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华为,广州白云信息产业“驾云腾飞”
“广州·选择不凡 华为云城市峰会2019”在广州市白云区举行】作为中国对外交往的窗口,广州自古以来因商而立、因商而兴,是世界著名的贸易港口,千百年来一直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如今,广州的经济地位更加重要,既是国家中心城市,也是国际化都市。广州千年不衰、代代兴盛的奥秘,不仅与地理位置和自然因素密不可分,更是因为始终如一的开放性和包容性——能够抓住每一个时代机遇、与时俱进。在通信技术的革新、5G+云引导产业升级的今天,广州白云区已打造转型样本,利用信息技术发扬优势、扭转劣势、“换道超车”。
8月15日,这座“千年商都”迎来了又一次发展机遇——“广州·选择不凡 华为云城市峰会2019”在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峰会由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和广州市人民政府指导、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和广州市白云区人民政府主办。广东省政府领导、华为高层以及来自各行各业的企业客户代表共同参与了这场峰会,为广州的城市高质量发展和产业数字化转型建言献策。
华为云加持,打造信息产业全生态产业链
华为公司高级副总裁、华为中国地区总裁鲁勇在演讲中表示“把握科技脉搏是广东重要的成功因素之一”。当前,广州市正大力实施“IAB”、“NEM”产业行动计划,建设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白云区积极对接全市战略部署,提出“1358”发展思路和“强二优三”产业发展路径,推动信息产业化和产业信息化有机融合,通过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助推高质量发展的特性展现得淋漓尽致。
为构建Cloud2.0时代的核心竞争力,广州市白云区早已做好了万全的准备。2017年9月,白云区政府就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签订了云计算产业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宣布共同建设云计算数据中心、云产业运营中心、创新展示中心以及云产业发展平台。云计算产业的较早布局,为白云区的信息产业提供了良好的生态发展环境,也有效地推动了白云区及周边区域的高质量发展。
在此之后的2018年,白云区继续深化与华为合作,先后揭牌白云区招商服务中心、华为软件开发云广州创新中心、华为智慧城市/软件开发云展示中心;上线白云区华为城市产业云平台/软件开发云平台,正式面向区内企事业单位提供城市产业云、软件开发云及公有云服务;召开2018广州智慧城市生态合作峰会,面向新一轮发展,为广州市注入了“数字动能”。
在华为技术的带动下,白云区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了快速发展:截至2019年6月末,白云区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达到了6964户,较2018年同期增长67.08%;2019年上半年新增1870户,同比增长21.11%。推动区域信息产业化和产业信息化的全生态产业链的形成尤为可期。
发布企业云产业发展平台,加速数字化转型
信息产业化的核心是云计算。白云区将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定位为重点发展的战略新兴产业,并制定了一系列的规划和积极的产业政策。这与华为的发展方向“不谋而合”。
对华为来说,白云区的一系列产业环境和政策利好,都有利于华为的长期投资和发展。另外白云区的地理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利、土地资源丰富、产业发展迅速,这能够减少后续的规模化发展的成本,加快企业发展。而对白云区来说,有了华为这样的云计算龙头企业的助力,本地信息产业将获得强劲的发展动力,对全面实施“1358”发展战略、抢占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制高点大有益处。
华为与白云区共建的“三中心一平台”已初步成形:城市云平台已投入使用并实现数据汇聚;展示中心可以充分展示“智慧白云”建设成果,广东省第一个华为软件开发云基地落地白云,与高校联合培养软件开发人才,推进白云信息产业发展;借助华为云,白云区在省内率先推出企业上云补贴政策,目前已有欧派、白云电器等一批优质企业借助华为云,加快了数字化转型进程。
在此次城市峰会上,华为云再次联合白云区政府发布了白云区企业云产业发展平台。该平台以华为云强大的技术能力为支撑,整合白云区优势资源,提供软件开发云、公有云、云上软件园、智能制造四大云服务,促进区内企业上云、用云,将助推传统产业与信息技术融合,支撑行业业态创新,并利用产业集群效应构筑新的数字生产力,为白云区产业发展提供协同创新服务。
5G+云+AI,构建云时代核心竞争力
华为云在峰会上正式发布了基于鲲鹏算力的全栈混合云——华为云Stack 6.5(HCS 6.5)。目前,针对各行企业更为广阔的业务应用场景和安全合规诉求,混合云已经成为当下政企在多云时代的重要选择,此次华为云发布的混合云解决方案能够进一步释放多元算力,帮助企业在AI创新、敏捷开发、应用部署与管理等方面提高效率同时降本合规,华为混合云在政企领域有着丰富的应用。
此外,华为广东企业业务部部长陈斌还发布了广东省科技型中小微企业上云扶植计划。他表示华为云将更多地关注生命周期,与广东省中小微企业共成长,助力更多企业成就不凡。金域医学、利通科技、广汽蔚来、欧派家居等企业代表也在此次峰会上作了精彩的分享。
“华为云将承载更大追求与使命,只有团结更多的伙伴,才能做好各行业黑土地,做好行业的使能,华为云将继续坚持“平台+AI+生态”战略,持续提升“黑土地”的肥力。”华为云中国区总裁洪方明的演讲,展现出华为云面向未来,与更多伙伴携手共同迈向数字化未来的决心和信念。
5G、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已经成为激发城市发展新动能、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引擎。其所催生的全新生产要素和生产组织方式将为人类社会带来全方位变革。白云区早早地布局信息产业,为今后的跨越式发展铺平了道路。如今,白云区正展现着拥抱时代、发展数字经济的决心。华为云将再次与之携手,通过释放自身的技术和服务能力,用5G+云+AI的方式为白云区打造完备的产业生态和数字经济时代下的核心竞争力。

