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财食饮】千禾味业一对一交流

时间:2021年7月9日
出席领导:证代王晓锋

Q:公司电商的情况?
A:2015年开始做,当年做了两个月,后来又发展了五年。公司的产品天然适合走线上渠道,本身具备较强的产品力和一定的网红属性。公司的电商团队是新成立的,不是外聘的,我们从零开始,目前团队已经超过了100人,网店数量20多家,覆盖各大电商平台。
公司电商发展最重要的就是产品力、团队架构、董事长重视。

Q:线上占比20%,毛利率和线下比较
A:线上毛利高净利低,主要差异是是包材、运费,以及线上要承担一定的推广费用。

Q:公司社区团购业务被划分到电商板块,线上团队的安排?
A:6月份才划拨,具体做法目前做法还在探索。
社区团购对仓储物流的要求比较高,配货时间只有6-8小时,很有挑战性,具体的做法还没有落地。
目前的规划是:大包装、中低端产品,我们能覆盖的地方就自己做,覆盖不了的找经销商,经销商不愿意做就暂缓,预计到年底可以看到成效,公司对这块还是有信心的。

Q:对社区团购渠道的看法?
A:这个渠道不能捧得太高,只是一种新的零售渠道,我们认为会蓬勃发展,对于调味品会成为重要的销售渠道,但重要性肯定不如线上,更不如线下。现在对调味品而言,线下一定是绝对主要的渠道,大部分企业线上占比都不太高,从线下发展到线上的过程也很漫长。对我们来说,社区团购做还是要做,也要做好,也有可能成为我们弯道超车的重要渠道,但对整个行业来说,未来社区团购会发展,但只能占一小部分。

Q:库存和动销7-8月的展望
A:现阶段库存水平处于比较低的水平,未来7-8月动销改善还有待验证,我们判断应该会有改善,但现在还不确定。

Q:判断改善的依据?
A:终端去库存阶段今年应该已经结束了,接下来7-8月会有一个逐步补库存的阶段。

Q:大部分企业6月底在压库存,公司压了吗?
A:没有,没有必要压。

Q:公司餐饮渠道怎么样?
A:餐饮我们做的一般,主要还是家庭渠道

Q:华北市场这几年遇到了什么问题?
A:华北主要是基数上来了,所以增速有一定放缓,但目前增速还是很靠前的。

Q:华北是多商模式吗?
A:是的,我们都是多商模式,华东也是,只是华东的经销商比较大。

Q:外埠市场的重点区域
A:西南以外都是重点,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是当仁不让的重点。

Q:海天他们也在做高端,怎么看?
A:竞争在加剧,都在发展中高端,但也不是坏事,从供给侧能迅速把零添加市场培育起来,未来零添加会有持续高增长。

Q:下半年和明年的广告费用
A:今年上半年基本投完了,下半年基本没了,明年还没有规划,特别是比较大的广告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Q:下半年的营销规划
A:上半年都是常规动作,没有额外的费用投放,下半年会进入旺季,在营销方面会加强,这是每一年的规律。

Q:四川本地的其他厂商中低端产品的销售情况
A:这两年都很一般,今年也不会很好,今年能够稳住就不错了。

Q:社区团购已经做开始好几年了,为什么今年才对传统渠道造成挤压?
A:都是资本吹起来的,资本还没有进入的时候不具备扩张的基础,进入之后有很多补贴,所以今年能在全国火起来。

Q:社区团购针对的客户主要是重视性价比的,跟公司的高端定位不同,客户有断层,为什么还会有这么大的影响?
A:社区团购起来之后,消费者连超市都不去了,所以超市人流量的减少影响了公司的动销。

Q:公司做社区团购的话有什么优势?
A:社区团购主要还是走大包装中低端产品,优势在于品牌力和质量。
新渠道一定是小企业先进入,但未来一定是品牌力强的企业的阵地,当然不排除个别企业走出来。
我们估计社区团购最受益的是海天,龙头都会在这个渠道抢夺市场份额。

Q:不同渠道产品定价的区别
A:不同渠道卖的产品就不一样,没法比较,社区团购只做中低端。

Q:社区团购会不会分流原本购买高端产品的客户,改变公司产品结构?
A:社区团购是触达潜在客户,是为了挽留即将离开的顾客,这是个增量。

Q:社区团购的产品运输
A:大城市有仓储基地的就直接物流派送,其他的省会城市要跟经销商合作,有些地级市,没人愿意做,就暂时不做。

Q:社区团购和传统渠道在库存方面的区别
A:传统渠道有信息不透明,社区团购对价格和数量很清楚,可以跟平台谈判,可以提前备货,具备更好的可预测性,单品少,容易放量。

