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绿色生态屏障建设成果#【综合运用新技术,全面提升“五位一体”生态功能】天津市坚持生态、自然、质朴的建设理念,根据每个生态功能类型区域自然生态本底条件,采取自然恢复与系统修复相结合的方式,着力全面恢复和提升生态服务功能,重点打造生态廊道、生态保育、农林复合、滨湖生态、滨河生态“五位一体”的生态功能。

  为了加强生态功能建设,天津市遵循自然生态系统演替规律和内在机理,从保护生态、修复生态、建设生态入手,基于“轻梳理、浅介入、微创修复、系统修复”四大原则,系统保护修复生态斑块、基质、廊道及各类生态要素,维护和提升生态系统稳定性与综合价值的最优状态,持续满足生物多样性需求和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其一,生态廊道贯通南北支撑生态骨架。绿色生态屏障将规划建设成为展示生态文明理念,呈现“水丰、绿茂、成林、成片”景观的“双城生态屏障、津沽绿色之洲”。以海河生态发展轴、古海岸湿地绿廊和卫南洼湿地绿廊、永定新河湿地涵养带和独流减河湿地涵养带构成双城生态屏障区“天”字形生态空间骨架,北接天津七里海、大黄堡生态湿地保护区,南连北大港和团泊生态湿地保护区,形成了贯通南北的生态大廊道。目前,通过水系的连通、水环境的治理、植被的复绿、拆迁修复和大面积的植树造林等,“天”字形骨架生态空间结构初显雏形,双城生态屏障廊道已初步形成。这使得廊道及廊道周边环境得到充分改善,进而发挥了保护生物多样性、过滤污染物、调节水循环系统等作用,构建了“林田水草、河湖湿地”多要素、全系统的生命共同体。

  其二,生态保育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针对客观上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的双城生态屏障区,天津市通过开展大面积植树造林,丰富林下植被,恢复湿地涵养,严格控制污染排放,加强水生态治理等措施,逐步恢复生态,完善生态链,形成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格局,突出了大林、大绿、大写意的生态品质。经过3年多建设,金钟河湿地、海河生态芯、官港森林公园、王稳庄东部四大生态保育区的生态功能得到有效恢复,并带动了周边环境改善。津南咸水沽湾、双桥河湾、海河生态芯、古海岸湿地绿廊(中段)、西青绿廊等地已初步显现了“大水、大绿、成林、成片”的生态景观。津南区海河南岸形成了“林深海棠红、美景花映树”的绿屏·咸水沽湾、“绿树前池静、小站稻香浓”的绿屏·辛庄湾、“林深泛五色、水畔荷香情”的绿屏·双桥河湾和绿屏·葛沽湾,呈现了飞鸟云集、满目苍翠、碧波荡漾、鱼翔浅底、花海繁茂的生态美景。

  其三,农林复合拓展生态生活新方式。双城中间绿色生态屏障区建设坚持农林复合、林田互补,以海航城南部片区、开发区西区南部片区、八里台东部片区、北闸口周边区域、小站周边区域、天嘉湖区域、王稳庄“七大片区”为重点,打造林田相映、林田互补的田园生态区。这有利于实现林地、田地与水溪、湿地有机结合、相互作用,改善区域小气候,助推生态环境改善,产生更大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推动区域可持续发展。经过持续修复和保护,西青区王稳庄西南部、八里台等地呈现了大田大绿、林田相依、田水相映的生态田园特色。其中,王稳庄的“稻香公园”将现代农业元素、湿地风景资源与中化农业、国家粳稻中心的技术产业优势相结合,突出水稻文化展示,2019年成功举办了“天津市农民丰收节”和“国际种业博览会”。

  其四,滨湖生态打造津城“沽上风情”。双城中间绿色生态屏障区建设从打通地区水脉入手,统筹林田水草多系统治理与恢复,增强生态系统稳定性,构建高质量的生态基底。一方面,通过恢复永定新河、金钟河、海河、独流减河以及生态廊道、生态保育区内二级河道两侧等的生态功能,实现水系连通。另一方面,以增加蓝绿空间、改善水生态环境为目标,构建“河湖湿地连通、南北互济、水清岸绿”的水生态格局。此外,新增金钟河、古海岸绿廊、卫南洼湿地三处共24平方公里的复合型湿地区,提高防洪、灌溉、生态养殖、生态游憩等综合效益。在一系列修复治理下,屏障区内的环境持续向好,生物多样性逐渐恢复,仅官港湖每年就有150多种候鸟驻足,其他区域也发现了灰椋鸟、苍鹭、大斑啄木鸟等40多种野生鸟类和狐狸、野兔等10多种陆生野生动物。

