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放生.增福延寿
     ──放生之意义与功德
#戒杀放生[超话]##钓鱼##马钓鱼##放生[超话]#

万物皆有灵性、知觉,故形相虽各有差异,但其性却是平等无别。放生其实亦包含轮回生死的因果道理,所谓「吃牠半斤,还牠八两」;猪、牛、羊等动物,只因宿业深重,沦为畜生,一旦业障消除,最终都能证悟解脱。

若有众生被抓、被擒、被关或将被宰杀吞食,命在垂危,我们应起慈悯之心,将之买回来予以放生,令其重获自在;所得福德深广无量,历来前人之感应事迹,一一证实能消解病业障碍、累世冤亲债主牵缠,乃至各种恶疾,速得痊癒。    是故在家佛子弟子或居士们,应多行放生善业,而且不仅放生,还要戒杀,还要爱惜生命、保护生命,更要茹素,这样的话,才是真正的慈悲、真正的放生。

放生的活动乃基于众生平等的慈悲精神,所以如能既戒杀又放生,自然是功德倍增,福报随来。    放生的根据,最为佛教徒所熟悉的,有两部经。一是《梵网菩萨戒经》,其中提到︰「若佛子以慈心故行放生业,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无不从之受生。是故六道众生皆我父母,而杀而食者即杀我父母亦杀我故身。一切地水,是我先身,一切火风,是我本体,故常行放生,生生受生。若世人见杀畜牲时,应方便救护解其苦难,常教化讲说菩萨戒,救度众生。」

  另一部《金光明经》卷四〈流水长者子品〉,也提到有关释迦世尊往昔行菩萨道的一段记载︰当时世尊名叫流水长者子,有一天他经过一个很大的池沼,时逢天旱,而且有人为了捕鱼,把上游悬崖处的水源堵塞,使得池中水位急速下降。长者子眼见上万大小鱼类濒临死亡边缘,又无法从其上游决堤引水,于是为了救活鱼群,不得已向当时国王请求派二十只大象,用皮囊盛水运到池中,直到池水满足,并且饲以食料,方才救活这些鱼群。

放生是从戒杀而衍生的,也可以说,戒杀的进一步必定是放生。戒杀仅是止恶,是消极的善行,放生救生才是积极的善行;如果仅仅止恶而不行善,不是大乘佛法的精神。

买放生动物时,最好不要预先订购,更不要在固定地点购买,以免有不法商人,刻意捕捉及贩卖,至於放生的数量及类别,可随实际情况而定,最好能随缘即买即放,以免生物因久困而增加恐惧。 选择放生地点时,要考虑每种动物的特性和生存条件。如海产类,则要考虑到是鹹或淡水,活於深或浅水等,因一定的鱼类必须生存於一定的水质、水深和水流;切勿买淡水鱼放於大海,买海鱼放於淡水。又或是飞禽类,则应於山林等地放生,重点是放生前应为动物著想,护生为要。 放生时所举行的仪式,最重要是为生物说法、授叁皈依,并为念佛号、经咒。即使已放生,有不幸死亡者,亦令神识得以超升,永离叁塗之苦。故放生者应抱有救人於危之心,是为救命而来,非为功德而来,更非为遊船河而来,为使濒亡生命重获自由,如此则功德无量。

  在此特别一提,为什麽放生时必须念佛号?《不退轮经》云:「凡闻本师释迦牟尼佛名号者,皆得不退果,傍生闻佛号,亦播下无上菩提之种子,此後得果。」又「闻佛名、或见佛像,生无量德,将得解脱。」

《释迦佛传》云:「曾有一大鳖鱼,欲食众多商人,其中商主念佛名号,闻此佛号之功德,鳖鱼转成人身,在释尊教下已得罗汉果。」因此在放生时,切莫忘记念佛号!!