Q:现在的渠道库存
A:传统渠道一个多月,社区团购更少,量大的甚至可以走点对点配送。

Q:社区团购和传统渠道在账期方面的区别
A:给经销商是先打钱再发货,社区团购是收到钱再结算,平台都喜欢压一压,而且还有售后问题,会有一定的时间延迟。

Q:社区团购的兴起是不是导致了行业竞争格局的恶化?
A:社区团购表面上看起来会让行业的价格受到一定冲击,这个渠道本质上是加快行业集中度的提升,不管龙头在这上面动作有多迟缓,反应有多慢,未来一定会占据最大的份额,当然个别企业未来也有可能有所超越,但大部分企业都无法享受到红利。一开始是平台补贴多,之后渠道利润会恢复正常,龙头还是会受益。

Q:进入社区团购是不是会打价格战?
A:价格战该打就要打,这个价格最主要看平台,现在已经有平台企业开始倒闭,所以社区团购的格局很快就会稳定。价格方面,并不一定是海天先动我们再跟,降价或者涨价是各凭本事,商超也是一样的,也有促销。

Q:下半年渠道怎么看?
A:商超五月开始回升,虽然商超大趋势还是人流量下滑,但社区团购未来的增量还是很难说,它现在主要的问题是时效太慢了,而且充斥很多低质量产品。实际上消费者想要的是又便宜又好又快。所以我觉得商超下滑阶段性是受到团购冲击,但本质是模式和需求不匹配了。当然商超经过大半年的冲击已经有了很多调整,价格方面有促销,而且这种线下购物体验对中老年客户来说是无法替代的。未来会有新渠道出来,但是不会这么疯狂。

Q:下半年需求怎么看?
A:需求三季度会恢复,四季度基本就正常了。
上半年主要问题是去库存。七月是最低的库存水平,基本月末就要开始补库存了。
六月份不补是因为经销商之前被吓到了,今年去库存周期太长,货卖不掉,经销商在恐慌,不敢进货,最早这个月月中和月末才会开始补库存。

Q:同行提价情况
A:海天没有提价,中炬提了B端,但落地与否不知道。

Q:如果未来成本不再上涨,提价能否落地?
A:成本回落与否不一定,目前是高位企稳。提价和成本上涨没有必然联系。

Q:产能投放的情况?
A:60万吨的投放计划:2023年30万吨,2025年30万吨。
25万吨已经落地。

Q:现在的产能利用率?
A:现在产能利用率较低,估计需要2-3年爬升,整体上产销率比较高。

Q:销售团队的激励
A:目前还是工资+奖金,没有其他落地的激励政策。#股票##价值投资日志[超话]#

【黑龙江选手回顾:#黄河石林百公里越野赛到底发生了什么#】在甘肃白银市景泰县石林景区举行的第四届黄河石林山地马拉松百公里越野赛遭遇极端天气,23日8时,共搜救接回参赛人员151人,其中8人轻伤在医院接受救治,21名参赛人员找到时已失去生命体征。

我省的一名参赛选手,也是资深的山地越野的大神——“流落南方”23日零晨发布了一篇语气沉痛的文章,回顾了自己参赛的经过,和在比赛中失温退赛死里逃生的历程。这篇文章在他自己的公众号上发布后,立即就冲上了10万加,是目前为止,“甘马”参赛选手回顾参赛经历最为详细的一篇文章。

24日,记者通过公众号,与“流落南方”进行了联系。

这是一篇作为参赛选手的亲历

“流落南方”说:“事发后就有朋友向我约稿,下撤回来后我也一直在犹豫要不要写点什么,想来想去还是打消了这个念头。因为还有那么多选手在山上,未知安危……”

“但在哈尔滨的一个跑步群,知道我去了黄河石林参加比赛,有朋友看到转发的失温选手视频,问我什么情况,我说了一些。那个群里大多数不熟,聊天记录被转发出去,很快在几个我在的跑步群都看到了。家乡的亲友都很关注,这让我不再犹豫了,与其被转载碎片信息,不如着手记录一下。”

“流落南方”说,这篇文章,是参赛者的亲历,无图无视频,只有文字记录。

对于事发经过各种图片视频已经被转的满天飞了,出于对图片中当事人的尊重,以及他们后续是否平安无恙完全不了解,他不打算发这些东西。

他只想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和亲身经历通过文字如实表达出来,“这是一篇作为参赛选手的亲历。”

