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蚌埠发声 为发展献策

连日来,在北京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的全国人大代表、市长王诚,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建材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中国建材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彭寿,全国人大代表、蚌埠第一实验学校教育集团党委书记、总校长崔建梅认真履行职责,立足行业,心系蚌埠,通过视频连线、电话访谈等方式接受《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科技日报》《中国建材报》《中国县域经济报》《中国经济周刊》《国际商报》《文汇报》、中国教育电视台及人民网、新华网、央广网、中国新闻网、中国教育新闻网、澎湃新闻、人民数字安徽、《安徽日报》、安徽广播电视台、中安在线等多家中央及省级媒体采访,进一步扩大了蚌埠的美誉度和知名度。

关键词 蚌埠震撼

“放眼‘十四五’,‘蚌埠震撼’就是锚定‘世界级硅基和生物基制造业中心’工作目标,全力发展‘万亿级’硅基、生物基绿色产业,争做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先锋队’,打造‘中国硅谷·无塑蚌埠’。”2021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市长王诚在接受人民网专访时说。

王诚介绍,在蚌埠,超薄电子触控玻璃连续刷新世界纪录,制成了中国首片铜铟镓硒薄膜太阳能高效模组、30微米柔性玻璃、中性硼硅药用玻璃管。铜铟镓硒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光电转换效率达到19.64%,再次打破世界纪录。全面打通聚乳酸全链条生产工艺,成功开发服装、包装袋、餐饮具、农地膜等200余种下游应用产品,成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官方生物可降解餐具唯一供应商。

3月11日,新华网以专访的形式,介绍了我市大力推广薄膜太阳能发电系统与建筑一体化应用情况。王诚介绍,蚌埠作为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组成部分,对于推动“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有自己的“绿色密码”。未来几年,将打造国内首个光电建筑示范城市,实现国内超低能耗和近零能耗建筑、建筑薄膜光伏应用光电领域发展“双领先”,为新能源应用提供一系列示范样本和成功案例,为“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作出更多的“蚌埠贡献”。

大力推进硅基、生物基产业集群建设是绿色发展的现实所需,也是我市“十四五”期间实现“弯道超车”的关键。彭寿在接受《经济日报》采访时表示,绿色发展是一场观念变革、技术变革、产业变革,是我国实现高质量发展,推动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三效合一”的基础。在《中国经济周刊》刊发的报道中,彭寿认为应加速绿色材料建筑应用助力碳中和,建议住建部加速制订发布绿色材料应用专项政策与国家标准,加快智慧能源试点城市建设。

关键词:科技创新

创新是蚌埠最重要的基因、最鲜明的特征。会议期间,王诚、彭寿聚焦科技创新这一关键词,介绍了我市工作开展情况。王诚在接受人民网、安徽电视台等媒体记者采访时说,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依靠创新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培育壮大新动能。”,蚌埠将坚持创新核心地位,聚焦科技自立自强,深入推进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奋力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在国家和省创新大格局中展现蚌埠担当、镌刻蚌埠烙印。

3月6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安徽代表团举行全体会议,审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彭寿在接受安徽电视台记者采访时表示,自主创新是企业的生命,要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促进科技创新与实体经济相融合。几天时间里,彭寿在面对《经济日报》《中国建材报》、人民网、新华网等媒体采访时都围绕科技创新这一主题,提出了自己的新思路和新见解,他建议将关键基础材料列入‘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同时给予资金支持。力争取得更多从“0”到“1”的原始性创新突破,为我国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强根固本。

关键词:自贸区和智慧教育

作为自由贸易的“新晋之地”,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三大片区之一的蚌埠如何把握发展机遇,更好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国际商报记者就相关问题进行了采访。王诚表示,“自贸时代”的“蚌埠方案”将聚焦打造“数字自贸”“绿色自贸”,努力争创全国一流的自贸试验区。”王诚透露,蚌埠片区下一步将围绕营商环境优化和政务服务便捷化推动贸易数字化;积极推动硅基、生物基新材料产业纳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中国硅谷”。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有多处提及教育,包括发展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教育,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等。”王诚在接受《光明日报》采访时说,在促进基础教育一体化高质量发展上,蚌埠是名副其实的先行者。今年2月,教育部办公厅公布了2020年度“智慧教育示范区”创建项目名单,全国只有10个市、区入围,蚌埠市位列其中。