  其五,滨河生态让水系成网内外循环。滨河生态区域主要包括永定新河沿岸、金钟河沿岸、海河沿岸、独流减河沿岸以及其他河道沿岸区域。双城中间绿色生态屏障区积极开展水系连通、沿河林地廊道建设,依托河流水系优化区域生态格局,充分发挥滨河水系与林地的生态功能。在水系连通方面,打造屏障区河湖循环体系:围绕穿越双城生态屏障区的永定新河、海河、独流减河三条一级河道和纵贯南北的“北水南调”东线工程,以及以海河为界的南北两大片区,通过治理河道、新扩建改造闸站,使区内河道、湖库勾连成网,实现屏障区水系南北互济、连通顺畅、水清岸绿、引调自如,构筑双城中间地区的绿色生态水网。同时,以湖库和河道水系为骨架,以自然形态的池塘、浅滩等人工湿地作为补充,形成两级水系统,恢复津沽水生态环境与湿地涵养功能。在路林连通方面,打造林在河边、河在林中的大美生境:以生态路为骨干,将林地、河渠连接成网;以绿道为补充,依托生态片区内河流、干渠进行布设,承担各生态片区内休闲道路的功能,对内有机连通片区内分散的生态斑块,对外无缝衔接游览路。此外,采取见缝插绿、植草披绿等方式,将屏障区一级河道、二级河道和若干干渠与水溪堤岸的片林、丛林连接起来,形成林水相映、水林相融的水网林带和林水生态廊道。

【全运之约,西安蝶变】金秋九月,古城西安迎来全运盛会。华灯初上,群星闪耀。璀璨绽放的“长安花”、星光熠熠的“长安鼎”、五彩斑斓的“长安钻”光彩夺目,在西安奥体中心,这三个标志性建筑伫立在夜色下,与似水的月光交相辉映,造就了一番“火树银花不夜天”的盛景。今天距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运动会开幕还有2天,西安正以昂首之姿迎接全国宾客的到来。

以迎十四运会为抓手,以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为目标,近年来,西安市全面推进十项重点工作,大力提升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补齐民生短板实现重大突破,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超额完成了全年目标任务,向人民交出了一份合格的答卷。

以绿为底 碧水林荫打造生态城市

“太美了!” 今年62岁的李阿姨家住西安市新城区福邸铭门社区秦川小区二十一街坊,漫步在幸福林带,她不停地感慨,拿着手机直按快门。

自7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以来,被誉为“世纪工程”的幸福林带已经成为周边市民休闲娱乐的“打卡地”。

幸福林带全长5.85公里,占地面积1134亩,全线共计种植高大乔灌木5万余棵,地被43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85%,年吸收二氧化碳量约为2.34万吨,年释放氧气量约为1.64万吨,是改善城东环境的生态屏障和天然氧吧,真正体现了还林于民,还绿于城的建设初衷。

“咱们家门口也有了公园,饭后就能来遛弯,再也不用坐好几站公交去逛公园了,还能跟姐妹们一起在公园唱歌跳舞!”李阿姨的眼里,满满的都是对幸福林带开放后的美好期盼。

巍巍秦岭,绿满长安。全域治水,碧水兴城。自古以来,西安就有“八水绕长安”的美称。西安市大力推进全域治水,不仅提升了城市品质,还成为了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生态西安”的点睛之笔。

2021年,西安市水务局牵头组织全市33个市级重点生态治水项目建设任务,均为西安市全域治水和“三河一山”绿道规划建设的重点治水项目,共涉及灞桥区、阎良区等8个区县,西咸新区、高新区等5个开发区,西安水务集团、市渭浐河城市段管理中心等2个市属单位,项目总投资469.88亿元。

4月30日,“三河一山”绿道205公里基本贯通、74公里核心段无障碍通行,实现了7月1日前全部完成绿道移交范围签约等节点性的工作目标,一条“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绿色生态长廊呈现在广大市民面前。