“甘马”越野赛的简单与不简单

黄河石林百公里越野赛,比赛地在甘肃省白银市景泰县黄河石林风景区,大致可以理解为是景区为了宣传自身而操办的一个赛事,主办单位是中共白银市委、白银市人民政府,承办单位是白银市体育局、中共景泰县委、景泰县人民政府,执行单位是黄河石林大景区管理委员会、甘肃晟景体育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这个比赛已办四届。前面几届,赛事组织工作一般般,但完赛即发1600元补助,让选手们仍趋之若鹜。毕竟,除掉1000元报名费,完赛可净赚600元,一般地域的选手参赛费用基本就覆盖掉了。

黄河石林百公里越野赛的赛道,有人说是国内最简单的百公里越野赛,这话大概基于两点,一是整体爬升不大,约3000米以内的累计爬升,和其他百公里越野赛相比确实较低;二是赛道难度低,属于基本都能跑起来的高速赛道。

但我看来,它又不算简单的百公里,也是基于两点,一是赛道海拔不低,整体在2000海拔上下,对于平原生活的选手,这算高海拔了且出了景区之后赛道绝大部分都处于无人区;二是门槛,关门时间20小时,这基本上意味着,热衷于网红赛事的跑渣小白们是没办法报名的,这部分人20小时完赛可能性不大。

今年的比赛,赛事公司没有变,但21日晚技术会,发现讲解赛道的赛事总监换人了,一些组委会工作人员也是新面孔。技术会上,我就跟身边朋友说了句,感觉这批人还是蛮靠谱的。

如上所述,该赛事当地介入很深,当然,这和比赛组织工作好不好关系不大,并不是官方参与度高,赛事就一定是好赛事,这个,有过比赛经验的朋友都了解。

黄河石林这个比赛,即便赛事组织达不到一百分的标准,几届搞下来,也算是一个成熟赛事了,赛道几年没变过,工作人员、志愿者等相关人员都了然于胸,且往年的比赛没有出现过一单哪怕是极小极小的问题,有也只是未完赛选手因为前半段关门时间设置的比较苛刻而引起的吐槽,认为组委会是故意如此,把一部分选手关门,以达到节省费用的目的。毕竟关掉10个人就少支出一万六。

然而今年,肉眼可见一些细节,比如赛道布标,感觉黄河石林这个比赛槽点变少了,组织工作更细腻了。但偏偏就是今年的比赛出了问题,而且是大问题。

遗憾的冲锋衣要是能晚点被转运

5月22日比赛日,早上,风和日丽,阳光甚好,坐摆渡车去起点之前甚至还有一丝暖意。

下摆渡车那一刻,天色转阴,随即起风,风力有四五级的样子。体感温度瞬间降低,参加百公里越野赛,开枪前我跑了两公里来热身,这是从来没有过的事儿,更麻烦的是,跑完这两公里,身上也没有热起来。

五月底,白银已经入夏,基于前几届的经验,冲锋衣并没有被列入强制装备,而是做为建议装备写进了赛事手册。关于这一点,没有人提出异议,我的冲锋衣装进了转运包,存放到赛道62公里处的CP6换装点,正常情况天黑前能赶到这里。

还有一点是,组委会收集转运包的时间是在赛前一晚,如果是比赛当天早上,可能很多人就会把冲锋衣穿在身上了。

这个比赛因为前十名的高奖金,即便拿不到名次奖金,也还有1600元补助兜底,所以每年高手参赛的比重都不低。比赛开始,大神们很多都穿着短袖短裤,等待起跑的时候都哆哆嗦嗦的,枪一响,都箭一般冲了出去。

刚起程大批选手的帽子被刮飞

开跑就是几公里的盘山路陡下坡,大家都是想借助下坡迅速让身体热起来,起码我是这么想的。

问题是,9点整比赛开始,风力有增无减,这个长下坡,不知道有多少人帽子直接被吹飞,又停下来返回捡帽子。

起点到CP1,这段基本在景区内跑,在石林的夹缝中跑,高大的石林挡住了风。过了CP1之后,就是一马平川的戈壁,但到CP2之前大部分赛道是顺风,也还好。

我到CP2之前,就开始下雨了,从零星的雨点,到比零星更密一些的雨点。这时候大概是10点半前后。

过了CP2之后,才是真正的麻烦来临。

从CP2到CP3,8公里距离爬升1000米

首先是逆风,风力已经加大到七八级,雨更密了,风裹挟着雨点打到脸的,像密集的子弹打过来一样,真疼。眼镜被雨水糊住,眼睛在强风密雨下也睁不开,只能眯着缝儿,视线受到严重影响。

