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影视剧和各类网文的影响,人们总是把明清鼎革之际的八旗军想象成了人形高达一般的超级猛男,明清之间历次战役伤亡比往往差距大的离谱,正所谓八旗不满万,满万不可敌!而事实并非如此!
根据现在流传下来最早的关于八旗人口的统计,从顺治五年到顺治十四年,八旗集团的满洲蒙古男丁(不含汉旗和包衣等),从84115人减少为75748人。总计减少了8367人。
这组数据非常重要。
首先,统计时间范围是满清入关后第五年到第十四年。这个阶段,满蒙八旗集团统治着几乎大半个中国,生活富裕程度远胜之前困守辽东一隅的20多年,同时八旗军入关还掠走了大量妇女为其生育。与南明也没有太多恶战。理论上说,八旗集团在这九年间应该保持较高的人口增长率。结果非但没有增加,还减少了10%。综合各种因素,这个时期八旗集团的实际阵亡人数,当远远超过8367人。
其次,这7-8万满蒙男丁,对应超过400个牛录。理论上这些牛录当有12万人(以300人计算。实际从满文档看,也有些牛录实有400-500人以上。为了补充,还会去抓一些黑龙江的生女真部落凑数)。结果在入关十四年后,却只剩下7万人,甚至每个牛录都凑不到200人。这说明在明末或南明的某个阶段,八旗集团曾遭受过毁灭性军事打击,考虑到人口增长率等因素,可以从明末到南明战争后期,八旗集团(不算汉旗和包衣等),曾经在战斗中丧失了三分之一甚至超过一半的兵力。
也就是说,1620年到1658年,至少有4-6万名满蒙八旗兵被打死(不算汉旗和包衣等,更不计算绿营)。推测大部分是死于明末战争。
这还不包括南明战争尾声阶段和三藩战争期间的损失。如果加上这两个阶段,满蒙八旗兵可能战死了10万人左右(不算汉旗和包衣等,更不计算绿营)。
这应该算是一个保守但相对接近真相的数据(对八旗集团大量补充所谓生女真等考虑不足)。
另外,在天启四年还发生过一件事,可以佐证八旗军在战斗中的损失远比记载的要大。
天启四年,北京,明廷兵部和三法司兵科刑科以及河南道官员,在中军都督府衙门,当着众多围观群众的面,公开审问了18个被俘的八旗集团成员。其中有2个军官,还有1个高丽人,1个汉人,一些普通满洲兵丁(年龄均在20岁以上),也有几个满洲妇女和幼丁。根据保存下来的审问记录,此时八旗集团共有300个牛录,约6-7万人。其中约有1万人已经被明军杀死。
这份鲜为人知的档案原件非常有趣,所称的牛录数和兵数,与当代史学家的研究成果几乎完全一致。可见这份记录有相当的可信性。
争议在于,明清战争开始只有五年,就已经有将近1万八旗天兵被杀死了吗?
当然,只靠几个级别不高的俘虏的口供,断然不能得出可做为信史的结论。但它至少说明在八旗集团内部,并不认为自己在与明军的作战中损失很小,甚至在清末一段流传于租界的新闻也提到朝廷刻意隐瞒伤亡人数,夸大敌方伤亡的情况。
遗憾的是,满清官方资料,对其兵力损失情况,提供的可靠资料并不多。甚至于发表了一些明显造假的数据。
尤其是满清公开发行的官书或官方史书,对损失情况的掩饰极为露骨。举例说,1637年皮岛之战,《清实录》称清军仅阵亡40人。可是还有一份满文档,列出了在皮岛的260名八旗军的阵亡情况。有趣的是,这份满文档还贴了“不得入档”的条子。也就是说在满清官方看来,这是一份原本不应该留存的记录(参考:近年还有学者称,以他所找到的其他资料,可证实皮岛战八旗军阵亡为384人)。