我们只能发愿迴向,牠们能从此脱离异类身,转生为人,乃至往生净土,发菩提心,广度众生,早成佛道。我们但求能尽心而为,尽力去做就好。

  放生的功德与利益,诸经论中之记载,实在多不胜举。如《大智度论》云:「诸馀罪中,杀业最重,诸功德中,放生第一。」《地藏十轮经》云:「设使能戒诸杀生,诸众恭敬成无上,恒时无病延寿命,安乐畅适无损害,一切生生世世处,深信如来之行境,现见佛法及僧众,速得无上菩提果。」梗桑曲扎大师亦说:「应断杀生,救护放生,於一切身语之善法中,放生功德最大。」

  又《俱舍论》云:凡放生者,皆得四果功德:放生之异熟果者,解脱叁恶趣痛苦,其下等发心,放生量少,能转於人道;中等发心,放生量亦为中品,能转於欲界天;若上等发心,放生数量极多,则转生色界无色界,渐次脱离轮迴苦海。放生等流果分二:一感受等流果者,将来生生世世转为长寿无病;二同行等流果者,未来得人身时,喜欢断杀放生,具足慈悲善心,行持殊胜菩萨道;放生之增上果者,放生者将来不转生於深渊险地,转生之境,全是乐意美境,具有饮食花果等;放生之士用果者,一切生世中,增上所放生之善德。

  是故,行善之人,自然「吉神祐之,福禄随之。」经中说人天七德:「种姓高贵、形色端严、长寿、无病、缘分优异、财势富足和智慧广大。」其中长寿和无病的根本因即是放生,放生也是其馀五德之助缘。是故若想长寿,则应放生,如《弥勒菩萨偈》云:「劝君勤放生,终久得长寿。」若於生日诞辰,举行放生,自然善神护佑,增福延寿,健康快乐,欢喜自在。

 放生之功德,实在说之不尽。印光大师总结了放生的十种功德:1.无刀兵劫、2.集诸吉祥、3.长寿健康、4.多子宜男、5.诸佛欢喜、6.物类感恩、7.无诸灾难、8.得生天上、9. 四季安宁、10.永远福寿。

  正如大师所说,「一切生物,佛皆视之如子,救一物命,即是救佛一子,诸佛皆大欢喜」。是故,戒杀放生之人,得二种福报。一者长寿。二者多福多寿无病,而且福德日增,一切患难,皆无形消灭。

  放生确是易行而又殊胜之法门,我们若能时时以慈悲心推己及物,不但自己戒杀、放生、茹素,且广劝他人同行善业,长怀悲悯之情,依教奉行,则一切时、一切处、一切事,必蒙佛光普照,如意吉祥。

“ 伪 ”
就是虚伪的发心。

一个真正发心修道的大乘行人,
要忏悔多生多劫以及今生的罪过。

罪是什么?

有心去造作的叫罪,
无心而造作的叫过,
过失。

罪就来得重,
过就来得轻。

我们每个人都有罪过,
所以每个修行人都要忏悔罪过,
发露罪过。

就好像我们的衣服已经有污点,
要把它洗干净。
  
所以佛法有种种的忏悔法,
就使我们的修行能够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有一类虚伪发心的人,

他对自己的罪过不忏悔、
不除灭,

自己的功德恨不得让全世界人都知道,
自己的罪过严严密密地保密,
不让别人知道。

这就形成内浊外清,
内浊就是内心充满着贪瞋痴的浊染,

而外表又显出他很有修行,
持戒很清净的样子,
这就是内浊外清。

由于他内心的罪过没有忏掉,
又以虚假的心来修行,

他开始修行可能还非常猛厉,
但是过不久他就会懈怠放逸,
不能持久。
  
我们确实看到很多修行人开始学佛的时候,
他每天都非常地用功。

再过几个月过几年去看他,
整个地就回到了没有学佛前的样子。

“ 始勤终怠 ”,
退转到了没有边际的程度。

上次听一个大和尚说 :

有一个比丘,
他开始修行非常精进勇猛,
一定要开悟,

结果修了两三年没有开悟,
他就整个地对佛法丧失了信心,
最后还俗了。

始勤终怠。
  
那么,
他虽然也有些好的发心,
但是夹杂着名利在里面。

一个人能够把名利的心除掉是很不容易的。

开始他也发心想修清净的佛法,
但在这个过程当中,

他因夹杂着名利的念头、
毒素在里面,

虽然他也修种种的善法,

比如持戒、
禅定,

以及修桥补路,
慈善事业等等,
他都在做。

但是这些善法被他的罪业烦恼所污染,
是有漏的东西,
不能成为清净无漏的功德。

这也是我们这个世间众生修行的一个普遍的现象,
不真诚,
虚伪。

虚伪是凡夫众生都具有的。

所以修行一定要有真实心。
  
《 观经 》
讲发三种心,
就能往生,
首先就讲至诚心的问题。

善导大师对至诚心有一个很详细的诠释 :