据西安市水务局介绍,今年以来,西安市加快推进市级重点生态治水项目建设。6月17日,引汉济渭二期输配水工程全面开工;6月底,斗门水库北池工程建成并开始生态蓄水,形成生态水面1125亩;渼陂湖西区水利水系工程建成并完成蓄水,形成水面1000余亩;全运会重要配套工程灞河幸福岸线项目全面建成;此外,蓝田县和灞桥区的灞河治理、周至县的黑河治理通过修建低坝矮堰,形成了连续的生态水面和生态空间,有效改善了区域生态环境。

眼下,从秦岭到渭河,一幅绿水环绕、青山横斜的千年古都的美丽画卷正在舒展开来。

民生保障 办好实事增进人民福祉

为百姓谋福利,要从实事干起。为更好保障十四运会,从2020年10月起,西安公安交警开始对全市1300余处信号灯路口进行智能化改造升级,在全市400余处路口建设自适应控制信号灯,并将智能信号控制系统与互联网路况大数据深度融合,实现一路绿灯。

目前西安主城区有114条“绿波带”,有它们来调控交通,西安的道路通行效力提升了23%。大数据显示,绿波调控后,车辆平均在途时间可缩短42%,停车次数也明显降低。比如,精细化管控后的“绿波带”让芙蓉南路通行效率提升12%;龙朔路通行效率提升8%。

7月份的全国拥堵排名中,西安从全国第2降至全国第14。拥堵排名降低背后,离不开西安公安交警的努力。为解决道路拥堵问题,西安公安交警不断加强对路口车流量的分析和调研,针对左转与直行流量各时段不均衡、上下游车道不够匹配、道路资源仍有富余等情况,创新提出“借道左转+可变车道”交通组织新模式。

“现在出门明显没有那么堵,上班通勤时间减少,连心情都变好了。”家住芙蓉南路附近的王先生对记者说。

今年8月1日起,西安公安交警还在西安二环路优先推广“拉链式通行”交通组织,在道路合流交会路口,倡导“车让车”交替有序通行,进一步规范城市交通秩序,减少车辆争道抢行现象。

除了交通出行,疫情防控也是十四运会保障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十四运会筹备工作启动以来,西安市卫健委制定了《十四运会医疗卫生服务保障工作总体方案》和疫情防控、医疗保障、传染病防控、卫生健康监督、控烟等5个子方案。

据西安市卫健委介绍,5月8日以来,西安市重点场所、重点人群周期性检测累计1428万人次,均为阴性。8月4日以来,西安市所有区县、开发区组织了辖区全员核酸检测,累计检测1369.28万人次,均为阴性。同时,加快推进新冠疫苗接种,截至9月2日18时,西安市累计接种2241.65万剂次,完成第一剂次接种1103.79万人,第二剂次1045.56万人,第三剂次92.3万人;按照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12岁以上人群第一剂次接种覆盖率达99.38%,第二剂次覆盖率达94.14%。

此外,为全面做好十四运会医疗服务保障工作,西安市卫健委汇集全市优质医疗资源建立了前方救治、急诊转运、后方收治三重保障体系。“希望广大市民朋友,参加活动、观看比赛时能配合做好扫码、测温、戴口罩等措施,共同打造一届精彩圆满的全运盛会。” 西安市卫健委副主任王红艳说。

城建赋能 重点项目彰显古城新貌

夜幕降临,在位于国际港务区的奥体中心片区,灯光映衬下的“一场两馆”灿若星河,在灞河岸线上璀璨生辉。

历时964天,这座建筑面积15.2万平方米,容纳6万人的西北地区最大的体育中心,克服疫情影响带来的阻力如期竣工,如同一朵盛世榴花,绽放在西安灞河之畔,创造了西安速度、西安效率、西安质量。

