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36周发现孩子有肿瘤,爸爸的选择是…

父母和孩子之间,都是生死之交。

生孩子,就是一场冒险。

小生命的降生,总是伴随各种美好的词汇:喜悦,惊叹,娇嫩,怜爱…

然而,并不是每个生命的诞生,都是一帆风顺。

网上曾经有这样一个提问:

如果你在产检时发现孩子有严重的病,你会留下他还是打掉?
这个问题难以想象 ,又何其残忍。

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是一个爸爸的真实经历。

我儿子,在产检的时候一直很顺利,每次 B 超、彩超,都没有任何问题。

但是,在预产期前 20 多天,B 超发现腹部有一肿块,大小 41mm × 38 mm × 44 mm,对于一个未出生的宝宝来说,是相当大一坨了。

对于这个突发情况,我感觉毫无真实感,甚至觉得是梦里的情景。

毕竟长达 10 个月的孕检,什么问题都没有,最后半个月才出现这么大一块东西,实在是毫无心理准备。

像所有的电视剧里演的一样,医生问我:孩子留不留?这个话题太沉重了!

要知道,那已经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了!

全家人都倾向等孩子出生后再处理,大家都抱着最好的希望。

孩子不会有事的。

十四天后,孩子出生了,3.3 公斤,看上去非常可爱。

出生后第一件事,就是检查肿瘤,第三天就做了 B 超。

结果非常不理想,甚至比预想中最坏的情况还要坏。

结果显示,孩子左下腹有一包块,实性,大小约 62 mm × 42 mm × 42 mm,考虑为神经母细胞瘤,部分侵袭椎管内。

那种晴天霹雳的心情我怎么能够写得出来?

曾想过各种可能,设想就算是肿瘤,就算治疗费用昂贵,无论如何艰难,总能够拿掉的。

但看到「侵袭椎管内」这几个字,即使没有专业医疗知识,我们也知道问题的严重性。

整个家庭像掉进冰水里了。

难以理解,命运为何如此不公?

为什么是我们?为什么是我们?为什么是我们?
哭,喊,嗟叹,各种哀嚎,这都默默地在我心中进行,并不能表现出来,不能让家里陷入更坏的情况。

既然决定留下孩子,就一定要尽力到底。

家里没有出现任何埋怨,大家都很积极面对。

照顾好产妇和 baby,搜集各种医学资料,联系每个想到的能帮忙朋友亲戚,联系医院医生等等,都决心要打一场硬仗。

儿子在出生后 20 天,做了人生中第一次 MR。

机器太吵了,打桩机一样,小家伙不可能睡着静静地做检查,必须用镇静剂。

刚出生十多天的孩子,早上 5 点多就从家里出发,去大医院排队,又吃镇静药又打镇静针,结果还是不肯乖乖睡好,让第一次检查失败。

排队一个星期后再去,这次一早就不让他睡,不让他吃,到了临做检查的时候才一次让他吃,吃饱好入睡,同时还要加镇静剂,想到都让人心疼。

耗时差不多一个小时,在外面等真是心焦,很担心门忽然打开护士出来说又失败了。

检查结果比原来的更坏了:

左中下腹膜后有一软组织肿块,大小约 58mm × 42mm × 49mm,考虑为恶性肿瘤。

累及左侧腰部分椎间孔及沿扩大的椎间孔到达椎管硬膜外区,硬膜囊及左肾和左腰大肌明显受压移位。

一个月后又在另一间医院做了一次 MR,结果显示:

左侧脊柱旁及背部肌间隙内多发不规则肿块,最大约 50mm × 43mm,肿块部分经椎间孔进入椎管内,相应椎间孔扩大;左肾明显受压移位,且与肿块相贴

腹主动脉及双侧髂总、髂内外动脉也相应移位并部分被包绕。结论考虑腹膜后神经源性恶性肿瘤性病变。
坏消息真是一个接着一个,虽然很伤心,还是默默把眼泪往肚子里咽了。

拿着检查结果,把这方面有名气的医生都跑了遍,凌晨就起床去医院排队,围在病房门口等个把小时就为了和医生谈上几句话,几百块挂一个专家号还得抢等等,都是常态。

然而,每去一次医院,我们的心就变冷一点。

神经母细胞瘤是比较常见的婴儿肿瘤,在婴儿肿瘤致死原因排前几名。

我孩子的情况除了肿瘤外,最麻烦的是肿瘤还入侵了椎管,包饶脊髓马尾丛,任由肿瘤继续增大或者处理不当。

损伤了神经的话,瘫痪是分分钟的事。

最后听说某个医院最出名的两个医生,一个主攻手术,一个主攻化疗,让我们去找找。

最后我们决定先去找主攻手术的,因为觉得化疗对这么小的孩子伤害太大了。

他看了结果,说非常难办,因为这个肿瘤不仅仅是肿瘤那么简单,入侵了椎管,就涉及到神经外科的事。

他擅长儿科手术,但神经外科的事情要别的医生解决。

在我们哀求下,他答应把我们排进每周一次的专家会诊。

苦等一个星期,终于到了专家会诊,一大早去到门口,已经聚了不少人。

一群医生在一个小房间里拿着一堆案子在讨论。

大家在外面眼巴巴地等,没人说一句话。

终于出来了,所有人争着挤过去,都想争取尽量多的时间跟医生交流,我们也一样,但听到的回复只有简单几句。

神经外专家说:「这个孩子的脚现在应该已经不能动了。」

我们的主治医生说:「这个案子没有办法处理。」

没聊几句就阻止了我们的追问,因为还有很多人缠着他。

没可能啊,我的孩子的腿现在正常得很,一点瘫痪的迹象都没有。

除了有时有点不自然的颤抖。

我们当然继续不停挂号,不停求他想办法。

最后主攻手术的医生说:「外面的肿瘤他可以处理,但你要先去找神经外的主任,问他能不能搞椎管里面的,可以我才能做外面的,只做外面不做里面没意义。」

没办法,我们又排一个星期队去找神经外。

神经外的主任说,要搞里面的:「先叫儿科的把外面的清除掉,才能想办法。」

后来他不忍心看我们像皮球一样被踢来踢去,花了不少时间跟我们说明手术的难度。

首先处理腹腔内的肿瘤并不是特别难,但也是一台大型手术。

这么小的孩子,风险已经非常大,更麻烦的是椎管内的手术。

这要把脊柱两块壁板切除,才能把工具伸进去很小心很小心地清理。

这个过程风险很大,毕竟这么小的婴儿。

一不小心伤到神经,谁也不能保证会不会瘫痪;而且要把肿瘤清理干净,也是非常不容易。

清理干净后,因为两块受力壁板已经去掉了,脊柱撑不起来,只能打钢钉。

成人打钢钉还好,但婴儿是不断生长的,钢钉不会生长,很快就会把脊柱弄变形,只能每隔一段时间重新打一次,每次都是一个难度巨大的手术,这个过程一直维持到他长大。

这两台手术做下来,不是一般人能撑得住的。

即使这样,也没有人能保证,这个肿瘤不会复发。

最后他还说,每天那么多病人求医,儿科那边专家肯定找把握较大的来处理了,我们案子风险太大,没人想接的。

我不清楚他是不是在吓唬我,但他说的也是老实话,做手术的风险,我自己心里也有数,即使医生肯做,我也很纠结要不要冒险。

手术这条路走不通,我们就去了找做化疗的。

几百块挂了个号,全过程不超过 5 分钟。

医生说,「孩子太小了,不能化疗,去找做手术的吧」,把我们赶了出来。

继续去找名气没那么大的医院,也回到普通医院看,还咨询了国外的医院,意见都一致。

名气没那么大的医生,反而跃跃欲试,化疗也可以,手术也可以,都有医院愿意做。

但是,即使化疗了,也只是把肿瘤缩小,方便手术而已,手术一定不能免的。

这回轮到我们犹豫了,毕竟孩子只有几个月大,治疗的风险比不治疗还要大啊…

到这个阶段,路基本上走绝了。

我们能做的,就是每个月坚持做 B 超,观察肿瘤的长势。

从开始的 4CM,3 个月就长到了 8CM。