就是一切众生修行,

一定要身、口、意三业所修的,

无论是读诵经典的知见,
还是一门深入的行持,
都要从真实心里面去做。

厌离娑婆,
一定要身也表示厌离,
口也表示厌离,
意也表示厌离,
真实地去厌离。

不得外显贤善精进之相,
外面表现他很善,
很有德能,
很精进修行的样子。

但里面是怀着虚假、
欺骗的心理,

充满着贪欲,
充满着瞋恨,
充满着邪伪,
奸诈百端,
充满着奸诈。
  
修行人直心是道场,
而他整个的就是用机心,
用机心还不以为耻,
反以为荣,

觉得他多么厉害,
多么会玩手段,
奸诈百端啊!

这种贪瞋邪伪的恶心,
你还很难去化解他。

刚愎自用。

所表现的就是虽能修点善法,
但里面却夹杂着贪瞋邪伪的毒,
这就叫
“ 杂毒之善 ”。

杂毒之善是不能有效果的,
甚至会产生很负面的作用。

就好像这一杯饮料,
本来是很好,
但掺杂着一些敌敌畏在里面,

你还敢喝吗?

所以这杂毒之善又叫虚假之心,
跟真实之心就离得很远了,
不真实。
  
如果他不真实,
他用这杂毒之善的心去修行,

纵然他修行非常精进,
日夜十二个时辰都如救头燃的修行,

他能不能生到净土呢?

“ 此必不可也 ”。

善导大师给他一个绝对不可能。

为什么?

因为我们念的这个名号,
以及要求生的西方极乐世界,

全体是阿弥陀佛在因地当中行菩萨行的时候,
从他真实心里面所流现出来的。

法藏菩萨在他无量劫的修行当中,

他身、口、意三业所修的行持,

乃至一念一刹那之间,
都是从真实心里面出来的。

所以他所施设的净土、
建立的名号、
给予的功德利益都是真实的。
  
我们讲感应,
你真实才能感应真实,
虚假不能跟真实感通啊!

所以为什么我们这个愿往生的心一定要真实,
因为阿弥陀佛接引众生往生净土的大愿是真实的,

我们也一定要用真实愿往生的心跟阿弥陀佛真实摄受的愿来呼应。

你不能用求人天福报的心去感通的。

所以一定要真实。

这一点确实也是我们的病根,
我们修行佛法得不到利益,

就是因为我们内心充满了机心、
奸诈。

这也是娑婆世界众生的常态。
  
《 法华经 》里面
剖析娑婆世界众生,

有几句话 :
“ 人多弊恶 ”,

这个世界众生大部分都很弊恶,
心性陋劣,
不持戒,

具有恶的倾向,
怀增上慢,
贡高我慢,
功德浅薄,

自己的福德智慧都很浅薄,
但是还认为自己了不起。

“ 瞋浊谄曲 ”,
充满着瞋恨的心,
对一些事情非常谄媚,
内心非常弯曲,

见到自己的上司什么的就像巴儿狗一样的,
见到下属就非常盛气凌人,
怀着谄曲的心。
  
再就是
“ 心不实故 ”,
内心不真实。

所以为什么现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相处得那么辛苦,
那么矛盾无常。

你看一个个都戴着虚假的人格面具,

有几个能够真心交流的呢?

十句话都很难相信他其中的一两句话,
你看人就活在这种自欺欺人的颠倒里面。

所以我们中国文化现在才体会到孔子为什么特别强调
“ 诚 ”,

就是对我们的虚假而施设的一个药方啊。

一定要真诚,
你有真诚才有智慧。

诚则明矣,
明则诚矣。
  
遥想当年菩萨戒在开始的时候,
昙无谶尊者过来,
他是一位戒律非常通达的大德。

当时有一位道进比丘想向昙无谶尊者求菩萨戒,

昙无谶尊者就说了句话 :

你们这个地方的人,
心多谄曲,
又无刚节,

难道还有求菩萨戒的人吗?