高科技创造新速度——青海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调研

2019-06-24 10:02:05 来源: 经济日报 作者: 马玉宏

作为祖国西部最具潜力的开发热土之一,2005年,青海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迎着西部大开发的热潮应运而生。自此,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主动融入国家战略,汇聚全球创新资源,成为青海省改革开放活力强、发展质量效益高的区域。在试验区内,企业利用科技创新盘活资源、提质增效,撑起了试验区一片绿色、生态的新天地。

地域辽阔、遍地资源,柴达木盆地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聚宝盆”。

近年来,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循环经济为主线,突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为海西州乃至青海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做出了积极努力,创造了园区发展的新速度。

延伸农业产业链

说起柴达木盆地的宝,首先要提特色农产品。这两年,这里的红黑枸杞、藜麦等农产品受到市场追捧,枸杞果酱、纯枸杞羹、枸杞浆、枸杞花蜜等由枸杞衍生而来的加工食品也受到了全国消费者的青睐。

记者在格尔木云朵枸杞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了解到,这是一家集枸杞种植技术开发、收购、加工与深加工为一体的生产型企业,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签约枸杞种植户,按照出口欧盟有机标准、绿色枸杞标准进行种植管理。为确保产品质量,公司加大资金投入,建设高标准干果精选加工、枸杞果酱系列产品、枸杞花蜜加工生产线。据悉,其枸杞干果、果酱系列产品已通过ISO9001、ISO22000国际质量体系认证。

“这几年,公司抓住循环经济区域内农业资源优势,着力开发红枸杞干果、免洗干果、黑枸杞干果、枸杞果酱、枸杞花蜜等产品,其中深加工产品获得2项国家发明专利,通过网络平台销往全国。其中干果产品出口到东南亚等地区。”公司总经理张凤萍说。

延伸农业产业链,聚力开发农业新产品。记者近日在青海柏丽姿日化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面膜生产包装车间看到,几名工作人员正在自动化的生产机器前紧盯机器运转,一袋袋面膜通过传送带运到包装车间。工人们按照产品型号进行分类包装,月产量约50万片的面膜又让公司多了一个细分品牌。

青海柏丽姿公司利用青藏高原特有的黑枸杞、昆仑山冰点矿物质水、察尔汗湖盐类资源为主要原料,建设了年产4万瓶洗发剂、10万袋足浴盐等产品的生产线。

“目前公司已获得6个专利,分别为:矿物盐沐浴盐生产用加热装置、矿物盐洗发水生产用混合罐、矿物盐洗发水搅拌装置、矿物盐洗发水稀释罐、矿物盐洗发水乳化装置、袋装矿物盐沐浴露自动灌装装置。”柏丽姿公司负责人董楠说。