原本黄河石林的赛道,最难的部分就在这一段,从CP2到CP3,8公里距离,爬升1000米,且只有爬升没有下降。山是石头与砂土混合的路况,很多段都非常陡。

在以往的比赛中,这一段都无比艰难,选手们需要手脚并用往上爬,这里是摩托车都上不去的,所以CP3不提供任何补给,这意味着,即便到达山顶,也没有可补充的食物、饮水,热水更是妄想,暴露的山体,更无处可休息,且无法在此处退赛。还要坚持到CP4。

但522这一天,问题N倍放大,越往上爬,风越大、雨越大、温度越低,体感温度更低。

我在往上爬的时候,看到第一个从上面往下走的选手,说上面太冷了,受不了,退赛。第一时间我在想什么:就这样放弃一千六了吗?后来每念及,我都想抽自己。

继续往上爬,陆续又有几名选手下来。包括很大神的选手。

失温的感觉,十指被冻僵像是冬天

而我的情况,越来越不好。全身都已经湿透,包括鞋子袜子全部都湿了,风吹的站不住,非常担心被吹倒,冷的愈发受不了,找了一个相对避风的地方掏出保温毯,裹在身上,瞬间就被风吹散开,什么用都没有。还有选手的保温毯,直接被大风给撕碎了。

我戴一副无指手套,用登山杖,手冻的受不了,就把登山杖夹在腋下,慢慢往山上走。

很快,发现十根手指都没有感觉了,这是在除东北的冬天外从未发生过的情况。把手指放嘴里含着,感觉含了很久,但手指仍然无感觉,同时觉得舌头也冰凉了。

这个瞬间,我果断决定退赛,下山。

对抗失温症状,一步步挪也要下山

既然下山,就肯定想尽快下去,尽快回到暖和的地方,但,不可能。

上山容易下山难,这种很陡的地形尤甚。岩石是湿滑的,视线是模糊的,而身体,也开始不由自主地发抖,抖得没办法停下来那种。

一小步一小步地往下挪,而我觉得已经有迷迷糊糊的感觉了,越抖,这种迷糊的感觉越强,我只有一个信念,一定要坚持到山下,即便要倒,也要倒在山下。

我想我是幸运的,在最后时刻及时做了决定。做决定那一刻,应该是在失温的边缘徘徊,处在临界点上,毫厘之间,下山的时候,已经出现了失温的症状。

这样讲,如果我没及时下撤,接下来可能就是在我毫无提防的情况下,忽然倒下。

失温,太可怕了。何况是这一天极端天气之下在最难的赛道路段选手们大面积失温。

成功抵达避难的小木屋

我撤到山腰,蓝天救援队的人员指引到一个小木屋,屋内已经有十位左右先撤下来的选手了。在小木屋等待救援的一个多小时时间,小木屋里选手的人数已经达到接近五十人。

我下山的时候,还没有见到躺在山上没有知觉的人,我下山的时候还有大部队选手们在上山。后面撤回到小木屋的选手们带回来的消息,都是一路上看到倒下来若干位选手,躺在路边一动不动的、已经口吐白沫的(各跑步群群已经都有视频),一位选手说,有一位六十多岁的老年选手,“已经不行了”,求蓝天救援队队员尽快上去施救,最终我们在小木屋里等到了这位老人,好消息是,他被扶进来时,嘴唇红润,应无大事。而面对选手们说的山上其他选手的情况,这个点位仅有的几名蓝天救援队队员也无能为力,一直在用对讲机和组委会联系。