就这样说。

道进比丘听到这话当下生起大惭愧心,
他自己就忏悔,

向弥勒菩萨求忏悔,
最后他真的感得了菩萨戒戒体。

一感得之后他就去找昙无谶尊者,
昙无谶尊者一看到他,
马上起身去迎候他了,

说 :
你不简单啊,
你已经得菩萨戒戒体了。

由此可以看到,
这样的毛病是很深重的,

以至于真谛三藏想把菩萨戒的律藏传到中国都传不过来,

律藏一上船,
船就往下沉。

所以如果我们修行人不能扭转这种虚伪的心,
修行就永远得不到利益。
  
好,请看下面 :

[ 众生界尽,
我愿方尽。

菩提道成,
我愿方成。

如是发心,
名之为大。

观三界如牢狱,
视生死如怨家,
但期自度,
不欲度人。

如是发心,
名之为小。]
  
好,请看第三对范畴,
辨别大小的相状。

“ 众生界尽,
我愿方尽。

菩提道成,
我愿方成。

如是发心,
名之为大。”

这是第五,
大心的相状。

一个大乘行者,
发的心一定要广大。

这个众生界就是指十方无量微尘数佛刹有情众生之界。

为什么会有众生界?

是由于众生有业才依这个业受报,
所以说众生业不尽,
那么所受报的众生界也不尽。

“ 众生界尽,
我愿方尽 ”,

这就是说我的大愿要度尽一切众生,
一切众生都得度了,

无众生可度了,
我这个大愿才终结。
  
这就相当于普贤菩萨十大愿王 :

众生界尽,
众生业尽,
众生烦恼尽,
我愿方尽。

这是对众生而言。

要度尽一切众生,
如果有一个众生还没有得度,
我这个菩提大愿就没有终结。

众生度尽,
方证菩提。

从上求佛道来说,
一定对无上正等正觉的菩提要圆满,

福德智慧具足,
无上正等正觉成就,
我这个菩提愿才能够成就。

所谓三大阿僧祇劫,

由十住、
十行、
十回向、
十地、
等觉、
妙觉,

成佛之后还要经过一百小劫,
最快是九十一劫,
用百福庄严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
  
这些福德智慧圆满具足之后,
我的愿才算成就。

那么这样的发心,
就不是得少为足了,
已度一部分众生了,
而是要度尽一切众生。

不是得到有余的涅槃,
不是得到藏通别的佛果,
而是要得到大乘圆教的佛果。

这样的愿才叫
“ 大 ”。
  
“ 观三界如牢狱,
视生死如怨家,
但期自度,
不欲度人。

如是发心,
名之为小。”

这是小乘的发心。

小乘的行人也有甚深的智慧,
他能观察三界,

这三界就是欲界、
色界、
无色界。

欲界六重天,
色界十八重天,
无色界四重天。

这三界是六道众生所依止的地方。

从天文学的概念来看,
这三界也是非常大的一个区域,
三千大千世界。

这样大的区域在声闻行者的眼睛来看就像
“ 牢狱 ”。
  
怎么理解这个
“ 牢狱 ”,

我们大家也许没有坐牢的体验,
但是你看囚犯,
他如果坐牢了就没有自由了。

我们在这三界里轮转的众生,
他的烦恼业力还在,
他非常被动地轮回不息,

生生死死,
死死生生,

受业力的驱使逼迫,
所以他的本质上是没有自由的。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它是牢狱。

我们的身心 :

色、受、想、行、识五蕴,

这色身是小牢狱,
三界是大牢狱。

无论是小牢狱,
还是大牢狱,
他的逼迫性,
他的苦难性是相同的。

所以有牢狱的感觉。

这是智慧啊!

