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谈#丨智敏:牢牢守住保障粮食安全底线】“仓廪实,天下安。”粮食安全作为国家战略,是民生之本。在当前国际粮食格局发生变化,国际粮价波动,世界形势复杂多变,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的背景下,粮食安全是我国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石。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要牢牢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全力抓好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为今年农业生产指明了方向。

2021年,在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和极端强降雨天气的不利影响下,陕西粮食生产实现“十八连丰”,粮食播种面积4506.45万亩,总产量实现1270.4万吨,其他主要农产品市场供应和价格总体稳定,为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安全奠定了坚实基础。然而,在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之下,陕西省粮食安全依然面临一些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如资源环境约束加剧、粮食结构性矛盾仍然存在、规模化经营程度偏低等问题,粮食持续增产任务艰巨。要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必须着眼国家重大战略需要,牢牢守住粮食安全底线,稳住农业基本盘,确保农业稳产增产,为保持平稳健康的经济社会环境提供坚实有力的支撑。

全力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为粮食稳产增产提供基础支撑

一是聚焦粮食生产目标任务,落实“长牙齿”的耕地保护硬措施。粮食产量实现的前提是播种面积的相对稳定。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严格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确保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稳定。近年来,陕西省常用耕地面积逐渐稳定,但粮食播种面积减少的态势没有得到根本扭转。要继续严格落实《防止耕地“非粮化”稳定粮食生产实施方案》,聚焦粮食生产目标任务,坚决守住耕地红线,现有耕地优先用于发展粮食生产,重点保障小麦、玉米、稻谷三大谷物种植面积,一般耕地主要用于粮食、油、菜等农产品及饲草料生产。严格落实粮食生产功能区种粮属性,建立健全耕地种粮情况监测评价系统,防止粮食生产功能区粮田“非粮化”。

二是重点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和中低产田改造,持续提升耕地质量。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全面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阶段性任务,加大中低产田改造力度,提升耕地地力等级。陕西省中等和低等地面积占全省耕地总面积比重大,后备资源不足,粮食复种指数偏高,改善耕地质量任务艰巨。要继续积极探索高标准农田新增耕地和新增产能的产出路径,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七大主推模式为重点,开展土地平整、土壤改良、灌溉排水工程,推行“小田并大田”“宜机化”改造等建设,重点加大粮食生产功能区高标准农田建设力度。加快中低产田改造,持续推进关中地区土地平整、陕北黄土高原沟壑区淤地坝和沟道工程建设、陕南地区“池塘堰”整治,实施农机深松整地,推广秸秆还田、绿肥种植、调酸压碱等技术,加强耕地污染治理,不断提高基础地力和作业效率,为粮食产能提升提供有力支撑。

三是探索构建高效稳定的土地流转关系,推动粮食生产适度规模经营。推动新型经营主体采取土地股份合作、土地托管、代耕代种等多种方式发展粮食生产适度规模经营。继续完善县乡村三级土地流转服务平台建设,积极培育土地流转中介服务组织,开展流转信息登记发布、合同指导、价格协调、土地产权评估、合同签订、法律政策咨询、纠纷调解等服务。完善土地流转践信履约机制。强化农民土地经营行为中的权利与义务对等的观念和意识,提高农民契约精神,确保把土地持续流转到种粮能人的手里。大力推广《陕西省实施〈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细则》,提高土地流转合同签订的比例,明确各方权利义务、土地流转仲裁、争议的解决方式和流程。做好前置审查,防范履约风险,做好全程监管,化解经营风险,平等保护流转双方合法权益,确保种粮新型经营主体适度规模经营的稳定性。同时,加强对流转合同履约情况的跟踪监管和对流转土地用途的跟踪监控,防止耕地经营“非粮化”倾向,严厉查处违反“非农化”行为。

健全种粮收益增长机制,持续激发农民种粮积极性

一是探索建立适合省情、鼓励种粮的奖补政策。根据新的粮食生产形势适度调整补贴政策,提高补贴政策的指向性、精准性和实效性。探索完善差别化的粮食生产补贴体系,对达到一定规模的种粮主体,采取设立专项基金的方式实行“阶梯式”补贴。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调整农机补贴政策。一方面鼓励引导企业新研发技术设备的应用推广,缩短新型农机具纳入补贴范围的周期,促进创新产品的普及应用。另一方面,从种粮主体的实际需求出发,尊重使用者意愿,给予地方确定品目更多的灵活性,根据不同农机产品性能确定不同的补贴比例,让真正有用的产品得到推广。

