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经》狂聋心乱永不闻法
(第七十二段)
【从地狱出,当堕畜生,若狗野干,其形颌痩,黧黮疥癞,人所触娆。又复为人,之所恶践,常困饥渴,骨肉枯竭,生受楚毒,死被瓦石,断佛种故,受斯罪报。若作馲驼,或生馿中,身常负重,加诸杖捶,但念水草,余无所知,谤斯经故。有作野干,来入聚落,身体疥癞,又无一目,为诸童子,之所打掷,受诸苦痛,或时致死。于此死已,更受蟒身,其形长大,五百由旬,聋騃无足,宛转腹行,为诸小虫,之所晒食,昼夜受苦,无有休息,谤斯经故,获罪如是。
若得为人,诸根闇顿,矬陋癫躄,盲聋背伛,有所言说,人不信受。口气常臭,鬼魅所著,贫穷下贱,为人所使,多病消瘦,无所依怙。虽亲附人,人不在意,若有所得,寻复忘失。若修医道,顺方治病,更增他病,或复致死。若自有病,无人救疗,设服良药,而复增剧。若他反逆,抄劫窃盗,如是等罪,横罗其殃。如斯罪人,永不见佛,众圣之王,说法教化。如斯罪人,常生难处,狂聋心乱,永不闻法。】
世尊说:诽谤《法华经》的人,在阿鼻地狱和其他地狱的罪报受完后,即堕入畜生道,投生为“狗”或“野干”。“野干”属狐狸类:身形比狐小,住在危崖或高树上,昼伏夜行,喜结群而行,只有一只眼能看,另一只眼先天失明。“野干”得此独眼,是因前世蔑视他人读诵或受持宣讲《法华经》所感之果报。
这些狗或野干,常常得不到食物,其形嘴尖,痩得皮包骨头。全身“黧黮(lí dàn)庎癞”:“黧黮”意为其身体布满黑色斑驳、“疥癞”俗称头癣,就是头上长满了癣。用以比喻肮脏丑陋,不堪入目的形象,这种形象常受人鄙视。
这些狗或野干,身上长满的疥癞,散发出恶臭,“人所触娆”:“触娆”之“触”、意为接触;“娆”意为接近。“人所触娆”意为人是不会接触或接近这些丑类的,而是人见人避,所以这些畜生是不容易得到食物的施舍而常常饥渴难忍。
世尊说:这些谤经者变狗或野干的业报完后,又再投生为人,将出生在贫困恶劣的环境中,无家无业,以乞讨为生,常遭人白眼、被人践踏,饥难得食、渴难得饮,形体枯槁、骨肉干枯,身体衰竭,受种种苦楚,死后还要被人投掷瓦石,遭人鄙夷,这都是由于此人曾诽谤《法华经》,自断大悲佛种,所造成的这些苦毒恶报。
世尊说:人生果报完后,又再投生于畜生道,变成骆驼或馿子,整日负重,搬运货物,被人任意鞭打捶击,只知吃草饮水,甘被役使,其余一无所知,毫无智慧,这些都是由于诽谤《法华经》所得到的罪报。
世尊说:诽谤《法华经》者所投生的野干,由于不容易得到食物,骨痩如柴,身上又长满了疥癞,散发出令人恶心的臭味,又是独眼,令人生厌。它们由于常不得食而流浪于村落,到处觅食,又被村子里的儿童棒打石掷,使其受尽苦痛而致死。
世尊说:野干死后又投生为蟒蛇,身形又长又大,长有五百“由旬”。“由旬”是古印度的长度单位,有大中小之分,大由寻约为六十里、中由寻约为五十里、小由寻约为四十里。依据的是《那先比丘经》乙本的说法,那先问王:王本生何国?王言:我本生大秦国,国名阿荔散。那先问王:阿荔散去是间几里?王言:去二千由旬,合八万里。以此折算,一由旬为四十里。四十里指的是小由寻。但我们人间看到的蟒蛇没有五百由旬那么长,这里只是形容蟒蛇的庞大而已。