崔建梅在会议期间接受《人民日报》、中国教育电视台、中国教育新闻网、澎湃新闻等媒体采访,提出了重视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推进在线教育健康发展、全面推行公益性公墓等建议。她认为,中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尤其应该重视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构建相关教学与教育活动相结合、课堂教育与课外实践相结合的健康教育模式。(转载蚌埠日报)

【吉林市春节假日经济红红火火】

春节假期,“雾凇之都·滑雪天堂”——北国江城吉林市接待游客262.59万人次,旅游收入21.5亿元;全市41家零售企业总销售额达到1.3亿元,同比增长59%;一月,全市规模工业产值实现127.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1%……透过这一系列可喜的数据可以看到:吉林市克服疫情影响,借助春节黄金周时机,经济运行走出了扎实稳健的步伐。

假日经济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地区经济活跃程度。江城假日经济之所以能快速复苏,其背后依托的正是较大规模的市场优势和巨大的市场需求潜力。

在巩固常态化疫情防控成效的基础上,辛丑牛年春节黄金周完美收官。在“就地过年”的号召下,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省内游客和本地游客为假日旅游市场注入了强大动力。同时,当地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也为促进消费市场和企业复工复产发挥了重大推动作用。

假日经济已伴随黄金周一起走过了20多个年头,成为广大百姓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即便去年受疫情冲击,岀现了短暂的停滞,但在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成果之后,假日经济又是一马当先,率先复苏,充分体现了江城经济的发展韧性和潜力。

做大“假日经济蛋糕”,充分释放居民消费活力,既是扩大內需战略的重要体现,也是发挥消费对经济增长基础性作用的必然要求。吉林市将继续充分利用假日经济涉及面广、带动力强的特点,进一步盘活旅游、餐饮、影视等相关消费领域,为全市经济发展增添无尽活力和不竭动力,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旅游市场实现开门红

送走不平凡的鼠年,在这个牛年春节,吉林市旅游市场攒足了牛劲,牛气冲天。

2021年春节黄金周,为响应“就地过年”号召,吉林市相关单位共同努力,确保常态化疫情防控井然有序,推动假日经济持续向好,全市旅游市场迅速复苏。

旅游账单数据喜人,黄金周揽金21.5亿元。据抽样调查和监测统计数据显示,在刚刚过去的春节黄金周,吉林市文旅市场交出一份喜人成绩单:文化旅游行业主要指标恢复势头明显,全市共接待游客262.59万人次,旅游收入达到21.5亿元,实现了预期目标。

春节期间,万科松花湖度假区游客如潮,笑声、尖叫声不绝于耳。来自省内外的滑雪爱好者沿雪道飞驰而下,尽情领略着冰天雪地的景色,迸发运动的激情。

据统计,春节期间,万科松花湖度假区、北大湖滑雪度假区、吉雪等7座滑雪场逆势创新高,并有效促进了交通、餐饮、住宿、娱乐等二次消费。鸣山绿洲、五家山、莲花山等滑雪场接待游客量也基本恢复到往年正常水平。

“就地过年”大背景下,本地游、周边游火爆。今年春节,大多数江城市民缩小了出游半径。在“留吉过年”的倡议下,本地游、周边游火爆,成为牛年春节黄金周旅游消费新热点。

当地文旅部门提前研判,推出系列惠民政策,并积极协调各级各类媒体及时发布活动信息。他们对市民、游客关注的重点旅游产品进行精细包装和宣传,指导文旅企业通过门户网站、微信、微博平台开展推介,引导群众广泛转发相关信息,形成政府与企业、市民联动,全民为全市冰雪旅游造势的新格局,宣传效果十分显著。

