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开心的真正原因是智慧不够
#奇遇人生##理想生活季##遇见美好#

王阳明一生历经坎坷,遭廷杖、下诏狱、贬龙场、功高被忌、被诬谋反,可谓受尽了命运的折磨。放在平常人那里,早就被郁闷死了。但王阳明在生活中一直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

王阳明在龙场的时候,跟他去的随从都相继病倒,只有他自己安然无恙。

王阳明自己说:“我来龙场两年,也被瘴毒侵害,但是我却安然无恙,这是因为我始终保持了积极的情绪,乐观的心态,没有像其他人一样悲悲切切,抑郁哀愁。”

现代科学也证明,积极的情绪有助于身体健康。

一个人如果快乐,体内就会分泌出一种激素,提升身体状态。

一个人如果抑郁、郁闷,那么身体状况就会随之下降。

在赣州的时候,陈九川病倒了。

王阳明对陈九川说:“生病这件事,正确面对它确实很难,你感觉如何?”

陈九川说:“这方面的功夫,确实很难。”

王阳明回答说:“经常保持快乐的心情,就是功夫。”

在王阳明看来,保持快乐不是一种天赋,而是一种能力,是一种通过智慧和修行就可以获得的能力。

王阳明正是通过他自己的智慧,在逆境中保持了快乐的心境,在毒瘴之地生存了下来。而且还修身治学,德业兼进,最终在龙场悟道,创立心学。

一、活在当下,才能快乐

王阳明说:“只存得此心常见在便是学。过去未来事,思之何益?徒放心耳。”

只要常存养此心,就能经常觉察到心的存在,这就是做学问。已经过去的事,和那些还没到来的事,想它有什么益处吗?这样胡思乱想,只能白白丢失清明的本心。

一个人要想获得快乐,就得有活在当下的智慧。

曾经有人向马祖禅师请教如何修行,马祖禅师答:饥来吃饭,困来眠。

这个人就很奇怪,说,其他人也是这样做的啊,难道他们和你一样用功?

马祖回答说,不是的,他们吃饭的时候想着睡觉,睡觉的时候想着吃饭,而我,吃饭就是吃饭,睡觉就是睡觉,所以不一样。

王阳明曾经以此典故写过一首诗:

饥来吃饭倦来眠,
只此修行玄更玄。

说与世人浑不信,

却从身外觅神仙。

简单来说,就是活在当下的时刻,专注眼前的事情,不要胡思乱想。

专注于当下的人,不对过去做无谓的得失计较,对于未来尚未发生的事情,也不做杞人忧天的担心,他们的心宁静而清明,所以他们是快乐的。

心理学家证明,如果一个人能够专注于某件事,身心就会处于一种十分和谐的安稳中,很容易引发一种超然舒缓的喜悦感。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里,人们的幸福感之所以降低,就是因为人们失去了专注于某件事的条件。一个人每天要受到无数信息的诱惑,又有层出不穷的娱乐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分散了人们的注意力。

因此,我们要努力摆脱“走神”,在工作和生活中保持一种把握现在,专注当下的能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拥有发自内心的喜悦。

点击查看源网页

二、破除我执,才能快乐

王阳明在龙场时,曾经打造过一个石棺。原因就是因为他在悟道的过程中,始终不能放下自我,放下生死。

他发下大愿,我就当自己已经死了,还有什么好怕的呢?他在石棺中静坐修身,潜心悟道,终于有一天,了悟“格物致知”的道理。

人生最大的障碍是自己,如果不能破除我执,那人就很难获得真正的快乐。

我们之所以觉得痛苦,是因为我们的失败。

所谓失败,就是事情没有像“我”想的那样发展运行,事情到最后,并没有获得“我”预期的结果,所以“我”就会痛苦。

所以王阳明说,所谓的寻找快乐,就是一个不断放下自我的过程。

苏轼在《前赤壁赋》里有这样一句话:“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面临生命中的重大变故,愁绪难解,苏轼选择忘掉自我,返归自然,把自己有限的生命融入自然,以此换来生命的洒脱和快乐。

所以,真正的快乐,是忘我的,是一种与万物融为一体,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境界。

三、少一点欲求,才能快乐

王阳明说 :“吾辈用功,只求日减,不求日增。减得一分人欲,便是复得一分天理,何等轻快洒脱,何等简易!”

