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运之约,西安蝶变】金秋九月,古城西安迎来全运盛会。华灯初上,群星闪耀。璀璨绽放的“长安花”、星光熠熠的“长安鼎”、五彩斑斓的“长安钻”光彩夺目,在西安奥体中心,这三个标志性建筑伫立在夜色下,与似水的月光交相辉映,造就了一番“火树银花不夜天”的盛景。今天距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运动会开幕还有2天,西安正以昂首之姿迎接全国宾客的到来。

以迎十四运会为抓手,以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为目标,近年来,西安市全面推进十项重点工作,大力提升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补齐民生短板实现重大突破,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超额完成了全年目标任务,向人民交出了一份合格的答卷。

以绿为底 碧水林荫打造生态城市

“太美了!” 今年62岁的李阿姨家住西安市新城区福邸铭门社区秦川小区二十一街坊,漫步在幸福林带,她不停地感慨,拿着手机直按快门。

自7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以来,被誉为“世纪工程”的幸福林带已经成为周边市民休闲娱乐的“打卡地”。

幸福林带全长5.85公里,占地面积1134亩,全线共计种植高大乔灌木5万余棵,地被43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85%,年吸收二氧化碳量约为2.34万吨,年释放氧气量约为1.64万吨,是改善城东环境的生态屏障和天然氧吧,真正体现了还林于民,还绿于城的建设初衷。

“咱们家门口也有了公园,饭后就能来遛弯,再也不用坐好几站公交去逛公园了,还能跟姐妹们一起在公园唱歌跳舞!”李阿姨的眼里,满满的都是对幸福林带开放后的美好期盼。

巍巍秦岭,绿满长安。全域治水,碧水兴城。自古以来,西安就有“八水绕长安”的美称。西安市大力推进全域治水,不仅提升了城市品质,还成为了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生态西安”的点睛之笔。

2021年,西安市水务局牵头组织全市33个市级重点生态治水项目建设任务,均为西安市全域治水和“三河一山”绿道规划建设的重点治水项目,共涉及灞桥区、阎良区等8个区县,西咸新区、高新区等5个开发区,西安水务集团、市渭浐河城市段管理中心等2个市属单位,项目总投资469.88亿元。

4月30日,“三河一山”绿道205公里基本贯通、74公里核心段无障碍通行,实现了7月1日前全部完成绿道移交范围签约等节点性的工作目标,一条“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绿色生态长廊呈现在广大市民面前。

据西安市水务局介绍,今年以来,西安市加快推进市级重点生态治水项目建设。6月17日,引汉济渭二期输配水工程全面开工;6月底,斗门水库北池工程建成并开始生态蓄水,形成生态水面1125亩;渼陂湖西区水利水系工程建成并完成蓄水,形成水面1000余亩;全运会重要配套工程灞河幸福岸线项目全面建成;此外,蓝田县和灞桥区的灞河治理、周至县的黑河治理通过修建低坝矮堰,形成了连续的生态水面和生态空间,有效改善了区域生态环境。

眼下,从秦岭到渭河,一幅绿水环绕、青山横斜的千年古都的美丽画卷正在舒展开来。

民生保障 办好实事增进人民福祉

为百姓谋福利,要从实事干起。为更好保障十四运会,从2020年10月起,西安公安交警开始对全市1300余处信号灯路口进行智能化改造升级,在全市400余处路口建设自适应控制信号灯,并将智能信号控制系统与互联网路况大数据深度融合,实现一路绿灯。

目前西安主城区有114条“绿波带”,有它们来调控交通,西安的道路通行效力提升了23%。大数据显示,绿波调控后,车辆平均在途时间可缩短42%,停车次数也明显降低。比如,精细化管控后的“绿波带”让芙蓉南路通行效率提升12%;龙朔路通行效率提升8%。

7月份的全国拥堵排名中,西安从全国第2降至全国第14。拥堵排名降低背后,离不开西安公安交警的努力。为解决道路拥堵问题,西安公安交警不断加强对路口车流量的分析和调研,针对左转与直行流量各时段不均衡、上下游车道不够匹配、道路资源仍有富余等情况,创新提出“借道左转+可变车道”交通组织新模式。