想一想,
我们有没有这种观念。
  
他能观三界是牢狱,
有牢狱的感觉,

他出离三界的心就会非常的猛厉,
就好像囚犯关在牢房里面,
每天都渴望着什么时候能出来。

但我们现在迷惑颠倒了,
可能刚进牢狱的时候还想着怎么出来,
然而呆久了,

觉得牢狱里面还不错,
还不想出来,
把牢狱看作自己快乐的家。

我们三界里的这些凡夫众生没有一念的想出离,
就好像关在牢房里面的犯人,
他不愿出来一样。

所以能够把三界观照到是牢狱,
这是声闻的智慧,
比凡夫众生高出太多了。

他观察生死轮转的逼迫性、
苦难性,

就像冤家对头。
  
我们对冤家都有切身的体会,
大家都喜欢看亲家,

跟自己有善缘的人,
见到相互欢喜,
笑眯眯的。

如果碰到冤家,
冤家路窄,

见面分外眼红,
所以都想避免跟冤家对面。

但往往就会跟冤家对头碰面,
冤家对头一定要碰面的。

跟冤家碰面就有一种很苦的感觉,
很煎熬的感觉,
他内心就想离开这个冤家。

那对于声闻行者来说,
生死轮转就像这个冤家,

它的逼迫性,
它的苦难性,
使他一定要离开这生死苦难。

他就修四圣谛,
七觉分,
八圣道分,
三十七道品,
来断三界内的见惑思惑。
  
只有断了见思惑,
他才能够出离三界的轮转。

所以声闻行者
“ 观三界如牢狱,
视生死如怨家 ”,

他这种出离的心是非常非常迫切的。

所以声闻行者他要发厌离心,
很强的厌离心。

索达吉堪布:世间中最大的魔是什么呢?

现今的社会是一个充满功利心的社会,学校中也不太灌输利他,培养的基本都是知识技能,让人会电脑、会说话、会写字,会各种各样的知识。

很少灌输“怎样做人、怎样利他”的道理,这样培养出的,往往是只懂技术而不具备完善人格的人。

人的利他、孝心等德行,一部分是先天的,一部分是后天教育熏陶的。而现在,经由后天教育培养的德行非常少,但其实,利他心是一个人不可缺少的素质。

“世界青年佛学研讨会”会歌中有句话“智慧和慈悲是永远的新鲜话题”,我也这样认为。

只要人类存在期间,都需要智慧,离开智慧连基本生活都无法解决。而慈悲利他心则更为重要,如果缺少它,世界会变得很可怕。

现在最关心的,是人格教育。因为如果缺少这种教育,大多数人都以自我为中心,这样自私自利的一群人对社会能带来什么?大家可想而知。

利他心对个人有没有利益呢?实际上,利他心对个人获得健康长寿和内心安乐,都有巨大帮助。

以前有位心理学家马丁,给学生做测试。让其中一群学生每天过得很开心,只做一些娱乐活动等他们特别喜欢的事。

同时,安排另一群学生每天帮助他人,办慈善商店、做义工和志愿者等。一段时间后,同时测试他们的心态。

结果发现:过得非常开心的那群学生,幸福指数越来越低,快乐的心无法长久;而做慈善的那群学生,幸福指数上升,快乐的心态很长久,身心的健康都有很大提升。

藏传佛教寺院中有部非常流行的书,叫《入菩萨行论》。这里面再再讲:有了利他心会很快乐,很多事情会有随缘的感觉。

相反,没有利他心,自私心越来越强,则会很痛苦。所以,不要认为利他是很可怕的事。

现在的家庭、学校和社会中,没有灌输“利他最有意义”的价值观。由此导致很多人认为利他是压力和负担,对利他不予认可。有了这种观念,利他心就无法提升。

大人也需要培养利他心,不要认为:我是大人,我是家长,我是知识分子,我是大学老师,不需要培养利他心了。

之前我遇到一个大学老师,他自己讲:“我虽然是大学老师,但其实这个名称让我滋生了很大的傲慢。

因为是大学老师,好像就看不起中学或小学老师以及自己的学生。其实我相续中也没有什么大的知识,所谓的‘大’我配不上。”

我觉得他对自身的评价很公正。凡夫有很多烦恼、痛苦、毛病和缺陷,应经常反省,削弱自我,这样利他心自然会出现,烦恼也会减轻。

有人可能想:有些人有利他的善根,有些人不一定有。实际上并非如此,人之初性本善,利他心是每个人本有的。

对此,佛教中有很明确的观点——一切众生皆具如来藏。如来藏在每个众生心中决定存在,而如来藏的本体能散发出慈悲和善。

《宝性论》中讲:断善根众生也具佛性。其实,并不存在真正断善根的众生,这是佛教中的常识,很关键,所以说,每个众生都有本具的利他特质。

彼得·辛格有一本书,里面说“帮助他人并不是自我牺牲,而是自我实现”。这句话对我触动很大。

一般人帮助别人时可能认为,“我布施钱给他,我很厉害”“路上遇到一个人特别痛苦,我把他送到医院”,或者“一个老人走路很艰难,我扶了他一把”等等。

自认为了不起,在为别人付出,实际上助人者得到了更多,也可以说,你并没有付出而是获得了。

慈慧基金会里资助大学生的一个人,讲:“我原来认为,自己资助大学生很了不起——我有钱又能发心。但今天看来,其实帮助别人对我是一种机会和给予。”