那么,满文档的记录是否可信呢?理论上似乎如此。可是就笔者所见满文档来说,涉及伤亡数字,却有一个通病,就是很多都没有标出具体的统计时间和作战地域范围。就是说,只列出伤亡情况,可是对于在何处伤亡、何时伤亡,却无具体说明
就以前述皮岛战役来说,这场终结东江镇的残酷战斗实际上持续了近3个月。清军多次进攻皮岛都被击退(《八旗通志初集》“守将沈总兵坚守,不能克”;《阿济格传》“贝子硕托等攻明皮岛久未下”)。甚至于一些八旗军官还曾被打到“前队失利,下法司议罪,应褫职论死籍没”。那么此前所述满文档,究竟是皮岛战役中哪个阶段的损失情况呢?从原文看,极大可能只是战役尾声的损失(4月攻势)。很讽刺的是,这份满文档,已经算是统计范围相对明确的了。更多类似材料,范围更混乱更模糊。更不用说恐怕还有大量的档案原件,也被列入“不得入档”,甚至干脆就没有保存到今天。

那么,明军所报战果,是否都可靠呢?的确有很多根据满文档来嘲笑明军战果的例子。
可事情也不是那么简单。比如明军的遵永大捷,号称斩杀清军2300级。很多人以为这个数字过于夸张。但从满清罕见的官方记录看,仅遵永大捷期间的一次伏击战,就杀死纳泰穆手下400人(《东华录》)。整个战役杀死的八旗兵当超过此数。更不用说还处死了一些附逆的伪官和伪兵。2300级并非夸张之言。

可是满清官方从官书到档案,都对兵力损失如此忌讳掩饰,究竟如何才能搞清其损失情况呢?

有些明清史爱好者发明了一个办法。他们根据满清实录、八旗通志等材料列举的名单,统计出八旗军官损失情况如下:
明清战争,杀死八旗军六品以上将佐为249人。
南明战争,杀死八旗军六品以上将佐为324人。
三藩战争,杀死八旗军八品以上将佐658人(可确定职务的满洲将佐211员、蒙古将佐93员、汉旗和包衣等23员)。
合计找到了1231名八旗军官的阵亡名单。

但这类名单是极度不完整的。举例说,被打死于南明战争的324员将佐中,只有53人死于第二次厦门海战。可是根据满清兵部档,死于第二次厦门海战的六品以上八旗将佐有82人,另有至少2个将佐被俘。合计阵没84人。满清实录、八旗通志等列举的名单,只相当于实际损失的60%。

以此推算,以上三场战场死亡的八旗将官当有2000员左右(其中两个阶段不包括六品以下军官,一个阶段不包括八品以下)。这也许还是保守估计。因为第二次厦门海战已经是满清建政后多年,统计文政相对完整的时代。入关前的统计只会更残缺。

比如天启六年宁远之战,所知死亡的八旗将佐有两人(包括1个级别很高的护军统领)。对应的阵亡八旗兵为500人。则似乎是一个将佐对应250人。可是从一些满文档看,有时可能死的全是甲兵而无将佐。也可能死十多个甲兵对应一个将佐。总之情况不一定,不能一概而论(何况军官阵亡名单本就不完整)。

《我有一个叫刘欢的朋友》

我真的有一个叫刘欢的朋友。认识她之前我已经有很多自己的朋友了,认识她之后我也有了更多自己的朋友,但我确实只有一个叫刘欢的朋友。

我们是大一上排球课认识的。她说自己叫刘欢的时候,我第一时间就跟她确认了“你真的叫刘欢吗?”,她笑得眼睛都快没了回答我“对呀,哈哈哈哈”,她就是这么一个让我觉得自带喜感的人。上课老师点名的时候我才知道,她叫刘欢~,嗯,确实是一个女生的名字,但是不可否认还是刘欢叫来顺口,我一直喜欢两个字的名字,简洁上口,叫起来特有种直抒胸臆的快感,不像我是三个字的名字,熟识的人突然连名带姓的叫我会觉得太过生分,刚结识的人只叫我名字的时候我又感觉过于热切。总之,一开始认识时她就对我胃口。