这个路段,比赛难,救援更难。

撤下来的选手们说,看到路边躺着的人,有心无力,没办法帮助他们,自己都保不住自己。说这话时,他们眼圈都是红的。而我,联想到自己下山时那个情况,感同身受。

一个多小时后,山下上来一位救援人员,对小木屋里的下撤选手们说,车开不到这个位置,能动的,返回到CP2坐车回终点,不能动的,得继续等救援上来。

我和已经缓过来的一批人一起下山,回到CP2,20人坐进一辆中巴,我们这些,成为了山上第一批安全撤回到终点的选手。回到位于景区内的比赛终点,大概是不到16时。

回家才是完赛的终点

返程的路上,有些人在一边刷比赛群一边流眼泪。

回到酒店后,我就不停地在刷选手们的位置,刷比赛群内的消息,到此刻,已经午夜。

下午的时候,大家都惦念着,要在天黑前把选手们都救下来啊,而现在,已经午夜。一批一批的消防、武警,从下午开始就陆续上山,救援力量一直在增加。

道听途说的、无法证实的、未经确认的信息很多,本文不谈。罗列一些了解到的事实部分——

有多位选手摔伤流血,伤情各异。

有多位选手滞留山上,他们情况各异。有失温的,有失温导致了更严重情况的,有几个人找到了一隅稍避风的地方抱团取暖等救援的,有个别一两个人具备超能力一直在赛道上前进到夜色降临后的。

国内多位越野顶级选手基本全部退赛,GPS位置数小时未移动过,且部分人电话无信号,无法取得联系。

还有一个事实是,我很亲近的一位朋友,女生,在快到山顶的地方失温。她告诉我,她失温了,坐下来,后来是被另外一位女选手叫醒的,之后她发现她的腿摔破了流血,但她完全不记得腿是怎么摔破的。说明她在那段时间失去意识了,我告诉她:你要好好感谢叫醒你的小姐姐,你今天可能差点人就没了……

在傍晚组委会终止比赛前,基本全部的选手均无法继续进行比赛,绝大部分选手退赛这一幕,在国内众多以艰难著称的越野赛中,这是首次。

“流落南方”认为,后续的救援,是对组委会的考验。事实上,这是对白银市甚至更高层面的一场应急大考。

“流落南方”说:“以后参加类似的高海拔地区的比赛,一是带足救命的装备,二是在平时就要能做到正确认知自己的身体状况,三是面对比赛中的突发情况,及时果断做决定。”

经过这次的事故之后,“流落南方”说:“现在终于知道,回到家才算抵达终点,安全永远第一。不是安全完赛,而是安全,安全。”

记者:王萌

【死里逃生!跑友讲诉甘肃白银马拉松越野赛惊魂历程】#甘肃一山地马拉松20名选手遇难#
5月22日上午9时,由甘肃省白银市景泰县举办的2021(第四届)黄河石林山地马拉松百公里越野赛暨乡村振兴健康跑在黄河石林景区举行。共有近万人参加比赛和健康跑,其中172名参赛人员参加百公里越野赛。

当天13时左右,百公里越野赛高海拔赛段20公里至31公里处,受突变极端天气影响,局地出现冰雹、冻雨、大风灾害性天气,气温骤降,参赛人员出现身体不适、失温等情况,部分参赛人员失联,比赛停止,当地立即组织多方力量搜救失联人员。

今天(23日),救援指挥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事故搜救最新情况。

截至今天早上8时,共搜救接回参赛人员151人,其中8人轻伤在医院接受救治,20名参赛人员找到时已失去生命体征,另有一人正在搜救确认中。

记者联系上一位参赛亲历,来自黑龙江的跑友“流落南方”,作为曾经的一名媒体调查记者,他与多位朋友一起参加该赛事,在遇到恶劣天气时,他虽极力坚持,但最终感觉不对,及时下撤,幸免于难,但不幸的是,他有另外几位朋友遇难或失联。流落南方写下一篇文章,仔细讲诉了自己的亲身经历。

极端天气没有预报

黄河石林百公里越野赛,比赛地在甘肃省白银市景泰县黄河石林风景区,大致可以理解为是景区为了宣传自身而操办的一个赛事,主办单位是中共白银市委、白银市人民政府,承办单位是白银市体育局、中共景泰县委、景泰县人民政府,执行单位是黄河石林大景区管理委员会、甘肃晟景体育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这个比赛已办四届。前面几届,赛事组织工作一般般,但完赛即发1600元补助,让选手们仍旧趋之若鹜。毕竟,除掉1000元报名费,完赛可净赚600元,一般地域的选手参赛费用基本就覆盖掉了。

黄河石林百公里越野赛的赛道,有人说是国内最简单的百公里越野赛,这话大概基于两点,一是整体爬升不大,约3000米以内的累计爬升,和其他百公里越野赛相比确实较低;二是赛道难度低,属于基本都能跑起来的高速赛道。