8CM,一个成年人的拳头那么大,塞在一个 3 个月大的孩子肚里。

这情形我都不敢想象。

不过到这个时候,我们已经忘记他这个病的存在了,每天和他开开心心的生活,和正常人一样。

与其冒巨大风险在可怕的手术下挣扎,苟延残喘,没有尊严地活着,不如面对现实,接纳肿瘤的存在。

无论他生命长与短,都希望他过得快快乐乐。

所以我给他起的名字,单名一个瑜字,意思是他出生就带着一块玉在肚子里,并且要接纳它的存在。

希望他们能和睦相处,好好活下去。

然后,事情开始出现了转机。

8cm 的下一个月,并没有长到 9cm,而是变成了 7cm。

再下一个月,7cm 变成了 6cm。

肿瘤的血流信号,从开始的丰富,到稍丰富,到稀疏。

到 6 个月大的时候,再做了一次 MR,已经变成了 39mm × 30mm。

此时肿瘤还有填充椎间孔,但椎管内已经看不到肿瘤了。

肿瘤在缩小!!肿瘤在缩小!!肿瘤在缩小!!
这种快乐,同样不能用语言去表达,那么多的压力,那么多的焦虑,这个时候终于得到了一点点放松。

拿到检查结果的这天正好是我生日,真是没有比这更好的生日礼物了!

谢天谢地,更感谢小 baby 他自己,是他自己赢得了这场战斗,是他坚强地为自己争取到了人生。

我真是感动得无法言语,是他给我们整个家庭重获新生。

希望他以后能一路走好,坚强地活好自己的人生。

之后我们就放松了对肿瘤的监控,3 个月才检查一次,每次检查我都感到很紧张,担心死灰复燃。幸好,肿瘤慢慢地消失了。

一年后,我们给孩子进行了一次全面检查,包括 B 超,验血。

结果显示各种指标正常,B 超反复扫描已经找不到一丝肿瘤的影子了。

一个 8 cm 大的包块,已经完完全全被他身体吸收了。

医生说,神经母细胞瘤 4S 期是有自愈的可能性,是唯一一种可以出现自愈的肿瘤。

文献记载几率大概为 1%,但医生也说,从来没见过这么大的肿瘤也能够完全吸收。

我的孩子,他就是我的英雄。

现在,小家伙现在天天上兴趣班好忙,9 月就升中班了。

他还有了一个两岁的弟弟。

两兄弟感情不错,他会给弟弟讲故事,喂弟弟吃饭,过马路保护弟弟。

当然,还会抢弟弟的玩具,跟弟弟吵架。

我们现在,忙乱,并快乐着。

我们这个例子属于小概率事件,没有参考价值。

希望不会给大家带来误导。

一般问题产检应该都能检出,正如其它回答说的那样,问题严重就应该打掉,道理大家都懂,产检本身就是这个目的。

像我们这种到临出生才爆出来的问题,我真的无法回答。

试想怀胎十月,天天盼望着TA的到来,到可能第二天就要见面了,才忽然要做这种残酷的抉择…

我们是下不了手…

而且信息量也不够,只有生出来才知道是好是坏,难不难处理。

这种情况只能看各家情况自行判断了,很考验判断力和运气。

希望没有人再需要面对这种困境了。

真的,无论做了什么决定,都要考虑最坏的情况,自己能不能承受,然后就积极面对,负责到底。

尽人事听天命。

有很多事情很无奈,真不是一句道理那么简单。

建议还是着重参考其它回答,小概率事件真不能作为参考。

再次祝愿所有宝宝都健康,不要再遇到我们这样的难题了。

如何发愿才能让违缘消除

缘 起
  
“ 发愿 ” 一词
  
我们在很多佛教经典里都能看到
  
如《 地藏经 》中光目女救母的故事
  
不度尽地狱罪苦,誓不成佛
  
如《无量寿经》中,法藏比丘因地发愿
  
不度众生往生极乐,不取正觉
  
本期必修课,
便为大家分享
  
“ 如何发愿 ”
  
愿力的展现多种多样
  
愿力在佛教经典中的展现方式,
有很多种。
  
比如 :
大乘经典中,
佛陀开示时身上放百千种光,
这些光,
便是果德和本愿的展现;

菩萨颈部的宝珠璎珞,
也是智慧和悲愿的展现;
  
“ 上妙衣服诸庄严具种种器物,
菩萨本愿力故随意能现。”
  
——《 方广大庄严经 》卷2,
《 大正藏 》卷三
  
再如 :
很多祖师通过修行,
临终预知时至,
念佛安详坐化,
也是其往生愿力的体现。
  
“ 是诸有情从此寿尽,
随彼愿力各得往生彼彼佛土。”
  