调查显示,春节期间吉林市本地游客占游客总量的20.5%,省内游客占游客总量的52.5%,这两个群体游客比例较2019年增长37%,本地游市场回暖明显。

“贺年盛宴”,主打安全、丰盛和优惠。春节期间,全市各职能部门深入一线,督促重点旅游景区、乡村旅游经营单位以及宾馆酒店等健全应急机制,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全市各级疫情防控指挥体系人员全部在岗在位,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值守和“日报告”“零报告”制度。各级督导检查组深入雪场、商超、医院、村屯和社区等重点企业、重点场所、重点行业,开展督查检查和指导,压实各级责任,保障全市人民度过一个安定祥和的新春佳节。

同时,为有效缓解疫情冲击和影响,积极盘活本地旅游市场,吉林市不断丰富“留吉过年”产品,推出“贺年盛宴”。他们在2月2日至26日举办2021年“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线上文艺展演活动,并陆续推出精品舞台剧目、美术展览、国乐、歌舞、非遗项目展示等共10项活动。

春节前夕,吉林市还大力开展“迎冬奥、上冰雪,惠民生、促发展”活动,有组织地安排各单位职工进入雪场体验冰雪运动,同时发放了600万元文旅消费券、450万元体育消费券,进一步释放文旅、体育消费市场潜力。春节期间,江城又推出“惠聚江城”滑雪专题消费立减优惠活动,共投放滑雪专题消费券252万元,带动消费近千万元。

牛年春节,这个“牛”转乾坤的黄金周,宛如一束“报春花”,报告着旅游消费市场的春天正在复苏的消息。

冰雪消费拉动假日经济

春节期间,全民上冰雪蔚然成风,去雪场体验滑雪已成为当地大多数家庭春节出游的首选。

其中,万科松花湖度假区、北大湖滑雪度假区、吉雪等7座滑雪场对外开放,共接待游客8.57万人次,实现滑雪收入1634.28万元,并有效促进了二次消费。其中,万科松花湖日均接待3200人次,最高接待4500人次。北大湖日均接待3000人次,最高接待4200人次。

之所以取得这样可喜成绩,得益于吉林市在统筹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前提下,结合当地实际和自身优势,精准施策,强力推进冰雪消费,促进冰雪经济发展,把冰雪产业打造成为最具特色、最有潜力、最富优势的产业。

在抓好雪场疫情防控基础上,当地进一步推出系列惠民惠企举措,鼓励和带动全民参与冰雪运动,进一步释放冰雪市场消费潜力。

他们开展“迎冬奥、上冰雪,惠民生、促发展”活动,市级层面统筹拨付1000万元资金,向机关、事业、企业等单位职工、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春节不返乡人员等,发放10万张冰雪套票,有组织地安排各单位职工进入雪场体验冰雪运动。

当地还向广大市民推出“滑雪一日游”系列产品,配套开通从市区到雪场的市民滑雪直通车,引导江城市民参与滑雪体验活动。实施“筑梦冰雪、相约冬奥”中小学生冰雪运动普及工程,推行“百万青少年上冰雪”和“校园冰雪计划”。今年雪季,全市中小学生上冰雪将达到100万人次。他们指导企业适时调整经营策略,研究推出系列吸引游客体验、刺激市场消费的措施。在这些措施基础上,积极落实国家和省里关于支持文旅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进一步扶持冰雪企业发展。

针对吉林市市民,进一步推出优惠力度更大的体验产品,吸引本地游客。不断丰富冰雪旅游产品,持续推出雾凇观赏、滑雪度假、温泉康养等11条精品旅游线路,打造了“雾凇岛—二合雪乡”等10余条“全域旅游自驾线路”,开展了雪地电音节等50余项冰雪体验活动。通过举办承办各类专业赛事,开展群众性冰雪活动,持续增强冰雪旅游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消费市场春节强势复苏