董楠告诉记者,下一步,公司将以黑枸杞作为主要原材料生产高原特色生物化妆品,拟申请10项专利,研发10余种产品。同时,公司后续计划以冬虫夏草、藏雪莲为原材料,以科技研发为带动,研发更多“天然”“无添加”的高原特色化妆品,满足人们对健康、美丽的需求。

技改激活传统产业

说起科技创新给企业带来的变化,青海西豫有色金属有限公司由“僵尸企业”到循环经济发展型企业的蝶变,更让记者为之感叹。

2008年,青海西豫有色金属有限公司刚落户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时,那真叫一个“风光”:拥有当时国内最先进的底吹炉冶炼技术,不愁市场;员工数百人,厂区里生机勃勃。

然而,好景不长,短短4年,昔日热火朝天的西豫公司,由于产业链单一,无法适应市场变化,企业开始逐年亏损,还“沦落”到被青海省国资委列为“僵尸企业”。

2015年7月,其股东西部矿业股份有限公司决定投资2.9亿元对西豫公司实行技改,完善产业链。2017年5月,技改项目完成并投入生产,公司重新焕发生机。“降本增效”虽然只是4个简单的字,但对企业转型来说是一个不断自我革命的过程。公司电铅车间主任罗鹏翔感慨:“对我们来说,加大资金投入实施技改,改变了我们的观念、革新了我们的产品,也让我们看到了企业的希望和未来。”

现如今,走进西豫公司,可以看到干净的厂区、整洁的厂房、规范的操作、面带笑容的员工……

“通过转型升级、技术改造给了自己希望的同时,也给了员工无限的信心和动力。”公司董事长周华荣说。截至目前,该公司共拥有授权专利23件,其中自主开发13件、转让获得专利10件,待授权专利3件,均为发明专利。

近年来,青海省海西州委、州政府十分重视加大科技投入,多措并举助力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科技创新工作,已逐步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银行投入为支撑、社会投入为补充的多元化投入体系,为推动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支撑。

据海西银保监分局党委书记、局长李建国介绍:“自2015年以来,海西银保监分局立足地方实际,着力引导银行业优化信贷结构,主动加强与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沟通协调,建立绿色信贷政银企三方联动机制,取得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

“十三五”以来,海西州地方财政安排科技支出1.7亿元,科技投入的增加为全州科技工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加速了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紧密结合,加快了科技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同时,海西州还制定出台了《海西州院士专家工作站运行管理办法》,设立专项资金支持院士工作站建设,给予经费补助,全力推进院士工作站建设。目前全州建立院士工作站共7家,占全省院士工作站的19%;拥有核心专家成员46名。

发挥龙头企业引领作用

盐湖资源是柴达木盆地具有得天独厚优势的特色资源。近年来,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以盐湖化工产业为核心,油气化工、煤化工、金属冶炼、新材料、新能源、特色生物互为融合发展的主导产业体系基本形成,并先后攻克高纯镁砂、盐湖提锂、高性能镁合金等一批企业生产过程中的技术难题,盐湖综合开发技术已处于国内外领先水平。

2011年,科技部正式批准海西盐湖化工特色循环经济创新型产业集群进入首批41家国家级试点培育单位,2014年科技部第二批认定其为产业集群试点,是我国西部青藏高原地区唯一的非国家级高新区内的产业集群试点单位。

目前,海西盐湖化工特色循环经济创新型产业集群有入群企业46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12家,上市企业2家,营业收入超过10亿元的企业7家。如今,盐湖工业由采盐提钾向钾、钠、镁、锂、硼、锶综合开发利用推进,正在形成有强势企业引领、有“拳头”产品支撑、有先进技术保障的产业链和工业基础。

除了在原本荒芜的土地上建起了厂房、生产产品,这些年,在柴达木盆地上快速提升的还有发展理念。“服务也是生产力”“为投资者提供方便,让投资者赢得利润”……盐碱滩上破土而出的创新精神、开放热情、探索魄力,成为这片开发开放新高地的重要标志。2010年,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开发开放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青海省乃至西部地区的国家综合改革配套试验区。