“现在出门明显没有那么堵,上班通勤时间减少,连心情都变好了。”家住芙蓉南路附近的王先生对记者说。

今年8月1日起,西安公安交警还在西安二环路优先推广“拉链式通行”交通组织,在道路合流交会路口,倡导“车让车”交替有序通行,进一步规范城市交通秩序,减少车辆争道抢行现象。

除了交通出行,疫情防控也是十四运会保障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十四运会筹备工作启动以来,西安市卫健委制定了《十四运会医疗卫生服务保障工作总体方案》和疫情防控、医疗保障、传染病防控、卫生健康监督、控烟等5个子方案。

据西安市卫健委介绍,5月8日以来,西安市重点场所、重点人群周期性检测累计1428万人次,均为阴性。8月4日以来,西安市所有区县、开发区组织了辖区全员核酸检测,累计检测1369.28万人次,均为阴性。同时,加快推进新冠疫苗接种,截至9月2日18时,西安市累计接种2241.65万剂次,完成第一剂次接种1103.79万人,第二剂次1045.56万人,第三剂次92.3万人;按照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12岁以上人群第一剂次接种覆盖率达99.38%,第二剂次覆盖率达94.14%。

此外,为全面做好十四运会医疗服务保障工作,西安市卫健委汇集全市优质医疗资源建立了前方救治、急诊转运、后方收治三重保障体系。“希望广大市民朋友,参加活动、观看比赛时能配合做好扫码、测温、戴口罩等措施,共同打造一届精彩圆满的全运盛会。” 西安市卫健委副主任王红艳说。

城建赋能 重点项目彰显古城新貌

夜幕降临,在位于国际港务区的奥体中心片区,灯光映衬下的“一场两馆”灿若星河,在灞河岸线上璀璨生辉。

历时964天,这座建筑面积15.2万平方米,容纳6万人的西北地区最大的体育中心,克服疫情影响带来的阻力如期竣工,如同一朵盛世榴花,绽放在西安灞河之畔,创造了西安速度、西安效率、西安质量。

通过持续强化“以项目看发展论英雄”理念,西安市以高质量项目支撑高质量发展,诸多重大项目建设跑出了“加速度”。

今年上半年,西安市473个市级重点在建项目完成投资2859亿元。重点项目的快速推进,有效带动了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7%,高于陕西全省0.7个百分点,持续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在涵盖产业、城建、生态、民生的一大批重点项目中,同力重工、三星12英寸闪存芯片二期二阶段、法士特年产20万台S变速器智能工厂等重大项目的快速建设;火车站综合交通枢纽工程、元朔大道—西铜高速立交、地铁14号线、奥体大道跨绕城高速立交等项目的集中建成通车;1861个老旧小区、599条背街小巷的提升改造完工;1053.7公里通信架空线的全部落地,正在为西安市经济发展增添新动能,满足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近期西安市召开的迎十四运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推进调度会上,陕西省委常委、西安市委书记王浩指出,当前全运会各项筹办工作进入最后冲刺阶段,要从细节着眼、从点滴做起,下足绣花功夫,持续深化城市精细化管理,聚焦街面、路面、桥面、楼宇等区域和点位,做好绿化管护、卫生保洁、设施维护等工作,全面查漏补缺,持续完善提升,营造清新、亮丽、大气、有序的城市环境。十四运各工作专班要夯实责任、尽职尽责,精细做好志愿服务、交通运输、住宿餐饮、医疗卫生等服务保障工作,周密细致组织好全运会开闭幕式、火炬传递等活动,抓好疫情防控、安全保卫、培训演练等工作,切实提高组织和服务水平,确保十四运会圆满顺利。 (人民网-陕西频道)

【全运之约,西安蝶变】金秋九月,古城西安迎来全运盛会。华灯初上,群星闪耀。璀璨绽放的“长安花”、星光熠熠的“长安鼎”、五彩斑斓的“长安钻”光彩夺目,在西安奥体中心,这三个标志性建筑伫立在夜色下,与似水的月光交相辉映,造就了一番“火树银花不夜天”的盛景。今天距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运动会开幕还有2天,西安正以昂首之姿迎接全国宾客的到来。

以迎十四运会为抓手,以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为目标,近年来,西安市全面推进十项重点工作,大力提升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补齐民生短板实现重大突破,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超额完成了全年目标任务,向人民交出了一份合格的答卷。