认准消费对假日经济发展起到的基础性作用,吉林市委、市政府积极促消费、扩内需,在突出冰雪消费拉动的基础上,坚持综合施策,持续扩大消费,稳定增长。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当地先后制定出台了《促进稳外贸稳外资20项措施》和《促进商贸流通业发展18项措施》,实施了《吉林市促消费专项行动计划》,抓好各项措施落实,全力拉动消费增长。持续开展综合促销活动。开展“消费促进月”“千企促销”专项行动,支持消费企业实现产品促销。精准开展“成品油专项整治行动”和吉林名特优地产品及扶贫产品进商超,促进地产品消费。积极研究出台刺激消费举措。吉林市正积极谋划,通过对非刚需类大宗商品等物资采取消费直补等方式,进一步刺激居民“改善型”消费。同时,全力保障节日市场供应需求,更好服务于“就地过节”群众,充分拉动节日市场。严格督促企业落实疫情防控主体责任,营造安全、干净、舒适的消费环境,让消费者放心、安心消费。

春节黄金周期间,吉林市采取发放电子产品消费券、鼓励企业举办年货节等促销举措,有效促进了消费市场快速升温。据统计,全市41家零售企业2月11日至16日总销售额达到1.3亿元,同比增长59%。

春节前,吉林市商务局就组织各大商超、百货商场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商品促销活动。特别是市政府从2月14日开始,面向城区消费者发放1000万元“牛气冲天”购惠型消费券,吸引众多消费者购买家用电器和通讯器材,4天时间销量就达5183笔,累计销售额4122.1万元。

在保障节日生活必需品供应方面,东北亚农产品批发市场等企业加强了与外地蔬菜主产区的沟通衔接,使外进蔬菜等货品实现了品种丰富、供应充足,春节期间,平均每日外进蔬菜900余吨,每天动态储备白菜、土豆、圆葱、萝卜等蔬菜3148吨;大润发、新玛特等7家大型商超提前增加库存量,有效保证了各种生活必需品不脱销、不断档,每天供应鲜猪肉38吨、鲜牛肉30吨、鸡蛋30吨、牛奶147吨;此外,吉林市粮油批发市场每天动态储备面粉3450吨、豆油1100吨、大米650余吨。

春节期间,吉林市周边游、滑雪度假等休闲消费的人群不断增多,观赏电影等休闲娱乐消费增长迅速,《你好,李焕英》《唐人街探案3》等春节档大片票房火爆。在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前提下,吉林市消费市场呈现强势复苏的可喜局面。

压油沟:助推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
11月13日,《中国旅游报》整版刊文《压油沟田园综合体 助推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以下为报道全文:

压油沟田园综合体位于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毗邻临枣高速,紧靠兰陵县城,位置优越、交通便利。项目规划总面积34600亩,计划总投资12亿元,分两期实施,共涵盖苍山街道、车辋镇、大仲村镇三3个乡镇14个村。其中一期投资4.5亿元,建设过程中坚持“保护为主、合理布局、适度开发”的原则,对以压油沟村为核心的5000亩山地进行保护性开发。

项目的核心压油沟村三面环山,一面临水,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文化遗存,是典型的北方古村落,既是山东省定扶贫重点村,也是国家旅游扶贫试点村。依托此地独特的资源优势,压油沟项目规划建设居旅相宜的田园式大景区,形成集古树名木、农事体验、文明传承、历史教育、休闲观光、健康养生、特色民宿、度假旅游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旅游景区。在这里,既有秀丽的田园风光,也有淳朴的乡土民情,是一处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地方。

自2017年7月1日开放运营以来,压油沟先后接待海内外游客300余万人次,并荣获“中国最美乡愁旅游目的地”“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国家4A级旅游景区”“山东省旅游服务品牌”“临沂市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等殊荣。值得一提的是,压油沟项目坚持“企业+政府+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彻底改变了压油沟村贫穷落后的局面,走出了一条龙头企业带动、乡村旅游扶贫、文农旅融合发展的脱贫致富之路,2020年入选“山东省文化旅游扶贫典型案例”及“世界旅游联盟旅游减贫案例”,成为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