但我看来,它又不算简单的百公里,也是基于两点,一是赛道海拔不低,整体在2000海拔上下,对于平原生活的选手,这算高海拔了且出了景区之后赛道绝大部分都处于无人区;二是门槛,关门时间20小时,这基本上意味着,热衷于网红赛事的跑渣小白们是没办法报名的,这部分人20小时完赛可能性不大。

今年的比赛,赛事公司没有变,但21日晚技术会,发现讲解赛道的赛事总监换人了,一些组委会工作人员也是新面孔。技术会上,我就跟身边朋友说了句,感觉这批人还是蛮靠谱的。

如上所述,该赛事当地介入很深,当然,这和比赛组织工作好不好关系不大,并不是官方参与度高,赛事就一定是好赛事,这个,有过比赛经验的朋友都了解。

黄河石林这个比赛,即便赛事组织达不到一百分的标准,几届搞下来,也算是一个成熟赛事了,赛道几年没变过,工作人员、志愿者等相关人员都了然于胸,且往年的比赛没有出现过一单哪怕是极小极小的问题,有也只是未完赛选手因为前半段关门时间设置的比较苛刻而引起的吐槽,认为组委会是故意如此,把一部分选手关门,以达到节省费用的目的。毕竟关掉10个人就少支出一万六。

然而今年,肉眼可见一些细节,比如赛道布标,感觉黄河石林这个比赛槽点变少了,组织工作更细腻了。但偏偏就是今年的比赛出了问题,而且是大问题。

问题出在天气上,极端天气。

甚至521这天的天气预报,都没有预报出来第二天的这种极端天气。

十指失去知觉后及时下撤

522比赛日,早上,风和日丽,阳光甚好,坐摆渡车去起点之前甚至还有一丝暖意。

下摆渡车那一刻,天色转阴,随即起风,风力有四五级的样子。体感温度瞬间降低,参加百公里越野赛,开枪前我跑了两公里来热身,这是从来没有过的事儿,更麻烦的是,跑完这两公里,身上也没有热起来。

五月底,白银已经入夏,基于前几届的经验,冲锋衣并没有被列入强制装备,而是做为建议装备写进了赛事手册。关于这一点,没有人提出异议,我的冲锋衣装进了转运包,存放到赛道62公里处的CP6换装点,正常情况天黑前能赶到这里。

哦,还有一点是,组委会收集转运包的时间是在赛前一晚,如果是比赛当天早上,可能很多人就会把冲锋衣穿在身上了。

这个比赛因为前十名的高奖金,即便拿不到名次奖金,也还有1600元补助兜底,所以每年高手参赛的比重都不低。比赛开始,大神们很多都穿着短袖短裤,等待起跑的时候都哆哆嗦嗦的,枪一响,都箭一般冲了出去。

开跑就是几公里的盘山路陡下坡,大家都是想借助下坡迅速让身体热起来,起码我是这么想的。

问题是,9点整比赛开始,风力有增无减,这个长下坡,不知道有多少人帽子直接被吹飞,又停下来返回捡帽子。

起点到CP1,这段基本在景区内跑,在石林的夹缝中跑,高大的石林挡住了风。过了CP1之后,就是一马平川的戈壁,但到CP2之前大部分赛道是顺风,也还好。

我到CP2之前,就开始下雨了,从零星的雨点,到比零星更密一些的雨点。这时候大概是10点半前后。

过了CP2之后,才是真正的麻烦来临。

首先是逆风,风力已经加大到七八级,雨更密了,风裹挟着雨点打到脸的,像密集的子弹打过来一样,真疼。眼镜被雨水糊住,眼睛在强风密雨下也睁不开,只能眯着缝儿,视线受到严重影响。

原本黄河石林的赛道,最难的部分就在这一段,从CP2到CP3,8公里距离,爬升1000米,且只有爬升没有下降。山是石头与砂土混合的路况,很多段都非常陡。

在以往的比赛中,这一段都无比艰难,选手们需要手脚并用往上爬,这里是摩托车都上不去的,所以CP3不提供任何补给,这意味着,即便到达山顶,也没有可补充的食物、饮水,热水更是妄想,暴露的山体,更无处可休息,且无法在此处退赛。还要坚持到CP4。

但522这一天,问题N倍放大,越往上爬,风越大、雨越大、温度越低,体感温度更低。

我在往上爬的时候,看到第一个从上面往下走的选手,说上面太冷了,受不了,退赛。第一时间我在想什么:就这样放弃一千六了吗?后来每念及,我都想抽自己。

继续往上爬,陆续又有几名选手下来。包括很大神的选手。

而我的情况,越来越不好。全身都已经湿透,包括鞋子袜子全部都湿了,风吹的站不住,非常担心被吹倒,冷的愈发受不了,找了一个相对避风的地方掏出保温毯,裹在身上,瞬间就被风吹散开,什么用都没有。还有选手的保温毯,直接被大风给撕碎了。