功夫在减不在增,所谓减即去物欲之昏蔽;减尽人欲,便回复良知之本体了。

古代的圣贤也都告诉我们,过多的欲望是一切痛苦的来源,我们如果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欲望的满足上,那么一旦欲望得不到满足,快乐也就荡然无存。

而人的欲望是无穷无尽的,满足了这个欲望,那个欲望就会冒出来,从此沉沦欲海,永远不能自拔。

《道德经》里也讲:“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人不能有太多的欲望,要懂得适可而止。

王阳明曾给学生举例,古代的张良、董仲舒、诸葛亮、韩愈等取得了卓越成就的人,无一不是淡泊名利之人,正是因为他们的欲望少,所以才能把精力专注在事业上,最终才取得了过人的成就。

只有通过节制自己的欲望,才能减少心中的杂念,才能让心灵真正意义上沉静下来,让自己在欲海中脱身,做些有价值的事情。如此,才能获得真正的快乐。

《证道指南》
本文选自第三世多杰羌佛说《般若波罗密多心经讲义》

上述般若经文全予讲解。
今说证道指南。为利生证道。如何实证般若而说。此指证道即指证般若。指南者指明方向的准则义。如何证般若捷径。一提到《般若波罗密多心经》。很多佛弟子都知道。也有专门受持者。也有听讲者。亦有专修者。更有尽其一生奋力修持。可是大部份人还是般若了般若。自我了自我。无有所获。更无所证。临命终时却不能作主。更何况在世解脱。妙用无碍。说到底来是何因缘。唯有二句。在圣因果不昧。在凡因果所缚。故当明了修行二字之真义。修行即是转换因之先后成熟。一切依因正果。因此佛才特别立有出离心、四无量心、菩提心、诸般戒律。即六度万行等专修方法。这些行法、都是专起种因结果作用的。离开了它们任你把金刚经、六百卷般若、心经背诵翻烂。也不会证到般若的。如果只是读明经理即能证道。佛也就不会说那么多具体的行持法了。佛说诸行皆是为了行者自修。转换因果。契合经理谛相。双运圆融般若自显。故我说前者般若于文字已明。但明不一定能代表实证。何以故。因众生无始以来。长处轮回。受生死烦恼诸苦之缚。五蕴不空故随行造业。而因果报应。由于属随业报果。故心随业转。不能心转业力。加之业力障盖又出自无明。故尔想证般若。想即成障。欲坐禅定。烦恼、妄心、分别、昏沉、掉举、无明由因感现成障。欲修彻却多落空鉴之执。欲修“妥噶”又以光感而作幻心。欲念咒语。口念意散。不去天南海北。就行以妄鉴妄。正欲万念归一。忽又昏昏睡觉。意识梦然、业力现前不由自主。故尔无明业力绝非想断则断。想灭则灭。因此文字般若亦非想懂则懂。观照般若亦非想观则观。实相般若亦非想证则证。何以故。由无始无明盖障、浮覆圆妙圆明真心之故。是故般若特为具大智者舍利弗而说。说一度众。菩萨悲意却非普通众生能证悟的。或略有领悟。也只能根据各位业力轻重。分段深浅、而受相对之益。故尔今特告知一切有情。欲证菩提。必证般若。欲证般若。必灭无始无明业力。欲灭无始业力。必从因入果。善因善果。恶因恶果。行优果善。去障方能明生。因果依何而证。当以佛说修行而证。故一切胜义之证。不离修行。修者修正。行者行为。即将己之凡夫行为修正而符合佛菩萨所立之中正行条。唯独如此方能转换因果。善因先熟。占其报位黑业自然无位显报、推之于后。