聚焦“三农”有成效

近年来,景区的发展始终聚焦“三农”,着力打造现代化农业生态旅游项目。通过“公司+农户”的方式,带动群众家门口就业创业,改善村居环境和居住条件,实施金融和产业项目帮扶,让农民摘掉贫穷帽子,让农村旧貌换新颜,让农业发展产业化。如今的压油沟,群众年人均收入已由原来的不足2000元增加到2万元以上。

农商文旅大融合,农民致富有盼头。曾经的压油沟村因山区地理限制,虽然风景秀美,但村落发展缓慢,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借助地理优势,保留山区村居,将压油沟村及周边统一改造,升级改建成兰陵县压油沟田园综合体,小山村变成了涵盖自然景观、农事体验、传统工艺和休闲养生的综合性体验基地。依托“三加”(农业+旅游+文化)规划,助推乡村振兴,通过丰年大会等大型活动,晒丰收喜悦、赶热闹年集、赏经典民俗、展致富成果,形成了农商文旅的大融合,穷山村换了新颜,让农民致富有了盼头。

新产新业大融合,农村进步有看头。压油沟田园综合体内的小东山村,昔日村容村貌脏乱差,是个远近闻名的穷村子。随着一村一业的扶持发展,大力发展盆景产业,形成了家家做盆景、家家摆盆景、家家卖盆景的新格局。小东山村摇身一变成了综合性盆景产业园区,村容村貌有了改观,被前来旅游的游客亲切地称为“最美盆景村”。穷山村变了样,农村的进步大有看头。

产业兴旺大融合,农业发展有奔头。压油沟立足“农”字,以产业兴旺促进乡村振兴为主导,按照“三一原则”(即一村一业、一村一品、一村一特色),整合兰湖周边资源,发展创新型生态农业,着力构建乡村田园综合体。目前景区已建成盆景产业园、生态蔬菜园、牡丹园和菊花生产基地等多种功能片区,正不断加强培育区域性特色农产品品牌和生产基地,同时将生态种植与工业生产相结合,实现农业生产体系规模化、标准化、特色化。不断规范的高标准农田,现代化的农业园区,品牌强农、科技兴农的发展战略,让农业发展有了奔头。

文旅扶贫结硕果

昔日的压油沟村,以传统种植业为主产业,产业基础薄弱、类型单一,且村里外出务工的比例逐年提高,不少贫困家庭缺乏健康劳动力。多数贫困人口思想观念陈旧落后,依然停留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时期,没有发展动力。该地缺少能够支撑长效增收的特色效益产业,脱贫致富难度很大。

在上级和当地党委、政府的主导下,兰陵县城投开元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注资开发建设,压油沟逐渐摸索出了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扶贫路径。

首先是土地(荒山、耕地、丘陵)流转分红,让村中每户每人都有稳定持续的收入;其次是提供就业岗位,优先吸纳本地贫困人员及子女和周边群众就业,安排到环卫、安保、酒店、建筑、绿化等岗位,使农民变为拿工资的工人或职业农民;第三是给有经营能力的贫困户提供经营场所,开展各种小吃、手工艺品制作和土特产售卖,增加收入;还有就是贫困户拿出自己破旧的老房子(多为危房)作为固定资产入股公司,公司统一修葺装修后,作为乡村记忆的载体面向游客,真正实现化腐朽为神奇、变废为宝。

为了让村民无后顾之忧,开发方投资1200万元建设安置楼房80套,将压油沟村76户群众全部进行搬迁安置,改善村民居住条件。景区建设上按照“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家”的思路,优先安排本地劳动力,吸纳贫困人员及子女就业。当地农民短期务工高峰时达到500人次,人均月工资达2600元以上。结合企业帮扶,村里每年拿出14万元为压油沟村每位村民购买500元的养老保险、缴纳基本医疗保险,每月为村里60岁以上老人每人发放价值60元的物资,全村实现了住有所居、病有所医、老有所养的基本生活保障。