世尊说:野干变成蟒蛇后的形象是“聋騃无足”:“聋”是什么也听不见、“騃”( sì )是愚痴无知。蟒蛇又聋又痴又无脚,只能曲身宛转作腹行,引来许多的小虫,在其庞大的身躯上,啃食其血肉,使其日夜不安,受此苦痛,没有休息,这些就是诽谤《法华经》所获得的罪报。
世尊说:诽谤《法华经》者,蟒蛇罪报完后,又投生为人,做人时,“诸根闇顿”。“诸根”指“眼、耳、鼻、舌、身、意”共六根,是组成人体的六大部分、“闇”指意根无明。“诸根闇顿”指六根不全,先天残疾,意根愚痴。
世尊说:其人身相“矬陋癫蹙”:“矬”( cuó)指身材矮小、就是现代人说的袖珍人;“陋”(lòu )指长相丑陋、难看;“颠”指神经错乱,颠狂、颠乱;“蹙”(cù )指紧迫、穷蹙。意为这种人愚痴智障,身形矮小,相貌丑陋,心神颠乱,一生穷困、窘迫不安。
世尊说:这类人生来就是“盲聋背伛”,“盲”指眼瞎,什么东西都看不见,属于先天失明;“聋”指耳聋,什么声音都听不见,也是先天性的;“背伛(yǔ)”指弯腰驼背,行动不便,还是先天性的。如此形象的残疾人,在生活中要承受的种种痛苦是可想而知的。
世尊说:此等众生由于诽谤《法华经》,脱离蟒蛇身后,就生为这类人,一生都人微言轻,虽然有时说的是实话,但却无人信其所说,一说话,口中就发出恶臭,令人唯恐避之不及,受人厌弃。而喜欢读诵《法华经》的人,则口生莲香,和蔼可亲,人敬人爱。
世尊说:诽谤《法华经》的人由于口臭,常有鬼魅嗅其嘴,与鬼魅为伴,一生都贫穷下贱,被人所使,多病多痛、多灾多难,生活不济,骨肉消瘦,无依无靠,孤苦伶仃。虽然想亲近或奉承依附于人,但没有人会在意。如果想学点手艺,学一点就忘一点。
世尊说:如果是修学医道,虽然用的是对症治疗的药方,但让人服用后,反而病情加重,甚至死亡,自己也因此而遭受官司,受牢狱之苦。如果自己有病,却无人施救,即使是服用了最好的良药,而病情却会更增剧重。如果是别人做了反逆之事,例如做了抄家打劫,偷窃盗窃等罪,反能逍遥法外,罪却落到了此人身上,由此而遭受横祸灾殃。
世尊说:像这种诽谤《法华经》的罪人,永远都不能见佛,更听不到众圣之王即佛的说法教化。像这种诽谤《法华经》的罪人,常生于苦难处,即狂又聋,整日里心烦意乱,业障缠身,苦不堪言,永远都不能听佛说法。如此因果,令人生畏,足可深思:一定要管好自己的嘴,要说话说点别的都可以,怎么说都行,千万不要谤法、更不要诽谤《法华经》!

2022冬季课程 | 唯识三十颂-第八天
唯识与它空,关系一言难尽?
主讲:第17世大宝法王噶玛巴
日期:2022年2月4日(五)
先问候大家,祝大家身体健康,札西德乐!
今天是冬季课程的第八天,继续讲解唯识典籍在藏地是如何开展的。之前提到大致分为五个部分来讨论,今天会多加一个部分:他空跟唯识的关系。这次分类上可能比较杂乱,但也是希望在有限的时间内多讲一些内容。
#「弥勒五论」到底是哪宗?