二是大力推动粮食全产业链发展。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按照让农民种粮有利可图、让主产区抓粮有积极性的目标要求,健全农民种粮收益保障机制。目前,陕西省的粮食产业规模不大,产业链总体偏短,产品附加值较低,对种粮农户和产业发展的带动作用有限。推动粮食全产业链发展,要坚持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优化供应链并重,协调推进,突出特色。围绕“关中粮油加工集群发展、陕北小杂粮产业融合发展、陕南健康粮油食品产业创新发展”支持各地粮食生产基地建设,通过发展主食产业化和粮油精深加工,推进产业链向产前产后延伸,打造从田间地头到餐桌的粮食全产业链。持续推进“中国好粮油”行动计划,构建“省级公共品牌+区域品牌+企业品牌”的粮油品牌体系,着力打造优质陕派粮油食品。

三是完善种粮新型经营主体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和农村经济的发展,种粮大户、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逐渐成为稳产增粮的重要力量。完善种粮新型经营主体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是带动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要大力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积极引导和鼓励粮食加工企业通过订单农业、土地流转等方式,与专业合作社、农户建立长期稳定的粮食产销合作关系,形成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促进种粮主体增收。

强化粮食生产服务,为稳定粮食产量提供有力保障

一是发展粮食生产性服务业。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聚焦关键薄弱环节和小农户,加快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要以县域为单位搭建粮食产前、产中、产后MAP服务模式,大力发展社会化服务组织,特别是农机、植保、测土配方施肥等行业的农民合作社。在增强和拓展农业公益性服务功能的同时,大力发展粮食生产经营性服务。采取政府订购、定向委托、奖励补助、招投标等方式,引导经营性组织参与,充分满足农户对社会化服务的需求。

二要拓宽粮食生产经营融资渠道。充分利用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成果,鼓励政策性和商业性金融机构,加快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聚焦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粮食经纪人的融资需求和粮食的生产、流通、运输等环节,积极拓宽新型经营主体抵押担保物范围,推动农业供应链金融创新,探索将新型经营主体的应收账款和农副产品的订单、保单、仓单等权利,以及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大型农机具、农业设施等纳入抵押范围,降低种粮主体融资难度和成本。同时,坚持在信贷上简化手续和流程,放活借贷还贷期限,结合粮食作物生产周期调整农民还贷时间,实行错峰还贷,不断提高粮食生产配套金融服务质效。

三是充分发挥粮食作物农业保险保障作用。增加保险标的,把可能导致粮食生产损失的自然风险、市场风险纳入保险保障范围,将优势特色农产品以及规模化生产设施设备等纳入农业保险品种范围,财政给予适当补贴。积极争取纳入中央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收入保险等农业政策性保险试点,多层次多点位分担种粮风险。加大粮食作物农业保险的宣传力度,通过电视、广播、新媒体等渠道进行保险宣传,强化农民对粮食作物农业保险的认识,积极引导和鼓励种粮主体提高投保面积,让农业保险成为粮食种植的“稳压器”,切实保护农民种粮的长期经营预期和积极性。

(作者单位:陕西省社会科学院)

傅涛:污水处理系统的“双百跨越”新时代下,人们对水环境提出了新的要求。污水处理从追求点上效果升级为更注重系统化和环境质量,未来的污水处理行业面临系统性升级。

  9月17日,在“2020年(第十二届)上海水业热点论坛”上,E20环境平台董事长、E20研究院院长傅涛做了题为“污水处理的双百跨越”的发言。

image.png

傅涛

  高质量升级迫在眉睫

  2020非同凡响,中美对抗、民粹主义风行、发展路径的大变革以及巨大不确定性下的十四五规划,这些都是中国当下要面临的后疫情时代的变局。

image.png

  然而,在巨大不确定性之下,中国的发展也存在着一定的确定性,中国面临着从建党百年2021年到建国百年2049年的双百跨越。

  中国进入了生态文明新时代,面临高质量发展的升级,公众有着对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中国模式不断融入世界文明,努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过去20年,中国污水处理伴生城市化和工业化飞速发展,背后有着以下三方面的驱动因素。