以绿为底 碧水林荫打造生态城市

“太美了!” 今年62岁的李阿姨家住西安市新城区福邸铭门社区秦川小区二十一街坊,漫步在幸福林带,她不停地感慨,拿着手机直按快门。

自7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以来,被誉为“世纪工程”的幸福林带已经成为周边市民休闲娱乐的“打卡地”。

幸福林带全长5.85公里,占地面积1134亩,全线共计种植高大乔灌木5万余棵,地被43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85%,年吸收二氧化碳量约为2.34万吨,年释放氧气量约为1.64万吨,是改善城东环境的生态屏障和天然氧吧,真正体现了还林于民,还绿于城的建设初衷。

“咱们家门口也有了公园,饭后就能来遛弯,再也不用坐好几站公交去逛公园了,还能跟姐妹们一起在公园唱歌跳舞!”李阿姨的眼里,满满的都是对幸福林带开放后的美好期盼。

巍巍秦岭,绿满长安。全域治水,碧水兴城。自古以来,西安就有“八水绕长安”的美称。西安市大力推进全域治水,不仅提升了城市品质,还成为了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生态西安”的点睛之笔。

2021年,西安市水务局牵头组织全市33个市级重点生态治水项目建设任务,均为西安市全域治水和“三河一山”绿道规划建设的重点治水项目,共涉及灞桥区、阎良区等8个区县,西咸新区、高新区等5个开发区,西安水务集团、市渭浐河城市段管理中心等2个市属单位,项目总投资469.88亿元。

4月30日,“三河一山”绿道205公里基本贯通、74公里核心段无障碍通行,实现了7月1日前全部完成绿道移交范围签约等节点性的工作目标,一条“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绿色生态长廊呈现在广大市民面前。

据西安市水务局介绍,今年以来,西安市加快推进市级重点生态治水项目建设。6月17日,引汉济渭二期输配水工程全面开工;6月底,斗门水库北池工程建成并开始生态蓄水,形成生态水面1125亩;渼陂湖西区水利水系工程建成并完成蓄水,形成水面1000余亩;全运会重要配套工程灞河幸福岸线项目全面建成;此外,蓝田县和灞桥区的灞河治理、周至县的黑河治理通过修建低坝矮堰,形成了连续的生态水面和生态空间,有效改善了区域生态环境。

眼下,从秦岭到渭河,一幅绿水环绕、青山横斜的千年古都的美丽画卷正在舒展开来。

民生保障 办好实事增进人民福祉

为百姓谋福利,要从实事干起。为更好保障十四运会,从2020年10月起,西安公安交警开始对全市1300余处信号灯路口进行智能化改造升级,在全市400余处路口建设自适应控制信号灯,并将智能信号控制系统与互联网路况大数据深度融合,实现一路绿灯。

目前西安主城区有114条“绿波带”,有它们来调控交通,西安的道路通行效力提升了23%。大数据显示,绿波调控后,车辆平均在途时间可缩短42%,停车次数也明显降低。比如,精细化管控后的“绿波带”让芙蓉南路通行效率提升12%;龙朔路通行效率提升8%。

7月份的全国拥堵排名中,西安从全国第2降至全国第14。拥堵排名降低背后,离不开西安公安交警的努力。为解决道路拥堵问题,西安公安交警不断加强对路口车流量的分析和调研,针对左转与直行流量各时段不均衡、上下游车道不够匹配、道路资源仍有富余等情况,创新提出“借道左转+可变车道”交通组织新模式。

“现在出门明显没有那么堵,上班通勤时间减少,连心情都变好了。”家住芙蓉南路附近的王先生对记者说。

今年8月1日起,西安公安交警还在西安二环路优先推广“拉链式通行”交通组织,在道路合流交会路口,倡导“车让车”交替有序通行,进一步规范城市交通秩序,减少车辆争道抢行现象。

除了交通出行,疫情防控也是十四运会保障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十四运会筹备工作启动以来,西安市卫健委制定了《十四运会医疗卫生服务保障工作总体方案》和疫情防控、医疗保障、传染病防控、卫生健康监督、控烟等5个子方案。

据西安市卫健委介绍,5月8日以来,西安市重点场所、重点人群周期性检测累计1428万人次,均为阴性。8月4日以来,西安市所有区县、开发区组织了辖区全员核酸检测,累计检测1369.28万人次,均为阴性。同时,加快推进新冠疫苗接种,截至9月2日18时,西安市累计接种2241.65万剂次,完成第一剂次接种1103.79万人,第二剂次1045.56万人,第三剂次92.3万人;按照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12岁以上人群第一剂次接种覆盖率达99.38%,第二剂次覆盖率达94.14%。