通过持续强化“以项目看发展论英雄”理念,西安市以高质量项目支撑高质量发展,诸多重大项目建设跑出了“加速度”。

今年上半年,西安市473个市级重点在建项目完成投资2859亿元。重点项目的快速推进,有效带动了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7%,高于陕西全省0.7个百分点,持续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在涵盖产业、城建、生态、民生的一大批重点项目中,同力重工、三星12英寸闪存芯片二期二阶段、法士特年产20万台S变速器智能工厂等重大项目的快速建设;火车站综合交通枢纽工程、元朔大道—西铜高速立交、地铁14号线、奥体大道跨绕城高速立交等项目的集中建成通车;1861个老旧小区、599条背街小巷的提升改造完工;1053.7公里通信架空线的全部落地,正在为西安市经济发展增添新动能,满足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近期西安市召开的迎十四运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推进调度会上,陕西省委常委、西安市委书记王浩指出,当前全运会各项筹办工作进入最后冲刺阶段,要从细节着眼、从点滴做起,下足绣花功夫,持续深化城市精细化管理,聚焦街面、路面、桥面、楼宇等区域和点位,做好绿化管护、卫生保洁、设施维护等工作,全面查漏补缺,持续完善提升,营造清新、亮丽、大气、有序的城市环境。十四运各工作专班要夯实责任、尽职尽责,精细做好志愿服务、交通运输、住宿餐饮、医疗卫生等服务保障工作,周密细致组织好全运会开闭幕式、火炬传递等活动,抓好疫情防控、安全保卫、培训演练等工作,切实提高组织和服务水平,确保十四运会圆满顺利。 (人民网-陕西频道)

【全运之约,西安蝶变】金秋九月,古城西安迎来全运盛会。华灯初上,群星闪耀。璀璨绽放的“长安花”、星光熠熠的“长安鼎”、五彩斑斓的“长安钻”光彩夺目,在西安奥体中心,这三个标志性建筑伫立在夜色下,与似水的月光交相辉映,造就了一番“火树银花不夜天”的盛景。今天距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运动会开幕还有2天,西安正以昂首之姿迎接全国宾客的到来。

以迎十四运会为抓手,以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为目标,近年来,西安市全面推进十项重点工作,大力提升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补齐民生短板实现重大突破,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超额完成了全年目标任务,向人民交出了一份合格的答卷。

以绿为底 碧水林荫打造生态城市

“太美了!” 今年62岁的李阿姨家住西安市新城区福邸铭门社区秦川小区二十一街坊,漫步在幸福林带,她不停地感慨,拿着手机直按快门。

自7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以来,被誉为“世纪工程”的幸福林带已经成为周边市民休闲娱乐的“打卡地”。

幸福林带全长5.85公里,占地面积1134亩,全线共计种植高大乔灌木5万余棵,地被43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85%,年吸收二氧化碳量约为2.34万吨,年释放氧气量约为1.64万吨,是改善城东环境的生态屏障和天然氧吧,真正体现了还林于民,还绿于城的建设初衷。

“咱们家门口也有了公园,饭后就能来遛弯,再也不用坐好几站公交去逛公园了,还能跟姐妹们一起在公园唱歌跳舞!”李阿姨的眼里,满满的都是对幸福林带开放后的美好期盼。

巍巍秦岭,绿满长安。全域治水,碧水兴城。自古以来,西安就有“八水绕长安”的美称。西安市大力推进全域治水,不仅提升了城市品质,还成为了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生态西安”的点睛之笔。

2021年,西安市水务局牵头组织全市33个市级重点生态治水项目建设任务,均为西安市全域治水和“三河一山”绿道规划建设的重点治水项目,共涉及灞桥区、阎良区等8个区县,西咸新区、高新区等5个开发区,西安水务集团、市渭浐河城市段管理中心等2个市属单位,项目总投资469.88亿元。

4月30日,“三河一山”绿道205公里基本贯通、74公里核心段无障碍通行,实现了7月1日前全部完成绿道移交范围签约等节点性的工作目标,一条“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绿色生态长廊呈现在广大市民面前。

据西安市水务局介绍,今年以来,西安市加快推进市级重点生态治水项目建设。6月17日,引汉济渭二期输配水工程全面开工;6月底,斗门水库北池工程建成并开始生态蓄水,形成生态水面1125亩;渼陂湖西区水利水系工程建成并完成蓄水,形成水面1000余亩;全运会重要配套工程灞河幸福岸线项目全面建成;此外,蓝田县和灞桥区的灞河治理、周至县的黑河治理通过修建低坝矮堰,形成了连续的生态水面和生态空间,有效改善了区域生态环境。

眼下,从秦岭到渭河,一幅绿水环绕、青山横斜的千年古都的美丽画卷正在舒展开来。

民生保障 办好实事增进人民福祉

为百姓谋福利,要从实事干起。为更好保障十四运会,从2020年10月起,西安公安交警开始对全市1300余处信号灯路口进行智能化改造升级,在全市400余处路口建设自适应控制信号灯,并将智能信号控制系统与互联网路况大数据深度融合,实现一路绿灯。