排球课是需要有搭档的课,由于个头相近我们自然成为一组,一学期下来除了练球就是听她聊各种自己的奇闻逸事,或是球场上偶尔有过往的同学是他们专业的她也很热心的高声跟我八卦:“这个我们专业第一哦,人家高考分数可高了,报志愿报错了,很可惜,”那个我们宿舍的Xxx”,”他,我们专业某某某,他总喜欢跟谁谁谁一起玩,关系可好了”,一不小心被人家听到议论她甚至可以坦然得跟对方举手示意。因为排球场地位于室外场地入口的位置,其他同学要想到达篮球场或是网球场都得经过我们场地,旁边紧邻的又是足球场地,这样一学期下来,经她各种热心八卦,我不仅对她们宿舍的人如数家珍,就是校园里迎面走来个人我凭气质都能判断是不是跟她相关专业的“人物”,真的是收获颇丰。当然,负面影响也是有一点的,比如临近期末还球技生疏,只差坐等挂科。她就是这么话唠。半学期上下来我都有种好像我当初选修的就是一门”听刘欢讲本专业各种八卦”的课的错觉。

她还没什么边界感。刚认识没几节课,有节课老师说要体能测试,女生测800米短跑,她举手说自己身体不适,要求不测试,老师以她能说能笑,面色红润,根本不是身体不好应是心不好的理由拒绝了她的申请,她说我就是剧烈运动后会心脏不舒服,心的确不好,老师也没有甘拜下风、另辟蹊径跟她讲了自己之前身体不好,选择信仰基督之后的种种改善并劝她向善,选择信主,她听得直笑最终还是被安排测试,然后下次排球课我就没见到她了,我没了搭档自然问她怎么没来上课,她说跑步后身体不舒服请了假在校医院呢,我回她需要我去看看你吗?她说“好呀,你来呀,你来看我别忘了带上零食”,我瞬间感觉多嘴了,没想到还真让我去呢,让我去吧还嘱咐我带上零食...那时候才一起上过几节课还没熟到可以随意拒绝的程度呢,我只好硬着头皮去了。好在宿舍楼旁边就有家叫“每一天”的学校超市,我挑了个没课的时间走进去买了零食带去校医院见她,好不容易七拐八拐找到病房,远远的就见她靠坐在床上打着点滴咧着嘴冲我笑呢,这之后就彻底熟透了。

熟透之后,世界都变得奇怪了,仿佛校园里就只有我们两个人,走到哪里都能碰到,从宿舍楼到教学楼,从餐厅到澡堂又或者图书馆,我们在各种地方一起出现,就这样从大一持续到大四,最后,我们宿舍的甚至对门宿舍的人都知道了我有一个叫刘欢的盆友。

两个差不多形影不离的人,肯定要常吵架的。

吵架的时候我们在学校南门教师公寓旁一条被称为飞机跑道的马路两侧,各行一端也不忘勿相反击。她要找我的时候又无所不用其极,例如,打给她有联系方式的我的各个室友,或者联系我们共同好友让好友联系我告知她在找我,我总会被她想要立刻联系到我的热切心情震惊甚至嫌弃。但更多的是她带给了我很多欢乐,她会不厌其烦的跟我讲她爸妈相处的搞笑日常,会用陕西话跟我学她表姐家娃娃的口音是怎么被自己爷爷带跑偏的,还会跟我吐槽对面男生宿舍楼里小学弟如何如何误以为她夏天夜晚故意到阳台偷看他们光膀子的各种可笑行径。所以,尽管四年下来的密切相处,我们还是喜欢和彼此相处。

时光飞逝如白驹过隙,很快尽到了临近毕业的日子,互相无课坐等毕业,每天醒来就是想着跟某某同学约饭,提前道别,免得毕业典礼后各自仓促退场。我们俩倒是没有特别的仪式感,我反而拉着她陪我一起约了她们专业我很感兴趣的一位女同学吃饭、拍照留念。她也不会觉得我对她过于忽视。她闲来无事在万达地下商场一个鲜榨果汁摊位做学生工,刚做没几天就一本正经的跟我说,生意不好,老板也常不在店里,我想和什么果汁让我提了水果过去她给我鲜榨,我确实去了,不久她就被辞退了[并不简单],但事实证明,距离在我们之间确实不成问题,至少都比各自的前男友笃定。毕业歌后,我们各自离开东营,她回西安,我回洛阳。 很快她就惦记着来洛阳找我了,我那时已经在移动做了社畜,把她热切的盼来后除了头一晚大显神通的张罗为她做菜和其中某个早晨带她去喝牛肉汤外,就对她放任逐流,甚至自己在家躺着看手机都没主动陪她各处闲逛,但她倒也自得其乐,逛了景点还不忘拍照分享,多贴心的旅行蛙呢!我后来也去了她家里,是为了参加她的婚礼,也终于见到了她常跟我念叨的父母,真是我的荣幸。