此外,为全面做好十四运会医疗服务保障工作,西安市卫健委汇集全市优质医疗资源建立了前方救治、急诊转运、后方收治三重保障体系。“希望广大市民朋友,参加活动、观看比赛时能配合做好扫码、测温、戴口罩等措施,共同打造一届精彩圆满的全运盛会。” 西安市卫健委副主任王红艳说。

城建赋能 重点项目彰显古城新貌

夜幕降临,在位于国际港务区的奥体中心片区,灯光映衬下的“一场两馆”灿若星河,在灞河岸线上璀璨生辉。

历时964天,这座建筑面积15.2万平方米,容纳6万人的西北地区最大的体育中心,克服疫情影响带来的阻力如期竣工,如同一朵盛世榴花,绽放在西安灞河之畔,创造了西安速度、西安效率、西安质量。

通过持续强化“以项目看发展论英雄”理念,西安市以高质量项目支撑高质量发展,诸多重大项目建设跑出了“加速度”。

今年上半年,西安市473个市级重点在建项目完成投资2859亿元。重点项目的快速推进,有效带动了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7%,高于陕西全省0.7个百分点,持续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在涵盖产业、城建、生态、民生的一大批重点项目中,同力重工、三星12英寸闪存芯片二期二阶段、法士特年产20万台S变速器智能工厂等重大项目的快速建设;火车站综合交通枢纽工程、元朔大道—西铜高速立交、地铁14号线、奥体大道跨绕城高速立交等项目的集中建成通车;1861个老旧小区、599条背街小巷的提升改造完工;1053.7公里通信架空线的全部落地,正在为西安市经济发展增添新动能,满足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近期西安市召开的迎十四运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推进调度会上,陕西省委常委、西安市委书记王浩指出,当前全运会各项筹办工作进入最后冲刺阶段,要从细节着眼、从点滴做起,下足绣花功夫,持续深化城市精细化管理,聚焦街面、路面、桥面、楼宇等区域和点位,做好绿化管护、卫生保洁、设施维护等工作,全面查漏补缺,持续完善提升,营造清新、亮丽、大气、有序的城市环境。十四运各工作专班要夯实责任、尽职尽责,精细做好志愿服务、交通运输、住宿餐饮、医疗卫生等服务保障工作,周密细致组织好全运会开闭幕式、火炬传递等活动,抓好疫情防控、安全保卫、培训演练等工作,切实提高组织和服务水平,确保十四运会圆满顺利。 (人民网-陕西频道)

#主流媒体看萧县#【安徽萧县:推进高质量现代化建设 打造富民强县】全面开展美丽萧县建设、全力推进工业经济建设、精心培育书画产业、倾力打造“五彩”农业,近年来,安徽省宿州市萧县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持续实施品牌战略,扎实推进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进程,着力打造徐州都市圈副中心城市,打造省际毗邻地区协同发展先行区、淮海中心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宜居宜游生态绿色发展示范区和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在高质量建设现代化美好萧县上不断取得新进展,跑出加速度。

大美萧县生机勃发

近年来,萧县积极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和融入淮海经济区发展机遇,大力开展城市建设。围绕高颜值促进城乡统筹,在推进大建设上开创新局面。科学编制国土空间规划,围绕市政道路、防洪排涝、老旧小区改造及棚户区改造等重点工程,建设项目74项,高质量布局城市新兴业态,完善城市功能和配套服务。

在全面实施老城区改造的同时,萧县全力推进凤城新区建设。新老城区通过凤山隧道紧密相连。郑徐高铁、G311国道穿城而过,“六纵六横”路网四通八达,加上已启动前期工作的徐州—萧县市域(郊)铁路,为萧县快速融入长三角和全面对接徐州打下坚实的基础。岱湖公园、凤山森林公园、六馆一中心、政务中心、5所学校、1所医院、3.2万平方米的高铁站广场正逐步成为萧县经济、文化、旅游发展的新中心。

萧县全面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整合大数据平台,完善城市功能,改善城市面貌,打造“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宜居环境及城市社区15分钟生活圈。提升城市能级,健全住宅小区规范化管理机制,加强社区邻里中心建设,积极创建国家卫生县城。