目前西安主城区有114条“绿波带”,有它们来调控交通,西安的道路通行效力提升了23%。大数据显示,绿波调控后,车辆平均在途时间可缩短42%,停车次数也明显降低。比如,精细化管控后的“绿波带”让芙蓉南路通行效率提升12%;龙朔路通行效率提升8%。

7月份的全国拥堵排名中,西安从全国第2降至全国第14。拥堵排名降低背后,离不开西安公安交警的努力。为解决道路拥堵问题,西安公安交警不断加强对路口车流量的分析和调研,针对左转与直行流量各时段不均衡、上下游车道不够匹配、道路资源仍有富余等情况,创新提出“借道左转+可变车道”交通组织新模式。

“现在出门明显没有那么堵,上班通勤时间减少,连心情都变好了。”家住芙蓉南路附近的王先生对记者说。

今年8月1日起,西安公安交警还在西安二环路优先推广“拉链式通行”交通组织,在道路合流交会路口,倡导“车让车”交替有序通行,进一步规范城市交通秩序,减少车辆争道抢行现象。

除了交通出行,疫情防控也是十四运会保障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十四运会筹备工作启动以来,西安市卫健委制定了《十四运会医疗卫生服务保障工作总体方案》和疫情防控、医疗保障、传染病防控、卫生健康监督、控烟等5个子方案。

据西安市卫健委介绍,5月8日以来,西安市重点场所、重点人群周期性检测累计1428万人次,均为阴性。8月4日以来,西安市所有区县、开发区组织了辖区全员核酸检测,累计检测1369.28万人次,均为阴性。同时,加快推进新冠疫苗接种,截至9月2日18时,西安市累计接种2241.65万剂次,完成第一剂次接种1103.79万人,第二剂次1045.56万人,第三剂次92.3万人;按照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12岁以上人群第一剂次接种覆盖率达99.38%,第二剂次覆盖率达94.14%。

此外,为全面做好十四运会医疗服务保障工作,西安市卫健委汇集全市优质医疗资源建立了前方救治、急诊转运、后方收治三重保障体系。“希望广大市民朋友,参加活动、观看比赛时能配合做好扫码、测温、戴口罩等措施,共同打造一届精彩圆满的全运盛会。” 西安市卫健委副主任王红艳说。

城建赋能 重点项目彰显古城新貌

夜幕降临,在位于国际港务区的奥体中心片区,灯光映衬下的“一场两馆”灿若星河,在灞河岸线上璀璨生辉。

历时964天,这座建筑面积15.2万平方米,容纳6万人的西北地区最大的体育中心,克服疫情影响带来的阻力如期竣工,如同一朵盛世榴花,绽放在西安灞河之畔,创造了西安速度、西安效率、西安质量。