——《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 》卷9,
《 大正藏 》卷五
  
诸佛菩萨,
祖师大德,

他们的愿力中,
既有着无我,
也装着无私。
  
你似微光,
但胜似微光
  
不论是成佛的誓愿,
还是往生的心愿,

乃至于我们对安稳岁月的善愿、
对师长亲人的祝愿,

其实都是从微小心愿开始的。
  
既然你我都是微光,
那就需要共愿的力量,

彼此守护,
共同前行。
  
就像《 华严经 》中的
摩尼宝珠,
光光相摄,
才能圆融无尽;

也像《 楞严经 》中
一光破暗室,
灯灯相传,
便是世界光明。
  
我们要提升愿力,
需要将欲望逐渐放下,
并找到那份无尽延展的无私。

要注意对自己心愿的检点,
是出于一己私欲,

还是为了别人好起来?
  
慢慢地,
将自己有所求的心,
变成对他人祝福的善,

再变成解脱出离的愿,
此即愿力净化的过程。
  
当你发现心中日渐坚固的愿力之日,
也就是和自己久别重逢之时。

于此,
愿,
既是本来面目,
也是回头是岸!
  
在奉献中,
看到希望;

在坚持中,
看到光亮!
  
愿力的坚固来自内心的无染
  
曾经有人问我,

听到、
看到一些
“ 不如法的现象 ”,

自己很失望,
该怎么办?
  
我回复 :
把信仰建立在某个人或某件事上,
首先就是不稳固的。
  
而某一天,
当自己的信仰随着所期待的事物坍塌之时,

你应该追问的不是
“ 该为什么他们会这样?”,

而是问自己 :
“ 心中这份信仰真的那么脆弱吗?”
  
由于外在的不完美,
而影响到信仰的不坚固,

这是非常可惜的事,
其实也是信仰树立过程中的一种错位。
  
愿力也是如此,
当你感觉到退失和反复之时,
便应该深刻反省了。

多问问自己,
在一切善恶美丑面前,

该如何自洽?

在一切是非对错的选择面前,
信仰价值几何?
  
一朵莲花,
在清水中能亭亭玉立,
在淤泥中也能出而不染。
  
时时提示自己 :
切莫因环境的不如意,
而退却自己难得的发心,
这是巩固愿力的必经之路;

弱化我们的感官,
不要轻易相信且执着眼前之事,
这是强化愿力的必然选项。
  
将愿力落实在行动中
  
佛门有句话 :
愿力大于业力,
业力大于神通力。

愿之所以能够展现如此强盛的生命力,
在于本质上的自性清净。
  
如何让愿力大于业力?
  
○首先,
最困苦时,
最应发愿
  
在发愿这件事的认识上,
要能明白 :

任何时候发愿,
都不算晚,
一切还有回转的余地,
于此下定决心,
做出改变。
  
○其次,
愿不虚发,
有愿必行
  
发愿之后要能明白,
不能仅仅停留在

“ 我希望如何 ”、
“ 我已经发愿了 ”。

而要付诸行动。

否则,
有愿而不作为,
那也只是妄想。
  
○再次,
要知结果,
必先担当
  
愿力落实到行动中,

是一个长时间、
强约束、
集中性的规范过程,

通过改变自己的身语意,

才能减少恶果成熟的速度、
减少不利条件,

有利的因素才能随之加大。

最终结果上,
才能
“ 如愿以偿 ”。
  
如果业力是一种势能,
那么此时的愿力,
就是一种保护屏障。

发多大的愿,
敌多大的业。
  
每一刻都是崭新
  
还有21天,
就要迎来崭新的2022年了。
  
你值得在此之前,
好好想一想,
新的一年,
自己想完成那些心愿和蜕变。
  
比如,
新的一年,
每天诵一品《 法华经 》,
2022年诵满52部经文。
  
比如,
新的一年,
每周一次回寺院做义工,
2022年完成52天奉献。
  
再比如,
新的一年,
日行一善,
一天攒一元钱,
2022年用365元救助病苦僧人。

如此等等。
  
这是别人的心愿,
你的呢?
  
愿你无忧,
常住光明!
  