前几堂课当中,已经讲过很多弥勒教法如何出现的历史,不必再重复,但是有些地方值得我们进一步讨论。首先是《丹珠尔》当中,印度论典对于弥勒教法的出现,有不同的说法。例如狮子贤论师的《般若八千颂大疏》(brgyad stong 'grel chen)提到:
「圣无着虽然领悟一切经典之意,但是对于《般若经》的字义两方面都无法领会,而感到不安。因此,弥勒为他讲说《般若经》、又撰写了《现观庄严论》本颂,传授给无着以及其兄弟等人,后经由后者诸师的祈请,弥勒因此撰写了五论。」
论师无畏生密(Abhayākaragupta,阿巴亚卡拉笈多)在《正处月光》(gnad kyi zla 'od)中的说法不同:
「佛涅槃后,金刚手承诺佛陀要负责结集佛语,召集弥勒等菩萨聚集一处,结集般若系经典。但是因为义理过于深奥,为了能够彰显其意,弥勒因此当时就撰写了《现观庄严论》的本颂。所以,狮子贤等人所主张,弥勒是后来为了回应无着才写下此作,这些观点有误;有些人则主张,弥勒的著作早已完成,但是并没有即刻宣说(是后来遇到无着才传出)。」
这些是《丹珠尔》(藏文大藏经的论藏部分)当中印度论师不同的说法,由于说法不同,所以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关于弥勒教法属于哪个宗派的部分,上堂课已经讲过了,今天再做一些说明。一般来说,对于弥勒教法属于中观还是唯识,印度和中国佛教的看法没有太大的不同,但是在藏地却有很大的争论,有不同的主张、看法,主要的有三种:
一,五部论是中观,也是唯识;
二,五部论都是中观;
三,五部论都是唯识。
一,五部论是中观,也是唯识:
三种中比较普遍的主张是弥勒的著作一部分是中观、一部分是唯识,这样的主张有:鄂译师、理剑世尊、绒敦、果让。他们认为:《现观庄严论》是阐述中观思想;《大乘庄严经论》、《辩中边论》、《法法性分别论》(此论有颂文本和长行本两部)是所有大乘经的解释,而思想上主要是三自性的内容,所以属于唯识;《宝性论》是讲说如来藏经典的究竟大乘思想。
第八世法王米觉多杰的《入中论释》中提到:
「父尊大惹巴(桑杰年巴)说:『慈氏五论解释一切广大因果乘之教言。中间的三部论著,虽然没有不附带地提到中观法义,然而直接阐述的是唯识不共义的典籍;弥勒第一部论著(《现观庄严论》)属于中观唯识共同的论典;最后一部(《宝性论》)属于经续(显密)共同的论典。』」
这样的说法,也和普遍的说法一致,弥勒五论同时具有中观与唯识思想。
二,五部论都是中观:
说五部论都是中观的,是对于《现观庄严论》有现观权威之称的雅.米旁却吉喇嘛、多波.些饶蒋采,班钦.释迦乔丹等大多数的他空派大师,都一致认同弥勒五论都是中观的论典。
三,五部论都是唯识:
认为全部论典都是唯识的,有仁达瓦.寻努洛卓在〈对泽千堪布问答录〉中提到:
「弥勒的教法,在唯识当中,被无着兄弟和其弟子们讲说,如果弥勒的教法阐述的不是唯识思想,那么无着兄弟和其弟子的论著,也都会变成不是唯识宗的著作。结果会变得连一个唯识宗师也没有。」
在〈与喇嘛唯瑟蒋采问答录〉中提到:
「『弥勒五部论著当中,《现观》属于中观,其他四部属于唯识。』请问这样的说法依据为何?『如果中观,就应该全是中观,如果是唯识就应该全是唯识,但是,这样的分类很清楚是出自圣解脱军(Ārya Vimuktisena)和狮子贤(Haribhadra)。过去藏传佛教的大师们也都这样认为。』」
虽然过去很多藏传大师都认为弥勒思想是混合的中观、唯识的,但仁达瓦.寻努洛卓则认为全部都是唯识。所以,藏地也有这样的说法,认为弥勒教法都是唯识,但是有这种说法的藏传大师很少。以上简略讲完五论属于哪个宗派思想的部分。
#无着兄弟对「弥勒五论」的释论
接着,这里要说一下无着兄弟对于这五部论,写了什么样的注解。
一般来说,五部当中的《大乘庄严经论》,世亲着有注释、《辩中边论》,世亲着有注释、《法法性分别论》,世亲着有注释。《宝性论》,一般认为有无着的注释,藏传也是这么认为,但是近来国际学术研究认为可能是世亲所注释,这部分以后上《宝性论》的课时再说。总之,一般认为,四部论著无着兄弟都有注释,但是《现观庄严论》是否有两位的注释就不确定。