通过持续强化“以项目看发展论英雄”理念,西安市以高质量项目支撑高质量发展,诸多重大项目建设跑出了“加速度”。

今年上半年,西安市473个市级重点在建项目完成投资2859亿元。重点项目的快速推进,有效带动了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7%,高于陕西全省0.7个百分点,持续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在涵盖产业、城建、生态、民生的一大批重点项目中,同力重工、三星12英寸闪存芯片二期二阶段、法士特年产20万台S变速器智能工厂等重大项目的快速建设;火车站综合交通枢纽工程、元朔大道—西铜高速立交、地铁14号线、奥体大道跨绕城高速立交等项目的集中建成通车;1861个老旧小区、599条背街小巷的提升改造完工;1053.7公里通信架空线的全部落地,正在为西安市经济发展增添新动能,满足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近期西安市召开的迎十四运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推进调度会上,陕西省委常委、西安市委书记王浩指出,当前全运会各项筹办工作进入最后冲刺阶段,要从细节着眼、从点滴做起,下足绣花功夫,持续深化城市精细化管理,聚焦街面、路面、桥面、楼宇等区域和点位,做好绿化管护、卫生保洁、设施维护等工作,全面查漏补缺,持续完善提升,营造清新、亮丽、大气、有序的城市环境。十四运各工作专班要夯实责任、尽职尽责,精细做好志愿服务、交通运输、住宿餐饮、医疗卫生等服务保障工作,周密细致组织好全运会开闭幕式、火炬传递等活动,抓好疫情防控、安全保卫、培训演练等工作,切实提高组织和服务水平,确保十四运会圆满顺利。 (人民网-陕西频道)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有新歌,有杂志,我好开心[送花花],今天我也是个小小富人,嘿嘿嘿,另外我好喜欢这个取件码,月日年,连数字都是美好的,图三是我从以前到现在都非常非常非常喜欢的一张
  • 肯尼亚国际关系问题专家卡文斯·阿德希尔认为,得益于中国推动的资本流动、技术和知识转移,非洲大陆实现碳中和的进程正在加快。随着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普
  • 五六好友 探索着有趣的玩意美好的生活,快乐的工作#精油芳疗#闲暇之余,当一首熟悉的老歌,自尘封的记忆之中被唤醒,又用缓慢的曲调抖落岁月的浮尘,将韵律在唇边婉转着
  • 这真是一种充电方式的升级,以前两个人互相充电的方式就够甜了,现在真的是齁掉牙了~刘文对着芽芽唱歌的名场面也是不得不说的(p2)上1秒还在因为刚才的小动作而吃醋,
  • 先成功恶心本季的粉丝,让叔爱这个ip热度在最后发挥余热,为下一季奠定基础,反正第三季的观众,不信邪的肯定会去看一眼,继续追的也不在乎被喂更多,第二季都挺过去了,
  • 9. 仅有一次的人生,要活得炽热。30. 要比肩而立,一起成为更好的大人。
  • [悲伤][悲伤])他是我收集到的第一号istj型纸片人,而且性格也是有点冰山傲娇的,如果有姐妹感兴趣的话可以去推他理解一下istj的思维模式……不过话说回来,我
  • 揪心!吉林本土感染者过万,自测小程序已上线;上海8+366,泉州265+74…哈尔滨出主城区须48小时核酸阴性证明
  • 世俗之人就是这样,在他活着的时候,将他看成满心妄想的傻子,待百年千年后,又对他顶礼膜拜。伟大的艺术家或文学家好像都是这样的宿命,因为太高于时代,所以注定不容于俗
  • 因为太漂亮差点被人割掉鼻子,80年代第一美女,现状如何引言古语有“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说如果过于优秀也会招来灾祸,因此许多才人都很谦虚,但是优秀就是一种错吗?如
  • 在这里有一面蔷薇墙,五月份可以来哦待满墙蔷薇开尽,一袭长裙飘飘不来更待何时呢 ️万平口景区也有许多值得拍照的地方日照万平口三号门--婚纱摄影基地这里是免费的
  • 连房贷都减少了,说明2月买房的非常少。连房贷都减少了,说明2月买房的非常少。
  • #沈阳疫情# 觉得五爱市场往外跑是对的的一位,我都说了有些情况我理解但是错的,而且你也不能确定会不会传染孩子,人家死活就说要接孩子[摊手] 虽然各位搜不到但这种
  • 但是巨蟹座的一切都是建立在他们爱对方的前提下,如果哪一天他们不爱了,那么巨蟹座绝情起来也是非常冷漠的,他们不会再管对方如何,即便是受伤了他们也可以岿然不动。摩羯
  • 但每天都忙得团团转,并不一定是真的勤奋努力,也不一定是在高效工作,还有可能只是在“伪勤奋”作无效或低效地努力,在作无意义地瞎忙而浪费生命。你只需要每天留出一两小
  • 以后骂人的文案都是你,请对号入座,希望你以后继续能装 。不幸你后来每次挖鼻,总让人直窥见你的肚肠 ,对于丑人,是一种残忍,多去晒晒太阳,晒黑点就没人骂你是白痴了
  • 凝望田头啊麦浪翻滚,初夏渐热却有秋水连长天般的悠远,那片云转身而走,巫自越过时间拐弯的路口,巫自流过梦乡的尽头,把整个天空遗忘在荒野上,而我是你蓝天下的黑土,你
  • 广州梵摄影工作室/作品2022又是一个新的开始,回归自然,抛开套路,一路走走拍拍,记录下来这些美好的瞬间,何乐而不为?#婚纱照[超话]##胶片摄影[超话]##纪
  • 所以,曼城还是需要一场一场踢过来,因为领跑概率榜他们很熟悉了,但是夺冠还真就很陌生!而这一次,曼城在1/4决赛中遇到马竞,其实是一个不错的签位,毕竟马竞队史同样
  • 曾益新表示,根据现行的政策,凡是符合加强免疫条件的人群,可以在全程接种基础免疫满6个月之后进行加强免疫,加强免疫包括同源或者序贯。此外,关于出院标准的问题,即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