他并没有认为“我给予他”,而认为是“他给予我”。在逻辑学上,有些人对此可能想不清,钻在牛角尖中,一直认为“我是帮助者,别人应该感恩我、回报我”。但这种想法不合理。

现在价值观上,大家一定要树立“谁有利他心就了不起”的观念,有些人稍微有点钱财地位、名声才华等,就洋洋得意,认为很了不起,开始夸夸其谈。

其实真正和释迦牟尼佛因地时为利众生付出宝贵生命相比,凡夫人所做的区区小事,真的是微乎其微。人在宇宙中是相当渺小的,不应该因为一点点小事而自我夸耀、自我宣传。

佛陀曾在不同经典当中讲,如同不净室中不会有香味,凡夫人不会有善妙的行为。实际上,乃至未得菩萨果之前,要完全断掉自私心都有一定的困难。

但是,不论你学过大乘佛法,抑或之前从未接触,都要努力培养一颗利他心。如果没有利他心,即使有再高的智慧、再了不起的身份,也没有什么价值。

之前交流中,我发现:有的人也许是家庭或学校的原因,内心具备感恩心、利他心;但有的人,内心充满恶见,善妙的正见及信心、智慧等都非常微弱。

21世纪时,基本的推理思辨能力,许多知识分子都具足,但是否具足感恩心呢?可以说,现在有些人,不要说大乘的利他思想,连最基本的做人的德行都不具足,这确实很可怜。

这种现象在大学群体中比比皆是,所以,家庭和学校里推广传统的利他教育非常有必要。不一定你要改变整个教育制度,这有一定的难度。

重要的是,每一个人要知道现在存在的问题,有危机感。这个问题不是金融危机,金融危机过了一个风暴后就烟消云散。这个问题是精神危机,可能影响好几代人。

忽略人格和慈悲教育,这样培养出的人即使有智慧又能做什么?不要说为家庭、社会或全人类服务,可能连基本的生存能力都不具足,甚至有可能给社会带来危害。

现代教育里,学校里经常看到口才好、能力强的人,但这些人到了高层次时往往会怎样呢?有的就用智慧和能力谋私利,成了贪官污吏。

世间中最大的魔是什么呢?大乘佛教认为,最大的魔不在外面,外面的魔王虽说也很可怕,但内在的自私自利心,才是最可怕的魔。

有利他心的人即便没有外在的财富,这颗利他心也是永久的财富。

比如自己有三万块钱,全部锁在银行里,死的时候,谁都不知道密码,这些最后都变成银行的了;而如果活着时把其中一部分拿出来做功德,就成了生生世世的财富。

所以,大家要想一想利他心的价值。《经庄严论》中讲:求自乐的人不但不会快乐,反而经常产生痛苦;求利他的人不但自己快乐,而且事业圆满成功。

用佛法的智慧观察,利他心的意义和价值超越一切。成佛的唯一因是什么呢?就是利他心。

有的人可能觉得:“我需要生存,怎么能不自利呢?”实际上,基本的自利是可以的,凡夫人对饮食等不得不关心。但如果唯一只想着自己,就不太合理。

可以观察观察,自己从早到晚想着众生、想着帮助众生的心态有多少?这样一观察就可以看出,我们的心还是充满自私的,利他心很少。

嗡嘛呢叭咪吽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都不是的那是因为人的本性就是趋利避害知道错了还一直错下去那就是真的蠢得无可救药了当然说着容易在感情里的人又何尝不知道自己的处境但是怎么做,怎么说又是谁拿捏得准的
  • “李泽言,快帮我看看这几个满减怎么凑,还有这个活动是怎么用的,还有这个……” 在李泽言的帮助下双十一圆满度过,你得意地翘着腿,歪着身子把手机侧向他那边“看,这
  • 我老板站在实验台旁跟我说 你知道吗 今天月亮有变化 一边拿着他的智能手机给我搜月食的图片一边往窗户那边走 打开百叶窗啥也没看见 然后他就出去了 我都没当个事 当