讲到《现观庄严论》,佛学院的学生都很熟悉了,对于印度二十一家《现观庄严论》的注解都很清楚,这里再重复说的话各位可能觉得很闷,简略来说,其中有十二部对照《般若经》、九部没有对照《般若经》。对照的十二部当中的第一部,就是圣解脱军(Ārya Vimuktisena)所写的《二万颂八品二万光明释》。据说这部注释撰写的因缘,是当时有一位居士寂铠(dge bsnyen zhi ba'i go cha)从普陀洛山迎请了一部《般若两万颂》(nyi khri le'u brgyad ma)到瓦拉纳西,而圣解脱军也同时得到弥勒「前往东方」的授记而来到了瓦拉纳西,两人就在当地相遇。以此因缘圣解脱军得到了这部《般若两万颂》,并且开始了与《现观庄严论》的比对工作。这是比对《般若经》和《现观庄严论》的第一部注释合集。这段因缘,出自慧生智撰写的《般若摄义》。
另外,据说这些注释当中,《般若八千要义》是所有释论中最广博的,能够广泛解释二十部,或一般说十七部母、子《般若经》的一切意旨,所以公认为是众释中诠释能力最为广博者。这里就讲到十七部《般若经》,这十七部经在赤松德赞父子时期,就已经翻译成藏文,因此当时就有般若十七部经的说法。不过,之后有些大师反对《般若经》「仅此十七部」的观点,认为那不过是在说赞普时期曾经翻译了十七部《般若经》,并不是说《般若经》只有这十七部。否定《般若经》仅此十七部的人,认为象是《金刚手请问经》、《金刚幢请问经》都是《般若经》,并不在这十七部中,当然这些经典主要是之后由布敦巴的上师塔巴译师所新译的。
其他四部弥勒著作,多少也有印度的注解本,以《大乘庄严经论》来说,有无性论师(Asvabhāva)的注解、安慧的注解,利他论师对于前两个颂文的解释,还有迦湿弥罗班钦.迦纳室利的注解。《辩中边论》则有安慧撰写的对于世亲的注解,其他的注解者印度应该是没有的。
世尊理剑则主张:《瑜伽师地论》的主旨十七地、摄抉择的五地,和《摄大乘论》与《阿毘达磨集论》,都是弥勒菩萨所亲说,并由无着归纳整理。这样的说法也受到大部分学者的支持。至于将无着的《解深密经注》、世亲的《十地经注》和《三自性论》等等「八品」,其中多以无着所作为主的这一系列著作,整编为「弥勒二十论」,这样的说法则是藏地学者的归纳结果。
#和弥勒相关的二十部法
「弥勒二十论」包括「二庄严论」:《现观庄严论》、《大乘庄严论》,两部;「二分别论」:《辩中边论》、《法法性分别论》,两部;《宝性论》等「慈氏五论」,五部;《瑜伽师地论》(五部地论),一部;《摄大乘论》、《阿毘达磨集论》,两部;世亲的「八品」、八部论。这是一般说的「弥勒二十部法」。
世亲所造的「八品」是:《唯识二十论》、《唯识三十颂》、《释轨论》、《成业论》、《五蕴论》、《缘起经疏》(或有说是《辩法法性论释》,布顿、色惹杰尊等多位大师则认为是《缘起经疏》)、《辩中边论释》、《大乘庄严经论释》。
多罗那他着的《印度佛教史》中指出「八品」这个名称并不合理:「虽然称为八『品』(rab tu byed pa),但是其中的《缘起经疏》、《辩中边论释》、《大乘庄严经论释》和《释轨论》这四部很难说是『品』。」这一段的意思是,不合理的原因是「品」的篇幅通常比较小,而这四部论都是「释文」(tshig 'grel),篇幅较长,因此不能说是「品」。接着文中继续说到:「而且其中如《成业论》、《五蕴论》、《唯识二十论》、《唯识三十颂论》称为「品」(rab byed)(译注:藏文中这四部论名都称为品,如《成业品》等),其他论又没有这样命名,所以是不合理的。」意思是如果要称为「八品」,那么应该八部论著的名称都应该统一为某某品才是。总之,对于以上谈到的「八品」和「弥勒二十部」,世尊理剑认为:这样的分类是藏地的说法,印度当时是没有的,这部分也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
#弥勒教法最早的藏地注释
接着谈一下,弥勒教法最早的藏地注解是哪一本呢?