我戴一副无指手套,用登山杖,手冻的受不了,就把登山杖夹在腋下,慢慢往山上走。

很快,发现十根手指都没有感觉了,这是在除东北的冬天外从未发生过的情况。把手指放嘴里含着,感觉含了很久,但手指仍然无感觉,同时觉得舌头也冰凉了。

这个瞬间,我果断决定退赛,下山。

既然下山,就肯定想尽快下去,尽快回到暖和的地方,但,不可能。

上山容易下山难,这种很陡的地形尤甚。岩石是湿滑的,视线是模糊的,而身体,也开始不由自主地发抖,抖得没办法停下来那种。

一小步一小步地往下挪,而我觉得已经有迷迷糊糊的感觉了,越抖,这种迷糊的感觉越强,我只有一个信念,一定要坚持到山下,即便要倒,也要倒在山下。

我想我是幸运的,在最后时刻及时做了决定。做决定那一刻,应该是在失温的边缘徘徊,处在临界点上,毫厘之间,下山的时候,已经出现了失温的症状。

这样讲,如果我没及时下撤,接下来可能就是在我毫无提防的情况下,忽然倒下。

失温,太可怕了。何苦是这一天极端天气之下在最难的赛道路段选手们大面积失温。

朋友失联 一边刷消息一边流泪

我撤到山腰,蓝天救援队的人员指引到一个小木屋,屋内已经有十位左右先撤下来的选手了。在小木屋等待救援的一个多小时时间,小木屋里选手的人数已经达到接近五十人。

我下山的时候,还没有见到躺在山上没有知觉的人,我下山的时候还有大部队选手们在上山。后面撤回到小木屋的选手们带回来的消息,都是一路上看到倒下来若干位选手,躺在路边一动不动的、已经口吐白沫的(各跑步群群已经都有视频),一位选手说,有一位六十多岁的老年选手,“已经不行了”,求蓝天救援队队员尽快上去施救,最终我们在小木屋里等到了这位老人,好消息是,他被扶进来时,嘴唇红润,应无大事。而面对选手们说的山上其他选手的情况,这个点位仅有的几名蓝天救援队队员也无能为力,一直在用对讲机和组委会联系。

这个路段,比赛难,救援更难。

撤下来的选手们说,看到路边躺着的人,有心无力,没办法帮助他们,自己都保不住自己。说这话时,他们眼圈都是红的。而我,联想到自己下山时那个情况,感同身受。

一个多小时后,山下上来一位救援人员,对小木屋里的下撤选手们说,车开不到这个位置,能动的,返回到CP2坐车回终点,不能动的,得继续等救援上来。

我和已经缓过来的一批人一起下山,回到CP2,20人坐进一辆中巴,我们这些,成为了山上第一批安全撤回到终点的选手。回到位于景区内的比赛终点,大概是不到16时。

返程的路上,有些人在一边刷比赛群一边流眼泪。

回到酒店后,我就不停地在刷选手们的位置,刷比赛群内的消息,到此刻,已经午夜。

下午的时候,大家都惦念着,要在天黑前把选手们都救下来啊,而现在,已经午夜。一批一批的消防、武警,从下午开始就陆续上山,救援力量一直在增加。

道听途说的、无法证实的、未经确认的信息很多,本文不谈。罗列一些了解到的事实部分——

有多位选手摔伤流血,伤情各异。

有多位选手滞留山上,他们情况各异。有失温的,有失温导致了更严重情况的,有几个人找到了一隅稍避风的地方抱团取暖等救援的,有个别一两个人具备超能力一直在赛道上前进到夜色降临后的。

国内多位越野顶级选手基本全部退赛,GPS位置数小时未移动过,且部分人电话无信号,无法取得联系。

还有一个事实是,我很亲近的一位朋友,女生,在快到山顶的地方失温。她告诉我,她失温了,坐下来,后来是被另外一位女选手叫醒的,之后她发现她的腿摔破了流血,但她完全不记得腿是怎么摔破的。说明她在那段时间失去意识了,我告诉她:你要好好感谢叫醒你的小姐姐,你今天可能差点人就没了……