  • 有时候等待得久了,难念会开始怀疑究竟这个世界上有没有“灵魂伴侣”这回事,于是有人放弃对爱情的期待,仓促步入婚姻,开始鸡零狗碎的生活。 四、谈爱好,看他对你
  • 很多网友看后也表示萧亚轩的模样变化大,脸看上去怪怪的,甚至很多网友第一眼都没有认出来,其实大家不要特别针对这个细节,毕竟之前她被狗咬伤很严重,用了一年的时间
  • 传递出来的感觉像是悲伤,却又不像。当rap过去后那两句歌真的让我感叹,崔胜铉怎么会这么温柔。
  • 这意味着,我国国防建设所需关键材料CCF-1级(相当于东丽T300)碳纤维,可以自给自足了——卡了30多年的脖子,终于被以光威集团为代表的中国人撬开了一道喘息的
  • 【投稿】好多宝宝说打不开那条未解之谜的微博,重发给厕,希望厕能发出来[苦涩]————————————折国六大未解之谜,至今未有答案……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每
  • 14、不要对爱你的人太过刻薄,每个人都有脾气,为你忍下所有的怒气,仅仅因为那个人比你更心疼你。恋爱时,陪你做许多幼稚的事情,送你许多珍贵的礼物,你也会亲手为他做
  • 由于测车体验的是无演绎版本,小伙伴们也不用心急,拿到版权的各店家都在演绎的路上了,到时候带演绎的沉浸体验一定会更好。剧本简介剧本点评:少侠且慢剧本杀我并不想吐槽
  • 祖宗遗训,这5条一定要牢记。 一、人生四不笑 ①不笑天灾。 世事无常,当某些人与天灾不期而遇,是意外,亦是不幸。身为幸存者,我们该报以的是同情及援助,而不是
  • ——蔡澜 《不如任性过生活》14.累时就歇一歇,随清风漫舞,烦时就静一静,与花草凝眸,急时缓一缓,和自己微笑。壬寅八月十六晚今日晨起,看晴空万里~时值双节,赏湖
  • 藝人的身份就是這麼有趣,謝東閔一○年參加《超級巨聲2》入行,原本打算做歌手,卻變了節目主持,又去了喜馬拉雅山登雪山,之後公司網台力推電競,他又做了打機高手,前年
  • [好爱哦][好爱哦][好爱哦](转+评,1.17抽2位小伙伴)#穿搭分享##每日穿搭##小智万能超级漫话[超话]# 明年犯太岁的宝贝,虎,蛇,猴,猪,鸡,看过来
  • 哈哈哈哈哈哈又惊又笑的 因为高三大联考要自己画答题卡 我让能出去的人给我带一个(一个大叔)然后拿到以后真的要笑死了 看一次笑一次 图一为了反衬它有多大 真的很大
  • 主要作用是亮肤,增白,补水,抗皱,消除细纹,唤醒细的胞‬自我修力能复‬,加强皮防肤‬御能力,活化氧抗肤‬,收缩毛孔,增强皮肤能功收吸‬,使皮肤泽光有富更‬和弹性
  • 民警本想通过店内监控展开调查,可没想,当时店员放手机的那张桌子刚好处于监控盲区。通过监控信息研判,案发第二天上午10点,民警就在嫌疑人的住所将其抓获,并当场查获
  • 我看球不会专注于一个球星,看一场比赛只要他拥有精彩的表现,我就会喜欢他那么一天,高中时期nba球场是被五星勇士填满的,也在直播里看到了kd拼到跟腱断裂,这么一看
  • (如果没人参就很尴尬了[允悲][允悲])指路一下我主页的置顶微博,还有各位要记得评论呀!今天还是我的18岁生日~视频: 【叒来啦!
  • E2021-0013宗地:深圳比亚迪汽车实业有限公司40300万竞得。E2021-0013宗地:深圳比亚迪汽车实业有限公司40300万竞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