首先,藏地最早开始翻译弥勒教法的译师有巴曹译师和赞.喀沃切,他们二人前往印度听闻弥勒的教法。先是赞.喀沃切到了印度,据说当时他已经很老了,因此他将弥勒的教法当成是最后临终的法教,带着深切想要实修的心而向萨札纳(Sañjana)求法,请求教授《宝性论》,并且在当时的口译素.噶威多杰的协助下,听闻萨札纳的教授,据说后来就流传下来素.噶威多杰讲述时的记录。同时期还有一位名为贝玛僧格的译师,他也依止了萨札纳听闻了《大乘庄严经论》,后来也流传下来这部论的笔记。但上述这些笔记都已经失传了。
另外,最广为人知的一部最早的弥勒注解,就是由鄂译师作的注解,《般若经》相关的注解有《现观庄严论》摄义和大疏,《心经》摄义和大疏,《大乘庄严经》、《宝性论》、《辩中边论》和《法法性分别论》四部论的摄义和大疏,这些著作大都流传至今,象是他着的《宝性论》摄义,现在大家都看得到。这就是藏地最早和弥勒教法的因缘。以上就是弥勒教法和藏地最初的因缘。
#弥勒教法的教学
接下来,除了翻译之外,很重要的部分,就是弥勒教法的教学。
之前课程中提到过弥勒实修的传承,就是由赞.咖沃切传下的,但据说这个传承已经中断。而现在藏地最主要的传承,是由鄂译师.洛滇些饶所传下的,他的寺院名为桑浦寺,这座寺院可以说是藏传佛教的第一座佛学院,就象是印度的那烂陀佛教学院一样的重要。当时寺中有非常多的智者、大师,寺院主要的教学,就是以弥勒的经典为主,从中也撰写传出非常多相关的注疏,让弥勒的教法广为弘扬。
鄂译师本人和他的传承,不仅对于弥勒教法的弘扬具有极大的恩德,而且对于中观、因明的弘扬,也是极为重要的。可以说鄂氏传承对于整体藏传佛教是非常关键和有恩的。我觉得这是我们应该要知道,并且应该记在心中的。
现在很多时候,我们看到藏传佛教好像只知道四大教派,然后眼中只有自己的教派,当然尊重自宗自派理所当然,但是如果因此忘了过去,也就是还没有所谓的四大教派分类之前的那些祖师,也就是前弘期或后弘期刚开始的时候,当时有非常多的大师们,为了佛教鞠躬尽瘁,就是因为他们奠定了如此稳固的基础,才能让现在的藏传佛教,无论是在学业、事业还是道业上,方方面面都如此的稳固弘扬。祖师的恩德,是时刻都要铭记在心的。
以上就是弥勒教法跟藏地的因缘。 六,他空和唯识
「他空」跟「唯识」的关联性,这部分比较复杂,很不好讲。如果讲的方式不对,可能会冒犯到别人,所以这次说的并不是结论,而是提出一些看法和疑问,希望抛砖引玉,作为日后讨论的参考。
#「自空」跟「他空」的差别
他空和唯识是很重要的,在讲这个主题之前,首先我们要先知道「自空」跟「他空」的差别。要在短时间内讲清楚「自他」和「他空」是很困难的,总之,藏地后来开展出来的自空和他空的传承:
(一)「自空派」是以龙树《中论》和月称《入中论》思想为主的派别;
(二)「他空派」是以《宝性论》为主的弥勒教法和无着兄弟著作为主的派别。
两派的思想讲起来很复杂,但简单来说:
(一)自空思想:主张「万法自性本空或谛实空」,这是自空派;
(二)他空思想:主张「本质如来藏的自性上不受客尘所染或客尘空,而如来藏自性不空」,这是他空派。
他空派的思想,一说是由赞.咖沃切的《宝性论》传承开始,换句话说,是因为他强调《宝性论》而开启了他空的思想。之后噶玛巴让炯多杰也特别强调他空思想。然而是到了多波瓦.喜饶蒋采的时候,他才扎实地确立了他空的思想,建立起全面的他空根、道、果的理论。因此之后他空派也常被称为觉囊派。因为觉囊派主要的思想就是他空。

@ฅʕ•̫͡•ʔฅ  DòuDòu

休息
聖靈
靜心·祈禱 退慝·避靜

我們的文化偏向主張「做、做、做」是利用時間的「正確」 方式,而「無為」是完全在「浪費」時間,其結果就是我們目前生病的社會。你那股想要退出活動的風暴、暫歇一下的強烈欲望——甚至是大家一起丢毛巾喊停——並非瘋狂或不實際。 這是直接來自聖靈的召請, 將你的注意力從外界撤回,並重新連結自己的靈魂。你的生命並不是用來浪擲在毫無意義、未經檢驗的活動裡。你來世上是有著目的,以及目前被忽視的特定 靈魂意圖。它們現正敲著你的注意力之門,提醒你有著需要履行的承諾。如果你不聽從這道呼喚而開始自我檢視的話,你或許會進入靈魂的深夜, 在那裡會感到沒有什麼是有意義的。