活力萧县三轮驱动

萧县积极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和融入淮海经济区发展机遇,坚持东向发展,扇形对接徐州。萧县明确“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体,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为两翼”的“一体两翼”三轮驱动发展思路,构建“4+N”交通路网,布局实施“4轴”联动,实施主动对接徐州都市圈同城化发展、全面融入淮海经济区协同发展措施。

产业兴则萧县兴。近年来,萧县加快承接徐工机械制造等产业疏解,积极参与徐州机械制造万亿级产业集群、世界级装备制造中心建设,打造省际毗邻地区产业合作新高地。萧县构筑以经济开发区、张江萧县高科技园、循环工业园为依托的“3+N”发展平台格局,开展“十大产业”招商,建设高端智能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汽车零部件、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互联网信息技术等园中园,持续提升协同创新能力。张江萧县高科技园(萧县经济开发区)列入全省首批省际产业合作园区。2020年,萧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93.2亿元,居全省第15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2.38亿元。萧县完成“走出去”招商294次,签约项目160个,总投资465亿元。经济技术开发区完成经营收入319.4亿元,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219.1亿元。

书画萧县名扬全国

萧县是原文化部首批命名的中国书画艺术之乡,大力实施“文化强县”战略,书画地域特色明显。2010年以来,萧县财政投入近2000万元,先后实施“田园普及计划”“狮虎行动计划”“英才激励计划”三大书画人才培训战略。其中,“狮虎行动计划”已选派11个批次、53位优秀中青年书画家进入专业艺术院校培训;“英才激励计划”和“田园普及计划”两大培训为萧县培养了一批有实力、有影响力的书画艺术人才。在三大培训战略的推动下,一大批艺术人才脱颖而出,老、中、青、少书画创作队伍形成。目前,全县拥有画廊200余家,年销售收入近2亿元,开创萧县书画事业繁荣发展的新局面。

品牌萧县不断壮大

近年来,萧县立足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围绕葡萄、胡萝卜、辣椒制种、芦笋、白山羊等特色产业,打造紫、橙、红、绿、白“五彩”农业产业品牌。萧县通过深化“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经营模式,提高区域产业布局融合度,推进特色产业市场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不断壮大“五彩”品牌。

“紫色”葡萄。萧县现有葡萄总面积6万亩,年产葡萄10万吨,年加工能力3万吨,年贮藏能力0.5万吨,葡萄鲜食、加工、贮藏年总产值10亿元。目前,萧县已形成以北部黄河故道为主的中晚熟葡萄生产基地、东南山区为主的早熟鲜食葡萄基地和中部酿酒葡萄生产基地。

“橙色”胡萝卜。依托“特色产业+科技+金融”项目,萧县创建孙圩子、青龙、石林等多个胡萝卜标准化示范基地,种植面积10万亩,孙圩红胡萝卜成为国家认定的无公害农产品。目前,萧县年销售胡萝卜43000万斤。

“红色”辣椒制种。萧县有全国辣椒制种第一县的美誉,辣椒种植面积20000亩。全国1/3的辣椒种产品源于萧县,每年供应市场300多个品种,年产值超10亿元,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和日本、东南亚等。红色的小辣椒已成为萧县农业特色产业的支柱之一。