  一、城市化配套需求

  伴随城市化程度的提高,城市人口不断增加,相应的配套基础设施紧跟城市化步伐,加速建设,但却经常跟不上。

  二、排放标准提升

  以前环境治理总是满足于“60分万岁”,被动达标排放。随着我国对环境治理需求的提升及严要求,只满足于60分的环境治理效果不再适应新的标准要求。从二级排放标准,一级B,一级A,到四类水,三类水,越提越高的污水排放标准一直在推动行业前进。

  三、水环境质量要求

  以前环保行业只关注环境排放标准,现在发现只关注排放标准是否达标是不行的,还需要关注百姓的感知,空气是否干净,河水能不能游泳,水质安不安全。污水处理系统性目标的实现滞后。

  立足2021,建党100年,污水处理系统进入跨越双百的历史起点。

  傅涛分析了我国污水处理系统的现状,我国目前有5500余座城镇污水处理厂,2.2亿吨/日污水处理规模,2万亿资产总额,60%以上是一级A排放标准。但是,我国目前管网总长度仅仅是100万公里,污水收集率不到50%。污泥处理规模12.5万吨/日,妥善处置率不足40%。

  当前现状是污水处理系统“双百跨越”的起点。一切过往皆为序章,这是新时代的开端。

  仔细分析现状背后的原因,在公共服务体系下,污水处理核心是无害化,无害化达标的责任主体是地方政府和排放企业。随着公共服务的分化和深化,止于达标省钱的公共服务步履维艰。高质量升级迫在眉睫。

  “高质量发展不等于把排放标准越提越高,就像一个酒店,不是床越大标准越高。”傅涛指出,即使污水排放标准提到世界顶级,如果系统是落后的,这也是被曲解的高质量。达标前提下省钱,无法驱动高质量。所有被动的行业,企业家创新精神无处安放。所有被动驱动的领域都没有高质量,用户价值驱动的才有未来。高质量的支付主体是受益者,是用户。没有服务标准,只有排放标准的行业是可悲的,只能在低水平上徘徊。

  从污水处理厂、污泥到管网,污水处理的很多攻关是在点上进行突破,还缺乏系统思考。摊煎饼式的污水处理系统是表面数字的荣耀,本质是在转移污染,延缓矛盾爆发。点上的最优无法呈现质量和效果,难以呈现美好和价值。衣服不仅用来保暖,手表不仅用来计时,咖啡不仅用来提神。处理污水只是污水处理系统的最基本功能,全面达标和稳定运营是基础中的基础。

  全面小康社会之下的污水系统如何定位?

  面向2049年,建国100年。高质量发展之下, 对污水处理提出了新要求。全面小康社会之下的污水系统该如何定位?新时代面对新的背景。

  一、以人民为中心。人民向往美好,污水处理越来越注重人民对水环境改善的感知。

  二、政府公共服务。现在政府的支付意愿提高,但是支付能力在下降。

  三、信息科技进步。系统联通,万物互联,信息科技在不断进步。

  四、融合加剧。行业融合是当务之急。对于未来污水处理厂的探索,行业里有很多尝试,比如概念污水处理厂。

  污水处理的高质量探索之路刚刚开始,行业内对概念水厂、未来水厂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以“双百跨越”来憧憬污水处理未来,傅涛指出了六大发展方向:

  方向一:系统化。污水处理厂必须是系统化的,以污水处理厂为核心,实现三合一、五合一,考虑到污水处理厂、管网、污泥、河道、建筑给排水、生态环境等。系统化不是简单叠加,系统化隐藏着巨大的价值增量。

  方向二:精细化。高质量不仅仅是排放标准的高质量,更多是过程的精细化。过去三十年,污水处理完成了从无到有。但只有精品才能传世,匠人精神才能造就高质量,精细化以智慧化为依托。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的智慧水务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方向三:生态化。感知改变生活,空调,高铁,高速,5G,每一次升级,都改变生活,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没有止境。让人民感知美好的污水处理厂,从邻避到邻利。不仅是不污染,而且要成为人民美好生活向往的组成部分。

  方向四:资源化。不仅要污水资源化,而且要看到污水中有机质、污水系统中能源的价值,未来污水处理厂应该成为最稳定的城市资源中心、能源中心。

  方向五:社会化。污水处理厂要成为未来城市的有机组成、城市的价值功能单元和文化传承载体。大象无形、大音希声,污水处理厂正在发挥价值。

  方向六:产品化。红星美凯龙、万达广场、迪士尼乐园都是产品,环保行业也要往产品化升级。我们以前把污水处理厂当做一种设施建设,其实污水处理厂本来就是产品。如果没有升级,环保企业会被淘汰,会被政策性国企淘汰。

  如何让理念落地?