故出障明生。照见般若。以智圆明。若证般若。不离修行。无论何宗何派、何种法要。亦复如是。修行法门颇多。今不一一举之。只例一说即可圆满。转换因果之先熟善因。种大解脱之诸因。消无始之业障。业障远离、智光才能显现。方能照见般若妙明。此说并非不念《心经》不解经意。而必须三业相应一心持经。深解经意。悟其妙理。方为双运之修。若欲求解脱者。首先必须具备真出离心、真信、愿、行、真戒、定、慧。具此决心。方能真正按佛所说实行。今立加行法部份而说:无论为上师的和当弟子的。或以禅为食的。具神通幻妄觉受的。或聪明超群的。或气功出奇的。乃至智慧通妙的。学佛法不应以神奇古怪为立意。一切神奇古怪说穿了无非万法由心生。一切幻化奇妙之用都脱离不了自我意识幻化。不是第六识感观就是第七识末那意显现。或心识之王第八识阿赖耶出涌。穿墙入壁不足为奇。况复气功之类无稽之幻化小焉者也。《金刚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如是之理也。又有以禅理高谈空鉴脱离实际说玄虚。开口一个大圆满。闭口一个无相法。启齿不谈无上步。就求金刚圆满法、不求妥噶化虹光。妄贪金刚喻定决。乃至念阿弥陀佛。口称善。实际行为做坏事。说实话吧、如果世间法的基本行为都不正。还算不上一个称道好人。狂言妄求之心是没有用的。我的宗旨是一句话。那就是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因为佛法是建立在世间六大缘起和合之因的悟谛。所以世间上的一切处事接物、为人、生活、工作、思想、行为等。乃至世间上的起心动念。所有相对事物及意识。都是对自己行为的洗刷。因果的印证。学佛为修行。修行就是以世间上的一切来磨炼自己的修养。更正自己的行为。以自己的行为去应照世间上的诸法。这种应照是科学性的、数学性的。比如:要达到一种圣者的境界。规定为一百斤善因名为圣者。那么只具备一斤是不算数的。乃至九十九斤也是不行的。九十九斤只能算九十九斤。毕竟不是一百斤。故不圆满的。要圆满那必须要一百斤。差一克一毫也不能称圣者。因为一百斤又名圣者。所以行者之行是没有半毫虚假可走的。故尔需当三业实际应照。所以应有实际对尘标准。那就是最基本的也要以六度万行、十善、四无量、佛说诸戒为尺度。在这之前。首先得一步一个足印走正世法初基。然后再进一步深入诸行。以做到大公无私、舍己利人、爱国爱民、爱世界、热爱和平。做到一社会敬爱的善知识。以此为初因之基本德行。然后方可进修以下加行、如此较易相应。有人问佛教之修行如此善业。不但不杀生。而且恶念也不准动一下。那么对于那些恶贯满盈的坏人、魔妖之辈。不就提供了做坏事、害人民、坏佛法的条件了吗?这里我必须告之大家。佛教固以大悲普度为本。但又具大雄无畏之志。对于那些破坏众生利益、毒害大众生命、以邪说玷污正法、正教、制造社会混乱的坏蛋、恶魔。是毫不松手去抗击的。是没有半分毫畏惧的。因为佛法修行是为自觉觉他。故尔为大众和国家即世界的利益。对个别的坏人是不会原谅的。故对坏人、坏事、恶贯之行。要向有关正义部门反映的。总之。修行者一切皆是为了利益众生。凡是菩萨之举正是如是行持。故尔菩萨戒之建立魔天震之大骇。以下为证取般若之具体法要“加行”。
  加 行