“十三五”以来,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以建设创新载体、提升创新能力为重点,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体系,优化创新创业环境,科技综合实力得到了较大提升。截至目前,获得科学技术奖28项,其中省级科学技术奖15项、州级科学技术奖13项;海西州科技创新奖23项,累计取得科技成果128项,其中省级98项、州级30项。

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管委会经协科技部副部长宋元红介绍,近年来,青海省海西州先后出台了《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规划》《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海西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措施,进一步加大了对科技创新的政策扶持,充分激发了科技创新活力。

目前,青海省海西州已建各类科技创新平台111个,其中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10个,省级科技创新平台101个。创新平台的建设为科技创新工作奠定了基础,加速了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紧密结合。同时,与国家镁合金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科院青海盐湖研究所、中国无机盐工业协会、华东理工大学等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聘请郑绵平院士、潘复生院士等15位专家为海西州科技顾问。

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所在的海西州经济社会发展指标逐年攀升。2018年,海西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25.27亿元、同比增长8.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1%;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8%,实实在在的数字成为科技创新、动能转换、产业发展、经济加速的有力证明。

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瞄准科技创新短板,聚焦制约产业发展的共性和关键技术,充分利用科技项目、平台建设、成果引进、技术交易、技术研发等方式,大力开展引技、引智、引资、引商工作,解决了制约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提升特色产业发展的技术水平,让创新真正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和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支撑。

青海中控太阳能塔式热电站俯瞰图。(资料图片)(图一)

青海格尔木亿林枸杞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工作人员正在挑拣枸杞。李莎莎摄(中经视觉)(图二)

智能分拣系统 从源头解决生活垃圾

2019-04-11 16:34:34 来源: 中国科技网

作者: 马爱平

近日, 记者来到位于在北京市房山区良乡大学城的中环汇峰环境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这家企业的创业者,是周培玉。周培玉介绍:“这是一台创新型的、具有革命性的、高科技含量的、助力产业化的生活垃圾源头智能处理系统。”。

“生活垃圾处理,已成为当今社会之困,直视和处理好生活垃圾分类分拣,根治现有生活垃圾所造成环境污染困扰,是从事生态绿色企业的责任。”周培玉说。

问渠清许

为有源头

中环汇峰环境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认为,解决生活垃圾处理,要抓住源头,源头是根,源头是本,“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只有这样,才能抓住“牛鼻子”,攻其难点和痛点,立破题之举。

该公司研发部总工、高级工程师胡文华说,生活垃圾源头智能处理系统,从立题到研发,从制造到运转,一直贯穿着一个主题:咬住源头,破解源头,缔造源头,完善源头。

胡文华说,全国660个城市中有200个城市陷入垃圾围城的困境,并呈上升趋势,生活垃圾处理依然大量采用对环境存在负面影响的焚烧、填埋方法,如何有效处置,愈渐成为各个城市的环境难题。国际上公认最为有效的措施是源头减量,源头减量化可为整个处理体系减轻负担、节约成本、提高效率。然而垃圾分类回收这个源头却一直困扰着我们,问题究竟出在哪里?我们认为,纵观国外,立足中国,垃圾分类源头智能处理是终端。

生活垃圾源头智能处理系统,把不同类的生活垃圾从源头上分类,在源头上分解,以达到综合及循环利用,求得最佳的经济和社会效应。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中环汇峰环境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数十人研发团队,潜心研究开发适合我国生活垃圾特性的分类技术,应用大数据,数年磨一剑,厚积薄发,终于使生活垃圾源头智能处理系统修成正果。

垃圾分类源头智能处理系统,冲在时代前沿,无疑成为城市生活垃圾分拣装置系统领域的排头兵。该技术与成果,得到了国家有关部委和专家的认可和支持。

在最近有关部门组织的研讨会上,专家一致认为:生活垃圾源头智能处理系统,能够对居民生活社区、街道、事业单位、商业区、工业区等生活垃圾实现有效的源头分类,对国家及各省市政府推动的垃圾分类起到互补推进作用,即在人工初分类的基础上,能够实现对厨余垃圾、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进一步进行精细分类,实现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助力城市生活垃圾分类。