我们的相处总是这么随意,总是她对我过于迁就、包容,就连微博我都是这个月才回关她的。不过,我没告诉她,即便没有关注我也会偶尔戳进主页翻看她记录的零零碎碎,看到跟我相关的内容会满足的会心一笑。
就这么个神经大条的人,我今天失眠,却想着写出跟她的相处日常,她应该会为此感到骄傲。
我知道我们都是彼此值得骄傲的朋友。
(如果我再写谁的话可能就该写一写李33了)

#假期戏剧生活观察#
虽然是雪糕repo,但主要是充满冒犯的自省和思考,就不带剧名tag了。
“这部剧的轻松愉快全靠渺渺(绿毛)啊。”


从散场到排队领魏老师雪糕的三层之间,我一共跟前两天来看过雪糕的朋友发了两条语音:
“我知道你为什么说这剧‘有点俗’了。”
“我好像找到了一个新的观众出发的逻辑思路。”


先说第二个。
这周看的四场演出,我都有在刻意记录看戏时走神的时机、然后反推自己为什么会在这里走神,这是前提。
今晚我有两次明显的走神——不是那种想到了前文似乎有些关联的某句话、或突然俯瞰猜测了某段的剧本结构or功能,而是很彻底的放空、或不耐烦的那种——第1次是在周周插叙的自述,第二次是在周周和渺渺的摊牌。

在周周渺渺的摊牌part走神,显然台词间的琐碎拉扯占了主要原因,即使当时我也清楚这些沉默和周旋极其符合人物性格行事逻辑和现世真实状况:然而渺渺…… 我暂定把一切的功劳和责任都归结于渺渺这一角色上。

今晚的渺渺,以一个极其类似00/10年代情景喜剧里的京味讨喜大妞儿形象,传递了令人艳羡的生命力,带起了整个场子的热度节奏,也增强了所谓“间离”(/离间?反正是Verfremdung的那个V-Effekt)。这非常有趣,因为这类剧一般致力于彻底的共情,比如周周这个角色演绎的女性直面的故事:暗恋和菜刀。也许是渺渺的自述插叙追星part来得太晚了些,那些预期的追星女孩的共情 早已经被观众们铺天盖地的“养女儿心态”挤得再没有位置;或许还是因为渺渺表现得太过完美?太有笑点?

虽然也很难具体列表格写明白,但周周和渺渺传递的情感能量的差异对比是那样巨大,她们的初次见面/碰撞却又是那样的早——早过了周周的插叙回忆,于是当她在说着暗恋的创伤记忆时,我满脑子都还是那头绿毛(。)——我知道我应该快点和周周共情,去嚼那些为数不多的人设背景铺垫,但我满脑子都还是那头绿毛(。)。当舞台上有个小小的太阳,谁不会去念着她呢?三四五月之后,我越发有感觉自己向阳,或者是歇斯底里的痛苦。当然雪糕的舞台上没有那样严重的自*虐,所以我自然地向阳了。

“初次见面太早了啊…!”——正是这样立时三刻的惋惜的感叹,我开始思考起了我的走神动机,构建了以下这个观众跟随剧情走向而产生的期待和反馈逻辑:“过去——现在——未来”。
“过去”指的是发生在整部剧第1个冲突之前的内容,它主要由角色明显的回忆构成,比如:周渺之间的陪聊关系;在“过去”阶段,观众尚未理清台上状况,因此会对一切元素进行积极的猜测,也包括会更包容地对待那些意识流的输出。所有“过去”阶段出现的角色会因为“先入为主”而被定为观众心中的“主角”。
“现在”就是第1个冲突,“未来”则是这之后的所有内容。在摸清楚状况(前情提要)后,剧情发展和随之而来的人物反应则是观众更迫切想要用双眼立刻确认的了。在情节起伏较大的戏里,冲突和冲突之间可能还有稍微可以喘息的节点,观众自然也有余力去主动留意一些细节和抒情表达里蕴含的提示和伏笔,来迎接下一个冲突。