( 来源 :上海玉佛禅寺 )

【致全区居民朋友的一封信——愿我们都是一束光】亲爱的蜀山区居民朋友们:
“五一”节快乐!
我们都是劳动者。无论繁花似锦,还是风雨如晦,无论青山灼灼,还是星光杳杳,蜀山的每一条道路、每一个角落、每一个小区都留下我们共同劳作的身影……每一位蜀山人,都值得我们送上诚挚问候和美好祝愿!致敬,每一位可爱的合肥蜀山人!
过去的每一天都值得铭记。因为,在共同战疫的日子,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定信心,众志成城,风雨同舟,实现了防疫难中求成、经济稳中求进。核酸点位、交通道口、管控区内、小区门口、转运车上……你们是让居民安心让城市多彩的“大白”和“红马甲”;保物资、保供水、保供电、保供气、保清洁、保快递、保交通……你们是让岁月如常的“守护者”。一次次无畏逆行的出征,一场场夜以继日的流调,一道道温情守护的防线……疲惫困不住你们,风雨挡不住你们,病毒吓不住你们。你们的工作不惊天动地,却感天动地,正是有了你们默默奉献的身影,才有春花烂漫,才有快乐祥和。春风中记不住你们的名字,寒夜里看不清你们的容颜。但大蜀山作证——无论在哪个岗位上,你们都是我们最坚实的依靠。
我们一起,始于凡,成就非凡。
如今,天鹅湖畔、四季花海,又多了散步的身影;之心城内、官亭路上,又恢复了往日的烟火气息;高铁西站、运河新城,建设场面如火如荼……正是因为极其支持的你们,极其辛苦的疫防人员,极其努力的党员干部,蜀山才得来了今日极其不易的疫情防控局面!
“五一”假期将至,河山大美,那是我们的诗和远方。然而,“变化无常”的病毒还在“伺机而动”。行百里者半九十。假期心情可以放松,但防控不能放松,我们倡导开心过节,但不能容忍粗心防控。我们还要提高警惕、毫不松懈,特别是党员干部、医护人员、社区工作者和广大志愿者,仍要坚守阵地、咬紧牙关。只要我们一放松,病毒就会趁虚而入。
这是我们共同的蜀山。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一道防线。有了你、我和“我们”,蜀山定会越来越好。
在此,恳请广大居民朋友们,在欢度假期之余,不忘“守小家”“护大家”,出门主动进行核酸检测,公共场所正确佩戴口罩,主动配合扫码测温;不聚集、不聚会、不扎堆;非必要不出市,尤其是不前往中、高风险地区;外地来返蜀山的朋友,请按规定向属地报备。让我们并肩携手,守护这无数人不舍昼夜换来的安宁!
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岁月静好,是因为总有人负重前行。
每一个奋斗在抗疫路上的你我,都是一朵浪花,是一束微光。我们互相激励,我们相互照亮,也一同呵护这座我们生活创业的城市!
蜀山区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办公室
2022年4月30日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今天9月9,早上好!一首《家在心中》送给你,愿你家庭快乐美满,家和万事兴!
  • ●今日白露,祝福送上,快打开看看,越快越好!
  • 真 现 实
  • 今天是9月8,8888,發發發發,愿你财源滚滚来!越快打开越好!
  • 今天9月8, 这8张图 8句话 8首歌太美了, 放到圈子里, 朋友们会爱死你的!
  • 教师节到了,一首《感恩的心》,送给天下所有辛勤付出的老师!
  • 今天9月9日,太可爱了,发到群里,朋友们会爱死你的!
  • 今天,特意为你点播了一首歌,祝幸福快乐!吉祥富贵!
  • 夫妻圆房三分钟,看了睡不着!
  • ▷董卿跪地采访:细节中见人品,谦卑里藏高贵。
  • 你知道吗?风水不在祖坟,也不在住宅。
  • ▷洗衣机洗衣服总缠一块!只要放入这个小东西,立马解决!
  • ▷2岁女孩登上央视,一出场惊呆全场!!
  • ▷吴京的震撼演讲,献给所有倒下的人!
  • ▷手机充电线又坏了?不花1分钱就能搞定!牛!
  • 一辈子最正确的生活方式(受益一生)。
  • 3张图,说穿了中国所有男人!哭着也要看…
  • ▷64岁老夫妻跳双人舞,征服全场!舞姿美到爆!
  • 老了之后:5种朋友要深交,4种朋友要远离。
  • ▷宋小宝生孩子,要当太后,爆笑全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