“绿色”芦笋。萧县立足实际,发展芦笋种植。目前,全县芦笋栽培面积4000亩,年产量3000吨,产值3000万元。

“白色”白山羊。萧县白山羊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具有脂肪均匀、不膻不腥等特点。为保持白山羊良好特质,萧县制定科学的养殖技术规程。目前,全县白山羊存栏量达33.4万只,年销售量突破50.15万只,销售收入75000万元。同时,萧县还依托餐饮业,开发出以羊肉为食材的菜品40多个,萧县羊肉已成为萧县铮亮的农产品品牌。(来源:人民日报)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如何能预約当地审美比较好,经验比较丰富的正畸医生呢?>>上爱优牙小呈序,预箹正畸医生>>在资质里选择【经验丰富善于思考:发明专利等】【美
  • 紧身衣我真的疯了D25暖心小细节我觉得有很多,像是比较近的就是扔玫瑰花的时候花茎对着自己,第一时间注意到队友孩子们的安全,对粉丝很真诚D26现印象 因为我是非常
  • 文章层次明晰,先以山水起兴,点出“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主旨,接着从室外景、室内人、室中事方面着笔,渲染陋室不陋的高这,居然是我最喜欢的陶艺家的工作室。主人却只
  • 晚上洗漱才发现箱子里的裙子浴巾都湿透了,再定睛一看,心里咯噔一下,才开封的神仙水漏的只剩一小格了[泪][泪][泪]天呐,心痛又肉痛啊,跟老公讲了,老公还夸我真会
  • #米卡# 音乐之外,米卡对时尚也有着如此般热烈的执着,在这个时装专业性极强的语境中,他却总能游刃有余地发散观点米卡这个“玩时尚”的风格塑造者,用搭配诉说着日常生
  • ②”没有人比我更懂机器人!”(拍桌)③下次是哪次?②”没有人比我更懂机器人!”(拍桌)③下次是哪次?
  • 当红王茜华在接受访谈的时候,谈到他对角色的理解的时候,说到自己是城乡结合部的,爷爷奶奶是农村的,寒暑假会回去待一段时间,就是有了这段时光,让她对农村有了很深的印
  • 气泡钻进喉咙,咕噜咕噜,就是一整个夏天想要夏天过得好,西瓜一定不能少ɴɪᴄᴇᴅᴀʏº关于夏天:微风、野餐,风筝少年的心动是仲夏夜的荒原,割不完烧不尽,长风一吹,
  • #每日一善[超话]# [doge] #阳光信用# 【不要带,指hui,仅本超】不要等待机会,而要创造机会;没有天生的信心,只有不断培养的信心。人生就是这样,耐
  • 此外,譚俊彥愛女早前7歲生日,他送了一部單車給她,更希望爺爺教孫女踩單車,因為當年也是公公教他,希望承傳下去。此外,譚俊彥愛女早前7歲生日,他送了一部單車給她,
  • #中超联赛# 山东泰山1-0险胜广州城,细腻化进攻才是山东的出路 山东泰山四大外援压阵,广州城今年是全华班。开场后山东泰山场面优势明显,但是比较粗犷的打法,
  • #宁波[超话]#这是一套横厅户型装修,使用面积110㎡,灰白原木为主调,打造一个清新雅致的居所,简约内敛藏不住的高级感! 空间以奶茶色的中性色调为主,没有强冲击
  • 这次摔得比较重,没人过来帮我咱暂且不说,毕竟人家没义务帮忙,但是那几张刻薄的嘴真的让人讨厌,TMD…“她在怎么骑车,都不注意点”“骑慢点就没事了啊,骑那么快干啥
  • 皇 甫 仪 想 不 明 白,桑 舜 华 能 等 他 七 年,为 他 吃 尽 苦 头,为 何 眼 见 成 亲 在 望,却 如 此 决 绝。七 年 的 时 间 里,
  • 莲花面四立尊成愿最强的面四神 ❤❤ 龙婆雨水-莲花四面 神龙婆判弟徒龙婆雨开水光,有求应必佛,⚡助业事助家庭和睦身助体健康转,运助智助慧人缘感情。用料足108
  • #每日一善[超话]# #阳光信用# #每日一善# 『互较好及以上、rsj』心存善念,阳光就会照耀你; 心存美丽,温暖就会围绕你; 心存大爱,崇高就会追随你
  • 3盲目追求步数很多人将“每天20000步”作为走路保持健康的金标准,但事实上,盲目追求步数可能会导致软骨磨损,出现关节肿胀、疼痛等症状。错误的步态可能预示疾病,
  • 狠狠打call!掌纹上看,缘主的手纹非常特殊,你的智慧线非常的长,智慧线长往往代表智商高,有头脑,天生的脑力劳动着,但是你的智慧线太长又太直,说明你是个耿直的人
  • 可在人间经历了种种之后,东方青苍最终没有偷换藏心簪,他看着自己心爱的女孩子,终于懂得了,爱一个人,首先是要尊重她。小兰花和大强这对,彼此都生了情意,但介于身份对
  • 除了團隊裡面有營養師在線上為代理們做解答以外,公司還宣布了 #中秋快閃活動,以及擁有代理資格的 #代理才能抽獎的活動那麼多事情擠在一塊兒,都不知道要從哪一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