  凡修行者首先得皈依而后随之发心。并必当了明修行学佛。一为自了生死。二为度脱众生。故当解行以下四句法义三业相应而行。直至生起实相。四句皈依发心即是:
  诸佛正法众中尊      直至菩提我皈依
  我以所修诸资粮     为利众生愿成佛
  于此进入观无常。如初修行人未生出离心者。不依观修无常之法。即不能产生真修行心。更不能依法行持。或遇难急退。故当首具真欲求得解脱之道。急求出离轮回之法。若欲出离轮回。必悟世间幻化假合皆无常性。故当观无常。观无常者。即观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有情决定死。无情决定灭。我体四大合。亦复如是义。应于静处前思后想。亲友离别已步黄泉。事时推岁。幼年步入青年。青年转入壮年。壮年归近老年。将入其土我体正如是理。于无人处静心下来观一切声响。观流水。一去不回头。观当下念头言语已成无常。而吾将接近亡故。死无定期。一气不来。当下两手空空而入中阴。世间诸有无从带去我之当下肉体亦复如是。如意念观成实相。则会生起怖畏。此时出离心进入生起次第。于此才明了人生时间短暂。随时可死。方可进入怖畏之苦。此时自然精进用功而不懈怠。不易产生烦法心。修密者于此四部瑜珈自然相应。诸有法门亦复如是。具备出离心后。还必须严守戒律。方可播种善因。转换恶果推后续生。此以三聚净戒为主即是。
  三聚净戒者:
  一、         摄律仪戒。誓断一切恶无一恶不断。
  二、         摄善法戒。誓修一切善无一善不修。
  三、         摄众生戒。誓度一切众生无一众生不度。
  于此当静观我既发心学佛。欲脱离轮回诸苦。故当严守三聚净戒不可有犯。在戒之基础上。还必需以十善作为基因。十善之修。应于实践中静观深思十善。自己是否时时事事均依之三业无异。如佛所云。修法得用无疑。若行持有异当下修正。若不如佛所说而行持当然修法是没有受用的。故必行于三业实践。其具体十善即是不杀生而行放生。不偷盗而行施舍。不邪淫而修梵行。不妄语而说实言。不绮语而说质直语。不两舌而说调解语。不恶口而说柔和语。不贪而修不净观。不嗔而修慈悲观。不痴而修因缘观。在十善的基础上。进一步严格实施四无量心。建立德行。修四无量心。首先得起动果与因的实施。故尔四条即是:
  愿诸众生   永具安乐及安乐因。
  愿诸众生   永离众苦及众苦因。
  愿诸众生   永具无苦之乐我心怡悦。
  愿诸众生   远离贪嗔之心住平等舍。
  随意即观慈悲喜舍四无量。对诸众生于实际行动中发起此四种无量之心。施于实践。尔时当依次第而入。先由生身父母。妻室、夫君、儿女、岳父、岳母、诸亲眷属。常处身边亲近友人。次第而进。随之散于六道众生及法界一切有情。对诸有情。观如往昔互为父母。互为妻室儿女。因缘理信实则如是。故当三业相应于慈悲喜舍。落实于三业。尔时自观次第而进。若于生身父母、妻室、儿女均未相应。口言己行于众生相应。则为假相。未种相应之因。四无量心分三个次第。即是第一、生起次第。第二、圆满次第。第三、生圆不二次第。如是成就其四种无量心者。至少要达到圆满次第。若要解脱受用。先证生圆不二次第。四无量心进入生起次第。便可自知。如见到他人的生死、痛苦灾难、幸褔、富贵、快乐。从内心生得起慈悲喜舍的觉受并付之实施。即为生起次第也。圆满次第是建立在生起次第的基础上的完美境界。