在文章最后,“流落南方”表示,以后参加类似的高海拔地区的比赛,一是带足救命的装备,二是在平时就要能做到正确认知自己的身体状况,三是面对比赛中的突发情况,及时果断做决定。

(来源:封面新闻)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谢婉儿云思澈谢婉儿云思澈(最新章节无弹窗)全文笔趣阁阅读00Ov85uC4X ‼书名:《谢婉儿云思澈》谢婉儿云思澈 ‼主角:谢婉儿云思澈 阅读全文到公-仲-号【
  • 做人,无论何时,一定要自律,要勤快,有自己的信仰,生命短暂,韶华易逝,把有限的日子活出自我精彩,不枉来人间走一趟!眼妆部分也是很简单的三个颜色组成千净又消肿,自
  • [耶]不求你一帆风顺但愿你乘风破浪你在舞台上闪闪发光,我在舞台下为你呐喊我会在每个有意义的时,远隔山海与你共存你是春日吹来花信的风,是夏夜里倒悬的星河,我的风
  • 但经济方面的合作,能不能解决当下股市的难题呢。从这里也能看出来,美国只敢在科技上脱钩,经济上不敢全面断链。
  •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 金牛自尊心也是非常强的,他们一旦心凉了,就会立马走开,再也不会回来了的。2、处女座处女座其实也很挺善良的,虽然平时可能对人比较苛刻严格了点,但是这都是为了别人好
  • 后弗格森时代,曼联花钱如流水,去年夏天2.6亿,今年夏天又花了2亿多引援,但截至目前依旧没有任何一条线可以说“完成重建”甚至没有任何1名新援打出了与身价相符的表
  • 起一个好名字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仅要懂八字五行、周易卦象和姓名学知识,还要有深厚的文字功底和渊博的学识,姓名与先天的生辰八字配合情况是否恰当,与生肖是否相和
  • [打call][打call].亚洲免签:泰国、格鲁吉亚、阿联酋、卡塔尔、亚美尼亚、马尔代夫。.欧洲免签:俄罗斯(首批268家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经营中国公民组团赴俄
  • 我的专业课也很重要,我想把它捡好,那么多的纠结不如回归生活,给自己留一片净土…【一些乱扯】粉圈的更迭是一件最平常的事情,有人走了就会有人来。这个假期我连电脑都没
  • #甜约翰[超话]# 2023.9.22 甜约翰「In Mind」厦门 #No.50达成怎么看了那么多场总有那么多话想说呢 每一场好像都能找到属于我记忆中的独特时
  • 这边中国电动车企马上出海了,销量被群狼争抢不可避免,利润率再下降,这股价还得崩。利用中国产业链,越南都跑出个企业要上美股,对标特斯拉,有模有样。
  • 美好的周六~如果不下雨会更好小月亮也出乎我意料的好看诶,最喜欢在塔希提的那一段,好欢乐,特别特别喜欢。还买了新出的茉莉抹茶青提,我觉得应该也不会难吃到哪里去~好
  • #时代少年团[超话]#今天是耀文的18岁生日呀,首先祝我们文哥生日快乐哦,然后想对18岁的文哥说:“即使成年了也希望你可以向小时候一样快乐哦,平安健康的长大,然
  • 这边中国电动车企马上出海了,销量被群狼争抢不可避免,利润率再下降,这股价还得崩。这边中国电动车企马上出海了,销量被群狼争抢不可避免,利润率再下降,这股价还得崩。
  • 在最困难的时期,中国始终强化'负责任大国'的角色,通过致力于开放市场、促进投资、扩大与东盟的合作领域、提供疫苗等,成为地区经济稳定的支柱。越南希望继续与中国和东
  • Aroma:一类香气在酿制过程中,每种葡萄都会给葡萄酒提供特殊的香气,这种香气常被称为一类香气。在石舍村,当地人奉行 "从农场到餐桌"的理念
  • 重死了!人在无助的时候特别是有对比的情况下对于别人伸出手来的帮助感触尤其深 在此非常感谢今天晚上那些人美心善的不知姓名的小姐姐伸出援手 在我无茫然的时候给我慰
  • 101112好牛逼的技术….13赛门永存14今天把小说看完了 好爱郑西野!”吃完了,摸摸肚子:“啊!
  • 净公恩师:不要以为我还年轻,时间还很长……这个法门这样的殊胜,我们决定不能把它抛弃掉。好的懂得珍惜享用,知足常乐;坏的能够平静接纳,然后送它离开,这便是大自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