而在较短的剧中,观众对剧情发展的速度的贪婪则有些超出想象,这就是我为我的第二走神的原因,即“为什么我会在周周和渺渺的摊牌处走神”寻找的解答。在渺渺说出真相后,我甚至长久地等待着周周嘴里爆出一句国粹,去终结解放我对周周reaction的抓心挠肺。


再说第1个。其实还是与走神有关,但不再是放空或不耐烦的那种了。
(极其冒犯和偏见,仅代表我个人;不是全民制作人)

选择来看这部戏,当然是为了林溪er,特*指公主号。
全女班、林溪er,这两个放在一起作为掏兜来看的理由的话,那会筛选出怎样的一群观众,她们在期待些什么?她们面对有些剧情,又会联想到什么?

是庸才观众?她们可能也是来自象牙塔,或者更广泛一些吧,一些能够体会文字间浪漫的、受良好教育的、颇有些感慨的20代至30代。比起庸才,今晚的互文不多。

是当代戏剧同好?她们也是纵览全球,什么好吃的都吃过。所以要么是彻底共情,要么是在呈现方式上玩出花儿来,只求能够每一分都牢牢抓住她们的注意力、每一秒都填满她们的思考。
如上如下,我走神颇多。

努力回忆这些走神片刻:
•渺渺上面又有姐姐又有哥哥?这么早就仨孩达成了?为了引出“货不对板”而挖了这个稍令人困惑的注意力陷阱是不是有些得不偿失,虽然这段嘴快很凸显角色个性;
•塌房的原因那句好像力度不够啊……或许渺渺对于恶臭的高敏锐性需要更多的铺垫?还是说不能再用更加过分的例子了?力度不够的话女儿会不会被打上负面标签啊呜呜我的绿毛女儿(。);
•第三个角色怎么还没出场…为什么要给那堆沙发土豆打光难道里面会蹦出来人吗…哦我想多了…28追逐戏红线媒人都蛮好的诶,让我算算有多少种了…墙上画这些也要算吗……… 怎么只有独白了!…噢控台大灯逆光也算,但“陌生人”最后不走向光吗?我们也想看逆光诶(。);
•沙包和沙发土豆似乎甚至没办法当作简单的小球意象来看待……因为就算没有这些沙包,舞台上的隐喻可能性思考的范围也没有多大变化,总之沙包的功能性太弱了(当然作为填充肢体的便宜干净的道具真是棒呆了)。如果要强调“简单 美好”,或许实景会更好,毕竟镜框式下落雨过痕的咖啡店玻璃窗、能够踩出水花的街道……听起来就又直观又贵、又美丽又贵的;

•“陌生人”往墙上一靠,就是在说出主旨类和“希望观众带出剧场”的话了。就这些了吗…?开始走神回顾全剧:或许没有人在盼望“全*女班”就一定要呼天抢地,没有人在拿着庸才想再看一部“以设想中的殉*道姿态划开一片天(或者终究没划开)”。但至少,我的当代象牙塔朋友们里多的是愿意将目光投向更远地方的女孩儿,至少不是放在自己身上。这三个姑娘都聪明、受教育、还有希望,她们是在座的大多数,她们也应该是少数人。

我很难启齿“无病呻吟”这四个字,因为有关爱情和友情、这确实是一个群体存在的小烦恼,也因为主创没有那么把“小烦恼”定义成“烦恼”,而只是一件简单、轻松、快乐的小事(,甚至可以是一个捡绿毛女儿的surprise),只是为了“让天枰倾斜一点点”。但在反反复复看主创制作过程中的那些文字,我还是挥不去一些负面记忆和定义:

因为和周周的过去的不愉快共情了,因为在三四五月之后,我不能这么快地、毫无顾虑地只拥抱自己的简单快乐了。
绿毛女儿还是很可爱的,空气还是很甜的。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我:那不就得了[笑cry]班主任的课都敢迟到,你们胆儿挺肥啊他戴着小黄帽的样子超级可爱的ớ ₃ờ不夸张的说,这是我吃过的最好吃的冰粉,加了甜酒,火龙果什么的,颜
  • 从四点半到六点,待了一个半小时,等太阳缓缓升起,吹吹海风,让海浪拍我的脚丫子,然后走在沙滩上看远处的风景,对我的眼睛和身心特别好,很治愈很舒服的(就是委屈了我的
  • 那天妈妈特别棒,爷爷因为可惜钱试图阻止妈妈让你玩这个车车,那怎么行,就是要让你多尝试啊,出来不就是玩的吗,对吧,宝贝儿。”为了彰显自己的懂事,女人道:“那好吧,
  • 同时注重简洁明了、高品质,并契合了品牌所营造的“轻松低醉感,尽兴方开怀”的美好体验。[好爱哦]1⃣《狗阵》电影票×13位(今年上映 后期制作中)#彭于晏电影狗阵
  • 还有挑高挑战——在入馆门口设置了梯度身高线,可以比一比和胡一天的身高差,并且有机会获得精美礼品呢#上海打卡##上海周末去哪儿玩# #朱一龙水仙[超话]#鎏光 N
  • 薄旖宁封朝时薄旖宁封朝时薄旖宁封朝时(全集完整版大结局)全文阅读笔趣阁srAfV6j# ‼书名:《薄旖宁封朝时》 ‼主角:薄旖宁封朝时 ‼小说全文阅读到公#众
  • 浪漫5.20:小满遇上520,人间最美是相逢 今天是2024年5月20日,星期一,今日小满。花未全开月未圆,人生最好是小满。人生不求太满,小满即是圆满。小满是
  • 据说这台车将会在本月的北京车展亮相,让我们拭目以待,看看腾势如何丰富产品矩阵,给大家带来新的惊喜[吃瓜]#汽车资讯##刘宇宁官宣加盟品质盛典# | #刘宇宁燕子
  • #蓝色监狱[超话]#代友挂xyid:周六下午周日回出过蓝锁浮雕,个人原因抖音和微信社交软件账号早就换了,本来想xy也能一直联系,但换手机号把支付宝也换了,之前换
  • 但是那又怎样呢,她的所作所为、她的高风亮节让我等佩服,有谁敢于揭露腐败?方方虽然在文学界是响当当的人物,但是对于普通民众来说她一定是遥不可及的存在,我那么喜欢方
  • 幸亏不用开车,不然这肌肉痛不得开很慢[允悲]虽然撸猫撸狗很治愈,但这抬手不也会扯着肌肉痛咩,服了[笑cry]还有黑暗中的鬼脸比拼,一路不带停地整活,不愧是被幼稚
  • 后来出去了很多人蹲下班,☁️粉准备了旗子,泡泡机,礼花,结果☁️坐商务车一闪而过,很多☁️粉很失落,挺多人挺有元气的,一直开玩笑鼓励说什么我们做的她肯定看到了吧
  • 오빵.. ❤ 내 번호 1 ❤ 나의 영원한 사랑 ❤❤ 용감하고 강하고 잘 생긴 병사 ❤ 나의 소중한 사랑 ❤ 최고의 음악가 내 심장 ❤ 내 절반
  • 爸爸把你得毛剃的干干净净的,不知道那就是最后的时候了。我相信那是眼泪,你也是舍不得离开我们的吧。
  • ”“真的,没骗你!哦……他可能有点害羞,不过人很好的!
  • 说起来,哥和彪的魅力来源也是相反的,彪永远年轻,也不光是他服美役服太过(他肯定是那种发现自己长皱纹了会尖叫,结果窜去美容院发现还好只是干纹的逼人),彪的屌个性,
  • 上热搜的郭有才最近爆火的背后,是因为他有一个非常好的女朋友和丈母娘,郭有才呢也没有忘本。 第868章“不必了,我们本来就不熟,有什么事直接电话里谈吧。
  • 这就不禁让人想象出来一个性情洒脱的女子,况且这款表的设计本就大气,女士佩戴上它,就更得显活泼开朗。[某某 精品推荐]女人看包,男人看表,成熟男人就更需要腕表来衬
  • #逍遥散人[超话]#想去6.22散老师活动的宝宝,我看好多人在问有没有这场活动的小群,但好像没看到,于是本e人自己建了一个玩[抱一抱][抱一抱](如果已经有群了
  • 刚在群里跟小伙伴们说这个图2, 转头就看到了有人截的这个图 图115年了 不管金在中唯粉还是很个别的理智的说过多少次 说得我现在都懒得说了还是那句话,【金在中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