  如何让理念落地?系统制约、标准提高、成本增加,谁来付费?傅涛指出了以下四条路径:

  路径一:解放思想的力量。真正的制约是理念的制约,政府支付公共服务的时代基本终结,政府不会花更多的钱做更高标准的服务。要跨越公共服务的工程化鸿沟,跨越价值服务的平庸化陷阱,让真正愿意享受美好的人为美好付费。价值所在,就是付费所在。对产品付费,不基于投资,而是基于价值。仅仅做一个工程师企业家是不够的,要做能够发现价值的企业家。路径二:释放产业的力量。服务产品化的时代已来,服务产品化伴随小型化、智能化,服务产业化需要系统化的部件支撑。

  路径三:强化榜样的力量。我们要树立样本,这也是发起“双百跨越”污水处理标杆联盟的核心。环境产业要向社会开放,难道大家真的不愿意付污水处理费吗?不愿意支付是因为不知道还可以做得这么好。好多升级都是由美好生活的愿望拉动的,比如房地产的样板间。水务行业也可以做出样板间,向用户呈现精品引导升级。用感知改变支付,相信和引导社会对美好的支付能力。面向未来的100座“双百跨越”标杆污水处理厂比选就是在寻找污水处理厂的样板间。

  路径四:善用平台的力量。携手打造标杆,不仅是示范工程,而是公共服务产品“样板间”。E20将协助组建产品开发中心,构建基于产品化的商业结构,建立基于新时代趋势的产品营销路径,研发固化政府、城市、自然、社会的价值关系。

  道不孤,必有邻。“双百跨越”污水处理标杆联盟就已完成筹备,由17家领跑的责任企业共同发起,权威专家鼎力加持,欢迎同道企业加入。

  双百跨越的不仅是污水处理厂,而是污水处理系统。近百家污水处理设施报名参与标杆试比选,试评涉及5个领域,涉及15个方面,设施入选53个,2021年将正式发布。

  傅涛最后总结,环境产业天生就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力军。因为有责任,必须有担当。生态文明下的污水处理系统作为环境单元,守护碧水蓝天;作为生态综合体的要素单元,融入生态;作为社会综合体,承载美好,融入城市和社会。

【权威解读】如何促进生猪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农业农村部权威解读

去年,经国务院同意,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生态环境部、商务部、银保监会等6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生猪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记者就《意见》出台的背景和重要举措采访了农业农村部相关负责人。

问:近几年,生猪稳产保供工作受到高度重视,国务院办公厅两次出台文件。此次又专门出台促进生猪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是出于什么考虑?

答:生猪生产和猪肉供应是关乎群众生活、物价稳定、农民增收的大事,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生猪稳产保供。7月2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稳定生猪产能的措施,促进保供稳价,增强猪肉安全供应保障能力。7月30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对下半年经济工作作出部署,再次强调稳定生猪生产。

新世纪以来,我国生猪生产出现了5次较大波动,尤其是最近一次,生猪存栏量和能繁母猪存栏量大幅减少,而且叠加非洲猪瘟疫情和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恢复难度很大。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在各地各有关部门共同努力下,目前生猪生产已完全恢复,猪肉市场供应相对充裕,价格明显回落。但也要看到,生猪产业稳定发展的基础依然不牢固。近一个时期,猪肉价格回落较快,生猪养殖出现亏损,养殖场(户)发展生产积极性受挫。基层反映,2019年出台的深受养殖场(户)欢迎的用地、环保和保险等政策有收紧趋势,一些地方在政策上“急转弯”,可能会进一步放大市场不景气带来的影响,再次造成产能大幅下降,加上养殖成本上升和非洲猪瘟疫情的不确定性,稳定生猪生产、保障市场供应的任务十分艰巨。

出台《意见》,就是要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巩固生猪产能恢复成果,构建稳产保供的长效机制,稳定和延续长效性支持政策,建立生产逆周期调控机制,防止产能大幅波动,促进生猪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不断提升猪肉供应安全保障能力。

问:《意见》有哪些目标和举措?