除此之外,当地利用富民生产贷、致富带头人贷等金融扶贫政策和旅游扶贫专项资金进一步强化帮扶成效。其中,山东省旅游扶贫专项资金140万元用于部分设施建设,作为固定资产投资,在保证压油沟村集体资产所有权的基础上租赁给景区使用,运行后景区每年拿出固定收益作为建档立卡贫困户的现金收入,既发挥了扶贫资金的聚集优势,也保证了扶贫资产的长期收益。

通过以上的扶贫组合拳,贫困户和贫困人口每年都有了较为可喜的收入。2016年至2017年,压油沟村土地、水库、山地的流转费用,扶贫产业项目以及旅游扶贫收益数十万元,给贫困人口每人每年带来2万多元的收入,压油沟成为远近闻名的旅游扶贫示范村;通过“公司+农户”运营模式,积极响应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政策,不仅让当地村民过上幸福的生活,也改变了农民固有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促使传统农民向新型职业农民和产业工人转变。

“造血扶贫”前景广

近年来,随着景区开发的不断深入,压油沟田园综合体的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逐渐加大,不仅获得多项荣誉,也受到了媒体的关注。面对已有的成绩,压油沟的建设者们并没有沾沾自喜,而是在思索进一步创新发展让贫困户增收的新思路、新举措,进一步实施“景区(点)帮村、旅游能人带户、‘合作社+农户’‘公司+农户’”的战略,以“造血式”扶贫为当地开拓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一是实施旅游景区带动贫困村脱贫策略,鼓励并撬动贫困村村民积极参与景区开发建设与管理运营,提升改造压油沟乡村旅游度假区;二是实施旅游能人带动贫困户脱贫策略,鼓励更多农村大中专毕业生、返乡农民工创办经营实体,引导一批群众开展自主创业,开办农家乐和农家旅馆,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三是实施“合作社+农户”脱贫策略,成立合作社,采取市场化运作模式,吸纳或租赁贫困户的部分果园、鱼塘、山林、土地等生产资源作价参股,通过资源入股、投工投劳等运作模式带动创收扶贫;四是实施“公司+农户”脱贫策略,通过公司开发旅游扶贫示范项目带动贫困户脱贫,以压油沟村为中心,辐射周边3个乡镇14个村庄参与旅游开发;五是实施旅游商品研发特色扶贫战略,充分挖掘特色的饮食文化和手工技艺,利用丰富的农副产品和竹木等资源,发展旅游食品和旅游手工艺品等旅游商品,发挥造血功能。

项目全部建成后,将引进和培育20多家深加工专业合作社和企业进驻项目区,形成围绕现代农业、旅游业服务的经营户270多家。可带动1200多人就业,带动贫困户248户、贫困人口396人实现脱贫,农民人均收入增长1.5万元,达到3万元,努力实现产区变景区、产品变商品、民居变民宿,通过旅游扶贫,把压油沟村打造成富裕的小山村,把压油沟田园综合体打造成助推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