四无量心是否真生。可以从事例中自见。例如于行道中见一车祸伤一青年。废一肢体而残。惨状不堪。围观悲欲多泪下。汝亦如是悲心起动。过一时回家则无车祸之觉。早忘九霄云外。餐食如狼似虎。此境界为普悲感。并非四无量之悲心。假如该车祸所伤者为汝之亲人。其悲伤之心境。却非平平。第一餐绝难进食。何来虎狼食举。何以故。尔时多于思之己亲前途。心生悲妄。乃至夜不能眠。奔走求医。劳其筋骨。而不顾诸苦。若真发四无量心者。则应对他人之一切。如自己之一切。此乃菩萨行道必备之德。如证到圆满次第之四无量境。则能众生平等。以三业相应施之四无量实施之用。圆满次第区别于生起次第者。主要在于出之自然行业。不加半分毫厘强求之举。则备四种无量之心。在圆满次第的基础上。进一步则产生生圆不二次第境。此为胜义之谛。即为不染无著之四无量境。与般若有密切相关。此不作多解。在圆满次第、四无量境的基础上。恒持修学。久之自然得证生圆不二之境。行者于此静思。汝可生起、汝可圆满。如未生起、则应当下发心。行于三业。使之四无量心生起实相。而后勤修六度万行。念念不忘自觉觉他。故当发大乘菩提心。度众生脱离轮回。众生有苦即我苦。众生不尽我长度。发此菩提心。由行者于佛菩萨前自立愿心。条例方案。言出必行终身照办。不可三业有异。若口言度生。而返照四无量心。未能三业相应。度生则无实相。若未三业相应。纵能终日持咒、修观、诵经打坐、念佛。终归竹篮打水无从收益。故当日审。依照佛义上师之教。查己为任。凡与教违当下正之。(文诵至此静而思之)。行者于此当前思后想、你可做到。透关之法。立而除根。以上是为修行之要。建立加行生起次第。方入六度齐修之法,六度者:布施度悭贪。持戒度毁犯。忍辱度嗔恚。精进度懈怠。禅定度散乱。般若度愚痴。修《心经讲义》。成观音境(成就于观音)。故当行持于六度。自行化他。行菩提道。行于利乐有情。大行大悲六度法是不可分割偏废而修的。假使持戒而不布施则不能摄化有情。布施而不持戒则难以进修定慧。忍辱而不精进则道业难成。精进而不忍辱则魔障难消。禅定而无智慧则愚痴固执。智慧而无禅定。则狂慧凡情。因此我们要大发菩提心。学菩萨行愿。广修六度万行。直至圆成佛果。诸佛菩萨均依六度即诸法而证般若达成正觉。故我等若成观音正觉。必依行入法方可与佛同处法性合一。自证般若。于此行者静思自己三业于今昼之日可否与上述法义相应。而后可向大德求修正行。即可自证般若。得大解脱。或三业相应诸法行境而诵《心经》。亦复可证般若解脱无碍。凡修行者当注意自迷于真假修别之法。即是修法有假修与真修之别。任何佛法亦复如是。假修容易。真修难。真修又必建立于持恒上。何为假修。不将加行实用于处事接物、日常生活、有为法相、无为见中。是为假修。于正行持咒修观即是摄心。上坐时身坐而心不坐。持咒时口持而心不持。修观时声诵而意不观。亦名假修。有行无功步不前。有功无行如无脚。只修加行不修正行。如人无脚不能行走一步。只修正行不修加行。不能走到目的地。故单修一亦名假修。假修不得收益。何为真修。真修者建于决心学佛。永恒不生退悔。于世间法中出世法见。三业应照加行付之实践。在座上时身心俱坐。持咒时心口同持。修观时意随文入。念佛时观不离像。三业打成一遍。始终如一。乃为真修。真修者即能相应。转换因果、领悟《心经》自证般若真如。祝一切见示此讲义众生。得大利益、悉皆解脱无碍。