答:《意见》共分为5部分17条,明确生猪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工作原则、发展目标,强调落实生猪稳产保供省负总责,突出生猪产能调控的关键措施,是指导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生猪产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意见》提出,以保障猪肉基本自给为目标,建立预警及时、措施精准、响应高效的生猪生产逆周期调控机制,用5-10年时间,基本形成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调控有效的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市场周期性波动得到有效缓解,猪肉自给率保持在95%左右。

《意见》提出四方面主要措施:

一是稳定生猪生产长效性支持政策。稳定生猪贷款政策,支持将符合条件的生猪养殖相关贷款按程序纳入政策性业务范围。完善生猪政策性保险,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开展并扩大生猪收入保险。深入推进生猪规模养殖项目环评“放管服”改革,各地不得超越法律法规规定随意扩大禁养区范围。

二是建立生猪生产逆周期调控机制。把住能繁母猪这个生猪生产和市场供应的“总开关”,将能繁母猪存栏量月度同比变化率正负5%和10%作为调控基准,建立异常变化自动触发调控机制,重点是避免能繁母猪存栏量过度下降埋下供应隐患。

三是完善生猪稳产保供综合应急体系。建立生猪产业综合信息平台,强化全产业链监测预警,抓好非洲猪瘟等重大疫病防控,加强猪肉储备调节,科学引导猪肉进口节奏。

四是持续推进生猪产业现代化。带动中小养殖场(户)改变传统养殖方式,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建设现代生猪种业,优化生猪屠宰加工布局,加快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问:这一轮生猪生产恢复较快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目前生猪生产恢复和猪肉市场供应情况怎样?

答:与之前相比,本轮“猪周期”出现了四个“前所未有”。一是产能降幅之深和价格涨幅之大前所未有,农业农村部监测,产能低谷时能繁母猪和生猪存栏同比减少了40%左右,2020年2月第4周猪肉价格同比涨幅165%。二是政策支持力度之大前所未有,中央明确了生猪稳产保供省负总责的要求,有关部门密集出台了19项扶持政策,养殖用地、环评和信贷等政策取得重大突破。三是生产恢复之快前所未有,从严重滑坡到恢复正常大约用了一年半的时间,以往“猪周期”恢复时间平均2年。四是产业转型效果之好前所未有,一大批高水平的规模猪场快速崛起,一批中小养殖户改造提升步入规模养殖行列。2020年生猪养殖规模化率达到57.1%,比上年提高4.1个百分点,快于常年平均2个百分点的速度。

针对生猪产能严重下滑的严峻形势,农业农村部连续三年把恢复生猪生产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重大任务,会同有关部门综合施策,全力推动生猪生产加快恢复。一是压紧压实地方责任。制定实施生猪生产恢复三年行动方案,将经国务院批准的生产恢复任务目标分解到省,督促地方落实省负总责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二是推动落实扶持政策。会同有关部门出台基建、奖补、用地、环评、交通、金融等扶持政策,建立部门会商机制,协调解决政策落实中的困难和问题。三是抓大带小发展生产。支持规模养殖场改善设施装备条件,实施“龙头企业带万户”生猪产业扶贫项目。对年出栏500头以上的18万家规模生猪养殖场(户)全覆盖监测,及时发布市场动态信息,稳定生产信心和市场预期。四是有效管控疫病风险。兼顾生产和保供,不断调整优化非洲猪瘟防控策略,防止非洲猪瘟疫情蔓延。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畅通饲料、种猪、仔猪调运。

目前,生猪生产已完全恢复,三年行动方案确立的目标任务提前完成。据国家统计局统计,6月末全国生猪存栏量4.39亿头、恢复到2017年年末的99.4%;其中,能繁母猪存栏量4564万头、恢复到2017年年末的102.1%。上半年猪肉产量2715万吨,同比增长35.9%。7月份最后一周,全国集贸市场猪肉价格为每公斤25.93元,比本轮“猪周期”最高价(2020年2月第3周)低33.71元、降幅56.5%。猪价回落,养殖利润持续收窄,不少养殖场(户)加快淘汰低产母猪,优化猪群结构。