格物致知

独树一帜

在北京一个活垃圾源头智能处理系统设备投放点,成堆的生活垃圾经过传送带进入机器,自动分成四类:废塑料袋、厨余垃圾、铁渣废铝和不可回收物,然后分类打包装车,整个过程迅速而有序。就之前杨帆提到的高分拣率做了一个测试,测试结果与所介绍的基本一致。

主管设备投放及运营的副总经理杨帆说,一台设备日均基础处理量10-15吨,约克覆盖15000人的生活垃圾。一个拥有50万人口的县(市)应投放40台设备。

杨帆说,我们的一台设备刚好处理一个中等乡镇的生活垃圾,乡镇的生活垃圾就不需要再经过压缩中转,直接就地处理,节约了大笔的运输费用及垃圾产生的二次污染,可有效助力美丽乡村建设。

创新是前提,技术领先是保障,垃圾源头处理系统集PLC可视化控制、机械模块化应用、大数据传输于一体,完美完成了源头分类、数据采集同步技术,填补了中国目前生活垃圾数据的空白,可借助大数据技术加速生活垃圾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并通过大数据采集、管理、价值挖掘分析,实现对海量生活垃圾的数据汇聚、交互共享。

据了解,该设备灵巧,移动方便,整机占地面积约为35平方米、高度3米,功率30千瓦,日均基础处理量10-15吨,并可根据不同需求扩大处理量。经专家鉴定,厨余垃圾分拣率≥85%,塑料制品分拣率≥85%,废旧电池金属分拣率≥85%,其他垃圾分拣率≤ 20%,综合分拣率远高于现行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35%的标准。

由于该系统的独创性,赋予了生活垃圾源头智能处理系统:先进性、科学性、适应性、推广性。处理系统分4类垃圾、5大区域,充分展示了它的适应性优势:设备有效实现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其它垃圾4大类分拣;便于居民社区、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公共场所5大区域范围实施,对生活垃圾实现有效的源头精细分类,利于推动垃圾分类“精细化”措施落到实处,为营造绿色可持续的社会发展环境、推动市民垃圾分类意识质的提升发挥积极作用。

链条产业

集群发展

周培玉说,中环汇峰环境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推出的生活垃圾源头智能处理系统,除了突破生活垃圾传统处理办法外,更重要的意义在于:把循环理念融入到了垃圾的回收、清运、处理中的每一个过程中,从根本上解决垃圾污染问题,同时促进了循环经济的发展。

据悉,中环汇峰环境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不仅为中国环保领域推出深受欢迎的新一代生产垃圾处理设备,而且为架造环保集群发展产业链的桥梁铺好了道。

这条垃圾处理产业链,正以生活垃圾高分拣率为基础,培育分类、清运、再利用链条产业,有效化解当前垃圾处理行业的经济、市场等方面面临的困难。这个链条不仅是生态环境保护事业,更是有着巨大的商业开发空间,把循环理念融入到了垃圾的回收、清运、处理中的每一个过程中。

这条垃圾处理产业链,推动着政府+企业的联合,扩宽渠道建设,在挖掘现有供、产、销渠道的同时,将同地方政府一道共同推动“回收再利用”项目建设,形成“政府扶助、市场搭台、企业唱戏”的垃圾分类生态格局,进行行业方向性突破。