傾聽聖靈,並向祂所指示的方向敞開心胸。給與自己很多單獨的時間,並與自己的靈魂交心,寫在日記上、尋求建議以及祈禱。容許自己能在日常生活基礎上直接連結聖靈的導引智慧。從世界退隱下來,不論是藉由冥想丶靜心甚至是避靜的儀式,就你的現在而言是最為有力的時間運用方式。聖靈正於你的寂靜時刻引領著你。祂的訊息是:「為你自己腾出時間。」
#生活仪式感##好好生活,慢慢爱你##愿你遇到的人都是温暖的##天蝎座[超话]##生活的可爱瞬间##治愈不开心#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汝若真修,吾必護法 第一愿:修菩萨道愿 世尊。我愿于尔时修菩萨道。修诸苦行持戒布施多闻精进忍辱爱语福德智慧。种种助道悉令具足。 第二愿:护持正法愿 贤劫
  • #正能量艺人王一博# [爱你] #王一博奋斗吧青春# 世界上有许多种遇见, 最美好的, 莫过于, 在我最美好的时光里与你相遇。 唯
  • 我一直不喜欢粉圈内撕,怕被坏了粉圈安定团结的局面,所以面对一些不良的言论,多数情况是选择三缄其口,不多评判,以免扩大。可现在,我不得不说了,请有些人想想,你粉的
  • 读者求测:玄清老师你好,我是85年九月初八卯时生的人,时间是阴历的按照我们当地时间我都计算好了,我和我丈夫是经别人介绍认识的,只认识了一个多月就领了证,结婚之后
  • 厦门等你,有时候你看,夜幕下的厦门显得格外漂亮,我觉得4 5月的厦门特别适合拍摄,我喜欢厦门,我想有时候我想遇到更好地自己,期待与你相遇,厦门等你,我 觉得厦
  • #记录小芒果日常# 今天来夸夸宝爸[鼓掌],因为他真的很好,是个好老公更是个好爸爸,在没有小芒果之前,他很喜欢小孩,看见朋友的小孩老喜欢逗来玩儿,但是我不知道对
  • 感恩时间,祝福生命,用心爱我所爱,勇敢行我所行呀#饭圈文化该不该出现在校园#从小学开始追星 那时候互联网还不发达只会看电视 有了手机就有微博那时候还没有很套路的
  • 他以笔名“食指”走在道路前方,划出了新时代的篇章,他的诗歌凝聚着他的生命,延续了当代诗歌的歌性和传统形式。读过敬亚老师的评论后,邵老师的旗帜愈发清晰,作画时我将
  • (褒义 他是从未来穿越过来的人吧?看完《红辣椒》又去补了今敏的其它电影 今敏老师脑子里都是什么啊?
  • 千万不可以随顺旧俗,张罗铺张排场,杀生作乐,将丧事当作摆宴取乐,才可以对于亲人,对于自己,对于宾客,对于乡亲都有利益啊!现今国运危急,无论什么人,都应当以念佛、
  • 虽然看起来是有点无趣,但是但是但是,他真的是属于只要你能让他喜欢你,就会对你好到不行,并且永远不会出轨的那一种。没有人会喜欢阅读质感平平、毫无营养和内涵缺失的书
  • 这世间,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这世间,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
  • #李泰容视觉中心# #李泰容全能ace# 李泰容2012零基础靠街挖进入sm❤2013在smrookies中成为center2014成为ace&不动c2016
  • #泰国情降#『情降反馈━见面聊聊天』这对之前也是跟我说难度会大 之间不太好 存在问题也多 不过现在又是见面又是聊天都挺好 下午男主又开始疯狂换头像 焦虑的表现
  • 爱你家里有个炫妻狂魔[doge]其实好感谢雍先生,无论我做什么都很支持我,就算以前也有投资失败的时候,损失个几万十几万也不会责怪我,在日弥可以说是一路翻盘,所以
  • 您在的时候,我从来不知您的唠叨这么温暖,而如今再也听不到了,那些曾经让我厌烦的叮嘱和唠叨,今日却成了我遥不可及奢望不来的声音。您在的时候,我从来不知您的唠叨这么
  • !!
  • 或许很多沮丧都是太急切地想要一个结果了,想要在当下就被完全肯定然后才能意气风发地往前走,欲望就像拦路的野马,或许情侣之间被困难拦了下来也平常,彼此偶尔的一些行为
  • #恒赐·每日分享#每日21:00更新 在这里有纹身、有穿孔、也有关于locks的各种相关资讯及美图鉴赏。大家可以通过标签进入讨论社区,在这里我们可以探讨交流,
  • 你好甜喔 【我的小尾巴 肖战不错,肖战正能量艺人,肖战带领粉丝做公益,肖战演技好,肖战唱歌棒,肖战颜值高,肖战暖心,肖战人品好,肖战有礼貌,肖战工作努力,肖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