下半年是猪肉的消费旺季,受生产增长惯性的影响,肥猪出栏也会有所增加。综合判断,猪肉市场供需在一定时期内会维持基本平衡,养猪业有望保持适当盈利,但养猪的高利润阶段已经过去。建议养殖场(户)多关注农业农村部官网发布的生猪生产和市场数据,按照正常生产计划有序出栏,不要听信谣言以投机心态安排生产,多在节本增效上下功夫。

问:《意见》提出了建立生猪生产逆周期调控机制,这是一个新举措,能不能详细介绍一下?

答:能繁母猪是生猪生产和市场供应的“总开关”,“有母就有小,有小不愁大”,只要能繁母猪存栏量变动不大,仔猪生产就有保障,生猪市场供应和猪肉价格就能保持相对稳定。据农业农村部监测,自2009年以来我国生猪生产共有4次大波动(平均3年发生一次),恰好对应能繁母猪存栏量月度同比变动超过5%时的4次情况。因此,《意见》提出建立以能繁母猪存栏量为核心指标的逆周期调控机制,完善和强化调控政策措施,熨平“猪周期”波动。

一是保持能繁母猪合理存栏水平。以正常年份(2017年)猪肉产量5500万吨为参照,设定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稳定在4300万头、最低保有量4000万头。动态监测全国能繁母猪月度同比变化情况,当月度同比变化率超过5%时,采取预警引导、鼓励生猪养殖场(户)加快补栏二元母猪或淘汰低产母猪等措施,促使能繁母猪存栏量回归合理区间;当月度同比减少10%或生猪养殖连续严重亏损3个月以上时,督促地方政府及时启动救助措施。

二是稳定规模猪场存量。将年出栏50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场(户)纳入全国生猪养殖场系统备案,中央到地方分级建立生猪产能调控基地。还明确提出,不得违法拆除规模养殖场(户),确需拆除的,各地要安排养殖用地支持其异地重建,并给予合理经济补偿。

三是落实分级调控责任和政策保障。重点是落实生猪稳产保供省负总责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并定期组织考核各地生猪产能调控政策落实情况。要求各省在生猪产能出现大幅波动的时候,及时采取临时救助补贴、贷款贴息补助等措施。中央财政将结合各省落实稳定生猪产能和资金投入情况,在安排相关转移支付资金时予以适当倾斜。

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制定生猪产能调控的实施方案,将能繁母猪存栏量和规模养殖场(户)保有量等指标任务下达到各省,并指导各省制定细化落实方案,尽快将《意见》提出的生猪产能调控措施落实落地。同时,产能调控方案将与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印发的政府猪肉储备预案协同发力,形成产能调控与市场调控相互配合,源头预先调控和产品终端调控互相补充的格局,更好促进生猪稳产保供。

问:对于落实好《意见》提出的各项政策,农业农村部有哪些具体措施?

答:下一步,农业农村部会同有关部门,认真抓好《意见》贯彻落实,加快建立稳定生猪生产发展的长效机制,满足消费者猪肉需求,使养殖者有合理盈利。重点做好四项工作。

一是严格落实工作责任。制定和完善具体工作措施,加大督促指导力度,重点推动严格落实省负总责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稳定财政、金融、用地、环保等长效性支持政策,确保《意见》各项要求落到实处。

二是强化政策资金支持。加强财政保障和金融服务,加大稳产保供、转型升级等方面的资金支持力度,发挥支农、支小再贷款引导作用,扩大生猪收入保险。创新项目支持手段,保证政策资金效果。

三是加强监测预警。强化生猪生产和市场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及时准确掌握生产和供应情况。建立生猪信息发布制度,及时会商和解读产销形势,引导生产主体合理调节产能,更好适应市场形势变化。