#一个人的生活#
南京Day10
2020.3.10
好久没更新了,最近依旧很充实也很忙碌,3.8女神节那天收到了社区送的花,很惊喜也很温暖,看着站在门口的阿姨递给每一个女孩儿,瞬间觉得人情味十足。
生活总是平淡无奇,一日复一日,但我们身为人,要给自己的生活注入一丝光芒,这样这一生才没有白来[心]晚安,世界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不仅如此,除了通过贬低过去的自己,我们还会“操纵”时间,让自己觉得“糟糕的自己”已经是很久之前的事了“抹掉”过去,就不会给人以不好的印象——我们在朋友圈、QQ空
  • 她想起与丈夫争吵的场景,产生了杀死儿子的想法,把儿子杀死后,自己也自杀,一了百了,就不会再有烦恼。”李某接到电话,向警方报案,并从医院连夜赶到狮子山,在半山腰的
  • 近期好多人,问紫光的,看我雪球原文,说的一清二楚就差手把手教你了,涨停到75那天也告你们分批卖出而我自己也在涨停第二天77.3出了一半,如果你没有卖那么你成本降
  • 今天终于不是各种官方的安利博了~今晚我们都看着同一个月亮~虽然不知道你打算去哪~不了解你为何游荡~不确定你是怀着怎样的心情~不清楚你是走在喧嚣的闹市中,还是享受
  • 一路飞扬的年华,承载了多少生命的恩慈,繁华走过的途径,可否拾得一片雪花清凉,收藏在光影,洒落的诗行,留待他年,怀着无尽的感恩,去温柔回想;脉络清晰的安静记忆,却
  • 可惜,这一切并不是靠前期的比较挑选就能决定终身,还要后期的漫长磨合,信任培养,以及学会尊重,保持宽容,最重要的是,自己要拥有一颗足够强大的内心来应对不可预知的变
  • #王源[超话]##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大使王源##chopard萧邦品牌大使王源##王源大主宰##环球人物专栏王源说##源基金# ​​​“我是王源,我很平凡”这是少
  • (转载)原创 暗影小队 骊龙之师 今天本文作者:初代兔子        嘛,话说呢,蓝星上有着这样的一个传说,那就是兔子是无所不能的…而在兔子无所不能的同时呢,
  • 狗子说他冲犯错的同事发脾气了,故意的,不想让别人老是觉得他太好说话,我是实在脑补不出来这么一个温吞的人发起脾气来是怎么个样子,一边打趣着问他是不是嘤嘤嘤的方式,
  • #董卿[超话]#15周年了,是我连续签到的第527天,陪伴你的第不知道个生日,喜欢你的第十多年,卿国卿城你也是个大朋友啦~他从初进时的温暖,到现在的冷冷清清,最
  • 他现在去做非诉了,还挺想追随而去的[哈哈]这次小蒋小韩和我共事我也很高兴,因为小蒋虽然也是愣头青,但很热情很靠谱,而且很努力,感觉也沉淀了很长一段时间了。至于他
  • 风过落花残,几回梦阑珊,往事难忘,一枕相思到断肠,杨柳岸,晓风残月,又添新伤。恨流年不知愁,那年,那月,那日,执笔写尽流年苦,那爱,那情,那人,横笛却为西风奏。
  • 接着就是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的小黄车ofo的老板戴维,公司巨额亏损,无法偿还巨额债务,征信也黑了,并且被限制做飞机、高铁。最初这些人创业的时候,那些投资人看好了他们
  • [怒骂]从小到大,没喜欢过任何明星,就唯一粉了一次猫,超话天天签到,因为猫又喜欢上其他人和队伍,每天大量时间逛超话收集图片,付出了真的从未付出过的心血,真的不甘
  • 正所谓“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淡定更不是愚钝,它是阅尽沧桑后的醒悟和了然于胸的坦然,是大智若愚难得糊涂的诠释。二是达者不争:退步即进步的根本,利人是利己
  • #二哈和他的白猫师尊[超话]##188男团[超话]##晋江##长佩# “你们可以养我了”TXT传播大使--D桑diamond(画过188、二哈的画手)三问D桑
  • 6月ETS再一次取消了中国大陆区的托福和GRE考试,不过ETS马上要为中国考生推出托福® ITP™ 中国版(TOEFL® ITP™ Plus for China
  • 早上敷面膜早上敷面膜的效果很明显因为经过一晚的睡眠,醒来时我们的皮肤会相对比较缺水,这个时候敷上一片面膜,能够快速帮我们将肌肤调整到好状态,后续的上妆也会更容易
  • #金珉锡[超话]#❄️#金珉锡0326生日快乐# ♡1990.03.26-2020.03.26♡金珉锡 0326生日粗卡 김민석 생일축하합니다 入伍这
  • 黄鹤楼约翰•汤姆逊于1871年在汉阳门城门瓮城墙上摄黄鹤楼黄鹤楼从北宋至20世纪50年代,还曾作为道教的名山圣地,是吕洞宾传道、修行、教化的道场。最为人们津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