来源:中国旅游报
作者:高雯雯 刘雪峰
图片来源:兰陵压油沟景区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全宇权球通[超话]#稻陌拾秋最美时光 爱的收获生命蕴藏 希望播种再创辉煌 华彩匠铸神曲悠扬 博光倩影扬帆起航 时代天骄各有所长 风格独树盖世无双 各显其能青春
  • #吴泰群测婚姻#   工作不顺烦恼多,想要升职,壬申年属猴身旺的人,未来三年要注意      案例:男,阴历一九九二年九月二十三号出生,未婚,目前在某大型企业单
  • 吃完饭,老婆百忙之中帮我把鱼钓完了,就白金了,后半程的体验非常棒,甚至还有绚香唱的后半程主题曲。领将超帅!这种从敌方跳槽来的天王级人物总是魅力十足。作为ps4最
  • #春节168小时# 在巴黎的小伙伴们看过来!不知道前几天大家过年过得怎么样呢?[憧憬]不要忘记,#巴黎毕加索博物馆# 将在2月2日(星期日)下午14:30-1
  • 肖战从歌手到演员,不断解锁新的身份,用努力与汗水一步一个脚印突破自我,时光虽轻描淡写,但每一笔都浓墨重彩,让我们一起做温和而有力量的人,共赴美好的未来! 肖战他
  • ②#高血压# 关于高血压——如何清理血液中和血管壁的垃圾? 磷脂是我们血管的清道夫,净化血液的同时乳化溶解血管中淤堵的垃圾。 血管堵了,如果是只是在吃降压
  • 1973年8月18日,我国驻赞比亚大使馆的工作人员,正在整理邮寄来的包裹,突然,其中一件包裹发生爆炸,该名工作人员应声倒地,躺在血泊中! 那一天的早晨,赞比亚
  • #众乐乐娱乐法日历# 明星入局火锅业,“复制粘贴“式装修是否侵权? 我是通过《前任三》这部电影认识郑恺的。不过一则热搜让郑恺再次进入我的视线,不过这一次是因为
  • 名声不能大于才华 一个人的名声,千万不可大于自己的实力。一旦你的名声大于实力,就是名不副实,就是欺世盗名,就会有灾难。 互联网时代,很多人都追求名声和影响力,因
  • 无财不养道.贪嗔痴慢疑 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 ——厚德载物.厚德载福!贪、嗔、痴、慢、疑五种心(佛教五毒)会使人造作恶业.像毒药会妨碍人的修行.故称为五毒心.
  • 怎么看到有些粉丝在那里吹另一个剧的配角啊,不知道是真粉丝还是假粉丝,有些罗云熙粉丝咱能不能专注自家啊,有些人拉踩管你啥事啊,不要因为你不喜欢这个配角,所以又去吹
  • 疫情反复,我的第一反应是今年的全国品管圈大赛又要取消了。 说句题外话,去年和今年支撑我做品管圈的一个大动力就是能去参加全国的比赛,能出去走走,结果去年的黄金胜地
  • #2021南宁欢乐消费季#这个国庆假期,不少留邕过节的市民忙着买建材选家装,打造一个理想的家。记者走访发现,南宁市富安居、大商汇、万泰隆等各大家居建材卖场以及入
  • 想不明白,来栖谎报自己的身世,但请求男主相信自己 就这! 男主就忘记了是谁照顾了瘫痪的他一年,忘了陪他照顾他六年就是现在的来栖 从你们俩认识起她就已经是现在的来
  • 主座上的男子 高冠厚靴,箭袖长袍,笔挺的坐在首座,紧紧的锁着浓眉,注视着白衣女子。那如鹰隼一般犀利的眼神,似乎想要把她看穿看透。堂下这个女孩儿,第一次出现在他面
  • 【官宣! 京东11.11将于10月20日全面开启】10月17日,以“热爱·向上的力量”为主题的京东11.11全球热爱季启动会在北京环球度假区举行,正式拉开202
  • 无论天气怎么样,给自己的世界一片晴朗;不管季节如何,让自己的内心鸟语花香。美好的生活使人意气风发,在喧嚣尘世中寻找细微美好,感受触手可及的幸福。以平和的心态去面
  • #金圣圭[超话]# 210606金聖圭목격담-2 [羞嗒嗒] 吼吼吼吼吼吼吼 說我們哥實物甲 甲聖圭 說真人好看幾千倍!!!! ((嗚嗚我也好想看)) 「
  • #莆田杀人案##上海全季酒店回应发生命案# 温教授的八次危机里写一段话,描写的是经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最近的社会矛盾激发就不难解释了。另外,第二次世界大战
  • 因为后天很美好, 所以今天和明天才会很痛苦。 因为,你要走向更美好的未来, 所以,你会经历比常人更多的艰难险阻。 但是,别怕,勇敢地打怪升级吧! #熙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