这条垃圾处理产业链,推动着农业土壤改良改造。第三方专业检测机构检测,经生活垃圾源头智能处理系统设备分拣出的可利用的厨余垃圾,是极好的有机肥生产原材料,有机质含量81%,氮、磷、钾分别为2.6%、1.2%、1.8%,达到优质有机肥料标准。本着“处理设备+肥料生产”配套原则,在当地建设规模化的有机肥生产线,助力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改土培肥、改造土壤,完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推进产业循环式组合,带动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一体化,促进生产和生活系统的循环链接。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刘爱琴也坦言,中间还有一次因为军训,想过退学,也是爷爷奶奶的劝慰把她拉了回来。时隔20年,沈奶奶对于以前的事一时也没想起来,但与刘爱琴视频通话时一下就认出来了,
  • 讲个故事吧:金华路上的加油站每周二汽油便宜0.2/L,晚上儿子叫我一起去把两个车都加满油。我下意识以为他在示意我绕南门进入,便逆行约30米发现南门也是禁入的。
  • ——《杨绛》知道不会被每个人喜欢也分不出大家的话是真是假但是当一个人明晃晃的对我说 很喜欢你 这句话时还是很感触我以前碰到的都是些什么垃圾人 明明自己都不是什么
  • 截至2019年,顺德站拥有2台4线,为侧式站台布置;途经线路是广珠城际铁路。顺德学院站拥有2台2线,采用侧式站台布置;途经车站的线路是广珠城际铁路。
  • 本次会议以“#PPP模式# 与体育场馆投融资”为主题,特别邀请到中国建设企业联合集团张总、中信建投证券王总、中桥融资担保刘总近十余位嘉宾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分享
  •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我会突然想发发我收藏的AJ21原色,记得当年看到它的广告,我真的很感动,觉得乔丹虽然已经离开球场,但是他的影响一直一代代像DNA一样传承下去,而
  • 别的不说,就这强有力的臂膀,送来的外卖一定不会撒吧(我才不是想要摸)七夕这天,同学相约郊游,他见那人也去,也应了。不吹不擂的的说,我在他泰一天能点10次外卖!
  • 3、沙发背景墙被利用了做储物柜,4、卧室床边柜颠覆了传统的样式,别出心裁地与床连为一体,在保证整体性的同时又扩容了储物空间。整个空间以冷色调为主,但却处处洋溢着
  • 但是卤鹅于我,鹅肉仅能屈居次位,那些看起来肥嘟嘟,吃起来软糯糯的肥肝才是我的最爱,一口下去的满足总能让我无法自拔地沉醉,加上脆爽的鹅肠,弹韧的鹅珍,不禁让人感叹
  • 刘宇宁蒋俊豪摩登兄弟刘宇宁|刘宇宁|宁哥|棚主|lyn |老大感谢图源:虎头鲸SQ#刘宇宁宁远舟# |#刘宇宁一念关山# ♫ #摩登兄弟[超话]# 只希望一切
  • #Hola Iberia# #格兰大道# #西班牙旅游# 【善于DIY的美女时尚编辑重造了一个新家】经常有人问小编,为什么欧美人的家里看上去那么美那么丰富,其实
  • 顺其自然,随遇而安,安闲自在,芒果会员活在当下!顺其自然,随遇而安,安闲自在,芒果会员活在当下!
  • 被告人邹某某经朋友介绍得知该公司的乌鸡代养代售业务,出资2.4万元认购了一组乌鸡,并通过口口相传的方式介绍他人参与,发展下线,其中大部分为亲朋好友。案件事实 一
  • 结论:OGD损伤后,PC12中添加浓度为6 mM的NaAc是通过抑制ATF-6的表达来发挥神经保护作用。【醋酸钠对氧糖剥夺损伤后PC12的影响】 目的:通过OG
  • 信息助力:让审判工作驶上快车道一起民间借贷纠纷案件,因双方当事人都在外地打工,加之受疫情影响,办案法官借助人民法院信息平台在线调解,使双方很快达成调解协议,并当
  • #寻美南昌##南昌这10年##发现南昌遇见南昌##江西是个好地方——天下英雄城# [心]10年相伴 念念初心[心][来]评论区留言你对我们十周岁的的祝福吧揪一
  • 最近心情有点差,陷入自我怀疑,也感觉自己把自己困住了,好像掉进一个里面什么都有的井里,明明上面有根绳子,可是看着这么深的井,感觉自己爬不出去,又怕爬出去了井外面
  • 当看见阳光照在石板青苔上,小姑娘开心的和你说她在捞田螺,本地人在一抹幽绿中采茶,还有冲着垃圾桶表演金鸡独立的大公鸡,我短暂地忘却了近几个月疫情带来的恐慌和痛苦,
  • 早安阅读分享,又是美好的一天逐渐发现,再怎么智慧和通透的人,其实也无法去帮别人解答人生问题,也仅仅算是自己解开了自己的人生问题。#阅读##读书笔记##读书##早
  • 爱一个人就是不必在意他曾经与谁共风雪,只要此时此刻,与你度余生的人是他就好。只有当对方在你心里不够重要时,冷冰冰的道理才会赢过热乎乎的感情。