四是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大力支持养殖企业转型升级,特别是要加强信息服务和技术指导,推动龙头企业以大带小、协同发展,鼓励各类市场主体面向中小养殖户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化服务,加快建立现代化的生猪养殖体系、疫病防控体系和加工流通体系,促进绿色循环发展,提高产业发展质量水平,推进生猪产业现代化。 https://t.cn/A66QemiJ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下单方法】:打开蓝色链接即可领券购买#即墨部门# 【食药监管局:开展“风雷护美”行动,严管化妆品市场】即墨区食药监管局结合“风雷”系列
  • 就像被关在冥界一样的杨戬,还有关在阿修罗界的哪吒等众人,所以,我们真的以为就像杨戬这样的天神,真的没有办法做到在很短的时间内把法力恢复吗?西游记里最浅薄的热点,
  • 亲爱的阿文,时间是这么样的恼人,悄无声息的,你来到了你的十七岁。4.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淡然而努力。
  • [耶]#国家相册# 地球的蜂群出现了令人不安的变化,而养蜂者则无助地寻找解决方法。这些原本如同机器一样运转的昆虫群体陷入了莫名的混乱:工蜂飞走,不再返回蜂巢;
  • ​​【#教育部已取消5类全国性高考加分项目#,#逐步取消95类地方性高考加分#】15日,教育部举行新闻发布会,相关负责人介绍,2015年、2019年,教育部会同
  • 总在想养成系为什么要长大,没有人能阻止这自然规律,却还是私心的想耀文可以慢点长大[失望]也不知道耀文有什么愿望,对我来说,耀文身体健康,越来越好 过的开心就可以
  • 你若盛开,老谭、贺涵都会自来的[呲牙] 《欢乐颂》开播时,你说你缺个老谭[色][色]《我的前半生》开播了,你说你缺个贺涵[色][色]但你却忽略了,老谭和贺涵身边
  • 从篮球角度考虑,这个26岁的孩子已经得到了一切,所以有些时候,他不得不为自己制造新的挑战。“我不认为他在考虑离开,”安戴托昆波的经纪人回应道,“他想表达的重点在
  • pro主打急救护理和快速镇定 更侧重控油收敛方向 偏褐色的流动液体质地 是比较臭的硫磺气味 适合点涂和进阶使用 也非常适合脂溢和玫瑰痤疮患者①抗菌抑痘✅主打【胶
  • 能给被谣言的人一条活路吗?能给被谣言的人一条活路吗?
  • 投资市场亦是如此,有的人犹豫踌躇,错机会;有的人沉浸过去,心胆怯;只有放下忧虑,才能轻装上阵,无畏向前。有的人拿不起,也就无所谓放下;有的人拿得起,却放不下。
  • 我已经做出了自己会留队的保证,但实际上佛罗伦萨并没有尊重我的决定,他们什么都没和我说就把我卖到了尤文图斯。罗纳尔多是无与伦比的球员,他是来自另一个星球的,或者他
  • 于是,在种种压力下,为了天下,前一夜还痴缠缱绻的两人,此刻,男主就把女主带走审问,甚至使用酷刑。奈何男主一心放在国事上,兢兢业业处理各种案子,都25岁了,在古代
  • ​世界上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在看清生活的真相,依然热爱生活​两部好电影,没有精彩纷呈的剧情但都值得反复观看,咀嚼电影中的平淡和苦难,才能体味生活的甜#隐
  • 过节体重这一块是不是又上升了一节[阴险]减肥道路很难 那都是认真一点一点吃出来的哪能那么容易剪掉掉[笑cry]日式纹身和newschool纹身就是这么有趣这么讲
  • !!
  • 幸运爆棚,抽到了一直想要的小机车+宇航员[太阳]果然,️要学完本才能抽到[ok]我:考前最后一圈没过,这不吉利!
  • ㊗️大家[泪]#EXO 十周年##EXO[超话]# 从前总觉得十周年很漫长很遥远,真正喜欢EXO还是在2013年的快本,第一眼看见狼与美女的舞台上的鹿晗就被这
  • 服务:24小时安保物业、管家服务、出入刷卡安全性高周边:楼下有体育运动公园,篮球场、网球场及24小时便利店、汉堡王、#肯德基、老乡鸡、老娘舅、茶百道等,另旁
  •   截至9月6日,全省因疫情原因封闭的高速公路收费站与服务区为:十天高速褒城收费站、连霍高速临潼服务区(北区)、十天高速略阳服务区双向、十天高速马踪滩停车区(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