在《0-5月》和《6-59月龄》维生素A的补充建议中提到,0-5月龄的宝宝在母乳营养充足的情况
  • #郑州惠济区2022年小升初报名指南# (附热点问题说明)】#郑州各区小升初指南# 根据《郑州市市区2022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工作实施意见》(郑教办[2
  • 虽然我仍有许多的不完美甚至是不堪的一面,但我永远觉得人间值得、人间有趣,我永远都爱这样的我,矛盾的我,纠结的我,麻烦的我。[爱心]人生不能选择遇到什么人,但是可
  • 天桥资本创始人:公司已购入更多BTC和ETHSkyBridge Capital(天桥资本)创始人Anthony Scaramucci在最近一集CNBC的Squa
  • 还好损失不大,不过侮辱性极强,真他娘的蛋疼,这里狗哥血的教训给大家了,以后大家也注意一些:1,首先奇奇怪怪的空投和游戏,尽量不要撸,真的要撸的话,尽量做到一个钱
  • 价格真的很划算,学生党们放心尝试!第一排 早餐第二排 午餐第三排 下午加餐今日进食时间:10:30am-4:30pm今天喜提两个月来体重新低(小基数秉承着只要下
  • 如果只有我一个人的话,那就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第5张是6.9-6.12时间线大致梳理最后一张是黑料澄清次次说次次道歉次次不改 这就是你爱我的方式我从未想过放弃你
  • 因而莲香和李姑娘惺惺相惜,她们才是最懂彼此的人,两世情缘,只为再见到你,白骨同穴,不忍相离。[笑cry][笑cry][笑cry]张振朗这条线写的真是不错,又裸奔
  • 报道提到,江西农业大学先后聘请了18位农民作为学生的创新创业导师。报道提到,江西农业大学先后聘请了18位农民作为学生的创新创业导师。
  • …Philippe Candeloro, who performed the American debut of a routine to "Geor
  • 【#章子怡祝贺张伟丽夺冠# :伟大的女性力量】6月12日,张伟丽赢得UFC终极格斗冠军赛,她发文表示:“我希望跟对手浴血奋战,给观众展示MMA的魅力,展示我的勇
  • 曾经的我很喜欢傅首尔!直到遇见了小鹿之后! 我才发现我居然是个“花心”的人[偷笑] 只能说小鹿可惜了,离冠军仅仅只差一步之遥了。。。(但作为一个新奇葩,小鹿的表
  • 晚上炖了一锅清炖萝卜牛肉,放了胡萝卜和白萝卜,炖了近两个小时,特别香,两个人全都喝光光,隋先生此菜以后作为我家保留菜品,以后隔段时间就要来一锅。减肥打卡第51天
  • 就像故事中的盖尔,她的视线中,只有捉襟见肘的日薪,即便有无数改变现状的方法,她也无法看到。努力很重要,怎么强调都不为过,但没有方向的努力是无头苍蝇,没有思考的勤
  • 不要试图神话任何一个班组,班组也是人,也会有惰性,也会有不想好好做的时候。那么这里要延伸一下,会不会有人觉得自己行为逻辑基本没问题,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